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面角的求法例题带图 二面角的求法.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26876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面角的求法例题带图 二面角的求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二面角的求法例题带图 二面角的求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二面角的求法例题带图 二面角的求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二面角的求法例题带图 二面角的求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二面角的求法例题带图 二面角的求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面角的求法例题带图 二面角的求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面角的求法例题带图 二面角的求法.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面角的求法例题带图 二面角的求法 二面角的求法 1. 引言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是立体几何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历年高考中几乎都要涉及.尤其是在数学新课改的大环境下,要求对二面角求法的掌握变得更加灵活.二面角的概念发展、完善了空间角的概念;而二面角的平面角不但定量描述了两相交平面的相对位置,同时它也是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的一个汇集点.研究二面角的求法,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在求解二面角的问题中,通常首先要定位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而这也是学生在解题中感到最为陌生和棘手的问题.特别是若二面角的楞隐而不露其解题的难

2、度又会增大.本文从二面角的概念定义入手,通过分类求解二面角的题型类别,探寻二面角的解题思路,并对二面角求解方法加以总结归类.1.1 二面角的相关概念新教材1在二面角中给出的定义如下: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定义只给出二面角的定性描述,关于二面角的定量刻画还必须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中去研究.教材如下给出了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图1二面角的平面角是指在二面角a-l-b的棱上任取一点O,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作射线AOl,BOl,则AOB为二面角a-l-b的平面角.2. 二面角的求解方法对二面角的求解通常是先定位二面角的平面角,从而将三维空间中的求角问题转化为二维空间并可以通过三

3、角形的边角问题加以解决.定位出二面角为解题的关键环节,下面就二面角求解的步骤做初步介绍:一、“找”:找出图形中二面角,若不能直接找到可以通过作辅助线补全图形定位二面角的平面角二、“证”:证明所找出的二面角就是该二面角的平面角 三、“算”:计算出该平面角由于定位二面角的难度较大,对于求解二面角还有一种思路就是绕开定位二面角这一环节,通过一些等价的结论或公式或用空间向量等方法来直接求出二面角的大小.本文将根据这两种解题思路对二面角的解题方法做一一介绍.2.1 定位二面角的平面角,求解二面角二面角常见题型中根据所求两面是否有公共棱可分为两类:有棱二面角、无棱二面角.对于前者的二面角的定位通常采用找点

4、、连线或平移等手段来定位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而对于无棱二面角我们还必须通过构造图形如延展平面或找公垂面等方法使其有“无棱”而“现棱”再进一步定位二面角的平面角.2.1.1 直接法1对于图形中已有二面角的平面角,只要加以证明认定,然后可直接计算求解.例12 如图2,已知PA面ABC,ABBC,PC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D,交PC于E.PA=AB=1,PB=BC求二面角E-BD-C的大小.解: 由PE=EC,PB=BC知PCBE,且PCDE,可知PC面BDE.因BD面BDE可得BDPC.由PA面ABC,BD面ABC知BDPA,且BDPC知BD面PAC.又因DE,DC面PAC,故知BDDE,BDDC

5、.于是可知CDE是二面角E-BD-C的平面角.由PA=AB=1得PB=BC=2.因PA面ABC,BCAB,PEDAC图2B有BCPB,可得PC=2.在RTPAC中,ACP=30,可得在RTCDE中,CDE=60.所以二面角E-BD-C的大小为602.1.2 定义法根据二面角平面角的定义,其解题步骤一般既是:定棱,找点,连线,解答。即:在二面角棱上选择恰当的点,过此点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如抓住共底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选择公共棱的中点连接得到二面角;在两个平面为共底且对应全等的三角形,可以选择公共垂足连线得到二面角的平面角等。例2 在如图3所示的三棱锥P-ABC中,AB=AC=PB=PC=2,BC=

