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号码携带MSC(NP+MSC)设备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号码携带MSC(NP+MSC)设备规范.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C-C-003-2009中国移动号码携带MSC(NP MSC)设备规范Equipment Specification of MSC Supporting Number Portability Solution版本号:1.0.02010-2-3实施2010-2-3发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目录前 言I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24.组网24.1.SMSC34.2.互通网关34.3.HLR34.4.BOSS(NPDB)35.NP MSC的系统结构46.业务要求46.1.话音46.2.短信57.功能要求57.1.保存携出用户数据57.2.虚拟位置
2、更新和位置取消57.2.1.获取IMSI57.2.2.发起虚拟位置更新57.2.3.位置取消57.3.PURGE用户功能67.4.为话音业务提供伪漫游号码功能67.5.短信转发67.6.短信回执67.7.超时定时器的设置77.8.支持主叫号码拦截功能77.9.对其他MAP消息的处理77.10.数据备份78.性能要求78.1.单用户参考话务模型78.2.性能指标88.2.1.消息丢失(含错误)概率88.2.2.漫游号码查询时延88.2.3.短信转发时延和短信回执转发时延88.2.4.虚拟位置更新发起时延88.2.5.故障恢复88.3.容量和过负荷处理能力99.信令和接口99.1.物理接口99.1
3、.1.TDM E1接口99.1.2.1000M Base-Lx/Sx光接口(可选)99.1.3.No.7信令监测专用的收敛接口99.1.4.本地维护接口99.1.5.网元网管直连接口109.1.6.与NPDB的数据同步接口109.2.信令接口109.2.1.七号信令接口109.2.2.SMPP1010.网管要求1110.1.网管接口1110.1.1.基本要求1110.1.2.功能要求1110.2.统计与测量要求1110.2.1.一般要求1110.2.2.统计测量参数1210.3.本地操作维护要求1210.3.1.概述1210.3.2.人机接口1210.3.3.告警管理1310.3.4.安全管理
4、1410.3.5.日志管理1610.3.6.并发操作要求1710.3.7.故障检查及处理1710.3.8.系统状态监视1810.3.9.系统实时控制1810.3.10软、硬件更新1910.3.11.局数据的修改1911.硬件要求2011.1.硬件系统基本要求2011.2.对处理机的要求2011.3.对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要求2012.软件要求2112.1.基本要求2112.2.软件功能要求2112.3.软件维护管理功能要求2213.同步要求2213.1.时钟同步要求2213.2.时间同步要求2214.机械结构和工艺要求2314.1.概述2314.2.机架要求2314.3.接插件2314.4.布
5、线及连接2314.5.机械加工工艺2414.6.表面涂复处理2414.7.印刷电路板2414.8.可闻噪声及震动2415.环境要求2415.1.环境温、湿度要求2415.2.防尘要求2515.3.抗电磁干扰的能力2515.4.本身产生的电磁干扰要求2515.5.安装应有抗地震措施2615.6.运输和仓储要求2716.电源与接地2716.1.电源要求2716.1.1.供电系统的可靠性2716.1.2.直流电源要求2716.1.3.交流电压要求(可选)2816.2.接地要求2816.2.1.接地方式2816.2.2.接地要求2816.2.3.接地线截面积2816.2.4.接地电阻值2817.编制历
6、史28附录A:NP MSC相关信令流程29A.1话音业务(呼叫携出用户):29A.2短信业务30A.2.1本网用户向携出用户发送短信30A.2.2外网用户向本网携出用户发送短信30前 言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号码可携性”的应用越来越重视,实施的地区和范围越来越广。我国电信管理部门也针对号码携带业务开展了长期的研究工作,并在近期提出国内各通信运营商积极参与移动号码携带业务试验的要求。移动号码携带业务可以实现移动用户在不同运营商之间携号转网,即移动用户在转换归属运营商时无需改变原有用户号码。该业务需由移动业务发端网络、号码拥有网络和号码携入网络协同提供。根据中国移动号码携带业务试点总体技术要求及中国
