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制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14267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论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论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论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论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制度.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制度 学校代号 10524 学 号 12009054 分 类 号密 级硕士学位论文论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制度学位申请人姓名 覃燕红培 养 单 位 法学院导师姓名及职称 华慧 副教授学 科 专 业 经济法学研 究 方 向 知识产权法论文提交日 期 2012 年 5 月学校代号:10524 学 号:12009054 密 级: 中南民族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制度学位申请人姓名:覃燕红导师姓名及职称:华慧 副教授培养单 位:法学院专业名 称: 经济法学 论文提交日 期: 2012 年 5 月论文答辩日 期: 2012 年 5 月答辩委员会

2、主席: 刘大洪 教授Discussing the Statutory License of the Right of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on Networks by QIN Yanhong /.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2009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satisfaction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Law in Economic Lawin theGraduate School of Sout

3、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SupervisorVice-Professor Hua hui May,2012 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 声明: 所 呈交的论 文是本人 在导师的 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 究所 取得的研究 成果。 除 了文中特 别加以标 注引用的 内容外, 本论文不 包含任 何 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 发表或撰 写的成果 作品。 对本 文的研究 做出重要 贡献的 个人和集体 , 均已在 文中以明 确方式标 明。 本人 完全意识 到本声明 的法律 后 果由本人承 担。作者签名 :日期: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

4、学位论 文作者完 全了解学 校有关保 留、 使用 学位论文 的规定, 同意 学校保留并 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 机构送交 论文的复 印件和电 子版, 允 许 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 。 本人授权 中南民族 大学可以 将本学位 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 内容编 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 索, 可以 采用影印 、 缩印或 扫描等复 制手段保 存和汇 编 本学位论文 。 本学位论 文属于 1 、保 密 ,在_ 年解 密后 适用本授 权书。 2 、不 保密 。 (请在以 上相应方 框内打“ ” )作者签名 : 日期: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 日期:年 月 日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

5、III 导 言. 1 第一章 信息网络传播权之法定许可的基本理论. 2 第一节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含义与特征. 2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含义2 (一)国际条约及国外法律的规定. 2 1.国际条约的规定 2 2.美国的规定3 3.欧盟的规定3 4.日本的规定3 (二)我国法律的规定及其存在的不足4 1.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4 2.存在的不足4 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征6 (一)权利主体具有特定性. 6 1.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主体 6 2.出版社与广播组织是否应享有 6 (二)权利客体具有广泛性. 7 1.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客体 7 2.特殊的客体的保护问题 8 (三)权利内容具有复合性. 9 1.作品的

6、网上传播权 10 2.许可权和获得报酬权10 第二节 法定许可制度对信息网络传播权限制的理论基础 12 一、著作权法上的利益平衡 12 (一)实现利益平衡的途径12 1.利益平衡原理是著作权法的终极目标. 12 2.合理使用制度12 3.法定许可制度13 论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制度 (二)信息网络时代的利益平衡 13 第三节 法定许可制度对信息网络传播权限制的可行性. 14 一、法定许可制度的主要功能14 (一)节省成本. 14 (二)有利于作品及时广泛传播 15 (三)促进知识创新,提升文化竞争力 15 二、法定许可不违背“ 三步检验法”. 15 (一)法定许可制度是由法律规定其适用

7、情形 16 (二)法定许可制度可以应对海量授权难题. 16 (三)法定许可制度通常符合权利人心理需要 17 第二章 信息网络传播权之法定许可情形的具体分析18 第一节 远程教育之法定许可 18 一、国外关于远程教育的立法经验 18 (一)美国有关远程教育的规定 19 (二)德国有关远程教育的规定 19 (三)日本有关远程教育的规定 20 二、我国著作权法涉及远程教育法定许可使用的规定. 21 (一)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21 (二)存在的缺陷 21 1.使用目的未涵盖全部公益性教育 21 2.使用方式的规定比较狭窄 22 3.使用作品范围有待拓宽. 22 第二节 我国著作权法关于扶助贫困的法定许可

