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法院信息化建设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法院信息化建设规划.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模板-法院信息化建设规划一、总体要求以省高院“一切工作信息化”为指导,以实现全市两级法院工作“全息化”为目标,坚持三级联动、统一规划实施,建立和完善“司法审判”“司法政务”和“队伍建设”三大管理应用体系,打造“庭审、文书、执行”三大公开平台,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拓展司法服务领域,建立为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服务的三大服务平台。力争在法院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二、基本原则原则是规划方案的重要依据。信息化建设由于涉及面广,发展迅猛,因此规划要切合实际,目标清晰,可操作性强,同时要注重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本规划设计方案依据以下原则:(一)全市三级联动,统一规划实施信息化建
2、设一定要统筹规划,避免重复投资,确保信息化系统发挥整体效益;要按系统功能分类建设,促进法院各类工作信息化均衡、健康、有序地发展,实现全市法院三级联动(中院基层法院人民法庭)、一体化管理、推进。结合工作实际和发展情况,制定信息化建设年度计划及配档表,分步实施。对创新型项目建设,试点先行,逐步推广。(二)夯实硬件建设,突出软件应用各县区法院都要结合自身发展现状,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符合实际,避免浪费;规划设计中突出软件应用,加强各软件系统的完善和研发,突出发挥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管理职能。(三)设计适度超前,功能逐步完善要有科技意识和超前意识,使用标准统一的数据接口,保持建设的先进性、扩展性和兼容性
3、;要做到各项工作的全覆盖,逐步完善各系统功能,侧重系统的实际应用价值,避免建而不用。 (四)系统安全可靠,设计务求实效要加强信息安全建设,采用先进技术方法,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在规划时要结合工作实际,以效用为目的,在操作、运行、效果等方面要务实高效,坚持规划的实效性。(五)围绕审判执行,促进司法公开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确保司法行政围绕审判执行,突出审判执行主业,开展网络便民服务,方便当事人诉讼,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逐步实现司法公开。(六)服务司法实践,确保全员参与深入动员,加强组织协调,凝聚全市法院的智慧和力量,确保全市法院和广大法官干警积极参与,主动为信息化工作建言献策。想方设法
4、,以科学便捷的软件系统辅助法官办公、办案,以先进高效的办公设备减轻法官干警工作强度,提高办公、办案效率。三、主要目标一年打基础:,是规划的实施开局之年,全面启动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制定集中建设项目实施意见,以及基层法院、人民法庭规划统筹方案,建立健全三级联动、整体推进工作机制;重点加强审判、执行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初步建立“审判管理中心”、“执行指挥中心”和“信访调度中心”系统模块;加快政务管理、队伍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迅速启动 “三大公开平台”和“三大服务平台”建设,在全市法院系统掀起信息化建设和宣传推介的热潮。二年上台阶:,我市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框架全面拉开,三级联动的信息化建设特点基本确
5、定,功能定位明确,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能力;全市两级法院、人民法庭各项管理、评估、考核的信息数据指标自动生成、推送,服务审判、执行、信访功能的效果凸显;进一步完善“三大公开平台”和“三大服务平台”的建设,在全省法院系统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信息化工作发展体系。三年见成效:,我市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形成较大规模,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体制机制与发达地区全面对接,现代化的信息化工作体系基本建立,法院“三大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三大公开平台”功能明显增强,“三大服务平台”服务更加便捷。全市法院三级联动,“一体化”管理上下协调,平衡发展,工作指导、监督、考核的信息化水平全面实现。在
6、推动全市法院的工作发展中发挥更大的决定性作用。四、主要任务围绕法院各项工作,完善“三大管理体系”;力推公众开放日、庭审直播、裁判文书上网等制度,切实推进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审务等各环节的公开,打造“三大公开平台”;拓展服务领域,针对党委政府、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不同需求,建立“三大服务平台”。(一)三大管理体系1、司法审判管理体系(1)审务监督。建设数字庭审、电子卷宗录入、执行、信访、电子签章等各类审判应用系统,加强同步录音录像系统应用,探讨推进政务网建设,强化审判、执行、信访、审判监督的信息应用,建立“审判管理中心”、“执行指挥中心”和“信访调度中心”系统模块,规范审判工
