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保护法》(修订)第六十一条适用有关问题的复函.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12769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环境保护法》(修订)第六十一条适用有关问题的复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环境保护法》(修订)第六十一条适用有关问题的复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环境保护法》(修订)第六十一条适用有关问题的复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环境保护法》(修订)第六十一条适用有关问题的复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环境保护法》(修订)第六十一条适用有关问题的复函.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北省环境保护厅:你厅关于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一条适用有关法律问题的请示(鄂环保文201533号)收悉。对地方环保部门在适用该条文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经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意见,现函复如下:一、关于执法主体2014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一条是在修订后新增加的条款。对于“未批先建”的行政处罚,此前在单行法层面已有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作出了规定。对于执法主体,新环境保护法作出了新的规定,将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的“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规

2、则,我们认为:第一,新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一条规定的执法主体不限于环保部门,还包括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第二,环保部门作为执法主体的,新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一条规定的执法主体,已不限于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的“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而是应当包括涉案违法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各级环保部门。在环境执法实践中,两个以上环保部门都有管辖权的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根据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由“最先发现或者最先接到举报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管辖。”下级环保部门认为其管辖的案件重大、疑难或者实施处罚有困难的,根据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第二十条的

3、规定,“可以报请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指定管辖。”立案处罚的环保部门在决定立案处罚的同时,应当将立案情况通报其他有处罚权的各级环保部门。二、关于罚款数额新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一条对罚款数额未作出具体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可以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罚款额度为“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三、关于“未批先建项目”是否适用“限期补办手续”的问题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环保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可以处以罚款。新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

4、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规则,我们认为:对“未批先建项目”,应当适用新环境保护法规定的处罚措施,不再适用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有关“限期补办手续”的规定。四、关于新法实施前已经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的法律适用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在2015年1月1日前已经擅自开工建设,并于2015年1月1日之后仍然进行建设的,立案查处的环保部门应当根据新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尚不构成犯罪的

5、,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应当根据新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一项的规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以拘留。对已经建成投产或者使用的前述类型的违法建设项目,立案查处的环保部门应当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法律适用问题的答复意见(法工委复20072号)确定的法律适用原则,分别作出相应的处罚。即,对违反环评制度的行为,依据新环境保护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作出相应处罚;同时,对违反“三同时”制度的行为,依据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现行法律法规作出相应处罚。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如遇到问题,或有相关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部反映。特此函复。环境保护部2016年1月8日抄送: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