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嬉皮士与小众文化传播.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17035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嬉皮士与小众文化传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网络嬉皮士与小众文化传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网络嬉皮士与小众文化传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网络嬉皮士与小众文化传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网络嬉皮士与小众文化传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嬉皮士与小众文化传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嬉皮士与小众文化传播.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网络嬉皮士与小众文化传播Net Hippies and Narrow Cast 姓 名: _ 学 号: 班 级: _新闻学(广告)_指 导 老 师: 职 称: 日 期: 目 录摘要 3Abstract 3一、旧嬉皮士的概念 4二、网络嬉皮士的概念 5(一)、网络嬉皮士与传统嬉皮士的相通性 5(二)、网络嬉皮士与传统嬉皮士的差异性 5三、网络嬉皮士的表现 5(一)、网络嬉皮士出现的条件 6(二)、网络嬉皮士表现的行为 6四、网络嬉皮士与小众文化 10五、小众文化的传播模式 11六、小众文化的发展方向 12参考文献 15结语(致谢) 16网络嬉皮士与小众文化传播Narrow Cast and Ne

2、t Hippies Phenomenon摘要:随着媒介的细分与发展,信息传播方式渐渐由传统的“大众传播”转向现代的“小众传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恒古不变。小众传播最显像的表现方式无疑就是网络传播,因为网络的普及,网民迅速增加,尤其当下年轻人对网络可谓相当熟悉。于是出现了一种网络嬉皮士现象,颇有当年嬉皮士文化的倒戈之势。新嬉皮士们有着嬉皮士鼻祖的愤世嫉俗和特立独行。从网络嬉皮士现象可以窥查到当今信息传播的新趋势,即走向分众小众。本论文试从传播学角度进一步探讨游弋于主流之外的这股小众力量的传播模式及其自身的发展方向。关键字:网络嬉皮士、小众文化传播Abstract:With the divi

3、sion of labo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the spread way of information has transferred from “mass communication” to “narrow cast”, but the principle of “bird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will never change. Undoubtedly, the most obvious expressive way of narrow cast is Network Communication for th

4、e popularity of Internet, the rapid increase of Netizen and their familiarity about web.Nowadays, a new group of people called “Net Hippies” occurs, trying to be subversive as the previous Hippies in 20th century. They inherited the impulsiveness and rebellious character from Hippies originator. We

5、can pry about some new trends of information spread from those Net Hippies. My essay further discusses the spread model of this small group which is isolated from mainstream and its self-development direction.Keywords:net hippies、narrow cast从网络嬉皮士现象看小众文化传播一、旧嬉皮士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对于世界历史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年代,在这混乱的十年里,先

6、后爆发了席卷全美的黑人民权运动、激进新左派运动、叛逆青年反正统文化运动、女权主义运动和反战运动。其中的叛逆青年反正统文化运动也就是为我们所熟知的嬉皮士文化运动。何谓嬉皮士?一群对主流文化怀有敌视的愤怒青年?他们的形象似乎与性自由、毒品、摇滚乐、奇装异服划为等号,其激进极端的生活方式遭到保守派的讽刺,但也同时受到万千先锋青年的追捧。因为拥有明显对抗当时社会主流文化的特征,有关学者将嬉皮士文化定义为反正统文化,“所谓反正统文化,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从意识形态层面上说,是一套从根本上拒绝社会主导文化的信条和价值观,主张制定另类文化价值观,具有相当明显的宗派性;从行为层面来说,是指那些认同和接受反正统

7、文化另类文化价值观的群体。在这种另类文化价值观指导下,他们的行为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倾向于逃避社会,远离尘嚣。”1“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抗议活动,是超政治的文化层次的困惑之产物,反对一切权威,拒绝委身于任何价值,强调个人自由选择,反对一切真理,主张价值相对主义,反对理性化的制度,要求官能尤其是两性及同性关系上的解放。” 2嬉皮士们习惯以反对一切的姿态来呈现一无所信,但正如哲学教授刘小枫所说“一无所信实质上亦是一种相信,同样构成一种类型的知识的形式,它相信真诚地相信不相信和空虚。这种知识类型导致的社会行动显而易见:游手好闲,性即乐,追逐时潮,无所谓,耍嘴皮子(闲谈)。”尤其当这种一无所信又联结着对

