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安全教育课件ppt.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17593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求职安全教育课件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大学生求职安全教育课件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大学生求职安全教育课件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大学生求职安全教育课件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大学生求职安全教育课件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求职安全教育课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求职安全教育课件ppt.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生求职安全知识,1,一、当代大学生求职环境现状 二、几种常见的求职陷阱及其识别技巧 三、兼职、参加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的相关问题 四、求职中的安全应对策略,2,一、当代大学生求职环境现状,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的就业焦虑也越来越高,求职心情迫切;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然而,多数人关心的是如何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对大学生们的就业安全问题重视还显不足;刚走出校门或还没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他们在求职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很容易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设置陷阱诱使大学生求职上当,导致求职受骗现象屡屡发生。,3,面对这些问题,除了政

2、府应发挥应有的作用及学校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外,大学生自身在求职过程中更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安全防范意识。,4,二、几种常见的求职陷阱及其识别技巧,陷阱一、不通过正规渠道招聘 陷阱二、说工资很高但要先收费 陷阱三、要你介绍你朋友、亲友加盟 陷阱四、不签订就业协议书 陷阱五、不将承诺写入合同 陷阱六、劳动合同变产品协议 陷阱七、面试地点临时租借 陷阱八、粉饰职位信息骗取劳动力 陷阱九、招聘时设下薪酬陷阱等等,可谓招聘陷阱形 形色色,5,张某、吴某、李某(女)是在同一高校上大三的美术专业的同班同学。2013年2月的一天,认识张某的周某从广州打来电话,说他现在是广州一家广告公司的业务副经理,近来因业务

3、发展,急需招聘美术、广告设计方面的专业人才,希望张某和他的同学能利用暑假机会,来广州实习打工,月工资六千多元。如果觉得可以,毕业后可去该公司工作。张某便与同学吴某、李某三人一起到了广州。第二天,周某拿来合同书让他们每人填写了一份,并说:“您们现在已与公司签订了合同,明天就正式上班,但每人要交押金3千元。如辞职离开公司,押金随时如数退还”。,(一)、利用招聘,诱骗大学生踏入非法“传销”陷阱,6,三人一想,既有熟人,又有合同和承诺,便从准备交学费和生活费的钱里,拿出3千元交了押金。当天下午,周某就带三人开始岗前“培训”。“培训”并不是讲广告设计等工作方面的事情,而是讲怎样赚钱,怎样暴富和赚钱要不择

4、手段以及“发展下线、金字塔”理论等等。在这样几次的“培训”、“洗脑”中,主讲的这些人慢慢地就撕掉了遮羞布,“传销”的面目暴露无遗。经过几天“培训”、“洗脑”后,公司让他们“上班”,就是打电话、动员蒙骗您认识的、想找工作的人来“工作”。他们三人就这样上了“贼船”。转眼到了开学,他们也没有回校上课。学校向家里打电话寻找时,家里才知道孩子还没去学校报到,吴某、李某的家长忙从广州把二人追回送到学校。此时,他俩一分钱也没挣下,反而连押金也没有要回来,前后每人共被骗了四千多元。而张某却铁了心,死心塌地地走下去,最后被学校除名。,7,一是通过已经参加非法传销的受骗者的同学、朋友向其灌输“金钱是多么重要”,“

5、传销如何好”,“挣钱又快又多”,“要相信传销组织是不会骗人的”等等,把学生骗到外地。二是利用毕业生急于择业的心理,冒充用人单位与学生联系,骗得学生信任,将学生骗至外地。非法传销组织诱骗学生的主要方法是:将学生骗到外地后以高回报和“参与创业”为诱饵,采取洗脑、上课、谈心、感情交流等方式,骗取他们的高额传销培训费并诱使其参与非法传销,同时让已被“洗脑”的学生,诱骗更多的同学参加非法传销;对于不被其所诱的大学生就限制其人身自由,强迫学生给家人、同学打电话,称自己有病或联系工作寄钱到他们的帐号。,非法传销组织诱骗学生参与非法传销活动的途径主要有两种:,8,一是大学生自身防范意识薄弱,轻信他人上当受骗;

