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寻甸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26392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4.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川寻甸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东川寻甸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东川寻甸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东川寻甸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东川寻甸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川寻甸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川寻甸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规划设计方案一、 拟建规模(一) 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区规划范围的界定1、 遵循东川寻甸天生桥特色产业园的产业选择功能定位,并结合工业园区的产业特点划定。2、 以规划主要道路、铁路及自然地物为界。既做到界限清晰、便于管理;用地完整、功能结构健全,功能分区明确;又便于道路、市政等基础设施的建没及配备的完整性,操作及实施的便利性。3、紧靠周边日益完善的主要交通网络,良好的区位优势、发达的运输体系,便于近期工业园区的快速启动。4、东川天生桥特色产业园总体规划按考虑保留现有森林作为生态林地,且便于工业用地布局的原则进行功能布局总体规划。以主导风向(西南风)的下风向为主布置工业用地和市政基础设施路网

2、(比较方案),和以沿嵩待高速公路及东川支线铁路之间包围区为发展轴布置工业用地(推荐方案)进行两方案比较。比较方案,主要考虑主导西南风向。优点是:重化工用地布置于下风向,有利于空气环境质量保护;就业与再就业产业工人生活、商务活动区有较好自然生态屏障,环境较好;生活与生产分区明显;工程项目基础设施投入资金相对较低;一二期发展一次性考虑较为充分;缺点是:排污干管向项目区海拔最低处排放距离较远;嵩待高速公路立交开口设置位置选择条件较差;园区主干路覆盖范围较小;未来远景发展预留用地与一二期用地衔接不充分,与总体发展轴要求吻合较差;公路铁路物流布置于园区两端,距离相对较远,不利于公路铁路联运。推荐方案,主

3、要考虑嵩待高速公路及东川支线铁路之间包围区为发展轴布置工业用地。优点是:公路铁路物流区集中布置,有利于公路铁路联运;嵩待高速公路立交开口设置位置选择条件较好,主干道路布置于园区中心带,对园区兼顾较有利;总体发展一次性考虑较为充分,与总体发展轴要求吻合较好,二三期发展留有远景余地;便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排污干管的一、二、三期总体衔接;能较好满足快速发展阶段的二期建设对一期投入的基础设施综合利用。缺点是:部分自然生态林地会因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而有所破环,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不完全;项目基础设施投入资金相对较高;部分重化工用地难于在布置于下风向,不利于空气环境质量保护;就业与再就业产业工人生活、商务活动相对

4、分散,不利于商业活动聚集。综上比较,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总体规划,推荐建议以主要考虑嵩待高速公路及东川支线铁路之间包围区为发展轴布置工业用地,可有效综合利用产业园区各种资源条件优势。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总体规划推荐方案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总体规划比较方案(二)用地规模及人口规模控制与产业发展规模 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总规划控制用地面积10平方公里内。规划总人口3-5万人左右。其中:启动到近期(一期)规划地5000亩,生产总值100亿元。中期(二期)规划地7000亩,生产总值发展200亿元。远期(三期)规划地10平方公里,生产总值发

5、展到400亿元。二、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1、功能结构规划突出特色产业为主,以工业主导,物流仓储配套,再就业产业工人居住适宜,行政、金融服务高效,围绕“昆明-东川”发展轴,沿东川支线铁路及嵩待高速公路之间布置产业带,形成服务特色产业园的较完整功能。2、用地布局规划以煤磷精细化工产业区和机械加工制造业等产业,布置于产业园北部;物流仓储服务布置天生桥火车站片和园区主干道临近嵩待高速路,再就业居住布置于园区西南部,绿地利用保留园区现状树林构成,金融商贸行政公共配套服务布置于西南部主干道两侧。3、道路交通规划结合现状条件与开发建设要求,规划工业园区主干道路网为“两纵两横”,园区内部还有三条过境公路寻甸倘甸

