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01文昌湖度假区环湖路东岸馆里中桥基坑支护方案N.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01文昌湖度假区环湖路东岸馆里中桥基坑支护方案N.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昌湖旅游度假区环湖路(东岸)馆里中桥基坑支护方案 (报审稿)建设单位:淄博文昌湖公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包单位:淄博凯业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淄博政达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淄博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勘察单位:淄博恒瑞地质勘测有限公司二一四年四月五日目 录一、工程概况、支护方案简介、支护单元划分、支护结构安全等级及荷载取值0二、设计原则和依据0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0四、筑岛与围堰施工技术方案5五、基坑开挖、基坑降水及施工安全措施8基坑开挖8基坑降水9施工安全措施11六、网喷施工工艺12七、基坑防护与排水组织13八、基坑监测要求及方案15九、季节施工措施及应急预案19十、质量标准与基坑验收
2、20十一、自然放坡开挖、挂网喷浆护坡稳定性验算211-1支护单元:选取河道中部基坑最大深度7.0米处、1:1一级自然放坡开挖、挂网喷浆护坡21十二、本基坑开挖专项方案采用【理正深基坑7.0】进行验算24END24 文昌湖旅游度假区环湖路(东岸)馆里中桥基坑支护方案 一、工程概况、支护方案简介、支护单元划分、支护结构安全等级及荷载取值工程位于文昌湖度假区环湖路东岸、环湖东路与胶王路交汇处以北150-210米处,拟建桥梁为现有桥梁加宽扩建,东西两侧各加宽7.5米、总宽24.5米,南北长65.0米,为五孔板式桥,跨度13.0米,桩基础;目前加宽桥梁的混凝土灌注桩已经施工完毕;但是由于桩顶埋深较深,需
3、要开挖至围堰顶面下7.0米,施工接桩;所以设计本基坑支护方案,报专家论证;目前已经在桥梁部位筑岛与围堰,筑岛与围施工后的基本数据:筑岛碾压砾石土10m宽、围堰粘性土9m宽;顶高程为83.6m;尺寸:上宽为47.6m、下宽为61.373m;南北长度85.8米;筑岛、围堰厚度平均为4.431m;基坑尺寸:36.5m86.4m;水面高程为:82.2m;基坑开挖深度:5-0桩、0-0桩、5-3桩、0-3桩 为5.491m;4-0桩、3-0桩、2-0桩、1-0桩及4-3桩、3-3桩、2-3桩、1-3桩 为7.0m(按平均高程计算)。支护方案简介、支护单元划分、支护结构安全等级及荷载取值:基坑周边较为空旷
4、、基坑边坡均采取1:1一级自然放坡开挖、挂网喷浆护坡;基坑周边1倍开挖深度内无市政主管线。现场无塔吊;加工制作场地在河岸北侧20米外;施工顺序:筑岛围堰基坑开挖明沟、集水坑降水接桩回填;然后整个基坑采取盆式整体大开挖,逐层开挖;开挖至围堰顶面下7.0米,开始施工接桩;接桩完成后马上回填;采取明沟、集水坑降水将水位降至基底以下1.5米以下;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三级、其结构重要性系数取0.9验算;经对各支护单元验算,结果符合安全要求;基坑支护设计使用时间为12个月;场地地层抗剪强度指标综合本工程勘察报告、工程地质手册及基坑支护设计经验综合确定。坑支护单元划分及荷载取值支护单元坡段、支护形式、验算
5、采用地质剖面号、探孔号及自上而下各土层厚度(m)荷载取值支护结构安全等级1-11-1支护单元:选取河道中部基坑最大深度7.0米处、1:1一级自然放坡开挖、挂网喷浆护坡,进行稳定性验算;采用1-1地质剖面、2#探孔参数,自上而下各土层厚土依次为(1)碾压砾石土5.5m、(2)粉质粘土2.5m、(3)碎石1.5m、(4)强风化岩3.5m;在坡顶0.5米处设置防护栏杆,均布荷载15kpa自坡顶0.5米处开始计取、作用宽度15米;三级二、设计原则和依据基坑开挖方案设计原则:首先保证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阶段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经济和施工方便。方案编制依据如下:工程勘察报告工程施工
6、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建筑基坑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JGJ104-2011山东省建筑边坡和基坑工程勘察设计审查与评审办法(鲁建设字【2007】12号)经现场踏勘了解的情况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其他与
