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 《德西蕾的孩子》:宗教外衣下的种族政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c) 《德西蕾的孩子》:宗教外衣下的种族政治.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德西蕾的孩子:宗教外衣下的种族政治2011年9月第10卷第5期(总第53期)安阳工学院JournalofAnyangInstituteofTechnologySept.2011Vo1.10No.5(Gen.No.53)德西蕾的孩子:宗教外衣下的种族政治高艳丽(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510)摘要:肖邦在德西蕾的孩子中借用圣经中上帝与撒旦冲突的神话原型人物形象,将美国南方白人与黑人分为宗教意义上的两大敌对阵营,传达出她宗教外衣下的褒奖白人,贬低黑人的种族主义立场,可以说该短篇小说是一部彻头彻尾的为奴隶制辩护的种族主义作品.关键词:上帝:撒旦:种族主义中图分类号:1712.074文献
2、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28(2011)05008003在l9世纪下半叶的众多美国女性作家中,凯特?肖邦”表现最突出,文学成就最高”11235),她以抒写女性情感与爱欲体验见长,长篇小说觉醒即是这样一部女性主义文学的扛鼎之作.肖邦早年的短篇小说亦不乏经典,初刊于美国流行时尚(Vogue)杂志1893年1月14Ft创刊号上的德西蕾的孩子备受瞩目.多次入选各类文学选读教材.德西蕾的孩子讲述了一个凄婉的爱情与婚姻悲剧故事.德西蕾自幼遭遗弃,幸好白人夫妇瓦尔蒙德膝下无儿女,好心收养并抚育她成人.邻人阿尔芒是拉贝种植园的继承人,对德西蕾一见钟情并迅即完婚.婚后两人虽互相恩爱,但儿子的降生给他们带
3、来欣喜之余,更多的则是灾难:因为孩子出落得像个黑白混血儿,其肤色昭示父母一方必有黑人血统.这在当时的美国南方白人看来是一个致命污点.尤其是对于阿尔芒这样一个名门望族来说更如晴天霹雳.他想当然地归咎于身世不明的妻子.并毅然决然地将妻儿赶出家门,德西蕾母子则圣徒就义般投水自尽.几周后,就在阿尔芒将德西蕾母子的遗物付之一炬时,偶然发现了自己父母的通信残片,家族的秘密终大白天下:阿尔芒之子的混血来源于祖母的黑人血统.正是阿尔芒本人导演了这出家族的悲剧.多数学者认为.德西蕾母子的遭遇缩影了美国旧南方黑人妇女罹受男权与种族政治的双重压迫;但深究作者的种族意识后发现,肖邦文本中多处出现圣经中上帝与撒旦的人物
4、形象,其实传达出作者宗教外衣下的褒奖白人,贬低黑人的种族主义立场.可以说它是一部彻头彻尾的”为奴隶制辩护,l2JII32)的作品一,站在白人一边的上帝在这个故事中,肖邦四次使用”上帝”,其中有三次直接将之安排在白人一边,为白人佑护祈福.瓦尔蒙德夫人即是生活于上帝光影中的典型白人女性.对于弃儿德西蕾的身世.她不顾众人猜度.坚信是”仁慈的上帝见她没有亲生骨肉.便把德西蕾送来做她的孩子,享受她的爱怜.”3J这显然是一种博爱天下的基督徒情怀,白人假借上帝的意旨来”爱怜”这个无家可归的婴儿;况且,谁都始终无法排除德西蕾带有黑人血统的可能,这样黑人就被预先放置于白人家长制的框架之内.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多
5、数白人对于血统有着较为高傲的认知.他们十分歧视混血儿.因为”一个人貌似白人的人如果有一滴黑人血液.也会被打上黑人的标贴”41.这似乎更加突出了瓦尔蒙德夫人品德境界之高,尤其是在德西蕾被丈夫推定有黑人血统后.上帝般的她对重又沦为弃儿的女儿再次抛出了橄榄枝.力排众见,毫无怨言地去接纳所谓的混血母子:”我亲爱的德西蕾,回家吧,回到瓦尔蒙德.回到爱你的妈妈这里,带着你的孩子一起来.”31简单地说.白人自视高人一等,将黑人当作孩子一样照料.黑人种族的从属地位可窥豹一斑.上帝角色的扮演者中还有拉贝庄园的老奥比尼,他”平生为人随和,对黑人颇为宽容”;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少爷阿尔芒则”有严格的规章,在他的管
