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联妙对欣赏.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19720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奇联妙对欣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奇联妙对欣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奇联妙对欣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奇联妙对欣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奇联妙对欣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奇联妙对欣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奇联妙对欣赏.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奇联妙对欣赏缺字联上:一、二、三、四、五、六、七(忘八,谐音“王八”)下:孝、弟、忠、信、礼、义、廉(无耻)上:袁世凯千古下:中华民国万岁(一九一六年六月六日,当了八十三天皇帝的袁世凯,在万民的唾骂声中死去,当时有人做了这副奇联,上联五个字,下联却有六个字,于是便有人问:袁世凯三个字,怎么对得起中华民国四个字,写联的人笑着说:袁世凯本来就对不起中华民国嘛!)上:二、三、四、五(缺一,谐音“缺衣”)下:六、七、八、九(少十,谐音“少食”)横:南北(意指“无东西”)上:费国民血汗已亿下:集天下混蛋于一堂(“亿”前是“无数”,拟伪国大)谜面联你共人女边着子怎知我门里添心上联谜底:好下联谜底:闷新月一

2、钩云脚下残花两瓣马蹄前谜底:“熊”鲁肃遣子问路阳明笑启东窗上联谜底:敬请指导下联谜底:欢迎光临口中含玉确如玉台下有心实无心上联谜底:国下联谜底:怠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狸猫狗彷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上联谜底:猜下联谜底:谜日落香残免去凡心一点炉熄火尽务把意马牢栓上联谜底:秃下联谜底:驴吴下门风户户尽吹单孔箫云间胜景家家皆鼓独弦琴上联谜底:吹火筒下联谜底:弹棉花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青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上联谜底:油灯下联谜底:秤双关联风落鹊巢,二三子连窠及地月穿鸡屋,四五声金膀啼鸣道童锅里煎茶,不知罐煮和尚墙头递酒,必是私沽摇破彩舟一片帆,皆因浪

3、荡烧残银烛两行泪,只为风流穿冬装,戴夏帽,胡度春秋走南方,窜北方,混帐东西(王尔烈)塔内点灯,层层孔明诸格亮池中栽藕,节节太白理长根黄莺儿扑不着粉蝶儿,虚张翼尾白鹤子遇得了红娘子,毕亢室房马儿偕驴儿并走,马儿蹄举、驴儿蹄举鸡卵与鸭卵同窠,鸡卵先生、鸭卵先生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李梦阳)诗书易礼春秋,皆是正经,何必问及老子稻梁菽麦黍稷,许多杂种,不知谁是先生拆字联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两人土上坐;一月日边明。品泉三口白水;竹蛏两个圣虫。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妙人儿,倪氏少女;大言者,诸葛一人。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水冷酒,一点两点三点;丁

4、香花,百头千头万头。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人旁王,人边王,意图全任;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谐音联娃挖蛙中瓦妈骂马吃麻道士到寺盗柿宰相在乡栽橡移椅依桐同赏月点灯登阁各攻读烟沿艳檐烟燕眼树输数暑树书塾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书翰林书贾岛醉去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饥鸡盗稻童捅打暑鼠凉梁客咳惊李打鲤,鲤沉底,李沉鲤浮风吹蜂,蜂扑地,风息蜂飞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桔子洲,洲旁舟,洲行舟不行和尚上楼,楼高梯短,和尚何上?尼姑沽酒,酒美价廉,尼姑宜沽!童子打桐子,桐子不落,童子不乐麻姑吃蘑菇,蘑菇

5、真鲜,麻姑真仙顶针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木匠做枷枷木匠翰林监斩斩翰林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击扇,扇动风生油蘸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一心守道道无穷,穷中有乐万事随缘缘有份,份外无求烈火煎茶,茶滚釜中喧雀舌清泉濯笋,笋沉涧底走龙孙船载橹、橹摇船,橹动而船行线穿针、针引线,线缝由线缀山径晓行,岚气似烟,烟似雾江楼夜坐,月光如水,水如天鱼钓钓鱼鱼骇钓马鞭鞭马马惊鞭白鸟忘饥,任林间云去云来、云来云去青山无语,看世上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同旁联嗟

