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名婚姻家庭专家陈一筠:当代大学生婚恋辅导6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08363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着名婚姻家庭专家陈一筠:当代大学生婚恋辅导6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着名婚姻家庭专家陈一筠:当代大学生婚恋辅导6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着名婚姻家庭专家陈一筠:当代大学生婚恋辅导6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着名婚姻家庭专家陈一筠:当代大学生婚恋辅导6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着名婚姻家庭专家陈一筠:当代大学生婚恋辅导6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着名婚姻家庭专家陈一筠:当代大学生婚恋辅导6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着名婚姻家庭专家陈一筠:当代大学生婚恋辅导6篇.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著名婚姻家庭问题专家陈一筠与大学生交流:1、当代大学生需要婚恋辅导吗?2、大学生堕入情网:是性还是爱?3、为何恋人爱撒谎4、现代婚配还讲究“门当户对”吗?5、失恋了,该怎么办?6、恋爱瘾癖症害了多少大学生?当代大学生需要婚恋辅导吗?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会上的讲演中国著名婚姻家庭问题专家 陈一筠(2006-11-18 18:30:13)作为一名从事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的专业人员,在过去20多年里,我接待过上千名前来求助的男女。大多数来访是因为婚姻坎坷,也有少数是恋爱挫折。他们都多多少少由于感情的伤害而经历身心痛苦,还有自毁人生或摧残亲人的不幸者。尽管我努力以一个学者的良知、专业的智慧和近乎母亲

2、般的情感去理解、接纳和帮助那些在爱情和婚姻中受伤的人们,但坦诚地说,总的来看似乎收效不大,完全从伤痛中解脱出来的并不多见。我常常觉得,自己仿佛每天都在“抗洪抢险”,却不见灾害减轻。我禁不住大声追问:谁在上游“保护植被”,筑坝护堤,预防洪灾发生?我也常常感叹:我与来访者们想见恨晚啊!为什么他们的求助不在悲剧发生之前呢?近年来逐渐增多的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们,也许与我大有同感吧。我分析那些婚姻挫折的个案,尽管成因千差万别,但有一个原因却分明普遍,那就是缺少恋爱准备和婚前婚后的训练,好像从未学习过游泳的人去横渡江河,怎能不半途遇险?如今的婚姻,再不是传统时代的“经济合作社”、“生育共同体”了,前辈

3、的经验和外在条件的约束已不再管用;作为在心理、文化、情感上追求亲密关系的现代婚姻伴侣,必须具有新的理念、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学习和训练了。一个人不是等到考试再读书,而是先读书,再考试。恋爱、择偶、结婚,是人生路上最艰难的考试,为什么不需要早下功夫,认真准备呢?可以说,人的一生中,没有任何成功能够弥补婚姻家庭的失败,也没有任何成功能够代替婚姻家庭的成功。因为,事业的成功是一阵子,婚姻家庭的幸福是一辈子。我希望以这样的理念来与在座已经成家和将要成家的朋友们共勉。其实,做现代成功夫妻和父母的训练,早在儿童期就应当开始,至少不能晚于青春期。作为已进入成年期的大学生群体,面临着职业准备和婚姻准备的双重任

4、务。然而,直到今天,学校有哪门课程在帮助大学生们做婚恋准备呢?如今,教育部门已有新的政策,允许大学生享有在法定年龄结婚的权利。但问题在于,大学生们对做夫妻和做父母都知晓了什么?具有了怎样的资格?如果被称之为知识分子并最应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群体,如今尚在无知愚昧中踏进婚姻之门,那么,我们怎样可以期待整个社会的婚姻家庭会沿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呢?所以,我认为,由中国关爱成长行动组织委员会发起、由好牧人心理咨询公司承办的对百所高校大学生就婚恋问题进行巡讲与讨论,的确是一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善举。好牧人公司的此举及其未来一系列相关行动计划的实施,必将惠及青年人,惠及未来的夫妻和