6、高速公路、嵩待高速公路、213国道通过,另外还包括东川铁路、天生桥火车站,与“两纵两横”的主干道共同构成了:工业园区完善、系统的运输主动脉,承担着面向外围辐射的功能。规划次干道进一步细化片区道路网系统,合理布局,分担主干道运输压力,着重承担着各片区内的交通运输任务,规划支路主要作为各规划地块的出入通道,缓解进出时对主、次干道的冲突。4、绿地景观系统规划总体景观设计强调地景设计,尊重现有山体和河湖水系,将其作为宏观的绿化背景,结合现状条件与园区地形地貌,土地开发情况,规划工业园区绿地景观系统为保留西南部现状树林,为景观绿地和工业生态防护林。强调嵩待高速公路沿线景观带的塑造,创造个性鲜明的景观环境

7、。充分利用现有山体作为工业园区的绿化景观核心,结合层次丰富的防护绿地与道路铁路隔离绿带以及点状公共绿地形成整个工业园区有机的绿地系统;构成点、线、面三者兼具的绿化体系。利用丘陵地貌,重点建设为自然生态公园。保护、完善、有序利用现有天然林植被资源,形成森林公园,通过生态绿地相依相伴,创造绿色环抱的新型工业园区。三、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根据水的来源不同和用水要求的不同,采用分质供水,以供应不同的用水对象,这是一种经济、科学的供水方式。按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为400升人日,其中优质水居民生活用水指标为150升人日。园区入住5.0万人计算工业园区日需水量为优质水居民生活用水 0.75万

8、m3日,工业用水1.25万m3日,年需水量为700万m3年。按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的2005年各地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指标全国平均为169m3/万元。分省云南降水量800mm为153m3/万元。山东2005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6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3m3,2008年全年昆明主城四区工业取水量4272.8万m3,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为10.43M3/万元。东川天生桥产业园按10 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计算,近期需工业用水300万m3/年,中期需工业用水1000万m3/年,远景需工业用水4000万m3/年。水源选择为当前居民用水取地下优质水(约500m3日),近期

9、由距园区6公里的摩洛河120万m3水库(径流产水2900万m3)取水供应,远中期昆明金沙江调水后考虑取清水海(库容1.5亿m3)取水供应。 2、排水工程规划项目区现状排水基础条件较差,主要依靠现状河道纳污、排洪,无系统的雨污水管道,周围村庄为合流制排水体制,雨污全部排入现状河道北部黑泥沟内。按“完全分流制”排水体制排放的原则,园区大部分为缓坡,海拔多在2100米左右,北部黑泥沟大渡槽为最低2035米,排水规划为由南向北,尽可能顺道路坡向,减少土方量、满足排水最小坡度要求,依托竖向规划的地势及规划的管道,将园区雨水系统形成分区,按照分流制、就近入河的原则进行雨水管道布设。污水系统布置及管道敷设按

10、支管干管主干管三级收集分别排入污水主干管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为1.8万吨,规划占地30亩。工业废水接入城市排水系统的水质,不应影响城镇排水管渠和污水厂等的正常运行;不应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应影响处理后出水和污泥的排放和利用,且水质应按有关标准执行。工业园区内工业废水如不能达到接入城市下水道时,需要设置污水处理站,对工业废水进行单独处理,达标排放。防洪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及计算,按百年一遇的流量控制。3、电力工程规划据园区各产业用电构成及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对用电量的预测,规划期限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总用电负荷预测为:35万KW。电源规划由距园区4公里

11、110KV及距园区11公里220KV金所片区变电站引入园区,采用高压深入供电的方式,电源送电线路及变电站深入区域高负荷密度区布置就近供电,形成园区内双回路供电电源点。尽量沿道路布置高压廊道。4、电信工程规划园区内规划建设一邮政支局。规划一座电信枢纽楼,建设光纤宽带网络。园区内规划建设一所邮政支局。园区内规划建设一有线电视机房。5、抗震防灾规划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确定东川寻甸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通过规划实施,提高工业园区的综合抗震防灾能力,保证地震灾害发生时,抗震防灾指挥系统正常运行,要害部门及生命线工程基本安全。(1)、土地利用规划 在进行土地利用及园区用地布局时要尽量避开地震影响危险区。

