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地区玉龙喀什河和田县库木巴克引水枢纽工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和田地区玉龙喀什河和田县库木巴克引水枢纽工程.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疆和田地区玉龙喀什河和田县库木巴克引水枢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和田县水利局新疆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2015年4月目 录1建设项目概况11.1项目的由来、性质、规模及必要性11.2项目基本构成及投资41.3工程分析5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122.1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122.2关注环境问题132.3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32.4环境敏感区域与环境保护目标13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53.1主要污染物排放概况153.2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163.3污染防治措施与效果203.4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预案233.5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254公众参与2
2、94.1公众参与目的294.2公众参与调查的原则304.3公众参与方案304.4公众参与的调查结果统计354.5公众参与结论395 结论406联系人和详细联系方式411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的由来、性质、规模及必要性1.1.1任务由来玉龙喀什河是和田地区的一条主要河流,也是塔里木河的源流之一,目前玉龙喀什河控制灌区仅依靠上游玉龙喀什河引水枢纽引水灌溉,中下游灌区一直处于无坝引水的状态。农业是中下游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为了提高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及物质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必须保证灌区农业引水需要。和田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和田地区,全县划分为苏巴灌区和马牙克灌区两部分,总灌溉面积69
3、万亩。苏巴灌区灌溉面积约44.62万亩,主要引用喀拉喀什河水。马牙克灌区位于玉龙喀什河下游,现状灌溉面积约27.68万亩,其中玉河左岸16.58万亩,玉河右岸11.1万亩。马牙克左岸灌区现状既引用喀拉喀什河水,又引用玉龙喀什河水。喀拉喀什河水在满足苏巴灌区的用水后,余水输送至马牙克左岸灌区,并将多余水量放至玉龙喀什河河道,由引水口引至马牙克右岸灌区。玉龙喀什河水则由玉龙喀什河引水枢纽向灌区分水,枯水期通过东风干渠输送至马牙克左岸灌区;洪水期一部分水通过东风干渠输送至马牙克左岸灌区,一部分水则直接由河道下泄通过引水口引入马牙克右岸灌区。玉龙喀什河控制的马牙克灌区主要从玉龙喀什河中下游的东方红水库
4、引水口、吾宗肖引水口、塔瓦库勒农场引水口、塔瓦库勒乡引水口、司马瓦提乡引水口等5座引水口引水。由于无永久性拦河控制工程,灌溉引水保证率低,每年进行堵坝引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另一方面随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措施的实施,为便于进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兴建引水枢纽工程,替代零散引水工程引洪灌溉以便集中引地表水显得尤为必要。库木巴克引水枢纽位于和田县吾宗肖境内的玉龙喀什河中游,东方红水库引水渠口上游,距玉龙喀什河三桥下游25km。该工程已列入和田地区水资源综合规划中,是玉龙喀什河上的第二级引水枢纽,为全拦河两岸引水枢纽。本次新建库木巴克引水枢纽工程主要功能为归并和田县东方红水库、吾宗肖2个引水口,同时改善下
5、游和田县塔瓦库勒农场、塔瓦库勒乡、司马瓦提乡3个临时引水口及和田市阿克恰勒临时引水口汛期引水条件,提高灌区引水保证率,为和田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提供工程便利条件。1.1.2建设性质本工程为新建项目。1.1.3工程规模库木巴克引水枢纽的控制灌溉面积规划年库木巴克引水枢纽建成后,主要为和田县马牙克灌区和和田市部分灌区引水。其中和田县从玉河引水5438.5万m3,主要满足马牙克灌区的农业用水,其中右岸11.1万亩均有玉河灌溉,左岸16.58万亩,既有喀河水又有玉河水,其中引用喀河水7350.8万m3,按照规划年的毛灌溉定额693.3 m3/亩,则马牙克灌区喀河控制的面积为10.6万亩,玉河左岸控制的
