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杭瑞高速公路阳新至通城段HRTJ21合同段二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31390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6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杭瑞高速公路阳新至通城段HRTJ21合同段二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湖北杭瑞高速公路阳新至通城段HRTJ21合同段二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湖北杭瑞高速公路阳新至通城段HRTJ21合同段二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湖北杭瑞高速公路阳新至通城段HRTJ21合同段二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湖北杭瑞高速公路阳新至通城段HRTJ21合同段二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杭瑞高速公路阳新至通城段HRTJ21合同段二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杭瑞高速公路阳新至通城段HRTJ21合同段二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版).doc(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北杭瑞高速公路阳新至通城段HRTJ21合同段二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陈 军审核:严国齐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部二一年三月五日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述-2第二章 施工总体布署-6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9主要设备进场计划表-16第三章 主要项目施工方案、施工方法-17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17 透层、粘层、桥面防水层及下封层-27 沥青混凝土面层-34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44 附属工程施工-50第四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53第五章 工期计划及确保工期的措施-63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65第六章 安全生产措施-67第七章 特殊季节施工措施-73第八章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

2、措施-75第九章 廉政建设-78湖北杭瑞高速公路阳新至通城段HRTJ21合同段二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工程概述一、工程概况1、概况湖北杭瑞高速公路阳新至通城段HRTJ21合同段二期路面工程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和通城县境内,工程起止桩号为K164+295K200+065.606,全长35.775km。沿线设有石城互通、通城互通和北港互通三座互通立交及沙坪停车区、通城服务区。本合同段主线标准路基宽度为:整体式路基横断面宽度采用26.0m,断面组成为:0.75m土路肩+3.0m硬路肩(含路缘带0.5m)+23.75m行车道+0.75m内侧路缘带+2m中央分隔带+0.75m内侧路缘带+23.

3、75m行车道+3.0m硬路肩(含路缘带0.5m)+0.75m土路肩。分离式路基横断面宽度采用13.0m,断面组成为:0.75m土路肩+1.0m左侧硬路肩+23.75m行车道+3.0m右侧硬路肩(含路缘带0.5m)+0.75m土路肩。本合同段互通匝道标准路基宽度为:单向单车道匝道路基总宽10.0m,其中行车道宽3.5m ,左侧硬路肩宽1.0m(含路缘带0.5m),右侧硬路肩4.0m(含路缘带0.5m),土路肩宽20.75m。对向分离双车道匝道路基总宽18.5m,其中中间带宽2.0m(中央分离带宽1.0m),行车道宽23. 5m,硬路肩宽24. 0m(含路缘带20. 5m),土路肩宽20.75m。

4、对向双车道匝道路基总宽12.0m,其中行车道宽23.75m,硬路肩宽21.5m(含路缘带20. 5m),土路肩宽20.75m。中央分隔带均采用波形护栏,种灌木植草防护,为抢险急救和维修方便,中央分隔带设开口;填方路肩采用波型护栏。行车道及硬路肩横坡为2%,土路肩横坡为4%。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处路面标高。2、气候条件本区为北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冬夏温差明显,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降雨多集中在39月份,多年平均降雨量1680.2mm,多年平均气温15.7C,最高气温(七、八月份)37.7C40C以上,最低气温(十二月份至次年二月)零下7C9C,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有霜冻现象。年

5、蒸发量1050mm。潮湿系数1.331.93。路线区相对湿度为7581%,属温和潮湿气候。二、编制依据1、湖北杭瑞高速公路阳新至通城段招标文件;2、湖北杭瑞高速公路阳新至通城段设计文件;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D50-2006);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8、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9、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

6、2000);1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三、路面结构设计型式1、主线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路面结构1)一般路段上面层:4cm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13C);中面层:6cm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20C);下面层:8cm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25C);下封层:0.6cm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基 层:36cm 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 3%水泥稳定碎石;垫 层:15cm级配碎石(潮湿路段);沥青混凝土上、中面层沥青采用SBS改性沥青。2)岩质挖方路段上面层:4cm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13C);中面层:6cm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2