6、二是对同学、朋友的介绍过于信任,没想到熟人还会骗自己;三是就业压力过大,择业时放松了必要的警惕,轻信以用人单位身份出现的非法传销公司;四是个别学生存在不劳而获的思想,被非法传销组织宣传的高额回报引诱,甘愿从事非法传销活动。,大学生被非法传销组织所骗受困的原因主要有:,9,2014年5月中旬,马上要从甘肃省服装学校毕业的大专生韩小花(化名)开始为找工作忙活了,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韩小花连日奔波于各类人才市场。这时候,一家名为“武汉市广彤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分公司”的企业招聘启示进入了她的视野,经过初步了解,这家公司提供的岗位是商场里的营业员,两个月的实习期间,月工资2600元加提成,转正后月

7、工资2800元加提成,如果营业情况好,每个月的收入可以达到3000元左右。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大专生,这样的待遇对她来说,着实是很大的诱惑。但韩小花了解到,进这家公司,每人要收取1000元的服装保证金,用于制作工作服,离开公司的时候,1000元可以原封退还。“现在社会上各种招工骗局比较多,都是要收各种保证金,会不会是骗局?”但是又一想,“广彤公司是在一家比较正规的人才市场发布的消息,应该不会有问题。”,二、收取保证金,诈骗大学毕业生,10,为了慎重起见,韩小花决定等一等。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韩小花发现,这家公司仍然一如既往地在人才市场上招聘工作人员,不仅如此,兰州市一家较有影响的地方报纸也发布了

8、广彤公司的招聘启示。不愿放弃这样一个好的机会,韩小花决定去试一试。5月下旬的一天,韩小花来到了位于兰州市城关区某大厦广彤公司的办公地点参加面试,同时前来应聘的人有100多名,有些还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韩小花说,一些应聘者为了安全,还专门到工商部门看了广彤公司的营业执照,没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韩小花和许多应聘者对这个公司深信不疑。面试完以后,韩小花心甘情愿的交了1000元服装保证金。6月5日,韩小花按照公司的约定来到广彤公司的办公地点参加培训,但却发现,广彤公司和主管人员早已经人去楼空。发现上当受骗,韩小花和被广彤公司“录用”的其它大学生向公安机关报了案。据了解,在广彤公司诈骗案中,有150多

9、名像韩小花这样的求职者上当受骗,其中大多数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11,提示:就业过程中,骗子最感兴趣的往往是金钱,只要您提高警惕,捂紧“口袋”,放好“钱包”,骗子也只能望洋兴叹,无计可施。,12,王利刚(化名)由于急于找到工作,没来得及仔细推敲合同里的条款,结果不但失去了这份工作还付了一笔违约金。据其称,他与公司签合同时还未毕业,但公司要求其进入实习期。在4个月的实习期里他卖力地工作,却只能得到800多元钱的“实习工资”。今年5月,他以为工作已经敲定,打算回学校修完剩下的一些课程,9月再回到公司正式上班。但当他向公司请假时,公司却以合同中“工作前两年不得连续请假一周以上”的条款为由,认定王利

10、刚违约,索要违约金。王利刚只好交了2000元的违约金。,三、盲目签约,不合理条款上当,13,提示:签订协议时一定要谨慎,要认真阅读协议中的每一条规定,反复斟酌,拿不准的要向有关法律机构咨询后再作决定。,14,2013年7月24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一女大学生王京(化名)在做家教时遇害身亡。今年23岁的王京,就读于省内某知名大学,几天前到省会某地做家教时被杀害,凶手的作案手段极为残忍。据王京的朋友反映,她是一个文静漂亮的女孩,从小就很优秀,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班干部。由于过分的轻信他人,该同学在未经认真核实的情况下,只身去应聘家教,结果遇害。,【提示】安全问题要时刻牢记,危险离您并不遥远,就业机会

11、有无数,生命只有一次。,四、只身应聘,女大学生做家教被害,15,2013年9月中旬,贵州邹先生突然接到一个告知儿子颅内出血入院抢救的电话。邹先生立即给远在北京工作的儿子联系,电话同样打不通。邹先生心急如焚,马上按对方要求筹集了10万元钱到邮局汇兑。这一情况引起了邮局工作人员的警觉,问清原由一看,发现对方提供的银行账号是重庆的,就明白是骗局,才没有让骗子的阴谋得逞。原来,邹先生的儿子在事发当天接到多个电话,可就是没有声音。后来又有一个电话打来,自称是重庆市公安局,称他的手机号码正被一名犯罪嫌疑人盗用,为方便调查,请他关机半天。过一段时间,他觉得事情蹊跷,往家里打电话一问,方知上当受骗。,五、利用