6、面积为5.98万亩,既库木巴克引水枢纽控制和田县的灌溉面积为17.08万亩。和田市司马瓦提水库控制的5万亩耕地的需水及和田市阿克恰勒灌区2.6万亩耕地的需水,也由库木巴克引水枢纽取水,因此库木巴克引水枢纽控制面积为24.68万亩,其中和田县灌区17.08万亩(左岸5.98万亩右岸11.1万亩),和田市7.6万亩。左岸灌区引水渠规模a规划年库木巴克引水枢纽建成后,左岸引水闸引入马牙克左岸灌区的水量,主要有玉河通过河道下泄水量的30%,折算至渠首处为1434.7万m3,满足左岸灌区5.98万亩地的用水要求,设计灌水率值为0.3354m3/s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58,则Q设Aq净/干5.98
7、0.3354/0.5583.59m3/s。b库木巴克引水枢纽左岸引水闸除了向和田县马牙克灌区引水,还担负着向和田市司马瓦提水库和阿克恰勒灌区引水的任务,因此引水规模中需考虑其引水流量,司马瓦提水库最大引水流量在7月份为7m3/s。阿克恰勒灌区灌溉面积2.6万亩,设计灌水率值为0.3354m3/s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58,则Q设Aq净/干2.60.3354/0.5581.56m3/s。c三部分引水流量叠加为12.15 m3/s,因此取12.2m3/s作为库木巴克渠首左岸引水流量。右岸灌区引水渠规模a由引水过程确定规划年库木巴克引水枢纽建成后,右岸引水闸引入马牙克右岸灌区的水量,主要有玉河
8、通过河道下泄水量的70%,折算至引水枢纽处为3347.6万m3,根据设计资料,灌区最大月引水量在7月份,引水量为1442.8万m3。由于无法得知月内旬来水过程,考虑到来水月内分配的不均匀性,根据调查的现状河道来水的情况,同时结合东方红水库的蓄水时段,确定引水渠引水时间按10-20天计,平均引水流量计算为Q引=1442.8/8.64/15=11.13(m3/s)。b由灌水率确定右岸灌区控制灌溉面积11.1万亩,设计灌水率值为0.3354m3/s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58,则Q设Aq净/干11.10.3354/0.5586.6m3/s。综合比较上述流量计算,考虑河道来水的不确定性,因此取大值
9、,取11.2m3/s。工程引水节点水量、流量详见图2-4-1。(3)工程等级和标准库木巴克引水枢纽工程等别为等,工程规模为中型。泄洪冲砂闸及引水闸为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上、下游导流堤和消能防冲设施为次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主要建筑物的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为1355m3/s,校核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流量为1645m3/s,泄洪闸后消能防冲工程的洪水标准与主要建筑物洪水标准一致。1.1.4必要性玉龙喀什河是和田地区的主要河流,也是塔里木河的源流之一,目前玉龙喀什河灌区仅依靠上游玉龙喀什河引水枢纽引水灌溉,中下游灌区处于无坝引水的状态。马牙克灌区位于玉龙喀什河下游,
10、现状灌溉面积约27.68万亩,其中玉河左岸16.58万亩,玉河右岸11.1万亩。马牙克左岸灌区现状既引用喀拉喀什河水,又引用玉龙喀什河水。喀拉喀什河水在满足苏巴灌区的用水后,余水通过英尔里克水库库外渠及放水渠投入东风干渠三号闸前,由东风干渠输送至马牙克左岸灌区,并通过东风干渠四号闸将多余水量放至玉龙喀什河河道,由独立引水口引至马牙克右岸灌区。玉龙喀什河水则由玉龙喀什河引水枢纽向灌区分水,枯水期通过东风干渠输送至马牙克左岸灌区,洪水期一部分水通过东风干渠至马牙克左岸灌区,一部分水则直接由河道下泄通过独立引水口引入马牙克右岸灌区。和田县现状地表水引水口主要有喀拉喀什河引水枢纽、玉龙喀什河引水枢纽以
11、及玉龙喀什河中下游的东方红水库引水口、吾宗肖引水口、塔瓦库勒农场引水口、塔瓦库勒乡引水口、司马瓦提乡引水口等5座引水口。和田市在玉龙喀什河中下游有一个引水口,主要向司马瓦提水库和阿克恰勒灌区供水。本次新建的库木巴克引水枢纽工程主要功能为归并和田县东方红水库引水口、吾宗肖引水口,并同时改善和田县其它3个临时引水口和和田市1个临时引水口的汛期引水条件。通过近些年和田县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项目的实施和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已经缓解了和田县部分灌区用水紧张的矛盾。但是马牙克灌区骨干工程长期存在的“卡脖子”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同时灌区大部分引水工程为堵坝引水临时工程,受资金条件限制,工
12、程标准不高,而且由于投入不足,23年一遇的洪水就影响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灌区临时引水渠首引水保证率依然较低,导致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低,水量损失较大,因此灌区续建配套工程任务依然艰巨。因此,为了改善玉龙喀什河下游灌区的引水条件,保证玉龙喀什河下游灌区的用水,缓解和田县和和田市的用水矛盾,加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灌溉保证率,在玉龙喀什河下游修建库木巴克渠首工程是必要的。1.2项目基本构成及投资项目名称:新疆和田地区玉龙喀什河和田县库木巴克引水枢纽工程建设地点:拟建库木巴克引水枢纽工程位于和田县吾宗肖乡境内的玉龙喀什河中游,距玉龙喀什河三桥下游25km,地理坐标:东经795738
