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09079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商丘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一、商丘概况(一)区域概况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东部,地处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处,京九铁路与陇海铁路、105国道与310国道均在此交汇,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公路贯穿东西,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过度地带前沿。地理坐标为北纬3347至3457,东经11457至11439之间,东南与安徽省淮北市、亳州市及宿州市,北与山东省菏泽市,西、西南与本省的开封市和周口市为邻,全市辖梁园、睢阳2区,虞城、夏邑、民权、宁陵、柘城、睢县6县和永城市,总面积10700.23平方公里,占河南省土地总面积6.4%,在全省各市、地区中位居第六。2000年总人口为796.40万

2、人,人口密度744人平方公里。(二)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概况商丘处于豫东冲积平原东部,黄河冲积扇体之上,境内地势基本平坦,但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泛滥冲积,局部稍有起伏,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海拔高度一般在3070米之间,平均坡降1/50001/7000,东部边缘有零星孤丘,芒砀山最高,海拔156.8米。全区土壤分6个土类10个亚类20个土属53个土种。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温暖大风多,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凉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多年平均气温13.914.3C,1月平均气温-0.41.0C,7月平均气温27.127.6C。年平均降水量686.587

3、2.9毫米。平均日照时数2204.42427.6小时,年均日照率5055%,为全省之首。年均无霜期207214天,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年均积温0C的48105661C,5C的45655471C,10C的41875155C,15C的33044657C。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但春易旱,秋易涝,并有干热风为害。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灾害极易发生,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商丘境内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骨干河道主要有涡河、惠济河、沱河、浍河、王引河、大沙河、虬龙沟等42条,30100平方公里沟河110条,斜贯全境均向东南流,属淮河流域。全区水资源总量22.8

4、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值),其中:地表径流量为9.19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储量为16.97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3.32亿立方米;过(入)境水量8.45亿立方米。在水资源总量中,可利用量为16.2亿立方米,占总资源量的70。商丘交通便利,陇海铁路和京九铁路,国道310路和105公路均在商丘交汇;区内公路纵横交错,密度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伴随着永城沱河航运的开发(水上运输可达江淮)和民用航运的开通,商丘将成为河南东部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商丘煤炭储量较大。永城煤田为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煤层稳定厚度适中,适合机械化开采,具备兴建大中型煤矿条件。芒砀山非金属矿储量大,品质好,是发

5、展水泥、石灰等建材工业的优质原料。建国以来,商丘工业有长足发展,现已初步形成酿造、纺织、食品、卷烟、皮革、煤炭、电力、机械、建材、塑料、化工、印刷、工艺美术等门类比较齐全的生产体系,涌现出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商丘市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传统农业为主,基础比较脆弱,生产不稳定,农副产品资源优势明显但综合开发能力较差,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部分农民生活水平不高;科技教育落后,人口文化素质较低。(三)土地利用状况1、土地利用结构全市土地总面积1070023.11公顷,其中农用地852013.86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9.63%;建设用地178353.95公顷,占16.67%;未利

6、用地39655.30公顷,占3.70%。在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724513.0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7.71%;园地27318.74公顷,占2.55%;林地43110.86公顷,占4.03%;其它农用地57071.23公顷,占5.33%。在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为163936.0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32%;交通用地7499.60公顷,占0.70%;水利用地6918.28公顷,占0.65%。在未利用地中,未利用土地面积为2433.2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3%;其它土地37222.07公顷,占3.48%。2、土地利用特点(1) 土地类型多样商丘市多样化的微地貌格局,形成了

7、多样性的土地类型。按适宜性可分为宜农、宜园、宜林、宜牧、宜渔等多种土地适宜类型;按土地利用现状可分为耕地、园地、林地、其它农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未利用土地、其它土地9个二级地类和41个三级地类。(2) 地域之间土地利用差异较小商丘市属于平原农区,土地垦殖率、利用率均比较高,土地利用方式差异不明显。全市土地利用率平均为96.30%,其中梁园区93.60%,睢阳区95.54%,虞城县96.63%,民权县96.27%,宁陵县95.92%,睢县96.16%,夏邑县96.81%,柘城县95.46%,永城市97.59%。土地垦殖率在各县(市、区)之间差别不大,在68%左右。(3

