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县保梅组团四条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29918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昌江县保梅组团四条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昌江县保梅组团四条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昌江县保梅组团四条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昌江县保梅组团四条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昌江县保梅组团四条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昌江县保梅组团四条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江县保梅组团四条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昌江县保梅组团四条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昌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评价单位: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二一二年十月海口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1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2工程基本情况11.3产业政策与规划符合性分析22 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现状33 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环境保护措施43.1环境影响预测评价43.2主要环境保护措施53.3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84 公众参与114.1公众参与的目的及意义114.2调查方式、内容及对象114.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144.4公众参与调查结论174.5建议175 环境影响结论196 联系方式191 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的

2、地点及相关背景根据昌江县城乡总体规划,昌江城区未来发展的布局总体上呈“两区、多组团”的布局结构,其中两区为石碌主城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多组团由水头、南石、中心、保梅四个生活居住组团以及叉河、水尾、海钢、太坡四个工业组团构成。保梅组团规划为生活居住区,位于西环铁路南侧,规划用地面积205.51hm2,规划居住人口为4.50万人。本工程昌江县保梅组团四条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位于昌江县保梅组团昌江大道西侧(详见图1-1和图1-2),昌江大道西侧作为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设地块,目前在建的项目有“和兴家园”、“和泰家园”和“和盛家园”,拟建的项目有“和美家园”和“和悦家园”,未来人口密集,本工程的建设将提升区

3、内道路总体形象,对昌江大道西侧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设地块周边的交通以及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加快昌江县城市化进程,为城市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交通条件。本工程涉及4条城市道路的建设,全长约3681.2m,宽20-24m,4条道路均为新建路段,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路基、路面)、排水(雨水和污水)、绿化、照明工程等。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要求,本项目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受昌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委托,由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我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接受委托后,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项目工程资料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项目现场作

4、了调研,同时委托昌江县环境监测站对道路沿线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昌江县保梅组团四条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于2012年8月29日组织专家在海口市主持召开本项目评审会,本报告是在原有报告的基础上,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完成。1.2工程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昌江县保梅组团四条市政道路建设工程。(2)项目性质:道路工程包含4条市政道路,分别为芒果西路、西苑一路、西苑二路、红棉西路,均为新建路段。(3)总投资:约5500万元人民币,其中环保投资324.5万元,占总投资的5.9%。(4)项目地点:拟建4条道路位于昌江县石碌镇保梅组团内(昌江大道西

5、侧)。(5)建设单位:昌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6)工程内容: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城市道路4条,道路总长3681.2m,宽20-24m。其中,芒果西路(长937.6m,宽23m)、红棉西路(长693.9m,宽24m)、西苑二路(长920.9m,宽24m)为城市次干道级,西苑一路(长1128.8m,宽20m)为城市支路级。拟建道路建设见表2.1-1。结合城市道路配套建设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绿化、照明工程等,给水、电力、电讯、燃气等其它市政管线工程本项目仅预留管位。表1.2-1 拟建道路建设情况一览表道路名称里程总长度m红线宽度m设计道路等级设计行车速度km/h芒果西路AK0+000AK0+93

6、7.6937.623城市次干道级40西苑一路BK0+000BK0+1128.71128.7920城市支路级40西苑二路CK0+000CK0+920.95920.9524城市次干道级40红棉西路DK0+000DK0+693.9693.924城市次干道级40合计3681.2(7)工期安排:工程计划于2012年底开工,预计2013年底竣工,建设期1年。1.3产业政策与规划符合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昌江县保梅组团四条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建设符合产业政策相关要求。(2)与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相符性本工程

7、拟建设的4条城市道路中,其中芒果西路、西苑一路和红棉西路选线均符合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对城市道路布局的要求。因此,从交通规划方面分析,上述3条拟建城市道路选线符合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而本次设计中西苑二路选线没有在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道路交通规划中,是根据周边的居民生活环境和出行需要设计的,符合昌江县保梅组团昌江大道西侧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设地块道路布局的要求。根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昌住建审地字第469026201200035号),本工程用地规划性质为交通道路用地,可见本工程选线符合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的要求。(3)与昌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符性分析本项目拟建道路基本位于