13、.9,北纬371908.63。工程区距东侧S210省道1.5km,距和田市约33km,交通较为便利。建设内容:本工程为全拦河引水渠首,采用全拦河闸及左右岸引水布置方案,主要由泄洪冲沙闸、左岸引水闸、右岸引水闸、上下游导流堤、引水连接渠五部分组成。建设规模:右岸引水闸设计引水规模为11.2m3/s,左岸引水闸设计引水规模为12.2m3/s。建设任务:严格贯彻“三条红线”指标,合理利用和调配玉龙喀什河水资源,保证玉龙喀什河下游灌区农业生产用水,改善和田县马牙克灌区汛期引水条件,提高灌溉保证率。归并东方红水库和吾宗肖两个引水口。工程总投资为10427.69万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为9305.43万元,
14、施工场地征用费777.17万元;水土保持工程投资185.09万元;环境保护投资160.00万元。本工程投资全部申请国家投资。1.3工程分析1.3.1与相关政策、规划的协调性分析与和田县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报告的协调性分析和田县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报告由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2014年4月通过了自治区水利厅的审查。根据规划分析,本次近期规划(2011年2020年),骨干工程主要有:库木巴格引水枢纽,该枢纽是和田县中游灌区一座控制性引水工程,引用玉龙喀什河水给灌区输水。根据和田县限额用水量和灌溉面积推算库木巴格引水枢纽工程可引用水量现状年为5781万m3(75%)。库木巴克引水枢纽设计灌溉面积30万
15、亩(其中:左岸18万亩、右岸12万亩),左岸进水闸设计流量为Q设计=12m3/s,右岸进水闸设计流量为Q设计=15m3/s。本次设计库木巴克水利枢纽工程枢实际控制灌溉面积24.68万亩(含和田县17.08万亩及和田市7.6万亩)。工程左岸引水规模12.2 m3/s,右岸引水规模11.2 m3/s。因此,本工程与和田县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报告基本相符合。与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的符合性分析2001年编制完成的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由国务院以国函200174号文进行了批复。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和田河的水量下泄目标为:在多年平均来水条件下向塔里木河干流下泄
16、9.0亿m3。库木巴克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引入灌区总水量为4782.3万m3,比现状年总引水量减少2583.4万m3;按照调度运行方式,库木巴克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只在汛期6-9月引水,汛期比现状年引水量减少1227.86万m3。因此库木巴克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从引水总量和引水时段上来说均比现状年引水减少,因此不会对下游输水目标和生态用水产生不利影响。符合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有关要求。与生态功能区划的协调性分析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新政函 200596号)的新疆生态功能区划,库木巴克水利枢纽工程区被划入塔里木盆地暖温带极干旱沙漠、戈壁及绿洲农业生态区、塔里木盆地南部和东部沙漠、
17、戈壁、绿洲农业生态亚区,皮山和田民丰荒漠、绿洲沙漠化敏感生态功能区。其主要生态服务功能为农产品生产、沙漠化控制、土壤保持;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沙漠化威胁、风沙危害、土壤质量下降和土壤盐渍化、能源短缺、荒漠植被破坏、浮尘和沙尘暴天气多;主要保护目标保护绿洲农田、保护荒漠植被、保护荒漠河岸林、保护饮用水源;主要保护措施是大力发展农田和生态防护林建设、完善水利工程设施、开发地下水、禁樵禁采;发展方向为改变能源结构,保证油气供给,发展特色林果业和农区畜牧业,促进丝绸、地毯、和阗玉等民族手工工艺品加工及旅游业发展。库木巴克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玉龙喀什河下游灌区的引水条件,保证玉龙喀什河下
18、游灌区的用水,提高灌溉保证率。本工程任务与和生态功能区划中保护目标保护农田绿洲和保护措施完善水利工程设施一致。因此,工程的建设是与生态功能区划相符合。与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协调性分析根据中国新疆水环境功能区划,库木巴克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和田县吾宗肖境内的玉龙喀什河中游,现状使用功能为饮用、农业用水,水质目标为类,规划主导功能为饮用水源,断面名称为玉河渠首、尾。拟建工程对水质的主要影响源是建设期的施工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固体废物以及运行期管理人员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对这些需要采取措施,合理处置,不得排入河道,避免对河道地表水的污染,以符合水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水质目标的相应保护要求。1.3.2工程设计方
