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预算内投资阿图什市重点防护林工程作业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26637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预算内投资阿图什市重点防护林工程作业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央预算内投资阿图什市重点防护林工程作业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央预算内投资阿图什市重点防护林工程作业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央预算内投资阿图什市重点防护林工程作业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央预算内投资阿图什市重点防护林工程作业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预算内投资阿图什市重点防护林工程作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预算内投资阿图什市重点防护林工程作业设计.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央预算内投资阿图什市重点防护林工程作业设计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提要1.2 规划依据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背景2.2 加速推进农村防护林建设的必要性第三章 基本情况及建设条件分析3.1 基本情况3.2 建设成效和经验3.3 建设条件分析第四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4.1 指导思想4.2 规划原则4.3 规划目标第五章 总体布局与建设内容5.1 总体布局5.2造林典型造林设计第六章 水土平衡分析6.1 土地资源供需平衡分析6.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第七章 建设期限及进度安排7.1 建设期限7.2 进度安排第八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8.1 投资估算8.2 资金来源第九

2、章 效益评价9.1 生态效益9.2 社会效益9.3 经济效益9.4 综合评价第十章 保障措施10.1 组织保障措施10.2 资金保障措施10.3 科技保障措施10.4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防护林建设10.5 切实抓好种苗工程,夯实基础10.6 加强管护,巩固农村防护林建设成果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1阿图什市重点防护林工程作业设计1.1.2 项目建设范围阿图什市所辖阿扎克乡、松它克乡、阿湖乡、上阿图什镇、格达良乡、哈拉峻乡、吐古买提乡等6乡1镇。1.1.3 项目建设单位阿图什市林业局1.1.4 建设目标新建重点防护林面积6000亩,全部为乔木造林,

3、使阿图什市境内的农田以及农村周边都得到有效防护,农田防护林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12%,全市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达到农田产量稳定增加,农村生存环境逐年改善,河流水质逐渐变好,农村防护林效益明显增强,使全市农村防护林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项目实施后,可有效改善阿图什市农村严酷的生态环境,降低大风、沙尘、干旱等自然灾害对阿图什市农村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环境的影响,保障当地农牧业生产安全,改善阿图什市的投资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1.1.5 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规模:新建重点防护林面积6000亩,全部为乔木造林,新疆杨、沙枣、红枣、核桃、杏树、苹果和油桃等乔木树种为主。1.1.6 建设期限:2011年。

4、1.1.7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估算615.6万元。其中:工程费用405万元,占总投资的65.8%;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49.85万元,占总投资的24.3%;预备费60.75万元,占总投资的9.9%。资金来源:阿图什市农村防护林建设造林面积6000亩,总投资估算615.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80万元,地方配套投工投劳435.6万元。1.2 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3) 关于大力开展村屯四旁植树和农田防护林建设的通知(4)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5)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06(6)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

5、003(7)国家林业局关于认真贯彻执行造林作业设计规程的通知(林造发2003216号)(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转发国家林业局关于认真贯彻执行的通知的通知(新林翻印20043号)(9)新疆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DB65/T 2202-2005(10) 新疆阿图什市林业四大工程(2009-2015)规划(11)自治区发改委、林业厅联合下发关于下达重点防护林工程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新发改投资20113426号)(12) 自治区林业厅关于下达农村防护林建设等四大林业工程2010年投资计划的通知(新林计字2010788号)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背景农村防护林建设是我国国

6、土绿化和“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农田防护林为主体,以农田、河流、农村外围为网络,构建防护林体系新格局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对农田、河流、农村外围进行防护林体系建设。近几年,随着新疆林业的发展,阿图什市农村防护林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改善生态环境及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明显提高,特别是通过“三北防护林工程”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工程建设,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带、片、网结合,林、路、渠配套的农防林体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疆林业行动纲要颁布后,阿图什市按照文件精神,大力发展农村防护林体系,并将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使防护林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又上了一个台阶,纵观以前的防护林建设,