8、城镇建设区,道路选线不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问题,没有涉及国家明令禁止占用用地的问题,这是本工程实施的首要条件。本项目拟建道路工程中非建设用地的征用(或征收)需严格按照土地法等的要求进行。项目应依法办理土地征收收回、农用地转用、落实征地补偿安置相关事项,按先补后占、占卜平衡或补充有余的原则进行征用(收)地,方可用地,如此后本项目建设才符合昌江黎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2 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现状(1)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根据现场调查,项目用地范围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用地内植被类型绝大部分为人工植被,少部分为自然植被。人工植被主要有芒果林、橡胶林、桉树林等;自然植被主要由草灌丛组成。 总的来说,

9、工程区域现有植被质量的总体水平较低。(2)声环境现状评价根据监测结果,监测点N1昼夜噪声现状监测值超出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昼间超标分贝数为1.4-1.7 dB(A),夜间超标分贝数为5.2-5.9 dB(A),超标原因为昌江大道为昌江县主干道,车流量较大。监测点N2、N8-N11昼夜噪声现状监测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监测点N12、N13昼夜噪声现状监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说明该地区的声环境质量符合环境功能要求。(3)空气环境现状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但靠近施工的

10、区域受施工扬尘影响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监测因子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4)地表水现状石碌河灌渠、石碌河下游的水质处的水质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值的要求;说明该区域地表水水质质量较好。3 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环境保护措施3.1环境影响预测评价3.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生态现状调查结果表明,项目占地范围的植被类型以人工植被为主,自然植被仅有草灌丛,植物种类较少,结构简单,本项目建设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小。(2)项目新增用地总面积82124m2,现状用地主要以园地(芒果园)、林地(橡胶林)为主,其次为荒草地。项目总损失

11、生物量约229.7t。(3)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根据预测本项目建设期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为152.92t,其中施工期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为105.81t,水保工程生效期内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为47.11t。对施工后采取平整、夯实的工程措施和绿化的生物措施后,施工区水土流失由轻度侵蚀降为微度侵蚀,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85,可减缓项目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经过23年,植被恢复后,可恢复到原有水平。(4)水土保持措施:实行分区防治;做好项目区内的土石方调配,基建施工期的土、石堆必须有专门存放场地,并采取拦挡治理措施;工程建设产生的弃土、弃渣要以工程措施防护为主,并先拦后弃,禁止在道路施工沿线随意倾倒弃渣。应根据不同

12、地区气候特点选择生物措施种类;采挖、排弃土、填方等场地必须进行护坡和土地整治;在建设期间,要落实好管理措施、监理措施、监测措施和水土保持资金,坚持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的“三同时”制度;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应因地制宜地采取拦挡、护坡、土地整治、绿化等防治措施,使新增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原有的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工程安全得到保障,生态环境明显改善。3.1.2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施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一般工程基建施工时,施工噪声影响范围主要出现在边界外200m以内。由于工程沿线敏感点较多,项目施工噪声将影响沿线居民区、酒店、医院。通过选用低噪设备,改进施工方法,设置临时声障,防止噪声对周边

13、敏感点的影响,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方式减缓施工噪声的影响。(2)运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可知,拟建道路建成后,在不考虑建筑物遮挡的情况下, 在2014年,拟建4条市政道路两侧昼间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均为10m以外区域;夜间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的距离:芒果西路90m、西苑一路150m,西苑二路和红棉西路200m以内区域均不能达到2类标准。在2020年,拟建4条市政道路两侧昼间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的距离:芒果西路10m、西苑一路20m、西苑二路20m、红棉西路30m;夜间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的距离:芒果西路150m,西苑一路、西苑二路

14、和红棉西路200m以内区域均不能达到2类标准。在2028年,拟建4条市政道路两侧昼间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的距离:芒果西路10m、西苑一路20m、西苑二路20m、红棉西路30m;夜间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的距离:芒果西路、西苑一路、西苑二路和红棉西路200m以内区域均不能达到2类标准。可见,拟建4条市政道路建成运营后,昼间预测值基本能满足相应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夜间预测值大多数超标,其中芒果西路超标分贝为0.1-7.1dB,西苑一路超标分贝为0.1-8.8dB,西苑二路0.2-5.9dB,红棉西路超标分贝为0.4-6.9 dB。根据预测可知,当行车速度降低为30km/h时,车辆行