7、本项目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各层土的厚度及抗剪强度指标标准表层号重度(kN/m3)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UU)标准值层厚m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1)碾压砾石土18.022.017.05.5(2)粉质粘土19.725.018.02.5(3)碎石19.910.035.01.5(4)强风化岩3.5采用1-1地质剖面、2#探孔参数,自上而下各土层厚土依次为(1)碾压砾石土5.5m、(2)粉质粘土2.5m、(3)碎石1.5m、(4)强风化岩3.5m;碾压砾石土抗剪参数取值说明:在筑岛、围堰填筑施工严格尊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
8、74的要求执行的前提下,详见本方案四、筑岛与围堰施工技术方案,经检索水电站设计1991年04期论文砾石土料颗粒组成对抗剪强度的影响;粘聚力c取值22.0kPa、内摩擦角取值17.0度;筑岛先抛填一部分较大块砾石,再经碾压砾石嵌入河底的第一层素填土,而且由于该层素填土厚度较小、仅为为1.2-1.5米,经碾压该层抗剪参数按碾压砾石土取值;基坑开挖后、施工期间采取降水措施,将地下水降至基坑开挖深度1.5米以下、即7.0+1.5=8.5米,基坑内侧地下水位取8.5米;由于外侧有围堰措施,所以基坑边坡围堰内的筑岛碾压砾石土地下水位也较低,计算时取7.5米;四、筑岛与围堰施工技术方案一、桥梁工程概况:馆里
9、中桥位于文昌湖旅游度假区环湖路(东岸),BK0+180处。跨越萌山水库,与路线前进方向夹角为90。原桥为5-13m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桥宽9m。本次改造拆除原桥盖梁及上部结构,利用原桥桩基及墩台柱,进行两侧加宽。新建5-13m装配式先张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墩台。桥长为65米,宽度为4米人行道+7米机动车道+2.5米绿化带+7米机动车道+4米人行道,共计24.5米。筑岛与围堰施工后的基本数据:筑岛碾压砾石土10m宽、围堰粘性土9m宽;顶高程为83.6m;尺寸:上宽为47.6m、下宽为61.373m;南北长度85.8米;筑岛、围堰厚度平均为4.431m;基坑尺寸:36.5
10、m86.4m;水面高程为:82.2m;施工方案:施工综述:我公司承接了该桥的施工任务后,马上组织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了现场实地勘察。发现该桥全部座落于湖水中,根据相关水文资料和地质勘探报告,经商议后我公司决定采用筑岛与围堰相结合的施工方法进行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具体方案如下:(一)、筑岛施工根据淄博恒瑞地质勘测有限公司所提供的地质勘探报告,该桥桩基施工拟采用冲击式钻机施工。为了保证冲击钻机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安全施工,确保钻机在施工过程中不下沉、不倾斜,保证桩基中心坐标的准确性及钻孔桩质量。我公司拟采用风化料筑岛施工,筑岛的宽度除满足桩基施工的工作面外还要满足施工时对于施工便道的要求。我公司本着在保
11、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节约资源、减少工程成本的原则。决定筑岛上缘宽度为29.6米,坡度按1:1.5放坡的梯形筑岛。根据图纸及地质报告所提供的水文资料,筑岛高度应高于正常水位1米,方可保证施工安全。筑岛完成后,由于该桥座落处与范阳河连通,河水不断注入湖中。因此在桥南端15米处用挖掘机挖一明渠用于导流。 (二)、围堰施工根据图纸要求,桩基接柱施工所需开挖深度为5-7米,桩基施工完成后,由于风化料透水性强,桩基开挖无法进行。由于基坑开挖过深,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及有效的防水,拟采用在原筑岛外侧加土工布并用土袋压实后进行粘土围堰的施工。考虑到基坑开挖深度及后期施工对于工作面的要求,在确保围堰及基坑开
12、挖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其围堰上顶最小宽度为9米,围堰高度高出常水位1米,确保后期围堰在雨季中仍能满足施工。(三)、具体施工步骤如下:1、测量放样:放出桥梁中线,沿中线左右划线,确定回填方位。2、施工准备:施工前先将筑岛、围堰范围用灰线撒出,填筑前将桥头范围内河床上树根、草皮、污泥等杂物清除,以减少渗流。在材料准备上提前选好堰体石料、粘土料,以保证各种材料及时到位。3、筑岛、围堰填筑施工程序为:拆除清理杂物-桥头淤泥清除-风化岩料筑岛碾压-桩基完成-边坡修整-铺土工布土袋压实-粘土围堰-边坡修整4、具体筑岛、围堰施工:250型挖掘机装车、15吨自卸车运输,30型装载机推平、压实。水面以上每25cm