7、移动号码携带业务试点总体方案,在号码携带试点期间中国移动将采用NP MSC方案实现中国移动携出用户的话音业务及点对点短信业务。本标准对上述NP MSC方案中试点地区新建NP MSC设备应满足的业务、功能、接口协议、性能等要求进行规范。本标准依据中国移动号码携带业务试点总体技术要求、中国移动号码携带业务试点总体方案及中国移动企业标准,基于中国移动电路域核心网网络情况和业务需求而拟定,为网络运营和设备采购提供技术依据。本标准是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QC-C-001-2009中国移动号码携带现场试验总体技术要求2QC-C-002-2009中国移动
8、核心网子系统设备规范HLR/AUC部分补充技术要求3QC-C-003-2009中国移动号码携带MSC(NP MSC)设备规范4暂无中国移动号码携带现场试验集团业务管理系统设备规范5暂无中国移动号码携带现场试验省级LSMS设备规范本标准的附录A为标准性附录。本标准由中移技201036号印发。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兵、陆璐、徐鹏、陈旭、赵毓毅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号码携带试点期间中国移动网络改造及实施方案所涉及NP MSC设备应满足的业务、功能、接口协议、性能等要求,适用于号码携带试点期间中国移动试点地区新建NP MSC
9、设备,用于实现中国移动携出用户语音及点对点短信业务。为中国移动网络支持号码携带业务引入NP MSC设备提供技术依据,供中国移动和设备厂家使用;适用于NP MSC设备的开发测试、技术试验、设备入网、网络建设和运行维护。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表2-1 引用文件列表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发布单位1QB XX-XXXX中国移动核心网子系统设备规范-软交换机
10、部分 v2.0.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YD/T XX-XXXX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应用部分(Phase2)技术规范中国信息产业部33GPP TS 29.002Mobile Application Part (MAP) specification v4.f.03GPP4Short Message Peer to Peer Protocol Specification v3.4SMPP Forum5QC-C-001-2009中国移动号码携带业务试点总体技术要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6中国移动号码携带业务试点总体方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7OMC北向接口-NP MSC
11、性能测量参数v0.4.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8OMC北向接口-NP MSC网络资源模型v0.4.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表3-1 缩略语列表词语解释GMSCGateway Mobile Switching Center网关移动交换中心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MAPMobile Application Part移动应用部分MSRNMobile Station Roaming Number移动台漫
12、游号MTPMessage Transfer Part消息传输部分MSCMobile Servcie Switching Center移动交换中心NPDBNumber Portability Data Base号码携带用户数据库SCCPSignal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信业务SMSC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短消息业务中心TCAPTransaction Capability Application Part事务能力应用部分4. 组网 图4-1 NP业务试点与NP MS