7、0C);下面层:8cm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25C);下封层:0.6cm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基 层:36cm 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 3%水泥稳定碎石;垫 层:15cm级配碎石(潮湿路段);沥青混凝土上、中面层沥青采用SBS改性沥青。3)构造物之间小于50m的路段上面层:4cm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13C);中面层:6cm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20C);下面层:26cm C35水泥混凝土;基 层:29cmC15贫混凝土;沥青混凝土上、中面层沥青采用SBS改性沥青。4)桥面铺装路面结构上面层:4cm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13C);中面层:6cm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

8、土(AC-20C);沥青混凝土上、中面层沥青采用SBS改性沥青。5)隧道路面结构上面层:4cm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13C);中面层:6cm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20C);下面层:24cm C35水泥混凝土;基 层:15cm C20混凝土(无仰拱);沥青混凝土上、中面层沥青采用SBS改性沥青。6)石城互通、北港互通匝道路面结构上面层:4cm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13C);中面层:6cm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20C);下封层:0.6cm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基 层:30cm 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 3%水泥稳定碎石;垫 层:15cm级配碎石(潮湿路段);7)通城互

9、通匝道路面结构上面层:4cm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13C);中面层:6cm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20C);下封层:0.6cm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基 层:34cm 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 3%水泥稳定碎石;垫 层:15cm级配碎石(潮湿路段);8)石城互通、通城互通、北港互通匝道收费广场路面结构面 层:28cm C35水泥混凝土;封 层:0.6cm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基 层:20cm 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 3%水泥稳定碎石;9)主线收费广场路面结构面 层:30cm C35水泥混凝土;封 层:0.6cm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基 层:20cm 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10、20cm 3%水泥稳定碎石;10)地方路改线及通道接线路面地方路改路,根据规划的等级分别采用相应的路面结构,参照路面结构图实施。11)桥头搭板和砼埋板在桥头与路基衔接处设计有搭板,搭板尾端设3m长水泥砼埋板,使沥青路面的厚度顺适渐变,以减少桥头处沥青砼路面的破坏。12)土路肩填方、挖方路段土路肩均设计为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护肩加固。此他路面结构形式详见路面结构图,本施工组织设计不一一描述。四、主要工程数量1、级配碎石垫层 59859 m32、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199700m3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338450m34、粗粒式沥青砼下面层(AC25C)80mm 788092m25、改性沥青砼中面层(

11、AC20C)60mm 969775m26、改性沥青砼上面层(AC13C)40mm 966776m27、中央分隔带排水 14159.8m8、路肩边缘排水 74115.5m9、土路肩加固及路缘石 17222.8m310、水泥混凝土路面 5776.5m3五、工程施工管理目标1、质量目标标段工程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为合格(质量综合评定得分大于等于93分);国家验收的质量评定得分大于等于90分。2、工期目标根据原合同要求,本合同段路面工程必须于2011年7月31日前完工。根据我公司与业主补充协议要求,本合同段要求于2010年12月1日前基本建成。3、安全目标本标段安全施工目标为确保无死亡和重伤事故,轻伤事

12、故率控制在2以内,无设备损失事故。4、环境保护目标本标段各项环保及水土保持指标要完全满足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及地方环境保护保护、水土保持等规划、法规、政策的各项要求。第二章 施工总体部署一、施工总平面布置1、二期工程项目经理部驻地我合同段二期工程项目经理部建设思路是便于工程管理,树立企业形象,确保驻地建设符合湖北杭瑞高速公路指挥部对项目经理部驻地建设的要求。经多方考察比较,我们拟将项目经理部驻地设在崇阳县肖岭乡,其占地面积约3000m2。项目经理部设经理室、总工室、副经理室、质检部、工程部、计划合同部、机料部、财务部、综合部等部门。为方便工程试验检测工作,项目经理部中心试验室拟建立在拌和场内。项目

13、经理部内配备厨房、活动室及停车场等。2、拌和场1)拌和场平面位置拌和场选址主要考虑的是一要方便备料,二要便于混合料运输。由于一期工程陆水河大桥通车尚需一段时间,为方便二期工程施工,我们决定将两个基层拌和场分别设在一期19标和22标两个合同段路段内,沥青拌和站设在19合同段内。经多方考察,我们拟定将两个水稳拌和场分别设在主线K168+500左侧和K193+600右侧,沥青拌和场设在主线K168+500左侧(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两个水稳拌和场占地面积约60亩,沥青拌和场占地面积约90亩。二期所需少量水泥混凝土,拟将拌和场设在位于K168+500的基层拌和场内。2)拌和场场地建设两个水泥稳定