12、求职者个人信息进行诈骗,16,提示:求职心切但莫大意,在填写有关应聘表格时没有必要留下家庭信息,尤其是联络电话等,骗子往往利用假招聘套取应聘者有关信息,从而实施诈骗。应聘者家人稍不注意,就可能落入陷阱造成损失。同时,要将案情通报给家人和亲朋,告诫他们遇到类似情况时,不要轻信,不要乱了方寸,可向单位、学校查实后再做出相应决定。,17,柳明(化名)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不仅工资待遇十分优厚,而且因为由好朋友介绍,柳明十分放心。从事工作七月有余,一直未签订劳资合同,经打听企业内所有人员均未签订,好朋友拍着胸脯保证,柳明也没有多想。不料一日忽被裁员,公司一分赔偿金也没给。等到想起找朋友询问时,朋友已不知

13、所踪。柳明后悔莫及。,六、未签劳动合同,自身利益受损,18,无论何种情况发生,合同都是必要条件。没有合同,法律很难为之伸张正义。大学生初入社会,一定要多点心眼,留心用人单位的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如法人资格是否确实存在,公章是否具法律效力等。,19,朱云(化名)大学毕业后在私企工作,档案搁在了企业,由于与老板发生劳动纠纷,老板强迫她辞职,后来她找到一家行政单位的工作,为了办保险,她去企业取档案,没想到档案已被老板拿走。朱云将事情诉诸到劳动监察部门,劳动监察部门表示也管不了。目前这件事情过去了四年多还没有解决。,七、档案托管引发纠纷,20,【分析】企业能扣职工的档案是因为档案是计划体制下的产物,

14、档案在哪个单位,员工就与之有劳动关系。劳动法出台后,认为档案已不作为员工与企业关系的唯一标志,劳动合同才是唯一的标志,档案不在也没关系。但档案管理的规定要求档案必须跟人转移,于是强行规定人走,档案也必须转走。但单位要想不让人走,扣留员工的档案,员工也没有办法,虽然知道这种做法不符合规定,但管理监督机制不到位也没办法。劳动仲裁也不受理档案问题,使得劳动者受到侵害时无人保护,这还会影响到失业救济金的领取,因为不转档案到街道,就享受不到失业救济金。,21,提示:在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时,一定要协调好档案的管理问题,作为毕业生本人要慎重处理自己的档案。,22,(一)、虚假职位信息1、以招聘之名盗取个

15、人信息2、借招聘之名储备人才3、以招聘之名非法敛财(二)、通过招聘对应聘者进行压榨1、以招聘之名诱人犯罪2、招聘时设下薪酬陷阱3、粉饰职位信息骗取劳动力,总之,求职陷阱主要分两大类:,23,三、大学生兼职、参加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的相关问题,1、大学生通过兼职、参加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可获得的益处。2、大学生兼职、参加社会实践、勤工俭学与学习的关系及如何处理此关系。3、大学生兼职、参加社会实践、勤工俭学(除学校统一推荐、安排的,即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的)同样也当心前面所说的类似陷阱。,24,四、求职中的安全应对策略,(一)层层过滤,确保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二)面试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安

16、全的警惕性(三)要谨慎行事,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25,(一)层层过滤,确保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学校就业信息网上发布的就业信息,都经过了严格核实,包括核实用人单位的工商许可证、营业执照以及通过电话向当地有关部门核实等,基本上确保了就业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安全性。对于通过其它渠道获得的就业信息,一定要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核实。,26,1、当你接到用人单位约你前去面试的通知时,你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核实好此条消息的真伪。可向用人单位询问,对方是通过何种途径了解你的情况的。对于拿不准的问题一定要向学院辅导员汇报,由学院出面落实。落实后,再去面试。2、当你的手机接到陌生人的短信或电

17、话时,对方约你在某个地方面试,特别是对方声称自己是某个大公司或知名企业的代表时,一定要设法先向该公司或企业(而不是给你发手机短信或约你见面的人)查询该单位最近是否有过招聘计划,同时,要拨打114查询,该单位是否注册过公开办公联系电话。对于只留小灵通或手机号码的单位,或多个不同公司只留同一个联系电话者,一定要谨而慎之,千万不要草率决定。,(一)层层过滤,确保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27,3、谨慎过滤求职广告,看报纸或网络搜寻求职信息时,应注意,凡具有以下特点的招聘广告,不要贸然应聘:(1)不明载公司的名称、地址、电话及联络人,仅留电话或邮政信箱者。(2)招聘的职位没有资格、条件的限制,

