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卦爻体系中的性情思想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经》卦爻体系中的性情思想初探.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易经卦爻体系中的性情思想初探 内容提要:本文立足于易经之卦爻体系的消息盈虚,对潜藏其中的性情思想进行了必要的发掘。文章认为,易经之卦爻体系展示的是一个开放的人学体系。文章以董光璧的“阴阳守恒律”、“阴阳平衡律”、来知德的“错卦”、“综卦”等概念以及邵雍的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来研究易经卦爻体系中的性情思想,把它视为一个阴阳相推、刚柔相荡、综合平衡的一个动态整体。关键词:周易;卦爻体系;中和;性情思想;综合平衡;周易说卦传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由此可见,易经的卦爻体系具有深厚的性情思想。易经的卦
2、爻体系是一套融汇了中国先民无穷智慧的符号系统,不论从每一个卦象具体而微的变化过程来讲,还是从整个六十四卦“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不断向前推进的轨迹来讲,都显示了中国先民人学的理想追求。如果说,每一个卦代表的是一个时代,每一个爻代表的是一种人生的境遇,那么,人们在不同的卦爻中就必然有大不相同的性情选择。程颐云,易经“极其数以定天下之象,著其象以定天下之吉凶。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所以顺性命之理,尽变化之道也。” 正说明易经之卦爻体系本身有丰富的性情思想,值得我们深究。一站在现代科技的角度,我们发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思维定势,展示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裂变序列,
3、它有太极之根、之始,但并无穷尽。从天命、性情之学来讲,它是一个开放的、无限伸展的人学体系。乾卦彖传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王弼注云:“不为乾元,何能通物之始?不性其情,何能久行其正?是故始而亨者,必乾元也;利而正者,必性情也。” “性其情”的命题虽为王弼首先提出,但是,作为一种思想的渊源,它是深刻地浸透在周易的思想体系之中的一个基本的观点。乾坤为六十四卦之门,更是六十四卦之蕴,正是由天、由太极显发出来的无限生机,“天之大德曰生”的思想,在周易的卦爻体系中,是落脚在“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之上的。过去,人们在
4、理解王弼之“性其情”时多有“以天制命,以性宰情”的偏失。事实上,这里的“性”来自天,来自命,来自乾元的大化流行,指的是乾元之性,是天地之性,是生化流行可以创造无限生机的性。因此,这不仅不是宰制其情,而且更是扩展其情。孔颖达周易正义云:“变谓后来改前,以渐移改,谓之变也。化谓一有一无,忽然而改,谓之为化。言乾之为道,使物渐变者,使物足化者,各能正定物之性命。性者天生之质,若刚柔迟速之别;命者人所禀受,若贵贱夭寿之属是也。” 孔氏的理解正确与否,笔者暂不理论,但孔氏的诠释是以天显而为命,命显而为性的下贯模式作为背景,却是毋庸置疑的。在易经的卦爻体系中这种下贯模式,就“象”化为乾、坤、屯、蒙、讼、师
5、、比,不断向前推进的演化过程。正因为如此,经文“乾:元、亨、利、贞”中,实际上也隐含了由天而命,由命而性,由性而情的下贯轨迹。子夏传云;“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 这描述的正是天以健为用,运行不息,应化无穷的生化之德,此“德”“有纯阳之性,自然能以阳气始生万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谐,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坚固贞正得终”。说“能使物坚固贞正”是正确的,这正是王弼“性其情”的精神,但“能使物坚固贞正得终”,却错了。因为在易经的卦爻体系中,由太极而两仪、四象、八卦,其周而复始,阴阳消长的顺序排列体现了鲜明的、循环提升的周期性,它是没有终结的,是无穷无尽的。宋代易学家邵雍在其皇极经世
6、观物外篇中写道:;太极既分,两极立矣。阳交于阴,阴交于阳,四象生矣。阳交于阴,阴交于阳,而生天之四象;刚交于柔,柔交于刚,而生地之四象;于是八卦成矣。八卦相错,然后万物生焉。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故分因分阳,递用柔刚,易六位而成章也。十分百,百分千,千分万;犹根之有干,干之有枝,枝之有叶;愈大则愈少,愈细则愈繁,合之斯为一,衍之斯为万。;在邵雍的笔下,易经的卦爻体系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可以连续增加,不断递增的完备的开放体系,由太极而两仪,而四象、八卦、十六卦、三十二卦、六十四卦、一百二十八卦,一直到易林的四千零九十六卦,而且还可以不断增加,
7、以至于无穷。汉代易学家称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遯、否、观、剥、坤为十二消息卦。前面的六卦是阳长阴消,到乾卦时,阳长到极点,然后阴长阳消,一直到坤卦,阴长到极点。这本来是以十二消息卦来表示一年的月份,这也是一个螺旋上升、无穷递增的体系。如果不把它当作一堆占卜的符号,而把它纳入到先秦的人学体系之中来考量,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人性不断提升、不断完善、无限扩展以至于无穷的序列呢?笔者以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易经彖传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损卦彖传)的“时”。人们在诠释易经的时候,往往将重点是放在“变”上的,殊不知“时”之不存,“变”将焉附?礼记中庸“君子而时中”,
8、就是在周易的精神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之后所推出的精妙的判断。它的意思是,君子就是要法天之道,自强不息地守道、求道,就是要在不同的境遇之中(在不同的卦象设置的人生处境中)坚守自己的“刚中”性情,坚守自己的“大丈夫”人格。这正是先秦儒家人学高远无极的境界。人生吉凶祸福的境遇是时势造就的结果,就像卦爻之消息盈虚之因时而迁一样,往往非所能左右,但是,易经之卦爻体系所要真正突出的,是在时势的损益盈虚中坚持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实际上就是由“天”(太极)演化而成的“两仪”(阴阳、刚柔)摩荡而成的“中和”精神。先秦儒家正是抓住了易经卦爻体系中的这一基本的精神做出了一篇回响千古的文章易传。换言之,“时”与“变”,是两个互为依持的变量,它们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随“天”而“化”,左右着我们的世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与“变”营造的境遇中,就有了形似天渊的不同选择。周易卦爻辞所追求的“刚中”,中庸里讲的“时中”,实际上都是从易经之卦爻体系中孳乳出来的一种价值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