8、. 23 一、扶助贫困的法定许可使用的立法背景 23 二、关于扶助贫困之法定许可使用的立法缺陷. 23 (一)有关扶助贫困的法律规定 23 (二)存在的不足 24 1.限制条件规定过于严格. 24 2.被使用作品的规定有“ 内外有别” 的倾向. 24 3.被使用作品范围界定不清楚25 4. 法定许可的使用者的规定过于笼统 25 第三节 网络转载摘编与法定许可. 25 一、我国关于网络转摘摘编的立法变化与学界争议25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立法变化. 25 1.2000 年的立法规定25 2.2002 年的立法规定26 3.2003 年的立法规定26 4.2006 年的立法规定26 (

9、二)学界争议. 27 1.维持不变说 27 2.取消说27 3.扩张适用说 27 二、网络转载摘编适用法定许可的可行性 28 第四节 公益性数字图书馆与法定许可29 一、公益性数字图书馆适用法定许可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29 (一)国外有关图书馆法定许可使用的立法例 29 (二)我国著作权法有关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的规定存在不足30 (三)图书馆始终“ 公益性” 地位有变动. 31 二、公益性数字图书馆适用法定许可制度的可行性31 第三章 完善信息网络传播权之法定许可制度的建议33 第一节 完善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之法定许可具体情形的规定 33 一、完善远程教育之法定许可33 (一)明确界定远程教育的

10、目的 33 (二)增加编写网络教科书的法定许可使用. 33 (三)拓宽法定许可使用的作品 之范围 34 (四)限制远程教育之法定许可使用的数量、期限以及进一步传播 34 (五)增设举办远程教育的警示版权信息义务 34 二、完善扶助贫困的法定许可34 三、增加网络转载摘编的法定许可使用的规定. 36 (一)给予著作权人保留权36 (二)网站与传统报刊转载摘编的具体情形. 36 (三)限制转载摘编的作品范围 37 四、增加公益性数字图书之法定许可使用的规定 37 (一)公益性数字图书馆传播的对象实名注册的会员 37 (二)公益性数字图书馆应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38 (三)由国家财政支付相应费用 38

11、 论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制度 第二节 完善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之法定许可制度的付酬机制 39 一、制定科学的报酬支付标准39 二、完善报酬代收转交机构数字化建设. 39 三、设立报酬支付监督机制 40 (一)加强监督报酬支付情况. 41 (二)明确久拖不付报酬的法律责任. 41 结 论42 参考文献. 44 致 谢. 47 附录 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8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 要 数字技术的发展,给著作权制度带来了深刻的挑战。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它是著作权人及相关权利人在网络传播作品过程中享有的一项新的著作财产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创立

12、, 扩张了著作权人的权利,对其进行权利限制则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本文以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之法定许可制度为出发点,采取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国内立法与国外及国际立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阐述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 之法定许可制度的不足以及完善信息网络传播权之法定许可制度的对策.全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为信息网络传播权之法定许可的基本理论部分。 首先分析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含义,介绍国际条约以及国外其他国家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界定,指出我国创设的 “信息网络传播权” 在概念界定上、 权利体系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并建议这样界定:是指权利人享有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其作品的权利。 随后从权利主体、权利客

13、体、权利内容三方面分析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征。其次 分析法定许可制度对信息网络传播权限制的理论基础在于利益平衡原理。最后从法定许可具备的功能和网络环境中信息传播的特点方面来阐述法定许可制度对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限制的可行性。 第二章主要对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之法定 许可的具体情形进行分析。首先,结合国外有关远程教育使用作品的立法经验,分析 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关于涉及远程教育的法定许可的规定存在的不足。其不足主要表现在:法定许可使用目的未涵盖其他公益性教育目的 (如残障教育) 、 该法定许可使用的方式有显狭窄、作品的范围不能涵盖在信息网络环境中作品的多种表现形式。 其次,介绍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