15、驶7.5m处平均辐射声级值比40km/h时降低4-5dB;当行车速度降低为20km/h时,车辆行驶7.5m处平均辐射声级值比40km/h时降低10-12dB;因此建议降低夜间行车速度并禁止鸣笛,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有效减轻拟建道路工程夜间交通噪声的影响。3.1.3水环境影响评价(1)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经流动厕所处理,定期清掏作为农肥使用,不外排,经处理后对环境影响较小。(2)生产废水主要在建筑物施工中的砂石料冲洗、基坑排水以及车辆冲洗水等,经设置沉淀池、隔油池等临时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等,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程度不大。3.1.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在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施工期的扬尘

16、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影响较小;项目使用商品水泥混凝土,因此基本不产生烟尘,对周边敏感点影响不大。营运期城市道路项目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来自于道路上行使的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经分析后汽车尾气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不大。3.2主要环境保护措施3.2.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建设单位在选取绿化植物种时可结合开发过程采用本地物种或外来非入侵物种,禁止选用外来入侵物种进行生态恢复。(2)地表开挖时,土方应分层堆放,尤其是将表层30cm营养土单独堆放,并做好水土保持措施,待工程完毕后,分层回填,并把营养土铺在最表层,以利于植被恢复。(3)清理后的区域和坡地尽快恢复植被。(4)施工过程采取先栏后动工(先拦

17、后平整、先拦后填挖、先栏后弃)的防护措施;在临时施工用地两侧修排水沟、沉沙池;临时堆场设置临时挡渣措施(如沙袋);施工用地周围利用挡板与外界隔离;进行土石方工程时进行土方平衡调配,根据工期,就近调配,随挖随填;取土场应首先利用开挖弃渣进行回填,开挖完毕后对取土场不同形式边坡采取不同护坡方式,边坡上方设截水天沟,排除坡面上方来水,减轻来水对坡面的冲刷。3.2.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为使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建议采取以下防治措施: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也应经常洒水防治粉尘;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应适当洒水,防止粉尘飞扬。项目建设使用商

18、品混凝土,现场不设搅拌站。运土卡车及建筑材料运输车应按规定配置防洒装备,装载不宜过满,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并规划好运输车辆的运行路线与时间,尽量避免在交通集中区和居民住宅等敏感区行驶。道路施工现场采用彩钢板围护。施工结束时,应及时对施工占用场地恢复地面道路及植被。(2)运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车辆排污要求符合有关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加强交通的管理提高道路利用效率,减少因拥挤塞车造成的大气污染。加强道路两侧的绿化,特别是植树绿化对改善道路网大气污染具有一定作用,同时绿化可以美化周围地区的景色,改善路线景观。3.2.3水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场地洒水、清洗车辆等,不得外排进入周边

19、水体。(2)施工营地生活污水通过建设流动厕所进行处理,粪便定期外运作农肥使用,禁止将粪便倒入水体里。3.2.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加强设备维护,保证车辆和施工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况,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对强噪声施工机械采取临时性的噪声隔挡措施。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与施工场所,对距居民区200m以内的施工现场,禁止强噪声的机械夜间作业。对个别影响较严重的施工场地,需采取临时的隔音围护结构,土方工程应尽量安排多台设备同时作业,缩短影响时间。严禁施工单位在道路两侧有敏感点较近的地段夜间施工。建设单位应责成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标明通告和投诉电话,建设单位在接到投诉后应及时与当地

20、环保部门取得联系,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环境纠纷。(2)运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道路两侧土地的合理规划和利用布局本评价建议拟建4条道路防噪声距离为10m(包含道路绿化带)。须严格按照本评价的建议对防噪声距离范围内用地规划予以控制:即道路两侧噪声防护距离范围不宜新建声环境敏感建筑,临路第一排可布置商场、写字楼等公共建筑物等,居住建筑等声环境敏感建筑布置在第二排。对沿线声环境敏感目标的保护措施A、对于待建声环境敏感目标如和泰家园、和美家园、和悦家园等,建议加强待建工程用地范围内可绿化地段的绿化工作。尤其考虑距道路较近的用地场界,在可能情况下要营造多层次结构的绿化林带,使之形成立体屏障,加强对交通噪声的阻隔

