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性命担保她行.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16335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以性命担保她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以性命担保她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以性命担保她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以性命担保她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以性命担保她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以性命担保她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以性命担保她行.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自读者2001年12期P3639我以性命担保她行端 木如果在几年前,你问我“了解自己的孩子吗”,我会斩钉截铁大言不惭地回答:“恐怕在20万个父亲中,你才能找到一个像我这么了解孩子的人!”说这样的大话是有根据的。在女儿的整个初中阶段,我们父女俩之间经常进行有趣的谈话,老谋深算的我,常使女儿惊讶地大叫:“怎么我心里想什么你都知道呀?”女儿进入高中后,我算是领教了什么叫“高考战车”。每天5点半,她就要起床,自己匆匆吃点东西,6点多就出门了。晚上,我们只有晚饭的十几分钟可以聊聊,吃完饭她就回到自己的房间,关门,做作业直至深夜。我和女儿从容谈话的时间急剧减少。我渐渐感到“信息短缺”,以往“特别了解”女

2、儿的信心开始动摇。事实上,除了议论一下每次测验或考试的成绩,我们几乎来不及再聊点别的。在女儿上高二时,没有和我商量,她告诉我“要分文理科班了,我报了文科”。我心头一震,心想“大事不好”,这意味着女儿对自己的理科前景作出了否定评价。在理性上,我是坚决反对中学分什么文理科的(我甚至认为大学本科阶段也应该是“通才教育”),谁有权这么早就强迫一个孩子只能学什么呢?凭什么这么早就认定一个孩子不具有多种发展的可能呢?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对自己“适于”学什么作出正确判断呢?我小心翼翼地问女儿:“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呢?”女儿说:“老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这话让我怒火中烧,一个为人师者,怎么可以这样摧毁学生

3、的自信呢?“再想想怎么样?我认为老师说得没有道理,你很正常,并没有偏科”“你说没用,反正我得选一个!”我默然。家长和学生,竟只能这样屈服于现存的教育制度而毫无反抗余地哪怕它是如此荒唐!我读过不少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深知“评价”和评价的方式在一个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因此,哪怕孩子在某次考试中成绩不好,我也总是说:“这没关系,没准儿比全对还好,因为错过的东西印象更深!”但是我也感到,家长的鼓励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小,因为你不“专业”、不“权威”,孩子做不出来的题,你通常也做不出来;你指导的作文,通常还会被判低分。很明显,在学校里,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有时我深感恐惧:我几乎已经完全不了

4、解女儿了每天能和她有效相处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她一天要在学校呆10个小时,要说“了解”,恐怕没有人能比老师更了解孩子了。可是很遗憾,无论是每学期一两次的家长会,还是学期结束时老师给孩子的评语,都丝毫不能增进家长对孩子的了解。我相信与我有同感的家长很多,那家长会实际上就是“动员会”,动员家长与学校一起来给学生施加压力,无论哪一科的老师讲话,都是形势多么多么“严峻”,希望家长“督促、督促、督促”每次家长会后,都有几个被点名留下的男人女人,那笃定是没有好果子吃的。每个学期结束后,成绩单上照例有老师的评语,本来这是一个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太好机会,可惜,每次都是那寥寥二三十个宇,几乎是年年相同的套话两三个

5、词儿的优点和两三个词儿的缺点有一次的评语绝对是学生的字体,看来老师自己根本就没有写评语的兴趣,干脆让学生干部代劳了。有一次女儿回家后很不情愿地告诉我,班主任老师让你晚上10点钟给她打电话。我诚惶诚恐地掐着表准点打过去,不出所料,那是一大堆“必须及时改正”的缺点老师大义凛然,刀刀见血,听得我头皮直发麻!女儿问“老师说我什么了”,我犹豫了一下,“嗯,没什么了不起的”考虑到老师对家长说话多少还会客气一点,我难以想象这些话当面对女儿说出来时是个什么气势,我不能再雪上加霜。尽管我对女儿很有信心,觉得她是一个心智很正常的孩子,品行也没有什么必须矫正的缺陷,但她的理科成绩确实有江河日下的趋势,老师对女儿的评

