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背景与依据.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14202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划背景与依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规划背景与依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规划背景与依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规划背景与依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规划背景与依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划背景与依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划背景与依据.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依据一、规划背景1、国家宏观发展政策的需要(1)长期二元化的城乡对立局面日趋严重。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建设是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农村建设又落后于城市。这其中有客观的原因,更多的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户籍限制、城乡剪刀差、农业政策的缺失、对农村发展的漠视等等都导致了我国农村发展的严重滞后。据报道,目前我国城乡人均收入的比值已经扩大到3.22:1。当前我国农村、农民不容乐观的现状正显示了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城市整体实力的上升使得其能够有实力扶助农村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获得了持续、高速的发展,如今这股发展的热潮已经逐渐从沿海推向内地、从东部推向西部、从大城市推向

2、小城镇。随着国家整体发展提高和城市经济增强,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内需成为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增长点,而且,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来看,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民收入的提高,其战略目标的实现无疑就是“空中楼阁”。因此,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必然,是城市后续发展的必须。在这个阶段,城市可以凭借自己的积累反哺乡村;工业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反哺农业。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充分性和可行性。(3)中央已经开始全力支持新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最近,连续三年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今年的“十一五”规划当中更是将新农村建设明确提出来,同时关于农村发展的

3、相关配套政策(农业税收减免政策、国家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政策等)也将陆续出台中央的支持不仅从现实利益上惠及了农民,更增加了乡村发展的信心。这一切都表明:新农村必将成为我国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2、省农村工作发展的要求 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建设工作,在1992年1月省委通过了中共湖南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并在全省设立了18个小康村示范点,有力的指导了全省小康建设工作。在党委和国家关于加强农村工作宏观发展政策的前提下,2004年省委、省政府确定了135个小康示范村,今年初,省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相继召开了一系列会议,省建设厅牵头编

4、制村庄布点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制定并实施了村庄布点规划设计导则和村庄整治建设规划设计导则,全省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工程”。提出从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入手,推动我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3、中湾村发展的必要性中湾村至今尚未编制村庄规划,村民建房、公共设施等缺乏统一部署和有序的建设,不便于日常管理和生活,基于以上情况中湾村需要制定一个总体发展规划,指导其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二、规划依据1、村庄建设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国务院2、建设部关于发布村庄规划编制办法(试行)的通知3、村镇规划标准建设部4、湖南省村庄和集镇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试行)5、关于全面小康示范村村庄规划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湖南省农村工

5、作领导小组、湖南省建设厅,湖南省国土资源厅6、湖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布局规划导则7、湘潭市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规划导则8、湘潭县国民经济发展“十五计划”及纲要9、河口镇社会经济发展:十五计划”及纲要10、中湾村“十一五”规划11、1/10000的中湾村扫描地形图三、规划原则1、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2、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3、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的建设实施原则。5、坚持阶段开发、适时推进的过程控制原则。6、坚持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7、坚持规划的科学性与现实性原则。8、坚持有效利用土地,合理安排生产与生活用地原则。9、坚持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功能完善原则;10、坚持立足当地实际,突

6、出中湾村特色的原则。11、坚持整体发展与重点建设相结合,近远期建设相协调的原则。四、规划目标本次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促进中湾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缩小城乡差别,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居住其中的村民们既能享受到与城市相媲美的各种完善的服务,同时又能拥有其独有的田园风光,于自然中享受生命的目标。1、经济发展目标:近期目标是建立优质主导产业和现代化农业,建立长效农民增收机制;远期目标是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地域经济结构和农产品优势产业群。2、社会发展目标:民主法制不断完善,社会事业不断提高。3、文化发展目标:加强知识培

7、训,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文化生活。4、环境发展目标:加强环境保护,培育村域生态环境。5、村落建设目标:近期目标主要是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卫生状况;远期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农村村落建设,完善和升级配套设施,控制乡村景观风貌。最终形成一个即有的完善基础设施和物质文明,又有清新的空气和自然风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五、规划年限1、根据村镇规划编制办法以及中湾村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确定本次规划期限分为:近期:20072010年远期:20102020年2、规划范围中湾村村域范围,东北与西南面分别临百米和先进村,北至山湖村,南至板桥村,西北接齐力村,总用地面积约280.8公顷。 第二章