12、(2)、建筑物抗震规划 园区重要的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都要按抗震设防烈度做好工程地质和抗震工作。(3)、避震疏散规划 、避震疏散道路 避震疏散道路的选择立足于园区道路的功能及交通能力,重点保障需疏散人员及救灾物资快速、有效和安全地向避震疏散地输送,路宽应不小于l5米。 、避震疏散场地 避震疏散场地的选择应坚持平时与震时相结合,就近疏散的原则。疏散场地可以利用街心花园、路旁绿化带、小游园等。按人均2.5平方米考虑。 、避震疏散距离 居住地距临时避难场地不大于500米,居住地距中心避难场地不大于1000米。(4)、生命线工程抗震规划园区的通信、消防、供水、供电、交通、粮食、医疗等系统,是震灾期

13、间维持正常生活和生产的生命线设施,其抗震安全是园区整体抗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部门应该做好震灾时的应急补救措施,对重要项目还应在小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估基础上提高设防标准,以提高抗震能力。6、消防规划 (1)、消防站的设置根据规范要求消防责任区面积为47平方公里。结合用地规模,工业园区规划有3座消防站。 (2)、消防水源 规划消防给水水源采用工业园区供水系统、天然水源和建设专门的消防水池共同提供,消防用水和工业园区给水共用一个系统供水。(3)、消火栓设置 按照有关规范消火栓按不大于120米的间距设置,沿工业园区主、次干道上敷设,统一规格,重点地段的消火栓间距不大于80米,当工业园区道路宽度大于6

14、0米时应在两侧同程布置,最不利点的消防栓出水水压必须大于0.1MPa。(4)、消防车通道 园区内应合理建设消防车通道。消防车通道的宽度、间距和转弯半径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有河流、铁路通过的地方,应当采取增设桥梁等措施,保证消防车道的畅通。(5)、消防通信应逐步建设比较先进的有线、无线火灾报警和消防通讯指挥系统。电信局至火警总调度台,应设置不少于两对的火警专线,火警总调度台与园区供水、供电、急救、交通、环保等部门问,应设有专线通讯。7、人防工程规划 人防工程建设必须与园区建设相结合,在园区有利地段修建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并建立完善的人防指挥系统,提高人防管理水平,建立园区疏散系统,满足战备

15、疏散要求。 发展方向确定为: 以就近划片安排为原则。以结合园区建设修建防空地下室及结合园区建设地下空间开发为主; 园区地下空间开发形态应与园区发展协调一致;在商业、人口聚集效应高的地区建造平战结合地下综合体,形成地下空间网络体系; 地下开发向多层次纵深发展,充分发挥战时防护和非战时使用的双重功能,平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建设人防工程按满足战时留城人口人均掩蔽面积1.0平方米的指标来计算。同时避开易遭到袭击的重要军事目标,避开易燃易爆品生产储运单位和设施,控制距离应大于50米;避开有害液体和有毒气体储罐,控制距离应大于100米;人员掩蔽所距人员工作生活地点不宜大于200米。第七章 环境保护规划

16、一、环境现状 目前园区内尚无工业企业,园区环境质量影响主要是缓坡出露风化扬尘。二、环境质量现状状况分析 未来园区范围内将主要集中有化工、运输、建材等工业企业,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该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地表水污染。规划控制要求,该区域空气环境质量可达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噪声可达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4类标准要求。 三、规划目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规划目标力争到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四、规划指标 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类水体要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交通干线两侧30米范围内达到4类区要求;

