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和社会评价问卷甘肃司法网.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11319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和社会评价问卷甘肃司法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和社会评价问卷甘肃司法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和社会评价问卷甘肃司法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和社会评价问卷甘肃司法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和社会评价问卷甘肃司法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和社会评价问卷甘肃司法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和社会评价问卷甘肃司法网.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和社会评价问卷调查日期: 调查地点/单位: 女士/先生:您好!为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省进程,搞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我们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公民法律素质和社会评价问卷调查,希望得到您的协助和配合。请您花费几分钟时间,回答下面问卷中的问题。谢谢合作! 甘肃省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3年6月答题说明本问卷分法律素质和社会评价两部分,有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请在您认为正确的序号上打“”。多项选择题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请在您认为正确的序号上分别打“”。您的基本情况1.您的性别:男 女2.您的年龄:19-35岁 36-55岁 55岁以上 3.您的职业:县处级(

2、含)以上公务员 县处级以下公务员4.您的学历:初中及以下 高中(中专、中技) 大专 本科 硕士及以上法律素质1.您认为下列哪部法律属于我国的根本大法:A.刑法 B.民法 C.民商法 D.宪法2.党的政策和社会主义法的关系,您认为应该是:A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两者相辅相成B政策高于并大于法,法必须服从政策C法高于大于政策,政策必须服从法D政策和法各自独立,互不干涉3.我国物权法规定,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和动产依法享有的下列哪些权利:(可多选)A.占有 B.使用 C.收益 D.处分4.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依法治国C.坚持党的领导 D.尊重和保障人权

3、5.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可多选)A.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B.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C.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难点所在D.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并没有太大关系6.对于单位犯罪,您认为一般应如何处理:A.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B.只对单位判处罚金C.只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D.对单位全部主要领导判处刑罚7.对于学习法律知识,您的态度是:A.单位有安排就学习,没有安排就不愿意花费时间了B.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学习C.只有用得着的时候才主动学习相关法律知识D.经常系统认真主动地学习法律知识8.作为领导干

4、部,您认为科学发展观和法治建设的关系是:(可多选)A.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法治发展的科学理论 B.科学发展观指导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 C.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对于法治建设没有指导意义 D.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对于其他方面没有指导意义9.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个统一体”的是:A.依法治国 B.人民当家作主 C.以德治国 D. 党的领导10.在工作中,如果“红头文件”与法律相抵触时,您认为:A.作为行政机关,执行政策最重要,“红头文件”的效力高于法律B.行政机关只要执行“红头文件”就行C.应该依法行政,法律必须是最高准则D.既执行“红头文件”,又尽量不违反

5、国家法律法规11.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下列不属于物权的是:A.土地承包经营权 B.建设用地使用权 C.典权 D.海域使用权12.下列哪项是党的十八大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A.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B.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C.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D.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成全体公民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13.某机关录聘公务员时规定了最低身高限制,您认为:A.是维护机关良好形象的需要B.严格录聘公务员,

6、应该提倡C.侵犯了应聘者的权利D.在录聘公务员问题上机关有自主权,可以自行规定14.按照刑法规定,一般情况下贪污数额达到多少构成贪污罪:A.500元 B.3000元 C.5000元 D.10000元15.您知道2012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的活动主题是: A.依法治国,执政为民B.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观念C.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D.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16.您知道我省普法工作目前进行到了什么阶段吗:A.“六五”普法阶段 B.“四五”普法阶段C.“五五”普法阶段 D.“三五”普法阶段17.您认为下列财产中不得抵押的财产是:A.国有土地使用权B.个人享有的房屋产权C.企业所有

7、的汽车D.个人承包的耕地使用权18.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您认为下列选项中,哪种情况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A.电视台播出的节目B.出版社出版的书籍C.公民之间订立合同D.自来水、电力或邮政行业的市场准入19.您周围的领导干部在制定相关政策前是否咨询法律顾问: A.是,经常咨询 B.是,有时咨询C.没有咨询 D.不太清楚20.您认为下列哪项不属于第四次修订宪法的内容: A.规定对土地征收、征用时要给予补偿B.“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C.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宪法D.增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社会评价1.2011年以来您参加过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吗:A.经常参加 B.偶尔参加C.很少参加 D.从来

8、没有2.您参加过何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可多选)A.普法讲座、报告 B.主题宣传活动C.法律知识培训 D.没有参加过 3.您对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看法是:A.大多数政府部门都能够做到依法行政、执法为民B.多数政府部门做不到依法行政、执法为民C.政府部门更多维护自己的利益D.说不清楚4.您接受过何种形式的法制宣传品:(可多选)A.普法宣传单 B.光盘等音像制品C.普法宣传书籍 D.没有收到过5.您是否能够从电视或报纸中看到固定的法制宣传节(栏)目:A.经常看到 B.有时看到C.偶尔看到 D.从未看到6.您对周围标志性的法制宣传设施的看法是: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7.您对

9、本区县/单位的法制宣传教育如何评价:A.领导高度重视,普法人员工作积极,成效显著B.领导比较重视,普法人员工作认真,较有成效 C.领导不大重视,普法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成效不大D.领导不重视,普法人员应付了事,搞形式主义8.您参加过本区县或本单位组织的法律知识培训吗:A.参加过,很有收获 B.参加过,有一定收获C.参加过,没有什么收获 D.听说过,但没有参加过9.您认为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六进”活动:A.法律进机关 B.法律进学校C.法律进市场 D.法律进乡村10.您所在单位/社区/街道/村委的法制教育宣传橱窗是:A.每月更新一次,人们经常观看B.每两个月更新一次,人们有时观看C.没有更新过,

10、人们从来不看D.没有见过法制宣传橱窗11.您认为您周围人们的法律素质:A.法律素质较高,依法办事意识较强B.法律素质一般,并不完全依法办事C.法律素质较差,不依法办事D.不好说12.您认为本单位/县区的普法经费:A.很充足,能够保证普法教育活动的需要B.比较充足,基本能保证普法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C.经费欠缺,不能满足普法教育活动的需要D.不知道13.当您需要法律帮助时,您会通过什么方式获得:(可多选)A.自己查阅法律书籍B.向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或有关人员咨询C.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D.从来不需要法律帮助14.对于新修订的宪法,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和学习的:(可多选)A.单位组织的宪法

11、学习讲座、报告B.通过电视、报刊、网络C.宪法学习辅导书籍 D.没有学习过15.您对“法律进机关”活动的了解是:(可多选)A.是推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的有力举措 B.有利于形成机关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C.还需要继续落实相关政策,提高实效D.没有听说过16.您认为本单位/县区依法治理状况:A.很好 B.一般 C.很差 D.不清楚17.身边开展的法制宣传教育,对于解决您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A.作用很大,帮助解决了很多现实问题B.有一定作用,提供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C.没有什么作用,不能有效解决问题D.没有接触过18.您了解的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可多选)A.提高了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对于推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有很大作用B.给领导干部提供了更多学习法律知识的机会,有较大作用C.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没有实际意义D.没有接触过19.您认为,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A.法制宣传教育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B.领导干部主动学习法律知识更为重要C.机关的法治环境和氛围影响更大 D.社会的法治环境和氛围影响更大20.您对我省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还有哪些建议和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