13、压实一次,直至达到预定高程(常水位上1米)并用挖掘机整平压实、修整边坡。筑岛、围堰填筑施工严格尊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的要求执行: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第4.1.5条:防渗土料应满足下列要求:1、渗透系数均质坝不大于110-4cm/s,心墙和斜墙不大于110-5cm/s;2、水溶盐含量(指易溶盐和中溶盐,按质量计)不大于3%;3、有机质含量(按质量计),均质坝不大于5%,心墙和斜墙不大于2%,超过此规定需进行论证;4、有较好的塑性和渗透稳定性;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第4.1.10条:用于填筑防渗体的砾石土,粒径大于,5mm的颗粒含量不宜超过50%,
14、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50mm或铺土厚度的2/3,0.075mm以下的颗粒含量不应小于15%。填筑时不得发生粗料集中架空现象。5、场地清理:用机械对填筑后的围堰进行压实平整,后用人工对场地进行细部清理,做到场地洁净、平整。(四)、注意事项:1、填筑过程必须严格遵照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施工现场必须有技术人员统一指挥,严格遵循填筑程序。2、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扣紧帽带。3、施工现场必须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采取警戒措施派专人负责。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4、夜晚要派专人值班。(五)、筑岛、围堰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筑岛、围堰填筑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进行,专人值班指挥。确保筑岛、围堰下不形成包心
15、淤泥。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施工管理机构,明确质量责任人,事事有人抓。2、将筑岛、围堰填筑位置的淤泥、杂物清除干净,筑岛、围堰填筑用土严禁夹带淤泥、杂草、生活垃圾、石渣、砼块等杂物。3、筑岛、围堰填筑时由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采用自桥北头往南端施工的顺序,桥头位置淤泥采用反铲式挖掘机清除。4、筑岛、围堰填筑高于常水位后,每层厚度控制在25cm,直至预定标高(高出常水位1m)。(六)、筑岛、围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由于筑岛、围堰是贯通整个水库,筑岛、围堰南部靠近居民区,为防止附近居民进入施工现场,保护其人身安全。筑岛、围堰完成后,邻水侧用钢架管做安全护栏,高度1.15米,沿堰长通长设置,并于
16、筑岛、围堰南部用彩钢瓦进行围挡,确保安全防护措施到位。2、施工现场及附近设置警示标志。并做好工人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工作。3、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与技术交底工作,由专人现场管理施工,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安全施工。(七)、筑岛与围堰施工后的基本数据:筑岛与围堰施工后的基本数据:筑岛碾压砾石土10m宽、围堰粘性土9m宽;顶高程为83.6m;尺寸:上宽为47.6m、下宽为61.373m;南北长度85.8米;筑岛、围堰厚度平均为4.431m;基坑尺寸:36.5m86.4m;水面高程为:82.2m;五、基坑开挖、基坑降水及施工安全措施基坑开挖根据以上数据显示及相应的地质勘探报告,我单位施工技
17、术人员经商议后决定采用基坑大开挖的施工方式进行开挖。并辅以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基坑支护措施(详见基坑支护方案)。基坑开挖具体按以下方法施工:1.1根据开挖及放坡坡度放出基坑开挖边线,确定开挖边界及放坡边界。12、基坑开挖采用大开挖的形式,边开挖边放坡边支护,放坡系数为1:1。分层开挖至设计标高。即在两排新浇筑的桩基外侧开挖通长的基坑。使新浇筑的桩与桩之间没有土石等阻碍。便于降水施工的进行。同时提供了足够的接柱工作面。1.3、基坑开挖时,先用反铲挖掘机沿撒出的施工开挖边线进行第一次开挖,沿桥梁方向,自南向北依次开挖(0号桥台桩柱除外)。深度为2m。并将因开挖所产生的碎石土方等堆放到基坑开挖边线1
18、.5m外,用30型装载机将其运至围堰外侧用于加强围堰的抗冲刷能力。及加宽围堰的宽度,为以后施工留有足够的施工工作面。1.4、对于桥头南侧的桩柱基坑开挖,在除0号台外的其他墩柱施工完成后,单独开挖。由于南侧桥头土质为原水库淤泥长期沉积,其土质较疏松。在前期基坑试开挖时,基础边侧发生坍塌,为保证施工安全,暂时停止开挖。对此所提出的对应方案为:在桥南侧明渠导流处安放直径为0.8米的水泥管,并用木桩将其固定。管口处用砖砌墙保护,使管与原明渠有效结合,保证水库内的水在水泥管内流动而不是沿明渠边侧土体渗入到基坑之中。同时我方决定先暂不对0号桥台桩基进行开挖。而是对其已开挖的基坑进行降水施工。待基坑边侧土体