8、于政治的期望时,它成为了一场革命,而不仅仅是一场游戏。总的来说,虽然历时不过短短六七年,但这场文化运动对整个历史的影响是深刻的。二、网络嬉皮士的概念网络嬉皮士概念:长期混迹于网络的亚文化青年活跃分子。普遍具有较长网龄,熟用互联网,拥有个人主页,多建立过或加入过特属的群组圈子,发帖回帖踊跃,乐于主动转载奇趣新闻,崇尚网络搞怪无厘头文化。 (一)、网络嬉皮士与传统嬉皮士的相通性:援引旧嬉皮士文化运动,是为了类比21世纪网络环境下的新嬉皮士文化现象。他们恢复了一些20世纪60年代嬉皮士运动的特性,比如强调个体自由个性解放,穿他们愿意穿的衣服,做他们喜欢做的事,要求不受束缚地自由表达。并且对自己特有的

9、群组圈子具有强烈认同感及依赖性等。(二)、网络嬉皮士与传统嬉皮士的差异性:1. 虚拟性网络给予了新一代网络嬉皮士们独特的虚拟环境。所有的行为实质上都是在一台连接了互联网的个人PC上完成的。熟用网络的嬉皮士们懂得利用网络自由无限的超链接方式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工具来充分表达个人的想法意念。2. 非政治性相对和平的时代背景削弱了网络嬉皮士们的政治反抗特征。他们虽有对政府若干行为的不满,但不至于将这种委婉抗议上升为实质的激进的政治反抗。3. 分散性网络嬉皮士们可能住在不同的城市地域,只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或价值观而聚集在一起。有的相交多年也没有见过一面。三、网络嬉皮士的表现(一)、网络嬉皮士出现的条件1

10、网络文化的普及截止到2009年4月,中国网民人数已达3.16亿,仍保持为全球第一大网民数量国家。从第23次互联网发展报告来看,青年人(18-30岁)中的网民普及率一直领先于其他年龄段,已经趋于饱和状态(98%)。3 从不同职业的网民普及率角度来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已经使用了互联网。而上网最主要的目的依次为获取信息85%,休闲娱乐36%,与人联络(如收发邮件、IM、SMS、聊天等)31%,学习9%,网上银行、买股票、付帐等10%,获得各种免费资源(如免费邮箱、个人主页空间、各种免费资源下载等)6%,交友1%,网上购物5%,其它3%。可见,网络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愈发强大。并且我们可以预见到,随

11、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民对于网络的运用将更为圆熟和规范。2社会氛围的压抑网络相对自由开放的氛围,将现实相较得更为憋闷压抑。 政治方面,虽无大规模战争,但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纠葛频繁。经济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网民的情绪有所起伏。文化方面,无论是电影的删节版还是视频的禁放令都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反应。大部分网友对之表示愤慨。长期使用网络的网民多为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人群,受西方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思潮的影响明显,在个人理想受到社会现实冲击时自然会想到借助网络来抒发情绪。这从另外一方面体现的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微妙矛盾。(二)、网络嬉皮士表现的行为1. 网络社区的虚拟繁荣(1)个体行为近年来,“恶搞”与

12、“山寨”成为网络流行语与网络嬉皮士们的传播不无关系。代表了草根平民智慧的网络嬉皮士们总有出其不意的原创方式来对抗“严肃”与“正统”,早年是无极馒头事件,现又有草泥马事件,他们以轻浮夸张的行为打太极般诉诸着个人的观念对抗着权威的体制。由于精通网络,他们懂得利用各种手段来传达自己的想法。而个体行为的个性化,传播速度的光速化,又造就了特定的网络走红现象,这种走红甚至可以吸引主流媒体注意,成为某种网下流行,从而被细细读解成某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网络嬉皮士的走红其实也不难理解,类似于苏珊桑塔格所言的坎普,“发现对劣等趣味的良好趣味,能使人摆脱重负,强调高级的,严肃的快乐的人是在剥夺自己的快乐。他老是限制自

