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CAN总线的安全车距保持系统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30843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CAN总线的安全车距保持系统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CAN总线的安全车距保持系统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CAN总线的安全车距保持系统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CAN总线的安全车距保持系统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CAN总线的安全车距保持系统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CAN总线的安全车距保持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CAN总线的安全车距保持系统设计.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模板题目: 学 院 机电工程学院 年 级 2009级 专 业 工业设计 学 号 200903060124 学生姓名 X X 指导教师 2012 年 3 月毕业设计(论文)鉴定表院 系 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 工业设计 年 级 2009级 姓 名 曾 旭 题 目 指导教师评 语 过程得分: (占总成绩20%)是否同意参加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 (签字)答辩教师评 语 答辩得分: (占总成绩80%) 毕业论文总成绩 等级: 答辩组成员签字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班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发题日期: 年 月 日 完成日期: 月 日题 目 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 2、学生应完成的任

2、务 3、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 20 周)第一部分 ( 周) 第二部分 ( 周) 第三部分 ( 周)第四部分 ( 周) 第五部分 ( 周)评阅及答辩 ( 周)备 注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审 批 人: 年 月 日摘 要近年来,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公路建设的一大趋势,为缓解公路交通严重的堵塞现象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追尾碰撞占有很大比例这一现实,当务之急是进行高速公路追尾碰撞的研究,从技术措施方面寻求对策,开发高速公路汽车防撞系统,可以为驾驶员争取一定的时间,以便能够有充足的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交通安全、降低恶性交通

3、事故发生率、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首先进行了高速公路安全车距保持系统的总体设计,通过对CAN模块、红外测距模块、串口通信模块的设计,构成基于CAN总线的安全车距保持系统。整个系统可分为红外测距和主控制单元两个子系统,且CPU选DSPIC30F4012单片机。红外测距子系统是实现车距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包括CAN模块、红外测距处理电路、报警电路等三部分组成;主控制单元是对红外测距子系统发过来的车距数据进行处理,判断目前行车的安全状况,同时把处理结果发送给制动和油门子系统。当自车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设定的安全距离并有可能发生碰撞时,该系统将发出报警,提醒驾驶员采取相应的措施,情况紧急

4、时可直接刹车以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关键词:CAN总线;红外测距;串口通信目 录(“目录”两个字要求:一级标题,小二,黑体,居中)(说明:最后插入正确的目录,目录显示三级标题,目录编制页码一定要与论文内容页码一致,否则毕业论文将视为不合格。)第一章 绪论众所周知,高速公路以其自身无可比拟的特点已成为一个国家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标志。近年来,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公路建设的一大趋势,为缓解公路交通严重的堵塞现象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高速公路的行车特点,其交通事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追尾碰撞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形式。对高速公路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可知追尾事故

5、居各种事故之首,而且多为恶性事故,所造成的事故损失及人员伤亡最大,所以预防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主要应从预防追尾碰撞入手。2.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重大、特大恶性事故多。高速公路上由于汽车行驶速度快,运行时动量大、冲击力强,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及其严重。3.驾驶员责任事故所占的比例最大。我国各地的交通事故统计表明,驾驶员责任事故占总数的70%80%。4.天气情况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影响显著。不良的天气如雨雪雾等,往往是一些重大、特大事故的诱因。鉴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追尾碰撞占有很大比例这一现实,当务之急是进行高速公路追尾碰撞的研究,从技术措施方面寻求对策,开发高速公路汽车防撞系统,可以为驾驶员争取一

6、定的时间,以便能够有充足的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交通安全、降低恶性交通事故发生率、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将起到重要作用。显然,在我国高速公路追尾碰撞频繁、恶劣的情况下,研究开发碰撞避免系统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1.1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式越来越严峻,如果能够在事故发生前提醒驾驶员并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对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则是非常有用的。高速公路汽车安全车距保持系统正是基于提高车辆的主动安全性来实现在行车过程中,给驾驶员提供必要的技术设施,该系统的研究符合国内外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从车、路中车的安全角度出发而开发一种能有效防止高速公路