7、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建设总体水平不高,建设规模还不够,各乡、镇、场发展还不平衡,阿图什地处偏远,气候恶劣,风沙洪水危害严重,生态脆弱,依靠现有的防护林体系还难以保证达到很好的防护效果,农村防护林体系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农村防护林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阿图什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阿图什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抓好农村防护林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农村防护林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农村防护林建设必须统一规划,科学设计,在规划设计上,要充分体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根据“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方式,搞好农村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规划设计,采取有力措

8、施,努力把阿图什市农村防护林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项目建设实施后,对推进阿图什市城乡农防林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指导今后一个时期阿图什市生态体系框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2 加速推进农村防护林建设的必要性阿图什市地处祖国西北边陲,资源富集,地处边境,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是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确保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阿图什市发展农业、畜牧业、林业的潜力很大,同时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及矿产资源。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这

9、个伟大的进程中,加强阿图什市的农村防护林建设,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对发展区域经济,建设新农村,推进阿图什市的林业事业的快速发展,乃至生态安全、国土安全、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以及新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农村防护林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防护林建设工程建设农村防护林,是我国从总体上构建以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骨架,以农田防护林为主体,以农田、河流、农村外围防护林建设为网络的国土绿化战略的需要。实施农村防护林建设工程,不仅能够保护农田、河流、农村,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全面推进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向纵深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农防林建设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改善和优化农防林建设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加

10、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二、加强农村防护林建设,是维护生态安全,拓展各民族生存与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生态安全是一个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生态安全,首先必须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阿图什市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春秋多偏西大风,常受风灾之害,夏季炎热,有干热风之害,生态环境恶劣,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而加剧生态与经济的恶性循环。因此,加强阿图什市对生态脆弱等重点地区的治理,抓好农村防护林的建设和对林草植被的保护,大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是关系阿图什市乃至我区生态安全和维护我区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同时通过农村防护林生态建设,改善农田、农村

11、状况,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城乡绿化美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三、加强农村防护林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生态良好是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阿图什市农村分散,且“无树村”和“光头村”现象依然存在,耕地自然条件差,生态十分脆弱,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大量事实表明,社会的和谐很重要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果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环境恶化,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将难以实现。生产要发展,经济要持续增长,首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12、是阿图什市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所必须坚持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保证。只有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建设,尽快改变生态状况,提高抗御恶劣气候造成的自然灾害的能力,才能加快农村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生态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能够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化经济结构,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当地人民群众实现小康目标的基本物质保障。因此,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优化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才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加强农村防护林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家林业局大力开展村屯四旁植树和农田防护林建设的迫切需要。农村防护林建设是我国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农村生存

13、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农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有重要意义。2004年,国家林业局做出了大力开展村屯四旁植树和农田防护林建设的通知,明确指出:各级林业部门充分认识到村屯四旁植树和农田防护林建设对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既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基本农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夯实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基础,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的重要举措。阿图什市风害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农田防护林总体建设标准不够,因此,通过大力开展农田防护林建设,构筑平原地区国土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人

14、居环境,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促进农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高标准农田提供高标准的生态屏障。通知要求紧紧围绕加快农村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大力开展村屯四旁绿化和农田防护林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尽快实现农田林网化、道路林荫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村防护林建设要纳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造林绿化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因此,做好阿图什市农村防护林工程建设规划,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大力开展村屯四旁植树和农田防护林建设所确定的奋斗目标,尽快扭转阿图什市农村防护林建设滞后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五、加强农村防护林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

15、要内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东西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新疆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和切入点,建设农村防护林体系,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秀美山川、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阿图什市从总体上构建以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为框架,以农田防护林为主体,以农田、农村周边和河岸防护林为网络的国土绿化新格局的战略需要。阿图什市生态环境恶劣,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从根本上改善全市的生态状况,实现山川秀美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将会是一句空话。为此,阿图什市

16、必须从自治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全局出发,把农村防护林建设作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第三章 基本情况及建设条件分析3.1 基本情况3.1.1 地理位置与范围阿图什市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首府,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地处东经75307828,北纬39344045之间,北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交界,边境线长128公里。市境东西长241公里,南北宽136公里,全市总面积约1.62万平方公里,海拔12004562.3米之间,距首府乌鲁木齐1100公里,阿图什市是克尔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所在地,辖7乡2个办事处,73个行政村和一个