6、束下.他的黑人都忘了怎么去找乐”31.这样一位宽容大量的老人在其有生之年.得到上帝无限的关爱,这点可在妻子的残信中觅见端倪:有着黑人血统的妻子”日日夜夜感谢善良的上帝,对我们的生活做了这样的安排”31.有色妻子如此悦纳分居的生活,折射出这个群体的依附性和逆来顺受意识.肖邦似乎对于种族偏见导致的妻离子散并非讨伐,反而罩以上帝仁爱的宗教光环,极力维护其合理合法性,即使以牺牲混血女性的幸福收稿Et期:20110501作者简介:高艳丽(1977-),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第五期高艳丽德西蕾的孩子:宗教外衣下的种族政治81乃至生命为代价.年轻一代中德西
7、蕾倍受上帝眷顾,婚后的她生活于甜情蜜意中.对阿尔芒有着无法自拔的爱:“只要他眉头一皱.她就会惶恐哆嗦,可她还是爱他.只要他微微一笑,她就不再奢求上帝赐给她更大的幸福.”l3J德西蕾秉承夫为妇纲的封建礼教观念,赢得了无数女性主义阐释者的同情;但必须指出的是,她始终对自己的白人身份深信不疑,自认与阿尔芒门当户对,倍感受惠于白人上帝般的庇护.不再欲求”更大的幸福”.德西蕾珍惜的这种休戚与共的患难夫妻情.是以白人丈夫阿尔芒和黑人妻子德西蕾为预设的;同时,它与阿尔芒的休妻之举构成鲜明对比.更能烛照出黑人手足相残的劣根本性.此外,她以投水自尽这种耶稣受难式退场来结束母女的生命,以扞卫白人的终极身份,更加渲
8、染了黑白两个种族的水火不容.虚构与真实的种族身份在德西蕾身上无限纠结.凸显了人性的两面:一半是天使,作为白人的她可举案齐眉亦会以死相争:另一半是魔鬼,黑人的标贴又使其懦弱卑微,忍辱求全.除了百般爱护瓦尔蒙德母女之外,上帝还不忘德西蕾的孩子这个黑白混血的豪门后裔,在血统之谜没有正式揭开之前他睡的红木床”像是一个奢华的王座.上面有一个镶着段子的半边华盖”l3】.显然,肖邦在这里埋下伏笔,没有让仁慈的上帝再次出现,而是暗示性地使用了”王座”一词:此意象颇具双关色彩,它既可能属无上的上帝,又可能归属撒旦.在其不满一岁的生命历程中.肖邦带他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先是被白人母亲扶至上帝的位置.但不久又被黑人父
9、亲逐出家门,并进而落得种族政治陪葬品的结局.归根结底,悲剧源于其混血身份.弥尔顿失乐园中的撒旦即是如此人物,他被上帝打入地狱后群集同党谋求反叛,曾于高座跌落而成巨蛇.后来之事无用赘言,他向上潜入了伊甸园.二,被撒旦攫住灵魂的黑人小说中唯一明确提到”撒旦”是在德西蕾察觉丈夫的言行举止发生了”怪异而可怕”的变化之后”他对待奴隶又变得凶狠起来,好像他的灵魂突然落到了撒旦的手里”31.一个人被撒旦攫住灵魂,也就等于成为了魔鬼的门徒.走向上帝的敌对阵营.正因如此德西蕾才会感觉到”空气当中飘着一种威胁她的安全的东西”.小说文本中正是以“撒旦”一词的出现象征着孩子混血身份的最终确认,从而将两者象征性地画上了
10、等号.同时,白人与黑人间的和谐共处就此终结:初为人父的阿尔芒曾一改往日骄横跋扈而对奴隶内格里翁的诈伤颇有宽容.但迅速回归常态,对他们重又凶狠起来.两大阵营的对立壁垒在故事的后半段愈加清晰.就像主子与奴隶分而居之一样,类似线索还有:瓦尔蒙德夫人在确认婴孩混血后不再走进拉贝庄园,”几个住得很远的邻居忽然造访”后永远地避而疏之,老奥比尼终其一生地将黑人妻子远匿巴黎,等等.这种空间上的分立显然隐喻着美国社会当时森严的种族隔离,而作为撒旦化身的阿尔芒(当时美国南方奉行的”一滴血”原则终究让他背上黑人的标贴)则可自由游走于两界之间,是其黑白混血身份促成了这样的越界.第一次越界是在有色母亲过世后被老奥比尼接
11、回庄园,八岁的他来到种植园可认为是卧底探营:经年之后的他游刃于白人世界,骑马邂逅德西蕾之时”就像雪崩,就像草原烈火”一样疯狂爱上了上帝阵营中的这个白人女子,并娶她为妻从而壮大队伍,增加筹码;最后,通过将妻子驱逐出门,逼上绝路而兑现企图,实现“他最后的致命一击”.综观整个过程.阿尔芒对白人领界的入侵看似无心,实则蓄谋已久,步步为营;换言之,阿尔芒如此作为是对白人世界实施的一种恶意报复,他逐妻出门”不过是在用同样的方式来回敬上帝”.正像当年白人阵营中的老奥比尼将阿尔芒母亲远拒巴黎一般.与母亲在巴黎相依为命的八年确应锻造一个苦大仇深的阿尔芒,种族尊卑的思维在阿尔芒身上得以延续.白人媳妇亦重蹈黑人婆婆
12、的悲剧命运,但有过之而无不及:婆婆苟且偷生.媳妇却义起殉节!就像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阿尔芒深陷种族歧视的泥沼而不能自视,思忖自己何以类似的轨迹失去母亲与妻儿之际,唯余”全能的上帝待他真是很残忍,很不公正”之谬误论调,所以报复势在必行.先有地狱般的巴黎童年,继而迷情德西蕾,终将母子逼上绝路,阿尔芒的报复之路像极了圣经中的撒旦通过引诱亚当夏娃偷食禁果而对上帝的报复.循着这种隐喻思维,即可离析出肖邦文本中的宗教空间观:黑人和混血人口处于相当于地狱的社会底层,白人则生活在相当于人类堕落前的伊甸乐园(这一点正是受基督教熏染的南方白人奴隶主贵族所竭力宣扬和维护的).最上层即是天国亦即上帝之所.加拿大神话原