13、C相关网元的组网图说明:NP MSC为新建设备,模拟携出用户的拜访MSC,处理其语音及短信被叫相关流程。下面对与NP MSC业务处理流程相关的功能实体进行简要描述,其它网络设备功能在此不进行描述。4.1. SMSCSMSC是短信中心,执行短信被叫的路由查询和短信存储转发等功能,与NP MSC之间为MAP信令接口。4.2. 互通网关互通网关完成网间互通短信的转发及处理短信回执等功能,与NP MSC之间为SMPP协议接口。4.3. HLRHLR是用户归属位置寄存器,完成归属用户的数据存储和查询等功能,与NP MSC之间为MAP信令接口。4.4. BOSS(NPDB)NPDB是携转用户数据库,物理上
14、与BOSS系统放置在一起,逻辑上相对独立,NPDB存储携出用户的携出信息并完成与相关网元的数据同步功能,与NP MSC之间为SOAP协议和FTP协议。5. NP MSC的系统结构图5-1 NP MSC的系统架构图说明:1)数据同步通信模块,与本地NPDB连接,进行NP数据同步;2)用户数据库,保留携出用户相关数据,该用户数据定期由本地NPDB同步更新;3)短信处理(网关功能)模块,模拟一个互通短信网关,可以将发给携出用户的短信前转到本网与用户携出运营商的互通短信网关,也可以接收短信回执,并通知短信处理(交换机功能)模块短信发送成功,由后者通知短信发方SMSC;4)短信处理(交换机功能)模块,从
15、SMSC接收发给携出用户的短信,进行相关处理(如被叫号码前加RN),送到短信处理(网关功能)模块,由后者通过SMPP协议送到本网与用户携出运营商的互通短信网关;5)语音处理模块,模拟语音呼叫中MSC的功能,当收到HLR发来的PRN消息时,访问用户数据库,获得用户携转信息,进行处理,并返回PRN_ACK消息;6)网管功能模块,从各功能模块收集网管信息,通过网管接口和操作维护接口,接收OMC和操作维护系统的管理。6. 业务要求6.1. 话音支持携出用户作被叫的话音业务,具体见功能要求。6.2. 短信支持携出用户作被叫的短信业务,具体见功能要求。7. 功能要求7.1. 保存携出用户数据NP MSC内
16、置数据库,保存携出用户的号码标识和携出信息,包括原IMSI、RN、MSISDN。其中原IMSI指用户携出之前在中国移动网络使用的IMSI。当号码归属本网的用户携出又携入时,业务生效广播过程中,省级LSMS/LNPDB会将该类用户的携转数据广播到NP MSC,NP MSC需要根据用户MSISDN号码找到本地保存的数据,并进行删除。数据删除应支持虚拟删除方式。7.2. 虚拟位置更新和位置取消7.2.1. 获取IMSI业务生效广播过程中,NP MSC 在从省级LSMS/LNPDB接收到携出用户数据文件之后,对新增的携出用户,需通过MAP信令的方式从用户原归属HLR取得其IMSI,并保存。取得IMSI
17、的MAP信令应使用MAP-SEND-IMSI。7.2.2. 发起虚拟位置更新NP MSC得到携出用户的IMSI后,需代其发起虚拟位置更新,以便其归属HLR将携出用户的位置信息置为NP MSC的MSC ID。NP MSC在发起位置更新请求之后,接受HLR的插入用户数据请求消息,不存储用户数据,返回成功的插入用户数据响应消息,接受位置更新响应消息。当HLR出现异常,向NP MSC发起Reset消息之后,NP MSC代替该HLR的所有携出用户发起批量位置更新,后续操作同上。7.2.3. 位置取消NP MSC从HLR接收针对个别用户发起的位置取消(cancel location)操作,返回成功的响应消
18、息,并在规定时间代替该用户重新发起位置更新,后续操作同上。该时间取值可配置,取值范围在0秒-65535秒,0秒代表立刻发起位置更新。7.3. PURGE用户功能支持携出用户的PURGE操作。在收到NPDB向NP MSC发送的携出用户数据文件之后,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向该用户的归属HLR发起purge操作,以便HLR将该用户数据中指向NP MSC的位置信息清除,并在NP MSC中删除该用户数据:1)携出用户改变携出状态,即原携出用户返回本网。不包括携出网络改变,即RN发生变化的情况;2)携出用户在他网被销户后号码返回本网。如果HLR在purge响应消息中返回错误,NP MSC忽略不做处理。7.4.
19、 为话音业务提供伪漫游号码功能对于携出用户,支持话音取漫游号码。在收到HLR的PRN消息,判断用户已携出,在PRN响应消息中返回形式为“RN+被叫MSISDN”的伪MSRN,其中被叫MSISDN不加“86”前缀,号码属性类型为“national”。如果没有查找到用户的携出数据,在PRN响应消息中返回错误,原因值为“Unexpected Data Value”。7.5. 短信转发在收到SMSC下发的短信后,查询用户携出信息,将RN加在短信目的地址前,然后将短信通过SMPP根据RN路由至与携出网络对应的本网SMG出网。在本网SMG发送消息失败情况下,NP MSC缓存该消息,重试N次后丢弃处理,其中