21、、吸收作用。建议第一排建筑只安排商场、写字楼等公共建筑物,居住建筑等声环境敏感建筑布置在第二排。B、对于已建声环境敏感目标如水务局安置房、石碌河改造工程安置房等,第一排建筑物距离道路红线仅为2.5m和3m,距离很近,为了降低交通噪声对室内人员正常工作生活的影响,应在临路第一排建筑安装隔声窗,通过隔声窗的阻隔和削减,可将80分贝的交通噪音降至45分贝以下极为安静的程度,满足室内正常工作生活的需要。车辆噪声控制、道路交通管理制度以及隔声设施和路面的保养维修A、建议在经过水务局安置房、石碌河改造工程安置房、和兴家园等敏感路段应降低行车速度,特别是夜间的行驶速度,建议路过敏感路段时将行车速度降低为20

22、km/h,并设置明显的限速标志;B、在经过水务局安置房、石碌河改造工程安置房、和兴家园等声敏感点处还应设置注意行人的警示标志和禁止鸣号的禁令标志,以保证交通安全并降低交通噪声。3.2.5固废污染防治措施(1)对可再利用的废料,如木材、钢筋等,应进行回收,以节省资源。(2)对砖瓦等块状和颗粒废物,可采用一般堆存的方法处理,但一定要将其最终运送到指定的固废倾倒场。3.3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3.3.1环境监测计划3.3.1.1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工程施工阶段环境监测应由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地方环保部门负责监督。(1)施工期水土保持监测计划对水土流失量进行监测,主要包括水力侵蚀引起

23、的沟蚀、面蚀。在道路前、中、后段分别选取弃碴场、取土场、陡坡高路堤工点以及路堑高边坡工点等作为监测点。测量项目、每次降雨强度、历时及总降雨量。、下垫面土壤性质:土壤颗粒成分、密实度、雨前含水量及雨后含水量。、每次降雨小区径流量与产沙量随时间的变化,采样间隔视雨强及径流量改变取515分钟。监测技术要求、设置的观测点均应测量地面标高和固定点(基准点)的标高,固定点按普通水准点设置;、小区布设应选择在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典型地段,尽可能选取或依托各水土流失区已有的水土保持站,并考虑观测与管理的方便性。同时,应考虑坡面横向平整,坡度和土壤条件均一,在同一小流域内应尽量集中等因数。、固定专业人员观测和整

24、理成果;固定使用满足精度要求的仪器;使用固定的观测点;按设计日期、规范要求进行观测。、对于观测的资料经整理填表,正常状态下以旬报或月报形式报送建设单位和海南省水务局及上级主管部门。旬报及月报中,应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说明,必要时应附相关照片和录象资料。同时,根据建设及设计、施工单位要求及时提供有关资料和参加相关会议。、其他未详尽之处,参照有关规范、规程办理。监测结果根据监测数据提出道路沿线典型弃碴场、取土场、路基土石方工程地降雨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和年土壤侵蚀模数,计算工程范围内施工期年土壤侵蚀量。由监测单位向建设单位和海南省水务局及上级主管部门提交项目实施水土保持监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道路建设

25、产生的水土流失情况分析;、道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效益分析;、到路设计、施工中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及建议整改措施。(2)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根据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结论,施工期主要是针对施工噪声进行监测,监测地点如下:监测点.根据工程施工环境影响特点及环境敏感区域分布情况,确定和兴家园、昌江县行政中心、昌江宾馆、昌江现代医院等作为施工噪声监测点。测量方法及评价量现状噪声测量按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噪声部分)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执行,在施工高峰期对环境敏感区进行12次监测,每次在昼间(6:0022:00)、夜间(22:00次日6:00