19、案合理性分析(1)工程总布置方案比选本工程确定两种型式的工程布置方案,方案一为全闸方案,方案二为闸+堰方案(此方案又考虑了三个子方案,即:闸+溢流堰方案1、闸+橡胶坝方案2和闸+溃坝方案3)。方案二闸+堰三个子方案的比选经综合比较,方案二闸+堰三个子方案从运行管理、环境影响、施工量大小、运行经验以及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认为闸+橡胶坝方案2投资虽然相对较高,但运行较为安全,可靠度高,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因此推荐子方案2(闸+橡胶坝方案)为方案二的工程布置方案。1.3.3料场选址合理性分析T1土料场位于闸址左、右岸上游800m处级阶地上,顺河呈条带状分布,总体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平坦开阔。
20、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Q4al+pl)冲洪积粉土质砂,地表植被发育,表层0.2m易溶盐含量较高,呈白色,为无用层。料场运距0.21.3km。T1土料场位于级阶地上位置相对较高,地势平坦开阔,没有洪水冲蚀危险。T1土料场选址占地内无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设施,附近亦无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目标分布,不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在取料完成后,及时采取土壤平整压实及植被恢复手段,对环境影响较小。因此,土料场选址基本可行。C1砂砾石料场位于工程区上游13.0km玉龙喀什河河漫滩上,顺河呈条带状分布,总体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开阔。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Q4al+pl)冲积砂卵砾石,卵砾石磨圆较好,呈浑圆状,分选较
21、差,厚度大于10m,地下水位0.61.6m。大部分场区0.02.5m因人为挖掘,呈高低起伏的人为地貌,形成扰动土层。C1砂砾石料场选址占地内无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设施,附近亦无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目标分布,不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其次,从占地类型来看,砂砾石料场占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裸地为主,地表基本无植被分布,料场开采产生的生物量损失较小。地表砾幕被破坏后较易产生风蚀,取料结束后将采取土地平整措施减少其水土流失量。另外C1砂砾石料场距S210省道1.5km,S210省道与枢纽区有简易道路相连,交通运输较为便利,本次无需增建临时便道,有利于保护荒漠植被。因此,工程料场选址从环境角度分析,基本符合
22、要求。1.3.4渣场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分析本工程永久弃渣场位于下游两岸导流堤外侧,下游导流堤外侧均为级阶地,植被稀少。弃渣场地面高度与导流堤堤顶高度相同,不会发生水蚀,水土流失主要以风蚀的形式发生。通过采取防风蚀的措施,可以将风蚀影响降低到最小。临时弃渣场位于右岸级阶地,植被稀少。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弃渣场进行植被恢复,以减缓工程建设对项目区植被的影响。本工程弃渣就近堆放在导流堤两侧管理范围内,不需要大规模的交通运输,减少临时占地,减轻对荒漠植被的破坏,可避免长途运输加剧水土流失量。弃渣场远离工业企业、居民点等敏感点,不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总体来说,在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后,本工程的弃土场
23、基本符合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的要求。1.3.5工程环境影响因子识别(1)对水环境的影响对水文情势的影响水质变化的影响水资源配置平衡变化(2)对生态的影响对生态完整性的影响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对陆生生态的影响水土流失的影响(3)施工期环境影响(4)对社会环境的影响1.3.6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3.6.1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植被和原地形地貌的破坏、水土流失影响,以及施工过程中“三废”排放等。施工准备期工作主要集中在“四通一平”上,该施工时段最主要特点是占地、地表扰动及产生弃渣,此时主要的环境影响是生态环境破坏和引起水土流失。主体工程施工期,各分部工程的施工活动全面展开
24、,需进行土石方开挖、填筑,砂石料开采与加工,混凝土拌和、预制,各种建筑材料、设备的运输,材料的加工,机电及金属结构安装,风、水、电的供给等各类施工活动。伴随着这些施工行为,会产生一定的施工生产废水、施工噪声、扬尘、废气、弃渣等污染物,对工程建设区的环境空气、声环境产生影响。同时,由于施工活动造成了对原地貌的扰动,对施工区的地貌和景观将产生影响,可能增加工程施工区域的水土流失;此外,施工区大量人员进驻,人类活动加剧,使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受到影响,并增加了生活污水排放量,人群健康也存在隐患。工程完建期,主要进行施工区场地平整和恢复等工作,该时段临建生产生活设施也要拆除。完建期是对施工区域的恢复过程,
