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保健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26542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PTX 页数:87 大小:3.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保健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保健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保健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保健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保健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保健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保健课件.pptx(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保健,学习目的 1掌握预防新生儿、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健康问题的保健措施和护理技术。2理解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3了解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心理特性。学习重点 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及影响因素,保健护理,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与护理措施。,第一节 年龄分期及生长发育规律,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可将儿童时期划分为以下几个年龄阶段:一、各阶段年龄分期(一)新生儿期 凡胎龄满3842周,娩出时体重等于或大于2500克,身长50cm为“足月新生儿”。新生儿期指胎儿娩出至28天的时期。,第一节 年龄分期及生长发育规律,新生儿的特点 新生儿离开母体后

2、经历巨大变化,但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差。婴儿死亡中有2/3死于出生后28天内,尤以第1周最高,占新生儿死亡数的70。新生儿的保健重点在生后1周内。,第一节 年龄分期及生长发育规律,(二)婴儿期 婴儿期指从出生到满1周岁的一段时期。婴儿期特点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但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完善,易发生腹泻和营养紊乱。合理喂养防治腹泻和佝偻病从胎盘获得的免疫球蛋白逐渐消失,后天免疫力尚未产生,易患感染性疾病 按时免疫接种,第一节 年龄分期及生长发育规律,(三)幼儿期 幼儿期是指13周岁儿童。幼儿期的特点是:体格发育减慢,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快,与周围环境接触增加,促进了动作、语言、思维的发

3、展。能独立行走,对危险的识别能力不足 意外伤害发生率增加,第一节 年龄分期及生长发育规律,免疫功能不健全 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发生率较高。要根据其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早期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断奶后的营养指导,注意小儿口腔卫生,继续做好计划免疫接种和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第一节 年龄分期及生长发育规律,(四)学龄前期 指36周岁的儿童。学龄前期特点是:可塑性大早期教育:从小培养优良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卫生、学习和劳动习惯,为入学做好准备。易患免疫性疾病,易发生各种意外。,第一节 年龄分期及生长发育规律,二、生长发育规律 生长是指有机体的细胞繁殖(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及

4、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全身各部分、各器官、各组织的大小、长短及重量的增加。发育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在功能(包括心理及智力)方面的变化,也就是指质的变化。,第一节 年龄分期及生长发育规律,(一)生长发育顺序 1、头尾发展律:婴幼儿在出生以后,头部是发展最快的,而行走能力则是最后发展的。2、动作发展经过:从不协调到协调,从粗动作到精细动作。粗动作为“三抬四撑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周会走”。精细动作指手指动作,4个月两手握物,910个月食指与拇指捏物,23岁会用筷子解衣扣。,第一节 年龄分期及生长发育规律,(二)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的过程。其生长发育有两个高峰期:出生到一岁的婴儿期 青春

5、期,第一节 年龄分期及生长发育规律,第一节 年龄分期及生长发育规律,胎儿时期身长、体重的增长在一生中是最快的阶段。出生后头两年的身体增长速度仍比后几年快。无论身长、体重在第一年都是出生后增长最快的一年。,第一节 年龄分期及生长发育规律,(三)幼儿身体各部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协调的。在某一年龄阶段,各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淋巴系统则先快而后变慢,皮下脂肪发育年幼时较快,肌肉组织学龄期才发育加速。,第一节 年龄分期及生长发育规律,(四)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由于受遗传、性别、环境、营养、教养等的影响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必然呈现高矮、胖瘦、强弱以及智力高低的不同。

6、因此生长发育的规律可以总结为:连续性、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和个体差异。,第二节 影响生长发育因素,一、内因:二、外因:遗传 性别 营养 内分泌 疾病 生活环境 孕母情况 运动锻炼 家庭社会因素,第二节 影响生长发育因素,(一)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是影响生长发育的重要原因,父母双方的遗传因素决定小儿生长发育的“轨道”,或特征、潜力及趋势。,第二节 影响生长发育因素,(一)营养的影响 幼儿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阶段,必须不断由外界吸收足够的各种营养,营养丰富的膳食能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反之,缺乏营养的膳食,不仅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还会导致营养不良及各种营养缺乏病。,第二节 影响生长发育因素,(二)疾病