20、0N5,可配置。如果没有查找到用户的携出数据,则将短信丢弃,并向SMSC返回短信投递失败的MAP消息,在MT FORWARD SM响应消息中返回错误,原因值为“Unidentified subscriber”。7.6. 短信回执NP MSC应支持扩展的SMPP协议,识别从SMG发来的短信回执。SMPP协议扩展如下:1)创建新的消息体Deliver_report_SM:SMG向NP MSC传送的短信回执消息。消息部分参见标准SMPP3.4协议Submit_Sm消息格式,这里针对状态报告的承载方式,定义esm_class这个字段的取值:x x 0 0 10 x x Short Message co
21、ntains ESME Delivery Acknowledgement2)响应消息Deliver_report_sm_Resp消息部分参见标准SMPP3.4协议Submit_Sm_Resp消息格式。NP MSC应在以下情况下向前向SMSC返回短信投递情况的MAP消息:1)NP MSC接收到从SMG发来的短信回执(SMPP消息),将该SMPP消息对应为MAP消息,向SMSC返回短信投递情况报告;2)NP MSC在转发短消息时,没有查找到用户的携出数据,向SMSC返回短信投递失败的MAP消息,在MT FORWARD SM响应消息中返回错误,原因值为“Unidentified subscriber
22、”;3)NP MSC等待SMG短信回执在与SMSC间的MAP消息超时的情况下,向SMSC返回短信投递成功的MAP Ack消息,这样处理存在的问题如下:a) 如果短信发送失败,当主叫用户订阅了短信回执业务时,将造成用户体验出现偏差,可能带来用户投诉;b) 如果短信发送失败,当短信流程涉及三家运营商时,存在对主叫用户错误计费的情况,可能带来用户投诉。因此,需要通过与中间运营商试点地区SMG的话单进行核对,来对主叫用户补款,同时,这种情况下,A、B运营商之间也应不结算。7.7. 超时定时器的设置NP MSC应设置与SMSC之间的超时定时器,范围为0-90s,可配置,默认设置为25s。7.8. 支持主
23、叫号码拦截功能支持携出用户的主叫号码拦截功能,携出用户发起到本网用户的呼叫时,由主叫号码拦截平台向携出HLR发起MAP ATI请求消息获得用户状态。携出HLR收到MAP ATI请求消息向NP MSC发起MAP PSI请求消息获得用户状态,NP MSC收到MAP PSI请求消息应在MAP PSI响应消息的Subscriber State字段中返回camelBusy。7.9. 对其他MAP消息的处理除7.1节至7.7节所涉及的MAP流程处理之外,对于其他MAP请求消息按出错流程处理。NP MSC收到MAP消息,在TCAP层检查操作码,如属与NP MSC功能无关的MAP消息,在TCAP层返回错误消息
24、,错误码为“Remote node not reachable”。7.10. 数据备份支持手工将NP MSC用户数据库中携出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出成文件,并在NP MSC数据库模块发生故障丢失数据情况下支持手工将该文件导入NP MSC。该备份数据文件的格式应满足中国移动号码携带现场试验SOA、(L)SMS与网内相关设备接口协议规范对携出用户数据格式的要求。8. 性能要求8.1. 单用户参考话务模型本节的话务模型数据用于核算设备容量和处理能力,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在测试中应用时,除了要求设备使用以下的话务模型,还要求设备启用应有的统计和测量。表8-1 单用户参考话务模型列表MAP消息
25、类别忙时单用户话务模型单位(次/小时)MT话音取用户漫游号码1.5/20.75MT短信转发2.58.2. 性能指标8.2.1. 消息丢失(含错误)概率P1078.2.2. 漫游号码查询时延漫游号码查询时延指从NP MSC收到HLR的漫游号码查询请求消息到返回响应消息的时间间隔。表8-2 单用户参考话务模型列表平均值250ms95%概率不超过300ms8.2.3. 短信转发时延和短信回执转发时延短信转发时延是指从NP MSC收到短信到第一次发送尝试的时间间隔。短信转发延迟 1000ms (95%概率)。短信回执转发时延是指从NP MSC收到SMPP短信回执到转换成MAP消息发送出去的时间间隔。短
26、信回执转发延迟 1000ms (95%概率)。(注:参考短信中心设备对短信的处理时延)8.2.4. 虚拟位置更新发起时延虚拟位置更新发起时延指从NP MSC收到NPDB同步过来的携出用户数据到代替该用户发起位置更新的时间间隔。表8-3 虚拟位置更新发起时延列表平均值10m95%概率不超过15m8.2.5. 故障恢复主备系统倒换时间:单板主备倒换时间小于6秒,数据库主备倒换小于90秒。系统冷启动恢复时间小于10分钟。系统热启动恢复时间小于1分钟。系统可用度大于 99.999%。8.3. 容量和过负荷处理能力应能以模块化方式,根据运营商的需求,能够灵活扩展。NP MSC的存储容量、处理能力应能适应