6、22,PA=2.求二面 角P-BC-A的大小.解:作BC中点D,连接PD,AD.因 PB=PC=AB=AC,知PDBC,ADBC,又有面PBC与面ABC共棱可得PDA为二面角. P-BC-A的平面角.而AB=2,BC=22,易知 AD=PD=2,在RTPAD中,cosPDA=PD2PAD图3CB+AD2-PA22PDAD=12 所以二面角P-BC-A的大小为60. 2.1.3三垂线(逆)定理法根据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如图4所2A图4示在半平面a内找一点P,作PO面b于O,并从垂足O作棱l的垂线OA交棱于A点,连接PA,则PAO就是二面角a-l-b的平面角.例3 在正方体ABCD-A1B1C1

7、D1中,O1为面A1B1C1D1中心,求二面角O1-AC1-D1的大小.解: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1D1A1C1,且A1C1B1D1,B1D1 面A1B1C1D1,故B1D1AC1,B1D1A1C1 又A1C1,AC1面AC1A1,可知B1D1AC1A1D1A1C1过D1作D1MAC1于M,连接O1M则由三垂线(逆)定理可知D1MO1为二面角O1-AC1-D1的平面角.不妨令AA1=2,CA图563B于是,有D1M=可得cosD1MO1=O1MD1M=12236,OO1=2,O1M=, 所以二面角O1-AC1-D1的大小为603.1.4 垂面法如果空间中有与二面角的棱垂直的平面

8、,则该平面与两个半平面的交 线所成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上述结论可进一步引申:推论1:空间中存在分别与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垂直的平面,则该平面与两个半平面 的交线所成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例4 如图6,二面角a-l-b内一点P到两个半平面a、b的距离分别为1、2.到棱l的距离为,求二面角a-l-b的大小.P3C图6解:作PAa于A,PBb于B,由PA、PB确定的平面g交l于C点,记gIl=C.由PAa,PBb而aIb=l,易知PAlPBl且PAg,PBg可得lg.则ACB是二面角a-l-b的平面角.又PA=1,PB=2,PC=利用和角的余弦公式可求得cosACB=cos(ACP+PCB)=2

9、2 从而,知二面角a-l-b的大小为45.评注:以上四种方法是求解二面角的常用方法,也是在解决有棱二面角的通用方 法.对于方法4,下再给出解决无棱二面角的一个例子.例5 如图7,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截面A1EC侧面AC1,若AA1A1B1,求平面A1EC与平面A1B1C1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解: 设A1CIAC1=G. 因为面A1C1G与面AC1重合,由题意面A1C1G面A1EC,而A1为面A1ECCAB与面A1B1C1相交于棱上一点且所以面A1C1G为所求二面角的一垂A1面A1C1G,面,GA1C1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A1=A1B1,

10、可知 A1C1GA1C1=45图7B1故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45. 2.1.53平移法由空间中平行直线、平行平面的性质,利用中位线平移,平行四边形平移, 定比分点平移等方法将所求二面角由难度较大的平面角定位转化为易知易求的平面角中进行求解.A1A DC1图8CB1E例6(本题关键在利用平移棱 的垂线进行解题)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D是AC的中点,AB1BC1,求二面角D-BC1-C的大小.解:作AEBC于E且交BD于F,则AE平面BB1C1C,连接B1E,C1B,并记它们的交点为O连接OF,由OEOB1=BEB1C1=EFFA,知OF/B1A.由AB1BC1知OFBC1,OEBC1,

11、而BB1E=CBC1=90-BEO,RTBB1ERTBCC1,因此BB1BC=BECC1=BEB1B 故有BB1=BCBE=22BC22 B1E2=B1B+BE22=BC2+(BC2)=234BC2 可得EOF=EB1A=45故二面角D-BC1-C的大小为45.例7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BC的中点,试求面B1ED与平面ABB1A1所成二面角的大小.解: 取A1D1中点F,连FD,FB; 取AD中点K连接AK,BK,AB.显然,DEBF为平行四边形.因为AK/FD,KB/DE,知平面AKB/平面DEBF。取AB中点O,连接OK,OA, 由AK=BK,AA=BA知,