8、 现状条件分析 一、现状条件概况1、区位条件中湾村隶属湘潭县河口镇,位于河口镇东南面。东北与西南面分别临百米和先进村,北至山湖村,南至板桥村,西北接齐力村,总用地面积约280.8公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和发展条件。2、自然及资源条件(1)地形地貌:全村地势较低且平坦,其地貌呈低山、丘陵、平原三种形态,地面高程一般在黄海高程30米以上。中湾村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比较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和种植。(2)地质:村域内土壤主要为水田和黄土,土质肥沃,有部分旱地,境内土地主要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三种形态并存,地下无矿产。(3)水文情况:村内有两个较大的水库,并有一条水渠,灌溉蓄水比较方便。(4)气象条件:

9、中湾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暖潮湿,四季分明,春夏多雨,暑热期长。气温因年际、月份和地域不同,寒暑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为18.6。月平均气温以7月最高,1月最低,最高温为40.1,最低温为-10.6,最大温差达50.7。湿度为82.43%。年降雨量在1500毫升。(5)资源条件:1)土地资源。村里基本农田水域较多,山体较少,对以后发展建设比较有利;2)水资源。村内水资源较多,全村水域面积达30.04公顷。(6)道路交通:中湾村村内现有主要道路5.0公里,主要道路基本被硬化,大部分村道是沙卵石路,用以通到户,村级道路宽度大部分为4.0米。3、人口与经济(1)人口与用地:全村现有15个村民

10、小组,截至2006年底,全村总人口1668人,共有484户,全村人口年龄结构比例相对平衡。有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村域总面积2.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有680多亩,水田450多亩,种植用地2400多亩。(2)经济状况:中湾村有一工厂,另外个体企业较多,第二产业收入占全村收入比例教大。中湾村以水稻种植为主,全村耕地面积有2440亩。只有少数家庭种植蔬菜,面积不足10亩。养殖业以养猪为主,其次就是养鱼,家庭养鸡不成规模。由于经济基础差,产业发展的步伐缓慢,无规模特色产业做支撑。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以种田、养猪和外出务工为主。且全村因历史原因,上级极力支持少,特困户、弱势群体多,群众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去年全村

11、年人均纯收入仅3000余元。4、建设情况 (1)建筑情况:1)该村水田较多,中心村地形为小型丘陵。整个村庄缺乏规划布局,建筑比较分散,居民建筑基本为两层砖房,建筑质量较好。但房屋建筑的功能不合理,造型无特色,朝向不合理,且住宅周边环境较差,公共设施不太配套,这将是本次规划中要着力解决的问题。2)村内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没有集中的娱乐文化设施,缺少体育设施。3)村内主要道路已经硬化,交通比较方便。(2)公共服务设施:中心村现状的公共服务设施相对集中, 有卫生所一个,建筑面积60M2;小学一所,建筑面积400M2,已经废除;幼儿园一个,建筑面积100M2。(3)道路交通情况:全村主要交通道路四条。村

12、级道路四条,总长5.0公里,宽4.0米。道路已基本硬化为水泥路,中心村的道路系统不完善,道路等级较低,路况差,这种道路交通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心村的进一步发展。(4)基础设施情况:中湾村目前生活用水主要是地下水,部分采用集中供水,接自来水。所取自来水由村民各家或企业各自单独打井取水,但所取用水未经过任何处理,使用的水的质量无法保证。村内村民的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容易污染地下水和造成土地盐碱化,目前污水处于自由排放状态,没有统一的排放系统,污水处理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农田灌溉用水主要由渠道抽取,村内已有一部分水利设施,基本能够满足蔬菜的灌溉要求。村内有线电视线率为,电信市话接湘

