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1×30MW)工程项目环境环保验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27583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流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1×30MW)工程项目环境环保验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北流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1×30MW)工程项目环境环保验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北流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1×30MW)工程项目环境环保验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北流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1×30MW)工程项目环境环保验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北流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1×30MW)工程项目环境环保验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流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1×30MW)工程项目环境环保验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流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1×30MW)工程项目环境环保验收.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桂环监(验)字2014第12号(公示版)项目名称:北流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北流市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二一四年三月承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站 长: 廖平德(高工)副 站 长: 凌年敏 项目负责人: 梁永佶 黄懂宁报告编写:梁永佶 审 核: 周小曼(高工) 王云龙审 定: 廖平德现场监测负责人:梁永佶现场监测及分析人员:梁永佶 黄懂宁 黄彦鐳 刘繁盛 王琳 陈春霏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电话:0771-5301459传真:0771-5303485邮编:530022地址:广西南宁市佛子岭路16号目 录

2、一、前言7二、总论82.1验收监测依据82.2 监测目的与范围92.3 监测工作程序10三、建设项目概况113.1项目基本情况113.2建设项目主辅工程内容113.3生产工艺143.4 主要污染源及环保治理措施16四、环评及其批复环保措施要求194.1 环境影响评价环保措施要求194.2 环评批复要求落实情况20五、验收监测评价标准225.1 废气排放标准225.2 噪声排放标准225.3 废气无组织排放标准22六、验收监测结果及评价226.1 监测期间工况226.2 废气监测236.3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266.4厂界噪声监测286.5声环境质量监测29七、污染物排放总量分析30八、环

3、境管理检查318.1环评及“三同时”制度的执行情况318.2环境保护审批手续及环境保护档案资料318.3环保组织机构及规章管理制度318.4环境监测计划的实施328.5排污口规范化,污染源在线监测仪的安装、运行情况检查338.6厂区环境绿化建设情况338.7潜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及应急预案检查33九、公众意见调查359.1调查范围与对象359.2调查方法与内容359.3调查结果分析359.4试运行期间污染事故投诉调查37十、验收监测结论和建议3710.1验收监测结论3710.2建议38附件2 项目委托书一、前言生物质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随着石化能源的开发不断出现波动,煤炭供

4、应吃紧,新型能源,尤其是生物质能技术开发和应用受到了高度重视,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主要的新能源之一。秸杆发电是一种环保可再生能源方式,是缓解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径。目前,秸秆发电技术已经被联合国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建立秸杆发电厂,一方面将秸杆热能转化为电能,可以开发出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另一方面,秸杆充分燃烧利用,可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基于此,北流市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2008年计划在北流市陶瓷工业园区内建设生物质能发电厂,利用北流地区丰富的秸秆作燃料。建设规模为212 MW次高压中温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配套2台65t/h次高压中温循环流化床秸秆锅炉。2011年,为了提高电厂热效

5、率,降低燃料消耗,减轻污染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公司决定利用新技术,在原项目核准的基础上,将212 MW次高压中温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进行优化,变更为130MW高温超高压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配套1台120t/h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2008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北流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212MW)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原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局于2008年6月19日以桂环管字2008177号文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作了批复。由于优化设备变更,项目2011年6月完成北流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130MW)工程项目发电设备优化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

6、于2011年8月3日以桂环函字20111161号文对项目发电设备优化变更的环境影响报告作了复函。项目于2010年11月开工建设,2012年8月开始投入试运行调试,2012年8月28日玉林市环境保护局给予同意试生产的批复(玉环项试201224号)。12月8日完成72+24小时试运行。2012年12月24日,该公司委托我站(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对该项目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我站于2013年3月14日对项目的生产工艺及其环保设施建设及其运行情况进行了现场勘察,并查阅了项目主体工程和环保设施建设的有关文件和技术资料。在现场勘察和有关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验收监测方案。根据监测方案,

7、我站于2013年9月25日9月26日,对该项目进行现场监测、检查及调查。根据监测数据和环保检查结果编制本监测报告。二、总论2.1验收监测依据2.1.1法规依据(1)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1年第13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3)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038号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4)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246号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5)原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局,桂环200694号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规定等4个规范性文件的通知;(6)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091