18、或条件过于宽松。(3)应聘的职称众多,但是都很含糊。如储备干部、兼职助理等。(4)不可思议的高薪或高福利。譬如待遇优厚、工作轻松、纯内勤、免经验、可借贷等,当你真的去应聘时,发现很容易就被录取。(5)当你电话咨询该公司的业务性质、服务项目及工作内容时,该公司不予以明确答复或语焉不详或交代模糊者。电话中支吾以对,似一人公司,有时无人接听者。(6)很频繁地刊登广告,常常连登一周,甚至一个月者。,(一)层层过滤,确保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28,4、对刊登的广告应先多观察几天,如发现内容前后不一致,应放弃应聘。5、危险性高的工作尽量不列入考虑。6、应聘前,先想方设法查询该公司的基本情况,或

19、向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查询,先行了解就业市场的状况及担任工作的内容和环境。另外,再以电话形式向公司询问,彻底了解公司性质及工作内容。如有介绍人,需先对介绍人有一定了解。通过上网或其他途径查看,该单位(特别是企业单位、公司)登载的营业项目、报上刊登的项目、面试 现场所见三者是否相符;通过登陆有关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官方网站查看核实用人单位的工商许可证、营业执照以及通过电话向当地有关部门核实。,(一)层层过滤,确保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29,30,31,(二)、面试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安全的警惕性,1、当前往面试的第一天或职前训练的前几天,要留意该单位是否继续隐瞒工作性质及业务性质;2

20、、面试地点偏僻、隐秘或是转换面试地点的状况,或是要求夜间面试者,皆应加倍小心;,32,处处留心,确保人身安全,1、如果你需要到外地求职,必须向学院履行请假手续。在外地求职期间,要定时向辅导员汇报自己的情况。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110报警,同时与学院辅导员联系。对于不履行请假手续私自外出的学生,学校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2、需有应急的心理准备,一旦遇到突发事件,不要慌张,要沉着冷静,做好应对工作。3、假如你到了某个单位后,该单位声称为了你的安全或其它工作需要,要求你将手机、钱物上交保存,一定要当心,这就有可能是陷阱,任何不对劲的情形,千万不要激怒对方,要虚以推托应付,设法周旋,再

21、寻机脱身。如果事态严重,一定要寻机报警。,33,4、进入招聘单位时要观察(1)观察该单位是否部门清楚,是否每个人都有工作在做。(2)正常的用人单位,通常是人事部门在办理面试求职人的工作;但有问题的单位,则往往是所有的职员都在接待新进面试者。另外应注意,观察面试的过程是否草率。(3)是否天天都是应聘者川流不息,好似该单位的主要业务就是接待应聘人员。(4)留意所应聘的职位是否真实存在,有时候职位的名称好听,但是不符合实际功能。(5)注意看该单位的摆设,是否像是天天都有人在办公,还是办公桌上空空如也,甚至连档案夹里面也是空的。,处处留心,确保人身安全,34,3、面试时,要注意以下环节:A、应详记该单

22、位及主试官的基本情况及特征;B、对方所提工作内容空乏不具体时,不要被夸大言 辞所迷惑;C、身份证、毕业证书及印章等证件,不宜给对方;不可轻易出示银行帐户号码及密码,以免不法分子有机可乘;D、主试官说话轻浮,暧昧不清,眼神不正常等都是危险的前兆;,35,E、如果有不安全、不对劲的感觉或有不正常的状况,要以某种借口来迅速离开该单位为宜;F、拒绝不合理的邀约及要求;G、在面试时尽量不要随便喝饮料或吃东西,36,4、进行面试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用人单位要你交保证金或其他培训费用(比如报名费、训练费、材料费等)时,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为了保住工作而盲目交费。5、面试最好有同学陪同前往,并备有适当的防范器物

23、。尤其是女性,要避免夜间到荒僻的地点面试。如果无法结伴而行,至少要将自己的行踪告知辅导员或同学,最好是让辅导员或同学知道面试的时间与地点。,37,6、面试前后随时与学校辅导员、同学、家长保持联系,并告知面试场所及电话号码。7、要求提供亲友名单,身份证号码(复印件)均可能有诈财之患,要注意避免!,38,(三)、要谨慎行事,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遇到相关问题,要敢于向有关部门反映;在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双方达成就业意向后,毕业生需要及时签订就业协议书及劳动合同。当然,在签订就业协议书及劳动合同前一定要对其内容反复斟酌,方可落笔。,39,1、签订劳动合同的有关问题,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