19、含水量达到可开挖的标准后,再进行基坑开挖施工。开挖及支护方法同大基坑。1.5、由于水库常水位在82.2m标高处,地下水稳定水位标高在82.04m-82.10m处,围堰顶平均高程为83.6m。基坑先开挖2m,基坑内的水对工程进一步的施工有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必须采用有效的降水措施,做到随开挖随降水,才能保证基坑第二次开挖的进行。我单位拟在开挖2m内的基坑中沿其周边设立通长的明沟,并在桩基中间设立1.5*1.5*1m的集水坑,用于降水施工。1.6、当坑内水量控制在对施工无影响时,进行第二次开挖。开挖深度为2m,方法同第一次开挖降水方法。并依此进行第三次、第四次开挖。挖至设计标高,并用同样的方法降水
20、施工。基坑降水根据本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基坑开挖深度,结合本公司基坑降水经验。本基坑内降水采用明沟、集水坑排水相结合的降水方案。明沟、集水坑排水,是在基坑的两侧、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在桩基中间设立1.5m*1.5m*1m的集水坑。使基坑渗出的地下水、雨水通过明沟汇聚于集水坑内。然后用水泵将其排出基坑外。2.1、明沟、集水坑布置1、排水明沟:一般布置在基坑的四周,并留有一定的坡度。排水明沟的底面 应比基底底0.5m,使基坑渗出的水通过排水明沟汇集于集水坑内。本工程设置 0.5m*0.5m的排水沟,排水坡度为1%。2、集水坑:在桩基中间并与桩基成一条直线设立1.5m*1.5m*1m的集水坑。如图所示(
21、重在突出明沟、集水坑位置):22、水泵选用 1、排水机具的选用,基坑降水设计按暴雨日最大降雨量考虑:坑内积水考虑当天排完。用型号为QY 160-5-3 及QY65-10-3的降水泵(每集水坑内各一台)降水及两台泥浆泵抽出坑底泥浆,防止泥浆堵泵影响降水施工的进行。2.3、本工程基坑排水材料准备降水泵20台、泥浆泵2台、塑料水管1000米。 人员及机械投入:人员:现场施工技术人员2人、机械操作指挥人员1人、现场用电管 理人员1人、辅助工6人。机械:挖掘机一台、30型装载机一台。基坑监测控制:基坑长86.4米、宽36.5m、最大挖深为7.0m,根据现行规范及施工安全要求必须对基坑进行变形观测。3.1
22、、基坑水平位移的观测:基坑开挖完成后,用全站仪放出基坑顶的轴线 位置并在轴线两侧做好坐标点的埋设,在基坑使用期间,不断用全站仪校核,计算出轴线位移。当位移过大时,立即停止施工。派专人检查基坑支护措施的工作情况,确保基坑内安全施工。3.2基坑外形观测:派专人24小时轮流值班,时刻注意基坑边缘及基坑支护措施的工作情况,一旦发现土体有裂痕,立即报告管理人员。由安全员负责校核基坑支护措施的工作状态。3.3观测频率:基坑开挖时每天观测一次,稳定后2天观测一次。3.4基坑检测人员安排:姓名岗位工作内容李延峰项目经理统筹安排各项工作石连平施工员协调安排施工工作孔琳琳技术员、安全员负责基坑开挖控制线的测放、开
23、挖高程的控制及后期基坑变形观测。施工安全措施4.1、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开挖土按要求进行堆放,严禁在基坑开挖1.5m范围内堆土。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注意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护措施。2、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密切进行监测监控,一旦监测指标达到预警值,立即停止开挖,并立即查清和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方能继续开挖。3、基坑开挖应留有足够的工作空间进行接柱施工。4.2安全注意事项(1)了解围护结构的受力变形及坑周土体的沉降情况,对围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评价;(2)通过获得的围护结构及周围环境在施工中的综合信息,进行施工的日常管理,对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为优化和合理组织施工提供可靠信息,并指导后续施
24、工; (3)围堰平台周围保留足够宽度的车辆进场道路,原有的围堰平台宽度不够的周边要按要求进行加宽,并将加宽的部位压实,以保证进出通道的稳定。(4)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5)各种电气设备进行检修必须由电工进行,一般应停电作业,如必须带电作业时,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并派专人监护。 (6)现场配电设备处,必须备有灭火器材和高压安全用具,非电工人员严禁接近配电设备。 (7)由于与原桥柱近距离施工,机操人员应高度集中注意力,避免对原桥柱造成不必要的破坏。4.3应急措施及程序响应(1)开挖施工时配备足够数量的抽水机,施工中一旦出现水位猛涨时,及时抽排出基坑外。当出现涌水量大,抽水机无法抽