13、潭县电信市话网,已通至各住户。移动电话普及率70%-80%。全村目前的能源以煤气、瓶装液化气为主,有少量使用沼气的居民。由于村里没有垃圾收集站,不能够完全满足村民便捷的倾倒垃圾,清运也不方便,缺少垃圾中转站,因此生活垃圾的处理也是中心村规划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5、村庄现状用地总汇表现状用地构成表(全村)序号名称数量(ha)所占比例备注1总用地280.8100%2建设用地13.204.7%包括村庄工矿用地3水 面30.0410.7%主要指较大面积的水面4种植用地163.1458.1%5山体45.5016.20%6闲置用地28.9210.3%主要指未利用的土地6、三农问题分析(1)农民:该村农民

14、人口1668人,其中男劳动力800人。目前的教育程度、个人素质和职业技能比较低,这是制约当地持续发展的障碍。人均收入3300元,在湘潭县还处于中等水平,同城市居民的收入还有一定差距。(2)农业:受到湘潭市和河口镇经济发展的强力辐射,当地农业的发展已经基本摆脱传统的农业生产,但其发展潜力今后仍然有待深挖。目前其主要的农业发展方向是水稻生产,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450多亩,园地面积10亩,其中有一个花卉苗圃基地占12亩。同时,养殖业也有一定发展,有大片的水面,养鱼基地有多个,还种植莲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当地的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也有一定的支撑。(3)农村:就目前而言,中湾村居住比较凌乱,包括道路交

15、通、市政服务和社会服务设施(休闲、教育等)在内配套服务缺口比较大,而且也是制约当前该村发展的瓶颈。同时,它也是当地村民最急切盼望加以改善的环节。7、 本村发展形势分析(1) 优势 1) 各级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2) 村支两委及村民强烈要求发展和奔幸福的意识。3) 有较好的对外交通联系以及村内比较完善的道路系统。4) 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完善。5) 村内自然资源有较好的开发潜力。6) 农业休闲发展的趋势,为村里的产业调整带来了一定的机遇。7)区位优势明确。8)土地整理的落实,必将对本村的农业生产力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 存在的问题 1)散:村民空间分布散;人均基地面积大,利用率较

16、低,土地资源浪费,无集中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2)缺:公共设施:无村民集中活动场地,无集中绿地和安全管机制;缺少宅间空地的美化和净化。基础设施:道路系统较完善,但无路灯;道路等级低。管线工程设施相对不完善。3)脏:公共环境卫生较差。 4)空:村内院落空地多;田园无人管理地段多,景观遭破坏。 5)村内经济基础薄弱,无任何特色产业与企业。 6)农田水利设施不齐全,水渠灌溉能力不强。 第三章 村庄性质及规模一、村庄性质 通过对中湾村现状经济、社会条件的评价与分析,结合国家、省、市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本着尊重历史、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的原则,确定中湾村性质为:河口镇的中心村之一,依据自身的资源

17、和区位优势,集高效农业、林业,工业于一体,依托红色旅游突出旅游特色的新型农村。二、村庄规模。村域发展的规模控制主要通过人口和建设用地两项指标来进行。1、人口规模村庄人口规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村庄人口的总数。村庄人口总数为村庄所辖地域规划范围内常住人口的总和。人口发展预测根据近几年中湾村人口增长率,以及近几年中湾村年龄构成情况,综合考虑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迁移两个方面以及各规划阶段的要求的预测。其发展预测应按下式计算:Qn = Q0(1+K)n+P式中Qn总人口预测数(人); Q0总人口现状数(人); K规划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P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人); n规划期限(年)。估计到20

18、20年中湾村人口控制在2200人左右。2、用地规模为满足村庄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保证正常生产、生活活动和优美的生活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村镇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137-90),湖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布局规划导则,湘潭市新农村建设村庄布局规划导则结合中湾村的发展用地地形复杂因素等实际情况,规划确定规划期用地规模如下:2020年,中湾村村庄建设用地20.56公顷。 第四章 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一、区域及环境概况中湾村全村总面积为280.8公顷,辖15个村民小组,共有484户,人口1668人。村内道路已基本硬化,连接周围各村,村内交通发达。该村地形为大部分平原地带,适宜种植水稻和蔬菜。

