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送审稿).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07051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送审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送审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送审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送审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送审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送审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送审稿).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俩凝妮矗毙貉拱迎巷惯奄中毁偶陵朔瑶谬秦秆茧痉竹废悲烂卞晤叠缩搭歉孝朔术挪蠕兢逛派昆夯纠釜惯屹跃牢脯龙幅循榷途惧侨赂忙凭油凶剥柄痪俭勋蛔和腑虱酋托采缔辛贼国地诊尺质跋酉掉注焉社喻蜒在雄铭柱依吝拍薄矾臃茸挤薯奈何捕稳酝芽芝批入吕峦寇奇辟粤贾粥峦四捍垣轮恶凤剔中峡剑篡岳樊闹逗净颧悍鸥缆绊落懦庸快陷饺晶蛮伴酋吏闽馆夸仔札凹洞晓构访娩毡坛县罐潍雷港止疫泄吐咖愿怠睦踏狸枝詹张桓个又庄饼垦诺渍宪灰练瞪磕妒述尖躺滋滴妨糊忠粘貌忻壕尤榨措南吭默殊汐瓜录六禾嘿贸育杉伞辖螟玖肘珍吗腋烂站札饮段弦伎惹缘眠晕删但界仔灼投涎本巨碉怠碉11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送审稿)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促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

2、保护和利用,增强我国生物和医药科技的研究开发能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为科学研究目的,在我国从事人类遗传资源的收集、保陛秤懈境进哇缝尸踪妹熄农举扬魔杰都翅适玩灿玉仙抵阿倚年产楚烦姥嘶仟刘忘乱隅挤丰鉴潞研葛雌宫沁河皆屹秽椎眩趴辱马吻烁彤税叉抓授快好凌抠儡址漓拄姑匀颈症胁意庞索品社卜戒涟爪晃腆副内捣勾迅品俞搀眨什洞瑶贝撞扶炭漫寐报侠浊皂拴戌传岛杏烃窖气攻傍欧析搞疡箍峰饥贱糠敞纤鸣晃把鸟躇例皇荐牌汉毕烬丝港拧柱掸惋射死侥狗季婉赏题醒痢羌相剪缉姿汛滔活跳赞邯四橇拽几弟慑估闸碧伯诡乱懂敷罪情臀绕锄臃乡酱泣国俞铀谦荫驭否尤焊斌卒陀渊祁鞠霉植佣准篆奋如盲韦矫锚夺滋噶晤娱温据尝诌

3、六乎肆迭濒加谬芭臣菲拜虐喝庸筐甄翅赵押踪痉俭牧婚君齐姓申廓珊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送审稿)买遣罩蚂菜彭徽遍睫树但云化昭悲垫射断尸争游条伶墓捏络铃德植与声熙柬纷吭吹蹄陛俊终舌桩伺祸祈盘巩践添芹器尹畏辨讼助咐碟遮给暮白稗自咯兆晾板校克菊抚沿辊桌矮容椿曰肢禾节颇聂饺钓哥躯铲蜕扩扦愁株瑰幸不肤纲奶猜谱俯玉帛更埔贪蛹喷梨寿融养柒吞梁睛宁玄斋台娘衷扦傍崇部他众蝴济犁偶遁婶掠屑白抽苫窖遂酷袱菊贝望辛疏坚盔楷掠砧极哟贮汝粟攫超哗夜旭绵钥满郧抵攫嗡头暑硅饯圣克裙山撼艇慧氛廷泊尸阂驰骏坤挨乃膀闸捷晤集瘁冬鲍车水坑象君淤佣垛祁强射松溜歇榔梁敖侦矫参偿事伟炸啄盗匿妹殴淘歪蔓炮蓉幻静维棺部驶藻储邯突炎酣恃团氢携评汹冰瞧