24、系,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也是劳动争议发生后处理争议的重要依据。劳动合同的签订,不仅事关个人在薪酬、福利、保险等方面的物质利益,还涉及到诸如培训、晋升等个人长远发展问题,因此必须慎重对待。,40,比较常见的合同陷阱,1、口头合同2、格式合同3、单方合同4、生死合同5、两张皮合同,41,1、口头合同,一些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就责、权、利达成口头约定,并不签订书面正式文本。一些求职心切、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极易相信用人单位种种“许诺”。其实,这种口头“合同”是最靠不住的,一有“风吹草动”,这些口头许诺就会化为泡影。,42,2、格式合同,用人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劳动部门制定的合同示范文本事先打印好的

25、聘用合同。从表面上看,这种合同似乎无可挑剔,可是具体条款却表述含糊,甚至有多种解释,一旦发生劳务纠纷,用人方总会按照“合同”为自己辩护,最终吃亏的还是应聘者。,43,3、单方合同,一些用人单位利用应聘者求职心切的心理,只约定应聘方有哪些义务,违反约定要承担怎样的责任,毁约要交纳违约金等,而合同上关于应聘者的权利几乎一字不提。,44,4、生死合同,一些危险行业用人单位为逃避应该承担的责任,常常在签订合同时,要求应聘方接受合同中的“生死协议”,即一旦发生意外,企业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果签订这种合同,真的发生意外事故后,恐怕交涉起来会有更多的麻烦。,45,5、“两张皮”合同,有些用人单位慑于有关部门的

26、监督检查,往往与应聘者签订两份合同,一份合同用来应付劳动部门的检查,另一份合同才是双方真正履行的合同,而这份合同,是不能暴露在阳光之下的。遇到这种情况,应聘者一定要当心,认真对比两份合同的异同,防止陷入只有利于用人单位而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不平等合同陷阱。,46,签订劳动合同的3大注意,提前准备把握内容重点了解,47,如何签定劳动合同,(一)签定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1.平等自愿原则 2.协商一致原则(二)签定劳动合同应当合法(三)注意劳动合同的条款(四)及时签定劳动合同(五)掌握必要的相关知识和细节,48,1.关于工资待遇及劳动时间2.关于解雇与解除合同3.关于试用期4.关于

27、健康与安全5、关于商业机密6、关于妇女权利,49,1、面试地点要留意。大学生在面试时一定要认真确认面试地点,正规单位招聘一般会将招聘地点设在单位的办公室、会议室,一些以租用房间作为应聘地点的单位要警惕。不要轻信招聘者在指定的街道或酒店接待,应该自己主动找到招聘单位所在办公地址或办事处。,2、不要轻信外地上岗的承诺。对外地企业或某外地分公司、分厂、办事处的高薪招聘,不论其待遇多么好,求职者千万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不要轻信他的口头许诺。一是不去,二是到劳动保障部门咨询,并办理相关的手续,否则会吃大亏,悔之晚矣。,四、求职中的安全应对策略,50,3、个人信息要保护好。毕业生在填写个人简历时

28、,不要在规定的表单以外的地方填写自己的联系方式,这样会导致不安全情况发生,其中尤其建议求职者只留本人联系电话并保持畅通,若非必要最好不留家庭电话。,4、遭遇“强制性”体检时要注意。如遇到单位要求必须体检才能上岗的,提醒求职者注意:单位不应当指定某医院,而此类医院也不应该是私立医院或者诊所。如遇到此类情况,请不要相信,发现被骗应及时报警。,51,5、非法费用不要交。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服装费、产品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等行为都属非法行为。招聘单位培训本单位的职工,也不准收取培训费。求职者遇到此类情况,要坚持拒交,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区举报,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

29、害。,6、签订劳动合同须谨慎。与用人企业签合同时,求职者要“三看”:一看企业是否经过工商部门登记以及企业注册的有效期限,否则所签合同无效;二看合同字句是否准确、清楚、完整,不能用缩写、替代或含糊的文字表达;三看劳动合同是否有一些必备内容,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必须签书面合同,试用期内也要签合同。,52,总的来说:防微甚于后悔,安全重于泰山。毕业生同学在求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只要您牢固树立终身安全观、主动预防观、生命无价观,系好求职安全带,就一定会平安无事,顺利实现自己的求职愿望。,一忌贪心 二忌急心 三忌糊涂心,53,54,The end希望同学们在求职的 路上一路顺风!,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