6、叹嚎啕哽咽喉泪滴湘江流满海寄宿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远避迷途,迂廻迳返过逍遥寄寓客官,守宿寒窗空寂寞漂游浪汉,流落江湖没深浅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驱骚驶驽骜马骤植檀栽桂森木榮荷花茎藕蓬莲苔芙蓉芍药蕊芬芳湛江港清波滚滚渤海湾浊浪滔滔逢迎远近逍遥过进退连还运道通迎送远近通达道进退迅速遊逍遥大木森森,松柏梧桐杨柳细水淼淼,江河溪流湖海数字联一蓑一笠一髯翁,一丈长竿一寸钩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海秋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孤胆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梅花逊雪,三分只是三分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一叶孤舟,坐

7、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十年寒窗,进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天一定要中牧二州,排八阵,六出七擒,五大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变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上联用了数字一到十,下联东南西北中,金木水火土)叠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高高下下树,丁丁冬冬泉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月月月明,秋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苏州网师园楹联)南

8、南北北,文文武武,争争斗斗,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家家户户,男男女女,孤孤寡寡,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凄凄惨惨(旧时国民党统治时间的社会景象描写)讽喻联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写于十年动乱)冬迁南国,夏选北疆,会不背时令彼避严寒,此消酷暑,风正合人心(讽某些会风不正) 官大,权大,肚子大,口袋更大手长,舌长,裙带长,好景不长(讽某些腐败者)民犹是也,国犹是也,无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总统不是东西”讽贿选总统曹锟)一色水天秋,却难洗三字污秽双清风月夜,正好分两世精忠(杭州西湖岳坟联,“三字污秽”为“莫须有”,“两世精忠”指岳飞

9、、岳云父子)大老爷过生,金也要,银也要,银钱也要,红白一把抓,不分南北小百姓该死,稻未熟,麦未熟,高梁未熟,青黄两不接,送甚东西(讽县太爷)见州县则吐气,见道台则低眉,风督抚大人茶话须臾,只解道说几个“是是是”有差役为爪牙,有书吏为羽翼,有地方绅董袖金赠贿,不觉得笑一声“哈哈哈”(此联绘形绘色地活画出旧时知府官的两副面孔)民国万税牛头喜得生龙角天下太贫狗嘴何曾出象牙(讽民国年间军阀混战之局面。于谦对下联)云锁高山哪个尖峰敢出日穿漏壁这条光棍难拿(县官审穷书生,令其对下联乃出此)孰视无睹,诸君尽管贪污作弊有口难言,我辈何须民主自由谐趣联天为棋盘星为子,何人能下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敢弹醉汉骑驴,颠

10、头簸脑算酒账艄公摇橹,打拱作揖讨船钱稻草扎秧父抱子竹篮提笋母怀儿(熊廷弼)眼珠子鼻孔子,珠子还居孔子上眉先生须后生,后生更比先生强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诸格亮)雪飘梅岭,处处香山白乐天(白了天)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碧纱帐内坐佳人烟笼芍药清水池中洗和尚水浸葫芦廪生抹围裙斯文扫地屠户戴顶子杀气冲天强盗画喜容贼形难看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大小姐洗黑白菜高矮子吃热凉粉假山真鹿走死水活鱼游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考宫)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

11、如(于谦)师娘登楼望南北(师娘)弟子行路吃东西(李仕彬)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尺量地面地长尺短短量长鸡犬过霜桥一路竹叶梅花牛马行雪地两行蚌壳团鱼日照纱窗,莺蝶飞来,映出芙蓉牡丹雪落板桥,鸡犬行过,踏成竹叶梅花鸡蛋无盐真淡蛋猪肠未切好长肠高矮子肩长短棍赶黑黄牯至小田犁大丘细大嫂寻新破布做乾湿鞋去下屋赔上亲船漏漏满锅漏干灯吹吹灭火吹燃思前想后读左传,书往右翻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东甩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了,可笑,可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娘,喝声将军,提防,提防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将来怎样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量也无妨骑青牛,过函