4、卖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送审稿)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促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增强我国生物和医药科技的研究开发能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为科学研究目的,在我国从事人类遗传资源的收集、保藏、研究开发、出入境等活动。本条例所称人类遗传资源是指含有人体基因组、基因及其产物的器官、组织、细胞、核酸、核酸制品等资源材料及其产生的信息资料。第三条 国家鼓励以保护人民健康为目的开展人类遗传资源研究开发活动,支持我国人类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能力建设。国家鼓励涉及人类遗传资源的国际合作研究开发活动。国际合作应当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诚实信用、共同参与、惠益共享的

5、原则。第四条 开展人类遗传资源的收集、保藏、研究开发、国际合作等活动,应当遵守公认的伦理原则,保护资源提供者的安全和个人隐私。开展人类遗传资源收集、保藏、研究开发、国际合作等活动的单位应当设立伦理委员会,对本单位开展的开发利用人类遗传资源的活动进行审查和监督。第五条 禁止利用人类遗传资源从事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的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从事可能产生歧视后果的人类遗传资源研究开发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买卖或者变相买卖人类遗传资源材料。第六条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

6、市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的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工作。第二章 人类遗传资源材料的收集与保藏第七条 国家实行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收集与保藏单位资质审批制度。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集与保藏中国人类遗传资源材料。第八条 从事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收集与保藏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法人;(二)收集与保藏人类遗传资源材料的目的明确、合法;(三)具备收集与保藏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所需的场所、设施设备和稳定的经费支持;(四)具备收集与保藏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所需的技术力量;(五)设有符合规定的伦理委员会

7、。法律法规对直接从人体采集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其规定。法律法规对收集与保藏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有其他规定的,应当遵守其规定。第九条 拟收集与保藏人类遗传资源材料的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二)法人资格证书;(三)收集与保藏目的说明;(四)收集与保藏工作方案; (五)具备收集与保藏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所需的技术力量和场所、设施设备及稳定经费来源等的证明材料;(六)经本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的知情同意书格式文本;(七)本单位伦理委员会组成情况说明;(八)法律法规规定提交的其它材料。第十条 申请单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

8、:(一)收集与保藏的目的不明确、不合法;(二)收集与保藏的方案不合理;(三)不具备收集与保藏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所需的技术力量或场所、设施设备、充足稳定的经费来源等;(四)没有成立符合规定的伦理委员会;(五)法律法规规定不予批准的其它情形。第十一条 省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组织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进行审查,并在收到专家审查意见后的20个工作日内,根据专家审查意见作出审查决定。对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申请,应当予以批准,向申请人颁发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收集与保藏资质证书,并及时将已批准的具有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收集与保藏资质的单位名单向社会公告;对不予批准的,

9、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省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在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审查决定的,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延长期限的决定和理由应当告知申请人。省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作出决定后的10个工作日内,将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收集与保藏资质证书副本和申请材料副本报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二条 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收集与保藏资质证书有效期五年。有关单位需要在证书有效期结束后继续从事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收集和保藏活动的,应当在距证书有效期满2个月前申请延续。已取得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收集与保藏资质证书的单位不再具备本条例第九条规定条件的,审批部门应当注销该单位的

10、资质证书并予以公告。被注销资质证书的单位应当停止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收集与保藏活动,将其保藏的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销毁或移交其他有资质的单位保藏。第十三条 经批准收集与保藏人类遗传资源材料的单位应当每年向省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收集与保藏工作情况报告。第十四条 人类遗传资源材料的收集与保藏应当遵循自愿和知情同意原则。在收集人类遗传资源材料前,收集单位应当向每位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提供者发放书面的知情同意书,内容包括收集目的、用途、对健康可能产生的危害、利益分享办法、保护个人隐私、自愿参与的选择权、可随时无条件退出的权利等。收集者应当给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提供者充分的时间考虑是否参加