17、 大冲工业集聚区执行3类区要求; 其余区域执行2类区要求。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l00。五、环境保护措施1、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1)分散治理、达标排放 根据工业企业行业分类、污染物性质分类的不同,对工业废水特别是含重金属或者难以生物降解的废水,必须在本单位内单独采用相应的处理技术进行处理,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入城市排水管网。重点水污染企业必须保证污染治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在达标排放基础上同时实施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做到进一步削减排污总量。环保部门加大对工业区现场查处力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加强污染源远程自动化监控系统建设与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2)加强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管理,严把

18、项目入口关,严格控制耗水量大的项目入园。(3)实施清洁生产,促进传统工业的生态化转型,保证工业持续发展(4)按照园区规划,园区建设将彻底改变目前以农业为主的产业格局,原有的农业面源污染将得到削减。(5)为进一步保护、改善水体水质,采取各项综合治理措施,禁止工业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为水体净化提供最后一道屏障。2、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规划(1)结合调整工业布局,合理利用大气环境容量。 大力扶持高附加值、高生产效率、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的新建,提高新建企业的环境准入限制。(2)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能源结构。 节约能源,加快普及清洁能源。3、声环境综合整治规划(1)把好工业区项目评审关,严格控制重工业项

19、目、带有高噪声设备的项目入园,发展二、三类轻工、生物等高新产业。(2)重点控制道路交通噪声,降低铁路噪声。加强交通管理,营造绿化隔离带,设置公路声屏障和声隔阔。(3)控制施工噪声六、环卫设施规划(一)、规划目标1、工业园区环境卫生设施布局合理、方便使用、整洁卫生并利于园区环境卫生作业。2、远期生活垃圾袋装分类,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二)、垃圾清运系统规划在垃圾中转站的基础上进行定时、定点收集,直接清运,送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理,中远期实行垃圾的分类袋装,满足垃圾直接收集清运的要求。第八章 机构设置及园区运作模式一、 产业园区机构设置东川再就业特色产业园的管理机构构想为:以管委会为依托,主管园区内

20、的行政事务,对园内企业进行协助执法与督促检查;新组建的特区投资开发公司将根据管委会制定的建设开发规划进行具体的项目建设;进入园区的企业在业务开展上独立进行,在外部环境协调上服从管委会统一管理,在设施使用与能力调节上与特区投资开发公司建立经济关系。东川再就业特色产业园的基本运行模式构想为: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精简、高效”的原则,完善工业园区管委会机制,以特区管委会为管理核心,实行管委会主任负责制。随着“特色产业园”建设项目的启动,应该建立相应的运营组织机构,以适应整个工业园区建设运营。根据市场经济的运作策略应将工业园区的经营管理划分为二个层次,即政府控制管理层及市场自由经营层。(一) 政府控制

21、管理层 1管理机构:可称为“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其主要职能是负责组织协调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中涉及规划、报批、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筹措,开发方式,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等。同时还应监督处理诸如公共关系,收费标准等事务。2工作机构:为下设办事机构,包括办公室、土地分局、规划分局、环保分局、招商分局,工作人员由县政府从相关单位抽调或是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二) 自由市场层园区内的各项建设与管理应是各类民营方式的公司或机构。他们必须向政府控制管理层提交申请,获得土地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权,按照规划限定的项目模式,投资工业园各项目的建设及经营。有权把自己地块内的分支

22、项目再次出让或承包,但应该负责自己地块内分包经营项目的管理及相应事务的处理。二、产业园人员构成(一)政府管理层: 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管理委员会: 主要涉及县一级领导,具体管理层领导及相关的技术管理、设计及协调人员。(二)自由管理层: 主要涉及经营建设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等,具体实行市场化招聘制。三、园区运作模式公司为主体的投资行为,以政府为基础组建投融资公司,公司进入土地的一级开发,以土地开发做为融资平台,同时以“三通一平”的土建工程引进工程施工单位以财政为担保展开基础设施建设,从而达到盘活土地的目的以地生财盘出建设资金的第一桶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土地的升值。以公司为主体实施招

