宪法与民.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06415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宪法与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宪法与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宪法与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宪法与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宪法与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宪法与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宪法与民.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宪法与民 摘 要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在理想中它的价值何在?它的制定初衷是建立民主社会、实现路径仍在探索、最终目标是人权民主的实现。宪法在现实中的情况并不完美。宪法在现实中和人的关系。实现宪法的最佳方案是人人懂法,而这个目标需要统治者实现。(备注,由于初次接触宪法这一学科,所以本次论文论诉范围较小,主要针对我国宪法,而非宏观的宪法领域。)关键词:人权: 民主; 价值; 实现目 录摘 要I引言1一、 理性的宪法1二、现实的宪法2三、宪法与民的关系2四、结 论3致 谢3参考文献4附录A: 附加图、表(没有可不写)4宪法与民引言在阅读宪法的价值与作用前,我再网上发起一项简要的调查,想知道宪法在我

2、国知识分子中的普及和认识。”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这句话对每一个受过义务教育,接受过中国填鸭式教育的人都地此不为陌生,毕竟都曾经迈过中考政治的大门。然而,人民对宪法的认识难道应该仅止于此吗?我想本该不是。一、 理想的宪法我细读了书中宪法的价值与作用和宪法文化的部分。这部分的内容总体上是讨论宪法的存在必要性与宪法如何“真正存在”。宪法对于人民若无用途,那恐怕只是一本废纸罢了。然而,这两章内容告诉我们并非如此。宪法之存在万分必要。宪法如今之所以不为所有人知晓,只是因为我国法制建设的不健全。宪法的各项价值都必须以人权、民主为基础,所以宪法才能成为民主政治的代表。人权民主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而在我看

3、来,宪法的一切追求应该建立在全民了解的状况下。网络调查显示,未读过宪法的人占极大比重。宪法在人民的心中不应该只是单纯的“根本大法”,它应该是一种盾牌式的存在,也应该是一种方针性的导向。宪法不单单是一部根本大法,还是权利与义务的“书写体”,这也是宪法的价值所在吧。向民主与人权前进,既是宪法的核心趋向性,也是民主时代立法者的理想与追求。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宪法才会是一部纲领性文件,一份目标性文书,而非一部细则法令。当宪法规范公民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时,它是我们享受权利与自由的原则,也在有形或无形的情况下,划定了我们的权利边界,及他人权利的范围就是我们权利的边界,也就是说,及时西方国家大唱“天赋人权”,

4、人人享受权利的原则也是不损害他人权益。宪法是一个框架,划定了人们大体的行为范畴,也划定了其他部门法的规定方向。而宪法对公民权利义务的宏观规定,不单单是其他部门法的母法或准则,还是立法者或国家领导人对人权的向往,也是其向公民保障得到应有人权的契约书。宪法最大的作用与价值不单单是宏观上规范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范畴,它还划出国家部门的权利范畴。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明确地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统治阶级的“应为,不应为”明确罗列。宪法宏观决定了执法部门、行政部门的权利的同时也指明其义务所在。一个国家民主的实现不单单是靠一本薄薄的法律文书,还应该有一组民主的

5、领导机构与体系,这是宪法以公法的身份出场是最大的作用,也是宪法作为统治阶级追求民主的具体表现之一。宪法与民,是一种被决定和总控制的关系。宪法是人们心中所求,因而为民所决定,而宪法从统治阶级手中出场,就决定其表达统治阶级色彩,带有统治性,于是,宪法在一些国家的一定时期曾处理经济文化的与民息息相关的事务,起控制作用。也正因为此,正义的宪法才能保障民主的追求。不得不说的是,我国在宪法的制定方面十分到位,于公于私,都以民主与人权为导向,于公法领域,宪法对管理部门的权利画了个圈,于私法领域,它“统领”了其他部门法,双管齐下,迈向人权与民主。二、现实的宪法首先谈谈学者们面对的宪法。其实学者们所面对的宪法近

6、乎于理想宪法。经历了年复一年的修改,完善,宣传,研究,宪法在小范围内已经深入人心。中国已经有人开始研究国家机构等行为是否合宪,并不断提出自己的科学性见解,宪法在这些人中作用其实相对较大,但对于非法学专业人士呢?对于非法学专业人士,包括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士,宪法有时并不能实现其绝大多数价值。在我国,宪法并不能在法院作为权益通行证,它的作用似乎是理想化居多,实用性较少,毕竟,其内在的深刻的政策性是无法变更的。当宪法被当作统治阶级向联合国递交的治国方针或攻略是,它注定带有浓厚的政策性,这一点,在接受调查的网民中的到充分肯定。也正是由于其政策色彩,宪法的作用与价值似乎过多的被认知为立法依据,这是我国宪法

7、普及力度的不足导致,而这一弊端也将成为我国法制建设的一大工程。宪法在私法领域实际上已经得到充分利用了,而其利用方式是间接使用,而非直接使用,它是通过一本本具体的法律或法规来细化宪法条文,然后保护公民权益,然而,宪法在公法方面却略略逊色,由于我国长久以来的历史原因和我国法治建设的还未完善,司法还未能强大过政府与机构,所以,宪法向民众许诺过的公权使用原则仍有一些未得到保障,宪法的落实才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关键步骤,而从这一点上,我们有可以侧面看到其他,如司法未独立的弊端。最难处理的不是刑法民法案件,而是行政案件,所以,如果有一天对于宪法的专门法院开设了,宪法的效力会有效保障人民面对强势的政府时不再弱势