7、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车载设备;针对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需要,以及国内外智能交通系统及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综合交通安全工程、汽车工程学、汽车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多学科理论,从必要性、可行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等角度出发,提出开发研制汽车安全车距保持系统,建立相应的安全距离模型及其算法,当行车处于危险状态时发出报警,提醒驾驶员采用相应措施,从而减少或避免高速公路碰撞事故的发生。本课题旨在结合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实际,对汽车防撞报警系统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及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开发一种能有效防止高速公路追尾碰撞事故发生的车载设备,为提高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水平,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促进智能交通

8、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及实现做出贡献。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汽车防撞系统进行了研究,对前面开发的系统性能进行了改进。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汽车安全车距保持系统的总体设计。完成汽车安全车距保持系统的总体设计,把整个系统划分成两个分工不同的子系统,并确定实现总体方案所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2.汽车防撞安全距离模型的确定。结合系统的技术要求和车辆的行驶情况,提出符合该课题的安全距离跟车模型,使其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选取。3.进行汽车安全车距保持系统硬件的总体设计并解决关键技术。本论文中着重论述了主控单元子系统和红外工作数据发送单元的硬件设计,解决了汽车防撞系统中的红外测距系统这

9、一关键技术。4.按照系统的功能需求,制定了各子系统之间通讯的通讯规约,并用C汇编语言设计了系统的主控单元子系统软件和红外测距子系统中红外通讯数据发送单元软件。5.通过模拟实验,验证系统所要求的各种性能。1.2 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结构编排全文围绕着基于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的安全车距保持系统展开讨论,首先在第2章节详细介绍了高速公路上的安全车距模型的建立,该章的内容是为后面的讲解做铺垫的;第3章提出了该系统的解决方案以及对方案中所使用的CPU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由于各种因素在提出的方案中只对测距子系统和主控制单元子系统进行了总体的设计;第4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

10、介绍了CAN总线并对两子系统的各模块进行设计,还对所使用的芯片和各模块硬件电路图做了必要的说明;第5章是相关的软件设计思想及其流程图;第6章则是该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调试部分,对本次设计做了总结和客观的评价。最后一章是对全文的总结以及在这设计过程中所收获的心得。第二章 高速公路安全车距模型的建立高速公路上行车的理想交通条件是,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的车辆均为单一的小客车,以相同的速度,连续不断的行驶,各车辆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车头间距,构成一种稳定的交通流。如果跟随车辆的车头间距过小,则容易发生汽车追尾碰撞事故;如果车头间距过大,又会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所谓行车安全距离就是指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前后

11、两车间的距离(后车车头与前车车尾之间的距离),保持既不发生汽车追尾事故,又不降低通行能力的适当距离。 两车在高速公路上同向行驶,若后车速度大于前车速度,两车将会不断接近,后车驾驶员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发生撞车事故。要避免同向行驶的两车相撞,就需要实时判断两车的相对距离是否为安全距离,故两车不发生追尾的条件是: (式2-1)式中,为临界行车安全车距,指两车不致相撞的最短距离,可见建立防撞数学模型的关键是求。为保证行车的绝对安全,需要取前车的极限情况,即前车静止。模型采取两次报警的方式,将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的制动时间分离开来,这样做的原因是绝大多数追尾事故是由于驾驶员的反应时间过长而发生的。因此

12、将反应时间分离出来可以及时提醒驾驶员要准备制动了。这样就产生了两个概念,一是提醒报警距离,该报警距离计算需要考虑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另一是危险报警距离,该距离计算不需要考虑驾驶员的反应时间。这样就可以确定了。设,:自车速度,单位m/s:自车制动减速度,单位m/:驾驶员反应时间,单位s:制动器协调时间,单位s:制动减速度增长时间,单位s:安全间距,单位:提醒报警距离图2.1为自车和前车在提醒报警距离时相对位置图。图2.1 前车静止状态时的提醒报警距离示意图 (式2-2)第三章 系统方案设计3.1 总体方案该系统主要是对基于CAN总线的安全车距保持系统的结构以及功能进行设计,在这里把系统分成两个子系