6、价开始影响我,“也许女儿真是缺乏理科方面的才能?”“也许她真是缺乏逻辑思维能力?”“也许她学习真的不够努力?”我自己都能感到在给女儿打气时有些言不由衷了。终于有一天,女儿迟疑地对我说:“爸,我厌学了”“是吗?”我沉默无语,内心涌起一股可怕的绝望。我明白错不在女儿,是什么让她苦苦挣扎到高三,却突然丧失了自信和学习兴趣?她曾是一个多么快乐和不甘人后的女孩儿呀所有这些,大概就是当有可能脱离这种教育的机会来临时,我和女儿都没有犹豫的原因。几乎丧失了学习自信的女儿,在美国会怎么样呢?她在陌生的英语教育环境中将遇到巨大困难,这是我可以想见的,也许她一开始就会沦为班上成绩最差的一名,美国老师会对这样的学生作

7、何评价呢?我简直不敢想下去,并且做好了女儿再上两年高中的思想准备。仿佛在验证我的预计一样,进入美国高中没两天,女儿就在邮件中告诉我,“大量的单词听不懂,所有的计算、作图都用计算机,我都不会”第一次美国历史课考试女儿竟得了个“F”。我心情沉重,但别无退路,“这是正常的适应期,你一定会挺过去的!”听天由命吧!不久,似乎奇迹发生了。女儿那边好消息不断传来,“突破”先从法语开始,女儿首次得了满分!女儿说,一次法语课,有别的老师进来找我们的老师,我们老师正忙着,她就跟我聊了两句,我们老师过来以后说“她刚从中国来”。那个老师说“我知道”。我们老师又说“刚来,法语就已经得100分了”。那个老师感叹:“ Je

8、sus(耶稣呀)!”这声惊叹让女儿心花怒放。很快,她的化学又开始频频获满分,女儿给我的信写道:今天化学考试又得了100分。老师判完了卷于以后,拿给别的老师看,然后说:“班里没别人这样,这都能当标准答卷了。”正好有别的班的人来问问题,他就跟那人说:“问Stephanie(斯蒂芬),她什么都知道。”女儿的每次邮件,都要写几句老师对她的评价。让我惊奇的是,这些评价无一例外是赞扬,而且往往是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地赞扬,“你们要努力呀,否则将来你们都要给斯蒂芬打工去了”等等,女儿说“我都不好意思了”。这些赞扬有点像兴奋剂,不知为什么,女儿开始自信得让我感到陌生,一些我原来并未发现的特质似乎开始呈现。我不大

9、有把握有资格“指导”她了。果然,3个月过去,女儿不经我同意,干脆地告诉我“准备今年就申请大学”,她甚至已经试着考了一次“托福”。我楞了一会儿,觉得女儿有点好高骛远,“托福”能考个四五百分就了不起了,她什么时候见过这个世面呀!不久,成绩出来了,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她竟考了六百多分。这个成绩申请美国大学绰绰有余。女儿真的开始申请大学了。她告诉我其中一个必要程序是中学老师的推荐信。与中国的“一考定终身”完全不同,美国对申请人大学的学生采用复合评价,不仅要看你“大学入学资格考试”的成绩如何,你平时的成绩也占一定的比例,还要看你有什么特长,甚至做过多少时间的社会公益工作,中学老师的评价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10、我大大地担心起来,以往国内老师对女儿的评价言犹在耳,刚刚在美国学校里呆了几个月,美国老师怎么可能了解一个中国孩子呢?女儿似乎忘了这件事。其后一段时间的邮件里,她绝口不提老师的评价是什么。我想糟了,美国是个信用社会,老师向大学推荐学生关系到自己的声誉,绝不会像中国人通常认为的是个“人情”,拣好话说就是了。也许,美国老师是否愿意推荐女儿都是个问题女儿不提,我也不好问。又过了一段时间,我接到厚厚的一封信,是女儿从美国寄来的。打开一看,是4封美国老师给大学的推荐信!我迫不及待地开始读,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油然而生法语老师的推荐信在过去的5个月中,我很高兴认识斯蒂芬。她去年10月到沙龙高中读书时,我教她法