5、父母,惠及整个社会。在此,我衷心祝愿“爱篱笆”巡讲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今天,我作为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的负责人之一来参加这个启动仪式,我被授权代表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告知各位领导、来宾和媒体的朋友们,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决定在近期内启动中国婚姻家庭教育与辅导师的培训项目。这一项目受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长顾秀莲女士的高度重视和全国妇联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集合了国内婚姻家庭领域具有独特优势的多学科专家,我们将以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严格的科学求实精神,努力培训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员队伍,开拓婚姻家庭教育与辅导这一目前尚属空缺的专业服务领域,以满足广大社会公众特

6、别是青年朋友们的需求。希望婚姻家庭教育与辅导师的培训工作,能对中国关爱成长行动组织委员会关于帮助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道德观与人生观的巡讲计划作出更好的补充与回应,也能够为满足大学生们的婚恋教育与辅导需求做出积极的贡献。全国上下正在贯彻党和政府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指示精神,这次“爱篱笆”百所高校巡讲,正是我们的实际行动。它将帮助成千上万的青年男女学习真诚的爱,建设和谐的家。如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青年朋友都来学习真爱的理念、婚姻的知识、性的科学与道德和家庭文明的价值观,那么,以和谐婚姻家庭为基础的和谐社会,离我们还会远吗?大学生堕入情网:是性还是爱?中国著名婚姻家庭问题专家 陈一筠(20

7、06-11-23 21:58:28)作为中国关爱成长行动委员会邀请的“爱篱笆”高校百场巡讲的首批讲员之一,我于11月20日和22日晚分别在北京航天大学和中央民族学院与同学们就大学生的恋爱择偶问题进行了交流对话,对话题目是“天涯何处觅知音?”。现场同学们热情高涨,踊跃提问,令我十分感动。尤其是中央民族大学,有1000多名同学前来参与,提出了上百个问题。有些问题很有代表性。但因现场时间短缺,解答只能三言两语。我将在这几天的博客信息交流中再作解答,可能有助于将要踏上或已经踏上恋爱旅途的大中学生们思考。我在未来几天和下个月,还要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高校的“爱篱笆”巡讲中与更多的同学们交流。我在此把自

8、己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写出来,诚望得到同学、老师和其他网友们的批评指正。一位同学问:“上大学不久,我就与班里一位女生好上了。我们形影不离,如痴如醉。我睁眼闭眼,脑子里都是她。她也一刻都离不开我。然而很奇怪,不到两个月,我对她的感觉就变了,发现她并不可爱,有些言谈举止还令我反感。我想摆脱她,但又怕她伤心,内心很矛盾。我该怎么办呢?”有些青年男女对爱的一个最大误解就是以为“堕入情网”就是爱。这一误解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堕入情网是主观经历到的一种酷似爱的感觉。当一个人堕入情网时,他或她当然就觉得“我爱她”并且“他爱我”了。但这里有两个明显的问题。第一,堕入情网的体验是在性欲望和性冲动驱使下一

9、种性心理满足的体验。例如,为什么一个母亲即使深深爱着自己的儿子但却不能与儿子堕入情网呢?人们一般也不会与同性朋友堕入情网,除非是同性恋者。只有当我们有性动机时,才会堕入情网,这种性的动机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第二,堕入情网的体验总是短暂的,无论与什么样的异性堕入情网,迟早都会破网而出。这并不是说你肯定不再爱那个你与之堕入情网的异性,而是说你的激情很快过去了,性心理得到了暂时的满足,性冲动平息下来。堕入情网这一现象的本质就是突然冲出自我的界限,顿时把自己的一切完全交给了另一个人,彼此之间毫无界限感,觉得两个人就像一个人那样,一时间无比兴奋、陶醉。从某种意义上说,“堕入情网”好似一种“

10、还童”现象:与相爱的人在一起的感觉,酷似当初婴儿与母亲在一起的感觉,是那样无忧无虑、安全、踏实;同时还觉得,两人在一起便无所不能,无往不胜。于是,堕入情网者相信,性爱的力量可以驱散黑暗、迎来光明,一切困难和问题都不在话下了。其实,这种感觉是不真实的。相爱的双方迟早要面对真实的生活:你想读书,对方不想;你想外出,对方想休息;你想看电影,对方想洗衣服。于是,相爱双方在内心深处发现了彼此的差异、分歧、矛盾,先前的“自我”疆界有时是突然地,有时是逐渐地复原,情网也就到此开裂了,双方重新成为独立的个体。此时,双方要么割断其感情纽带,要么面对现实,开始通过忍让、妥协、谈判去建立一种真正爱的关系。所谓“真正