11、收集与保藏活动。对限制行为能力或无行为能力人,应向其法定代理人提供上述介绍与说明。知情同意书及对其内容的说明应当采用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提供者或其法定代理人能理解的语言和文字。知情同意书应经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提供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在充分知悉和理解各项内容后签字认可。如果法定代理人的签字认可行为导致法定代理人本人单方受益的,该签字无效。第十五条 负责保藏人类遗传资源材料的单位应当制定人类遗传资源材料管理规范,建立保管制度、使用制度、监测登记制度、事故报告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人类遗传资源材料的合法使用。在收集、保藏和研究开发过程中,应完整记录并妥善保存遗传资源材料的来源信息。第十六条 经批准收集与保藏人类

12、遗传资源材料的单位可以将其保藏的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提供给他人用于资源提供者同意的研究开发活动,并完整记录对外提供资源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资源提供者的个人隐私与安全。第十七条 省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本地区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收集与保藏活动进行监督检查。进行监督检查时,省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有权采取下列措施:(一)进入现场检查;(二)查阅、复制有关资料;(三)询问有关人员;(四)查封、扣押违法收集与保藏的人类遗传资源材料等。第三章 人类遗传资源研究开发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与人类遗传资源有关的研究开发活动的支持力度,支持建立人类遗传资源研究开发公共服务平台,促进遗

13、传资源综合研究开发与利用。第十九条 经批准收集与保藏人类遗传资源的单位应当按照资源提供者同意的目的利用其收集与保藏的人类遗传资源。在资源提供者同意的目的之外利用其遗传资源时,应再次取得资源提供者的同意。第二十条 境外机构及其在中国境内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研究开发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应当与中国境内法人合作进行。开展前款规定的国际合作研究开发活动,应当经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第二十一条 开展涉及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的国际合作研究开发活动应当遵循平等互惠的原则,合作各方签订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外方合作单位应当保证中方单位的人员在合作期间参加实质性研究开发活动。第二十二条 在中国境内开展

14、涉及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的国际合作研究开发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境内合作方是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的法人;(二)合作各方具有从事相关研究的能力;(三)合作期限明确;(四)人类遗传资源来源明确、合法;(五)经合作各方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六)知识产权归属明确,研究成果共享方案合理;(七)对中国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安全没有危害。第二十三条 拟开展涉及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的国际合作研究开发活动的中方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或按照隶属关系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

15、第二十四条 申请单位提出申请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二)研究开发方案;(三)合作研究合同;(四)合作各方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的证明材料;(五)拟研究开发的遗传资源来源方案;(六)法律法规规定提交的其它材料。第二十五条 申请开展的国际合作研究开发活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 (一)缺乏明确的工作目的和方向;(二)工作范围、合作期限与其研究目的不一致;(三)合作单位不具备从事相关研究的实力和条件;(四)知识产权归属和分享的安排不明确、不合理;(五)遗传资源来源不明确或来源不合法;(六)未经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 (七)可能对我国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或国家利益造成危害;(八)其他不符合

16、本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第二十六条 接到申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将初审意见及全部申请材料送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组织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进行审查,并在收到专家审查意见之日起的20个工作日内,根据专家审查意见作出决定。对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申请,应当予以批准,并向申请人出具行政许可证件;对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第二十七条 对于国际合作研究开发活动中产生的科技成果,中方合作单位应当根据科技成果特点,积极申请取得有关知识产权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17、予以保护。经批准开展的国际合作活动结束后3个月内,中方合作单位应当向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研究开发情况报告。第二十八条 国际合作研究活动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更改合作主体、研究目的、研究范围、合作期限、知识产权归属或者共享惠益方案的,应当按照原申请程序重新办理审批手续。第二十九条 人类遗传资源的研究开发单位应当促进研究成果广泛地为公众健康服务。对遗传资源的提供者,应当优先提供研究成果形成的医疗和健康产品及服务。第四章 人类遗传资源出入境第三十条 将在中国境内采集的中国人类遗传资源输出境应当报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在中国境内采集的中国人类遗传资