27、向所有用户提供所有业务时对容量的要求。设备的最小用户容量不小于50万用户。衡量NP MSC的容量指标包括:用户容量、每秒短信处理能力、每秒MAP消息处理能力。NP MSC应具有过负荷保护机制,当实际承担的业务量超过设备标称容量时,应立即启动过负荷保护机制,产生过负荷告警提示,在实际承担的业务量恢复正常时,解除告警。过负荷保护机制应保证设备在实际承担业务量到达标称容量的150时,设备处理能力不低于标称容量的90。在实际承担业务量超过标称容量的150,小于标称容量的5倍时,设备处理能力不低于标称容量的70。在实际承担业务量超过标称容量的5倍,小于标称容量的10倍时,设备处理能力不低于标称容量的50
28、。在实际承担业务量超过标称容量的10倍以上时,设备处理能力不低于标称容量的30。9. 信令和接口9.1. 物理接口9.1.1. TDM E1接口支持TDM E1接口,符合ITU-T G.703规范。9.1.2. 1000M Base-Lx/Sx光接口(可选)支持1000M Base-Lx/Sx以太网光接口,符合IEEE802.3z标准。对于光接口板,应该支持1+1备份,并支持远程监测和测试功能。9.1.3. No.7信令监测专用的收敛接口具备No.7信令监测专用的收敛接口,该接口应符合中国移动7号信令监测专用接口要求的规定。9.1.4. 本地维护接口NP MSC的本地维护管理接口可以采用RS-
29、232接口(可选),以及100BaseT自适应接口。9.1.5. 网元网管直连接口NP MSC与网管中心的接口采用100BaseT接口。对于100BaseT 以太网接口,应符合 IEEE802.3u。9.1.6. 与NPDB的数据同步接口支持NPDB数据同步接口,采用IP接口。接收NPDB以FTP协议同步过来的增量携出用户数据文件和全量携出用户数据文件。支持数据核查,接收NPDB以FTP协议传送过来的数据核查文件,NP MSC与其内置用户数据库中的用户数据进行比较,对于不一致的用户数据,按照格式要求形成报告文件放置在指定目录下供NPDB读取,并支持主动向NPDB推送该报告文件。支持NPDB以S
30、OAP协议发到NP MSC的关于携出用户数据的操作指令。同步机制的具体要求、用户数据FTP文件的格式要求,以及SOAP操作指令的格式要求参见本地NPDB与NP MSC接口规范。9.2. 信令接口9.2.1. 七号信令接口NP MSC的七号信令应用层以下部分要符合中国对MTP、SCCP和TCAP所制订的规范和相应的补充规定的要求。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应符合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事务处理能力部分应符合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事务处理能力部分(TC)。NP MSC与外部七号信令实体之间的高层协议为移动应用部分(MAP phase3)。见3G TS 29
31、.002 v4.f.0 Mobile Application Part(MAP) specification。NP MSC应能够同时支持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应用部分(Phase2)技术规范所规定的MAP2+版本。NP MSC支持MAP版本协商以及相应的信令编解码处理。NP MSC支持以下接口,参见各接口规范的具体要求:与HLR的接口,高层协议采用MAP;与短信中心的接口,高层协议采用MAP。9.2.2. SMPP支持标准的SMPP协议,具体参见Short Message Peer to Peer Protocol Specification (v3.4)。10
32、. 网管要求10.1. 网管接口10.1.1. 基本要求1、 本地操作维护接口要求:NP MSC应具备本地操作维护接口,通过本地操作维护终端维护和管理网元。2、 与操作维护中心(OMC)接口要求:NP MSC应具备独立的一个或一个以上以太网接口与OMC连接。3、 与网管直连接口要求:NP MSC应具备独立的一个或一个以上以太网接口用于与网管中心(NMS)直连,接口类型要求参见第8.1.4节“网元网管直连接口”,其接口IP地址、掩码、网关可设置。4、 通过OMC接口,NP MSC应能接受、执行来自OMC的指令,并将执行结果返回给OMC。执行结果至少包括该指令是否执行成功的信息。5、 通过网管直连