11、”的爱,是对于堕入情网时的“虚假”的爱而言,后者只是一种特定情景下的主观感觉和幻觉而已。真正的爱并不是置根于爱的感觉之中,相反,它经常存在于那种感觉不到爱的情况下。例如,我们对所爱者做出各种充满爱心与关怀的事情,但并不是在感觉到爱的情况下去做的,或者说,我们做出这些关爱的行动时,在感觉上并没有“堕入情网”时的那种冲动与激情。为什么说“堕入情网”并非真爱呢?第一,堕入情网不是由意志决定的行动,不是有意识的选择。与某位异性堕入情网,其实多半是在未经选择的情况下发生的,也并非在计划之中的。人们往往与很不般配的异性堕入情网,但却仿佛觉得两人就是“天生的一对”。有时,“堕入情网”的双方彼此并无多少爱慕之

12、感,但激情却奔腾不止。相反,人们往往不能与其崇敬的、有深交的、十分了解的人堕入情网。第二,“堕入情网”是自我疆界的暂时突破,而不是它的延伸并从而去包容另外一个人。因为延伸自我的疆界,使其变成“两个人”的共同纽带,那是需要长久努力的,而“堕入情网”无需努力。但当自发而来的激情过去时,情网就会破裂,自我就会退回到先前的疆界之内。而真正的爱情却是自我疆界持续不断地扩大,足以包容对方,包容更大的世界。第三,“堕入情网”并非有目的地促进自身的完善。如果说这种“爱”也有什么目的的话,那顶多不过是要暂时地逃避内心的寂寞感。这就是为什么那位初次离家上学不久的同学如此轻易地堕入情网,而又如此快速地破网而出。一个

13、人从堕入情网到破网而出之前这一段时间内,都会觉得自己达到了最高的理想境界,心满意足。堕入情网的人看对方,都是完美之极,看不到对方是处在成长之中的,肯定有不足之处。这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总之,从心理学上说,“堕入情网”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性欲本能的驱使和感观的刺激,这种情和爱都不可避免地浅薄而短暂。这也是为什么今天如此众多的男女如痴如醉地堕入情网,又如梦初醒般逃离情网,很难去建立持久的爱情关系。为何恋人爱撒谎中国著名婚姻家庭问题专家 陈一筠(2006-12-30 15:00:02)结束了北京、广东的第一轮“爱篱笆”巡讲,大学生们提出了许多与爱情有关的问题。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谈到过纯洁的“初恋”和

14、刻骨铭心的“失恋”悲情。然而,世界上的男欢女爱,实在是千姿百态。无论是诗人的讴歌,小说家的赞美,还是哲学家的思考,心理学家的分析,都不足以包罗万象,穷尽“爱”的主题。对“爱”的领域内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还需要更多的分析。接下来我想谈谈爱情被扭曲或陷入病态的种种情况,与年轻的朋友们讨论。恋爱也是一种战略,既要追求对方的爱,又必须巧用心计,所以爱情中渗入谎言和假象,常常是不可避免的。眼泪、羞涩、假装高雅、故作矜持,直至明明白白说谎,都是司空见惯的恋爱技巧,各有各的效应。如果冷静地加以思忖,就可发现恋人在堕入情网时的某些甜言蜜语,多半是习惯性的谎言。“想到你,我就夜不能眠”,“没有你,我就活不下去”。

15、其实,言者每晚都酣然入睡,也从无寻死的念头和勇气。因此,陶醉于爱情的男女,应对这类“合理的谎言”保持一份清醒。有位男士曾这样对女友说:“啊,你的眼睛是世界上最美的!”女友则立即玩笑般地应答:“亲爱的,你从未到世界上其他地方走过,怎可断言世界之最呢?”有时,心理防卫机制促使人们撒谎。但谎言到了不合情理的程度,却可反映出一种虚荣心,很快就会令人厌弃。特别要注意某些有歇斯底里性格的人,总是表现出抬高自己的强烈倾向,因而喜欢编造谎言,自我吹嘘。这是一种缺乏自知之明或感情发育不良的表现。这类人的谎言往往显得幼稚可笑,不合逻辑。谎言大多是防卫性的,但也有攻击性的。例如传播谣言,恶语中伤,欺骗恋人等。这可能

