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消防执法工作,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13396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消防执法工作,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加强消防执法工作,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加强消防执法工作,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加强消防执法工作,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加强消防执法工作,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消防执法工作,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消防执法工作,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强消防执法工作,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现行的消防法监督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特别是消防执法主体的监督、管理机制的落后,已经严重阻碍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成为了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消防体系的重要障碍。关键词:执法、执法主体、监督管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和农村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中各种大中型厂矿、加油站、高楼大厦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也给消防执法部门带来巨大挑战,显然现有的各种法律规范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公安部颁布了号令及

2、各总队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也制定了一些规范。这些都标志着我国消防法律建设有着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出台,更说明了我国走入了依法治国的轨道。另外消防执法人员的执法意识和执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监督力度相应加大,消防工作法制化建设初具雏形,但是纵观目前的消防行政执法状况与依法行政的要求还存在较大距离,暴露出不少问题。那么将如何依法行政贯穿于消防执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干部,真正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呢,这将是公安消防机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下面谈一下本人的一点看法:一、消防执法主体的现状应该说,绝大多数公安消防机构和广大消防监督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做

3、出了重要贡献,消防监督队伍的本质和主流是好的。正如孟建柱部长在2009年1月18日部消防局党委扩大会议上指出的那样,“公安消防部队是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业务过硬的队伍,是一支关键时刻敢于冲锋陷阵、善于攻坚克难、勇于牺牲奉献的队伍,是一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但是,我们也要明白,几千年的封建残余思想、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对消防执法行为的影响不可低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执法指导思想不端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强,有的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没有好处的该办也不办,有好处的争着办;有的借执法之机,索贿受贿,贪赃枉法;有的工作态度冷漠,工作作风粗

4、暴,说话生硬蛮横,办事推委拖拉。(二)执法责任意识不强个别消防监督人员为个人私利,把不少时间和精力花在交朋结友、社会应酬上,业务学习时间少,政策水平偏低,法律意识不强,精神状态不佳,推进工作的能力较弱,极大地影响了消防工作在政府和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三)执法措施难以落实现行的法律法规赋予了公安消防机构拥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权力,但在作出相关处罚措施后,往往因自身没有强制执行权而无法落实。例如在当事人拒不执行行政处罚决定时,现存的工商、法院等联合执法、交叉合作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政工作的效率低下,致使处罚措施难以落实到位、行政相对人火灾隐患难以根治,从而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

5、。(四)执法行为不够规范法理上的公平正义包含着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两部分。当前消防执法主体主要存在着程序不当和实体不当等两方面的不规范。如程序不当方面,某些单位存在先处理后取证,先处罚后裁决,先裁决后审批的现象,甚至先处罚,然后再补填补送立案审批表、告知权利通知书、公安行政处罚审批表、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文书,或者干脆不发放不送达相关的法律文书给行政相对人。而实体不当则主要表现在执法人员对违法行为定性不准确、应用法律法规把握不当、使用错误的法律进行处罚、法律条文运用不完整、执法不廉不严等方面,这些错误严重破坏了公安消防机构作为执法主体一贯的良好形象。(五)执法监督机制低效我国消防监督管理机制按照

6、属地、分级管理的原则设立,并推行“纪委受同级党委领导”的工作模式。然而,该监督体系长期以来不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监督作用,以致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遏制。例如纪委的工作模式,长期以来真正被同级纪委纪检出的问题干部寥寥无几,而且往往是问题出来后,同级纪委才介入调查,因为纪委的工作要受同级党委领导,你的一言一行和对某个问题干部查还是不查,都要根据同级党委的意见,要和同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再加上纪委成员的成长进步受同级党委领导,就必然会束缚纪委成员的手脚,无论你是多么正直的干部,都无法真正有效履行其监督职责,这种体制的弊端,使得纪委监督本单位人员的监督功能就得不到有效履行,更谈不上打