25、这时,施工人员已大部分撤离,后续工作强度非常有限,污染物排放量也降至很低水平。1. 3.6.2施工期污染源排放及生态影响(1)废水工程施工期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两部分。生产废水包括砂石骨料冲洗、砼拌合、汽车等设备冲洗养护产生的废水。其中,砂石骨料冲洗、砼拌合废水,主要含悬浮物、泥沙颗粒。初步估算,砂石料加工系统用水量约150m3/d,主要污染物质为悬浮物(SS),其含量约为600020000mg/l;汽车等设备冲洗等废水主要含油类及泥砂,用水量约20m3/d。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食堂、厕所等生活设施。施工期平均每天施工人数约447人,按人均用水100L/人日计算,人均日用水量45m3/d,
26、排水量约36m3/d。整个施工期共16个月,其中有效工期按12个月计算,生活污水产生量约13140m3。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人体排泄物、食物残渣等有机物、阴离子洗涤剂及其它溶解性物质,同时还有大量细菌、病毒。(2)废气、粉尘本工程施工期废气排放源主要是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由于施工期使用柴油89t,共计排放SO20.06t、CO1.22t、NO25.59t、总烃类2.07t。施工机械开挖、机械运输还将产生粉尘。大气污染源具有流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污染源源强不大。(3)固体废弃物生产废渣本工程建设过程中清废约为2.22万m3,土方挖方量约为15.53万m3;土方回填15.24万m3;本工程弃渣
27、量约5.38万m3,主要来自工程清废料及施工围堰的拆除等。生活垃圾施工期每天施工人数447人,根据经验估算,每人每天约产生生活垃圾0.6-0.8kg,则施工期生活垃圾数量0.36t/d,全部施工期生活垃圾总排放量为131.4t。(4)噪声施工噪声源主要为挖掘机、拌和机、自卸汽车等施工机械及来往运输车辆,多为间歇性的。(5)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源分析施工占地会扰动地表覆盖物和破坏地表植被,造成占地区域自然植被生物量的损失。同时,施工对景观环境会产生一些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加剧地表的破碎,影响工程与当地景观的相融与协调。工程所在区域由于地处灌区,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已没有大型兽类活动,现状活动在该区
28、域的野生动物以啮齿类动物和鸟类为主,施工行为可能对啮齿类动物和鸟类的觅食等活动产生影响。(6)人群健康施工期人员高度集中,可能导致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对施工人员健康可能产生影响。1.3.7工程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1.3.7.1运行期水文情势影响分析根据工程运行方式,库木巴克引水枢纽引水期为6月9月。其中6、8、9月相比现状年减少引水量1518万m3,而7月相比现状增加引水量291万m3。与现状年相比7月份将减少河道水量下泄,造成河道水文情势的改变。由于库木巴克引水枢纽的主要任务为保证下游灌区引水灌溉,在汛期(6-9月)引水将改变河道下泄水量,工程建设还可能改变闸址下游河道潜流对
29、地下水的补给。因此,库木巴克引水枢纽的建成将改变玉龙喀什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情况。1. 3.7.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生态完整性影响本工程建成后,将永久改变现状条件下部分土地的利用方式,这将可能对区域生态完整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生态完整性的判定应包括生物生产能力、生态体系稳定状况、区域环境综合质量的变化等。(2)敏感生态问题对陆生生态的影响工程占地影响区无保护植物分布,对其它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程占地对其造成的一次性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生物量损失,工程建设将予以补偿或采取措施予以恢复。本次评价将通过计算量化该部分生物量损失。工程永久占地可能对项目区内的野生动物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水生生态影响工程建设