8、50号关于印发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7)北流市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委托书。2.1.2技术依据(1)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及附件;(2)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3)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文件(总站验字2005188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中污染事故防范环境管理检查工作的通知;(4)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流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212MW)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08.04);(5)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

9、护科学研究院北流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130MW)工程项目发电设备优化变更环境影响报告(2011.06);(6)原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局桂环管字2008177号关于北流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212MW)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2008.06);(7)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桂环函20111161号关于北流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发电设备优化变更问题的函(2011.08);(8)玉林市环境保护局玉环项试201224号关于同意北流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试生产的批复(2012.08)。2.2 监测目的与范围2.2.1 监测目的通过对项目的监测和检查, (1)确定项目的建设是否执行了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的环境保

10、护管理规定;(2)检查项目的环保设施是否按项目环评报告及其批复和初步设计的要求配套完整和运行;(3)确定该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和地方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4)监测该项目各类环保设施的运行效果;(5)通过监测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为环保主管部门对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提供科学依据。2.2.2 监测范围核查工程的主辅工程完成情况,以及与主辅工程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的完成执行情况进行核查和监测;对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进行检查。2.3 监测工作程序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程序见图2-1。资料查阅、现场勘查环境影响文件及批复其它基础资料初

11、步设计文件及批复工程基本情况环保设施措施情况污染物排放及受纳环境编制验收监测方案环评及批复要求工作目的、范围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及仪器质量保证/控制要求调查内容实施现场监测、检查工况监控现场及实验室质控污染物排放监测环保设施监测环境质量监测环境管理检查公众意见调查编写验收监测报告工况监控结果环保设施运行效果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环境影响情况调查结果结论与建议验收监测标准、依据图2-1 验收技术工作程序三、建设项目概况3.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北流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北流市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北流市陶瓷工业园区(项目具体位置见附图1,厂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项目性

12、质:新建。建设内容:130MW高温超高压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配套1120t/h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占地面积:10.24hm2。年发电量:194GWh/a运行时间:7200h/a。项目总投资:2761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960万元,环保投资占项目总投资的7.1%。3.2建设项目主辅工程内容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和辅助工程建设总投资27614万元,其中环保工程建设投资1962万元,工程内容见表3-3,主要环保设施及其投资见表3-4,项目原设计与变更内容见表3-5。表3-3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和辅助工程内容项目组成主要建设内容主体工程1台120t/h燃秸秆水冷行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输送系统,

13、锅炉本体,送引风系统,除尘系统,输灰系统、灰库、烟囱1台30MW高温超高压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主厂房、汽机房、除氧器、高低温加热器辅助工程综合楼、化水处理设施、循环水泵房、除灰渣系统等贮运工程料场、灰库原料:公路运输;配备储仓干料棚6座,每个贮料3000吨,全厂共计可贮料20000吨。渣:在每台锅炉的底部设机械除渣系统,将锅炉底渣送入渣仓,实施炉渣循环使用。 灰:除灰系统采用浓相正压流态化仓泵气力输送系统,干灰从布袋除尘器灰斗下进入仓式输送泵,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输送至干灰库,灰库容积800m3,。灰库下设置湿式双轴搅拌机对灰加湿徐尘、干灰散装机用于对罐车装灰,然后外运综合利用。公用工程给排水系统

14、生产用水取自圭江;生活用水取自工业园区自来水。厂区运输系统厂区运输由主干道、料场环形通道硬化混凝土道路和运输铲车、运料车组成。消防设施城市消防规划建筑管理规定配备消防器材,设置消防通道。送电工程35KV升压站接至距电厂约2km处的110kV大兴变电站。环保工程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和在地下管网收集系统到生活污水收集池;泵送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一体化净水器产生的含泥废水给沉淀池沉淀后泵送回一体化净水器重复使用;超滤膜过滤后的浓水经废水池收集后泵送至灰库,对干灰进行搅拌加湿。锅炉排放废水经收集后冷却后泵送至冷水塔作机组冷静却用水。废气处理设施设袋式除尘器1套,对生物质燃料燃