13、己能够享受的快乐。坎普以一种肆无忌惮的妙趣横生的享乐主义出现,对良好趣味施加影响。”4(2)群体行为主要表现为SNS小组的虚拟火爆。所谓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豆瓣网作为中国互联网代表型SNS,拥有繁荣的群组文化。2009年5月4日群组类型及数量统计报告:读书 (作家 书籍类型 报刊)1458影视 (电影 导演 演员)1833音乐 (艺术家/乐队 地区 摇滚)2813艺术 (戏剧 展览 博物)1170生活 (美容 美食 服饰)3307兴趣与收藏 (旅行 摄影 游戏)2914情感 (单身 婚

14、恋 其他)1425学术 (人文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1060商业与财经 (经济 管理 金融)310互联网与技术 (编程与软件 数码产品 互联网)660大学与教育 (大学 中学 求职)952体育 (足球 羽毛球 篮球)356地域 (中国大陆 香港 USA)1833小组中,管理员充当了传统意义上的意见领袖的角色,但传播已不止于拉扎斯菲尔德所言的“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换言之,意见领袖的角色并不固定,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成为热门话题的制造者,特定思想的表达者,传播方式由单点对多点的直线型转向多点对多点的发散型。另外,每个小组都有清晰的定位和理念。辅之以独有的话语和标识。因为网络特殊的传播方式,网民

15、普遍运用着以下特殊符号变异方式作为网络交流方式:英文及英文简写(eg:PS=Photoshop)、英文的汉译谐音(eg:3Q=thank you)、拼音及拼音简写(eg:ls=楼上)、表情(eg:兔斯基系列)、网络通假字(eg:河蟹=和谐)、象声词表示感情(eg:555=呜呜呜=哭泣),这些web1.0阶段的网络符号依旧有效,而随着web2.0的发展,小圈子文化则生成更复杂更丰富的话语系统,这个话语系统在符号的基础上形成特定讯息,并借助语言、文字、音声、图形、画面、影像等各类载体进行传递。以下截取具有代表性的非主流文化符号予以详解。非主流文化符号:流行文化向来对现有文化规范具有颠覆性,而非主流

16、的火星文就是一例典型的标举着“特异”入侵到我们正统语言文字习惯的案例。符号、繁体字、日文汉字加上错别字,是火星文的一大特色,其故意造成阅读理解上的障碍,是一种边缘小众青年群体标新立异的表达方式。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人是符号的动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指明人的独特之处,才能理解对人开放的新路通向文化之路。”5一种表达方式的出处源头难考,但其传播速度却惊人,一旦在某个特定圈子内形成某种时尚,就渐成这个圈子独有的时尚文化特征。对此,齐美尔认为“时尚的魅力在于,它一方面使既定的社会圈子和其他的圈子相互分

17、离,另一方面,它使一个既定的社会圈子更加紧密显现了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紧密联系。时尚的魅力还在于,它受到圈子的支持,一个圈子内的成员需要相互的模仿,因为模仿可以减轻个人美学和伦理上的责任感。”6符号是某种表征的展示,小圈子文化则借助着符号打造着自己的旨趣和意念。需注意的是,非主流的原始初衷是一种个性的张扬,只在小范围内流行,但由于其传播过程中的变异,导致了某种歪曲,这则另作他论。可作为小众文化扩散至主流文化后的变调转向。SNS的出现对于互联网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web2.0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直接影响着所有门户、搜索引擎和论坛等,代表了互联网以人为本时代的来临。应该说,小众文化依托着SNS的强大

18、功能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边缘人群生活乐土,这在某些特定圈子(艺术圈、摇滚圈)中尤为明显。2. 网民生活的明处繁荣 生活聚会、音乐演出、展览沙龙、拼吃拼玩等时尚项目逐渐兴起,各类同城活动频繁发布。线上组织,线下接头的方式是广大网民彼此相识的良好方式。豆瓣网作为中国互联网代表型SNS,可发布各类同城活动,涵盖内容有音乐演出、展览、电影、讲座/沙龙、戏剧/曲艺、生活/聚会、体育、旅行、公益及其他。2009年4 -5月活动城市及数量统计报告:北京 1158上海 779广州 269武汉 143杭州 158成都 179深圳 115南京 150西安 96重庆 65天津 81厦门 71长沙 69大连 46苏州

