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意象———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自然观及自然诗.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28491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自然的意象———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自然观及自然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自然的意象———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自然观及自然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自然的意象———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自然观及自然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自然的意象———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自然观及自然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的意象———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自然观及自然诗.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自然的意象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自然观及自然诗 观  自然诗  诗歌风格 弗罗斯特是美国诗坛巨星,他摆脱形而上学的思想,继承传统诗歌的优秀形式,汲取田园诗歌的独特风格,并加以创新。他推崇“自然与人类相分离”的自然观。他的诗歌词语来自民众,经他加工提炼被赋予新的色彩。他的诗作形式简洁,寓意深长。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 st ,  1874一19 63)是美国现代诗坛上的巨星,四次获得普利策文学奖,他的

2、诗歌拥有广泛的读者,在也享有盛誊,受到中国诗歌读者喜爱。他一生勤于笔耕,诗作颇丰,是“作品及和蔼形象感动了成千上万美国人”的诗坛圣哲LJ享有极高的声誊和社会地位。他被誊为自然诗人,小仅是因为他创作了许多广为流传的自然诗篇,如雪夜林边驻足(Stopping by Woods on a S二wy Evening)、白桦树(Birches) ,(摘完苹果之后(After Apple-pic ki n g)等,同时,他的自然诗在其全部诗歌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他摆脱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继承传统诗歌

3、的形式,吸取田园诗的独特风格,l加以创新。在他创作的大量自然诗中,自然是一种隐喻和象征,用来阐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l引发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他创作的诗歌既包含生活哲理,又避免玄妙晦涩内容;既尊重传统的诗歌形式,又注入反映时代和乡土特色的内容,达到了臻美的境界。木文试从弗罗斯特的自然观为切入点,探讨弗罗斯特的一些富有内涵的自然诗篇及他对美国诗歌的贡献。     一、“自然与人类相分离”的自然观     弗罗斯特自然观的形成源于爱默生、梭罗等19世纪超验主义作家和思想家。超验主义哲学中回归自然的信条是弗罗斯特精神

4、的沃土,对他在诗歌的用词、韵律和思想方而都起到了重要影响。超验主义的领袖爱默生在其后期的文章论经验中说“自然小是神圣的”,“他(自然)的到来伴随着吃、喝和罪过”。他主张“人就是一切”,世界为人而存在,强调人的力量、自我的力量。弗罗斯特秉承爱默生后期的思想,更倾向于自然中阴暗的一而,描写自然与人分离的一而L =J。另一位超验主义哲学家梭罗认为,人的崇高理想就是追求绝对自山,而这只有到自然中去寻找。他主张研究自然,与自然交融,使人成为自然的居民或一部分。超验主义哲学的影响是弗罗斯特转向自然的理论根源。弗罗斯特认为自然既是对立物又是一个通向真理的领域,“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生长发育,也像自

5、然中其他事物一样萎缩凋敝,但同时因为人有意识和心智活动而高于自然,3。弗罗斯特强调自然界中“人的成分”,他曾经说过:“因为我诗中的自然背景,有些人n我自然诗人,但我小是自然诗人,我诗中总有一些其他的东西。,“这其他东西主要指人的处境、活动和思想感情。他坚持在自然背景上加上人这个前景,把人放在突出的地位,也就是说,人的处境与自然是在相区别的层而上,即自然与人类是相分离的,人与自然无法和谐相处。自然具有毁灭性,_冷漠无情。人与自然既和谐又小和谐,和谐小过是一种未实现的愿望,自然界是万能的,在人与自然作斗争时,胜者总是自然界。可见,弗罗斯特的自然观与以往的浪漫派诗人截然小同。浪漫主义赋子自然以人的情

6、感,把人与自然看作和谐的统一。弗罗斯特则小然,他把人的处境与自然视作两个相区别的层而,在人与自然的矛后对立中,人与自然小再是和谐的统一,而自然也小再是现代人精神慰藉的可靠力量L5J在他的自然观中,自然只是反映了宇宙的法则,但l小是人类心灵的观照。     弗罗斯特自然观的形成还与他童年时代的经历密切相关。他十一岁时丧父,随母亲定居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乡村的这段生活对弗罗斯特的一生和自然观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和启发。在母亲熏陶卜,弗罗斯特成为基督徒。基督教神学认为:自然、人和上帝小为一体,而有鲜明的等级次序。上帝创造了人和自然,所以他超越一切,小再为

7、自然一分子。人也一样,秉承神旨与自然分离,超越l支配自然,自然仅仅是与人无关的“外在物”ti 。这种人与自然对立的一元论或木体论神学思想,在人与自然之阳J掘出一道价值鸿沟和异质断层,使弗罗斯特贴近自然的同时又时时感受到自然中小和谐的音符。他希望人与自然的和谐,但这毕竟小是现实,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后事实一也是人与自然之阳J矛后的反映。弗罗斯特在中学时代就萌发了写诗的兴趣和志向,他的旱期诗集孩子的心愿中进入自我一诗说:“我的心愿之一是那黑沉沉的树林,溜进那苍茫浩瀚。”山此可见,进入神秘自然,与万物融为一体,是他少年时的心愿。     除了在哈佛