25、排干净,且采取措施后无效;或基坑周边出现开裂掉土情况时,现场管理人员要立即组织人员和机械撤离出基坑。(2)建立应急抢险队,由钢筋组人员组成,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抢险队在经理部安全小组的领导下进行人员、机具抢险工作,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对基坑实施补救措施。(3)应急通迅:基坑施工期间相关人员保证24小时通信通畅。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保持通讯畅通。六、网喷施工工艺1、在喷射混凝土之前要按照规范和标准对开挖断面进行检验,清理受喷面,做到受喷面无松动土层,坡脚无虚土堆积。2、工艺流程3、挂网:按设计要求加工钢筋网,钢筋网随开挖面起伏铺设,同定位土钉固定牢固。4、喷射混凝土面层:喷射混凝土面层施工应符合下
26、列要求:1)细骨料宜选用中粗砂,含泥量应小于3;2)粗骨料宜选用粒径不大于20mm的级配砾石;3)水泥与砂石的重量比宜取1:41:4.5,砂率宜取4555,水灰比宜取0.40.45;4)使用速凝剂等外掺剂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外掺剂掺量;5)喷射作业应分段依次进行,同一分段内应自下而上均匀喷射,一次喷射厚度宜为30mm80mm;6)喷射混凝土时,喷头与土钉墙墙面应保持垂直,其距离宜为0.6m1.0m;7)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及时喷水养护;8)钢筋与坡面的间隙应大于20mm;9)钢筋网可采用绑扎固定;钢筋连接宜采用搭接焊,焊缝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10)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
27、一层钢筋网被喷射混凝土覆盖后铺设。土钉注浆及面层喷浆48小时后,方可继续下一步土方的开挖。七、基坑防护与排水组织基坑开挖支护施工严格执行JGJ180-2009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第一、基坑周边安装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必须符合以下规定:防护栏杆设置上下两道水平横杆,上横杆距地面高度为1.2m,下横杆距地面高度为0.6m,立杆间距2.0m。基坑临边防护栏设置斜向支撑,且斜向支撑间距6.0m。基坑临边防护栏底部设置挡水墙、兼做挡脚板,挡水墙截面尺寸为60200mm。防护栏杆和挡水墙喷涂红白相间警示色。护栏杆的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须安装
28、牢固,上杆应能承受任何方向大于1kN的外力。护栏杆上应没有毛刺。第二、作好坑底、道路、地面的硬化及防水措施。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立即对坑底用混凝土垫层封底,混凝土垫层硬化至坡脚。沿基坑底周边纵向设置1%的坡度、将积水排至基坑四角;基坑四角均设集水坑和污水泵,将基坑积水及时排出。基坑边坡的顶部用C20混凝土100mm厚硬化宽度不小于2.0米,利用栏杆下M5水泥砂浆砌筑宽240mm、高400mm砖墙防水堰起挡水作用,基坑周边硬化的道路、场地应坡向远离基坑的方向,防止地面水渗漏、流入基坑和冲刷基坑边坡。基坑坡顶四周设置排水挡墙,雨水等地表水排入两侧河道;第三、基坑内应有专用坡道或梯道供施工人员上
29、下。梯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0米。坡道宽度小于3米时应在两侧设置安全护栏。梯道的搭设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要求。第四、基坑支护结构物上及边坡顶面等处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废料等,应先行拆除或加以固定,防止坠落伤人。第五、基坑支护应尽量避免在同一垂直作业面的上下层同时作业。如果必须同时作业,须在上下层之间需设置隔离防护措施。施工作业所需脚手架的搭设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要求。在脚手架上进行施工作业时,架下不得有人作业、停留及通行。基坑深度二倍范围以内堆载不能超过设计值。基坑防护详细做法参照山东省标图集L09G802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设施基坑防护部分实施。边坡均采取挂网喷浆护坡的方式防水;八、基坑监测要求及方案基
30、坑监测应严格按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有关规定进行,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根据规范要求出具详细监测方案,并在土方开挖和降水前开始监测,在基坑回填完前不得停止监测。(一)监测的目的和必要性基坑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从围护工程开始施工至基坑回填完工,对基坑进行全过程的现场监测,在支护和结构施工、基坑的开挖过程中,施工对地层产生的扰动,基坑内外地基土应力的重分布,有可能会引起支护结构、地表及附近高大建筑物的变形或沉陷,危及基坑、主体结构的稳定和附近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因此,在基坑支护和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并根据监测成果,
