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精品教案(高一级).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29853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精品教案(高一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精品教案(高一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精品教案(高一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精品教案(高一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精品教案(高一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精品教案(高一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精品教案(高一级).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精品教案(高一年级)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教学案例)选用教材: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欣赏三首中原民歌,分别是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以及相关的音乐知识的掌握。教学目标:1、聆听民歌,感受、体验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2、探究、认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民间音乐创作方法,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和音阶,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3、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了

2、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2、认识民歌变异性特征。教具:钢琴、多媒体播放器、教学光盘、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在沂蒙山小调的背景音乐下,播放沂蒙山区地方风光以及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场景。用家乡的美景及音乐,引出:中原大地,师生共同讨论:中原的地理位置以及那里的民歌。我国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主要有山东、河南、河北等几个省份,这里民歌丰富,地方风格相当浓郁。同学们,音乐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中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首先,我

3、们来欣赏由我们家乡飞出来的中国著名民歌沂蒙山小调。二、欣赏与体验(一)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初步了解歌曲的诞生背景,旋律、结构方面的特点,教师适当补充。 2、对比聆听(1)欣赏由著名歌唱家王世慧演唱的沂蒙山小调版本,同时播放老师在费县白石屋自拍的DV录像,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诞生地,以及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并思考: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由几个乐句构成?是什么调式?前句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后句开头的字,在文学创作中叫作什么?王世慧演唱的这首民歌的特点及风格。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后谈感受。总结归纳出: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民歌创作中的一种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

4、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这首民歌创作采用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2)欣赏由著名歌唱家彭丽媛演唱的版本。让学生边欣赏边感受、思考歌曲的旋律、情绪、节奏、演唱风格方面与王世慧版有哪些变化与不同。学生谈感受。师生归纳总结出:王世慧的演唱采用了方言、按原来的小调四四拍,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彭丽媛唱的沂蒙山小调由四四拍子变为了四三拍。演唱时速度上有所变化,歌曲处理更加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3、师范唱歌曲并引导学生学唱歌曲,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绪、民歌“鱼咬尾”的创作方法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二)

5、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1、欣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欣赏的过程中衬词部分提示学生轻声跟唱。欣赏后,教师启发设疑:这首民歌在结构上有哪些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同学们是否觉得有点耳熟呢? 2、播放好汉歌MTV。让学生们跟着音乐唱唱旋律,感受其异同。通过对比欣赏,让学生认识到好汉歌这首创作歌曲的旋律是依照王大娘钉缸这首民歌改编、加工、创作的。学生讨论: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关系。民歌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技法的限制,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会不断地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不借助于记谱法,主要依靠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

6、地方特征。 3、引导学生以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为例,讨论专业音乐创作与民歌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归纳总结:王大娘钉缸的旋律是好汉歌的创作素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歌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三)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1、播放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欣赏完后,教师设疑:这首歌的源头本在江苏,那么它本来的音乐形象是什么样子呢? 2、接着引导学生欣赏由著名歌唱家赵秀兰演唱的民歌孟姜女MTV。提问: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旋律,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有何异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归纳总结:这首歌源头本在江苏,歌词采用四季体的写法,采用“起、承、转、合”四句式结构,内容概括简练,旋律流畅,情绪压抑而

7、悲伤。流传到河北后,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旋律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这就是民歌的变异性特征。演唱上,体现了南北风格上的差异,一刚一柔,粗犷与细腻形成了鲜明对比。三、拓展与创造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沂蒙山小调和孟姜女,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歌的“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完成“鱼咬尾”的创作方法,或也可老师给节奏,学生创作旋律的方式练习。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启发、指导、引导学生去探究、思考,师生互动点评。四、归纳与总结 1、师生共同总结民歌的音乐特点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 (1)民歌的音乐特点:(参见教材31页)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与本民族本

8、地区的语言紧密结合;各地民歌在调式、节拍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结构一般短小。 (2)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 体裁:小调最丰富 调式:徴、调式最多、其次是宫调式; 音阶:六声、七声为多。 2、最后欣赏由作曲家关峡和李文平创作的大气磅礴、荡气回肠的管弦乐曲沂蒙山小调。 (教师做简短小结,并根据时间适时提示学生随音乐走出教室,结束本课。) 点评:民歌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学习、了解和鉴赏中国的民歌对于现今的青少年来说,可以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欣赏三首中原地区的民歌,教师以感知、体验、实践、探究的欣赏教学法,并结合“情境法”,让学

9、生了解了中原地区的民歌以及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在学生学习方法上,教师选择了对比欣赏法:如:比较沂蒙山小调的两个演唱版本;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孟姜女与孟姜女哭长城。通过不同作品的对比欣赏使学生主动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本课的教学目标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能力,目标内容具体,容易操作,容易落实评价。本课的教学目标强调体验感受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四句式的民间音乐创作方法和认识民歌变异性特征,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采取了多种形式、从多个角度让学生去更好的体验、感受音乐,使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节课教师采用了层层递进、逐步

10、深入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进行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导入环节,在民歌沂蒙山小调的背景下,播放家乡沂蒙山区地方风光以及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场景,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引起学生的共鸣,为新课学习做下了良好的情感铺垫,并能顺势引入新课学习的内容。在“欣赏与体验”环节,教师紧扣第一环节先欣赏由我们家乡飞出来的中国著名民歌沂蒙山小调,这一环节,对三首民歌风格的认识,教师采用反复听赏、分析比较等方法,以获得在感受体验中的音乐理解。如比较沂蒙山小调的两个演唱版本,让学生思考歌曲的旋律、情绪、节奏、演唱风格等方面有哪些变化与不同感受,多次感受民歌创作“起

11、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对比聆听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师生共同感受、体验并引导学生探究: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关系;通过聆听江苏民歌孟姜女与河北孟姜女哭长城让学生初步认识民歌的变异性。 这样对比欣赏可以逐步把情感体验与理性思考引向深入,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拓展与创造”阶段,师生共同配合进行实践创造,教师给出节奏,让学生运用民歌的“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创作旋律的方式进行练习。延伸了本课内容,学生会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得到知识的升华,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民歌的音乐特点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并再次欣赏由家乡的民歌沂蒙山小调改编创作的管弦乐曲,首尾呼应,进而激发学生热爱中国民歌,爱唱自己家乡民歌的情感。总之,张老师这节课的设计,让学生听的轻松、学的轻松,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提高了审美能力,课堂具有实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