12、OKAB,OAAB故AOK为二面角的DCFB11ODEBA5K图9平面角.OA2=OB2=12,OK2=BK2-OB2=34 可得cosAOK=63 故平面B1ED与平面ABB1A1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arccos2.1.6 补体法通过补全一个恰当的图形或 延展平面使二面角更加容易定位或凸显,进而更方面求解,尤其在求解无棱二面角问题中更能现出其突出的优点.例8263.A1B1PAB图10如图10,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棱长均为1,M是棱CC中点,求截面ABM与底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解:延长AM与AC相交于P 点,则所求二面角即为A-BP-A知AC=CP=BC=AB,则ABBP,

13、故ABBP.ABA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由AB=AA,AAAB得ABA=45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45. 2.1.7 无棱找棱法4 l如图11中只现出两个局部半平面的一个公共点P,图中没有给出二面角的棱.此时,若在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各存在一条直线且相互平行,则过P分别作这两条直线的垂线PQ和PR,则QPR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例9如图12,P-ABCD为正四棱锥,边长为a,求平面PAB与平面PCD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解: 如图,过P点作l/AB,则l面PAB. 故在P-ABCD中有l/AB,l/CD.所以,l面PCD,知面PCDI面PAB=l.baQ图12AE图12BC6作AB中点E,CD中点F.

14、连接PE,PF.易知PEAB,PEl,又PFCD,PFl,可知EPF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由条件PE=PF=32a,EF=a,得到cosEPF=PE2+PF2-EF22PEPF16=16 故平面PAB与平面PCD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2.2不作平面角,直接求解二面角对于有些定位二面角平面角比较困难的题目,可以绕过定位二面角的平面角这一环节,利用一些等价的公式或结论进行求解可以方面解题.2.2.1 射影面积法设二面角a-l-b的大小为q,面a内有一个面积给S的封闭图形,给图形在面b内的射影面积为S,则cosq=SS.例10 求正四面体任意两个面所成二面角的大小.解: 如图13,正四面体S-ABC

15、,由正四面体的对称性,不妨求侧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的大小.易知SDABC=SDSAB=SDSAB=SDSBC而S的射影为DABC的中心,所以SDAOB=SDBOC=SDCOAS于是有cosq=SDABCSSDBOC1=SSDSBCSDSAB+SDSBC+SDSCA3A图13C 故正四面体任意两面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arccos13.例11 如图14,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CC中点,F在BB上,且BF=13BB,求平面AEF在底面ABCD所成二面AD1角的余弦值.解:如图14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DA1EF在底面ABCD内的射影为DACB.C11ED7CB

16、图14由射影面积公式知cosq=SS=SDABCSDA1EF=65353 故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2.2.2法向量法65353.若二面角a-l-b两个半平面a,b的法向量分别为n1,n2且知道二面角a-l-b为锐角(钝角),则cosq=n1n2(cosq=-n1n2),其中q为二面角a-l-b的平面角.n1n2n1n2例12 如图15,在矩形ABCD外存在一点P,使PA面ABCD,PA=PB=1,BC=2.求二面角B-PC-D的大小.解:由题意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 P(0,0,1) B(1,0,0) C(1,2,0)D(0,2,0),设面PAC的法向量为n1=(x1,y1,

17、z1),面PCD的法向量n2=(x2,y2,z2) 则有n1PB=0由 n1=(1,0,1)n1PC=0及 得n2PD=0n2PC=0n2=(0,1,2)cosq=n1n2=5 n1n2注意到B-PC-D为钝角,故B-PC-D的大小为p-arccos2.2.3 距离公式法 2.2.3.1结论1如果二面角a-l-b的夹角为锐角(钝角), 5.图16l8(如图16)Aa,Al,Bb,Bl作AMl于M,BNl于N则异面直线AM,BN 的夹角与二面角的平面角相等(互补).2.2.3.2 异面直线两点间距离公式AB=m+n+d222-2mncosq,其中AM=m,BN=n,MN=d,q为BN与AM的夹角