15、烧后产生的烟尘进行收集。固废处理设施按规范建设灰库和渣库。噪声处理设施选用低噪音的空压机,并对空压机外壳采取封闭加吸音棉隔音,汽轮机房罩壳中间加吸音棉吸音。对锅炉风机装设消音器消音。绿化厂区绿化工程一期已经完成160m2。办公辅助工程综合办公楼1座、集体食堂1座,门岗2座。表3-4 环保设施/设备及其投资一览表类别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处理能力投资(万元)备注废气布袋除尘器LTFF09011风量28800T/d1450烟囱80m(高)1100原设计高100m引风机150 固废灰库1800 m200废渣间120净水设施浓水池115泥水沉淀池115湿式双轴搅拌机XSJ-100115锅炉定排坑115噪

16、声消音器310封闭式吸音房120封闭式空压机房150环保总投资1960表3-5 项目原设计与变更内容项目原设计内容项目变更内容212兆瓦次高压中温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265吨/时次高压中温循环流化床锅炉。130MW高温超高压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配套1台120t/h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年发电量:144 GWh/a年发电量:194GWh/a运行时间:6000h/a运行时间:7200h/a项目总投资:24515万元项目总投资:27614万元3.3生产工艺3.3.1工艺流程项目燃料由汽车运输进厂,称重后卸入储存库完成存料、上料,然后由输送机送入锅炉料斗,在锅炉内燃烧放热,将化学能转变成热能使锅炉水

17、变成高温高压蒸汽后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电经配电装置由输电线路送出。锅炉废气经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和布袋除尘器除尘后,通过烟囱排入大气。锅炉底部排出的渣和除尘器捕集下来的灰经输送系统输送至灰渣仓暂存,运出厂后综合利用。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3-1。电力加湿图3-1 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除尘灰蒸汽冷凝水废气出水电网净水器80m烟囱燃料储场圭江原水硬水燃料输送系统给料机烟气排放锅炉除尘器灰渣场灰渣综合利用灰库汽轮机、发电机配电化水站除氧器冷凝器冷却水冷却塔补充水蒸发消耗循环水池锅炉冷却水超滤清水池炉底渣装车2#13.3.2 项目发电厂燃料方案原辅材料主要是树皮、板皮、枝桠柴

18、等燃料。发电设备优化变更后,年运行时间为7200h,年耗燃料242000t。锅炉燃料消耗量见表3-3。表3-3 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来源1树皮吨/年160000市场收购2枝桠柴20003板皮800003.3.3 项目给排水全厂生产总用水量为3507 t/h,新鲜水量为59 t/h,循环水量为3448t/h,水循环利用率为98.3。项目用水平衡表见表3-4,用水平衡图见图3-2。 表3-4 项目给排水情况表 单位:t/h工段用水项目总用水量耗水量总用水量新鲜水循环水外排损耗化水站锅炉、汽机冷却器47/31循环水池冷却塔3503523448/55合计3507593448356浓水拌灰

19、3锅炉用水化水站47消耗1冷却塔循环冷却池锅炉定排水3蒸发5552(补充用水)图3-2 项目水平衡图及废水监测点位图 (单位:m/h) 3503圭江水593448图3-2 项目水平衡图 单位:t/h3.4 主要污染源及环保治理措施3.4.1 废气及其环保治理设施建设项目发电厂1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主要废气污染源,产生的废气经布袋除尘器除尘后,由高度为80m烟囱向大气排放。废气治理设施见图3-3废气在线监测仪布袋除尘器 图3-3 废气治理设施3.4.2 废水及其环保治理设施按照“清污分流”、“一水多用”的原则对各类废水进行处理,经处理后的净水作为锅炉用水。(1) 锅炉定排水锅炉运行时需定期

20、排放水(每小时3m3),排入定排坑收集与降温,用潜水泵泵入冷却塔作为汽轮机冷却循环用水。(2)生活污水项目生活污水排放量为3.0m3/h,采用地埋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排放于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治理设施见图3-4三级化粪池 化水站冷却塔原水净化图3-4 废水治理设施3.4.3 噪声及其环保治理设施本项目的噪声源主要有锅炉系统、发电系统、给水泵房、化学水处理间内的泵房、鼓风机房、运输等机械性噪声,噪音防治措施见表3-6及图3-5。表3-6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序号污染源数量(台)防治措施1汽轮发电机机1封闭厂房、风机安装消音器2空压机63硫化风机14引风机1风机安装消音器、变频调节转速5送风机26锅