23、商引资引进工业的、商业的等各种项目做实做强园区,园区以工业为主体带动其它行业的发展。四、园区运行体制(一)构建经济特区。云南省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承担着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及促进昆明市北部贫困区县东川区、寻甸县加快发展的使命,园区的建设直接牵涉两个区县的多重关系,需要昆明市委、市政府及至省委、省政府的统筹领导,因此在园区体制上应确立以寻甸天生桥地区为中心方园15平方公里的经济特区,该特区由云南省政府批设,由昆明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组织机构为正县级单位。(二)财政单列体制。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特色产业园实施财政单列体制,财政收入东川区占60%、寻甸县占40%。(三)独立审批权。云

24、南省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享受区县政府的行政审批权限以及市政府下放各区县的行政审批权,负责审批入住项目的审批和管理。(四)组织构架。园区内设园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下设财政局、国税务局、地税局、法规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等涉及项目审批和管理的部门。(五)园区用人自主化、市场化。园区拥有用人的自主权,园区管理委员会领导由昆明市委任命,其他人员全部从社会上招聘使用,实行一年一聘制。工资实行际效制与主要经济指标、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成效等内容挂钩。五、园区政策与资金扶持支撑诉求(一)将云南省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做为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央的扶持资金中优先

25、按排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二)将云南省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列入云南省重点工业园,获得省级资金的支持。每年争取省级资金补助不少于1000万元。 (三)在云南省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实施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各项优惠政策。(四)将云南省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列入昆明市北部五区县资金扶持计划之中,每年的扶持资金定向补助2000万元。(五)在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特色产业园实施财政单列体制的基础上,所获财政收入特色产业园应留存一定比例作为发展资金。第九章 分期建设构想与近期建设规划一、 产业园分期建设策略1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同步或优先启动公共配套设施。 首先搞好

26、市政基础设施、交通环境及绿化环境建设,筑巢引风,以进一步吸引建设投资,利于工业园区开发的经济运作,确保工业园区建设的高标准、高起点,促进可持续发展。2产业升级、滚动发展。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应符合产业发展逐渐升级的规律,形成工业园建设的良性循环,促进工业园区的发展壮大,达到最大的经营效益,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 产业园分期建设构想 规划期限为2010年2025年。分为三大阶段,包括:1近期建设规划期限20102015年:工作重点是土地开发,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进重点经营企业,培育新兴产业,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初步规模。2中期规划期限20162020年:工作

27、重点是业务发展,对入住园区的传统产业逐步更新、改造,强调新型产业的一体化、规模化,并根据业务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规划。3远期规划期限20212025年:逐步实现工业园区目标。随着工业园区的拓展,内部用地将达到饱和,为了能够持续发展,建议将规划发展用地加以考虑使用。三、 产业园近期建设规划(一) 近期规划期限与规模1、近期规划期限 20102015年,工业增加值将每年增长达20亿元,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00亿元。2、发展规模 近期建设用地总面积为5000亩,但由于当前建设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并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规划以实际需要为主,用地规模可进行适当调整。(二)近期工业园建设目标构建工业园

28、发展空间。通过主要道路网络骨架形成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良好的近期产业布局空间,有效引导工业园的有序发展,为工业园未来形成滚动发展打下基础,架构工业园未来发展的良好空间框架。(三) 近期建设工作重点1、尽快展开园区地形测量、矿床压覆调查、地质灾害评估、用地界线勘察、进行园区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专业规划编制等基础性工作。2、建设引供水管道、排水干管,建设电力主线。3、对北部213线裁弯改直、修建西南部进入园区道路、建设“一横一纵”园区主干道,架构工业园未来发展的良好空间框架。4、对昆明市2010年启动建设北部的寻甸-倘甸高等级公路通过园区在嵩待高速公路约K+44-45公里处设置立交开口,并将园