16、使恋人感到难堪、焦虑、恐惧、慌乱。如果发现这样的谎言家,还是及早分手的好,因为他(她)多多少少带有病态心理,不会对人有真挚而深沉的感情。当然,有些谎是非撒不可的,其动机是为了减少对方的不愉快或担忧感。例如,当医生诊断出某位患者的不治之症,而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心境又承受不了知晓实际病情的痛苦。这时作为患者的恋人或配偶,就有义务对患者保密,该撒谎的就得撒谎,以合理的谎言安慰他(她),使其保持愉快的心境,以利延缓生命。再比如说,过去与异性朋友的交往,不必向现在的恋人“和盘托出”,该保密的保密,该撒谎的就得撒谎。这是一种“利他主义”的谎言,目的在于减少可能发生的误解或猜疑,以免折磨对方。况且,保留“隐私

17、”也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即使觉得过去做过某种错事蠢事,不说出来似乎心情就无法平静,但如果考虑到对方的利益和心境,还是三缄其口为佳。与其说出来让对方痛苦,还不如自己忏悔或以实际行动改过自新。一位青年女性来咨询,说是与过去的男友在不清醒的情况下发生过性关系,失去了“贞洁”,现在与第二位男友感情发展很顺利,已在讨论结婚事宜了。但她心里像揣着一只兔子那样忐忑不安,不知该不该把“那件事”告诉对方。此时当然得告诫她保护自己的“隐私”。如果对方真的爱女友的种种优点和基本人品,就不会那么在意其是不是“贞女”;如果一个男人仅仅以“贞洁”来取人,那决不是一个现代的正常男人之爱情。这一点,女友可在与其交往中以各种言

18、谈巧妙考察之,而不必直接去谈及自己过去的事。至于“网恋”和“婚外恋”的恋人们,撒谎就更是成了家常便饭。“网恋”中用谎言“网来”的恋人,往往是真假难分,上当受骗的事难免。而“婚外恋”呢,已婚者还想谈一份恋爱,撒谎就几乎成为必须,当事者还得两头说谎,每天编造不同的谎言,一不留神,谎言被戳穿,“东窗事发”后,那靠谎言编织的“恋情”,顿时变成一堆拾不起来的碎片。现代婚配还讲究“门当户对”吗?中国著名婚姻家庭问题专家 陈一筠(2006-12-10 21:38:37)近半个月分别在大学参加“爱篱笆”公益巡讲,并在杭州给青少年家长讲课,难以顾及博客上的交流。有意思的是,大学生们在互动中提出的问题,有些是很有

19、代表性的,它们涉及到恋爱、择偶、婚姻、性等等。我前一段的文章,主要也是涉及这类主题的,今后还会针对大学生们的某些问题继续发表自己的观点,以供参考。我自己的时间安排一直都很紧张,况且已是奔70岁的高龄老太,精力不够了。若在回答朋友们的问题上有所怠慢,只能祈求谅解。我正在请求“好牧人心理咨询公司”协助我在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开“爱篱笆”沙龙,争取我本人或我的同事能到现场与朋友们面对面交流。此外,通过视频交流的计划也在与有关的技术支持单位商谈,敬请耐心等待。衷心感谢对我的博客提供支持和鼓励的朋友们。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建立一个较为“清爽洁净”的科普知识传播与信息交流平台。眼下,在日趋增多的婚姻危机和家

20、庭解体事件中,“感情不和”、“性格不合”、“缺少共同语言”、“价值观相异”、“性生活失谐”等等,经常成为当事者挂在嘴边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中潜在的“异源文化”冲突,不是被表面现象掩盖着,就是被当事者误解了。其实,择偶成婚、建立与维系家庭,是人类文明社会中特有的文化事件,“文化同源”的规律顽强地左右着婚姻的成败。一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夫妻去办理协议离婚,颇令婚姻登记员诧异:丈夫稳重、耐心、满腹经纶;妻子温和、细致、通情达理,两人的外貌、个头、年龄、学历,样样都是难得的“般配”,为什么过不到一起呢?双方陈述的离婚理由都很简单: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互不相容,谁也改变不了谁。妻子流露出这样的委屈:自从