11、语。法语对她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她的第二外语),同时她不得不掌握英语(她的第一外语),还要适应新的文化氛围,但所有这些都没有难倒她。斯蒂芬是个非常聪明的学生。她在沙龙高中的第一周,就问是否可以放学后留下,让我教她以前没有学的功课。令我惊奇的是,斯蒂芬在一个小时内就都学会了。她不时地展示她的语言天赋,在班里成绩最好(从开学第一天起,她的分数没有低于A的)。她对细节和微妙的语法差别有敏锐的目光,能成功地记住新词汇并在文章中创造性地运用。出语轻柔的斯蒂芬能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对她适应困难的法语发专的能力印象非常深刻。斯蒂芬学习勤奋、自觉,总是认真完成作业,以自己的努力和精确超出我的预期。斯蒂芬

12、是成熟、友好的女填。她的同学大部分像大一新生,只有她像大四学生。她在小组中做得也不错,我经常看见她给同学讲解难题。另外,我们课下经常交谈,她既和我分享她的经历,又喜欢问我有趣的问题。我相信,斯蒂芬在大学里会继续在个人学术方面取得进步,获取成功。对你的2005班(毕业班)来说,她是宝贵的财富。我毫无保留地推荐她。凯瑟琳M特纳亲切、自然和对学生细致的观察,竞使我这个看惯了“套话”的人一时间感到既新鲜又温暖,评价可以这样写的呀!数学老师的评语我很高兴写这封信,并以我的名誉担保,斯蒂芬今年参加了我的初级微积分课程的学习。学习期间,我发现斯蒂芬不仅勤学好问,而且富有同情心。她总是努力、认真地完成作业。她

13、在数学和解决难题方面有显著特长。斯蒂芬经常以自己优雅而且具有创造性的方式解决难题、完成数学证明。斯蒂芬也常常帮助身边的同学做难题。在枝期间,斯蒂芬为了得到问题答案,通常比别人回家晚,有时候她也在学校里帮助别的同学。学生们尊重她的文静和才智以及她解释问题时的耐心。显然,她在事受着帮助同学的乐趣。有斯蒂芬做学生我很高兴,她在任何校园都会受到重视。为上述及更多原因,我向贵技推荐斯蒂芬。特雷西史密斯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女儿竞有数学“特长”?还能“优雅且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难题?!她不是“没有数学脑子”吗?英文老师的评语斯蒂芬从不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学术辩论。她的准备总是全面而准确。她不喜欢大惊小

14、怪,对每个可能的事件都有预测。有的学生考试时爱靠运气“赢取胜利”,获得最佳,但斯蒂芬不这样,她付出的代价是时间和努力,这在她优秀的作业中有所反映。斯蒂芬不仅仅是学术机器,她对学习感到兴奋。有的学生仅仅是搜集信息,而斯蒂芬在探索智慧。她与困难的概念搏斗;对有挑战性的问题,她不接受简单的答案。她所做的是把不同的想法结合起来,把众多概念放在一起。她不怕在解决难题时碰壁。我很喜欢像她这样有毅力的学生。她能适应高水平的大学学业吗?我以性命担保她行。对此,一秒钟都不应该怀疑!人格的力量,这就是全部。这就是麦粒和谷壳的区别,这就是斯蒂芬的内在。不自负,不自私,不虚伪,她是积极向上的女孩,能够明辨是非。斯蒂芬

15、勇于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当事情不顺利时不找借口。她知道如何自我解嘲,也知道如何关心别人。她不贬低别人,也不利用别人。她尊重人,对人公平、体贴。她具有人格的力量。我就以此来结束我的评价。约翰C科林斯英文老师对女儿的评价让我目瞪口呆,有哪位老师会对一个学生的品质“以性命来担保”?!无论对学业上的特点描述,还是对内在人格的观察,甚至对女儿未来的预期,这位有博士学位的老师都远远超过了我这个父亲我感到惭愧,以这样宽阔的视野对一个孩子作出评价,对我,对中国的教育文化来说都是陌生的。指导老师的评语去年10月的一天,斯蒂芬从中国来到马萨诸塞州沙龙市的沙龙高中,坐在我的办公室里登记注册,成了我们这里的新学生。