14、保护条例 关于扶助贫困法定许可使用的立法背景,指出其立法缺陷:限制条件规定过于严格、使用作品的规定有“内外有别”的倾向、法定许可的使用者的规定过于笼统、被使用作品范围界定不清楚。 再次,对学界争议比较大的网络转载摘编是否使用法定许可问题进行探讨 ,笔者认为设立网络转载摘编的法定许可是有必要和也是可行的,但 需要作一些调整 。最后,借I 论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制度 鉴国外有关公益性数字图书馆法定许可使用的立法经验,探讨我国设立公益性数字图书馆法定许可使用的必要性。 第三章主要从远程教育、扶助贫困、网站转载摘编、公益性数字图书 馆的法定许可使用的具体情形和法定许可的付酬机制两方面出发,提出

15、完善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制度的对策。 关于完善法定许可使用的具体情形:关于完善远程教育的法定许可的规定,一要 明确界定远程教育的目的;二应 增加编写网络教科书的法定许可使用;三拓宽法定许可使用的作品之范 围;四应 限制远程教育之法定许可使用的数量、期限以及进一步传播 ;五增设举办远程教育的警示版权信息义务。关于完善扶助贫困的法定许可 ,可以这样规定“为扶助贫困,除非著作权人声明不得提供的,政府机构的网站可以直接通过信息网络向国家认定的贫困地区的公众免费提供已经发表的种植养殖、防病治病、防灾减灾等与扶助贫困有关的作品和适应基本文化需求的作品,但必须向著作权人支付法定的报酬,且不得损害著作

16、权人的其他权益” 。 关于增加关于网络转载摘编的规定的建议, 一是给予著作权人一定保留权和特定网络空间的默示许可;二是网站与传统报刊之间在尊重权利人权利的情况下可以相互转载摘编;三是在转载摘编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数量范围应作一定的限制。关于增加公益性数字图书馆适用法定许可制度的建议,可以这样规定“公益性数字图书馆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及相关权利人许可,除非著作权人声明或委托他人声明不得将其作品数字化在网络上传播外,将已发表的作品数字化,可以直接通过网站检索、浏览或可控制的下载等方式向实名注册会员传播,但必须支付著作权人相应的报酬,并尊重著作权人的人身权和其他财产权” 。 关于法定许可付酬机制的对策: 一

17、是 针对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制定一部科学的著作权付酬标准;二是加快 数字技术建设步伐,提高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报酬转交系统的数字化水平,完善 报酬代收转机制;三是设立由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牵头,监督著作权报酬支付实际情况的报酬支付 监督机制,明确久拖不付的法律责任,以保障报酬得以实际支付。 关键词: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定许可;远程教育;扶助贫困;公益性数字图书馆II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has brought a profound challenge to the copyright systemThe

18、 right of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on networks is the outco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It is a new Works property rights enjoyed by copyright owners and related right holder in the process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works. The creation of the right of com

19、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on networks has expanded the copyright owners? rights, and to limit it has become the hot issue of academic discussion. This paper by the statutory license system of the right of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on networks in our country as a starting point, taking the researc

20、h method combined the theoretical study with practice, and combined national legislation with abroad and international legislation, fully discusses the lack of the statutory license system of the right of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on networks in our country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21、statutory license system of the right of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on networksThe paper divides into three chapters: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basic theory of parts of the statutory license system of the right of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on networks. Firstly it analyses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

22、ristics of the right of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on networks. It introduces its dissemin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eaty and foreign countries, pointing out that there are some irrationality in the concept and the system of the right of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on networks in our country, and t

23、he author suggests that such a definition: the right of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on networks is the right that the right holders enjoy offering its works to the public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Then it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ght of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on networks f

24、rom the subjects, the object of the right, and the right contentSecondly, it analyses the theory that the statutory license systemlegal license system limited the right of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on network is based on the benefitsIII 论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制度 balance principle. At last the paper expla