21、怀孕以来,婆家没做过一顿可口的饭菜,不是罐头加方便面,就是到馆子买点熟食凑合一顿。直到“亲家母”上门责骂说:“我家的掌上明珠,就值你家这顿猪狗食?你家还想让她生儿子续香火吗?”身为教授和律师的公公婆婆,这才仿佛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可是公婆也不无委屈啊!老两口自己也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顿正经饭,见儿媳回来赶忙递上罐头、熟肉什么的,自以为已经很关爱、很礼遇的呢!面对妻子委屈的诉说,丈夫何尝没有一番“对等”的苦衷:自从娶妻之后,就难得享受清静的周末,因为守寡的丈母娘难耐寂寞,总在周末做一大桌饭菜等待 5个儿女带着配偶回来热闹一番。席间,哥儿们又是猜拳劝酒,又是云山雾罩地神侃,连荤带素不堪入耳,颇令这位谦

22、谦君子反感。最令他无奈的是,每次去见丈母娘都得遵从妻子的要求提上大包小包,还得当众报出礼盒的价钱,难堪地听丈母娘评头品足。用他的话说,这种“小市民习气”令他无法忍受。小两口经常为这类本不属于双方感情世界的区区小事争吵,怄气,你能说出其中的谁是谁非吗?本来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境遇的两个人,结婚后要在一起过日子,各自显露出自幼在家庭里业已形成的一些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特点,谁能改变谁呢?谁又能改变谁的家庭呢?但是在夫妻的日常生活中,恰恰是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反映出来的“异源文化”差异,成为夫妻关系中最难逾越的一道心理鸿沟,妨碍着双方深层的接纳、亲近、融洽。双方后来的教育环境或社会经历,虽然

23、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家庭文化的影响,但要根本磨灭家庭文化熏染在二三十年的岁月中给个人留下的烙印,几乎是妄想。记得有位中年妻子来找我咨询离婚问题,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令我思索良久:“他简直是版本不够,内存太低。别看他有个博士文凭。骨子里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无法与他生活下去。”现实生活中,可以举出许许多多成功婚姻的经验和失败婚姻的教训来说明,直到今天,文化上的“门当户对”规律是怎样在影响婚姻的命运。在这里,我们强调“文化同源”或称文化上的“门当户对”,是想区别于传统社会按政治等级和经济贫富而划分的“门户”,那种门户是“世袭”的,即所谓“贼的儿子永远是贼”。今天,政治地位的更替和经济贫富的转换,已

24、使传统的“门户”概念显得过时。然而,家庭文化氛围的耳濡目染,父母生活方式及文化资源的代际传递,却多半不以政治地位或经济条件为转移。君不见,某些官位很高的父母或甚为富裕的商贩家庭,却养育不出真正有文化的子女。文化不等于文凭,文化素质是天长日久文明教养的结晶。一个人的文明教养,首先是在其成长的微观环境即家庭中接受的,其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我认为选择配偶时应当重视文化上“门当户对”的条件。而那些未曾作此权衡的已婚夫妻,或者那些不得不淡化这类条件的恋人,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增强调适能力,去克服双方因“异源文化”必然带来的调适困难,以其特别的努力去认识和缓解价

25、值冲突或心理矛盾。他们或许不得不放弃自己当初的某些愿望或要求,努力去理解、接纳和适应对方身上无法改变的文化印记。但这一点,决不是一般水平的夫妻容易做到的。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有的夫妻结婚后,总是要求对方改变某些习性。殊不知,那恰恰是在要求对方改变其无法改变的文化特质。这就难免给婚姻添加危机。至于夫妻双方受教育程度的相近,也可视为个人学识上的“门当户对”。两个受教育水平相去甚远的男女,在言谈举止、交往范围、事业追求、思维习惯乃至生活情趣上都可能很不相同,这对夫妻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和谐也颇有影响。这一点容易理解,就不在此赘述了。失恋了,该怎么办?中国著名婚姻家庭问题专家 陈一筠(2006-12-05