31、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以确保建(构)筑物及作业人员、居民的安全。基坑施工的不可预见性因素较多,若施工期间的周围环境有变,或地质出现异常,就有可能使支护体系或基坑处于危险状态。此时,如果施工监测的工作没有跟上,或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就使设计与施工出现偏差,一旦出现问题不能及时预警,从而酿成事故。因此,加强支护施工与基坑开挖过程的监测,掌握基坑及附近环境的实际工作状态,对确保结构安全、经济、可靠和施工的顺利进行是非常必要的。基坑工程监测是一个系统,系统内的各项目监测有着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某一单项的监测结果往往不能揭示和反映基坑工程的整体情况,必须形成一个有效的、完整的、与设计施工工况相适应的监
32、测系统并跟踪监测,才能通过监测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准确地分析、判断,因此监测项目的确定要做到重点量测、项目配套。(二)监测项目设计与监测实施1、 监测项目(1)坡顶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2)地下水位监测:1)边坡有无塌陷、裂缝及滑移。2)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有无差异。3)基坑开挖有无超深开挖。4)基坑周围地面堆截是否有超载情况。5)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及地表有无裂缝出现。支护结构施工前作好场地及周围环境的仔细调查和记录、拍照、录像等。2 、监测设计(1)基准点:基准点应设在基坑开挖变形影响范围以外,通视条件良好并便于保存的稳定位置。(2)观测点: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观测点沿基
33、坑周边布置。在建筑物的四角设置沉降观测点。坡顶位移观测点沿周边设置于喷锚面层顶面,预留一段钢筋作为测点,以便测量结果的比较分析和测点的统一保护。3 、监测实施运用一般工测方法,运用精密光学测量收敛仪,由基准点量测出各测点的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并与工程施工之前做好的原始数据记录相比较。地表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从基坑开始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巡视检查主要以目测为主,配以简单的工器具,这样的检查方法速度快、周期短,可以及时弥补仪器监测的不足。基坑工程施工期间的各种变化具有时效性和突发性,加强巡视检查是预防基坑工程事故简便、经济而又有效的方法。通过巡视检查和仪器监测,可以定性定量相结合,更加全面地分析基
34、坑的工作状态,做出正确的判断。4 、监测量测的数据处理量测成果整理每次量测后,将原始数据及时整理成正式记录,对每一个量测断面内每一种量测项目,均进行以下资料整理:1)原始记录表及实际测点图。2)位移(应力)值随时间及随开挖面距离的变化图。3)位移速度、位移(应力)加速度随时间以及随开挖面变化图。数据处理每次量测后均应对量测面内的每个量测点(线)分别回归分析,求出各自精度最高的回归方程,并进行相关分析和预测,推算出最终位移(应力)和掌握位移(应力)变化规律,并由此判断基坑的稳定性。利用已经得到的量测信息进行反分析计算,提供支护结构和周围建筑物的状态,预测未来动态,以便提前采取工程措施,验证设计参
35、数和施工方法。监测技术成果应包括当日报表、阶段性报告和总结报告。技术成果提供的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技术成果应按时报送。数据处理方式本工程的测量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计算并绘出各测量对象的变化曲线,然后按要求提交有关单位。由于基坑监控中采用的仪器很多是传感式的,其零飘移或温度补偿等均在计算机中设置,由计算机处理。其工作流程如下:数据处理流程图(三) 监测要求和管理体系1、 监测要求鉴于施工监测在基坑工程的重要性,工程实际需要都对监测方法、频率、精度等提出严格要求。(1)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1)初始值:基坑工程监测工作的准备工作应在基坑开挖前完成。应在至少连续三次测得的数值基本一致后,才能