29、区内长约2.5公里部分充分考虑园区公路铁路联运需要进行项目建设扶持。5、尽快深入研究制定园区管理体制模式,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引进2-3家规模企业联动发展。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一)资金估算的范围由于园区规划尚未完成,由于园区的开发采取滚动开发,分期建设,基础设施费用难以准确估计,只能根据云南同类园区建设经验,进行初步匡算。除征地费用外,云南地州同类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为3300-4300万元/平方公里(因地质条件与主导产业不同而异),采用参照邻近金所片区建设造价的方法估算,远景规划10平方公里不考虑土地费,以8500万元/平方公里进行测算较为符合实际。对基础设施静态

30、投资总额作出初步估算(不含征地费用):8500*10=8.5亿元,仅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费。征地费用仅计算市政基础设施面积:1、征地面积为:市政基础设施占规划用地的12%计,共为:10平方公里1500亩平方公里12%1800亩;2、平均地价按12万元亩计,征地费用共为:1800亩12万元亩21600万元;3、每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资额按8500万元/平方公里计。 总投资额为两者之和即10.66亿元。(二)项目资金估算汇总近期5000亩投资估算本估算范围主要为近期5000亩建设内容,参照东川再就业特区及寻甸金所片区投资强度计算。1、土地12.0万元/亩,计5000亩*12.0=6.0亿元;2、园区

31、外水、电线路基础设施建设,估价8500万元;3、园区内道路管网基础设施建设,估价8000万元;4、其他公共配套服务设施8000万元;5、前期工作费2000万元。合价约需投资8.6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费为2.65亿元)。(三)资金来源分析园区建设近期约需投资8.65亿元,远景规划10平方公里投资约10.66亿元。采用政府先行,引导企业模式,组建政府性融资公司,采取向上级争取西部项目扶持资金、国债项目资金、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项目扶持等多渠道筹措,有机整合各类项目及资金,同时以融资担保贷款等多形式筹集。政府引导由政府组建政府性融资公司,组建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投资开发公司,取得资本

32、金后由政府担保,通过金融机构融资。盘活一级土地存量,争取上级补助,争取国家资源枯竭转型调整改造建设投资及国债资金支持,取国家西部大开发项目扶持,争取国家劳动再就业专项资金支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银行融资担保贷款在政府的影响下提供给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企业以金融支持,银行通过制定符合培育产业发展标准的金融扶持措施,融资担保贷款,提高金融扶持力度。民间投资激活民间资金进入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领域,并建立规范的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建立良好的投融资平台,采取多渠道的融资方式,可探索项目融资、债权融资等多种手段,吸引本地及国内、国际的投资。第十一章 财务分析与国民经

33、济评价.一、财务效益分析(1)土地出让收入国家新一轮经济景气周期的来临,将加速促进工业投资,对土地需求量有正面影响。昆明地区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因素将推进产业转移,从而有利于园区的土地开发。园区主要收入为控制一级土地市场的转让收入。参照同类园区分阶段转让地价考虑为:一期20万元/亩,二期35万元/亩,三期50万元/亩。可用于出让的土地按总用地的70%计,为15000*0.7*(5000*20/15000+35*7000/15000+50*3000/15000)=34.65亿元(2)财税收入园区土地基本用于工业生产,涉及主要产业属技术、资金密集型的以铜为主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煤磷精细化工,重型机

34、械设备制造产业,按照当前国内同类园区的投资和产出水平平均每平方公里30-50亿元的年工业生产总值,考虑东川区位和产业结构及滚动开发,按平均每平方公里25-40亿元的年工业产值计算,2026年完成工业生产总值400亿元。取每阶段平均一期按15亿元/年,二期按65亿/年,三期按250亿/年计算,另取财税收入为产值的5%,可得财税总收入为:(5*15+65*5+250*5)*5%=82.5亿元。合计土地与财税收入期末为:82.5+34.65=117.15亿元。(3)项目期末总投资为:15000*12+8500*10=26.5亿元(4)项目期末总投资财务净收益为:117.5-26.5=90.65亿元(