26、 22:36:23)一位男生在对话结束后私下找我,诉说他相恋3年的女友与他分手了,几个月来他一直痛不欲生,该如何走出失恋的阴影呢?每个堕入爱河的人,都是感情上很投入、很痴迷的,觉得自己一刻也离不开对方,并以为对方同样离不开自己。然而,每一桩恋爱故事又都可能有两种结局,一是完满地结合,二是痛苦地分手。历史上留下来的恋爱故事,悲剧远远多于喜剧,所谓“有情人难成眷属”的遗憾,古今中外屡见不鲜,也许是因为痛苦与忧伤更能刺激作家们的创作灵感,更令人咀嚼与回味。失恋不一定发生在那些没有成就或没有收获的爱情之中;相反,越是有成就的爱情,失恋的痛苦越深。因此,那些寻死觅活的失恋者,往往是那些在爱情上投入了巨大

27、资本,也曾获取过最大收益的男女。从心理学上分析,爱情是朝向对方的心理能量的最大调动,而这种调动起来的心理能量若突然失去了宣泄的对象,就使人产生某种在茫茫宇宙间迷失了方向的感觉。难以排遣的爱的能量,聚集于内心,总在寻找“喷射口”。一旦这种力量以其疯狂的方式喷向对方,就会导致可怕的后果:毁容、投毒、暴力直至害命,爱之不成,恨之入骨。如果失恋一方没有勇气做出伤害对方的事,就可能转向“自毁”,如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堕落无耻,直至自杀。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也是失恋者容易罹患的有些人被自己曾经非常钟情和信赖的恋人背叛或抛弃,转而对一切异性都不信任甚至心怀敌意,决计不再与任何异性交往,陷入了所谓“恋爱恐怖症

28、”。患有这类疾病的人,也可能一辈子“独善其身”,有的出家当和尚或尼姑。当然,大多数失恋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感情折磨之后,还是能重新振作起来,再度去寻求异性交往,以新的感情去取代旧情,渐渐抚平心理上的创伤。在失恋期间,家人、老师、同学的心理援助是非常重要的。遗憾的是,在现代城市社会中,父母、子女各忙各的,心理沟通很少,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就更淡漠了。如果平时没有几个知心朋友可倾诉内心的积郁,那么在失恋中极端痛苦的人,就很容易发生悲剧性事件。对失恋者进行心理辅导,有助于预防不测。每一个准备恋爱或正在恋爱的人,要懂得一些恋爱心理学常识,明白堕入情网的非理性特点,不要完全相信自己和对方在情感冲动时

29、说出的种种“合理谎言”。每次的约会、亲昵之后,都要冷静地思忖,及早发现其中某些变化迹象,在做成功努力的同时也做好不成功的思想准备,因为任何恋爱都包含着失恋的可能性。一个心理与人格较为成熟的人,一般在恋爱不成功时能够保持头脑冷静,经历暂时痛苦之后,很快解脱出来,重新去探索新的生活世界。而人的成熟性,是通过对生活知识的学习和实际经验教训而培养的。因此可以说,失恋也是锻炼培养一个人成熟性的难得机会,处理得好,就可能“坏事变好事”。心理学上的“自我防卫”机制,对帮助失恋者脱离苦境也有一定好处。即失恋者自己去寻找某种令人信服的理由,对失恋原因作出合理解释,从而使自己“心安理得”。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胜

30、利”法吧。例如,当一个人丢了钱包时,他可能这样想:金钱,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丢了就丢了吧。或者自己宽慰自己:失财免灾!若是丢了一支钢笔,他可能自言自语:“那支笔已用久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早就该换新的了。”这都是一种“合理化”的自我安慰、自我补偿。在失恋中,为何不采用此种心理战术呢?例如一个姑娘被男朋友背叛了,她最好这样想:幸亏我没嫁给他,如果他做了丈夫再骗我,那该多么可悲啊!于是她顿时会产生一种“幸免于难”的感觉,使自己尽快地摆脱失恋的苦恼和伤感。也有许多人做到了“失恋升华”,即把心理补偿提高为有价值的创造,把爱情的张力变为寻求更高生命意义的动力。著名德国诗人歌德在他晚年失恋时连续

