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中日市民宗教意识的差异——以“浮世草子”和“三言二拍”为中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26247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oc】中日市民宗教意识的差异——以“浮世草子”和“三言二拍”为中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oc】中日市民宗教意识的差异——以“浮世草子”和“三言二拍”为中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oc】中日市民宗教意识的差异——以“浮世草子”和“三言二拍”为中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oc】中日市民宗教意识的差异——以“浮世草子”和“三言二拍”为中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oc】中日市民宗教意识的差异——以“浮世草子”和“三言二拍”为中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oc】中日市民宗教意识的差异——以“浮世草子”和“三言二拍”为中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c】中日市民宗教意识的差异——以“浮世草子”和“三言二拍”为中心.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日市民宗教意识的差异以“浮世草子”和“三言二拍”为中心2OO6年9月第15卷第5期东北亚论坛NortheastAsiaForumSep.,2OO6V0L15No.5中日市民宗教意识的差异以浮世草子和三言二拍为中心王若茜(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摘要中日市民的宗教意识是随着15世纪末社会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而发达的.中日市民的宗教意识同属东方文化,表现着有别于中世纪西方市民的宗教意识的极为丰富的内涵.然而,中日市民宗教意识是在各自社会历史进程中演变,发展的.从宏观上看,浑然一体,可是,从微观研究,将会发现明显的差异.关键词中日;市民;宗教意识;浮世草子;文化精神中图分

2、类号】B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411(2OO6)05012703收稿日期2OO60313基金项目该项成果得到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资助【作者简介王若茜(1954一),女,辽宁辽阳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中日两国在历史进程,社会背景以及文化渊源上存在诸多不同.由于这些不同,是在中日市民阶层宗教意识上也表现着很大的差异.这就是:1.源于儒学理教的重视家名,万世一系的祖先崇拜和血缘宗族制度为核心的祖先崇拜的差异;2.身份世袭制度禁锢的程度不同,导致中日市民阶层的内在宗教伦理观念的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是以儒教思想作为封建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其宗法血缘观,祖先崇拜为核

3、心的伦理和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封建科举制度相结合,从而构成中国社会的宗教文化取向.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突出嫡长子的地位,区别嫡庶关系与秩序,重视光宗耀祖,荫及子孙的观念.几千年来,渗透到封建社会的各个领域,制约着市民阶层的信仰,观念,意识.例如:<张员外义抚螟蛉子.包龙图智赚合同文(366)中的刘安住带着父母遗下的合同文,回家乡向伯父,伯娘认亲.可是,伯娘惟恐他继承家业,拒不认亲,并骗走了合同文还将他打伤赶出了家门.无奈告状到开封官府包龙图那里,包公再三盘问合同文之事,刘安住的伯父,伯娘却只是推说不曾看见.包公对刘安住说,如此无情,又无血缘关系,我如今听凭你着实打他,且消你那口怨气.安住

4、哭泣说:这个使不得.我父亲尚是他的兄弟,岂有侄儿打伯父之理,小人本为认亲归宗安葬父母,行孝而来,又非是争财竞产,若要小人做此逆伦之事,至死不敢.这些话说明了宗法制万事孝为先的准则深深地浸入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之中,已经化为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而且官衙也是以血缘宗法制为明教化民的内在依据.衙役谎报刘安住为他物所伤致死,于是,包公耐人寻味地对他的伯父,伯娘说道:若是关亲时节,你是大,他是小,纵然打伤身死,不过是误杀子孙,不致偿命,只罚些铜纳赎.既是不关亲,你岂不闻得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他是各自世人,你不认他罢了,拿甚么器杖打破他的头,做了破伤风身死.律上说殴打平人而致死者,抵命.这些话真实地道明了血

5、缘关系的何等重要,它关系着他们生死悠关的一切行为.可以说血缘宗法制是当时所有的中国礼乐制度和伦理的建构中心,决定和影响着中国市民阶层宗教意识.在日本,儒教思想对其传统文化的影响.早已渗透在日本古代封建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现实生活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角落.但是,日本历代统治者对一127儒教思想接受是不同的,从文化渊源上看,大量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将禅让,易姓革命,科举制度等观念拒之门外.伴随着德川幕府的成立,儒教提倡的尤其是朱子理学所提倡的等级制社会中的人伦道德被采纳.就此形成了崇拜祖先,重视家名与中国儒学思想不尽相同的一大特性.日本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以儒教思想为其正统思想,并与原始神道教及外来佛