21、炉对空门1已安装消音器7锅炉安全门33.4.4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主要包括锅炉燃烧产生的灰、渣,一体化净水机的淤泥以及厂区的生活垃圾。锅炉废气经布袋除尘器收集下来的干灰由正压气力除灰系统输送至灰库。锅炉渣经冷渣器冷却后采用正压气力输送系统集中至灰渣仓。项目年产炉渣、除尘灰总量为8600t,其中炉渣量1500t,经筛选后部分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料,部分外运至肥料厂作为原料;年产灰量为7100t,全部作肥料利用(灰量情况见附件十);废水处理系统的淤泥年产生量1t,用作厂区内绿化肥料;生活垃圾年产生量3t,由工业园区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固体废物产生量及处理措施见表3-7及图3-6。表3-7 固体废物

22、产生量及处理措施序号废渣名称产生源产生量(t/a)处置情况1炉渣秸秆锅炉1500经筛选后部分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料,部分外运至肥料厂作为原料。2干灰秸秆锅炉废气除尘器收集7100全部外卖柳州作钾肥3淤泥一体化净水机1厂区绿化用肥4生活垃圾厂区内生活废弃物3由工业园区爱卫办回收合计/8604/排渣库灰库 图3-6 固体废物收集贮存设施四、环评及其批复环保措施要求4.1 环境影响评价环保措施要求表4-1 项目环评报告提出措施要求落实情况环评要求落实情况说明废气锅炉烟气通过除尘效率大于99.7%的布袋除尘器后,排放的颗粒物、SO2及NOX均可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中

23、第时段中的要求。净化后的废气经高度80m,出口内径2.5m的烟囱排放。在除尘设施旁预留脱氮装置空间。加强污泥的管理,及时清理、处置,避免长期堆存产生异味,不得露天堆放,。针对原料受潮或遇水后易产生恶臭,燃料堆场应设置顶棚和围栏,周围设置排水沟。堆场卫生防护距离为200米,防护距离内无居民点。已落实。锅炉烟气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80m、内径3m的烟囱排放,颗粒物、SO2及NOX均达标排放,除尘器旁预留有脱硝空间。项目一体化净水设备污泥产生量极少,污泥清理后均用于厂区绿化种植的肥料。原料堆场已建设顶棚和围栏,周围设置排水沟,卫生防护距离内无环境敏感点。废水工业用水回用于补充循环冷却水。本电厂锅炉化

24、学补给水由电厂化学水处理间供给,其化学水处理系统采用“超滤+反渗透(RO)脱气膜+EDI系统”设计。锅炉补给水经冷却塔冷却后循环使用。已落实。1、锅炉定排水经冷却后用作汽轮机补充循环水。2、锅炉补给用水由化学水处理间供给,化学水处理间采用超滤+反渗透的方法。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达标后进入收集池,最终排入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已落实。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噪声(1)噪声防治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在设备选型上要求各专业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设备。(2)对噪声较大的设备采取隔声、消声措施,将噪声控制在标准规定值之内。如锅炉等向空排汽管口加设消声器、送风机安装吸气消声器,使

25、其噪声均控制在85dB(A)以下。(3)对主厂房中的集中控制室,专门进行声学设计,通过封闭隔声、减震和内部吸声降低混响等处理措施,使室内噪声级降到60dB(A)左右。(4)在人员生产活动较频繁的声源车间,结合场所环境和建筑物结构材料设立隔音操作间。已落实。1、声源设备均符合国家标准。2、锅炉排气口安装消声器,主厂房进行隔声降噪处理,设立集中控制室和操作间。固体废物锅炉设一套机械输渣系统,炉渣在密封的机械设备中输送;除灰系统采用密闭的浓相正压流态化仓泵气力输送系统,避免燃料输送及灰渣输送过程中产生粉尘污染。灰渣定期装车外运综合利用点,避免造成灰渣积压状况。已落实。1、锅炉配套密闭的输渣系统。1、