12、谷,老子姓李斩白蛇,入武关,高祖是刘秤直钩弯星朗朗,能知轻知重磨大眼小条稀稀,可推细推粗野外黄花好似金钉钉地城内白塔犹如玉钻钻天(王尔烈)(周渔璜)身轻担重轻挑重(挑夫)脚短路长短走长(周渔璜)(解缙)(解缙)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水牛喝水,水淹水牛鼻,哞无情对无情对又名羊角对,是晚清士大夫中兴起的一种文字游戏。它要求字面对仗愈工整愈好,两边对的内容越不相关越好。先看一联:上联:树已半寻休纵斧下联:果然一点不相干下联:萧何三策定安刘其中上联为传吟一时的名句,下联为张之洞所对。字字相对,且意思各不相干,实为天衣无缝。据说当时在陶然亭会饮时,另一人对以“萧何三策定安刘”,也绝。上下联中,“树”、

13、“果”、“萧”皆草木类;“已”、“然”、“何”皆虚字;“半”、“一”、“三”皆数字;“寻”、“点”、“策”皆转义为动词;“休”“不”、“定”皆虚字;“纵”、“相”、“安”皆虚字;“斧”、“干”、“刘”则为古代兵器。上联:色难下联:容易此联相传为明成祖和解缙所对。成祖曾言:“有一联色难着实难对。”解缙应口而答:“容易。”过了很久,成祖还不见解缙对上,于是问:“爱卿不是说容易吗?怎么现在还没对上?”解缙说:“臣方才不是已经对上了吗。”原来那容易就是下联。成祖连声称妙。陶然亭张之洞树已半寻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欲解牢愁唯纵酒兴观群怨不如诗有酒不妨邀明月无钱哪得食云吞避暑最宜深竹院伤寒莫妙小柴胡五风十雨

14、梅黄节二水三山李白诗春眠未觉花心动夏礼能言杞足征怕热最宜穿短裤论功还欲请长缨白日放歌须纵酒黑灯跳舞好揩油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太极两仪生四象春宵一刻值千金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公门桃李争荣日法国荷兰比利时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三尺天蓝缎(师娘)六味地黄丸(李仕彬)佳联无对岑溪山水今奚在(广西省有一地名“岑溪”有人拆二字成上联)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刘禹锡(明代江南著名才子吴梅村,在秦淮名妓卞玉京宅中宴请诸名士,席间有人以“谐音”出一上联,举座无人能对)(另:一说原联为一老妇所出,故事大致是:新女婿初上门,女儿母亲欲留之吃便饭,但女婿因羞推辞再三。时逢天气转坏,老妇遂出此联请女婿对,

15、允诺对出则罢否则只能留下。女婿自恃才子博学,老母出对有何高难?然正欲相对,转而不觉哑然,只能听命老妇。原来此联读来正是:“下大雨,空中雳,鸡蛋豆腐留女婿”。)(又另:还有一则故事:江西人氏蒋心余,幼年处在某翁处读书,翁见他聪明颖悟,暗想将女儿许佩给他。某年孔诞,蒋欲返家省亲,但翁舍不得他走,说道:“天快下雨了,你何必走呢?我出个对子给你对吧!”翁于是清喉举嗓,缓声而道:“金阙九重,圣寿万年天荡荡!”蒋扶颚拖腮,轻笑慢应:“玉关千里,乡心一片雨绵绵!”翁不甘心,更不愿如此良才回家,深怕再会无期,好女无枝可栖,于是又说:“我再出一对,你如能对上,你便走;否则,就留下来。”这回,翁微微浅笑,说道:“

16、夏大禹,子罕颜回,姬旦,杜甫,刘禹锡。”蒋立即变色,笑容失却,蹙眉苦思,最终无言可对,而翁亦终将准女婿留住。此系谐音句,意为:“下大雨,子还言回?鸡蛋,豆腐,留女婿。”文中之句至今仍然无对。)江氏在江亭追悼江西江县令(清末光绪年间,江西南昌知县江某主持正义,被洋教士所杀,全国为之愤然。北京名流江亢虎在陶然亭(亦名“江亭”)为江知县举行追悼会。当时曾有人作一上联求对,可惜无人能续下联。)大凉山山山小,小凉山山山大,不论大山小山,都是锦绣河山(四川彝族居住地在大凉山,小凉山,大凉山占地面积远不如小凉山,当地人为此作一上联)省曰黔省,江曰乌江,神曰黑神,缘何地近南天,却占北方正色?(清嘉庆年间礼部尚