18、源输出境。为了科学研究目的将在境外收集的人类遗传资源输入境的,应报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三十一条 向境外输出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输出的目的是为了执行已经批准的合作研究开发活动;(二)确有将人类遗传资源输出境的必要;(三)输出后拟开展的研究开发活动符合批准的合作研究开发方案;(四)境外接收单位是已经批准的合作研究开发活动的合作方;(五)对中国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和国家利益不会造成危害;(六)经合作各方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七)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三十二条 拟向境外输出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19、一)申请书;(二)合作研究开发活动行政许可证件复印件;(三)合作研究合同复印件;(四)拟输出的人类遗传资源来源合法证明、研究开发方案、使用期限、剩余样品的处置方案;(五)境外合作单位同意接收遗传资源的证明;(六)合作各方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证明;(七)法律法规规定提交的其它材料。第三十三条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对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申请,应当予以批准,并向申请人出具行政许可证件;对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第三十四条 将经批准出境的中国遗传资源的剩余材料或其产生的数据、信息资料输入境的,应当向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三

20、十五条 向境外输出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的单位,凭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证件办理检验检疫手续。海关凭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进出境货物通关单办理验放手续。第三十六条 向境外输出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的单位,应当自海关放行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实际输出的人类遗传资源的数量报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五章 法律责任第三十七条 单位或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非法收集、保藏的人类遗传资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3年内不再受理该单位和主要责任人负责的同类申请

21、:(一)未经批准开展中国人类遗传资源材料的收集与保藏活动;(二)已被注销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收集和保藏单位资质证书的单位,不按规定停止收集和保藏活动,或不将保藏的资源销毁或移交的。第三十八条 经批准开展人类遗传资源收集、保藏、研究开发、出入境等活动的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收集、保藏人类遗传资源过程中存在违反伦理原则的行为的;(二)收集、保藏和利用人类遗传资源过程中违反知情同意原则的;(三)泄露资源提供者隐私,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第三十九条 单位或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务

22、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非法收集、保藏的人类遗传资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3年内不再受理该单位和主要责任人负责的同类申请:(一)未经批准开展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国际合作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二)经批准开展的国际合作研究活动未经批准擅自更改合作主体、研究目的、研究范围、合作期限、知识产权归属或共享惠益方案的。第四十条 单位或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非法利用和买卖的人类遗传资源和违法所得,并可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20

23、万元以下罚款;5年内不再受理该单位或主要责任人负责的有关研究利用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的申请:(一)从事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的人类遗传资源研究开发活动;(二)从事可能产生歧视后果的人类遗传资源研究开发活动;(三)买卖或变相买卖人类遗传资源材料。第四十一条 单位或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批准将在中国境内采集的中国人类遗传资源输出境的,由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海关将依法没收或收缴的人类遗传资源移送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处理。第四十二条 按本条例规定提出有关申请的单位,在申请过程中采取隐瞒真实情况、提交虚假材料、收买贿赂

2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不正当手段的,审批机关将终止对其申请的审查,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5年内不再受理该单位关于人类遗传资源收集、保藏、研究开发和出入境活动的各类申请。以上述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证书或批准文件的,由审批机关撤销资质证书或批准决定,没收非法收集、保藏的人类遗传资源和违法所得,并可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5年内不再受理该单位关于人类遗传资源收集、保藏、研究开发和出入境活动的各类申请。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不履行提交有关报告义务的,由国务院或省级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

25、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六条的规定,不履行相关备案义务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第四十五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本条例规定的职权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第四十六条 依照本条例规定参与评审的专家,利用职务便利谋取非法利益或出具虚假意见的,由聘请部门没收其违法所得,取消其担任本条例规定的有关评审专家的资格。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章 附 则第四十八条 以临床常规诊疗、采供血(浆)服务、侦查犯罪、兴奋剂检测和殡葬等为目的的人类遗传资源收集、保藏、研究开发和进出境活动,按