16、哇!我无法理解她脑子里会想些什么。第一印象容易给人错误导向,但我很快被这个女孩的沉着、聪慧所震惊,开始关注在她身上会发生什么。幸运的是,斯蒂芬以前曾经在澳大利亚住过一年半,英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错。我们开始制订帮助斯蒂芬的学习计划。当天,斯蒂芬表示她的目标是争取和其他高年级学生一样从沙龙中学毕业,然后申请在美国读大学。作为一个在沙龙中学做过37年顾问,接触过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的人,我不得不指出斯蒂芬的目标太高了。但是,她以轻柔却坚定的语气笑着回答:“我是高年级学生,想这个学年就毕业。”斯蒂芬表现得很完美。在我做顾问的经历中,还没有听说过有外国学生比她更快地完成了学术转型。谦虚的斯蒂芬甚至

17、不愿意接受她应得的高分数。数学和其他理科方面的科目对她来说很轻松,遥遥领先于她的同班同学。她喜欢语言,学起法语来是个明星。然而在英语和美国历史方面,她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还需要努力。她的所有老师都有共同的想法,“她太不可思议了,请再给我们20个像斯蒂芬这样的学生!”他们一致赞扬她的勤奋、学术好奇心、专心学习和愿意帮助小组中其他同学的行为。平时斯蒂芬在课堂上很安静,但一被叫到回答问题时总是清楚无误,显示出极强的理解力。她的历史老师这样评价: “考虑到斯蒂芬有限的学习英语的经历,她在字谜、小测验和写作方面的成就是惊人的。我知道她花几个小时做每日的字谜测验准备,胜过她的同学。她来我的班3个月写作能力就大

18、幅度提高。她总是来寻求帮助,问很棒的问题。”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她在美国有竞争力的大学里会非常成功。她的法语老师补充说:“尽管达只是初级法语班,但斯蒂芬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她对语言敏感,在一个小时内就能零握别的同学一个月才能记住的单词。她人也很好,总是耐心地帮助同一小组中落后的、新来的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因而他们特别愿意和她在同一小组。毫无疑问,斯蒂芬聪明、专心、勤奋,而且特别有组织纪律性。”最后,教她初等微积分和三角学的老师这样评价斯蒂芬,“一个优秀的学习数学的学生,拥有极高的数学技能。她的作业总是无可挑剔,很明显,她依靠直觉,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她谦虚、不摆架子、文静,但是她积极主动地伸手帮助

19、同学,她经常放学后来找我,而我在忙着和别的学生交谈时,她就在教室里帮助其他同学。”斯蒂芬在学业上越来越自信,同时她也开始交朋友,在社交方面开始轻松自如。她爱好运动,希望能参加我们学校的春季田径比赛。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和沙龙高中的同龄人有许多共同之处。最近,她的父亲问她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有什么区别时,她说:“老师不一样。美国老师非常亲切、友好。考完试他们进行评论;而在中国,我们只是拿到分数。在中国我们需要死记硬背,而在美国你不得不学习思考,学会表达思想。”斯蒂芬是个不同寻常的女孩。她独立、灵活,非常善于适应生活中的变化。她以乐观的态度看待将来在大学的学习。尽管她想念父亲、其他亲人和在中国的朋友,但

20、她肯定对大学的挑战有准备。在沙龙高中的极短时间里,她就证明了自己是优秀的学生,是积极进取、善于接受挑战的女孩。我满怀热情地赞同最具竞争力的大学接纳她。乔贝克汉姆这像是一份学生评价吗?说实话,贝克汉姆先生的推荐信,我读起来就像是一个老朋友在与我媚媚而谈,亲切、从容,充满热忱。显而易见,他是如此负责,除了自己的观察,还逐一征询了女儿所有科目老师的意见,遣词用语非常谨慎例如,我很担心女儿因为爱面子、不主动在上课时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而这是美国教育中非常被看重的品质,几次在邮件中叮嘱她要“改正这个缺点”。贝克汉姆先生也发现了这一点,但他使用的词是中性的 “安静”。他在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什么呢?呵护着学生

21、的自尊!读完这些老师极具个性的评价,那个“没有数学脑子”的、只能上文科班的、垂头丧气感到“厌学”的女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看起来正全面获得进展、甚至有点出类拔萃的女儿!仅仅三四个月过去,女儿的学习状态和自信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是什么起了如此奇妙的催化作用?我想说,是不同的评价标准使然!一个孩子如果总是受到负面评价,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自暴自弃。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就像一杯没倒满的水。在中国老师这里,通常看到“一半是空的”;而在美国老师那里,却总是看到“一半是满的”前者否定,后者肯定,哪一种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呢?当然是后者,这早已被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所证明仅仅是因为教师