35、5)项目期末财务净现值计算,取8%的贴现率,财务净现值,为:90.65*(1+0.08)-15=28.5765亿元(6)项目期末总投资利润率为:28.5765/26.5*100%=107.84%东川天生桥特色产业园财务效益评价可行。二、国民经济评价(1)按国家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有关规定,土地采用影子价格,转移支付的税金、利息均不计入国民经济评价。取土地农业用途影子价格为7.8万元每亩,其余为市场估价不做调整,工业效益收入值仍按总产值5%考虑,国民经济效益为117.5亿元,国民经济费用为15000*7.8+8500*10=20.2亿元,国民经济效益净现值,取8%的贴现率为:(117.5-2

36、0.2) *(1+0.08)-15=30.47亿元,国民经济投资利润率30.47/20.2*100%=150.84%,东川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国民经济效益评价可行。(2)园区近期建设约需投资8.65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为400亿元,近期工业增加产值每年效益为30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3.47,考虑近期建设基础设施的中后期接续使用,按中期工业增加产值每年效益60亿元的80%计入为48亿元,合计近期建设的工业总产值为78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9.02,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具有一定可行性。(3)同时项目实施近期约实现东川就业与再就业人口5000-6000人,同时吸纳寻甸农村富余劳动力近4000人,可提供近1

37、.0万个就业岗位,远期可提供4.0-5.0万个就业岗位,项目具有较好社会就业效果,国民经济评价具有一定可行性。三、区域经济影响分析与评价按国家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有关规定,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为大规模园区开发建设,项目实施必然对整个东川区寻甸县整体区域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分析和评价其区域经济影响,对项目决策有重要意义。由于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主要目标任务是发展经济,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发展思路为走新型工业化引领经济,配套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影响主要具体体现在:经济增长-区域GDP增长: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建设与发展带来区域GDP增长;产业结构-区域一、二、三

38、产业结构: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建设与发展将改变区域资源组合与生产要素禀赋结构,工业对经济贡献增加,由此导致生产要素重新分配和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产业区域布局:园区建设和发展,将使东川寻甸(国家贫困区县)获得较快增长的机会,并使其区域优势资源得以更充分利用,优势产业得到更快发展;生产要素配置-潜在生产要素的调动,劳动力转移:园区建设和发展,将使闲置的生产要素得以调动,从而改变生产要素配置情况,引起劳动力转移,实现区域就业与再就业;地方财政收入-增量财政收入增长: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将增加经济增长,从而带动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在上述具体区域经济影响中,关于地方

39、财税收入,生产要素配置-劳动力转移,实现区域就业与再就业,生产力布局-使其区域优势资源得以更充分利用,已分别在财务分析、国民经济评价中的社会就业效果及项目实施可行性资源优势等部分做了定性或定量分析与评价,在本章节区域经济分析与评价中仅就项目实施对区域GDP增长、产业结构两方面进行详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与评价如下(1)特色产业园对区域经济增长GDP的贡献为简便计算,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建设与发展带来区域GDP增长,按两区县达成的共识,东川享有60%,寻甸占40%,采用国民经济净现值作为统一时点,计算2008年有无项目建设的区域GDP,并按区域整体经济按全国平均以7-8%(取8%)速度增长预测项目进入2

40、015年后的区域GDP情况比较如下:园区建设发展对区域经济总量GDP贡献计算表2008年(无园区)亿元项目净现值(亿元)2008年(有园区)亿元贡献率%2025年(无园区亿元)项目预测值(亿元)2025年(有园区)贡献率%东川寻甸共体60.8530.4791.3233.37 225.15 400625.15 63.99 东川区3118.2849.2837.09 114.70 240354.70 67.66 寻甸县29.8512.1942.0429.00 110.45 160270.45 59.16 可以看出,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建设与发展,明显能够既促进东川寻甸整体区域经济增长