8、)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商丘市待开发整理的土地资源在区域间分布差别较大,呈现相对集中的特点。全市待整理的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商丘市东南和西南部,其中以永城市分布最多,柘城县也有较大面积的分布。待复垦的土地资源永城市分布居多。待开发的宜耕未利用地各县(市、区)均有较大面积分布,但以夏邑中北部、虞城北部和商丘市西北部分布较为集中。(4)中低产田面积大全市中低产田面积达486134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68.82%,通过加大物质投入和科技投入,中低产田可挖掘的潜力相当可观。二、开发整理的基本状况和形势(一)基本状况土地开发整理是补充耕地、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为积极稳妥地

9、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商丘市强化了土地开发整理的宏观调控和规范管理,逐步建立完善了土地开发整理计划管理体系,结合国家和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示范项目和补助项目的实施,推行了项目法人、招标投标、监理等项目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了耕地占补平衡、土地开发审批制度,制定并实施了耕地储备、建设项目补充耕地与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挂钩、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折抵指标、土地置换、易地补充耕地等配套政策;初步形成了土地开发整理的投入机制,依法建立了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等专项资金为主的投资渠道,探索推进了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开展了后备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建立了土地开发整理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通过积

10、极探索和实践,全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补充了耕地数量。1997-2000年全市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共计补充耕地2452.20公顷,年均613.05公顷。2000年全市基本上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强了耕地生产能力。结合基本农田建设,通过广泛施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理,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降低生产成本,稳步提高了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优化了利用结构,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通过大力推广以“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集中、工业向开发区和园区集中”为重点的土地整理,不断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的集约化程度和利用效益明显提高。改善

11、了生态环境,取得了社会效益。通过开展农用地整理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促进了生态环境建设和重点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通过积极实施综合整理,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增加就业提供空间;为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稳定。 目前,全市有组织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总体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存在的突出问题:认识有待提高,一些地方在土地开发整理实施中还存在着“重开发、轻整理和复垦”、“重数量、轻质量和生态”的问题;宏观调控有待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开发整理规划对土地开发整理活动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12、;法规有待健全,管理有待规范,缺少与土地管理法及其它国家法律相配套的土地开发整理地方法规,规范化管理还不够到位;机制有待完善,资金投入不足,促进土地开发整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形成,土地开发整理的社会化产业化有待进一步推进。(二)推进土地开发整理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规划期内,全市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出“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和复垦”、“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要求,明确了土地开发整理的观念和方式。这对走内涵挖潜、集约利用的道路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农业基

13、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求,为土地开发整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土地开发整理法规制度和管理措施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为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奠定了基础。依法征收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为土地开发整理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国家及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各地在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丰富经验,将为整体推动全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起到重要的示范指导作用。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逐步健全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为全面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不利因素:商丘市所承担的人口压力重,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耕地资源和粮食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耕地保护形势严峻,补充耕地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土地粗放利用的观念

14、在短期内还难以转变,引导土地开发整理向内涵挖潜、集约利用转变还需要做出艰苦的努力;易开发整理的土地后备资源逐步减少,生态环境建设对土地开发的约束力不断加大,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成本提高,难度将逐步增大;优质耕地集中分布地区占用耕地需求量大与后备资源集中分布地区水、热条件不匹配的状况并存,补充优质耕地的难度逐步加大,耕地生产能力提高将面临更大压力。三、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规划期内(2001-2010年),全市土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潜力为72403.30公顷,其中:土地整理增加耕地潜力52543.22公顷,在土地整理中耕地整理增加耕地的潜力为25358.91公顷,农村居民整理增加耕地潜力为27184.

15、31公顷;土地复垦增加耕地潜力为3678.54公顷;土地开发增加耕地潜力为16181.54公顷。(一)土地整理潜力1、耕地整理补充耕地潜力商丘市待整理耕地区共涉及9个县(市、区)190个乡(镇),总面积为770256.43公顷,其中包括耕地706384.70公顷,沟渠、农村道路、田坎等辅助生产设施用地53868.00公顷,零星地类10003.73公顷。全市待整理耕地区辅助生产设施用地及零星地类面积占待整理区总面积的8.29%。商丘市现有农田普遍存在着田块分割细碎、田坎过多、道路沟渠不整、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零星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多等粗放利用的状况,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各地的土地整理实践表