6、教相融合,构成了神祗政治,而且神话物语里象征天皇的三种神器,成为举国上下祭拜的共同标志.天皇的祭拜即是崇祀的共同祖先,由此产生了上下一致的神祗政治.作为以商业活动为生存的新兴的社会势力的市民阶层,在社会民间生活中,家家户户的佛龛都设有同一祖先的牌位,而且每家都有各自的家名,家徽,家谱,家规,门第和传家宝,表面上完全仿效儒教的规范.但是,实际上是极为重视家名商业,忽视氏族血缘关系的.例如:浮世草子中的.大黑屋聪明神助(827中的京都巨富大黑屋,因长子放荡冶游,挥金如土,有损家名,家人朋友百般解劝,总无悔改之意,终于惹怒了老父,终至请动市上几位公差,穿上礼服监督,宣判了离绝;把儿子逐出家门.亲生骨

7、肉,而遭厌离至于决绝,可见忤逆是非同小可的.后来,继立了一位有才干的伙计为继承人.可见,在日本市民阶层中血缘关系并非最重要.家名才是他们注重的,如何发展,维护家名,是日本市民阶层所追求金钱商业的核心.随着家名的扩大与发展,出现了企业集团式的最初模式.以至在后来的近代日本商业经济发展中,形成了日本式的集团意识.日本近世的幕府历代封建统治者,把儒教的礼与道作为社会的法度,规范,秩序,舍弃了科举制度,严格推行世袭,门阀身份等级制度,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成为禁锢市民阶层与武士阶级自由发展的枷锁.因此,在日本现实社会里,日本市民阶层对身份制度的恪守是超越一切的义务.他们的社会性是以修身,齐家作为起点的,

8、那与之无关的治国,平天下便成为武士阶级的信条了.而且他们所考虑的是:毕竟合乎身份的买卖还是不可怠慢的.L2J(129)真正初濑之观音,极乐之光一枚金.LJ(9o)为此,重实用功利,追求金钱积累,便成为日本市民阶层人生价值的最大实现.金钱积累也是日本市民阶层追求人生价值的唯一目标,视金钱为神佛的宗教式伦理观念,也被日本市民阶层认为是他们天经地义的正业之道.在近松的山崎一128一与次兵卫寿之门松l_4J(23/j剧中,讲述了主人公市民因三角恋爱关系刺伤了武士而被关牢狱的故事.主人公山崎与次兵卫的岳父主张用金钱了结此事,劝说主人公的父亲富裕的商人净闲:虽说要花一千甚至两千两纹银,但是可以换取独生儿子

9、的性命,应放弃金钱至上的欲念,完全用金钱了断;然而,商人净闲却坚持认为:我净闲虽然手中有钱,但此钱是用来周转生钱的,要用它解决刑事之事是无稽之谈.无论是上绞首架还是坐牢,钱我是绝对不放手的.在日本市民眼里,金钱是比血缘关系还重要的.对此,商人净闲道出了视金钱重于生命LJ(的市民阶层的价值观:武士之子受武士双亲养育,教授武士之道而成为武士,町人之子受町人双亲养育,教授商卖之道而成为町人.武士舍利而求名,町人舍名而求利德,町人积累金钱,是以谓之道也.我儿与次兵卫,若知金钱是可买活命之宝物,断不会惹上如此麻烦.尽管我知道,无论珍藏多少金钱,死后也只能穿走麻布单衣一片.但是,至死尊金钱为神佛,此乃町人

10、之天道.可见日本市民阶层的至死尊金钱为神佛,在儒教道统观和世袭身份制里,获得了天理人道的神圣信仰,而血缘关系,宗族制度已经完全被淡漠了,从而内化为日本市民阶层有别于中国市民阶层的宗教式的价值准则.在中国,特别是15世纪以后,封建科举制度的推行,士,农,商身份等级制度渐趋发生了变化,中国市民不必似日本市民那样恪守身份制的义务.舍儒就商的现象在明代末期时有发生.不仅商贾出自于儒士之家,而且儒士也多出自商贾之家.通过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科举制度是改变身份成为达官贵人的唯一之道.若能获得成功,便是通常中国人的最高理想了.不过,这种理想的实现也仅仅是很少一部分人.而且,明末清初时期中国人12I明显增长,然

11、而,举人,进士的定额却不增加,成功中举的机率也是很小的.因此,因科举失败,家贫无力读书等等许多人便舍儒就商了.三言二拍小说里,这样事例俯拾即是.如:十五贯戏言成巧祸E6J(47)中的刘君存受祖父和父亲的荫覆,拼命读书追求科举,然而一无所成,无奈只得放弃士途而去从商了.又如:杨八老越国奇逢儿65)中的主人公杨八老读书不就,家事日渐消乏.只好带上随童,前往漳州商贩,图几分利息,以为赡家之资.再如:姚滴珠避羞惹羞.郑月娥将错就错LlJ(16)中的潘甲和金令史美婢酬秀童18j(128)中的金满等人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明清时期的舍儒就商现象.因此,儒教的伦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其思想核心,也从士大