13、统来讨论。一个子系统为CAN节点控制器,它采集和处理距离信号,还可实现串口通信和报警,然后再通过对CAN模块的设计,将系统各部分作为网络节点挂接在CAN总线上。另外一个子系统作为汽车的主控制器,通过CAN模块挂接在CAN总线上,它可实现对距离信号的判别,再对制动ECU和油门ECU发出控制信号来实现刹车。综上,基于CAN总线的安全车距保持系统的控制网络如图3.1所示。 图3.1 安全车距保持系统CAN控制网络3.2 单片机的选用及性能特点单片机凭借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等优势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智能的IC卡、全自动洗衣机、摄像机、电子宠物、机器人、智能仪表等。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

14、发展,CPU已经变成低成本器件。在可能的情况下,各种机电设备已经或者正在嵌入CPU构成的嵌入式系统。现在系统研究的重点已从通用系统转向专用系统,以及从一般性能转向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自主性、可扩展性、功能性、灵活性、成本、体积、功耗及可管理性上。3.3 红外测距子系统总体设计3.3.1 红外测距原理与方法常用的测距方法包括红外线测距、超声波测距、激光测距、毫米波雷达等,表3.1列出了汽车中常见的测距方式的主要技术参数。表3.1 汽车各种测距方式的主要技术参数对比表探测方法红外线超声波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最大探测距离(m)最大10m最大10m最大150m,由激光驱动功率决定150m,由波束宽度

15、和接收机灵敏度决定分辨率10mm差最小1mm10mm响应时间(ms)受声速的限制慢,一般为1s快,一般10ms快,一般为1ms传感器脏、湿度的影响一般差差好环境适应性恶劣天气适应性性差,穿透能力强恶劣天气适应性性差,穿透能力强恶劣天气适应性性差,穿透能力强恶劣天气适应性性强,穿透能力强硬件价格低低较高较低从表中可以看出,超声波与红外线测距技术在探测距离可能受到限制,但红外线作为一种特殊的光波,具有光波的基本物理传输特性反射、折射、散射等,也不会影响周边环境,且由于其技术难度相对不太大,构成的测距系统成本低廉,性能优良,便于民用推广,所以选择了红外测距。红外线发射器间隔一定的时间发射频率为37.

16、9kHz的红外线,经障碍物反射,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反射波信号,并将其转变为电信号。测出发射波与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差t,即可求出距离s: (式3-1)式中,c为光速度,一般取3m/s。本文采用“计数”方式,通过单片机处理进行测量,其基本原理是:红外线发射器始终处于发射红外线的状态,当红外接收器第一次接收到障碍物反射回的红外线时,经电路处理单片机给出一个计数启动信号,单片机的计数器开始以一定频率计数;当红外线接收器第二次接收到反射回的红外线时,经电路处理单片机给出一个停止计数脉冲,计数器停止计数。通过编程,单片机自动处理,用脉冲的周期T乘以脉冲数n就得到发射红外线到接收红外线的时间差t,即: (式

17、3-2)式代入(3-1)式就得测量距离。图3.2 红外测距原理图3.3.2 红外测距子系统框图红外测距子系统可分为CAN模块、红外测距处理模块、报警模块等三部分组成。各模块要实现的功能分别是:CAN模块是负责把当前的车距数据发送给汽车的主控器;红外测距处理模块是通过发射一定频率的红外信号,当红外接收管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时使CPU转到中断,并通过一定的控制算法计算出当前的车距;报警模块是实现报警功能的,当CPU判断出当前的车距小于安全车距时就发出声音信号,可提醒驾驶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子系统框图如图3.3所示。图3.3 红外测距子系统框图3.4 主控制单元子系统的总体设计主控制单元子系统所要