30、运行后,由于拦河闸修建导致下游河段水文情势变化,可能改变浮游生物、水生生物的生境条件产生影响。水土流失的影响库木巴克水利枢纽工程土石方开挖将产生大量的弃土、弃渣,若堆放不合理,且无防护措施,在大风天气下,松散的弃土、弃渣也为风蚀提供了物质来源。料场的开采将造成原地貌的破坏,并会产生一定量的弃土、弃料,也将是潜在的水土流失物质源。施工期间施工生产生活区临建空地裸露,将产生一定量的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大面积的裸露区域在侵蚀外营力的作用下将产生水蚀和风蚀。施工期间,由于机械车辆、人员的进驻、施工,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原地貌造成破坏,将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会造成河水含沙量增加、环境恶化、影响行洪
31、等后果,为此,将根据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中确定的防治责任范围,对项目建设新增水土流失及其危害进行预测,并提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措施。1. 3.7.3运行期社会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区农业经济基础薄弱,现状灌区从玉河引水多为为无坝引水,引水保证率较低,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库木巴克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可以改善灌区引水条件,促进项目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维护当地各族人民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环境,增进民族团结,保证社会稳定。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2.1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2.1.1水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根据拟建工程所处的环境状况,对闸址断面设地表水监测点1个。地表水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
32、838-2002)中类标准要求。根据拟建工程所处的环境状况,对马牙克左岸灌区的一处灌溉机井进行了现状监测。地下水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要求。2.1.2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在库木巴克引水枢纽工程生态影响评价区内各类拼块中,由沙地的优势度最高,为36.62%,而且景观比例、分布频率也是最高,分别高达40.88%和52.94%,说明以沙地为主的未利用地构成了评价区模地景观,是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控制性组分,沙地地表植被主要以旱生至超旱生的荒漠草本为主,植物生长依赖于降水,覆盖度低于10%,生态特性不稳定,属低等生态系统,因此本区域景观自然生态体系的稳
33、定性与抗干扰能力低,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受干扰以后的恢复能力不强。总体上来说,区域景观自然生态体系的生态环境质量不高。项目区分布的植被类型多以荒漠化植被为主体,使得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流域植被的本底异质化程度。因此,评价区自然体系的本底阻抗稳定性也不高。综合自然系统稳定性的恢复和阻抗两方面因素评价结果,库木巴克枢纽工程评价区域自然系统本底的稳定状况属较低等水平,只能承受人类活动轻度的干扰。2.1.3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在闸址左岸空地、上游布扎克村各布设一个大气监测点,各监测指标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2.1.4工程影响区声环境现状分析本次噪声监测共布4个点,
34、分别位于管理站四个厂界。各厂界监测点位昼间、夜间噪声监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2.2关注环境问题针对建设项目特点及所处环境特征,本次库木巴克引水枢纽工程建成后只在汛期(6-9月)引水,其中6、8、9月相比现状年减少引水量1518万m3,而7月相比现状增加引水量291万m3。与现状年相比7月份将减少河道水量下泄,造成河道水文情势的改变,对下游生态环境以及河道两岸植被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本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还体现在工程永久占地对区域土地资源的影响,以及施工期产生的“三废”以及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本次
35、引水工程建设所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河道水文情势改变对生态环境影响,以及工程占地、施工期“三废”排放等环境问题。2.3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水环境评价范围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本工程上游至吾宗肖引水口断面,下游至东方红水库引水渠断面,约8km长河段。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基本上与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一致。(2)生态环境评价范围生态评价范围以项目涉及的工程占地、受水灌区马牙克灌区为主要评价范围,并涉及到本项目需要保护的下游两岸荒漠林草区域。工程建设中其它影响到的区域,包括料场、临时施工道路占地等。(3)噪声环境评价范围声环境评价范围:各工程施工生产及生活区周边200m区域。(4)大气环境评价范围大气评价范