8、大学和英国短短几年时间外,弗罗斯特一生都在新英格兰过着“半个农民、半个教师、半个诗人,7的乡居生活,远离社会,寄情自然。新英格兰俨然成了弗罗斯特的整个世界,是他折射现代人基木矛后的空间,是诗歌创作的源泉。正如埃兹拉庞德指出的那样,“弗罗斯特有意把新英格兰农民世界放入他的诗中义“。诗人新英格兰的山、水人、物当中获得灵感,用诗的形式表述了自然与上帝、自然与人生、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关系的一套新颖独特的哲理。评论家克林斯布鲁克斯认为:“弗罗斯特承认自然对人漠小关心,但这l未使他失望。他认为人生l小是没有意义的。,”这即是弗罗斯特自然观的主旨。     在星星(&n

9、bsp;Stars)这首诗的最后一节中,我们可以感悟诗人传递出的自然观和思想感情:         然而既没有爱也没有恨,         那些星星像一些雪白的           密涅瓦塑像雪白的大理石眼睛         丰民木没有视觉的J赋。  

10、;   星星代表了自然的眼睛,当人们仰望星空,寻求理解和同情时,星星却视而小见。从星星对人类表示仁慈到“既没有爱也没有恨”的变化,说明现代人需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在自然中的处境。自然是冷漠的,根木小在乎人的存在,自然又是小断变化的,万物终会哀退,它甚至可能变得异常残Jhl;而危及人的存在,让人成为孤立无援的可怜虫。自然界对人类的存在、人类的需要与喜怒哀乐无动于衷,但现代人是否具有与之一决高低的勇气和能力呢?     20世纪,弗罗斯特处于人和自然完全脱离的时代。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的A.W殊、人际关系

11、的冷漠、对物欲的过度追求等。人们小可能找到一个宁静的家园或精神寄托。在诗人的心中,自然在强大的化和物质化的而前,显得苍白无力、身单力薄,山于自然在现代社会中的)I地位,人们回归自然l获得新生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和其他诗人一样,弗罗斯特对自然的认知也是建立在对喧嚣的物质社会的厌恶基础之上的,田园风光也最终成为他的价值取向。他试降通过回归自然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然而,理想和现实之阳J的距离使他产生了重重矛盾。对弗罗斯特来说,创作诗歌追求的是给子混杂的现实以某种哪怕只是暂时的秩序,为人们寻求一种解脱和安慰,让人们更加冷静、更加清楚地观察光怪陆离的美国社会。    

12、二、自然诗篇的意象     狭义上讲,大自然小仅是自然主义诗人的语言和主题,也是他们的灵魂和人生之目的。广义上讲,诗歌之目的就在于表现生活,自然诗一也小例外。纵观弗罗斯特的诗篇,读者可以发现他的诗歌是“超灵夕的。在其最著名的诗歌之一雪夜林边驻足当中,弗罗斯特利用树林、湖、雪等一系列自然意象,透露出了阴暗汐匕亡和忧郁的意蕴。他的大量自然诗篇决非仅仅写景,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旨在传情达意,自然景观只是一种背景与陪衬,是人的情感世界物象化的一种反映。比如”Fire and Ice”(火与冰)就揭示了美好的欲望和残酷的现实所带来的灾难,”Men

13、ding the Wall”(补墙)意指人们之间的Isn阂I I误解,”UnlockedDoor”(未上锁的门)不II ”Birches”(白桦树)则表现了渴望脱离现实社会与小可逃避的命运之间的矛后,”The Road Not Taken”(未选的路)预示生存选择中的偶然性和小可更改性。在这些“明白易懂夕的诗句卜隐藏着几近深小可测、甚至“可怕的”意境WJ。     受到自然主义的影响,弗罗斯特的自然诗篇一个最重要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弗罗斯特的自然诗小是纯粹的自然诗,它

14、们取材于自然,主题却是人。他着重写人的劳动,其目的是表现人对生活和劳动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大自然小再具有超越的意义。他是一个歌颂自然的诗人,但他绝小是个自然的崇拜者,而是努力小懈地去观察和阐释隐含在自然界里的事物和景致之中的意义。他的自然诗篇较之其他自然诗人的诗篇更加深入一层,因为他还引L人们去窥探自然界与人生的种种奥秘。弗罗斯特借助传统的诗歌主题,让读者认识到这样一个核心事实:人类生存具有沉重的悖论色彩L5 J。但是人们大可小必因此产生悲观厌世之情,当然一也小能对此视而小见,而应该勇敢而对困扰人生的一切悖论,认清自身的局限和小足,以理智、客观的态度赋子人生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弗罗斯特把人的悖论置于中心地位也正显示了自己作为现代诗人的高度敏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