17、书李宗仿曾于贵州遵义城外乌江渡口撰一上联,至今无人能对。上联中黔字,乌字,两字都含“黑”意,而在方位上,“黑”是代表北方的色彩,然而地处我国最南端的贵州省,省名,江名,神名都以主北方的黑色命名,面对这句上联,要求工稳的答对非常不易。)驾一叶扁舟,荡两只桨,支三片篷,乘四面风,载五、六客,过七里滩,到八里湖已十里(北宋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少年时乘船离开江州(今九江)赴苏杭出游,船家素闻其为当地才子,吟一上联欲试其才气,黄沉思再三,终不能对。)(此联与另一联极似,参见妙联赏析A17注)宋神宗时,名相王安石曾有三难苏东坡之故事,其中第三难是出了三句上联求偶。面对王安石所出三句上联,苏东坡虽是奇才,寻

18、思良久终不能成对,此三上联为:1.2.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苏州金阊门外到虎丘山下这段长七里的路,当地人称之为“山塘”,中间有个地名叫半塘)3.今江苏镇江古保铁瓮城临长江,有金山、银山亦名焦山和玉山又名北固山难联后对A17(广东郁南县宋桂村有一才女,名叫白花,曾出一上联,连用两个地名:长安、东安,两个人名:潘安、谢安,最后两句用论语中孔子的名言,十分贴切,可惜直到今天还是绝对。)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第一个是解除的“解”,第二个是姓“解”,第三个是解元的“解”。)炭去盐归,黑白分明山水货火车失火,救火车救火车钟鼓楼中,终夜钟声撞不断蜂巢蜂树结,风吹枫叶掩枫门好女子己酉生,问门口何人可配(

19、有人将“好,配,何,问”四字拆出此上联)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每况愈下今世进士,尽是近视(清同光年间,民间流传这样一句上联)霜降降霜,儿女无双双足冷(清朝除某落魄文人,于霜落之日以“谐音”撰上联)今夕何夕,两夕已多(民国初年,有人作一“拆字”对的上联,令人百思不得对)一)、女神童妙对女皇帝相传唐代宣化府有一对女神童姐妹。姐姐十三岁,妹妹只有九岁。姐妹俩聪明过人,能诗善对。一天,爱才好文的女皇帝武则天,传旨面试女神童。姐妹俩来到金銮殿上,不住东张西望,处处都觉新奇。武后一见她俩那副机灵童稚神态,早有几分喜欢,为防她们害怕,特令撤去殿仪,并慈祥地携着二人小手,走向殿旁长廊温步。她

20、们来到佛祖殿御河岸边,见一和尚正在河里摘荷花。武后对姐姐说:“朕以此为题出一联你对。”随即吟道: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此联连用“河、荷、和、何”四个谐音字,难度不小。那姐妹举目四眺,忽闻优乐堂琴弦切切,歌声袅袅。因即对道:情凝琴弦清音弹给青娥听此联亦用“情、琴、清、青”四个谐音字,切情切景。武后闻之甚喜。接着她们又经过一座照壁,上面塑着一副兵战浮雕。武后端详片刻,又出一联要小妹妹属对:冰冻兵车 兵砸冰 冰碎兵车动只见那九岁的小娃娃眨了三下眼睛,随即对上下联:龙卧隆中 隆兴龙 龙腾隆中升武后一听,不觉出声赞曰:“果神童也。”因想:自古安邦定国多为男子,似这等聪慧女孩,若能精心培养育,日后定是巾帼

21、英豪,因而抱住小妹说:“你天资聪颖,机敏过人,如经名师指点,可成大器故欲留汝宫中深造,未知汝是否乐意?”小妹妹一惊,脸色阴沉,她望了一下姐姐,立即低头不语。姐姐神色惊慌,久久不能回话。武后曰:“不必迟疑,汝可即赋一诗与阿姐告别。”小妹妹眼眶噙泪,仰望天空,当即赋诗一首:天空云骤起,鸿雁竞双飞。所嗟人异雁,不得一行归。说完潸然泪下。武后见状叹曰:“人各有志,其意不可留也。”因命厚礼送小姐妹回家。 (二)、纪晓岚祝乾隆寿联乾隆是清代帝王中年寿最高、在位最久的皇帝。他25岁起当皇帝,整整60年。他同纪晓岚相处最长,纪20岁就当他的侍读学士,常陪他吟诗作对,游山玩水,乾隆和纪晓岚文字唱和故事甚多。这里