17、国有牧场,248个自然村。3.1.2 地形地貌 阿图什市地形为北高南地,海拔1200-4562米之间,大致地形分为5大类:北部是山区,南部平原,降雨少,外部搬运差,洪积扇形窄长;山前洪积-冲积扇裙,地面由亚沙土和石沙两部分组成亚沙土层面积大部分已被开垦为农田;洪积-冲积细沙土平原:地势平坦,表层为洪土,河水沉积物;东南部平原,地貌单元一部分是盐沼化学沉积;风积沙漠,生态脆弱,植被稀少,总体来讲我市地形地貌由北向南垂直递变规律,地形特点是北高,西南低。3.1.3 气侯市境属典型的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干旱少雨,春季开温快,天气高度,多浮尘,夏季炎热,蒸发强盛,秋季天高气爽,降温迅

18、速,冬季寒冷多晴日,风微害少,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27.4,最冷月份121月,平均气温在-10,极端最高气温41.2,极端最低气温为-24.4,年太阳总辐射量138.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25003000小时,市境无霜期长,平原区243天,山区170天,年降水量最少平原平均78毫米,最多年降水量250毫米蒸发强盛境内多为西北风平均风速2.1米/秒。3.1.4 水文全市共有水资源7.37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228亿立方米,地下水3.148立方米,地表水比较贫乏,地下水相对比较丰富,全市年引水量3.64亿立方米,其中引地表水3.22亿立方米,引地下水0.42亿立方米。半径流量1亿立方米

19、的河流布谷孜河、恰克马克河两条,恰克马克河发源于乌恰市境内的阿克套山全长166公里,流入市境77.5公里东南流向。布谷双河发源于天山南脉的玛依丹山源头在东市吐古买提乡境内,河长100公里,集水面积3.912平方公里。3.1.5 土壤阿图什市土壤共有10个土壤类别,29个土种,山地土壤9个土类,平原土壤7个土类,21个亚类。其中:灌耕土面积占全市境内耕地面积总面积(包括驻市单位耕地面积)的1.426%,具有明显的灌溉、施肥、耕作而形成的熟化层,厚度18-26厘米,耕层养分状况有机质含量1.6-3%,全氮含量 0.09-0.15%,碱解氮含量为57.5-1333PM,速生钾含量534-71PPM,

20、PH值得7.9-8.2。土体以润为主,无板结层,透气性好,保水保肥力强,适种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地下水位小于1.5米,耕层浓度20-26厘米,耕性良好,地下矿化度多为1-3克/升,大都有盐化威胁和次生盐渍化现象,耕层1.6-3%,一般为1.5-2.5%,全氮 0.023-0.209%,碱解氮为24-125PPM,全磷0.07-0.1%左右,速磷含量4-2PPM,速钾除沙湖土偏低外一般在257-810PPM,另外,包括棕漠土(121万亩)、草旬土(5.27亩)及少量的沼泽土 (1242亩)、盐土(91285亩)、风化土(153845亩)等,在风化土中已开发为耕地的灌耕地的灌溉风化土6713亩

21、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3.33%。3.1.6 矿产资源阿图什成矿条件好,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钒、钛、铜、锰、铁、铅、锌、磷、大理石、石灰石、冰洲石等32种矿产。已经探明的有皮羌钒钛磁铁矿、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奇吉尔布拉克铜锌矿、艾西曼铜矿、塞斯布拉克金矿5大金属矿,此外还有皮羌含磷砂矿、销尔库勒与吐孜苏盖提湖盐矿、峡口石灰岩矿和皮羌大理石矿4大金属。3.1.7 野生动植物野生动植物分布区广,种类繁多,共有60余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有棕熊、仙鹤、猞俐、雪豹、长尾雉、天鹅、青羊、盘羊等十多种。还有党参、掌参、独活、阿魏、野红花等珍贵的药用植物。3.1.8 行政区域与人口阿图什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

