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10101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第一次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1、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指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3、法律解释:法律解释是指对法律规范的内容、涵义等所作的说明。4、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根本政治制度。 5、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行使国家权力而建立的具有国家强制力的国家机关体系。二、单项选择题 1法是

2、以( B )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A国家意志性 B权利义务 C国家强制力 D社会关系 2法是调整( A )的行为规范。 A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B人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自然关系 D自然关系 3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律颁布后( C)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A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 B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行为 C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D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4我国公民在选举权方面要求年满( D )。 A16周岁 B15周岁 C20周岁 D18周岁 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 D共

3、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6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A )。 A单一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联邦制 D复合制 7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D )。 A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B各级国家审判机关C各级国家检察机关 D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大 三、多项选择题 1、法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CD )。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国家意志性 B调整自然关系 C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D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E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适用 2、任何法律关系都是由下列(ABC )要素构成,缺一不可。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法律事实 3、国家创制法的方式包括( AC )。 A制定 B制订 C认可 D颁布 4、宪法规

4、定,公民的政治自由包括( ABD )。 A言论、出版自由 B结社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是( CD )。 A最高国家立法机关 B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D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四、简答题: 1、法的局限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法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的方法。法的僵化性。法不可避免地存在漏洞。法的保守性。法可能带来的压制。2、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革命的创造性产物,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因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具体表现如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

5、放映了我国的阶级本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制度的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 第二次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 1、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行政职权,能代表国家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能对行为效果独立承担责任的组织。2、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3、要约:是指订约当事人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的希望和他订立合同的意识表示。 4、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法律制度。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目前没有形成统一、完整法典的部门法是( D )。 A

6、宪法 B刑法 C民事诉讼法 D.行政法 2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 D )。 A公民 B法人 C其他组织 D.行政主体 3行政处罚的对象是( B )。 A行政机关 B行政相对人 C特定的行政主体 D.公务员 4我国的民法通则规定:当事人在实施法律行为时,行为时,不得欺诈、胁迫对方当事人,双方不得串通实施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的行为。这一规定是( D )原则的体现。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 C.等价有偿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5王某今年17周岁,为某大学学生,智力超常,生活,生活自理能力很强。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是(C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人C限制民

7、事行为能力人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6某厂采购员甲外出采购本单位所需的一批水泥,某甲是该厂的( B )。 A指定代理人 B法定代理人 C法定代表人 D.委托代理人 7、下列组织中,具有法人资格的是( B )。 A.分公司 B子公司 C车间 D科室 8、合同的订立,在法律上主要分为( B )两个阶段。 A要约邀请和要约 B.要约和承诺 C要约邀请和承诺 D.要约和更新的要约 9、下列( C )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A行政许可 B行政征收 C行政立法 D行政处罚 三、多项选择题 1、行政行为的特征有( BCD )。 A凡行政主体所为的行为都是行政行为 B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实 C行政行为是

8、单方行为而不是双方行为 D行政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2、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有( ACD )。 A.民事权利能力终止 B.为财产设定代管人 C继承开始 D.婚姻关系消灭 3、某甲今年15周岁,他用口头协议的方式将家里的钢琴卖给某乙,因某甲身高体健,某乙 并不知道某甲尚未成年。该协议( AD )。 A因主体资格欠缺而效力待定 B属重大误解 C因内容违法而无效 D某乙在某甲的父母表态前(经催告后的一个月内),可以撤销该协议 4、财产所有权包括四项权能,除了占有,还包括( BCD )。 A优先 B使用 C收益 D.处分 5、公民因遭受他人不法侵害而造成身体伤害或死亡的,可以请求赔偿( ABCD )

9、。 A医疗费 B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C残疾者生活补助费 D丧葬费和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 生活费 6、张某误将邻居的衣物当成自己家的收了回来,并放进柜子里。在法律上,张某的行为属于( BC )。 A合法占有 B非法占有 C善意占有 D恶意占有 四、案例分析 甲经人介绍,在某厂做了搬运工,每月有800元收入,平时就住在工厂的宿舍里。由于工作,宿舍又离厂较远,甲打算从乙处花900元买一辆轻便摩托车。此事遭到甲的父母的强烈反对,但甲还是将摩托车买了下来。几个月后,甲因患精神分裂症,无法工作和独立生活。由于甲今年17周岁,其父母找到乙,认为他们之间的买卖无效,要求乙返还钱款,拿走摩托车。 请问:甲的父母

10、的主张有没有法律根据?甲乙之间的买卖有效吗?为什么? 答: 甲的父母的主张没有法律依据。甲乙之间的买卖有效。因为民法通则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虽然几个月后甲患精神分裂症,但买卖当时并没有发病,双方买卖符合民法通则的三个实质要件:第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第二,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不存在欺诈行为;第三,没有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所以说甲乙之间的买卖有效。第三次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 1、犯罪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2、犯罪未遂:是指行为