18、完成功能是接收距离信息采集单元发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判断目前行车的安全状况,同时把处理结果发送给制动和油门子系统。结合实际情况,在此该系统可分为CAN模块和标准通信模块,CAN模块是接收CAN节点发送来的车距数据,标准通信模块的功能是为上位机提供通信接口,当上位机需要车距数据时,可通过该模块获取数据。该子系统采用了CAN总线通讯,主控单元子系统的结构如图3.4所示。图3.4 主控制单元子系统框图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4.1 总体设计思路设计初期,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了该系统要实现两功能,测距功能和CAN总线通信功能。考虑到该系统是要应用在汽车上的,确定了使用两控制器来完成该系统的功能,一个控制器实

19、现红外传感器测距的处理,相当于CAN总线的节点,另外一个控制器模拟汽车的主控器,两控制器之间就需要CAN总线实现通信连接。在本次设计中选用的是Microchip公司生产的DSPIC30F4012高性能16 位数字信号控制器,主要使用了它的CAN模块,定时器,输入捕捉模块, I/O端口, 10位AD转换器, UART模块等 6个外设模块。红外测距子系统可分为CAN模块、红外测距模块、报警模块,而主控制单元子系统可分为CAN模块和标准通信接口模块。设计电路时将电路划分成不同功能的小模块,这样设计思路比较清晰,对后面的调试也比较方便。在后面的各节中将详细介绍各模块的硬件电路的设计思路和所实现的功能。

20、设计总电路图(见附录一)。4.2 电源电路的设计在电子电路中,通常都需要电压稳定的直流电源供电。小功率稳压电源的组成可以用图4.1表示,它是由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等四部分组成。 图4.1 直流稳压电源结构图和稳压过程如图4.2所示电路为输出电压+5V、输出电流1.5A的稳压电源。它由电源变压器T,桥式整流桥D1,滤波电容C1,防止自激电容C2和一只固定式三端稳压器(7805)极为简捷方便地搭成的。 220V交流市电通过电源变压器变换成交流低压,再经过桥式整流桥D1和滤波电容C1的整流和滤波,在固定式三端稳压器LM7805的VIN和GND两端形成一个并不分稳定的直流电压(该电压常常会

21、因为市电电压的波动或负载的变化等原因而发生变化)。此直流电压经过LM7805的稳压后便在稳压电源的输出端产生了精度高、稳定度好的直流输出电压。本稳压电源可作为TTL电路或单片机电路的电源。三端稳压器LM7805是一种标准化、系列化的通用线性稳压电源集成电路,以其体积小、成本低、性能好、工作可靠性高、使用简捷方便等特点,成为目前稳压电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单片式集成稳压器件。图4.2 电源电路图4.3 CAN模块的硬件设计为保护芯片PCA82C250,在电源输入部分加磁珠,因为磁珠可用来消除叠加在直流传输电平上的交流正弦波成分,专用于抑制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和尖峰干扰,还具有吸收静电脉冲的能力。其

22、电路图如图4.3所示。而电路中的C2和C4是对电源具有滤波作用。 图4.3 PCA82C250芯片供电电路图C1TX和C1RX是DSPIC30F4012单片机的CAN1总线的接收和发送引脚,C1TX直接与PCA82C250的TXD连接,而C1RX是发送数据信号的则需要接一个限流电阻R6后才能与PCA82C250的RXD连接。RS引脚是通过外部电阻R3选择高速、斜率控制或待机模式。其电路图如图4.4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4,R5是CAN总线的终端匹配电阻,电容C3是起到滤波的作用。图4.4 CAN驱动硬件电路图4.4 红外测距模块硬件设计4.4.1 红外测距传感器介绍红外发射和接收两部分。发射部分

23、的发射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如图4.5所示。图4.5 红外发射管 图4.6 红外接收管常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外形与普通5mm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一般有透明、黑色和深蓝色等三种。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好坏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的方法。单只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约100mW。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需用专用仪器测定,而业余条件下,只能凭经验用拉距法进行粗略判定。 接收电路的红外接收管是采用成品的一体化接收头,如图4.6所示。红外线一体化接收头是集红外接收、放大、滤波和比较器输出等的模块,性能稳定、可靠。所以,有了一体化接收头,人