19、38一个城市的活动数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化活跃度。虚空的网络里热络的人们终于在城市的现实里得以相遇,活动频繁,城市则留下其居住者建设者们的记忆和思想,渐渐酝酿出属于一个城市的独有气质,这本身就是件叫人激动人心的事。正如连城诀的作者何树青所言,“智慧在街市上呼喊,在宽阔处发声。在热闹街头喊叫,在城市门口,在城中发出言语。”四、网络嬉皮士与小众文化网络嬉皮士文化是小众文化的一分支,一代表。其直接隶属于圈子文化。“活着,因为有同类,真好。”这是一名网友的真实心声。任何时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是永远正确的。早在无网络时代,圈子文化已根深蒂固,而网络普及的这个时代,圈子文化则更为突

20、出,并且因着全球化的势头呈现出国际化无边界。对此,网络写手李寻欢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毫不夸张地说,网络世界组成了一个新宇宙。”“所谓圈子是一些无形的群体,并没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规范,它的组成来自共同的兴趣和目标,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和博弈,最终达到价值认同,形成相对固定的人群和独特的话语环境。在我看来,理想中的圈子,就是在悲情的岁月,一帮互相舔舐伤口的人。”7“圈子,团伙、帮派、社团、组织、同党、小山头,等等,这些词的含义有所不同,但也不无相通之处,都是指由一伙人形成一个固定的或大或小的团体。在所有这些指称中,圈子显得最为低调温和,更富有民间和日常生活特征,它通常是指朋友交往的小圈子,其前提是有

21、闲情逸致,其形式主要是吃喝玩乐,其目的是排除孤独感,获得交流或倾诉等情感方面的沟通。圈子是日常生活的延伸,也是对它的超越。既然形成某个圈子,就会有这个圈子的特定的形式和风格,有它的事件和秘密,总是有核心人物和吸引人的主题,最重要的也许在于,圈子会让人活得更为真实彻底,更有性情。在高度政治化的年代不会有圈子的存在,一切都被政治组织机构所掌控,个人的自主性为组织的忠诚、纪律和服从所支配,不可能再有游离于强大的政治组织机构之外的小圈子存在。”8如今的政治环境自然不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普遍拥有了结交的自由、表达的自由。圈子是凝结个体的绳索。而这凝结的力量不再是组织。针对圈子和阶层的关系,社会学

22、家孙立平还指出“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在定型化。阶层之间有边界,阶层内部有认同,社会流动常规化。”9这或许是和平共处百家争鸣的好势头。五、小众文化的传播模式传统媒体并非没落,广播、电视、纸媒依旧发挥作用,但对于时下年轻人而言,网络已构成生活更重要的一部分。按出现的次序而言,网络已被定义成“第四媒体”,它独特的交互性是前三媒体望尘莫及的。“这不仅是交流形式的革命,更是交流本质的革命”。 10这场革命自身也经历着技术上的不断革新,代表着摸索的1.0时代已经过去,2.0时代网络的发展更有出彩之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活变成了这样,早上起来打开电脑,习惯性地上了某SNS社区,友邻们干了什么便一一映入眼帘

23、,他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事,她发现了什么新鲜的事,他最近有什么感悟,她最近有什么困扰这样一个彼此分享即时互动的动态过程,只有SNS传播方式能做到。他也许是未曾谋面的,她也许是至亲好友,网络的神奇之处就在这里,它让浑身不搭界的人得以交流,或让心有灵犀的人得以惺惺相惜,它是虚拟的也是真实的,在很多情况下,虚拟与真实已经融合接轨无法分辨无法脱节。豆瓣震组很红(当时我就震惊了37651人),豆瓣冷组也很红(我们爱讲冷笑话98787人),豆瓣网站推荐组也红(82404人),其一表现了奇观社会的奇观化,其二表现了网络中的人自娱自乐的倾向,其三表现了互联网资源的共享普及化。这些红组之外还有千千万不知名的小组,公