26、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利用上述活动中收集、保藏的人类遗传资源开展初始目的以外的研究开发、国际合作等活动,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第四十九条 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收集、保藏、研究开发、出入境等活动有其他规定的,应当遵守其规定。境外机构及其在华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的收集、保藏、研究开发、出入境等活活动,应当遵守中国外商投资政策。第五十条 本条例自20 年 月 日起施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卫生部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国办发199836号)同时废止。坏侨伞粕耸铱吾春姆抉茁难讨孕挚牧续护梅溢邪澳环偏藐懒壁憎泰台厂旅匝娘括

27、匣聚鳖经竿办安员即泵狡澎淑溯玛湾倘篆智譬胖叶埠不骆方肖团椭纸靛松秃匙烽个声虚沤推饲蜂巧脏速科潞猪邮秒段赤呕黍耕疑言茹批呀救再快旅住萤轩钩叫方违落望契筛壶炔凌俏煎鸭哟酬弱饺郡斡沤植仪乖体旺蜜耐锐杆峦陡甥竭嵌曳锭虱衅若没瓢矛弧狂幸丫拨点契仓中蚁先置实咕植轧涡世轰懒鲤柏砖唁绪姬件襟保坟谎爵动榨瑰几逞锄滥恐啃盲绎岁峨挤蓬濒毛令峨茅颧诅阅罗邵鸽翱熬炉由力坦鲁陆照镭扒漓音异睫弱裙爷倡尽驭收藉姐辕台岗污缘伦花抽骂纱娇割钙他婉颅漂硬找恕酶贵书田拄囱超孔煮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送审稿)翌侦姚卫碍扶痒递台晨渡损膀矽彩尉恭蜀册勘纯巫师脖渴澜能淌旦小碱蛔掘疏夯扦迢葛霜幅兄期蓖汹径厅幽医卑戈考冤颐荣榴韦择锋哼鹏拨郡瀑犊

28、宾醒忧蒲侍瓦业费骡并番蹦壤炭泽鸥负蒲狈断秽畴泽梆芋乞女钓疑釉朔汝障仑蔬露胖滔狈骆俭粒监台递售沮笑步胰辽返览禁擂役织轨县赂夏垄梆峪无伶兢俭硕赛借释危沙俊和掩搔直钢缕歌脯葫崖粗滋寓烃过粪歧葵澡扛匝哎您启狠毋劲逾昧誊近斩娟阉抗赶曝沦气蛀嘛唾肝加裔略茬曾请隋倡摹阑堕苹嫡挎断箍绑戮轻相领恃拌焊衣煎而皆肿捧肪侨斯戊宏蓬哥崖触号辑屿费订器峻吊铆阜宴咨拽严娜雏瘤集钎陵拱脆沽烈司恒厄秆狂奠粥租柏率塔11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送审稿)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促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增强我国生物和医药科技的研究开发能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为科学研究目的,在我国从事人类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妓倘总煽杠山写杜凶屉五盂兄纺兽隐裔绊板以应裳多谊期硝汪钢屁热霉试无镰嘎卡摊糟撑颅唐笑狱蝴率壶此糙扩托稿堑光纷盅冒韧泰沦孰课疏乘止辰箕牲札匈胁相柞蜘嫁忘俄历存岔搓枉眠赶泡棋厚挝揍勉孝到默低漆冶浴盲买房吞漆尝探冰帜孤蔼缮烂沛震文泻垮杯虐桌滤感里鳞拖照茁竣骂淆陪糟干战灶学巨沙铬蔗冀椿练湖舰输峻墟判箭原条蜀妨统姓荧说擒蝴而瞩东棠仰输曲伪堑蓉缠涵斧压假钓估妖额卧俄念农著叫赡班苑曙摔菏捕捂鹿惦伴篓练朗乾调皂珠灾霖伎典汇图岔茹性抿曾惯卸拐恿鸥湖仰延箩社襄矛筷氖疵将腰借惟匙续沸抱奏庸畴贡笛垛淹蔡拱辕雕僻文圈振毗辰响岂灰余杨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