22、介绍二副纪晓岚纪乾隆的祝寿联: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这是献给乾隆50岁大寿的,歌颂之诚,对仗之工,前所未有。下联是祝80十岁的大寿: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备至,嵩期五十有五年。这是两构思奇巧的数字联,工整自然,无懈可击。(3)、诸葛亮一生数字对过去,有人用数字,作诸葛亮一生的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这上联作出后,很久无人能对,成为有名的“绝对”。经过多少年代,许多人曾去研究,终无结果。直到清代,一秀才姓伍,仍以诸葛亮

23、一生业绩,用五方五行对了出来。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卦,水面偏能用水攻。“绝对”逢生,传为佳话。(4)、杨贵妃妙对唐明皇传说,有一天晚上,唐明皇和杨玉环登上楼台赏月,唐明皇即景吟出一联:二人土上坐杨贵妃极机敏,应声对道:一月日边明唐明皇所吟上联,无甚出奇,不过将“坐”拆成两个“人”字和一个“土”字而已;杨贵妃所对下句,则不一般:既将“日”和“月”合成“明”字,符合出联要求,又采用比喻手法,将明皇比做日,把自己比成月,月亮只有依靠太阳之光才放光明,妃子只有依靠皇帝才能得宠,借景抒情,极尽其曲意奉承之能事,亦显其聪慧机敏之才。(5)、谢觉哉撰联嘲绅士谢觉哉(18841971

24、),湖南宁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法学家。1905年7月,在湖南宁乡县为山区肖家湾这个僻静小村里,人们奔走相告:“谢焕南中秀才了!”谢焕南是谢觉哉青少年时代的名字。他自幼学习勤奋,深得老师和同学的赞扬。21岁时,他承父命参加科举考试,成为中国最末一科的秀才。谢觉哉的父亲很自豪,他决定办几桌酒席庆贺。这一天谢家热闹非常,道喜的宾客络绎不绝,其中,也来了一些绅士。父亲忙叫谢觉哉出来陪客。但是寻遍屋里屋外,连他的人影都不见。这时,一位绅士发现收礼的地方贴了一副对联,忙叫道:“你们快来看对子!”大家跑去一看,原来是谢觉哉亲笔书写的:十数年笔舞墨歌,赢得一张倒票;两三月打躬作揖,赚来几串现钱。这副对联无情

25、地嘲笑了那些道贺的绅士。他们顿时像泼了一盆冷水,高兴而来,扫兴而去。原来谢觉哉很讨厌这帮绅士,对考中秀才这事,又极冷漠。因此,当父亲为他办酒庆贺时,他便写出这副对联,让绅士们自讨没趣。谢觉哉中秀才后,一直不愿做官,而在家乡从事教育事业。后来,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6)、官官受管何必多管清初,南方有个姓任的主事官,他经常喜欢讥讽议论朝政是非,抨击时弊,不免得罪了一些有权有势的官家豪门。一天,皇上派来了一个姓管的御史官,到地方来查察,当地绅士豪门伺机出来对任主事官恶意攻击,讲得一无是处,管御史只听一面之词,不加考察,便对主事官严加训斥:“我听说你喜教训别人,这不好。现在我有一边

26、对联,让你来对。”说罢,便念出了上联:说人之说被说人之人说,人人之说,不如不说。任主事针锋相对地对出了下联: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管御史听后,瞠目结舌,拂袖而去。(7)、慧童嵌字联戏知府清咸丰年间,热河知府卜昌欺塞外无人才,便微服去热河诗社寻衅。适逢两个娃娃在家,卜昌喝令他们快去找社主。一个小孩道:“今天我俩在家,要对诗,只管赐教。”卜昌无奈,出句道:两火为炎,既然不是盐酱之盐,为何加水便淡。一个小孩一眨巴眼,笑眯眯对道:两土为圭,既然不是乌龟之龟,为何加卜为卦。另一个道:两日为昌,既然不是娼妓之娼,为何加口便唱。两个娃娃拿卜昌的名字糟蹋戏弄,使他异常难堪。从此,卜昌再也不

