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论文善于运用“法律龄”来促进未成人保护工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论文善于运用“法律龄”来促进未成人保护工作.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善于运用“法律年龄”来促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善于运用“法律年龄”来促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善于运用“法律年龄”来促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善于运用“法律年龄”来促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及义务,是与公民生理和心理状况成熟程度、主观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有密切关联的。每一位公民在人生不同年
2、龄阶段享有不同的法律权利,并履行一定的法律义务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种不同的年龄阶段在法律范畴中便称之为“法律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具有鲜明特征的未成年人“法律年龄”作为法律所赋予未成年人实施行为所具有的相应的法律意义和法律责任的具体规定,所包涵的内容是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在我国法律法规中有明确具体规定的,例如,未满12周岁的儿童不准骑车上路;未满14周岁的人不承担刑事责任;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与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作为童工被法律严格禁止;已满18周岁的公民已经跨入成年人行列并将开始承担起完全的社会责任等等。在未成年人教育保护工作中,我们不仅应当了解
3、未成年人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同时还应当了解把握未成年人的“法律年龄”,并善于运用未成年人“法律年龄”来促进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工作。一是国家立法机关应当对一定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所授予的权利和规定的义务予以更加明确、具体和规范的法律界定,让全社会都能够对未成年人的“法律年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把握,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保护工作。立法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增加社会和成人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年龄”规定,例如,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儿童没有与父母亲生活在一起,由此形成新的社会问题,法律是否应当对未达一定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的成人陪同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保证年幼无知的孩子能够在家长
4、的监护下得到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是增加未成年人本身行为规范的“法律年龄”规定,例如,针对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所容易受害的问题,法律是否应当对未达一定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深夜单独外出行为加以禁止,以避免其受到外界的不法侵害。 二是社会应当严格遵守未成年人的“法律年龄”,并善于运用未成年人的“法律年龄”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保护活动。未成年人的“法律年龄”既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关键时刻,也是教育保护未成年人的有利契机。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在内的方方面面都应当严格遵守未成年人的“法律年龄”,例如,不向未成年人提供烟酒供应,不让未成年人进入“未成年人不宜”的场所等等。同时,社会还应当充分利用未成年人的“法律年龄”
5、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保护活动。例如,各地在未成年人年满18岁之际,面对国旗,举行庄重的成人仪式,通过专门的仪式,向他们讲解祖国的期望、父母的期待、法律的责任,使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过程油然而生,庄重的成人仪式,在幼嫩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是应当组织未成年人认真领会法律知识,全面准确领会和把握“法律年龄”的真谛,在社会化进程中依靠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促进自己的成长成才。针对有些未成年人对法律一知半解导致错误理解,我们应当通过法制教育来让未成年人全面准确领会和把握“法律年龄”的真谛,例如,已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在道路上骑车虽然并不违法,但毕竟在马路上骑车是有一定
6、危险性的,所以未成年人一定要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骑车技能和熟悉路况并操练熟练后,方能够自己单独骑车上学,并且在骑车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确保自己的安全。 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7、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
8、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
9、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