7、击腐败,纪委这个机构从监督这个层面讲就犹如形同虚设。二、消防执法不规范原因分析剖析上述消防执法行为不规范的种种表现,主要有以下五个原因:(一)少数消防监督人员依法行政意识较差。依法行政是是国家权力行使的重要方式,是公共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途径。依照法治原则,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行政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公安消防机构作为政府消防管理的职能部门和公安机关的一个警种,担负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职能,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但少数消防监督人员在思想上、工作中仍存在盲区和误区,不适应以人为本、依法行政、科学管理的要求。(二)消防监督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在新世纪新阶段,知识经济、网络时代、全球化是其本质特点,新技

8、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而且消防安全具有动态特性,这样的形势对消防监督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人民群众对消防安全的需求和维护执法公平正义的愿望看,消防监督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执法规范化水平不高。(三)个别执法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执法为民思想不牢固,服务人民的宗旨观念不强,廉洁自律意识淡薄,执法不严格、不公平、不规范;公仆意识差,没有真正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没有把服务民生、促进民和、改善民安作为执法工作的落脚点,没有把人民群众需要不需要、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当成检验执法工作优劣的标准,严重地损害了消防执法者的形象。(四)警力不足,消防监督技术装备缺乏警力、经费、装备和

9、人员素质一样,从客观上制约了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成效。现行的体制决定了公安消防队伍编制的严重紧缺,造成目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少事多的不平衡现象,严重影响到规范执法,在承担大量的审批任务以及繁重的治安协助任务的前提下,执法主体很难完全保证行政执法的规范性。(五)执纪不严,监督不力。保障消防执法依法运行的机制尚未健全,现有体制下形成纪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良好局面还有差距,内部执法监督难为情,外部监督使不上劲,执法过错责任追究难呈现。三、加强对执法主体监督管理的必要性 (一)加强对消防执法主体的监督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要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直是指导我党我军工作的重要理论,其本质属性为

10、“三个至上”,即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加强对消防执法主体的监督管理,就是贯彻“三个至上”的理念,落实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重要内涵的具体表现。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消防执法主体,要健全完善立法、坚持依法行政,从制度上将依法行政贯穿于消防执法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将消防行政执法纳入法制化轨道。(二)加强对消防执法主体的监督管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保持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行政执法是否合法合理,是消防执法主体在执法工作中的最基本问题,是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随着社会的转型,社会民众对行政机关的执法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行

11、政救济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特别是面对不合理不合法的行政执法行为时,民众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懂得正确使用法律救济途径。因此,从内而外加强对消防执法主体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安消防各项工作。对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改善和保障民生、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公共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加强对消防执法主体的监督管理是对公安消防精神的重要诠释。“服务人民” 是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部局总队号召创建廉洁型警队,践行公安消防精神,紧紧抓住服务人民这一法宝,诠释着爱民思想;紧紧抓住执法为民这一核心,诠释着为民思想。而加强对消防执法主体的监督管理,正是从自身监督入手,从加强依法行政入手

12、,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真正落实“为民掌权、为民执法、为民服务”的根本问题,全面诠释新时期的公安消防精神。四、加强对消防执法主体的监督管理的对策(一)以岗位自学为体,以教育培训为要,不断提高消防监督人员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切实重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军队优良传统和消防职业道德教育,使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和所有消防监督人员牢固树立一心为公、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公平正义的理念,从思想、行动上强化宗旨、法治和忧患意识,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消防执法工作的根本标准,把消防执法规范化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来抓,把服务和保障民生贯穿于消防执法活动的各个环节,使执法人员始

13、终保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二是在“大教育、大培训”战略思想指导下,以全员岗位练兵为载体,努力营造学习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防火业务的良好氛围,使全体执法人员以学习为荣、以不学无术为耻,把学习、研究消防工作作为人生的第一需要,在业务培训中开视野、拓思路,在立足自学中增才干、长本事。(二)建立健全消防监督人员考核评价机制。目前,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警力少、任务重、责任大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为实现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目标,必须把消防监督队伍建设放在首位。一要根据不同职责,制定以执法合法、公正、为民为核心,包括德、能、勤、绩、廉等在内的考核指标,按照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结合岗位目标