33、接口 ,NP MSC应能接受、执行来自NMS的指令,并将执行结果返回给NMS。执行结果至少包括该指令是否执行成功的信息。10.1.2. 功能要求1、 NP MSC与OMC接口应符合中国移动第三代移动通信OMC系统功能规范和中国移动第三代移动通信OMC系统技术规范。2、 NP MSC与NMS的直连接口应符合中国移动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规范。10.2. 统计与测量要求10.2.1. 一般要求1、 NP MSC应具有性能测量任务管理的功能,包括:开启、结束、挂起、恢复性能测量任务,并能够支持NMS或OMC对已开启的性能测量任务状态参数进行查询。2、 可进行预订性能测量任务,应在规定日期及
34、时间自动开始及停止测量,也可取消预定的测量项目。对于测量时段可以灵活设定。3、 对预先规定的性能测量项目,能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测量粒度为15分钟的整数倍,至少在15分钟1小时内可调),能连续进行24小时测量,或/和测量23段时间(忙时),连续进行7天。可按OMC要求,以测量采集时间间隔的整数倍定期上报测量值。4、 可单独测量一个项目,也可同时测量几个项目。性能测量项目可根据需要组合,这些项目可同时进行测量,也可顺序进行测量。5、 新增测量任务时,不应影响原有测量任务。 6、 NP MSC能对性能测量统计结果至少存储一周。7、 性能数据的输出方式,可在本局输出到光驱等外设上,也可由打印机输出
35、,并能通过数据链路送到OMC或NMS。 8、 服务于跨本地网组网时,一个NP MSC支持多VLR Number和多MSCID,NP MSC应能根据VLR Number/MSCID进行相关测量与统计。10.2.2. 统计测量参数NP MSC的统计指标应符合中国移动“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规范”系列规范的OMC北向接口-NP MSC性能测量参数和OMC北向接口-NP MSC网络资源模型的要求。10.3. 本地操作维护要求10.3.1. 概述 NP MSC应具备各种在线自动测试和自动诊断功能,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实时上报告警信息;同时应具备各种自动测试手段,以便在必要时能定期进行自动测试。一般情况
36、下,设备应在无人值守的状态下稳定运行,日常维护应由操作维护中心进行控制。人工维护及干预应仅在故障告警处理及例行的定期巡检时进行。常规的故障应由一般维护人员进行处理,重大的系统故障须由由专门知识的维护人员处理。10.3.2. 人机接口10.3.2.1. 人机语言(MML) 1、 人机语言应符合CCITT和ITU-T建议。2、 人机语言应易于学习和理解,对常用命令应能在无需查阅手册情况下进行输入,命令的内容及数量应能满足交换子系统局日常操作维护的要求。3、 具备在线帮助信息,通过在线帮助可学习掌握人机命令。4、 对于常用的参数和重复出现的参数,系统可将它设置为默认参数,以减少人机命令输入时间,提高
37、维护效率。10.3.2.2. 人机接口的安全检查 1、 用户通过本地操作维护终端登陆时,设备马上产生告警信息并上报OMC和NMS,以便于OMC和NMS了解设备的维护状态,防止非授权登录及操作错误发生;2、 系统应对输入的人机命令进行严格的语法语义检查,对错误的命令应能拒绝执行,并以短语的形式给出指示。3、 对危险命令,NP MSC应该给出提示信息,要求操作维护人员确认。10.3.2.3. 人机操作要求 1、 为便于检查,NP MSC应保存全部人机操作的流水记录,并能通过人机命令进行查阅和输出打印。2、 NP MSC应能对某些命令具有存入后定时启动的功能。对某些命令(例如测试命令)具有中止执行的
38、功能。3、 NP MSC具有处理批处理文件功能。l 能够检查批处理文件编写的语法错误。对于一些重要修改应给出提示,以降低维护员误操作风险;l 批处理文件执行过程中,如遇执行错误应当给出提示,得到维护员确认后再继续执行;l 执行完成后应给出执行报告,如执行的总命令数,成功、失败以及异常条数。4、 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系统至少应能接入下列的输入/输出设备:外存储设备、操作维护终端。10.3.3. 告警管理10.3.3.1. 告警信息NP MSC告警报告的格式要求固定,不同告警类型的告警报告格式应该相同,设备商不同版本NP MSC告警报告格式应向下兼容。告警报告提供的告警信息应至少包括下表
39、中内容。表10-1 告警信息列表英文名称中文名称说明ObjectID网元标识告警设备的名称及唯一标识符。EventTime事件时间告警等事件发生的时间。AlarmId告警流水号对每一个告警的唯一的编号,连续编号。AlarmType告警类型表明告警的类型。取值可为:CommunicationAlarm、EquipmentAlarm、ProcessingFailure、EnvironmentalAlarm、QualityOfServiceAlarm。PerceivedSeverity告警级别告警的级别,取值为Critical、Major、Minor、Warning、Indeterminate、Cl