7、的影响任何疾病,对幼儿的生长发育都会有直接的影响。急性感染常使体重减轻;慢性感染可同时影响体重和身高;内分泌疾病和先天性疾病影响骨骼和神经系统发育。,第二节 影响生长发育因素,(三)生活制度的影响合理地安排一个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制度,使幼儿能得到足够的户外活动,适当的学习和劳动,定时丰富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时间,对幼儿的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四)运动锻炼 适宜的体育锻炼和适当的劳动是促进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重要因素。,第二节 影响生长发育因素,(六)孕母情况:,第二节 影响生长发育因素,(六)家庭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家庭关系紧张和家庭不完整是造成感情淡漠,缺乏温馨和谐,儿童生理、心理的发育都受到

8、显著的不良影响。季节:季节对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地说,春季身高增长较快,秋季体重增长较快,这些都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污染:大气、水和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污染,以及噪音的危害,对儿童生长发育都有不良的影响。,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一、生长发育评价常用指标 体重、身高(长)、坐高(顶臀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最重要和常用的形态指标为身高和体重。,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一)年龄别体重 是指相对于某一年龄来说,应有的体重。(二)年龄别身高 是指相对于某一年龄来说,应有的身高。3岁以下幼儿侧卧式身长,3岁以上测立式身高。,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3岁 卧位测-身长3

9、岁 立位测-身高(三)身高别体重,二、新生儿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一)新生儿外貌1、新生儿头长约占身长1/4,成人则占1/8,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2、头围平均为35厘米,出生时胸围比头 围小12厘米。3、囟门前囟:由额骨和顶骨形成菱形的间隙后囟:是两块顶骨和枕骨形成的三角间隙 部位 出生时 关闭年龄 前囟 34cm(宽)11.5岁 23cm(长)后囟 1cm 68周,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囟门的测量,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二)身高与体重 1、身高:指卧位时头顶到足跟的距离。足月新生儿平均身长为50厘米,男婴略长于女婴。2、体重:器官、系统、体液的综合重,反映儿童生长与营养状

10、况的灵敏指标 新生儿出生时体重为2500g4000g。体重不足2500g为低体重儿,见于早产儿;体重大于4000g称巨大儿。,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新生儿出生后34天,体重会比出生时减少200300g,称生理性体重下降,是正常现象。多于出生后710天恢复至出生时体重。(三)呼吸系统 新生儿呼吸时,腹部可见明显起伏,称为“腹式呼吸”,呼吸次数4050次/min。,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四)循环系统 新生儿新陈代谢旺盛,但心肌力量薄弱、心腔小,每次心跳搏出的血液量少,因此以增加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来代偿。新生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为120160次。血流多集中于躯干和内脏,四肢较少,所以四肢容

11、易发凉或青紫。,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五)消化系统 新生儿胃容量为3060毫升。胃的入口(贲门)和胃的出口(幽门)几乎在一个水平上,贲门又比较松,幽门比较紧,所以在吃饱以后容易溢奶。肾脏尚未发育完善,对钠盐的排泄能力有限,如果喂菜水,不要加盐。,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六)泌尿系统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有尿液排出,由于肾功能发育不成熟,滤过功能不足,每天约10余次。(七)神经系统脑重:新生儿的脑重约350克。新生儿初离母体,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声、光、风等等,对新生儿来说,都是过强的刺激。,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新生儿的本能:吸吮反射,觅食反射、握持反射、踏步反射,瞬目反射等

12、。8、免疫系统:从母体中获取免疫球蛋白和抗体,在出生后6个月内对感染性疾病有一定防御能力。,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9、皮肤:新生儿皮肤薄嫩,皮肤调节体温的功能差,生后23天,皮肤和眼睛巩膜会发黄,出现生理性黄疸。10、运动与睡眠:多属无意识和不协调运动。,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十一)感知觉发展 视觉 觉醒时能注视物体,追随物体移动方向,对鲜艳的物体(红色)感兴趣,遇强光会闭眼。听觉新生儿已有听觉,突发的声音可引起新生儿惊战或闭眼。,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触觉新生儿的触觉灵敏,特别是嘴唇、手心、脚心、前额等部位。新生儿特别需要温暖、爱抚,以解除“皮肤饥渴”。温度觉新生儿的温度