26、炉渣经筛选后部分循环使用,部分外运至肥料厂作为原料;除尘干灰定期外运至肥料厂综合利用。4.2 环评批复要求落实情况表4-2 项目环评批复要求落实情况环评及其批复要求落实情况说明废气项目新增的2台65t/h蒸汽锅炉,烟气须采用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确保外排烟气烟尘浓度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时段标准限值要求(烟尘200mg/m3)已落实。1、项目变更建设1台120t/h蒸汽锅炉,烟气采用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处理后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3时段标准限值要求。废水实行清污分流。酸碱废水采用中和沉淀处理已落实。清污分流,化学水处理间仅对处

27、理锅炉用水做净水处理,无酸碱废水产生。生活污水采用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未落实。项目未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进入污水收集池,最终排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设备清洗、厂区杂用及其它工业废水送规模为1t/h工业废水处理站,采用“隔油+气浮沉淀过滤”工艺处理,使其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入民乐河。废水总排口安装使用COD在线监测仪已落实。1、 项目配套化学水处理间,采用超滤+反渗透处理锅炉用水,无其它工业废水。 2、 2、项目未设置总排口噪声选用装配质量好、低噪声的设备,采取对属于空气动力产生噪声的设备加装消声器,安装减震器、防震机,利用建

28、筑物来阻隔噪声的传播,对声源集中的岗位设置独立操作间等综合防治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类标准已落实。1、项目采用低噪声设备。2、锅炉蒸汽外排口设置消声器。3、声源集中区设置单独的操作间。固体废 物落实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措施已落实。1、锅炉烟气经布袋除尘后的干灰收集至灰库后外运至肥料厂综合利用。2、锅炉炉渣经筛选后部分回用,部分外运至肥料厂作为原料。应急处 置设置废水事故应急池,落实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未落实。1、项目废水循环使用,未设置废水事故应急池。2、项目制定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其他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200m,在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允

29、许规划建设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已落实。项目位于工业园区内,防护距离内无环境敏感点。优化燃料(秸秆和稻壳)运输路线,运输车辆避免在休息时间穿越居民集中区,减少运输车辆噪声、扬尘对道路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已落实。燃料运输路线尽量避开居民区,运输车辆避开居民休息时间段运送燃料,使用车辆洒水减少扬尘对沿线居民的影响。表4-3 项目变更环评批复要求落实情况环评及其批复要求落实情况说明废气项目变更后建设1台120t/h蒸汽锅炉,烟气须采用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确保外排烟气烟尘浓度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3时段标准限值要求(烟尘20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800毫克

30、/立方米、氮氧化物450毫克/立方米)。落实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粉尘和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异味防治措施。烟囱80米。预留锅炉烟气脱销装置空间已落实。1、建设1台120t/h蒸汽锅炉,1座80米高烟囱,采用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处理后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3时段标准限值要求。2、采取洒水降尘的防治措施。3、项目无污水处理站,项目用水通过化学水处理间处理,故无异味产生。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减振、安装消声器和隔声罩、设置隔离式机房、通过绿化带的吸收、屏障及阻挡等综合控制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已落实。项目采用低噪

31、声设备,锅炉蒸汽外排口设置消声器,声源集中区设置单独的操作间。其他本项目变更后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按照北流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北流市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申请分配130MW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批复(北环管字201127号)的要求执行已落实。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低于总量指标的要求。五、验收监测评价标准5.1 废气排放标准项目废气污染物排放具体标准限值见表5-1。表5-1 废气验收排放执行标准限值 单位:mg/m3(烟气黑度除外)炉窑类型控制项目标准限值执行标准蒸汽锅炉烟尘200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3时段标准SO2800氮氧化物450烟气黑度1级

32、5.2 噪声排放标准厂界噪声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昼间:65dB,夜间:55dB。环境噪声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昼间60dB,夜间:50dB。5.3 废气无组织排放标准废气无组织颗粒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标准限值为1.0 mg/m3。 六、验收监测结果及评价6.1 监测期间工况监测期间,生产正常、稳定,各项环保设施运行正常。生产负荷为80.984.9%,满足原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中规定验收条件要求(生产负荷达设计能力的75%以上)。监测期间生产负荷见表6-1。表6-1