11、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犯罪停止形态。3、回避制度:是指承办案件的有关人员因与案件、案件的当事人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不得参与办理该案的诉讼活动的制度。4、上诉:是指法定的诉讼参与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的判决或裁定时,依照法定程序要求上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诉讼行为。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C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 B )刑事责任。 A应当负 B不负 C可以负 D应当减轻 3甲和乙多次发生

12、争吵,矛盾日深。某日两人又发生争吵,二人决定决斗。决斗中,甲将乙刺成重伤,乙刺穿甲的心脏致甲死亡。乙的行为属于( D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 故意犯罪 D过失犯罪 4区分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关键在于( D )。 A是否开始实施犯罪预备行为 B是否开始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 C是否是在犯罪行为终了之前停止 D是否自愿放弃犯罪意图 5.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D )是不正确。 A涉及国家秘密案件不公开审理 B有关个人隐私案件不公开审理 C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公开审理 D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不公开审理 6下列不属于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的是( D )。 A拘传 B取保候审 C逮捕 D拘役7按照

13、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D )无权行使侦查权。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国家安全机关 D人民法院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机关中,有权就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是( CD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公安部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最高人民法院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 BC )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盗窃罪 B抢劫罪 C放火罪 D敲诈勒索罪 3缓刑适用于被判处( AC )的犯罪分子A. 拘役 B管制 C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D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4关于两审终审制,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D )。 A两审终审制,是我国诉讼的基本制度 B一个案件经两级人民法院的审理即告终结 C任何案件必须经两级人民法

14、院的审理才能终结 D被判处死刑的案件,其判决即使经过二审也还未生效,还必须经死刑复核程序 5起诉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ABC )。 A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B有明确的被告 C有具体的诉讼请求 D有书面诉状 四、案例分析 某日,丁某骑自行车回家。行至一坡路时,因车速过快,撞着同方向行走的李某的身体左侧。丁某失去平衡从自行车上摔下,井将李某压在身下。李某当即不省人事,丁某立即将其送到医院,但李某因脑颅损伤,经抢救无效,于当天死亡。事发时,丁某15周岁。 请问:丁某应否对其行为负刑事责任?为什么? 答:丁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因为丁某未满16周岁。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

15、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抢劫、强奸、放火、爆炸、投毒、贩卖毒品等8种罪的,才应负刑事责任,上述犯罪主观状态都是故意犯罪。而在本案中,丁某的行为不属于上列情况,故不应负刑事责任。第四次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2、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直接支配标的物,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3、国民待遇:是指一国对本国境内的外国人在一定事项上给予与本国国民同等的待遇。 4、引渡:是指一国把在该国境内而被他国追捕、通缉或判刑的人,根据有关国家的请求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 二、单项选择题

16、 1“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是( A )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在主刑中,最轻的刑罚方法是( C )。 A拘役 B刑事拘留 C管制 D罚金 3下列简易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起诉必须用书面诉状 B可以组成合议庭审理 C简易程序既适用于一审程序也适用于二审程序 D按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3个月内审结 4、联合国是( A )国际组织。 A政治性和普遍性的 B. 政治性和专门性的 C专门性和区域性的 D. 区域性和政府间的 5庇护权在国际法上( B ) A. 是个人的权利 B. 是国家的权力 C. 是个人根据国际法得到的权

17、利 D. 是国家的义务 三、多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国际法( AC )。 A适用于国际社会 B适用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 C以国家单独或集体的强制力为保障 D由国际社会中一个统一的最高立法机关制定 2一九五四年,( AB )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中国 B印度 C缅甸 D印度尼西亚 3合法进入一国的外国人在该国境享有的权利有( AD )。 A进行诉讼的权利 B.参加选举的权利 C该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D参加继承的权利 4根据国际法,国家可以给以庇护的人有( AD )。 A政治犯 B犯有危害和平罪的人 C犯有战争罪的人 D因从事科学和创作活动而受迫害的人 四、简答题 简述国

18、际法的基本原则?答: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国际法规范体系内,被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适用于国际法一切范围的、构成国际法的基础的法律原则。包括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不侵犯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五、案例分析 张某犯有盗窃罪和抢劫罪,一审判决两罪刑罚分别为有期徒刑2年和9年,合并执行10年。张某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该案后认为,一审判决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对张某判处的刑罚不当,准确量刑应分别为5年和7年。 请问:二审法院应如何作出决定?为什么? 答:判处盗窃罪2年的应维持,抢劫应改判7年。总和刑期应到7年以下9年以下量刑。因为我国的

19、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上诉不加刑的原则。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的,既不能加重决定执行的刑罚,也不能在保持决定执行的刑罚不变的情况下,加重数罪中的某一罪或者几个罪的刑罚。参考文献1毛峡,丁玉宽图像的情感特征分析及其和谐感评价J 电子学报, 2001,29(12A) :1923-19272 Mao Xia, et al. Affective Property of Image and Fractal DimensionJ.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UK, 2003:V15 905-9103 毛峡绘画的音乐表现A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001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4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1:739-7405 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 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6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 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7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 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8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9 毛 峡情感工学破解舒服之迷N 光明日报,2000-4-17(B1)10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 10-2.html,1998-08-16/1998-1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