16、明,通过对现有农田深入挖潜,合理规划布局道路沟渠,平整归并零散地块,充分开发零星未利用地和工矿废弃地,全市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25358.91公顷,耕地整理潜力系数平均为3.29%。另外,全市有69%的中低产田通过田、水、路、林综合配套治理,产量可得到大幅度提高;31%的高产田通过实施综合治理措施产量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这样,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和高产田开发可提高全市的农作物产量,也相当于增加一部分耕地面积。2、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目前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率低,布局零散,“空心村”多。根据商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2010年农村人口状况和城镇发展的预测分析,通过对现有农村居民点逐步实施迁村并点、治理“

17、空心村”、退宅还田、整理农村闲散地等措施,按农村人均150平方米居民点用地计算,2010年全市农村居民点整理补充耕地潜力为27184.31公顷,占2000年待整理农村居民点现状规模的23.47%。(二)土地复垦潜力根据商丘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全市待复垦土地(扣除单片面积小于1公顷的)面积为4087.27公顷,通过复垦新增耕地潜力为3678.54公顷,占待复垦土地面积的90%。 (三)土地开发潜力根据商丘市土地开发典型样区抽样调查,以及2000年全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2000年末,全市未利用地总量为31264.23公顷,其中:单片面积大于2公顷的待开发土地面积为17979.50公顷,通过

18、开发新增耕地的潜力为16181.54公顷,占待开发土地总面积的90。各县(市、区)土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潜力见附表1、2、3、4。四、土地开发整理的目标和基本方针(一)目标1、总体目标规划期内,全市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补充耕地目标;在保证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宜农土地资源得到适度开发;土地整理全面有序开展,农业生产条件、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村镇土地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工矿废弃地得到逐步治理利用;减少并弥补灾害损毁耕地损失,确保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障粮食安全;土地利用效益明显提高,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2、具体目标2001-

19、2010年全市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为10341.67公顷,平均每年补充耕地1034.17公顷。其中:通过耕地和农村居民点整理补充耕地6722.09公顷,平均每年672.21公顷。通过全面复垦砖瓦窑和工矿废弃地补充耕地1241公顷,平均每年124.1公顷。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适度开发宜耕土地后备资源补充耕地2378.58公顷,平均每年237.86公顷。全市开发整理类型及补充耕地面积见附表5。3、近期目标2001-2005年,全市土地开发整理共补充耕地4136.67公顷,其中:通过耕地和农村居民点整理补充耕地2688.84公顷,平均每年537.73公顷。通过全面复垦砖瓦窑和工矿废弃地

20、补充耕地496.40公顷,平均每年99.28公顷。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适度开发宜耕土地后备资源补充耕地951.43公顷,平均每年190.29公顷。4、分县(区)土地开发整理目标分县(区)土地开发整理目标的确定主要依据商丘市各县(市、区)耕地后备资源状况,以及各县(市、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设定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补充耕地的数量。各县(区)总目标及分类目标情况具体见附表6。(二)基本方针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贯彻以下基本方针:1、坚持耕地占补平衡。始终把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作为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要任务,确保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在不计生态退耕的情况下,基本实现耕

21、地总量动态平衡。2、坚持集约挖潜,以土地整理和复垦为主。充分挖掘已利用土地和废弃土地的潜力,大力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理和对工矿生产建设中塌陷、挖损、压占废弃土地的复垦,全面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3、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兼顾生态”。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同时注重耕地的质量的提高,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正确处理土地开发整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关系,土地开发要做好调查评价、充分论证,在确保不破坏并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禁止毁林开荒、乱垦和破坏湿地。4、坚持土地整理与基本农田建设相结合。基本农田是耕地资源中的精华,要优先开展基本农田整理,以建设促保护。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全面

22、提升基本农田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的生产能力。五、土地开发整理方向、重点区域、重点工程(一)区域土地开发整理方向 1、商丘市在全省的区位及土地利用特点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东部的黄河冲积、洪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主要是潮土,部分地区有砂姜黑土和水稻土。区内不同程度存在风、沙、旱、涝、碱等自然灾害,粮食产量总体较低。区内除永城市有少量煤矿资源外,地下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发展水平较低。根据区域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对一致性,结合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区域的划分结果,商丘市全市属于豫东平原区。 该区土地垦殖率67.71%;土地利用率96.29%,该平原区土地垦殖率和利用率均较高。2、