22、南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北与吉尔吉斯坦共和国交界,边境线长128公里。市境东西长241公里,南北宽136公里,全市总面积约1.61万平方公里。市区规划面积9.6平方公里,现建成面积7.2平方公里。 3.1.9 交通、电力、通讯阿图什市1986年市设市前,建成区仅3.3里,人口3万余人,道路只有两条,没有路灯,没有宾馆,没有公交车,广大市民住的是土块房,走的是“扬灰路”,喝得是“苦水”。因街面破旧,道路不平,交通拥塞,卫生落后,曾被称为“乡村都市”。为彻底改变落后面貌,近年来,阿图什市累计投入资金2.87亿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完成了“九路一场一街”、“一供一排”十三项城市改扩建

23、工程,城市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城市交通、道路、供水、供电、供热、园林绿化、市容环境等方面都得了很大的改善。建成区扩大到7.2平方公里,比1986年撤市设市前扩大了1.2倍,城市人口已达5万人。市区道路从设市前2条增加到19条,总长41公里,人均占有道路11.5平方米。上水管网长48公里,日供水量达1.1万吨,自来水入户率达100%。下水管网长30公里,排污覆盖率达65%。现各项市政设施基本齐备,社会秩序、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秩序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初步具备了现代化城市轮廓。3.1.10 社会经济简况阿图什市辖6乡1镇2个办事处、73个行政村,有耕地面积13.85万亩,总人口26.39万人。其中:农

24、业人口18.11万人,农业劳动力8.28万人,有汉、回、哈萨克、维、柯尔克孜等多民族组成,平均占耕地1亩,农业人口密度13.93平方公里/人,粮食总产量49362吨,粮食单产量均390.5公斤/亩,散养大牲畜60万头,人均收入2096元,主要农业物有,小麦、玉米、水稻、高粱、糜子、大麦、棉花、胡麻等,收入来源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3.2 建设成效和经验3.2.1 建设成效阿图什市十分重视农村防护林工程建设,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真抓实干,积极采取合作造林的形式,充分调动地方和部门积极性,不断加大对农村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投入,全市农村防护林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显著成绩。阿图什市位于新疆西南部、天

25、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截止2010年末,全市林地面积达到134.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07,其中:天然林95.2万亩(62.5万亩被核定为国家公益林,地方公益林32.7万亩),人工造林39.01万亩;经济林总面积17.5万亩,结果面积8.47万亩,产量8.13万吨,产值19035万元。 3.3 建设条件分析3.3.1 市内农村防护林现状阿图什市十分重视农村防护林工程建设,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真抓实干,积极采取合作造林的形式,充分调动地方和部门积极性,不断加大对农村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投入,全市农村防护林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到2011年,全市防护林面积有近20万亩。3.3.2

26、 政策及组织保障3.3.2.1 政策保障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农村防护林建设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林业局大力开展村屯四旁植树和农田防护林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与此同时,阿图什市政府部门也都把农村防护林建设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无疑给阿图什市农村防护林建设带来了良好的政策机遇,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国家大政方针。3.3.2.2 组织保障阿图什市林业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组织机构体系,从市到村,拥有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林业职工队伍,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为建设工程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阿图什市林业局积累了丰富的林业生

27、态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营管理经验,这也为建设工程的实施管理和运营管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3.3.3 具备良好的项目建设基础 3.3.3.1 充足的建设用地建设用地是工程项目实施的物质基础。我区气候条件恶劣,风沙危害严重,为使农业生产稳步高产,农田防护林建设是很必不可少的。阿图什市农田防护林建设与农田开发统一规划,防护林建设不存在征占土地问题。河岸和其他防护林建设主要在荒地上实施,也不存在征占土地和拆迁问题,工程建设用地可以得到保证。3.3.3.2 苗源供应情况良好阿图什市建有多个苗圃,能出圃各类苗木150万株。能够基本满足和保证项目建设时造林所需苗木的供给。3.3.3.3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全

28、市共有人口26.39万人,农村人口为18.11万人,占全市人口的 69%。劳动力丰富,相当一部分劳动力以出外务工为主,其余劳力也是在农忙时以农牧业为主,农闲时主要在市内务工。因此,项目的实施具有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保障。第四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4.1 指导思想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大力开展村屯四旁植树和农田防护林建设的通知要求,在充分认识农村防护林建设在生态安全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基础上,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基本农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夯实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基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这就要求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科学规划,合理布