25、ins the feasibility that the statutory licensing system limits the right from the functions of the statutory licensing syste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network environment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analysis of the statutory license sys

26、tem of the right of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on networks in our country. Firstly the paper adopting foreign legislative experience about using a work, points out there are some drawbacks on our country ?s the Protection Act of Information Network Propagating Right involving the legal license abo

27、ut distance education. The drawbacks are these: The purpose of the statutory license is not covered by other nonprofit educational purposes such as handicapped education, the using ways of its shows somewhat narrow, and the scope using works can not cover the variety of forms in the information netw

28、ork environment. Secondly, it introduces the legislative background of the legal permission to use for assisting the poor on our country ?s the Protection Act of Information Network Propagating Right, pointing out its legislative defects: the restrictions of requirements are too strict, the provisio

29、ns of using works are tending “inside and outside” , the provisions of legal license users are too general and the scope of used work defined is not clear. Thirdly it discusses the problem network reproduced re-edited whether to the statutory license that is a large dispute in the academic world. An

30、d the author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re is necessary and is feasible to set up the network reproduced re-edited legal license, but need to make some adjustments. Finally, drawing on the foreign legislative experience about the statutory license of the relevant nonprofit digital library, it explore

31、s it need for our China to establish the statutory license of the nonprofit digital library In the third chapter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tatutory licensing system of the right of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on networks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statutory license

32、such as the Distance education, assisting the poor, websites re-edited and the nonprofit digital library, and from the fee mechanism of the statutory license. The one hand is how to improve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IV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statutory license. The provisions of the improvement of distance educa

33、tion of the statutory license are as follow: one is to define the purpose of distance education, two is to increase the statutory licens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network textbooks, three is to broaden the scope of the works of the statutory license, four is to limit the use quantity and the period of

34、 distance education statutory license and the further spread of, five is to add obligations to warn the copyright information when holding distance education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the statutory license for poverty reduction can be set like this: for assisting the poor, unless the copyright owner

35、 has declared that shall not provide, the government agency Web sites can freely provide the published works about assisting the poor such as plant breeding, disease preventi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adapting the basic cultural needs, but must pay statutory compensation to the copyright owner, and

36、 shall be without prejudice to other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The proposal to increase the requirements on the network reproduced excerpts is follow: The first is to give certain reserves right to copyright holders and build implied license in a specific network space, The seco

37、nd is that websites and traditional newspapers can reproduce and excerpt between each other but to respect the rights of rights holders; Third is that the number of the manifestations and the range of reproduced excerpt works should be certain restrictionThe proposal about increasing the statutory l

38、icense for the nonprofit digital library can be set like this: Unless the copyright owners or by others has declared that shall not digitize and spread the works on the network, the nonprofit digital library can digitalize a published work and spread it to the real-name registration directly by sear

39、ching, browsing, or can be controled the download through the web without permission of the copyright owners and related righters. On the other hand is how to improve the paid mechanism of the statutory license. Firstly it needs to formulate a scientific standard of remuneration of copyright in diff

40、erent forms expression of works. Secondly it needs to speed up the pace of construction digital technology, improve the digital level of the pay system of the copyright collectiv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and perfect theV 论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制度 mechanism of reward collected transferred.The third is to se

41、t up the pay oversight mechanisms led by the copyright collectiv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supervising the actual paid situation, and clear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long delay or not pay safeguard the remuneration to the actual pay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pay real paid Key Words :The right of

42、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on networks; The statutory license; The distance education; Assisting the poor; the nonprofit digital libraryVI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我国信 息网络传 播权的法 定许可制 度 导 言 网 络 技 术 的 发 展 与 进 步 , 使 著 作 权 法 律 制 度 受 到 了 严 峻 的 挑 战 , 传 统 的 著 作权制度难以适应新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 为解决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著作权问题,1996 年 12 月 20 日, 知