13、觉已很敏锐。,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三、婴儿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一)、体格生长 1、身高 婴儿时期身高增长较快,出生前6个月内婴儿每月增高2.5cm,后6个月每月增长1.25cm。坐高是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反映脊柱和头部的增长。2、体重 1岁时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kg)7-12个月:体重(kg)=6kg月龄0.25(kg),你能估算5个月、10个月的宝宝的体重大概是多少吗?,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3、囟门 前囟门出生后随着头围增大而变大,6个月以后逐渐变小,在1218个月内闭合,后囟门在出生3个月内闭

14、合。前囟检查的临床意义:前囟早闭:头小畸形;晚闭:佝偻病,先天性甲减(呆小症),脑积水。饱满:颅内压增高。低陷:脱水,极度消瘦。,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4、头围与胸围 出生时新生儿头围约35cm,随着月龄增长头围变大,出生时头围大于胸围,1岁时胸围与头围大致相同。胸围测量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头围测量,胸围,年龄 实际胸围(cm)与头围比较(cm)出生时 32 1岁 头围+(年龄-1)(年龄-1),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临床意义:头围反映脑与颅骨的发育头围过小:脑发育不全,头小畸形。头围过大:脑积水,佝偻病后遗症。,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5

15、、牙齿人一生有两副牙齿:乳牙(共20个)乳牙萌出时间为410个月,2.5岁3岁牙齿出齐。恒牙(共32个)恒牙17-30岁出齐。,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出牙为生理现象,出牙时个别婴儿可有低热,唾液增多,发生流涎及睡眠不安、烦躁等症状。健康的牙齿生长与蛋白质、钙、磷、氟、维生素C、D等营养和甲状腺激素有关。,提示,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出牙延迟:12个月仍未萌出乳牙出牙延迟临床意义:营养不良、佝偻病、甲减、21-三体综合征。,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二)感知觉发育1、视觉:瞳孔有对光反应,强光可闭眼,眼球运动不协调,能看到1520cm以内的物体,3个月头眼协调运动,45个月认识母

16、亲,喜红色,11.5岁区别形状,5岁区别颜色。,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2、听觉:新生儿已有听觉,3个月可将头转向声源,6个月对母亲的语言有明显反应,1岁能听懂名字,2岁听懂简单的话,4岁听觉发育完善。,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3.味觉及嗅觉:出生时味觉发育已完善,对5味有不同反应,45个月时对食物的细微改变很敏感;嗅觉34个月可分别好闻、难闻,78个月更敏感。,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4、触觉 新生儿 眼、口周、口腔、舌尖、手掌、足底的触觉已非常敏感 23岁 可辨别物体的属性 56岁 区别体积和重量不同的物体,第一节 年龄分期及生长发育规律,(三)动作的发展:婴幼儿期动作发展规律

17、:由上到下 由近到远 由粗到细 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四)语言发展 语言发育过程(1-6个月为学语前期,7-12个月为学语期。)4个月:发出无意义的多音节元音,称过渡喃语期。6-8个月:可发出多音节的元音与辅音,无词意,称标准喃语期。,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10-12个月:可以伴随声音作出无意义的动作,或自己边发声边做无意义的动作。称发声伴随动作期。12个月:开始说出1-2个有意义的单词,称有意义语期。,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四、幼儿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一)体格生长1、身高 幼儿身高增长速度与婴儿期相比有所减慢。正常幼儿身高=年龄*6+772、体

18、重 幼儿体重增长比婴儿期减慢。正常幼儿体重=年龄*2+8,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3、头围与胸围 出生后第2年幼儿头围增长缓慢,1岁时婴儿的头围与胸围相差不多,1岁以后至青春前期胸围应大于头围。,头胸围生长曲线,cm,体格生长,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4、牙齿 牙齿是儿童成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乳牙:410个月萌出,共20个,2岁左右出齐,6岁开始换牙。(二)生理变化1、神经系统 1)幼儿期脑的重量的增长较快:出生时350g 1岁900g左右6岁1200g 成人1500g。,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2)神经细胞及脑神经内部组织协调性增加。3)女性左大脑半球成熟较快,左大脑半球负责语言与