33、 监测期间生产负荷表 监测日期实际发电负荷(MW)设计发电负荷(MW)发电负荷%2013-9-2524.283080.92013-9-2625.4884.96.2 废气监测6.2.1 废气监测内容废气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见表6-2和图6-1。表6-2 废气监测项目、点位、频次锅炉编号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秸秆蒸汽锅炉(120t/h)除尘器进口烟气参数、颗粒物3次/天,2天除尘器出口烟气参数、颗粒物、SO2、NOx80m烟囱烟囱出口烟气黑度3次/天,2天烟囱80m2#出口1#进口秸秆蒸汽锅炉布袋收尘器图6-1 废气监测点位示意图6.2.2监测分析方法与质量控制废气监测按照国家环保总局颁

34、布的重点工业污染源暂行技术要求(废气部分)及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的要求进行。所用仪器经计量部门鉴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监测前,烟尘测试仪经气密性检查、流量校准,烟气分析仪用标准气进行标定。监测人员均持证上岗。废气监测分析方法见表6-3。6.2.3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锅炉烟气监测结果见表6-4表6-7。结果表明:(1)秸秆蒸汽锅炉烟尘排放浓度为510mg/m3,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小于3 mg/m3,NOx排放浓度为144187 mg/m3,烟气黑度为小于1级,均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3时段标准。烟尘除尘效率为99

35、.5%。表6-4 林格曼黑度监测结果监测点监测日期监测结果(级)80m烟囱出口2013-09-251级2013-09-261级标准限值1级表6-5 120 t/h锅炉烟尘监测结果监测时间位置次数标干风量(m3/h)实测浓度(mg/m3)过量系数折算浓度(mg/m3)排放量(kg/h)除尘效率9-251#120t/h锅炉除尘器进口11152301781/99.5%21149031087/31168361549/均值1156561472/170.32#120t/h锅炉除尘器出口11017088/210611810/31061395/均值10465581.5390.89-261#120t/h锅炉除尘

36、器进口11267081843/99.5%21167551291/31194591413/均值1209741549/187.42#120t/h锅炉除尘器出口11025368/211315210/31134537/均值10971481.5690.9标准限值/200/达标情况/达标/表6-6 120 t/h锅炉SO2监测结果监测时间位置次数标干风量(m3/h)实测浓度(mg/m3)过量系数折算浓度(mg/m3)排放量(kg/h) 9-251#120t/h锅炉除尘器进口1115230未检出/2114903未检出/3116836未检出/均值115656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2#120t/h锅炉除尘器出口1

37、101708未检出/2106118未检出/3106139未检出/均值104655未检出1.53未检出未检出9-261#120t/h锅炉除尘器进口1126708未检出/2116755未检出/3119459未检出/均值12097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2#120t/h锅炉除尘器出口1102536未检出/2113152未检出/3113453未检出/均值109714未检出1.56未检出未检出标准限值/800/达标情况/达标/表6-7 120 t/h锅炉NOx监测结果监测时间位置次数标干风量(m3/h)实测浓度(mg/m3)过量系数折算浓度(mg/m3)排放量(kg/h) 9-251#120t/h锅炉除尘

38、器进口1115230155/2114903194/3116836159/均值115656169/19.62#120t/h锅炉除尘器出口1101708144/2106118151/3106139187/均值1046551611.5317616.89-261#120t/h锅炉除尘器进口1126708179/2116755162/3119459136/均值120974159/19.22#120t/h锅炉除尘器出口1102536148/2113152162/3113453144/均值1097141511.5616816.6标准限值/450/达标情况/达标/6.3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6.3.1监测

39、内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监测点位、项目及频次见表6-8 和附图2表6-8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项目、点位、频次监测点位点位编号监测项目监测频次上风向1个1#颗粒物每天4次,监测2天下风向3个(监控点)2#-4#6.3.2监测分析方法与质量控制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按照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附录C中无组织排放源监测原则进行,所用仪器经计量部门鉴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监测前,仪器经流量校准,监测人员均持证上岗。监测分析方法见表6-9。6.3.3监测结果与评价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结果及监测期间气象情况见表6-10及表6-11。 监测结果表明:厂界无组织颗粒物排放浓度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标准限值的要求。上风向颗粒物浓度高于监控点浓度原因是上风向点位位于海螺水泥有限公司附近,故对结果有一定影响。表6-10 监测期间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