7、作流程。(2)质效评估。以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审判动态指标、审判业绩指标自动生成、推送系统,完善以质效管理、庭审及文书质量管理为中心的质效评估体系建设,加强对审判质效指标进行全程、实时、动态监测和分析。(3)司法辅助。建设“裁判文书纠错系统”等司法辅助系统,借助于法律法规数据库、判例案例数据库、法律文书数据库、专业书籍等基础技术和网络资源,建立完整的资源系统,实现文档、模板和裁判依据等的轻松、快速查询和利用,方便法官办案。2、司法政务管理体系(1)行政办公。建设行政办公信息化平台,将内部文件的电子化管理、工作流程控制、上级文件批办、文件传送、信息发布等行政办公的各项工作纳入信息系统,实现法院内部各
8、种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实现行政办公自动化、远程化。(2)机关事务。建设机关事务信息化平台,将监控系统、门禁系统、会议服务、维修管理、车辆管理、保安巡更、餐饮、公共机构能源统计、能源监控等机关后勤的各项业务全部纳入信息系统进行动态管理,实现机关事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远程化。实现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法院工作方式的现代化,从而实现全方位的院务公开。(3)物质装备。建设物质装备管理平台,将办公办案设备、警车警牌、枪支弹药、服装、政府采购、法院资产、经费等物质装备各项业务全部纳入信息系统进行动态管理,随时掌握家底,保证工作需要,降低使用和管理成本,提高使用效率。3、队伍建设管理体系(1)人事管理。建设人
9、事管理系统,用于收集、处理、存储人事信息,包括干警业绩、培训、奖惩等情况,及时全面掌握全院人事信息和人事管理工作总体情况,实时客观准确形成、推送领导需要的各类人事信息,实现人事工作的信息化、动态化管理。(2)绩效考核。建设干警业绩档案系统,对职业绩效、事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规范,包括群众来信来访表扬、法官每月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情况、干警拒礼拒贿情况、作风投诉、违法违纪、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廉政保证金制度等情况,以及干警考勤、庭审表现、司法礼仪、请假情况等,形成对干警德、能、勤、绩、廉的全面绩效档案。(3)党务公开。完善院网站党务公开模块,建设党务公开专栏、党务在线问答、BBS论坛等主
10、动公开系统,利用短信平台、电子邮件等信息化手段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利用便民服务查询机、LED大屏幕等在审判区公开必要的党务信息,打造党务公开信息化平台,保障党员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二)三大公开平台1、庭审公开平台利用论坛、微博、博客等信息化手段,打造人民法院庭审文字直播公开平台,继而利用QQ视频、视频直播网站、远程视频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建设人民法院庭审视频直播公开平台;加强科技法庭建设,在法院政务网内实现直播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在互联网上直播庭审,在审判楼外公共区域建设大屏幕,视频直播庭审。各系统相互兼容,建设成统一的庭审公开平台。2、文书公开平台建设裁判文书借阅室,方便当事
11、人查阅纸质或电子卷宗;建设生效裁判文书上网前审查系统,审查裁判文书是否在公布之列,对敏感、涉及个人隐私等信息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建设“菏泽裁判文书网”,通过互联网公开裁判文书,借助互联网将裁判文书公开,以适应法院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扩大公开的覆盖面。不具备条件的基层法院可以将裁判文书报送中院上网公开。从长远来看,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建设的“中国裁判文书网”来集中公开各级法院的裁判文书,以利于同国际接轨。裁判文书还可通过出版物、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公开。各公开方式相互补充,形成统一的文书公开平台。3、执行公开平台建设执行案件信息查询机制,通过设置电子触摸屏或执行公开网站,公开执行案件办理流程,方便
12、执行案件当事人及社会公众随时查阅有关案件信息;在中院和基层法院建立执行服务窗口,建设执行业务管理系统,将执行中直接面对当事人的事务性工作全部集中在前台,与诉讼服务中心有效整合,扩展窗口服务功能,提高司法服务水平;建设被执行人征信系统机制,与工商、人民银行等征信系统联网,方便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查阅执行案件当事人的守法及信用信息,增强执行威慑。各系统充分整合,形成统一的执行公开平台。(三)三大服务平台1、党委政府工作服务平台积极与政法专网对接,参与构建“政法协同办案系统”建设,拓展“审判管理中心”、“执行指挥中心”和“信访调度中心”的案件信息管理职能,逐步完善案件办理动态监督、电子卷宗远程借阅等功