36、围:各工程施工区及周边1000m区域。(5)社会环境评价范围社会经济环境评价范围:和田市及和田县的社会经济环境。2.4环境敏感区域与环境保护目标(1)保护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防止因本工程引水而对其造成不利影响,防范生态风险。(2)保护本工程闸址至下游两河汇合口阔什拉什河段荒漠河岸林草,维持其生态供水,维护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3)保护工程区陆生动植物,重点保护各级保护动植物;通过加强施工期管理与宣传,减少施工人员活动对保护动植物影响。(4)保护流域内的土著鱼类资源,在渠道取水口设置拦鱼设施,防止鱼类被引入灌区,开展评价区段水域水生生态环境及鱼类监测。(5)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防止工程施工对周
37、围环境水、空气、声环境造成污染。(6)采取有效、可行的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减少工程建设中新增水土流失量。项目设计水平年水土流失总治理度目标值定为80%以上,植物措施充分结合当地水土条件进行设计,使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0%以上,林草覆盖率达到15%。合理选择弃渣场,并做好防护措施设计,使拦渣率达到90%以上。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主要污染物排放概况3.1.1大气污染物水电站工程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有:一是粉尘与扬尘,其主要污染物为TSP;另一类是施工机械的尾气排放,其主要污染物为NOx、CO及烃类等。运行期只有值班人员生活油烟。3.1.2水污染物施
38、工期废水有骨料冲洗生产废水、机械冲洗废水、生活污水。1)骨料冲洗生产废水骨料冲洗废水污染物以悬浮物为主,含量约为620g/l,不含其它有毒有害物质。2)机械冲洗废水机械废水中污染物除悬浮物外还有油污等有机污染物。机械冲洗废水的排放量估算为20m3/d,主要污染物质悬浮物(SS)的含量约为810g/L。3)生活污水对环境的影响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36m3/d。3.1.3噪声工程主要设备噪声源及噪声值,见表3.1-3。表3.1-3 工程主要设备噪声源情况序号机械类型声级1挖掘机1092装载机1093推土机1094自卸汽车1095平路机1096座式起重机1047搅拌机1108混凝土搅拌机1043.1.
39、4固体废物(1)生产废渣本工程的弃土主要来自工程表层清废及施工围堰的拆除方,工程建设过程中弃土总量5.38万m3(以上均为自然方)。(2)生活垃圾施工期每天施工人数447人,每人每天约产生生活垃圾0.6-0.8kg,施工期生活垃圾数量0.36t/d,全部施工期生活垃圾总排放量为131.4t。3.2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3.2.1环境空气预测本工程施工期废气排放源主要是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由于施工期使用柴油89t,共计排放SO20.06t、CO1.22t、NO25.59t、总烃类2.07t。施工机械开挖、机械运输还将产生粉尘。大气污染源具有流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污染源源强不大。工程施工临时道路经
40、碾压后土壤表层遭破坏,车辆经过后产生扬尘和漂尘,以及料场开挖产生扬尘。无风时扬尘不易消散,能见度低,影响交通和施工进度;有风时使下风向施工人员工作环境变差,影响人群健康和工程进度。鉴于以上问题,为减轻施工期大气污染及产生的环境影响,维护施工环境,工程建设可采用洒水、防尘用具来减轻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影响。3.2.2水环境影响预测1、闸址断面水文情势变化本工程不具备调蓄能力,调度运行方式为枯水期引水闸全部关闭,不从河道引水,泄洪冲砂闸全部开启,来水全部下泄河道;丰水期(6、7、8、9)严格按分水制度引水,余水下泄河道。选择本工程闸址断面作为典型断面,预测月平均流量变化情况,进而分析对生态基流的影响。
41、对偏枯水年(P=75%)设计来水频率,前现状年与工程投运后规划年,计算闸址断面水文情势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闸址断面6月、7月、8月、9月的下泄流量分别减少了2.8m3/s、7.7 m3/s、5.2 m3/s、2.3 m3/s,下泄流量分别减少了735万m3、2061万m3、1397万m3、589万m3。2、对灌区水量时空分布的影响分析马牙克灌区左岸灌区毛需水量(库木巴克枢纽处)11744.5万m3。玉河渠首分配给和田县的水量为6100万m3,通过东风干渠至灌区的水量折算至库木巴克引水枢纽处为656.3万m3,通过河道下泄的水量,左右岸灌区按3:7的分水比分水,左岸灌区可引玉河水量为1434.