19、二、产业结构中湾村产业结构以农产品种植和工业为主,同时辅以养殖业。农产品种植主要以水稻生产为主,兼有蔬菜种植,村中无特色产业。计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培养种养产业群,同时努力发展工业。一是蔬菜生产面积达到4.5公顷,生产无公害芹菜 黄瓜和苦瓜等,进入超市销售。二是扶植牲猪养殖户10家,带动全村200户农户养猪。三是全面种植优质稻,使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100%。三、现状主要问题1、公共服务设施:村内公共服务设施相对缺乏,教育设施不全,村部布置不合理。2、卫生环境问题:中湾村庭院中人畜混杂,卫生条件恶劣,容易引起疫情的发生,对农民的身体健康形成威胁。生活垃圾没有固定堆放点,村集体也不负责填埋,垃

20、圾到处可见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3、排水:大部分村庄明沟排水系统年久失修或堵塞,甚至根本不存在,部分道路进行了硬化但没有修排水沟。 4、资源浪费:中湾村属于平原、丘陵和山地并存的地区,但是却没好好规划利用,起到经济效益作用,对土地资源造成浪费。村民建房随地而起,对土地浪费也比较严重。 5、道路交通问题:中湾村村域内的几条主要道路全部被硬化,中心村的硬化道路已经能够通到大部分家院门口。四、发展优势1、区位交通优势:中湾村属于湘潭县城靠近市郊,村级道路已基本通车,村内交通系统比较发达,对外联系良好,能够促进本村的经济发展。2、生态环境优势:中湾村地势为平原丘陵地带,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自然生态

21、环境良好,有发展各种产业的空间。 3、领导对中湾村的重视 中湾村领导对中湾的发展建设非常重视,在今年国庆期间,安排全村干部去外地学习新农村规划,还邀请专家来村指导工作。4、政策优势:农村建设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在良好经济环境和中国高速城镇化进程中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中湾村在农村建设的大好环境下又成为湖南省全面小康示范村之一,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五、经济发展定位与构思 1、 产业发展定位依靠省市、县、乡镇相关政策及当前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结合中湾村自身的资源环境优势和良好经济基础,以水稻种植为主导产业,辅以工业和蔬菜种植业的新型示范村。 2、发展构思 (1)中湾村党支部依托本地资源,大

22、力发展高效,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走出一条既符合实际、又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有效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集体经济日益雄厚。 (2)进一步加大对村域基础设施的投入,对还没有硬化的道路进行道路硬化,争取水泥路到户,并在水泥路旁边配套边沟,改进排水系统。加强对电网的改造,保证三相供电网络覆盖率达到100%。(3)扶持蔬菜产业,形成规模,提高效益。 (4)加大对人才的培养提高农民素质。组织培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通过多种渠道安置剩余劳动力。 3、发展任务与目标 中湾村近期的经济发展任务:到2010年人均收入达6000元,重点是以龙头企业带动结构调整,以结构调整促进龙头企业,

23、通过产业化经营,发展民营经济,打造农业品牌,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具体措施: (1)、全面种植优质生态稻。早稻品种以香两优68、湘早籼31号为主,晚稻品种以湘晚籼11号、湘晚籼12号为主,规划发展800亩优质生态稻,并逐步实行生态防治:2006年全村安装频振式灭虫灯70盏,覆盖全部稻田,推行稻田围栏养鸭生态治虫,所有农作物无公害栽培,全面提升农业经济的整体效益。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养殖产业群。一是蔬菜生产面积达到4.5公顷,生产无公害芹菜、黄瓜、苦瓜等,进入超市销售。二是扶植牲猪养殖户10家,带动全村200户农户养猪,年出栏牲猪2万头以上。 第五章 总体规划布局

24、一、现状布局概述中湾村现状建设用地以居住用地以及农田用地为主,建设用地较为分散,尚未形成有序、合理的功能分区。二、发展用地选择根据国家对村庄发展土地利用政策和中湾村的实际情况,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选择建设用地。本次规划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中部形成全村的核心部位,居住区分布在周围相对集中,保证村民的耕作半径不大于800米。三、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1、规划结构中湾村的规划结构可以概括为“中心-边缘”式发展。中心:在村域的中心地带集中布置公共设施,包括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娱乐文化中心等,形成村的核心地带。边缘:根据中湾村的具体情况,由于中湾村属于平原地区,生产和居住用地都比较分散,规划将结合现状对