24、们不再制作接收放大电路,这样红外接收电路不仅简单而且可靠性大大提高。 图4.6是常用的红外接收头的外形,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Out)。红外接收头的主要参数如下:工作电压:4.85.3V工作电流:1.72.7mA接收频率:37.9kHz峰值波长:980nm静态输出:高电平输出低电平:0.4V输出高电平:接近工作电压其内部框图如图4.7所示。图4.7 红外接收管内部框图红外接收管的理想工作波形图如图4.8所示。图4.8 红外接收管理想工作波形图4.4.2 红外测距硬件电路设计红外测距子系统首先利用定时器对I/O口的输出进行控制,以此来产生37.9KHZ的频率

25、脉冲信号,当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后产生一个低电平输入到输入捕捉引脚IC7,使单片机捕获到红外往返所使用的时间,再根据所捕获到的时间乘以光速的一半就可得到当前的车距。(1)红外发射电路如图4.9所示,通过设置单片机的RB3口输出37.9KHZ的脉冲信号,这信号再经三极管进行放大来增加驱动红外发射管的能力。图4.9 红外发射电路(2)红外光接收和处理原理如图4.10所示。图4.10 红外接收和处理原理图在红外接收电路中,信号的放大、解调、整形由红外遥控专用集成电路红外一体接收头完成。它只对频率在37.9KHZ左右的红外调制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整形输出,当没有频带内的信号输入时,输出信号始终为高

26、电平,一旦收到指定的信号,信号输出低电平,该低电平将触发输入捕捉引脚IC7,即捕获到定时器所记下的时间。再根据时间计算当前的车距。其电路图如图4.11所示。图4.11 红外光接收电路图4.5 标准通信接口模块 串口通信使用单片机的备用异步串口接收引脚U1ARX和备用异步串口发送引脚U1ATX。为了提高单片机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在U1ARX信号经限流电阻R8后接了上拉电阻R7和U1ATX的信号经限流电阻RR13后接了上拉电阻R12来提高输出电平。其电路图如图4.12 所示。图4.12 上拉电阻的电路图经过上拉电阻后的信号RXK和TXK送到满足RS-422标准规范的SP491E芯片引

27、脚R和D。而该芯片的使能引脚和DE分别通过470欧的电阻接地和接电源,使该芯片直接使能RS-422通信。RS-422数据信号采用差分传输方式, A和B作为共模模式的输入信号,在被送到SP491E之前接了D2和D3两二极管,以防输入信号超过该芯片所能允许的最大电压而把芯片烧坏,这两二极管对SP491E起到保护作用。RS-422的硬件电路图如图4.13所示。图4.13 串口通信接口电路由于上位不能识别RS-422的电平,则在SP491E芯片处理后的电平需经RS-422到RS-232的专门转换器完成该电平的转换。4.6 报警模块报警部分是由电阻、驱动电路和小喇叭组成。当车间距小于安全车距时单片机给一

28、定频率的脉冲信号,通过驱动电路,使小喇叭发出报警声,而且延时一定时间后自动停止报警,当大于安全车距时,RB5保持低电平。其电路图如图4.14所示。图4.14 报警电路图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5.1 软件开发工具介绍编程一般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两者的区别是:用C语言编程,是用高级语言来编写,简单易学,不用自己考虑系统自定义寄存器问题,系统自动生成,尤其是数字运算比较容易实现;用汇编语言编写具有指令快、效率高、代码少等特点,编程比较麻烦,数学运算程序需要自己编写。考虑到使用汇编语言编程的软件比较繁琐,则本系统均采用基于MPLAB C30开发软件的C语言编程。MPLAB C30对C源文件进行编译,生成