41、,也能促进东川区、寻甸县各自的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正向效应。(2)特色产业园对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影响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建设与发展将改变区域资源组合与生产要素禀赋结构,工业对经济贡献增加,由此导致生产要素重新分配和产业结构调整,由于天生桥特色产业园主要发展第二产业,兼顾发展第三产业,相应对第一产业贡献很小或者要挤占第一产业发展的土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在项目实施后将调整为向第二产业倾斜,有利于工业化进程。仍然取2008年为基数,2025年为预测数,预测时取区域无园区建设与发展时第一产业增长速度为7%,东川资源枯竭第二产业增长速度为8%,寻甸第二产业增长速

42、度为12%,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为10%计算,又由于项目所选区位,农业后备土地资源及水资源非常丰富,园区建设与发展挤占的第一产业自然资源很小,对第一产业的负面影响忽略不计。有:园区建设发展对区域经济结构变动影响计算表2008年(无园区)项目净现值(亿元)2008年(有园区)2025年(无园区)项目预测值(亿元)2025年(有园区)东川寻甸区域一体结构比20.93:47.6:31.4630.4713.95:58.4:27.6414.87:49.38:35.7510.31:58.79:30.91第一产业12.7312.7340.2340.23第二产业28.9724.3753.34133.64229.6

43、4第三产业19.146.125.2496.75120.75东川区产业结构比9.4:66.5:24.118.285.91:71.5:22.597.47:61.89:30.644.72:68.57:26.72第一产业2.912.919.219.21第二产业20.6214.6235.2476.2557.6133.85第三产业7.473.6611.1337.7614.452.16寻甸县产业结构比32.9:28:39.112.1923.36:43.07:33.5721.04:38.93:40.0216015.88:49.02:35.10第一产业9.829.8231.0231.02第二产业8.369.75

44、18.1157.3938.495.79第三产业11.672.4414.1158.999.668.59可以看出,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建设与发展,明显能够既促进东川寻甸整体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也能促进东川区、寻甸县各自的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改变区域资源组合与生产要素禀赋结构,一、二、三产业结构由无园区项目建设的20.93: 47.6: 31.46调整为按2008年现值计算的13.95:58.4: 27.64,或按2025年预测值计算的14.87:49.38:35.75调整为10.31: 58.79:30.91,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具有正向效应。第十二章 社会评价一、项目对社会影响的分析

45、本项目实施可实现东川就业与再就业人口远期约5.0万人,近期约实现东川就业与再就业人口5000-6000人,同时吸纳寻甸农村富余劳动力近4000人,可提供近1.0万个就业岗位,具有正向社会影响。二、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东川寻甸具有相近的历史渊源,同时可实现资源共享,两地政府已经达成共谋发展认识,产业资源优势易于融合,具有较好互适性。三、各级组织对项目的态度及支持程度东川寻甸异地建设工业园,是云南省工业发展的又一次创新,也是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积极探索,项目建设与启动得到昆明市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国家发改委有关领导的肯定,东川寻甸两区县党政达成共识,项目得到两地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并

46、积极为园区建设建言献策,具有较好的社会支持广泛性。四、社会评价结论建设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实行金所园区与天生桥园区联动发展模式,围绕特色产业,扩大招商引资,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原则,联合建设特色工业集聚区,拓展发展空间,形成集群化发展,建立具有特色的产业园区,可进一步发挥园区先导、示范、辐射作用,增强东川寻甸区域经济实力,促进东川寻甸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实现双赢发展。社会评价基本是可行的。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一、结论东川发展空间受地理条件制约,东川成功转型需要走依靠园区产业聚集效应的带动。深切割高山峡谷地貌发展空间的不足,是东川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通过异地建设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实现产业承接,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