25、居民点进行整合,相对集中布置,居民点成组团布置,方便村民的生产活动,同时也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建设。2、用地布局(1)、中心组团的布局:根据中湾村现状建设情况以及规划设想,以中湾村中部主干道路为主轴,在路以北为商业轴,配上停车场、商店、集贸市场等公共设施,在中湾大塘附近形成行政中心、活动中心以及休闲广场,同时配有医疗卫生用地、幼儿园以及大片的公共绿地,活动中心利用原有工厂加以改建和整治,商业设施沿道路布置,在居民区的旁边以原有的水塘为基础,加以整改和建设,增加铺地、凉亭和亲水平台为村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场所,提高中湾村的内涵,同时完善村内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一个较为完整和现代的农村新集镇。(2

26、)、居住组团的布局:1)住宅建设总体引导与控制中湾村村域内村民住宅的改造主要以引导为主,不强制村民搬迁,规划的居住组团用地是将来村民住宅改建的发展用地,即村民如要新建房屋则只能在规划的居住组团用地内建设,而现状已有村民住宅不强制搬迁;住宅的形式主要有四种,以23层为主,住宅上下水、电力、电讯配套,户外设置绿色共享空间,降低建筑密度,确保住宅区有一个整洁、优美的居住环境。2)住宅布局居民点的布置分布在中湾村的周边地区,居住区相对集中,靠近农业生产区,保证村民耕作半径不大于800米,居民点住宅以均以两层或三层独立式联排住宅为主,建筑密度控制在28%左右,容积率保持在0.51以内,同时配套商业服务点

27、及垃圾收集点和公厕。3、规划用地具体情况如下表:用地构成表一(村庄建设用地)序号用 地 名 称面积(ha)所占比例(%)备 注1居住用地12.259.342公共建筑用地2.3811.58行政管理用地0.080.39教育机构用地0.693.36文体娱乐用地0.381.85医疗保健用地0.090.44商业金融用地1.145.544道路广场用地3.8218.28包括停车场用地5公用工程设施用地0.602.926绿地0.643.11公共绿地、防护绿地7生产建筑用地0.924.478合计20.56100用地构成表二(村域)序号名 称面积(ha)所占比例备 注1总用地280.8100%2建设用地20.56

28、7.3%3水面30.0410.7%主要指较大面积的水面4农林种植用地213.6476.1%5发展备用地16.565.9%主要指居住工业发展备用地 第六章 居住建筑用地规划一、居住建筑用地现状中湾村居住建筑用地现状以分散式布局为主,居住建筑以独家独院为主,建筑层数主要为12层,建筑结构主要为砖混结构,建筑质量较好,全村的楼房普及率为85%。但是现状居住建筑布局基本以村民自发建设为主,缺乏统一有序的指导和建设。二、居住建筑用地规划原则1、总体上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思路选择居住建设用地;2、合理选择居住建筑用地,保证有良好的卫生、交通、环境及建设条件;3、合理组织居住与工业、种植、公共服务设施等用

29、地的相互关系;4、坚持规划高标准、高起点,并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和村民居住生活习惯,为居民创建环境优美、舒适安全、生活方便的居住环境。三、居住建筑用地布局1、规划居住用地指标规划期(2020年),居住用地总面积为12.2公顷,占总建设用地59.34%,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为55.45平方米。2、规划布局居住用地的布置充分考虑原有村民聚居地的位置和居住与农业生产距离不能太远这一特点,根据现状比较分散的特点将中湾村的居民点分散在现状房屋比较集中的地方,尽量使居住相对集中。第七章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一、公共服务设施现状中湾村现有少量商业设施,有私人卫生所一个,有一个中湾小学和幼儿园,但所有的公共设施都没有统一

30、规划布置,不成体系,而且服务设施较少,不利于本村的居民休闲娱乐。二、公共设施规划原则与指标1、规划原则(1)、公共建筑用地布局以集中布置为主,分散为辅,以适用、便捷、美观、经济为基本原则;(2)、公共建筑配套项目以村镇规划、湘潭市新农村建设村庄布局规划导则为标准配置,并根据中湾村发展实际情况适当增加;(3)、公共建筑用地布局考虑分期建设,远近结合与统筹结合。(二)指标规划公共建筑总用地2.3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1.58% ,人均公共建筑用地10.82平方米。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1、行政管理规划村部位置改变,将原来的位于工厂内的村委会办公室拆除,新建村部办公楼 ,改善办公环境,规划行政中心用