29、汇编语言文件。由编译器生成的文件与其他目标文件和库文件进行汇编和链接以产生最终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格式为COFFELF文件格式。COFF或ELF文件可以载入MPLAB IDE中进行测试和调试,或使转换实用程序将COFF或ELF文件转换为Intelhex格式,以便载入命令行模拟器器件编程器。图5.1 概括了软件开发的数据流图。 图5.1 软件开发工具数据流图5.2 软件的设计思想要实现整个系统的功能,软件是必不可少的。而软件的编写是基于硬件电路的,根据电路所使用的单片机I/O端口和各模块,针对该系列的单片机所遵循的C语言规则进行编程。本系统中,采用了Microchip公司的dsPIC30F401

30、2作为整个系统的CPU,要使用该单片机的CAN模块、定时器、ADC模块、I/O口。首先要对这些模块进行初始化;其次,调用红外发送子程序并同时启动定时器,在接收到红外信号后调用处理子程序,计算出当前的车距,而当车距小于安全车距时调用报警子程序,同时调用CAN发送数据子程序,把车距数据用CAN总线传送到主控制器;最后,主控制器通过CAN总线接收到当前的车距数据,并调用串口通信子程序,利用串口通信把该数据传到上位机显示。5.3 测距子系统主程序流程图 主程序完成测距子系统的软件功能,包括单片机各模块的初始化、调用各函数和逻辑判断等,其流程图如图5.2所示(程序见附录三)。图5.2 主程序流程图5.3

31、.1 CAN总线发送子程序流程通过CAN通信协议与汽车的主控器发送数据,其发送子程序流程图如图5.3所示。 图5.3 CAN发送子程序流程图5.3.2 红外发送和接收程序流程图红外光发射的频率为37.9KHZ,利用定时器的定时功能把RB3口的输出为37.9KHZ频率的脉冲信号,红外的信号经障碍物的发射后被红外接收管接收,使红外接收管输出低电平,单片机识别到该低电平时转到输入捕捉中断程序,再根据距离计算计算出当前的距离。其发送和接收子程序流程图如图5.4和图5.5所示。 图5.4 红外发射子程序流程图 图5.5 红外接收子程序流程图在发生报警后调用该程序,使报警延时一定时间后自动复位,可免去硬件

32、在为这部分做设计,其延时子程序流程图如图5.6所示。图5.6 延时子程序流程图5.3.3 主控制单元子系统主程序流程图主控制单元主要是完成接收CAN总线的车距数据,并通过串口通信把该数据发送给上位机显示,其主程序流程图如图5.7所示(程序见附录三)。图5.7 主控制单元主程序流程图第六章 系统调试开发板上提供了系统中所需要的串口通信模块、CAN模块,而且把许多I/O引出来了,只需要把焊接的红外测距电路和报警电路连接到开发板上即可。根据红外测距电路图把需要的元器件从电子市场买回来,再用万用表测各元件是否正常,确定三极管的发射极e、基极b和集极c,电阻的阻值等。集成红外处理芯片CX20106,就按

33、照电路图把LM567都焊接到电路板上了。为实现定时的功能最后要把信号端改接在单片机的输入捕捉引脚IC7上。焊接好电路板还要检查线路是否都正确,焊点是否有虚焊等。确定电路焊好以后,就需要用软硬件联调来实现所有的功能。首先涉及到软件仿真MPLAB IDE,它是用来为Microchip单片机开发应用程序的,提供了一种单一的集成环境来为嵌入式单片机开发程序代码。下面将介绍具体的操作步骤:1.打开MPLAB IDE界面;2.点击Project菜单选择Project Wizard;3.点击“下一步”,在Device中选择DSPIC30F4012;4.点击“下一步”,在Active Toolsuite中选择Microchip C30 Toolsuite;5.点击“下一步”,点击Browse把文件命名为“hw”,然后点击保存;6.点击“下一步”,在这里可以添加工程项目里所需要的C源文件,也可不添加继续点击“下一步”;7.点击“完成”,则表示新工程已经建立成功。8.在hw.mcp的子文件Source Files,Header F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