14、碎石基层拌和站场地硬化采用水泥稳定集料,厚150mm。沥青拌和场场地硬化亦采用水泥稳定集料,厚180mm;拌和楼附件及出料口以及沥青拌和场进出场道路采用水泥混凝土,厚150mm。施工前对场地进行平整和碾压,拌和场堆料区坡度控制为3%,其他区域不小于2%,以保持场内排水畅通。拌和场堆料区还需设置纵横向排水沟和盲沟。沥青拌和场内为路面细集料设置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遮雨棚,遮雨棚采用钢结构,净高6m。场内排水、硬化完成后,对不同规格砂石材料堆放场地进行规划,设置隔离墙。硬隔离墙采用浆砌灰砂砖砌筑,即各档材料间先砌筑高约1.2m的灰砂砖;1.2m以上部分采用软隔离分隔墙,施工方法是采用干砌灰砂砖作为

15、软隔离。各 分隔墙顶面确保高于料堆坡脚至少50 cm以上。拌和场硬化完成后,立即进行设备安装,并建设临时办公及生活设施。设备基础置于坚实地基之上,以确保设备安装稳固。3)临时用电根据本合同的工程规模和实际用电需要,合理安排电力,尽量采用当地电力。施工前与当地电力部门联系,在3个拌和站分别安装变压器。安装变压器配置如下:两个基层拌和站各安装一台300KW变压器;沥青混凝土面拌和站安装一台800KVA变压器。各个拌和场可根据需要各备配一台发电机。3、施工便道本项目二期工程材料运输主要走国道、省道等现有道路,各种混合料沿一期主线路基行走,三个拌和场进出场道路拟修建便道。二期工程项目部布置详见施工总平

16、面布置图。(见下页)二、组织机构设置本合同段二期工程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设置为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工程部、质检部、计划合同部、中心试验室、机料部、财务部、综合部。各个部门制定相关的工作管理制度。施工作业队分水泥稳定底基层及基层作业队、沥青混凝土面层作业队、附属工程作业队等。本合同段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如下表:项目经理:张文桥项目副经理:冯健、傅千龙项目总工程师:严国齐工程部:陈 军质检部:江红涛综合部:胡汉中财务部:熊 俊机料部:曾茂生计划合同部:肖群芳中心试验室:王文远施工作业队三、劳动力及主要材料、设备组织计划1、劳动力组织计划施工人员配置情况一览表序号单位名称单位人 数管理人员施工

17、人员1项目经理部人3021#基层拌和站(含前后台)人206032#基层拌和站(含前后台)人20604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含前后台)人25705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含前后台)人10356附属工程作业队人1570合计人1202952、主要材料组织计划及材料保管1)材料组织计划本工程所需主要材料有碎石、水泥、沥青等,其中碎石材料用量最大,有100万m3左右。由于本地碎石材料生产加工产量有限,质量也不能完全满足规范要求,为此,我合同段分别在崇阳县沙坪枫树村和通城县石南镇开设了风顺采石场和石南镇采石场两个碎石加工场,分别生产石灰岩和花岗岩碎石。风顺采石场负责供应我合同段从起点往终点方向路段的垫层、底基层和基

18、层所需碎石和全部沥青中、下面层碎石;石南镇采石场负责供应从终点往起点方向路段的垫层、底基层和基层所需碎石。碎石材料在工程开工前提前生产,各拌和场提前备料,确保满足工程施工需要。本项目所需水泥在业主规定的合格供应商及生产商名单范围内进行采购。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沥青及面层玄武岩材料由业主统一招标采购。沥青材料采购时,拟选定两家供货单位,以确保施工能不间断进行。水泥及沥青材料在施工前进场(前期可少量进场部分材料作为施工配合比设计使用)。2)材料管理(1)几个拌和站均设置地磅,材料进场时均需过磅。材料过磅后由材料部门登记并签发收料单,注明材料品种、来源、规格、数量、用途、日期、存放场地、编号及收料人与