26、)有代表性的时段内测量。环境噪声测量值为A声级,以等效连续A声级作为评价量。3.3.1.2运营期环境监测计划环境监测是运营期间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工程竣工以后,需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常规环境监测制度。(1)运营期水土保持监测计划由项目业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工程竣工试运营后再选择雨季监测一次。监测时段及方法、监测地段及项目和监测结果同施工期水土保持监测内容要求。 (2)运营期环境监测计划根据运营期间环境污染影响,主要表现为交通噪声影响,营运期监测主要针对环境噪声敏感点进行。业主可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按如下原则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及监测布点监测内容:从道路沿线地区环境现状和实际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27、结合沿线常规监测项目,本线工程竣工后环境监测应以噪声为主要监测内容。监测布点:和兴家园、和泰家园、和盛家园、和美家园、和悦家园等作为营运期声环境监测点。测量方法及评价量。现状噪声测量按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噪声部分)中规定的方法执行;按交通噪声监测每半年进行一次。噪声监测项目为昼夜、夜间等效A声级。监测结果、道路营运过程中噪声环境影响分析;、道路营运过程中存在的噪声环境污染问题及建议整改措施。3.3.2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清单拟建工程验收除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公路(HJ552-2010)验收条件执行外,重点进行声环境敏感目标的保护情况、环境保护措

28、施落实情况、环保经费落实情况验收。环保竣工验收一览表见3.3-1。表3.3-1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一览表验收类别验收内容验收标准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 对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是否妥善处理; 不良地质路基工程的防护措施; 工程防护工程和水土流失防治工程,防治效果,边沟和边仰坡雨水沟的设置; 防护绿化和边坡绿化,防护工程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植被成活率、生长情况和覆盖度。 施工环保监理文件。 临时施工用地进行围挡,避免发生水土流失; 不良地质路段路基、路面保持完好,稳定性等指标达设计要求; 水保措施符合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要求,边坡防护工程较为完善,防护措施效果较好,边沟和边仰坡雨水沟符合排水要求;

29、 绿化与周边景观协调一致,防护工程稳定,防护效果较好,绿化成活率较高,植被生长良好,保证覆盖度; 施工环保监理文件完整。污染防治声环境 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重点关注沿线敏感点、本工程的降噪措施及指标; 敏感点声环境是否符合本地区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运营期沿线敏感点声环境情况及采取的降噪措施和效果。 落实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道路红线外30m 以内的居民点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4a类标准,距道路红线30m 以外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 运营期沿线采取的降噪措施及其效果满足设计要求。大气环境 施工期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情况; 敏

30、感点大气环境是否符合本地区环境空气功能区划要求。 落实施工期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95-1996)一级标准。水环境 施工期采取的水污染防治措施; 路面排水是否畅通。 落实施工期各项水污染防治措施; 拟建工程排水保持畅通,临时堆土场周边设置排水系统,并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环保机构设置环保人员负责环境管理和事故处理,落实环境监测计划和施工期各项环境监理工作。设立专职环境管理机构,成立事故应急领导小组,配备应急设备和器材,落实施工期各项环境监理、监测工作。4 公众参与4.1公众参与的目的及意义工程建设对所在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的有利或不利影响会

31、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众的利益,同时本工程建设涉及到土地的征用,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可以使本项目的建设更加民主化,让该项目的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受项目直接影响者参与进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建议或要求,有利于在下阶段工作中进一步完善项目的设计,将工程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更好发挥项目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帮助有关部门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4.2调查方式、内容及对象4.2.1调查方式及内容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本阶段的公众参与一方面在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网站上两次公布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信息(见图4-1、图4-2),并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接收公众

32、反应的意见:另一方面是直接走访线路所经地区的群众说明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了解项目建设对他们切身利益的影响和要求。实际工作中采取在当地张贴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示(见图4-3)和现场召集直接受影响群众座谈和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两种形式收集项目所在地区直接受影响公众的意见。在发放调查表过程中,简要介绍拟建道路工程项目实施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拟采取的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等,然后收集调查表。图4-1 第一次网上公示图4-2 第二次网上公示照片1 环城西二路口 N191723.8E1090304.2照片2 阳凌汽修厂 N191738.8E1090301.2图4-3 现场张贴公示图 4.2.2

33、调查对象公众参与对象主要为可能受到本工程实施影响、关注工程农民、工人、公务员、个体户等。同时考虑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文化层次、男女比例和社会团体。调查表内容如下。表4.2-1 昌江县保梅组团四条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公众参与调查表姓 名性 别年 龄民 族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专及以上职业或职称农民 工人 教师 学生 公务员 个体劳动者 工作单位或住址填表日期工程概况:昌江县保梅组团四条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项目在石碌镇保梅组团内建设四条市政道路,总用地面积82124平方米,道路总长3681.2米,宽20-24米。其中:芒果西路长937.6米,宽23米;西苑一路长1128.8米,宽20米;