18、为q例132如图17,点E在北纬60,东经30处,点 F在赤道上,且EOF=90,问点F在东经多少度?解:由题意可知,本题关键在求二面角E-O1O-F的大小,设地球半径为1即OE=OF=1,易知1232OFEF=2,O1E=,O1O=,图17由公式EF=O1O2+O1E+OF2-2O1EOFcosq得cosq=0.故二面角E-O1O-F平面角为90.由题意可知F在东经120处.3.2.4向量法在3.2.3.1中结论1可以进一步引用向量的方法解决 定理1 设二面角a-l-b为q,Aa,Al,Bb,Bl;AEl于E,BFl于F,则,有cosq=EAFB EAFB图18 图19文 5给出另一结论:9

19、定理 2 如图19,空间任一条直线L,A,B是直线L上的两个点,M是空间 任一点,MNL于N,则NM=AM-AMAB2ABAB利用上述两结论我们可以利用空间坐标向量计算二面角,避免产生二面角的 平面角与其法向量夹角的误判,同时又避免了对垂足M,N坐标的判断.例145如图20,已知正方形ABCD和矩形ACEF坐在平面相垂直,AB=2,AF=1,Mz是线段EF中点,求二面角A-DF-B的大小.解: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则A(2,2,0),B(0,2,0),图20D(2,0,0),F(2,2,1). 作AMDF于M,BNDF的延长线于N,则MA与NB所成的角q的大小与二面角A-DF-B

20、的大小相等.MA=DA-DM=DA-DADF2DF=(0,23,-23 DFNB=MADB-DN=DB-DBDF2DF=(-2,23,-23 DFcosq=MANB=12 MANB故二面角A-DF-B的大小为60. 2.2.5 正三弦公式法如图21所示,二面角M-AB-N中,PQ与AB所成的角为b,PQ与面N所 成的角为g,二面角M-AB-N为a,则有sina=singsinbP Al.MBO图21图22N10 例15 如图22,在二面角a-l-b的棱上P在b内引一条直线PC,PC与 棱l成45角,与平面a成60角,则二面角a-l-b的大小为解:可以直接利用公式进行求解sinq=sin45si

21、n6063 =63 故可知二面角a-l-b的大小为arcsin或者p-arcsin63.2.2.6 构造面积公式如图23在三棱锥P-ABC中,PA,PB,PC两两相互垂直,设SDBPC=S0,SDAPB=S1,SDAPC=S2二面角A-BC-P为q,则有tan2q=S1+S2S0222 例166如图15,在矩形ABCD外存在一点P,使PA面ABCD,PA=PB=1,BC=2.求二面角B-PC-D的大小.解: 如图24,过E作EFFD,垂足为F,过F作FGPD交PC于G,连EG, 可证FP,PE,FG两两垂直,不难求得PF=45,FG=45,EF=25,S0=22,S1=21625,S2=216

22、125 设二面角B-PC-D的大小为q,则,有tan2q=S1+S2S0222=32q=arctan62 故二面角B-PC-D的大小为p-arctan62.A EPD 图23C图24DC 小结评注:本文给出了二面角的相关求法以及一些例题,对于二面角的解题策略按照求作二面角的平面角和无需定位二面角的平面角两种思路来分别加以介绍.本文试图按照这两种思路分二面角的两种题型加以说明概括.这13种方法动用了数学上的集中解题思想:转化思想、类比思想、建构图像思想、将维思想等,下对以上这些方法和思想进一步加以归类,以便于后来者研究和总结.直接法 定义法补体法 距离公式法向量法构造面积公式法图25化归思想通过定降维思想类比思想构建模型思想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