23、土地开发整理潜力与重点该区耕地整理增加耕地潜力为25358.91公顷,占全省耕地整理增加耕地总潜力的6.83%,增加耕地系数为3.29%。虽然本区耕地整理增加耕地系数较低,但本区耕地整理的投入相对较少,难度不大,而且耕地质量提高潜力较大,因此,该区要把耕地整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潜力为27184.31公顷,占全省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总潜力的12.40%,从总体上讲,该区农村居民点内部闲散地较多,整理潜力较大,可把农村居民点整理作为重点。土地复垦增加耕地潜力为3678.54公顷,占全省土地复垦增加耕地总潜力的11.92%,土地复垦在全市尤其在永城市潜力较大。适宜开发耕地的潜

24、力为16181.54公顷,占全省适宜开发耕地总潜力的11.99%。本区未利用地仅占全省未利用地面积的3.95%,而适宜开发耕地潜力占全省适宜开发耕地总潜力的11.99%。这充分说明,开发宜耕地也是该区的重点。3、土地开发整理主要措施本区在土地开发利用上应以保护基本农田为重点,积极改造沙荒地、盐碱地,大力开发中低产田,积极完善农田防护林工程,继续推广农林间作和农果间作,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在黄泛区和黄河故道区要增施有机肥料,进一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加强耕地整理,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与产出率。针对该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量较大、人均超标过多的问题,切实搞好村镇规划,充分整理存量土地,严格限制农村居民点用

25、地的盲目扩大。4、土地开发整理分区根据微地貌、河道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结合商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成果,并保持乡界的完整性,按地域将全市土地划分为四个开发整理区域。(1)中部中心城市与城郊区本区位于市域中部,包括梁园、睢阳区的部分乡镇,是城市及其结合部的载体,地理位置和社会条件十分优越,交通便利,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土地集约化程度高,效益好,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城市鲜活农产品的重要供给基地。该区土地利用以服务为宗旨,安排好各项建设用地,加强蔬菜基地建设,增加水产养殖用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搞好一优双高农业开发,加强城市绿化,治理河流污染。(2)北部黄河故道区本

26、区位于市域北部,包括民权、宁陵、梁园、虞城的33个乡镇。区内有陇海铁路和310国道贯穿,对外联系方便。受黄河故道影响,地形起伏明显,微地貌类型齐全,土地利用不很充分。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区内林果和水域用地所占比重高,综合开发潜力大。该区土地利用要以综合整治为主,确立综合治理,农、林、果、渔全面开发的指导思想,强力开发背河洼地、坑塘水面、林果用地和中低产田,把本区建设为林、粮、果、渔综合生产基地。(3)南部平原区本区位于市域南部,包括宁陵、睢县、柘城、睢阳区、虞城、夏邑的124个乡镇。区内地势平坦,人口密度大,土地利用较充分。区内耕地和农村居民点比重高,土地整理有一定潜力。该区土地利用要以综合整治

27、为主,综合治理空心村,推进土地整理,把本区建设为粮棉油生产基地。(4)东南部平原区本区位于市域东南部,包括永城市全部。区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我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区内工矿用地比重高,该区土地利用要以复垦整理为主,大力复垦工矿废弃地,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地、砖瓦窑。该区土地整理潜力也比较大,是商丘市耕地整理及农村居民点整理较大的区域。(二)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区域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根据重点区域划分的原则和重点乡(镇)确定的标准,结合区域土地开发整理方向和生态环境建设要求,将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较大、分布集中的区域,确定为商丘市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区域。全市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区域补充耕地的总潜力54651.

28、54公顷,占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总潜力的75.48%。1、耕地整理重点区依据耕地整理及相对集中的原则,全市耕地整理可分为3个重点区域,涉及90个乡(镇)。耕地整理重点区域补充耕地的潜力为19331.19公顷。耕地整理重点区域为:东南部重点区、西南部重点区、北部黄河故道区。2、农村居民点整理重点区依据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及农村闲散地的数量,全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可分为2个重点区,涉及83个乡(镇)。农村居民点整理重点区域补充耕地潜力为19350.58公顷。农村居民点整理重点区域为:西北部重点区、东南部重点区。3、土地复垦重点区依据土地复垦潜力及区域特点的相对一致性,全市土地复垦可分为2个重点区,涉及4