34、西苑二路长920.9米,宽24米,红棉西路长693.9米,宽24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路基、路面)、排水(雨水和污水)、照明工程等。一、项目实施可能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土地使用性质改变和征地、拆迁;耕地占用,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交通噪声为主的环境污染影响;对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及地区二次开发环境影响。二、项目实施主要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按照国家及地方政策法规征地、拆迁和安置补偿;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对噪声、污水等污染,采取设置声屏障、安装隔声窗、敏感点改变使用功能、绿化等措施降噪以及施工期污水处理措施;在线路选线、设计、施工及运营中加强对敏感点的保护。本工程现征求沿线公众对本

35、项目实施中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请在下表中填写上您的意见和建议。1、您知道本项目即将进行建设吗? a、知道 b、不知道2、您是通过何种渠道了解本项目的?a、网络 b、电视 c、报纸 d、专门宣传资料 e、听说3、您对本项目建设持何种态度? a、非常必要 b、无所谓 c、不应修建4、您认为本项目建设的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促进经济发展 b、完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 c、增强路网灵活性 d、方便出行 e、增加就业机会 f、其他 5、您认为本项目建设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占用土地 b、破坏植被 c、影响景观 d、噪声影响 e、污染水体 f、其他6、您认为本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36、:a、很大 b、一般 c、无影响7、对于工程运营带来的噪声影响,您认为:a、设置声屏障 b、安装隔声窗 c、种植绿化带 d、合理的经济补偿 e、其他8、对征用土地的处理意见:a、合理经济补偿 b、换地 c、解决就业 d、其他9、对房屋等拆迁安置的意见:a、合理经济赔偿 b、还建拆迁房屋 c、改善居住条件 d、其他10、您对工程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您对本工程其它方面的意见和最关心的问题:4.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4.3.1调查结果(1)调查对象构成本次发放(个人)公众参与调查表50份,收回有效问卷48份,回收率96%。调查对象的构成情况统计见表4.3-1。表4.3-1 调查对象构成表项目人数比

37、例性别构成男4083%女817%职业构成农民00%工人1123%教师00%学生510%公务员1940%个体劳动者1225%年龄构成5000%文化程度构成大专及以上3236%中专613%高中1225%初中24%小学以下00%其中男性40人,女性8人,比例分别为83%和17%。从文化程度统计得知小学及以下0人,初中2人,高中12人,中专6人,大专及以上28人,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0%、4%、25%、13%、58%。可见,公众参与人员的文化程度主要分布在大专及以上和高中,公众参与人员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占大多数,能对调查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从调查公众年龄统计得知,21岁以下的3人,占6

38、%;21-29岁的6人,占13%;30-39岁的15人,占31%;40-49岁的24人,占50%;50岁以上的0人,占0%。从调查公众职业统计得知,其中农民0人,占0%;工人11人,占23%;教师0人,占0%;学生5人,占10%;公务员19人,占40%;个体劳动者12人,占25%。综上所述,本次公众参与人员中包括了多个职业,并且在各年龄段、男女性别均有一定的分布,因此,本次评价所回收的调查表具有一定的社会和职业代表性。(2)调查统计结果调查结果如表4.3-2所示。表4.3-2 调查结果统计情况项目内容人数比例%1、您知道本项目即将进行建设吗?a、知道1735%b、不知道3165%2、您是通过何

39、种渠道了解本项目的?a、网络00%b、电视00%c、报纸00%d、专门宣传资料612%e、听说4288%3、您对本项目建设持何种态度?a、非常必要2960%b、无所谓1940%c、不应修建00%4、您认为本项目建设的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促进经济发展2348%b、完善城市运输体系2756%c、增强路网灵活性1123%d、方便出行1940%e、增加就业机会715%f、其他12%5、您认为本项目建设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占用土地2960%b、破坏植被1531%c、影响景观24%d、噪声影响715%e、污染水体00%f、其他1123%6、您认为本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a、很