24、开,半公开,或私密,共同组成了条目繁多内部繁荣的SNS圈子。有知名红组,自然还有知名红人,网络嬉皮士常充当这样的角色,他们的主页内容丰富,涵盖的信息充分表达他们的个性,他们整日灌水潜行,交到了许多志同道合之人,形成网络强关系链。他们的乐于表现使他们具有一定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有些是纯自我愉悦型膨胀型的,有些则带有职业商业色彩,譬如很多红人是卖打口碟和古着的,高调的目的是网络公关。这些红人之外也有千千万不知名的人物,作为围观者旁观者,可以拍手鼓掌也可以嗤之以鼻。总之,是人的互动搅动了这张全球大网。无论如何,应该说得益于SNS的这种传播方式,网络才显示出如此精彩,它让精华内容迅速浮出水面让多人品鉴,

25、使信息的价值最大化;它使人们有机会集结朋党,隔着玻璃互相爱抚不再孤单。以下对这种传播方式予以详解。SNS社区区别于传统门户、搜索引擎或论坛的地方就是,它将网络以信息为主体转变为以人为主体。网络不再是由资讯主宰的网络,而更赋有人情味。其架构主要可归结为三层:主页(profile)、关系链(relationship)、内容(content)和应用(Application)。(1)、主页(profile)是人的居所,是人基本属性的展示地。人物画像在此处得到丰满,profile包含了用户的社会属性,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等;有的还包括用户的爱好,服务使用倾向等推导属性。用户在这片自留地里可上传丰

26、富内容,打造网路上的个人形象。(2)、关系链(relationship)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这种关系可以是由现实中结交后扩展到网络的,也可以是纯网络结交的。无疑,网络给予人更多地认识志同道合者的机会。关系链,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群体的关系;群与群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好友关系(强关系链),关注追随关系(弱关系链),同好关系,(同爱好,粉丝圈);同地域关系(同城)等;在一个SNS社区产品中,关系链是非常核心的,具有很大的营销价值。早期MAIL和IM虽然也有关系链,但是是个体与个体的关系链,MAIL作为正统文件传输和信息交流工具具有滞后性的缺点,IM作为即时通讯工具虽然能做到快速联络,但还是相对封

27、闭,无法施展拓展关系链的功效。(3)、内容(content)包含两类。一类是由SNS自身提供的。一类是用户贡献内容(User Give Content)。表现形式和载体从简单到丰富,有简单文本,短文本,到图片,音频,个人视频,随着网络硬件条件的发展和网民自身使用网络能力的增强,内容将趋向丰富化。应用(Application)涉及SNS网站技术层面的专业性更多些,是盘活整个SNS的活力之源。一个成功的SNS懂得如何调动用户的使用积极性。这其中,很多SNS实施和第三方合作的方式,由第三方开发有趣插件供用户使用,不失为一种良好合作方式。基于这三层联结,用户可以在主页和群组上浏览到想要接收的所有动态信

28、息。这种选择性新闻来源(Newsfeeds)订制接收方式于用户和网站皆有利处,一方面避免了用户收到多余信息的干扰,一方面提升了互联网的有效信息传播。关系链则通过内容分享和应用交流得到巩固。小众文化依赖着SNS的传播模式,发展渐趋成熟。小众文化的特异之处在于它的边缘性非主流性。是被主流屏蔽或排斥的一种文化。之所言小众,信奉的人必然稀少,这样稀少的一群“怪”人得以相识,一大途径是通过网络。而正是通过这种途径,小众文化获得了自己的一片生存空间,与大众文化得以安然相处井水不犯河水。他们不寻求主流的认同,他们寻求的是内部的自我认同。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六、小众文化的发展方向豆瓣重口味组由于长期讨论色

29、情暴力内容,被豆瓣管理员强制解散,系统邮件依旧毕恭毕敬地深表道歉,并罗列社区指导法律法规若干,但成员油腔滑调老奸巨滑已成习惯,声称爆豆瓣鹳狸猿的菊花后又建新组,成员间互发豆邮邀请,人气马上聚集起来。自很黄很暴力的网络问题被重视起来后,网络平台受到更多的限制。李银河说过,在一个自由度相对开放的社会,人们受到的压抑较少。自此看来,我们社会的自由度还不够开放,多元文化还未得包容,小众边缘文化依旧处于大众主流文化的打压排斥之下。不过,社会总在进步,在相对自由开放的网络社区里,因为这样一种有效的小众文化传播模式,让某一部分人得以聚集。小众文化的发展方向基本可概括为:更细密更集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以