29、4个乡(镇)。土地复垦重点区补充耕地潜力为2323.69公顷。土地复垦重点区域为:东南部重点区、其它重点区。4、土地开发重点区依据全市土地开发潜力分布情况,商丘市土地开发可分为5个重点区域,涉及94个乡(镇)。土地开发重点区补充耕地潜力13646.08公顷。土地开发重点区域为:市区重点区、西北部重点区、虞城北部重点区、夏邑中北部重点区、其它重点区。重点区域范围及补充耕地数量见附表7。(三)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工程为保障规划总目标的实施,解决土地利用中的重大问题,落实土地开发整理任务,在规划期内依托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区域,重点组织实施五项补充耕地重点工程。通过实施重点工程,补充耕地5410.52公顷,

30、占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的52.32%。1、商丘市“高速公路”沿线土地整理复垦重点工程该工程包括规划期间拟完成的高速公路占地而形成的耕地占补平衡工程。由于高速公路占用大量土地特别是耕地,高速公路沿线土地整理、复垦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特设定此项重点工程。该工程,主要围绕“高速公路”交通干线建设,在沿线地区开展土地整理复垦,通过土地整理复垦活动,实现“高速公路”沿线耕地占补平衡。(1)高速公路占用耕地状况商开高速公路占用耕地921.33公顷;商亳高速公路占用耕地341.36公顷;商荷高速公路占用耕地81.21公顷;商周高速公路占用耕地516.78公顷。合计占用耕地1860.68公顷。其中:梁园区占

31、地249.65公顷;睢阳区278.25公顷;虞城县410.83公顷;民权县217.44公顷;宁陵县108.72公顷;夏邑县232.77公顷;柘城县290.54公顷;永城市72.48公顷。(2)工程目标与方案按照耕地占补平衡原则,该工程土地整理复垦补充耕地总目标为1860.68公顷。制定方案时,以县(市、区)为单位,不在商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范围内的高速公路项目,分别按占用耕地的数量,追加到高速公路沿线的县(市、区)补充耕地任务中去。有关县(市、区),本着重点工程补充耕地主要向重点区域集中的原则,安排工程沿线土地整理复垦重点项目,以落实补充耕地任务。(3)工程主要任务和措施

32、重点解决因交通干线建设引发的沿线耕地挖损、压占、分割、农田水利设施破坏、征地等土地利用问题。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对建设过程中造成的耕地破坏及时进行复耕,恢复利用;对沿线农田进行整理,归并零散地块,恢复并完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2、虞城、梁园黄河故道区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工程淘宝网女装春装新款口碑日霜排行榜瘦脸有效瘦腰产品精油23岁用什么护肤品好左旋全身美白哪个牌子好(1)区域范围该工程范围位于虞城、梁园北部黄河故道区耕地整理重点区域,涉及梁园区、虞城县,共计21个乡(镇)。跨虞城、梁园北部黄河故道区耕地整理重点区域、商丘市区土地开发重点区域、虞城北部土地开

33、发重点区域,共三个重点区域。(2)主要任务在国家支持下,积极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植树造林、农田基本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引导黄河故道区域土地开发整治工作的全面开展;高标准整理中低产田,提高耕地生产率;实施重点项目,对区内未利用土地集中和耕地整理潜力较大的地区进行重点整治,重点整理项目覆盖面积达到5223.80公顷,重点开发项目覆盖面积712.23公顷,通过重点项目的实施,新增耕地面积1380.86公顷;以整理后的基本农田为平台,发展高效农业和绿色农业。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同步增长,保证黄河故道区域内农民收入有较大提高。(3

34、)主要措施以改良土壤,完善水利设施,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为主要目标,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状况。在生产条件改善方面,按照“排涝改良盐碱抗旱培肥地力”的顺序进行;在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方面,黄河故道区域内平原造林,一般以防护林为主,结合沟渠道路、村庄四旁绿化及沙、盐碱、荒地造林,逐步形成点、带、网、片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3、西南部耕地整理重点工程(1)区域范围包括商丘市西南部耕地整理重点区域所辖的柘城县、睢阳区31个乡镇。(2)主要任务该工程属于耕地整理重点工程,以土地整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生产能力为目的。规划期内,高标