19、说话能力;男性有大脑半球成熟较快,右大脑半球负责空间、视觉及想象。2、循环系统 幼儿的心跳速率为90110次/min。3、呼吸系统 幼儿的呼吸速率为2030次/min,以腹式呼吸为主。,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4、动作发展5、感知觉发展五、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1、体格生长 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与婴幼儿相比速度减慢。身高、体重相对稳速增长阶段。,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2、生理变化1)身体外形改变,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2)大脑发展特点:岁时脑重量与成人接近 脑成熟度增加 左右半球能力逐渐分化3)动作发展-岁:连续上下楼梯;走直线;自己洗澡 模仿画画;系扣子;穿袜子;刷牙;学

20、写字,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岁:单足跳;穿衣服;下楼梯不需扶手写名字;画画成形,搭积木成形;使用剪刀-岁:单脚站立;跳绳跳远 系鞋带;画较复杂图形;画动物,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四)感知觉发展1、视觉 3岁:正确辨别各种基本颜色4-5岁:多根据颜色分类6岁:发展多重分类概念 颜色大小形状 筛选颜色、大小、形状等均一致的物品,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征,2、听觉:对听觉更加灵敏。3、知觉:包括时间知觉和空间知觉4岁分前后5岁分左右34岁时间概念模糊5-6岁发展时钟概念,第四节 心理社会行为发展,一、婴儿心理与社会发展(一)心理社会发展 1)婴儿的成长是生理发育伴随心理社会的发育。

21、2)美国心理学及人类发展学家艾瑞克森提出:婴儿期是人心理社会发展的基础。3)婴儿期形成依赖性和信赖感,有利于心理发展和自我概念的发展。,第四节 心理社会行为发展,(二)认识社会 二月笑 六月认生 九月做再见 一岁示需要(三)记忆发展 记忆是将所学的信息保存、加工、提取的心理过程。记忆分短暂记忆和长久记忆。,第四节 心理社会行为发展,长久记忆又包括再认和重现。再认:指以前感知的事物在眼前重现时能被认识。1岁内婴儿只有再认而无重现。(四)语言发展 出生到3个月-简单发音阶段 4个月到8个月-连续音节阶段 9个月到12个月-学话萌芽阶段 12个月到18个月-正式开始学话、单词阶段,第四节 心理社会行

22、为发展,二、幼儿心理与社会发展(一)人格特性 幼儿时期自我控制能力增强(二)幼儿期语言发展 1、幼儿期是语言发展最快的时期。2、语言的词汇量增加,词汇内容更加丰富,口语表达能力有进一步发展。,第四节 心理社会行为发展,3、人类语言发展阶段的四个时期都出现在幼儿期。1)第一阶段:1218个月,单字句时期。2)第二阶段:18个月2岁,语言发展期。3)第三阶段:22.5岁,构句期,模仿成人语气。4)第四阶段:2.5岁3岁好问期。,第四节 心理社会行为发展,三、学龄前儿童心理社会发展 1、自我意识发展 1)从轻信他人评价道自己独立评价;2)从外部行为评价到内心品质评价;3)从笼统评价到细致评价,第四节

23、 心理社会行为发展,四、心理发育测查 目前我国常用的诊断性测验学龄前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状况的方法:丹佛发育筛查测验、贝利婴儿发育量表、盖泽尔发育量表、斯坦福比奈智能量表及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第四节 心理社会行为发展,1、丹佛发育筛查测验:是小儿心理发育最常用的方法。适用范围:用于6岁以下儿童发育筛查。内容:105项目四个功能区,个人社交 精细动作适应性 语言 大运动,第四节 心理社会行为发展,2、贝利婴儿发育量表适用范围:2个月到30个月的婴幼儿。作用:确定儿童智力偏离正常水平程度。内容:运动量表:81项大运动和精细动作;智力量表:163项 视觉与听觉对刺激物的反应、手眼协调的能力、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等;行为记录:24项情绪、合作性、对父母和实验员的反应、兴趣和注意的广度 3个部分。,第四节 心理社会行为发展,3、盖泽尔发育量表 适用范围:136个月的婴幼儿。内容:适应性行为 大动作 精细动作 语言 个人社交,第四节 心理社会行为发展,4、斯坦福比奈智能量表适用范围:2.5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作用:评价学习能力及智力发育迟滞的诊断和程度分类。内容:具体智能和抽象智能。,第四节 心理社会行为发展,5、韦克斯勒智力量表1)韦氏学龄前智力量表:适用于36岁儿童;2)韦氏学龄儿童智力量表:适用于66岁儿童和青少年;3)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适用于16岁以上成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