14、细化量化消防监督队伍考核的基本标准、业务标准和层级标准,解决“一把尺子”量长短的问题;二要认真贯彻公安部公安消防岗位资格制度规定(公消200866号),采取“素质考评、绩效评估、社会测评、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考核,进行岗位专业笔试和绩效分析,全面、客观、公正地考核评价执法人员,营造优秀消防执法人员脱颖而出的环境;三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把消防监督员考核结果、单位执法质量考评成绩与防火干部选拔、不胜任干部调整、干部岗位轮换等挂钩,对于执法人员依法履职、树立良好执法形象大有益处。(三)强化执法监督机制,规范消防行政执法。有效的监督制度,是从根本上解决执法行为不规范的重要方法。通过监督机制的监督管理,

15、促使执法者进一步规范法律文书的填写和使用,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从而使整个执法行为的到有效规范。监督机制可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首先从内部监督着手,不仅要搞好纵向监督,即不但上级对下级有监督权,下级对上级的执法活动,违法行为也有权提出建议;同时要搞好横向监督,即同一业务部门之间,不同业务部门之间要相互监督,保证消防执法活动准确合法。在做好内部监督的同时,要做好外部监督工作,大力推行警务公开制,加大消防监督执法的透明度,各单位应设立警务公开栏,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执法程序,让群众了解各种手续如何办理,公开自己的电话和单位的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聘请社会消防监督员,采取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定期向

16、社会征求对消防监督工作的意见,及时地发现消防监督员在执法中的不正当行为,包括吃、拿、卡、要等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一些曾经有过吃、拿、卡、要等现象的消防监督员及时地纠正。(四)落实执法责任制,提高消防执法质量。要充分发挥制度的基础性作用,是解决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的治本之策。要端正执法思想,纯洁执法队伍,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要推行“阳光执法”,公开消防执法内容、范围、依据、办事程序、办理时限、审批流程和审批结果,公布举报投诉火灾隐患、消防违法行为和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电话和信箱,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均等、热情的服务;要明确各级各类人员消防执法职责权限,如执法链条上行政主官、执

17、法部门、技术复核人、法律审核人、主要承办人的执法责任都得逐一明确,并把其落实到单位、领导和每个消防监督人员,凡是消防执法责任制不落实、消防监督检查不到位、火灾隐患督促整改走过场等造成火灾事故的,一律倒查相关责任人,并追究其责任,以警示、教育和增强所有消防执法人员的敬业、责任和忧患意识,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五)把握行政自由裁量权内涵,防止消防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机关在实施执法权时,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种类和幅度,自主确定给予与违法行为造成的社会危害相当的行政管理行为。在实践中防止消防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可以从以下层面上采取措施:1.准确理解消防行政自由裁量权

18、的性质和法律内涵,梳理细化消防行政处罚适用量裁条款,明确处罚幅度、时限、情节轻重的认定和处罚种类的选择,建立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消防行政处罚程序,促进消防行政处罚行为规范化;2.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和程序规定,完善消防行政处罚的调查、检查、听证、审核、批准程序和按期办结等具体规定;3.坚持消防执法集体议案制度,消防执法人员调查终结,其调查结果务必经过消防法制部门或法制人员初审,由防火监督部门负责人审查并通过集体讨论后作出行政处罚决定;4.严格落实告知制度,在做出消防行政处罚决定前,要切实遵循行政执法告知制度,将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依法享有的陈述权、申辩权和听证权告知当事人;5.消防行政处罚结案后要以结案报告等形式载明案件办理中自由裁量权适用的理由、事实和依据,并报上级公安消防机构备案,以利于接受检查、监督和责任倒查。参考文献1。引自公安派出所消防执法主体地位的探讨,作者:王俊迪 ,2010年6月4日。2 引自浅谈如何打破纪检瓶颈 创新监督机制,作者:重庆永川消防支队 张晖,中国消防在线,2010月2月23日。3引自浅析消防监督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沙坪坝新闻中心,2009年7月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