31、地面积为800平方米,在村部里新建图书室、资料室和农技培训中心。2、教育机构在原有小学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同时调整幼儿园的位置,采用相对集中布置,规划教育用地面积6900平方米。3、医疗保健选择在村部旁边,设有卫生所,占地900平方米。用于村民初级卫生保健、防疫及卫生知识宣传等,该卫生所位于整个村域的几何中心,服务距离适中,道路可达性好。 4、商业设施 商业设施沿村主干道路布置,占地1.14公顷。 第八章 道路交通规划一、道路交通现状中湾村现状道路已基本硬化,主干道路一般4米,道路系统比较完善,部分村民已经硬化道路到户。二、规划原则建设与乡村发展相适应,布局合理,经济适用的道路网系统。合理组织村

32、对外交通,并提供相应的停车场地。三、道路系统规划1、道路骨架整个村域的道路为环状加自由式路网,对外交通主要为现状的县级道路,另外的村级道路均为联系各个组团以及组团内部的村域内部交通。对外交通与地域内部交通相连形成连接整个村域的主干道路,能较好的解决整个村域的生产和生活交通问题。道路规划均达到三个结合:(1)与生产生活结合,主干道路穿过主要组团和机耕道深入种植地;(2)与现状结合,尽量避免修建道路,主要采用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予以拓宽、取直、硬化;(3)与现状渠道结合,形成路渠结合的农村特有景观风貌。2、道路等级中湾村道路主要分为村级主干道和村级次干道两级,道路断面分为三种形式,具体断面形式见下表

33、。路面形式可不拘泥于水泥路面一种,灵活铺设砖石、砂石、卵石各种路面,以形成山村道路的独特景观。 道路横断面一览表道路断面红线宽度(M)路面形式A-A断面6水泥B-B断面4水泥C-C断面 3.5水泥第九章 绿地景观环境规划一、绿化规划原则绿地系统规划以“突出田园风光”为目标,在规划中以保留和突出富有南方农村特色的高效农业景观。居住组团绿化在设计时必须符合道路绿化、居住区绿化的规定。村庄道路和绿化隔离带结合,形成绿色交通走廊,并严格控制组团间的绿化隔离带。工业组团中绿化采用零星绿化及绿化隔离带控制。绿化树木配置则遵循对比原则、本地化原则,高低搭配,点面结合形成一个立体绿化系统。二、绿化控制1、规划

34、的公共绿地、生态防护绿地在村庄开发建设时不得侵占。2、村域内所有道路均应按规划的道路断面配置行道树和绿化隔离设施。3、介于现有特有自然水体条件,开发建设时应保证水体的展示空间,在相应的视线范围内应避免大体量的人工建、构筑物对水体的遮挡。4、村庄内的建设应与周边的自然地形地貌有机结合,切实做好山塘、水渠、植被的利用和保护工作,避免大填大挖现象的出现。第十章 公用工程设施规划一、给水工程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原则:(1)、满足村民生活用水、公建用水与工业用水等的要求;(2)、满足用户水量水压的前提下,经济合理地铺设管道。2、给水规划(1)、给水量:中湾村规划人口为1668人,根据村庄给水用量的计算

35、标准,取最高日综合用水量定额200升/人日,由此可得出中湾村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333.6吨/日。 (2)、给水方式:集中供水。3、给水管铺设:给水管线的铺设,除中心集镇为环状外主要以枝状铺设,给水管径为DN300DN500。管道沿道路埋设,覆土深度由外部荷载,给水管强度及管线交叉情况确定,一般街道为0.8m1.0m,人行道下0.6m0.8m,管道材质选用给水承压铸铁管道。在管网高点处设置自动排气阀,在最低点处设置排泥泄水阀。二、排水工程规划:1、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2、雨水量:按暴雨强度公式计算.Q=*q*F其中:参数重现期P取1年,径流系数取0.5.污水量:取给水量的80计算