40、eared。SpecificProblem详细原因对一类告警的一个字符串或数字的标识。AdditionalText附加信息与此告警有关的进一步的信息。AlarmSource告警定位告警定位信息。10.3.3.2. 告警级别NP MSC应至少支持以下四类告警级别: 严重告警(CRITICAL):使业务中断并需要立即进行故障检修的告警; 主要告警(MAJOR):影响业务并需要立即进行故障检修的告警; 次要告警(MINOR):不影响现有业务,但需进行检修以阻止恶化的告警; 警告告警(WARNING):不影响现有业务,但发展下去有可能影响业务,可视需要采取措施的告警。10.3.3.3. 告警发生和告警
41、清除告警发生和相应的告警清除报告的告警流水号应该相同,它们通过告警流水号一一对应。10.3.4.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控制机制,对用户接入、访问操作NP MSC进行限制,确保每个合法用户能够正常登录、使用已授权的软件模块、操作合法级别的命令,防止越权访问的情况发生,以保障网络设备的安全运行,并对系统中发生的认证,授权访问等操作进行记账,使操作具有不可否认性。10.3.4.1. 安全管理机制通过用户管理、用户组管理、权限管理、认证、鉴权、日志几个部分完成安全管理要求。NP MSC应该支持多用户的管理,NP MSC应该对用户进行分组管理,一个用户应属于一个或多个用户组。用户权限赋予是基于用户
42、组进行的,不能对单个用户进行直接授权。超级管理员组成员可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策略,添加或删除用户账号,赋予其相应的权限。NP MSC应该对用户登录、鉴权进行日志记录。10.3.4.2. 用户管理、用户组管理、权限管理NP MSC系统有且只有一个超级管理员组,该组中默认存在一个超级管理员用户。超级管理员组和这个组中的默认超级管理员用户不能被删除。只有超级管理员组成员才能进行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1、 用户管理l 增加用户增加一个新的用户,需要给出该用户的名称,口令,同时指定该用户所在的用户组。l 删除用户将一个已有的用户删除,该用户不再存在。l 查询用户信息查询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称,用户
43、锁定状态,用户权限等。l 修改用户口令用户可以修改自己的口令、超级管理员组成员可以修改任何用户口令、口令不能明文存储、传递。2、 用户组管理l 增加用户组增加一个新的用户组,需要给出该用户组的名称,同时可分配该用户组的权限。l 修改用户组修改一个已经存在的用户组,需要给出该用户组的名称,同时可修改该用户组的权限。l 删除用户组将一个已有的用户组删除,该用户组不再存在。如果用户只属于这个用户组,用户将被删除。l 查询用户组信息查询用户组信息,包括:用户组名称,用户组锁定状态,用户组中的用户,用户组权限等。 3、 权限管理权限管理用以指定权限包含的具体内容以及对用户组权限的赋予。权限是指允许使用的
44、命令集。权限的叠加:用户同时属于多个组时拥有各个组的权限,不同的权限可以赋予同一个用户组,同一个权限可赋予不同的用户组。10.3.4.3. 认证、鉴权1、 认证管理用户登录NP MSC时,向NP MSC安全管理子系统发送认证信息,NP MSC安全管理子系统根据NP MSC本地认证信息验证用户的认证信息,从而确定该用户是否为合法的系统用户。2、 鉴权当用户执行命令时需要对用户权限进行验证。10.3.5. 日志管理为了使系统运行中的一些情况和用户的操作有据可查,系统需要提供日志功能。10.3.5.1. 日志的内容NP MSC需要提供以下日志:1、 系统日志NP MSC系统日志用于监测NP MSC的
45、运行状态。2、 操作日志用户所执行的所有操作记录。对于操作维护人员在维护过程中的所有操作过程及内容,系统应实时进行记录存档并提供查询打印,以便对设备的操作维护进行跟踪,并可根据日志分析解决由于误操作引起的问题。3、 安全日志用户活动(登陆、注销)记录、鉴权记录。10.3.5.2. 日志管理操作1、 日志的设置日志记录不可修改和删除,采用循环记录方式,不需要手动定期清理。2、 日志的查询允许用户以多种方式查询日志的详细内容。3、 日志的备份提供日志的自动与手动备份功能。查看备份的日志时不能影响系统当前的日志记录。10.3.6. 并发操作要求NP MSC对于并发操作要求提供并发操作保护机制,具体要求如下:l 对可并行执行的指令,并行处理,分别报执行结果给相应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