13、能,增强信息资源共享;建立涉诉风险评估防控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对重大涉诉案件进行分析和评估,与党委政府共同组建涉诉风险评估防控数据库。2、社会各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信息综合服务系统,通过建立社区矫正、信贷诚信、信访联动、司法建议等运行机制,与有关部门进行信息对接,实现司法信息资源共享,以公开、透明、公正的司法信息服务社会各界;加强和完善我院现有微博群和微信平台建设,积极邀请社会各界加入,促进横向交流,方便社会各届及时了解司法动态。3、人民群众需求服务平台建设“网上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和电子卷宗借阅系统,实现网上预约立案、网上送达、网上查阅卷宗、在线评议、在线即时交互等功能。通过“短信通知平台”的建
14、设,可以及时反馈案件审理动态信息,通过“12368”司法服务热线的建设,可以随时提供诉讼咨询。延伸三大公开平台的覆盖面,实现审判、文书和执行的全公开,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司法服务体系。五、保障措施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坚持三级联动,统一规划实施,树立全市法院“一盘棋”观念,狠抓落实,务求效果,保证法院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进行。(一)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全市法院信息化建设,负责宏观指导和决策,确定目标和任务,推动信息化建设整体推行、全面完成。下设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设在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落实领导小组的决议,对信息
15、化建设过程进行管理督导。实行院领导包保信息化建设项目制度、项目实施负责人制度、项目承诺制度,确保建设项目进度,按时完成。(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基础设施、应用系统、项目监理、信息安全、运行维护、督导检查、人员培训、软件外包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形成一整套项目实施、运行、激励、督导机制。坚持用制度管事管人,用制度推进、促进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有效落实,形成“三级联动,整体推进,普遍认同,深刻自觉”的强大氛围。(三)建立资金保障机制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高技术、高投入、高效能的现代化基础建设,是法院物质装备建设之一,无论是前期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后期软件系统建设,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建设经费作保证,需要强有力
16、的资金做后盾。信息化建设资金来源以专项资金和财政投入为主,信息化建设项目争取在信息化管理部门立项,在两级财政部门设有科目,并形成有效的资金保障机制,逐年投入,分步建设,逐步完善。(四)加强队伍人才培养信息化的发展,为信息化的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统筹全市两级法院信息技术人才力量,建立一支精通专业技术,熟悉法院管理,适应当前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完善信息化工作机构,建立运维外包机制,选配优秀人员加入信息化队伍。有计划有层次地开展面向法官干警的信息化技能培训,加强信息化骨干力量的培养,通过召开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座谈会、研讨会,促进交流,开拓视野。要把应用能力和水平列入个人业绩考核范围,彻底解决
17、信息化发展中“重建设,轻应用”的“瓶颈”。(五)加大调研宣传力度定期召开信息化工作会议,总结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定期举办信息化建设理论研讨会,为信息化工作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做好调研工作,进行全市法院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软件应用系统等调查,理清家底;开展法院间交流,借鉴其他法院信息化工作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加大信息化建设在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上的宣传力度,通过新兴媒体微博、电子书等和传统媒体报刊、杂志等渠道,打造一条有菏泽法院特色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六)实行考核督导制度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建立工作激励机制,实行项目建设进度定期通报制度,对全市各县区法院、各人民法庭的硬件建设及使用、软件配备及应用情况及时通报,促使平衡发展。建立工作督导制度,对重点项目、重点要求、重点单位和包保领导、项目负责人适时进行督导,指出问题,提出要求,限期按照标准完成建设内容。制定信息化建设考核办法,把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实施工作纳入全市法院考核,作为重点考核内容。设立信息化建设先进法院、先进法庭单项奖,表扬先进,鼓励后进,促使全市法院均衡发展和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