31、创作了几部不朽的巨著,他的老人之恋,使我们看到一个失恋者如何成功地将内心奔放的激情化作创作的灵感和动力。法国作家司汤达的恋爱论,也是在爱情失意时写成的,他称之为“疯狂的科学史诗”。这些都说明,失恋心理也可变成某种精神财富,它与一个人的智慧和才能结合,便可升华为某种创造。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些人因失去恋人而忘我地投入到学业或事业中去,成为杰出的学人和优秀的创新人才,不失为一种“升华”。恋爱瘾癖症害了多少大学生?中国著名婚姻家庭问题专家 陈一筠(2008-07-01 09:17:36) 去年刚放暑假,一位朋友特意来找我,说她邻居家的独生女儿小莉上大学才一年,就屡经感情挫折,现在精神都有些异常了,

32、虽曾求助心理咨询师,但却不见效果。我朋友受小莉母亲之托,求我“开导”她女儿,我只好答应了。 我和小莉如约到了一间茶楼,选了个僻静的位子坐下。小莉似乎等不及我开口,就把她的“不幸遭遇”伤心道出。 “我真倒霉,总遇不到好男人啊。大一开学不久,一个男生就向我写情书,表白他真心爱慕我。我被他一封封情书打动,就全身心投入到热烈的初恋之中。没想到,他很快就厌倦了我们的爱情,说我太缠他,没给他自由空间,不等我回过神儿来,他就毅然离我而去。我正在伤心时,另一个男生向我靠近。我觉得自己真的太需要男生的抚慰了,就自然把感情转移到 2号身上。过了一段稍开心的日子,一个偶然的机会,碰上 2号先前的女友。她有意向我揭露

33、,说 2号曾让他怀孕堕胎,连手术费都没掏就蹓了。后来,我也渐渐发现 2号男生很自私、吝啬,就主动与他分手了。之后我感到非常空虚。好不容易熬到寒假,一次独自去滑冰,认识了一位很有风度的男士。他热情教我花样滑冰的技巧,多次请我去咖啡厅聊天。他说自己感情生活很失意,与妻子分居两年,就差办离婚手续了。我大有与他同病相怜的感受,就情不自禁地投入了他的怀抱。开学了,他慷慨地在学校附近为我租了一间公寓,我们就常在那里相聚。不久我怀孕了。我想,政策已经允许大学生结婚,就决定嫁给他,催他快办离婚手续。但他劝我还是先做人流,说他的离婚问题较复杂,可能要拖一段时间。顿时我被搞懵了,不得不把实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先是震

34、惊与责骂,之后也只好陪我去做了人流手术,坚决要我与那个男人断绝关系,否则母亲就要与我断绝关系。可是我下不了决心啊!一来那个男士对我还是很好,承诺一定娶我;二来我不能想象,如果离开他,我将怎样活下去啊!陈老师,说实话,我已是在生死之间徘徊的女人了,谁也救不了我。” 听了小莉的倾诉,我又是同情又是忧虑。她对男性的感情依赖已达到病态的程度,这不是“开导”一番就能解决问题的。她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以打破既成的恶性循环。 我依次问起她交往过的三个男人,都各有什么长处值得她欣赏和爱恋,她都说不出来,只说最后那个男人毕竟让她怀上了孩子,“爱情结晶”,虽然没留住,但却忘不了。 小莉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岂止是幼稚

35、,简直是愚昧!是愚昧导致的病态“恋爱瘾癖”。称“恋爱”都有些抬举,活活一个“异性迷”。“真不能想象,离开他(她),我将怎样活下去呢?”这是那些在所谓“失恋”中自毁和毁及对方的病态男女典型的内心独白。 虑及小莉的情感危机隐含着某种险情,我不得不约见她的母亲,劝她对女儿的态度缓和下来,因为责骂和“最后通谍”可能把小莉逼上绝路。经过我和她母亲的共同说服,小莉同意暂时住进一家医院的精神科,一来她人流后身体已有些虚弱,本需要调养,二来她需要接受系统的心理治疗。 小莉的经历真让我感慨万千。其实,有多少个小莉已被毁掉,又有多少个小莉正在挣扎。去年和前年,我应邀参加由国家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组织的“爱篱笆”巡讲,