30、前由职业衍生出的圈子尚且那么多,现在的分类则更丰富,直接导致小众文化的分支更为细密。单个与单个文化圈子间有交流也有隔阂,内部则体现出更为集中的强大凝聚力。需注意的另外一些问题是,虽然新的电子媒介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便捷,但其实体并非脱离于现实社会的架空产物,它是受制于现实社会并作用于现实社会的。网络一度因其相对自由的尺度被予以“电子乌托邦”的遐想。人们怀着乐观的期待,憧憬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无疑,在电子传播网络里,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作为一个个终端网点,享受着自由开放的表达权利,有人认为,新媒体技术将保障每个人自主发表言论的机会,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观点的自

31、由市场” ,运用至民主投票机制,更是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和发表公关看法提供了便利,一个普遍民主的社会将有可能诞生。但是,单纯技术上的可能性其实并不能必然保证理想的社会形态的建构。在虚无缥缈的网络世界里,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但也容易被人遗忘。一个非严肃的环境,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一个容易被大量信息冲击稀释的新宇宙,能真正作用到现实社会里的能力是有限的。媒介即信息,话语即权利,网络世界多少程度上是做到了打破了沉默的螺旋套路,人们开始争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但网络肯定没有与现实完全接轨。网络也没法与现实完全接轨,全民实名制不可能实现,甚至人们早已习惯了在网上率性表达,在网下规矩做人,造成奇怪的网上网下之分

32、裂。技术的进步不代表技术的全胜,总的而言,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可能会使上述“电子乌托邦”沦为空想。首先,人们的信息获取机会并未予以均等,无形的手依旧监控着部分信息源头。其次,是既得利益的纠纷,人们需要通过转移传统媒体信息时会引来版权问题。再者,是“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的问题,就是由于人们倾向于关心自己原本就喜欢的东西,倾向于和与自己志趣类似的人交流,就很可能群聚于各自的小团体乃至个人的小世界中“作茧自缚”不可自拔,从而对区别于自身的其他社群怀有偏见。另外,又有“群体盲思”(Groupthink)的问题,在团体决策的过程中,群体成员往往不能“群策群力”、“各抒己见”,相

33、反常常由于种种原因而随大流,压抑自己与群体主流不一致的看法。11“一种理想社会的到来,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条件,而且需要更为复杂的社会条件,其中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合理化以及人的自身素质的提高等等。”12 “人类世界是一个由多元化文化组成的社会,多种文化的存在,构成了我们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多种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交流、沟通和互动,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全球信息化的理性目标应该是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共同繁荣,而不是以一种文化吞并或取代其他文化。”13主流文化有主流文化的盘踞疆域,小众文化有小众文化的自留空间,小众文化补充主流文化,主流文化容忍小众文化,这才是文化发展之道。参考文献:1 周伦佑

34、反价值对既有文化观念的价值结构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第5-14页2 王恩铭 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嬉皮士文化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21-22页3 第23次互联网发展报告:网民年龄构成 4 苏珊桑塔格关于坎普的札记反对阐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337-339页5 李彬 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第4-5页6 齐美尔 时尚的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第92-93页7 万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帮要混圈子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第224页8 陈晓明 从圈子看知识界的变化圈子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第210页9 孙立平“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一个好的社会应该存在圈子圈子第232页10 大卫 菲利普斯 网络公关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1页11 桑斯坦的信息乌托邦法律出版社 2008年版 第3-6页1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156页1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255页结语(致谢)本人因工作原因多接触网络,故对网络文化颇感兴趣,研究至此,亦发觉许多新妙之处。虽与本专业“广告”偏离较远,但不失为传播学方面的至真心得。论文赶得颇为仓促,有不足之处以后尽当完善。感谢导师谢老师的指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