42、7万m3(库木巴克引水枢纽处);开采地下水1982.7万m3,折算为地表水为2812.5万m3;来水合计4903.5万m3。通过平衡分析计算,左岸灌区缺水6841.1万m3,余水0万m3。苏巴灌区喀河余水量7281.5万m3,调入马牙克灌区左岸灌区后,左岸灌区缺水2813.4万m3,余水3253.8万m3,余水引入英尔里克水库,由水库补充灌溉2813.4万m3,水库损失440.4万m3,通过水库调节后,左岸灌区不余不缺。马牙克灌区右岸灌区需水量(库木巴克枢纽处)7817.8万m3。引玉河水3347.6万m3;开采地下水3465.4万m3,折算为地表水为4915.7万m3;来水合计8263.3万
43、m3。由此平衡分析得出右岸灌区缺水462.6万m3,余水908万m3,余水引入东方红水库,由水库补充灌溉462.6万m3,水库损失445.5万m3,通过水库调节后,右岸灌区不余不缺。规划年修建库木巴克引水枢纽后,通过合理调配利用水资源,以及调整种植结构和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和田县马牙克灌区左右岸农业灌溉用水与三条红线定额水量基本平衡。3、对下游河道输水水质的影响玉龙喀什河现状水质较好。工程实施后,对下游河道下泄水量时空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对河道输水水质产生一定影响。输水量的变化是影响输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其对水质的影响主要是水质当中的常量离子和有机质、矿化度等。根据对本工程闸址以下河段水文情势
44、的影响分析,在75%保证率下,工程实施后,6、7、8、9月该断面流量与现状年相比有所减少,减少比例为3.5%8.8%,但由于下游河道无入河排污口,故6、7、8、9月份流量减少对河道矿化度影响不大。(二)对环境水文地质的影响分析1、对闸址断面河道两侧地下水位的影响分析闸址断面在汛期(6-9月)减少下泄流量4782万m3,河道两岸地下水的来源主要靠河道径流渗漏补给,河道渗漏量减少,必然会降低该河段两岸的地下水位。经过计算,汛期地下水位变幅幅度平均下降了0.32m;其它月份基本无影响。由于河流两侧地下水动态属水文型,两岸潜水位较高而成为回归段,部分河段于枯水期回归、洪水期入渗,在河道两侧形成一个狭窄
45、的水文交替活跃带。流域灌区主要分布在此段河道两侧,故灌区地下水侧向补给河水,对于该段河道的地下水埋深影响不大。2、对灌区地下水位的影响分析工程实施后,年引河水量将减少2583.4万m3引水量,玉河灌溉面积保持不变(左岸5.98万亩、右岸11.1万亩)。规划水平年,灌区将通过节水改造、田间整治、节水灌溉等工程措施,减少需水量,因此本工程实施后,如果灌区节水工程措施到位,则会降低灌区地下水位。3.2.3声环境影响预测本工程施工时影响人员为施工人员。对于施工现场普遍存在噪声较高现象,影响对象为现场施工人员,须进行防噪保护,同时,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有关要求,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应严格控制。3.2.4
46、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1)生产废渣对环境的影响本工程的弃土主要来自工程表层清废及施工围堰的拆除方,工程建设过程中弃土总量5.38万m3(以上均为自然方)。堆放弃渣应避开植被良好区,施工完成后,将弃渣及时处理,恢复、平整场地,以利植被恢复;在有条件的区域植树种草,提高项目区的植被覆盖率。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优选建设工期,强化施工期的管理、监理、监督体制,采取上述措施后,生产废渣对环境的影响较小。(2)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每天施工人数447人,根据经验估算,每人每天约产生生活垃圾0.6-0.8kg,则施工期生活垃圾数量0.36t/d,全部施工期生活垃圾总排放量为131.4t。根据工程布置,
47、在项目区设置垃圾收集站,定期清运至和田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3.2.5生态环境影响预测(1)施工对土壤的影响工程永久占地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库木巴克引水枢纽工程上下游导流堤、闸室、引水渠连接段、管理站房等设施占地,地表土壤在施工过程中将彻底被覆盖,产生永久占地,根据工程设计文件库木巴克引水枢纽工程将永久占用1180.15亩土地,永久占地将彻底改变其范围内地表覆盖物的类型和性质,地表土壤永久不可恢复。临时占地及工程施工活动区域施工过程中,砂砾石料场和取土场地表土壤将被清除,施工结束后,要求回填原来地表覆盖的土壤。在土壤回填的过程中,由于机械扰动等影响,土壤的坚实度、通透性、物理性质都已受到影响,经历一段时间后,可逐渐恢复原有性质,因此这部分土壤受到的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根据其它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情况来看,由施工人员、施工机械的活动造成影响的实际影响面积比计算面积大的多。由于施工人员的践踏和施工机械的碾压,将造成如下影响: a.原来适宜于植被生长的表层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变得较为紧实,表土温度变幅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的分解作用增强,微生物数量及营养元素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