36、,即267吨/日。3、排水管渠布置:采用雨污分流制,沿道路两侧布置。根据分散和直捷的原则,密切结合地形,坚持近远衔接,保护环境、经济可行、管理方便的原则。雨水依地势就近排入山塘和溪流;污水的处理:中湾村的污水主要既有生活污水也有生产污水;各个居住组团以生活污水为主,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有机物和细菌,必须经过适当处理,才能排放,规划以生态处理为主,即化粪池和氧化塘处理;生产污水主要来自造纸厂,排出的废水严重影响村庄环境,必须经过污水处理厂进行专业的处理,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灌溉渠。污水管道采用混凝土管或钢筋混凝土管,管径采用d500d700。三、电力规划:1、用电量预测:中湾村的总面积为280.8

37、公顷,主要的用电户为居民生活用电、公共建筑用电、工业用电以及一部分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耕地用电。根据规划区内不同的用地性质,进行负荷预测:采用按用地性质分类的综合用地指标预测,该区的用电负荷为4.07万KW,所取指标为居住用地300KW/ha ,公共设施用地400KW/ha,耕地135KW/ha,工业用地500KW/ha。2、电源及线路铺设:电源从齐力村方向引入,在中心村居住组团区新建变压房一间,再分线接入用户。四、电信规划:1、用户预测 :预测指标: 移动电话普及率70%-80%2、规划从集镇电信排管引入,分别在中湾村集镇设一交接箱,再从交接箱接至用户。五、燃气规划: 燃气管网结合村内干道,在入

38、村北部设置燃气转换站,保证全村燃气的供应。六、农田水利及环保规划1、农田水利规划(1)、电力提灌机埠建设。以提供全村范围内的农业灌溉用水,规划将更新设备加大排洪电机功率,以保证全村的农业种植和防灾。(2)、沟渠改造。疏通死湖,完成灌溉水渠和渠系建筑配套完善。(3)、利用自来水和渠道供水。实现全村水稻基地和蔬菜基地全部采用滴灌式浇水。(4)、低洼低产田改造。将一些容易发生内涝的低洼田,改造成鱼塘。2、环保环卫规划(1)、严禁污染大气、水源的污染型工业入村生产;(2)、加强道路与公路绿化带的建设,有效降低交通噪声污染;(3)、对每家住户的厨房、厕所、牲口圈、院坝等进行改造。厨房改造,考虑用水泥加固

39、和瓷砖贴面,既美观又干净;厕所改造当中,考虑也以卫生为主,尽量改汉厕为水厕,方便冲洗,避免气味扩散;牲口圈的改造拟用水泥砌筑,同时,作好排水措施,改善卫生状况,减少疫情的发生;院坝的改造,结合农业生产的需要,对于晒坝性质的拟用水泥进行硬化,便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堆放和晾晒粮食,对于休闲活动性质的考虑以带有色彩和图案的地砖进行铺地。(4)、前屋后绿化、水坝、堰塘等改造计划。对于房前屋后整治主要是减少裸露地表,增加绿化,同时兼顾美观;水坝和堰塘整治主要是对在居民点内的水坝和堰塘进行环境改造,净化发臭的水塘,对水坝进行加固和硬化,设立闸门。(5)、强环境卫生管理,应成立专门的清洁维护结构,对公共场所进行

40、保洁,所有公建均在单体设计中考虑公厕设计。七、综合防灾规划1、消防规划(1)、中湾村不靠近市区,在其的消防范围内,故需近期积极组建民间义务消防队,远期将组建湘潭县消防队,来应付紧急火灾扑救和救灾工作。(2)、消防水源以村庄管网为主,地下水,池塘水、河水为辅的多水源的形式。(3)、规划建筑周围的种植地为消防疏散场地。2、防震规划(1)、坚持以防为主,抗、防、避相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灾害,以保证人们生活基本正常。(2)、规划建筑周围的且远离水面的种植地为避震疏散场所,规划村庄内主要干道为人员疏散和物资运输的主要疏散救援通道。(3)、新建建筑需按国家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和施工