12、夫追求的精神世界里流人到商贾市民阶层中,立世功名便成为明清时期中同市民阶层追求的理想.形成了与日本市民阶层完;不伺的特征之一.立世功名的理想追求,是儒教思想治国平天下的具体表现,实际上是源于中国官本位的传统思想.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世俗传统价值观.仕途高官对成功的商贾是一种极大的诱惑,大多富商贾身在商卖,心在官位.9(309)例如:通闺闼坚心灯火.闹图圊捷报旗铃(311)中的诗日:世间何物是良图?惟有科名救急符.试看人情翻手变,窗前可不下功夫!.又日:终日贩商,不妨成圣贤.出现了官,商不分的现象.由于明代后期政府制定了捐纳制,根据捐纳金银程度而封赏官位.捐纳制的出现为商贾进入仕途打开了方便之

13、门.许多商贾借此取得了官位与功名,形成了有地方势力的绅商,在社会上也取得了很高地位.同时扩大了自己的商贸发展.例如:钱多处白丁横带.运退时刺史当艄(初刻卷22)中的商人郭七郎使用五千两银子得到了横州刺史之官位,千欢万喜,满盈得意地对朋友说:家财万贯,且又得郡之刺史大官,这般立世功名又荣华富贵,乃人生之最也.这种心态正是当时明清时期市民阶层所追求的最高理想.表现着与日本市民阶层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在成功的商贾中还有利用商业利润买房置地,弃商就农者也大有人在.例如:徐老仆义愤成家1.6J(503)中的故事表明成功的商贾们不仅买官位还要买土地.因为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农业是立国的根本的传统意识根

14、深蒂固.概而言之,在日本江户封建幕府,推行严格的世袭制,身份等级制度,禁锢市民阶层的流动变化,造成市民阶层无法选择身份,为此他们只有从商,以追求金钱积累,发展商业家名为其正业之道,构建了至死尊金钱为神佛的唯一宗教道德信仰.因而经商成为一种自觉意识.然而,在中国,明清时期的市民阶层的成份较之日本市民复杂,并且形成了官,士,农三位一体的特征.大多市民阶层并非出自本意从商,而是迫于生存或改变自身环境成为商贾,表现着与日本市民阶层完全不同的非自觉从商意识.而且,中国市民阶层追求金钱积累的结果,也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的方法与手段,因此,表现着内在超越式的宗教伦理意识.可见,中日市民阶层宗教意识存在明显的差

15、异.0由于中日封建社会的背景不同,中日市民阶层的宗教意识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日本市民阶层在日本儒教世袭制,身份制度的严格禁锢下,形成了自觉从商,视金钱积累为唯一追求理想;且重视家名商业,忽视血缘关系的宗族制度.这一点与马克思-韦伯提出的欧洲商人的天职观十分相近,具有一定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伦理性格,因此在日本近代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明清时期的市民阶层的宗教意识.在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和传统文化结构中,与封建统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有表现出一定的近代意识,但是常常回归到儒家的封建主义礼教之中,表现了与日本江户市民宗教意识不同的二律背反的宗教伦理意识.因此,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阶级,

16、对抗中国封建主义的统治.参考文献:1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366,82,16,311,8O.2西鹤全集十二卷(日本永代藏)M.麻生矶次,富士昭雄译,日本:筑摩书房,1957.1293西鹤全集十四卷<西鹤织留)M.麻生矶次,富士昭雄译,日本:筑摩书房,1957.90.4近松门左卫门集M.森修,乌越文藏等校译,日本:小学馆,1974.237.5西鹤全集十五卷(西鹤置土产)M.麻生矶次,富士昭雄译,日本:go摩书房,1957.167.6冯梦龙.醒世恒言(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471,503.7冯梦龙.喻世明言(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17、社,1993.165.8冯梦龙.警世通言(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28.9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OO0.309.10潘畅和.朱子学在日本江户时期急速兴起的原因及其特色J.刺E亚论坛,2005,(3):82.责任编辑李英武TheDifferenceofResidentsReligiousConsciousbetweenChinaandJapanWANGRuoqian(CenterofNortheastAsiaStudies,Jmn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012,China)Abst耐:Withdevd0pm

18、咖ofcommodityeconomyin15century-ReligiousconsciousofSinoJapangrewupgradually?Religiousc0IIsciaIls0fS10一J印aIIresidentsbelongedtoorientculture-andithasrichcontentandmanydifferencesfromwestc0mmesmMidag曙.H咄-Reu蛐IXR18cioL18SinoJapanresias耐出thedifferentsocialhistory-itstillhass衄衄r娜?KeyWords:SinoJapan-Residents-Religiousconscious-Cultu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