35、准整理中低产田,提高耕地利用率和生产率;通过农田生态防护林建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实施耕地重点项目,对田、水、路、林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增加耕地有效利用面积。重点整理项目覆盖面积达9331.22公顷,通过重点项目的实施,新增耕地面积1074.79公顷,并把整理区建成高效生态农业园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3)主要措施以水利工程和合理配置田间沟、渠、路、林为重点,开展水利设施建设,完善并合理规划田间沟、渠、路、林等基础设施,目前,工程区域内沟渠和农村道路用地量明显偏多,布局比较零乱,若对渠道和农村道路以及农田林网按田成方、林成网、井渠、道路相配套的总体要求进行设计,整理增加耕地潜力较大

36、。另外,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水利工程配套度,有效利用水资源,保障农业生产的灌溉、排涝和降渍,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农田生态防护林等生态建设,防止沙漠化;增施有机肥,培肥土壤,改造中低产田。通过上述综合措施的实施,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耕地利用率和生产率的目的。4、东南部耕地整理重点工程(1)区域范围包括商丘市东南部耕地整理重点区域所辖的永城市、夏邑县38个乡镇。(2)主要任务该工程以土地整理为主,适度开发整理区范围内的后备土地资源,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规划期内,高标准整理中低产田,提高耕地利用率和生产率;通过防护林网、片、带体系建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实

37、施重点项目,对区内增加潜力较大的地带进行重点整治,重点整理项目覆盖面积达8680.05公顷,通过重点项目的实施,新增耕地面积1480.81公顷,并把整理区建成优质、高产、高效农田。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3)主要措施以水利工程和农田生态防护林建设为重点,开展水利设施建设,完善并合理规划田间沟、渠、路、林等基础设施,有效利用水资源,保障农业生产的灌溉、排涝和降渍,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农田生态防护林和湿地等生态建设,提高农田生态效益。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耕地利用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5、民权县土地开发重点工程(1)区域范围该工程属于商丘市西北部土地开发重点区的

38、一部分,包括民权县的城关、伯党、花园、尹店、野岗、胡集、孙陆、顺河、王庆寨、程庄10个乡(镇)。(2)主要任务该工程以土地开发为主,适度开发区域范围内的后备土地资源,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规划期内,通过对宜耕未利用地进行开发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防护林网、片、带体系建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实施重点项目,对区内增加潜力较大的地带进行重点整治,重点开发项目覆盖面积达1374.43公顷,通过重点项目的实施,新增耕地面积1045.79公顷,并把开发区域按照园田化设计建成标准田块。(3)工程措施对区域内的未利用地按统一标准进行平整;以水利工程和合理配置田间沟、渠、路、林为重点,开展水利设施

39、建设,按田成方、林成网、井渠、道路相配套的总体要求进行设计,完善并合理规划开发区沟、渠、路、林等基础设施;加强农田生态防护林等生态建设,防止沙漠化;增施有机肥,培肥土壤。通过上述综合措施的实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达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目的。6、永城市煤矿塌陷地复垦重点工程1、区域范围该工程属于商丘市东南部土地复垦重点区的一部分,包括永城市的陈集镇、侯岭乡、高庄镇和茴村乡4个乡镇。2、主要任务该工程以恢复和利用永城市葛店煤矿、新庄煤矿采煤塌陷地,复垦造田、增加农用地特别是耕地面积为主。通过对项目的实施,复垦475.86公顷采煤塌陷地,新增耕地428.27公顷。3、主要措施对塌

40、陷造成的地表起伏进行推高填低,使复垦土地得以平整。通过土壤改良措施,恢复地力。通过配套沟、渠、路和农田防护林,使采煤塌陷地变成标准良田。各重点工程开发整理类型、工程项目规模、增加耕地面积、投资规模见附表8。(四)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1、工程区域内重点项目为了细化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工程,具体落实规划确定的补充耕地任务,集中资金成规模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活动,根据工程区域乡(镇)土地开发整理资源的富集程度和宜耕地潜力级别,结合商丘市各县(市、区)在重点工程区域内项目的设置情况,规划共选定了79个集中连片、具有一定规模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作为规划期内全市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项目总规模25797.59公顷,