43、识产权组织在日内瓦召开会议,通过了两个重要的条约,即 世 界 知 识 产 权 组 织 版 权 条 约 (WCT ) 和 世 界 知 识 产 权 组 织 表 演 和 录 音 制 品条约 (WPPT) , 这两个条约被称为 “互联网条约” , 二者均赋予了著作权人及相关权利人一项新的权利?公共传播权 (我国称为信息网络传播权) , 同时也赋予 著作权人 享 有 采 取 一 系 列 的 技 术 措 施 来 防 止 他 人 对 其 作 品 进 行 复 制 的 法 律 权 利 , 使著 作 权 人 及 相 关 权 利 人 的 权 利 有 效 地 延 伸 至 网 络 环 境 。 关 于 数 字 网 络 环

44、 境 下 的 著作权权利限制与例外问题, 两条约均沿用 伯尔尼公约 的 “三步检验法” , 同 时允 许 各 国 在 其 本 国 依 据 本 国 情 况 作 具 体 规 定 。 随 后 , 世 界 各 国 纷 纷 在 本 国 设 立 了公 共 传 播 权 来 解 决 网 络 上 的 著 作 人 的 版 权 问 题 。 在 有 关 权 利 限 制 与 例 外 方 面 , 它们 更 多 是 从 合 理 使 用 制 度 方 面 对 网 络 传 播 权 进 行 限 制 , 而 对 于 网 络 传 播 权 的 法 定许可则各国立法涉及不多。 我国顺应国际情势, 在 2006 年7 月通过了 信息网络传

45、播 权 保 护 条 例 , 条 例 虽 然 明 确 规 定 了 符 合 我 国 国 情 的 法 定 许 可 的 情 形 , 即扶助教育和扶持贫困的法定许可,其中也不乏创新之处,但还是存在很多不足。 法 定 许 可 作 为 一 种 著 作 权 限 制 制 度 , 具 有 平 衡 著 作 权 人 与 社 会 公 众 之 间 利 益功 能 , 同 时 可 节 约 授 权 谈 判 成 本 , 在 不 伤 害 著 作 权 人 身 权 益 的 同 时 又 保 障 了 著 作权 人 的 经 济 利 益 过 程 中 又 有 助 于 作 品 的 广 泛 传 播 。 因 而 比 较 适 合 在 信 息 网 络 中

46、 保护 著 作 权 人 利 益 和 促 进 作 品 的 传 播 。 文 章 通过 对 信 息 网 络 传 播 权 之 法 定 许 可 制 度的 研 究 , 以 期 对 完 善 我 国 网 络 环 境 下 的 著 作 权 权 利 限 制 体 系 有 一 定 的 借 鉴 意 义 ,推 动 我 国 网 络 事 业 的 发 展 , 平 衡 网 络 中 各 方 利 益 , 减 少 网 络 版 权 纠 纷 , 促 进 网 络和谐的运行环境。1 论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制度 第一章 信息网络传播权之法定许可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信息网 络传播 权的含 义与特 征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含义 ( 一) 国际

47、 条约及 国 外法律的 规定 信 息 网 络 传 播 权 是 数 字 技 术 和 互 联 网 技 术 发 展 的 产 物 , 它 是 著 作 权 人 及 相 关权 利 人 在 网 络 传 播 其 作 品 过 程 中 享 有 的 一 项 新 的 著 作 财 产 权 。 信 息 网 络 传 播 权 只是我国著作权法的叫法,在国际上及其他国家有不同称谓。 1.国际条约的规定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 (以下简称 WCT)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 (以下简称WPPT ) 这两个重要的互联网国际条约使用 “向公众传播权”来描述著作权人对其作品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 根据 WCT 第 81条 规定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 : 向公众传播权 首先是一项独立的著作权权利, 是与 复 制 权 、 发 行 权 、 改 编 权 等 传 统 著 作 权 权利 并 行 的 权 利 ; 同 时 , 它 适 用 于 任 何传 播 手 段 和 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