8、。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案例,“拆迁钉子户”在门上拉一条横幅宪法保障公民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是记录在册的条款,然而,宪法却不能应用于私法领域,这无疑造就了一批批知法的法盲。但如若说它适用于公法领域,那为何有了行政法?而且公法案件一直极为难审,为何当人们面对公权侵犯私权,上访或有不公正案件判决时会以极端的方式走向绝望?这恐怕也是宪法力量不足吧。尽管如此,宪法依旧是必要的存在,就像书中所说,“宪法这一范畴本身就意味着平等、自由和法治,意味着一定的民主政治制度以及尤其形成的宪法秩序,并且必然与专制和动乱相对立。”1正是由于这种对立关系,宪法才能保障民生。三、宪法与民的关系回到我最初的主题宪法与民。宪法的创

9、建,原则上是为民,力度上却不足。本次调查人群并未涉及知识程度较低人群,却仍得到一大部分人未读过宪法,根本对其毫无了解,那么那些外来就业者呢?农民工呢?这种状况无异于说明,宪法在民的面前是一个柔弱的含羞少女,形态虽具姿色,却蒙着面纱,而没有足够的了解,宪法也只是统治阶级推行民主的行动,并非全民最求民主的红地毯。单向的法制是不健全的,人人懂法,人人护法,人人爱法才是法制建设的理想形态,显然这三步在我国只迈出不到半步。宪法的价值与作用不该是让政府部门独自对民主的保障追求,应该是全民的理想追求,因此,宪法文化的普及是十分必要的。一个国家的百姓被压迫的太久乍然回归民主自由,手握大把人权时,难免不知所措,

10、难以一时使用,正因为此,一个历史悠久的被压迫过的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其实是举步维艰,正因如此,美国法制接近健全,也正因如此,我国人在爬法制建设的大山。当然,这种状况虽然比上不足,但是与一些国家相比,仍算十分先进。我国在各项工作中切实保障了每个国家公民的人身权利,相比一些至今连普通的女性权利都无法保障的国家,我国已算先进。12月4日是个鲜为人知的日期,当然,业内人士或许了解它是法制宣传日。法律的生冷与复杂注定其不亲民性,法的严厉与严肃注定其高高在上,而法与人的距离纵然保障了绝大多数人们不犯法,不侵权,却不能让人了解自己权利真正的边界,故而弱者被强者侵权而不自知,最终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继续浑浑噩

11、噩,就是激进的伤害自己。法律应有亲民性,至少人人知法,才不会有人为了维权愚昧犯法。在所有法律中,宪法作为根本大法,便应该做法律普及的先行者,与民众亲近,为民所知,才能更好的实现其价值与作用。我时常想为什么我国法制工作已经经历许久,为何人们对宪法认识不足?我想,是因为人们出于一种的茫然的被守护的状态中。那么在已经实行民主的状态下为何仍要普法?答案很简单为实行双向保障。不单单是民主人权在人身,还要在人心。双向知法才能避免部分知识不足的人被侵权。宪法的应用多为公法,就如上文提到过的,我国宪法的实现途径是间接的,然而部门法的构建是永无止境的,不妨回头看看,各国的宪法如何实现。布什有一篇“笼子里的总统”

12、的演讲十分著名,我认为那就是一种宪法的执行。西方与中国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的法律不是统治条例,而是契约,是保障,所以政府与民为契约关系而非上下关系,所以相对比之下,不难发现法制健全的国家宪法与民关系更加亲近。四、结论理想之中,宪法的归宿是人权与民主,当然,那也是法制建设的归宿,然而我国的宪法及法制建设为何还未完善呢?很显然,法制建设的道路是荆棘密布的。且不说宪法本身的价值主要是间接实现的,在宪法建设道路上,“法盲”乃第一重障碍。然而在这个文理曾分科,术业有专攻的年代,法律如何被人人所知?我国法起源于兵,与刑紧密联系,故而人人畏法的心态根深蒂固,所以人们总会本能的觉得法与我无关,我处理好自己周身的

13、规则即可。专制时代需要愚民不知法,民主岁月渴求人民皆懂法,如何让民积极主动的阳光学法?这是统治阶级在法制建设之中必须面对的大问题。当然,我国宪法其实已经较为完善,而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一些国外人士肯定,如2003年9月13日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访华过程中在南京大学作“现代社会法制建设”的演讲时曾说:“中国的宪法中包含有广泛的自由和权利,且在内容上完全可以同煕欧或国际人权目录相比拟;言论出版自由、机会与结社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宪法第35条和36条)所有这些以及更多的内容在宪法中均有阐述”。2显然,我国宪法规范以接近面面俱到,如今需要的,只是统统实现。宪法与民,在法制时代,应当相知同行,期待这样的状况早日在我国法学界以外实现。致 谢最后,感谢老师几个月以来的辛苦补课及授课,是我充分认识了宪法这一学科,也感谢老师坚持不懈的早到陪我们赶进度,令我进入了一个专属于法律的玄妙世界。参考文献1) 宪法(第三版) 主编:周叶中2) 约翰内斯.劳:现代社会法制建设,扬子晚报,附 录附录A: 附加图、表宪法普及程度数据与分析:第1题 是否阅读过宪法全文 第2题 你认为现在宪法是否具有政策性 第3题 宪法是否可以在法院使用 第4题 你认为宪法作用是什么第5题 我国是否存在违宪审查部门 第6题 宪法是否适用于私法领域 第7题 宪法调整的关系是那些主体间的 原始数据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