40、大00%b、一般4492%c、无影响48%7、对于工程运营带来的噪声影响,您认为:a、设置声屏障2144%b、安装隔声窗510%c、种植绿化带2756%d、合理经济补偿48%e、其他36%8、对征用土地的处理意见:a、合理经济补偿2654%b、换地1429%c、解决就业715%d、其他919%9、对房屋等拆迁安置的意见:a、合理经济补偿3471%b、还建拆迁房屋1838%c、改善居住条件919%d、其他24%(3)调查结果分析由表4.3-2可知: 当问及您知道本项目即将进行建设吗时,知道的占35%;不知道的占65%;说明大部分沿线公众对本工程不是十分了解,但通过本次现场调查,能够对本项目建设起

41、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经过居民点基本对本项目有了一定的了解。 当问及您是通过何种渠道了解本项目的时,回答只包括专门宣传资料和听说的方式,分别占受访者的占12%和88%。调查得知,知道本项目的公众信息渠道相对较少,而相互攀谈是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的最直接渠道;另外,环评单位的现场调查工作也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 当问及您对本项目建设持何种态度时,表示支持的占60%,无所谓的占40%,没有受访者表示不支持。说明大部分公众对本工程的建设是认可的。 当问及您认为本项目建设的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时,回答促进经济发展的占48%,完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占56%,增强路网灵活性的占23%,方便出行的占40%,

42、增加就业机会的占15%,其它方式的占2%。说明公众认为项目实施后对昌江县今后的发展是有利的。 当问及您认为本项目建设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时,认为占用土地的占60%,破坏植被的占31%,认为影响景观的占4%,噪声影响的占15%,污染水体的占0%,其它方面占23%。说明公众认为项目实施后主要负面影响体现在占地、植被破坏、交通噪声影响等方面。 当问及本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时,认为很大的占0%,认为一般的占92%,认为无影响的占8%;大部分公众认为,本工程对沿线区域环境影响并不大。 当问及对于工程运营带来的噪声影响时,认为设置声屏障占44%,安装隔声窗的占10%,种植绿化带的占56%,合理

43、经济补偿的占8%,其它方式的占6%;说明公众通过环保措施来改善工程运营带来的噪声影响的认识,主要集中在设置声屏障和种植绿化带的措施。 当问及对征用土地的处理意见时,认为合理经济补偿的占54%,换地的占29%,解决就业的占15%,其它方式的占19%,说明该本工程在征用土地方面要采取合情合理的方式,避免出现土地纠纷。 当问及对房屋拆迁安置的意见时,有71%的公众要求合理经济补偿,但担心赔偿能否及时到位;有38%的公众要求还建拆迁房屋,有19%的公众要求改善居住条件,4%的公众选择其它方式。4.3.2公众意见反馈其它意见本次调查中绝大部分公众赞成昌江县保梅组团四条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项目,此外被调查公众

44、针对工程提出了如下意见(1)项目建设期间应注意采取措施防止噪音和扬尘污染对居民的影响。(2)项目建设期间应注意采取措施方便民众的出行方便。(3)项目建设过程中要保护环境,特别是对道路周边林地和植被的保护。4.4公众参与调查结论通过本次公众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使项目方和公众得以沟通,大量的公众信息对本工程设计的完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极大的增加了环评工作的实效性。此次公众参与活动对最大限度发挥项目的综合和长远利益起到了作用。(1)本工程的修建对昌江县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在被调查对象中,60%的公众认为本项目建设非常必要,表明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

45、大多数公众认为,项目应尽快实施,以改善当地交通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公众普遍关心涉及到切身利益的问题,如征地拆迁赔偿问题、交通噪声影响等,对此类问题工程设计中应给予充分重视。建议项目实施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采纳公众意见,把本工程切实作好,真正起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4.5建议 从本工程线路走向设置情况总体而言,受征地拆迁影响的民众多为海钢半岛农场职工,工程实施过程中如何保护农场职工利益是关系到工程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公众参与调查结果,本次提出以下建议:(1)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环保措施(包括拆迁安置补偿)的实施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有关部门应设立专门部门,公众可随时就有关事宜向有关部门提问、征询,依法保护自身利益(2)施工准备阶段,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尽早与地方各级政府取得工作联系,密切配合,做好拆迁丈量工作,拆迁补偿费应按照当地补偿标准准确估价,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