41、新增耕地5410.52公顷,项目投资74514.99万元。商丘市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五项工程共设置重点项目79个,其中:黄河故道区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工程项目17个;西南部耕地整理重点工程项目25个;东南部土地整理重点工程项目19个;民权县土地开发项目7个;永城市煤矿塌陷地复垦重点工程11个。2、其它重点项目为了促进商丘市土地开发整理任务的落实,在各县(市、区)设置的未包括在五大重点工程范围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按重点区域进行筛选,共确定出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区项目6个,项目总规模4628.55公顷,增加耕地面积为754.69公顷,项目投资13321.27万元。商丘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模、增加耕地面积

42、、投资规模见附表9。3、项目综述规划期内,全市共确定85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项目总规模30426.14公顷,增加耕地面积6165.21公顷,项目总投资87836.26万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绝大多数分布在重点工程和重点区域内。(1)土地整理项目。共安排61个,项目规模27392.53公顷,增加耕地面积3756.72公顷,项目投资72349.55 万元。(2)土地复垦项目。共安排12个,项目规模790.95公顷,增加耕地面积651.98公顷,项目投资4841.68万元。(3)土地开发项目。共安排11个,项目规模2086.66公顷,增加耕地面积1671.51公顷,项目投资10178.10万元。(4)

43、综合项目。安排1个,项目规模156公顷,增加耕地面积85公顷,项目投资468万元。六、投资供求与效益分析(一)总投资规模按照商丘市土地开发整理投资需求与效益评价专题中对土地开发整理全成本核算的结果,实现补充耕地10341.67公顷的规划目标任务,共需投资163143万元。平均每公顷投资15.78万元。其中:耕地整理补充耕地目标任务4092.66公顷,需投资113735万元;农村居民点2629.43公顷,需投资27977万元;土地复垦1241.00公顷,需投资8539万元;土地开发2378.58万元,需投资12892万元。(二)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筹措1、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筹措途径目前,与土地开发整理

44、有关的税费主要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出让金及续期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合同改约补偿金和土地收益金等。此外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农业性资金中有70%用于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随着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发展,还可以采取更多渠道、更多方式,更广泛筹集社会资金,并且还可以拓宽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2、主要投入渠道(1)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规划期内全市城镇建设预计将新占用农用地6950.53公顷,依据现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商丘市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最低为7.2万元/公顷,最高为13.00万元/公顷,平均按

45、10.50万元计算,测算出全市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总额为72981万元,70%留在市内,可掌握51086万元。(2)规划期内耕地开垦费规划期内全市各项建设预计将占用耕地9200.79公顷,据商丘市耕地开垦费征收标准和各项建设占用耕地量,测算出全市耕地开垦费收缴总额为59805万元。(三)资金供需平衡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开垦费是比较稳定的投资来源,如果投资仅以这两部分计算,资金缺口情况是:按规划目标投资总需求量是163143万元,有稳定来源资金110891万元,约占总投资的67.97%,缺口量52252万元;约占总投资的32.03%。如果按主要投入渠道测算,规划期内全市资金

46、供给不能满足资金需求。对此,只有进一步加大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的征收力度,稳定主要投资渠道;积极争取中央、地方对土地复垦的投入,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对土地治理的投入,获取易地补充耕地的造地费,同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拓宽非主要渠道,才能满足完成规划目标的投资需求。(四)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分析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新增有效耕地面积10341.67公顷,每公顷耕地按当地收入水平0.75万元计算,新增耕地收益为7756.25万元;全市改造中低产田17530.00公顷,每公顷按新增收益0.15万元计算,可新增纯收益2629.50万元,二项合计为10385.75万元。

47、即商丘市通过土地开发整理从增加耕地有效利用率和生产率两方面,每年可新增农业纯收益10385.75万元。2、社会效益分析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通过田块归整、农田水利工程配套、田间道路建设、农村居民点的改造、基础设施完善等措施,可产生如下显著的社会效益:一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规划期内,通过土地整理,耕地面积预计增加10341.67公顷;整理后的耕地其平整度提高,而且农田灌溉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提高了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的动态平衡。二是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增加农民人均收入。通过土地开发整理,使田间道路、水电设施和环境景观工程配套,耕地得到平整,将会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土地经营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得到提高,农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高效农业得到新的发展,从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土地开发整理的实施,由于大量资金的投入,带动相关物流、人流、信息流涌入,从而拉动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出数倍的社会经济效益。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3、生态效益分析商丘市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又是进行生态环境的整治、保护和建设的过程。废弃地复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