36、将其确定为该项目的初始值。2)沉降观测:采用二级水准测量进行观测,其精度指标为: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附合闭合差0.3 mm(n为测站点)。3)坡顶水平位移:采用全站仪建立坐标系统,通过直接观测点位坐标值来确定水平位移。观测点坐标中误差不大于1.0mm。(2)监测频度1)坡顶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开挖后,每1d观测一次。基坑开挖至基底后一周后无明显位移时,可适当延长观测周期,每510d观测一次。2)建筑物沉降观测: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每天观测一次。混凝土底板浇完10d以后,可每23d观测一次,直至地下室顶板完工。此后可每周观测一次至回填土完工。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一步加强监测,缩
37、短监测时间间隔,加密观测次数,并及时向建设方、监理、施工和设计人员报告监测结果:监测项目的监测值达到报警标准;监测项目的监测值变化量较大或速率加快;基坑及周围环境中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线出现泄漏;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加大;临近的建筑物或地面突然出现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4)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3)监控报警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控报警值以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值控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标不应超过设计限制。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报警值的取定,自然放坡按照三级基坑:最大水平位移限值:0.008h=0.0087000mm=56.0mm;变化速率:速率15mm/天;注:h
38、基坑开挖深度(mm);最大竖向位移限值:0.008h=0.0087000mm=56.0mm;变化速率:速率8mm/天;注:h基坑开挖深度(mm);坡顶水平位移变化速率报警值的取定:取15mm/d;坡顶竖向位移变化速率报警值的取定:取8mm/d;地下水位监测报警值的取定:将基底以下1.5米即自然地面下8.5米作为地下水位监测报警值。2、 监测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监测小组针对本工程监测的特点,拟建立6人组成的专业监测小组,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并由公司驻地总工程师担任监测组组长,负责工程监测计划、组织及监测的质量审核。建立良性的信息反馈机制监测小组
39、与驻地监理、设计、甲方及相关各方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积极进行资料的交流和信息的反馈,优化设计,调整方案,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监测质量保证措施为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必须制定严谨的质量保证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实施方案;制定基准点和监测点的保护措施;量测设备、元器件等在使用前均必须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量测仪器管理采取专人使用,专人保养,定期检验的制度;各项目监测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和细则;量测数据现场检查,室内复核后才可上报;根据分析的结果,及时调整监测方案实施;量测数据的存贮,计算管理由专人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定期开展相应的QC小组活动,交流信息和经验。3、信息化施工施工监测过
40、程中,在可行、可靠的原则下收集、整理各种资料,各监测项目的监测值不能超过管理基准值,其值具体由设计确定。除此之外,必须会同有关结构工程人员按照信息化施工程序,对各项监测资料进行科学计算,分析和对比:预测基坑及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工序施工的调整意见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保证整个工程安全、可靠推进。优化设计,使主体结构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四)危检预警注意事项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通知有关各方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1、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2、土钉墙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土、隆起、陷落或