41、,主要道路、桥梁、医疗等城市生命线工程、行政机关等重要建筑按7度抗震设防。第十一章 文化事业和新型农民培养规划一、农村风貌控制1、农村整体风貌意向和导控整体风貌定位:主要定位于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控制层面:建筑形式主要以提供的图集为参考;、材料基本上以传统材料,鼓励使用本地材料;体量小巧;色彩淡雅;立面形式鼓励采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形式。2、风貌控制和激励措施:对于采用鼓励的建筑形式考虑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按引导进行建设的民居考虑给予免费的技术指导。对于传统的和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的修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二、文化事业和新型农民培养规划1、文化体育事业现状中湾村文艺活动比较匮乏。规划以中

42、湾村文化活动室为基地,拟组建各类文艺宣传队、体育运动队,组织各类文艺、体育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培养村民的集体观念和荣誉感,增加村民生活的自信心和上进心。2、农村文化素质再教育以村文化站为教育基地,定期开展文化讲座,使村民及时更新文化知识和思想观念;同一些学校结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多种形式互相补充的文化教育形式;有条件的情况积极组织村民到其他地方进行参观学习。三、农村信息化建设 1、完善传统的信息传输方式,比如:邮递传输,以及电视、电话线路的铺设和相关信息接受终端设备的投资和建设等,保证日常基本信息的传输。2、根据村里需求和村民的消费能力建设宽带网络,在从初装费和上网资

43、费上给予适当照顾和优惠;同时,考虑到农民基本素质不高和对于网络使用知识的匮乏,规划建议,适当时机组织专门的学习和培训计划。对于农村信息化,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和优惠。 第十二章 分期建设规划 中湾村建设项目分期一览表期 限项 目 名 称近 期20062010年1、道路的硬化,使没有通硬化道路的组有硬化道路通入。2、中心点组团的建设,对中心点地块的整合平整和通路。3、商业设施的完善,保证居民的方便。4、医疗设施的扩建,保证村民就医的方便。5、村域内供水设施的修建和水利设施的进一步的建设与完善;6、中心点娱乐休闲设施的建设;7、村内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转运站的修建;8、生产性道路的拓宽与修建中

44、远 期20112015年1、行政办公楼的新建和其他服务设施的完善;2、对边缘居民点的建设和改造;3、其他服务设施的完善;4、引进外资,进行生产投入,加大生产规模,带动经济发展。 第十三章 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设1、建立责任机制。本规划经批准后,由湘潭县级领导联系中湾村,负责搞好小康建设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由湘潭县建设局负责监督,确定河口镇的党委书记、乡镇长是示范村建设的牵头负责人,中湾村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是直接责任人。本规划由河口镇镇政府和中湾村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作为指导中湾村建设技术性、规范性文件,应进一步加强领导、统一认识、维护本规划实施的严肃性。2、中湾村民委员会应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

45、导下,根据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做到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最终实现本规划提出的建设目标。3、建立投入机制。运用市场机制整合社会资源,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多方支持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从经济上保障本规划实施。4、建立帮扶机制,以项目推动建设。县直单位实行对口帮扶,整体联动,着力扶持中湾村的特色经济发展和基地设施建设,在资金、信息、技术、物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共同建好中湾村。与此同时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借助项目得到有关部门在技术资金方面的支持:(1)为扶持发展牲猪产业项目,请省畜牧局在牲猪品改项目上大力支持;(2)为支持中湾村改水改厕及卫生所项目,请省卫生厅在相关项目中给予支持;(3)为支持农村居民建房改造和给排水建设的项目,请省建设厅给予支持;(4)村级道路硬化、改造的项目,请省发改委和交通厅在村村通工程项目中重点支持;(5)渠系配套建设项目请省水利厅在洞庭湖治理工程项目中给予大力支持(6)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集点和中转站建设项目,请省环保局给予大力支持。第十四章中心点建设规划一、规划设计范围及期限1、规划范围该村庄示范点规划占地面积为14.77公顷。2、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06-2010年。二、总体构思规划根据现状的地形、地貌特点,创造一个融农田、休闲、公建和住宅群为一体的具有鲜明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