29、局,适地适树,乔、灌综合考虑,优化配置,形成绿色网络,提高农村防护林建设的质量。同时,在农村防护林建设中,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大力推广生态经济型建设模式,培育资源,发展产业,为农牧民增收致富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服务。4.2 规划原则1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优化统一的原则要全面提升阿图什市农村防护林建设的整体水平,充分发挥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达到农田防护、改善环境、发展经济的目的。要把农村防护林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相结合起

30、来,把改善生态环境与产业结构调整、构筑和谐社会相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区域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坚持合理规划、统一布局的原则农村防护林建设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坚持区域防治与重点防治相结合,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相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优先安排重点农业区、乡镇基本农田,及乡村周边受风沙危害较大,对区域经济社会影响大和相对易于种植的地段,争取在短期内取得突破。2科学配置,因地制宜的原则农村防护林建设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体现地域特征,因害设防,分区施策,把现有植被保护置于优先的位置,农田、农村周边及河流两岸,要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绿化带宽度和建设标准,进一步优化林种

31、树种结构,适地适树,乔、灌结合。要强化法治建设,巩固农村防护林建设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成果,加强基本农田生态保护与建设,不占用耕地。3坚持全民参与、全社会共建的原则农村防护林建设是一项公益性事业,要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农村防护林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运用经济手段吸引社会资金,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坚持科技为先导、科学治理的原则遵循生态规律,依靠科技进步,坚持和完善已形成的有效的造林治沙技术路线,建立综合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大力推广和采用抗旱造林技术、节水造林技术等,充分发挥科技在农村防护林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4.3 规划目标新建重点防护林

32、面积6000亩,使阿图什市境内的农田以及农村周边都得到有效防护,农田防护林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12%,全市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达到农田产量稳定增加,农村生存环境逐年改善,河流水质逐渐变好,农村防护林效益明显增强,使全市农村防护林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项目实施后,可有效改善阿图什市农村严酷的生态环境,降低大风、沙尘、干旱等自然灾害对阿图什市农村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环境的影响,保障当地农牧业生产安全,改善阿图什市的投资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五章 总体布局与建设内容5.1 总体布局5.1.1 建设布局根据农村和农田分布现状,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必须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按照不同乡镇特点分区施策,分类

33、指导。根据阿图什市重点防护林建设实际情况和阿图什市的绿化造林能力,选择城镇、乡村附近、农田周围和受风沙威胁严重,对农田危害严重,急需防护的重点区域,进行工程布局,分步实施。2011年阿图什市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造林分布包括:哈拉峻乡、吐古买提乡、上阿图什镇、阿湖乡、格达良乡、阿扎克乡、松塔克乡等6乡1镇。阿图什市重点防护林建设总体布局表 单位:亩序号各乡名称重点防护林树种合计乔木造林阿图什市600060001阿扎克乡382.7382.7杨树,核桃,红枣2松塔克乡405.6405.6杨树,核桃,红枣3阿湖乡1470.21470.2杨树,核桃,红枣4上阿图什镇2690.92690.9杨树,核桃,红枣

34、5格达良乡132132杨树,红枣6哈拉峻乡676676杨树,核桃,红枣7吐古买提乡242.6242.6杨树5.1.2建设规模防护林建设总规模为6000亩,造林树种以新疆杨、沙枣、红枣、核桃、杏树、苹果和油桃等乔木树种为主。5.2造林典型造林设计5.2.1 树种选择根据适地适树、因害设防及较快发挥防护作用的原则,同时考虑节水、后期运营成本,进行树种选择,树种采用杨树、沙枣、红枣、核桃、杏树、苹果和油桃等。5.2.2 配置方法和栽植密度配置方式上围绕城镇外侧防护林采用乔木带状造林,以形成稳定的林相结构。栽植密度:杨树、沙枣株行距为32米,红枣株行距为43米,核桃株行距为84米,杏树、苹果和油桃株行