22、对学生的期待不同,一部分学生就会比另外的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这难道不是我们的教育应当反省、深思的吗?尽管相隔万里,我还是想大声对这些了不起的美国老师说声 “谢谢”,他们做到了我这个父亲力不从心的事,让女儿重新 “起飞”。我已不在乎这些评价对大学录取女儿产生什么影响,但我问女儿,是不是永远不会忘记,曾经有一个叫科林斯的老师在评价自己时说 “我以性命担保她行,对此一秒钟都不应该怀疑!”女儿热烈地回应: “Yeah!”(曹金良摘自中国青年报2001年4月2日,陶 梁图)我的大学爱情观1、什么是大学爱情: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时间自由,自己支配的环境,也正因为这样,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学生恋爱一

23、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恋爱和学业也就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恋爱关系处理得好、正确,健康,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恋爱关系处理的不当,不健康,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因此,大学生的恋爱观必须树立在健康之上,并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我从下面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对大学爱情观。2、什么是健康的爱情:1) 尊重对方,不显示对爱情的占有欲,不把爱情放第一位,不痴情过分;2) 理解对方,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并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满足; 3) 是彼此独立的前提下结合;3、什么是不健康的爱情:1)盲目的约会,忽视了学业

24、;2)过于痴情,一味地要求对方表露爱的情怀,这种爱情常有病态的夸张;3)缺乏体贴怜爱之心,只表现自己强烈的占有欲;4)偏重于外表的追求;4、大学生处理两人的在爱情观需要三思:1. 不影响学习:大学恋爱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经历,学习是大学的基本和主要任务,这两者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学生因为爱情,过分的忽视了学习,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学习的时候就认真的去学,不要去想爱情中的事,谈恋爱的时候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2. 有足够的精力:大学生活,说忙也会很忙,但说轻松也是相对会轻松的!大学生恋爱必须合理安排自身的精力,忙于学习的同时不能因为感情的事情分心,不能在学习期间,放弃

25、学习而去谈感情,把握合理的精力,分配好学习和感情。3、 有合理的时间;大学时间可以分为学习和生活时间,合理把握好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的“度”很重要;学习的时候,不能分配学习时间去安排两人的在一起的事情,应该以学习为第一;生活时间,两人可以相互谈谈恋爱,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5、大学生对爱情需要认识与理解,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 明确学生的主要任务“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大学时代是吸纳知识、增长才干的时期。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认识到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校大学生要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而不是因把过多的精力、

26、时间用于谈情说爱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因此,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道路,合理分配好学习和恋爱的地位。(二) 树林正确的恋爱观提倡志同道合、有默契、相互喜欢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学习、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大学时间,锻炼自身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有爱而放松了学习。 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爱情是奉献而不时索取,是拥有而不是占有。身边的人与事时刻为我们敲响警钟,不再让悲剧重演。生命只有一次,不会重来,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三) 发展健

27、康的恋爱行为 在当今大学校园,情侣成双入对已司空见惯。抑制大学生恋爱是不实际的,大学生一定要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与恋人多谈谈学习与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四) 爱情不是一件跟风的事儿。很多大学生的爱情实际上是跟风的结果,是看到别人有了爱情,看到别人幸福的样子(注意,只是看上去很美),产生了羊群心理,也就花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爱情(五) 距离才是保持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的法宝。爱情到底需要花多少时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

28、题。有的大学生爱情失败,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多。相反,很多大学生恋爱成功,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准确地把握了在一起的时间的多少程度。(六) 爱情不是自我封闭的二人世界。很多人过分的活在两人世界,对身边的同学,身边好友渐渐的失去联系,失去了对话,生活中只有彼此两人;班级活动也不参加,社外活动也不参加,每天除了对方还是对方,这样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不仅影响学习,影响了自身交际和合作能力。总结:男女之间面对恋爱,首先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重应有的品格,千万不要盲目地追求爱,也不宜过急追求爱,要分清自己的条件是否成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确大学的目的,以学习为第一;规划好大学计划,在不影响学习的条件下,要对恋爱认真,专一,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认真对待恋爱观,做健康的恋爱;总之,我们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让大学的爱情成为青春记忆里最美的风景,而不是终身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