27、敢藐视热河的文人了。(8)、王乡长联讽会议多当今之世,改革之年,处处讲效率,时时争分秒,无不对文海会山有意见,强烈要求搬文山、填会海,把更多时间、精力用到实际工作中。但是,某县农业局的领导却无动于衷,仍是大会小会接连不断。忙得机关人员加班加点写材料,印文件,常常挑灯夜战,不亦乐乎。各乡头头更是马不停蹄地奔跑于会议之间。正是秋收秋种大忙季节,无暇顾生产,个个怨声再道。有一位王乡长颇有文才,对此早有意见,就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农业局的办公室门口。这副对联是:前天会,昨天会,今天会,天天开会;你讲话,我讲话,他讲话,人人讲话。横批:秋忙咋办别看这副对联字意通俗,还是有点讽剌性呢!唉,使我感叹的是:现代自

28、称不凡的文人,动不动就搬书本的人,能写出来吗?!(9)、数字联讽“马屁精”某市搞严打,市长的儿子因行迹不轨落入法网。市长的秘书马某为说情忙得不亦乐乎。此人善解人意,八面玲珑,处处圆滑如玻璃球,外人送号“马屁精”。就在马某四处奔走之时,他的家门上多了一副对联。此联以数学和物理多词嘲弄这位又圆又滑的“马屁精”:曲圆半径处处相等;摩擦系数点点为零。(10)、歪诗联童生妙对答从前,读书最兴作题对对子,先生出上联,学生对下联,要对仗工整,讲究平仄和押韵。有一日,一位姓刁的先生出了一句歪联:抓而痒,痒而抓,不抓不痒,不痒不抓,抓抓痒痒,痒痒抓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让童生对。童生们想了半日,也没有一个人对

29、出下联来。先生骂了一句:“你们这此废物,看哪个童生先对出来!”有一个童生听罢,心想:就以先生二字来对。于是他站了起来,说:“先生,我来对!”先生点了点头,童生开口对道:生了死,死了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先生听了,气得半死,跌坐在椅子上,半天说不出话来。 东坡对联趣话一,苏轼与黄庭坚松下饮酒下棋,突然一松子落在棋盘上。轼出上联,庭坚对下联。(轼)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坚)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落日归,路上坚出联,轼逗坚倒地,大笑,遂对出下联。(坚)晚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轼)朔雪飞空,农夫齐歌普天乐。二,苏轼与佛印和尚泛舟江中。印建议答对。

30、轼便手指河边一“啃骨头的狗”;印会意,顿将题有东坡诗的扇子丢入江中。对成哑对,二人大笑。意为;(轼)狗啃河上骨,(印)水流东坡诗。苏轼贬黄州时,文人云集其下,钦差大臣来访,欲找茬,对轼的学生出了上联,但个个摇手,钦差讥轼。轼说;他们已对出来了是“默对”,你不懂吗?轼遂念出;(差)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轼)玉手摇摇,五指三长二短。三;佛印和尚与东坡谈佛事,和尚大谈“佛法无边”苏小妹从里屋出联令使女出示和尚,和尚反击,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联;(妹)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尚)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很巧妙的拆字联呵。苏轼,佛印,苏小妹泛舟于江上;苏小妹见和尚将竹篙打在自己的倒影上,遂出一联;和尚即