35、距为44米。5.2.3. 竖向规划农田防护林、河岸防护林及其它防护林建设主要树种选择以防护效果较好的杨树、沙枣、红枣、核桃等树种为主。防护林配置模式为:栽植密度:杨树、沙枣株行距为32米,红枣株行距为43米,核桃株行距为84米。防护林带灌溉方式均为渠灌或沟灌。配置模式详见附图。5.2.4 造林技术措施5.2.4.1 整地规划由于项目区林地的土壤条件较差,砾石含量较高,局部地形起伏较大,因此造林时首先要进行局部地形平整,再采取全面整地,带长按坡降而定,根据坡降分段开沟栽植,对于局部砾石含量过高处,要进行带间集土并人工筛土筛除沙石。整地好后,城区外围造林区域坡降约为5%。按设计的株行距挖种植穴,采

36、用三角形栽植,根据造林地土壤结构特点、苗木的大小,除核桃种植穴为808080cm外,其它树种种植穴规格均为606060厘米的栽植穴,同时用筛子把细土细沙归集到坑边。植树时,先填入细沙埋于植株根部,上部用粗砾石覆盖,以免风蚀 。挖植株埋土时,把肥力相对较好的表土填入植树穴内,也可改善树木的生长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分质量。5.2.4.2 造林方法和季节为了提高土壤肥力,造林前因应在栽植穴内施加一定底肥,施肥量为每穴施加1kg有机肥,并与筛过的土壤混合均匀。造林时,一律采用人工植苗造林,栽植时要注意选苗,护苗、深埋和踏实等几个环节,同时注意栽植齐及随栽随灌。造林以春季造林为主,秋季造林为辅(需有

37、水源保证)。5.2.4.3 抚育管理(1)灌溉:结合造林工程修建渠沟进行灌溉。考虑到该区土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盐渍化,故造林初期,灌水量及次水数应略大,成林后相应减少。防护林和景观林年灌水不少于10次。(2)松土、除草:幼林期间因对每一条林带采取全面的松土、除草措施,前三年每年进行2次,以后可逐渐减少。(3)施肥:经济林栽植前施足底肥,每株10kg、化肥250g,农家肥于秋末冬初结合翻地与拌匀一次环施,并及时灌水。生态林、防护林于第一年栽植施底肥以后可不再施肥。(4)防止病虫害及兽害:造林成活后要注意管护,发现病害或鼠害要及时防治,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病虫鼠害的蔓延。(5)造林成果检查及补植:春季

38、造林,年底前检查成活率,凡成活率在41-84%之间,或虽达到85%以上,但有局部或成片死亡者,均需进行补植。5.2.4.4 种苗设计种苗是造林的物质基础,种苗质量直接关系到造林成活率和林分质量,因此造林必须全面选用良种壮苗,尽量选用当地苗圃生产的苗木,如不免再从外地购进苗木,本项目造林要求营造林用苗木不得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木种子品质等级标准的级苗木标准。要随起、随运、随栽,注意根系保鲜。根据各林种造林面积和造林类型规划情况,在计算造林实际需苗量后,增加10%耗损和补苗用苗为全部工程需苗量。经计算,完成本项目工程建设共需合格的苗木200多万株。阿图什市除建有中心苗圃苗外,各乡镇场大部分建有苗木

39、基地,本工程所需苗木可从现有苗圃和规划苗圃的产苗量中调剂使用,造林初期所缺少的部分苗木可从邻近地区购进弥补。第六章 水土平衡分析6.1 土地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水资源平衡分析是进行土地整理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摸清土地整理项目区的资源状况, 才能因地制宜地对项目区进行科学的规划, 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合理的协调统一和效益的最大化。阿图什市农村防护林规划所涉及的工程地块,均落实在本市宜林地上,工程用地总面积6000亩,经阿图什市人民政府认可,不存在土地权属争议问题。6.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全市共有水资源7.37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228亿立方米,地下水3