36、在北京、广东和上海的高校给大学生做做关于当代青年男女恋爱择偶的讲演。到场的学生听众从几百到上千,讲演中收到的书面和口头提问不计其数,回到宾馆接待的个别咨询络绎不绝。其中,“小莉”、“小刚”们的困惑大同小异。当代大学生在爱与性方面的问题、困惑、误入歧途乃至毁及人生,分明拷问着我国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少男少女和青年男女的恋前教育、婚前教育是完全缺失的,由此造成的种种后果,在媒体中不断曝光,甚至被大加炒作。而政府当局乃至家庭、社区,对此类问题是否重视了呢?没有。所以,小莉、小刚们的悲剧还在继续演绎。 小莉住院后,我和她的母亲及医生有过进一步的交流,达成了一些共识.作为一名婚

37、恋问题的研究者,我想在此提出几点看法供大家讨论。 第一,到达青春期少男少女,其公开的异性交往应得到倡导和鼓励,使他们有正当机会释放“性待业期”的生理与心理压力。用“早恋”这根大棒去围追堵截少男少女的自然交往,恰恰可能使某些积累了强大身心压力的青年男女饥不择食地把异性之间的身心反应当做“爱情”去投入甚至痴迷。这,也许是小莉、小刚们遭遇情感挫折的初始原因。 第二,小莉三岁时父母离异。单身母亲与独生女儿相依为命近二十年。小莉内心的“父爱饥渴”,使她刚上大一就投入了那个让她感到关怀、体贴的男生怀抱;而最后那个男人更让她觉得成熟、可依靠,自己虽受伤害却不能自拨。其实,与其说小莉是在恋爱,不如说是在寻求“

38、替代父亲”,补偿那份失落的父爱。 第三,应当给大、中学生开设“婚恋课堂”,科学地、积极正面地讲解异性之间的友情、爱情、性健康、性安全和择偶、婚姻等知识,让他们具有处理自己人生重大问题的理性、智慧、能力和技巧。这甚至比对他们进行求职谋生的资格训练更重要。因为,职业生涯是一阵子,爱情和婚姻的幸福是一辈子。遗憾的是,直到今天,孩子们所受的教育,基本上是为将来的求职谋生做准备;而如何恋爱结婚,怎样做夫妻和父母这类学问,孩子们无正规途径求教,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或者在五花八门的媒体中去吸纳不科学、不真实、扭曲和有害的信息,以致贻误了他们的人生。 第四,小莉的心理医生介绍的“恋爱瘾癖症”常识,值得心理咨

39、询师、心理辅导老师和青少年的家长了解。在那些因失恋而自杀或部份重度抑郁症患者身上,可以看到“恋爱瘾癖症”的影子。患者常伴有“没有他(她)我就活不下去”的恐惧感;某人的风吹草动都能震撼患者的人生。患者表现出失去自我、失去自由、失去意志、失去选择的无能状态,成为一个“寄生主义者”,即完全靠另外一个人的存在而活着;他们不自信、无自尊、不认为自己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于是成了别人的影子。这样的人总是拼命地寻求被爱,没有力量去爱别人,他(她)像一个被饥饿折磨的人,不加选择地吞噬眼前抓到的一切食物,哪怕是毒品。他们似乎有一个永远填不饱的胃口,让“供应者”感到无奈和力不从心。他们只会索取,无法给予,最终让倍伴他(她)的人失望甚至愤怒。他们的所谓“爱”既扼杀了自己的独立性,又让对方感到窒息。这样的“爱情”怎能不走向死亡之路? 真心希望那些正在寻求真正爱情的年轻朋友,那些在帮助和祝福孩子们获得爱情的家长及老师,能够认真去探索并向孩子们传授爱情的真缔,通过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教训,引领年轻人走向健康、幸福的恋爱婚姻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