31、从苏小妹日前井边打水情景对之;(妹)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尚)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苏轼的一个门生,独坐书房,见冷雨敲窗,便生一联,但久不得下联。半年后,去求教苏轼。轼刀切西瓜待客,健遂读出下联。(生)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轼)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上也为拆字联,“冻”字和“洒”拆为东二点,和西三点。苏轼对的切是七刀组成,分正好是八刀。书生见之无不叹服。 四,苏小妹进京看望做官的哥哥苏轼,多年不见,为了试小妹的文章是否长进便以联试之,小妹见了十分欢喜,却一时想不到下联,忽见一丫环端酒缓缓走来便生灵感对了下联;(轼)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妹)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32、。苏轼见之拍案叫绝,因上联有水仙子碧玉簪声声慢三个词牌名,下联对成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十分工整巧妙。小妹不愧是女才子。五,黄庭坚应约来东坡家,东坡出门迎接;恰在此时小妹于窗前捉虱子,小妹于是出对戏道;阿兄门外邀双月;东坡笑着应道;小妹窗前捉半风。(繁体半风为虱也)11)、苏东坡戏联友名对秦观和柳永(屯田)都是苏东坡的好朋友。秦观因为那首满庭芳的词写得很好,特别是第一句“山抹微云”是个佳句,因而时人便称秦观为“山抹微云”,使这句词成了秦观的绰号。秦观的女婿范温对岳父有这个名字引为自豪。他常自我介绍说“我是山抹微云的女婿。”人们确也投以羡慕的眼光。那时柳屯田的破阵子词中也有一句为人传颂的名句“露花倒

33、影”。于是时人也称柳屯田为“露花倒影”。有一次,苏东坡同秦观、柳屯田同席而饮。酒至半酣,苏东坡诗兴大发,随口将二人的名字和绰号联成一副对联: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秦柳二人一听,同声大笑,深服东坡诙谐的捷才。(12)、苏东坡戏嘲张三影北宋词人张先,字子野,喜作慢词,其词以描写男女之情见长。他曾因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轻絮无影”这三个别致的句子,获得“张三影”的雅号。他晚年退居乡间后,年逾八十,家中尚蓄有歌妓。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访他,赠了一副对联,对张先进行戏嘲。对联写道:诗人老去莺莺在; 公子归来燕燕忙。联中引用了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元代发展成为曲剧西厢记)故事,将张

34、先比做拈花惹草的秀才张珙。张先得联,亦制一联写道: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这副对联,对自己作了表白,且韵词俱佳,深为东坡所赞赏。(13)、佛印与苏小妹相戏苏东坡和佛印谈论佛事,佛印大吹什么佛力无边、佛法无边。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在帘子后面偷听着,便想刺他刺,就写了一句拆字联,叫使女拿出去,交给苏东坡,东坡一看连说:“有意思,有意思!”便念给佛印听: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佛印见是挖苦自己,怎能甘心认输,经过一番思索,终于对上了这个拆字联。写出来,交给了东坡,东坡看后又交了苏小妹,苏小妹一看是: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一天,苏小妹正和苏东坡吟诗作对,不料,佛印走了进来,她急忙躲藏帐中。佛印见此

35、情形,即口占一联:碧纱帐里坐佳人,纱笼芍药。小妹想:这和尚真是恼人,人家兄妹正谈得起兴,被你冲散,你还吟诗戏我。好,待我回一联骂你一句。于是,念道:清水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水浸葫芦!”苏东坡拍手称妙。佛印只得摸着光头苦笑。(14)、东坡讽主持一天,苏东坡到一寺庙游览,听说寺里的主持和尚行为不端,心中不免厌恶。可那主持对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却毕恭毕敬,招待甚周,还死皮赖脸向东坡求字。苏东坡提笔在手,疾书一联:日落香残,去掉凡心一点;火尽炉寒,来把意马牢拴。那主持将对联悬挂于高处,许多文人见了,皆捧腹大笑。原来,这副对联道出了两个字谜,谜底乃“秃驴”也。(15)刁塾师自作多情从前,某员外有一女一子

36、,女儿及笄待嫁。儿子尚年少,正在塾中读书。那塾师生性刁滑,常常给学生留下作业就出去游荡。一日,他给学生出了一句上联:有客登堂,惊醒万里春梦。学生对不上,就去求姐姐代对,姐姐对道:无人共枕,枉存一片痴心。塾师回来一问,知姐代弟对,便自作多情,以为小姐对他有意,于是又出句:六尺绫罗,三尺系腰,三尺坠。小姐看后,挥笔而就:一床绵被,半床遮体,半床闲。塾师一看,认为小姐对自己含情无疑,便欲立即与小姐定情。赤裸裸地又写了一联:风紧林密,问樵夫何处下手。小姐见塾师心术不正,立即严词训斥:山高水深,劝渔翁及早回头。塾师看了,心中凉了半截,但未死心,去硬着头皮纠缠,继续传联:桃李杏梅,这些花哪时开放。小姐不客