41、较严重的渗漏等;3、土钉体系出现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4、周边建筑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5、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等;6、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进行危险报警的情况。九、季节施工措施及应急预案1、应急预案:若基坑开挖过程中,实际地层状况与设计条件差别较大,设计人员应进行验算,必要时应进行设计变更。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发现有异常情况,如出现滑坡迹象(如裂隙、滑动等)时,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暂停施工。必要时所有人员和机械撤至安全地点。通知设计人员提出处理措施。根据滑动迹象设置观测点,观测滑坡体平面位移和沉降变
42、化,并做好记录。注意观察坡顶是否出现的裂缝,发现有裂缝应及时进行修补,防止地表水大量从裂缝下渗而进一步危及基坑安全。当坡顶位移、沉降较大且发生速度较快时,可在及时用挖土机覆土回填、在坡脚堆填砂包,先保持基坑边坡稳定,然后再采取设置土钉等处理措施。2、雨节施工措施:本基坑使用期限为30天、不得跨越雨季施工。虽然不在雨季施工、依然应随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遇到降雨,应对施工场地原有排水系统进行检查、疏浚或加固,应增备排水设备及设施,保证水流畅通。雨后必须检查土壁及支撑稳定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工作。要经常检查现场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装置是否灵敏,使用电气设备和平时使用的电动工具应采取双重保
43、护措施(漏电保护和绝缘劳保工具),注意检查电线绝缘是否良好,接头是否包好,不要把电线浸泡在水中。对机械设备的配电箱,要加防雨措施,确保雨天用电安全。机动车辆在雨期行驶,要注意防滑,在基坑旁卸料要有止挡装置。出入施工现场的车辆应保持清洁干净,不得将泥土带出工地、污染市政道路。对大风、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应做好并认真检查各种机械和设备的防风、防雷措施。3、对阳角处应采用倒角措施。4、做好坡面检查,避免雨水侵蚀。5、做好坑底排水沟、集水井的布置,确保遇大雨能及时、顺利将雨水排除。十、质量标准与基坑验收基槽开挖质量控制:主控项目:标高:0-30;长度、宽度:+200-30;边坡:坡度一致,上下坡底线顺直
44、并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一般项目:基底表面平整光滑,表面平整度为20;基底土性质符合设计要求。边坡开挖质量控制:用坡度尺检查边坡放坡坡度,放坡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坡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正负20mm。应对喷射混凝土的现场试块强度试验,每500m2喷射混凝土面积的试验数量不应少于一组,每组试块不应少于3个;应对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进行检测,每500m2喷射混凝土面积的检测数量不应少于一组,每组的检测点不应少于3个;全部检测点的面层厚度平均值不应小于厚度设计值,最小厚度不应小于厚度设计值的80。十一、自然放坡开挖、挂网喷浆护坡稳定性验算1-1支护单元:选取河道中部基坑最大深度7.0米处、1:1一级自然放坡开挖、挂网喷浆护坡1-1支护单元:选取河道中部基坑最大深度7.0米处、1:1一级自然放坡开挖、挂网喷浆护坡,进行稳定性验算;在坡顶0.5米处设置防护栏杆,均布荷载15kpa自坡顶0.5米处开始计取、作用宽度15米;采用1-1地质剖面、2#探孔参数,自上而下各土层厚土依次为(1)碾压砾石土4.0+1.5=5.5m、(2)粉质粘土2.5m、(3)碎石1.5m、(4)强风化岩3.5m;- 支护方案 -天然放坡支护- 基本信息 -规范与规程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三级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00.90基坑深度H(m)7.000放坡级数 1超载个数 1- 放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