13、型批评理论家弗莱在对西方文化的读解中发现了如此一条”世界之轴”,即基督教神学的宇宙观自上至下的4个层面:上帝所在的天堂,不曾堕落或新生的自然秩序,芸芸众生的堕落的自然,以及魔怪的世界.151聊可以说德西蕾的孩子便是对这一轴线的极佳诠释.任何企图冲破这种基督教意识形态的人都将遭遇挫败,任何试图推翻南方蓄奴制的人就像小丑般的阿尔芒.必将家破人亡走向毁灭,这就是肖安阳工学院邦通过讲述德西蕾的故事而传达的守旧意识本已昭昭的种族主义主题一旦戴上了宗教的神圣光环,自然加重了西方的基督教信徒对黑人群体的不满与敌意.此外,故事中作者巧妙使用对比鲜明的颜色.与主要人物的身份地位相得益彰.拉贝种植园在阿尔芒的经营
14、下败落,瓦尔蒙德太太始有”毛骨悚然”之感”这房子的屋顶坡面陡峭.黑得像个蒙头大斗篷,一直伸到宽大的走廊外面.黄泥灰粉刷的房子被走廊环绕着,旁边生长着几棵硕大的深黑色橡树,枝叶繁茂,向外延展,树荫就像一片棺材布罩,盖在房子的上方.”【一个拥有着路易斯安娜最古老,最荣耀的姓氏的富家大户.府邸却阴森得像地狱.反复出现的黑色与”黄泥灰”的色彩影射了混血主人以及黑人奴隶拉布朗什孩子的肤色.同时,恋爱之中的阿尔芒有着”黧黑而俊俏的脸庞”,德西蕾出走时穿着”洁白的薄裙”,家中雇佣”黄皮肤的女保姆”赞德琳,手色发白的拉布朗什等等,这些都是与其特殊的种族身份相呼应的.三,结语瓦尔蒙德夫人对德西蕾母子的接纳.老奥
15、比尼对混血儿子的认同,均勾勒出常以救世主自居的白人在黑人面前极尽家长式言行之能事的版图.阿尔芒母亲未尽妇道,女保姆孤傲无理.内格里翁狡诈怠惰,阿尔芒更是冷酷无情至极.黑人在白人眼中是那样的不负责任与不通人情!作为白人的德西蕾与夫婿相敬如宾,但一旦触及血统的红线,双方则会以死相争:黑人的标贴又使其下意识地懦弱卑微,忍辱求全.身份的缺失导致德西蕾人格的分裂,这场上帝与撒旦的较量注定没有因她的早亡而终结,反而必将助推种族歧视与冲突走向高涨.这就是凯特?肖邦和她不得不说的德西蕾的故事!参考文献:1】徐颖果,马红旗.美国女性文学:从殖民地时期到2O世纪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2】申丹.叙
16、事,文体与潜文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l美】凯特?肖邦.德西蕾的孩子【J】.陈亚丽译.外国文学,2010(51:ll13.f4】EllenPee1.SemioticSubversionin”D6sir6esBaby”【A,AmericanLiteratureJ】,1990(2):223-38.【5】【加拿大】诺斯洛普?弗莱.神力的语言【M】.吴持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OntheChristianityCloakedRacistPoliticsin”D6sir6eSBabyGA0Yanli(CollegeofForeignLanguages,Shandon
17、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Qingdao,266510,China)Abstract:InD6sir6eSBaby”,KateChopinborrowsthearchetypalimagesofGodandSataninBibletocategorize,religiouslyspeaking,theWhiteandBlackintheAmericanSouthintotwoconflictingcamps.FurtherreadingfromthisperspectivecontributestorevealingthatChopineulogizestheWhiteanddepreciatestheBlack,whichleadstoaconclusionthatthestoryisanutterlyracistworkoffiction.Keywords:God;Satan;racism(责任编辑:王念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