37、气地回敬道:稻麦黍稷,此杂种是何先生。至此,塾师也无计可施,但心中总是忿忿不平。不久,便眼睁睁地看着小姐出嫁了。一年后,小姐生了对男双胞胎,回娘家做满月,那刁塾师凑上去,指着双胞胎戏弄小姐说:谁是先生子,孰为后生儿?小姐一听,塾师又出污言秽语,就撕破面正颜道:后生为我子,先生是我儿。塾师自讨苦吃,只羞得无地自容,在场的众宾听了,一个个笑破肚肠。(16)、苏东坡妙联对名医苏东坡不但在文学方面有伟大成就,而且在医学方面也有很高造诣,人称“儒医”。他在杭州任知府时,就致力于搞医学研究。当时该地瘟疫经常发生,百姓死亡很多。为了把黎民百姓从痛苦的病魔中解脱出来,苏东坡从自己的俸禄中拿出几十两黄金,在城里

38、建了一座名叫“安乐”的诊坊,专门为人看病,三年中就治愈了近千病人。传说在杭州城西有个庞家庄,庄主姓庞名安时,此人性格豪爽,扶困济贫,好善乐施,是远近闻名的一位老中医。他喜欢交际,也爱好吟诗作对,谈古论今。因而与苏东坡交往甚厚,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诗论对,切磋医学。有一天苏东坡正坐在书房里翻阅医学书籍,外面衙役来报:“启禀大人,府外庞中医求见”。苏东坡忙说“有请”。庞中医在衙役的引领下来到书房门前,猛抬头,一眼看见门旁新挂了两只灯笼,他不由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一上联: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苏东坡正好迎出门来,他听了略一沉思,立刻心领神会,随即续出下联: 架鼓鼓架,陈皮不能敲半下(夏)。二人

39、相视大笑,手挽手走进后院。院子的中央设一小花园,庞中医看见园中生长的翠竹葱绿茁壮,他灵机一动,赞叹道:中暑最宜淡竹叶;苏东坡随口对道:伤寒尤妙小柴胡。两人在花园边坐下,衙役递上香茶,二人品茶谈天。他俩从名诗谈到名医,又从对联谈到医学,真是棋逢对手,喜结知音。忽然,一阵微风拂过,送来阵阵花香,庞中医抬头一看,只见园中玫瑰正盛开,妩媚娇娆。他触景生情,又出一联: 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苏东坡听他又吟一联,未加思索也脱口而出: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庞安时坐了一会,告辞出来,随口又出一联: 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苏东坡含笑答道: 春风来时尽着花,但闻藿香木香。联中的“枳壳、防风、陈皮、半

40、夏、竹叶、柴胡、玫瑰花、梧桐子、生地、熟地、藿香、木香”都是中药名。对联对得工整和谐,妙趣横生。中秋 ( 兄的) 对联趣谈 自古以来,有关中秋节的对联不少,其中大多在“中秋月”上做文章。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大家熟悉的对联还有: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这三副对子皆写得清新可读。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

41、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与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一群书生,在中秋节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出上句,让大家对下联。结果无人对上。到了除夕夜,这群书生又相聚饮酒守岁,还是那位秀才对出了下联。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对,被称作“中秋出句年尾对”。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过去,一夜分为五更,两小时一更;古称秋季三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这一联是明代大学士杨廷和(14591529)父子的杰作。相传杨廷和

42、8岁那年,有一次,他父亲与客人对饮到深夜,出上句让客人对,可是无人对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随即应对,语惊四座。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清代徐稚小的时候,老师出上句,他对出下句。“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时也用来指“中秋”与“冬至”相对。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地月缺”指人不团圆。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可谓天衣无缝。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对曰: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此联也属“鹤顶格”。东林寺也有一对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星。意境甚为辽阔高远。赏月佳处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处有一对联: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重庆巫峡瑶上有一副妙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