40、.148立方米,地表水比较贫乏,地下水相对比较丰富,全市年引水量3.64亿立方米,其中引地表水3.22亿立方米,引地下水0.42亿立方米。半径流量1亿立方米的河流布谷孜河,恰克马克河两条,恰克马克河发源于乌恰市境内的阿克套山全长166公里,流入市境77.5公里东南流向。布谷双河发源于天山南脉的玛依丹山源头在东市吐古买提乡境内,河长100公里,集水面积3.912平方公里。能够满足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绿色通道生态需水要求。第七章 建设期限及进度安排7.1 建设期限建设期限为一年,2012年。7.2 进度安排一、准备期项目建设本着先易后难、先基础后生产的原则,在充分做好前期组织、设计、技术和资金准备

41、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项目建设进度安排。二、建设期2011年完成灌溉系统、整地、营造林工程等工程建设。第八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8.1 投资估算8.1.1 估算依据1、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关政策法规2、同类项目建设工程费用定额3、国家计委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计价格19991283号)4、国家物价局、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建设监理收费有关规定的通知(价费字1992479号)5、国家建设部工程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6、国家计委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计价格20021980号)7、苗木现行市场询价8、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3%计算农村防护林工程建设投资估算表

42、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单价(万元)投资额(万元)国家投资(万元)地方配套(万元)总 投 资615.6180万元435.6一工程建设投资4051802051重点防护林亩60000.053001801203抚育管护费亩60000.0175105105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49.85149.851勘察设计费1%40.540.52招投标费0.5%20.2520.253工程监理费0.02%8.18.14建设单位管理费2%8181三预备费60.7560.751基本预备费1.5%60.7560.758.1.3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估算615.6万元。其中:工程费用405万元,占总投资的65.8%;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

43、49.85万元,占总投资的24.3%;预备费60.75万元,占总投资的9.9%。8.2 资金来源阿图什市农村防护林建设造林面积6000亩,总投资估算615.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80万元,地方配套投工投劳435.6万元。第九章 效益评价9.1 生态效益农村防护林建设是阿图什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防护林建设可以为市新增防护林面积6000亩。随着农村防护林体系的建立,人工生态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将使阿图什市境内各村庄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研究表明,农村防护林体系的建成,可以使风速降低20-23%,温度可以增加2-5%,蒸发量可以减少5-20%;可以使造林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肥力提高,

44、植被群落结构会发生明显变化,盖度大为提高。在冬季,林带强大的固雪作用下,造林区内积雪增多,能有效的补充地下水资源,改变土壤水分状况和土壤结构,保护土壤免受大风吹蚀,从而能有效降低干旱、干热风、大风、雪灾等恶劣自然灾害,减弱自然灾害对交通运输和农牧业生产的危害程度,增强农林牧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与此同时,农村防护林的建设,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全市的森林覆盖率,这对改善阿图什市自然环境,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提高农田生产力必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9.2 社会效益农村防护林建设是阿图什市一项造福全市人民的公益性事业,它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阿图什市的自然环境、改善人民的生存环

45、境,保护家园、保护农田,保障农、林、牧业的增产丰收,保障农村生态安全,是提高全市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生态工程,将为阿图什市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富民工程,农民奔小康起到积极的作用。农村防护林的建设,将起到净化空气、减少风沙、保护农田、美化环境、促进人民身心健康的作用。同时,农田防护林建设工程,还将进一步强化全市人民的绿化、美化意识,提高人们对林业在经济建设中重要地位的认识,为全市人民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深入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将为阿图什市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这对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其社会效益十分显著。9.3 经济效益建设农村防护林,是我国从

46、总体上构建以农田防护林为主体,以重点林业为骨架的生态工程,其经济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上,直接经济效益体现在拉动内需,间接经济效益体现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保护农田、保卫农村等方面。根据东北林业大学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生态林业工程和森林生态效益及量化评价的研究成果,森林抑制风沙量平均为14.2吨/公顷,固沙面积0.5公顷/公顷,森林抑制风沙效益200元/公顷年;平均固沙量为30吨/公顷年,保肥量为2.5吨/公顷年。据此计算,阿图什市6000亩新增重点防护林面积,每年将产生80多万元间接经济效益。9.4 综合评价农村防护林建设是阿图什市建设以农田、河流和农村周边为绿化网络,构建全市国土绿化新格局的重要内容,农村防护林建设对于促进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祖国山川秀美的意义重大。加快农村防护林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