19、送料人姓名,其它说明等。材料部门要每隔10天累计一次,每月要有汇总表。(2)在拌和场设置标牌注明原材料及混合料报验制度的规定,在材料堆放处设立原材料品名牌及报验牌,不合格材料严禁进入拌和场;在拌和设备前设混合料配合比标牌,并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施工。(3)与沥青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时,要对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供应时间、供应数量、材质要求等事项进行明确,沥青交货时应附有炼油厂的原油货源证明单和沥青质量检验单。改性沥青还应附详细的产品说明,包括基质沥青的品种与标号、改性剂品种、采用的分散剂及稳定剂品种、生产日期与保质期、使用注意事项等。运到现场的普通沥青、改性沥青要采用不同的储油罐进行存放。(4)对沥青等

20、重要材料试样,每一批在试验后都应留样封存,并记录其使用的路段桩号,留样数量不少于4kg。2、主要设备组织计划为满足施工需要,拟计划投入600型稳定土拌和楼2台,4000型沥青拌和楼1台,水泥混凝土拌和楼1台。每个底基层和基层作业面分别配备两台摊铺机,1台12 t双钢轮压路机,2台20t振动压路机,1台胶轮压路机。沥青混凝土面层摊铺拟配备3台沥青混凝土摊铺机,3台双钢轮压路机,2台26t 胶轮压路机,2台振荡压路机。收费站水泥混凝土路面拟配备1台三轴整平机。其他设备根据需要配置。拌和场平整、硬化完成后开始安装拌和楼及配套设备。最迟试验路开始施工前10天摊铺、碾压设备进场。运输设备及其他配套设备根

21、据施工需要及时调入。主要仪器进场计划表设备名称功率、吨位、容积单位数量进场时间安排备注试验设备万能材料试验机1000KN台12010.3压力试验机2000KN台12010.3无核密度仪台22010.3水泥及水泥砼试验设备套12010.3土工试验设备套12010.3无机混合料试验设备套12010.3沥青混合料试验设备套12010.3测量仪器含全站仪套22010.1主要设备组织计划表序号机械名称单位数量计划进场日期1稳定土厂拌设备(500t/h)台22009年11月2稳定土摊铺机台52010年1月3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320t/h)台12010年3月4沥青摊铺机台32010年5月5双钢轮压路机(1

22、1t)台22010年1月6双钢轮振动压路机(12t以上)台22010年4月7单钢轮振动压路机(1820t)台62010年1月8胶轮压路机(25t)台22010年1月9胶轮压路机(25t)台22010年4月10双钢轮振荡压路机(12t)台22010年6月11振动夯台22010年1月12小型振动压路机台12010年4月13沥青洒布车台12010年4月14稀浆封层车台12010年4月15洒水车台32010年1月四、总体施工安排1、底基层、基层施工安排我合同段拟将底基层、基层分两个作业面施工,由位于K168+500和K193+800的两个基层拌和站分别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材料。两个作业面计划2010年3月

23、底开始施工。各个作业面施工顺序拟安排如下:1)第一个作业面施工顺序为:(1)K184+600K189+900 ;(2)K193+800K194+500(庄四立交);(3)K189+900K192+511;(4)K181+499K184+600:(5)K192+511K193+800;(6)K194+500K200+065.6(二期工程终点)。2)第二个作业面施工顺序为:(1)K168+500K171+490(陆水河特大桥起点);(2)K179+000K181+499;(3)K164+295(二期起点)K168+500;(4)陆水河特大桥终点K179+000。2、沥青面层施工计划2010年5月底

24、开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试验路施工,6月份正式开始下面层施工;2010年6月底开始沥青混凝土中面层(AC-20C)试验路施工,7月份正式开始中面层施工;2010年9月初开始沥青混凝土上面层(AC-13C)试验路施工,10月份正式开始上面层施工。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作业段将根据基层施工情况具体选定。第三章 主要项目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一、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本工程底基层及基层设计分别为3%水泥稳定碎石和5%水泥稳定碎石,分别采用悬浮密实型混合料和骨架密实型混合料。底基层要求压实度不小于97%,基层要求压实度不小于98%。1、材料要求1)水泥水泥拟选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或

25、复合硅酸盐水泥,要求其初凝时间在4h以上,终凝时间在6h以上。2)碎石碎石拟按三种规格备料,粒径范围为31.5mm16mm,16mm4.75mm,4.750mm。碎石压碎值要求不大于30%,液限须小于28%,塑指须小于9%。合成碎石的颗粒组成必须符合规范规定。3)水路面底基层和基层用水和养护用水,均采用人、畜能饮用的水。2、混合料组成设计1)取工地实际使用的集料,分别进行水洗筛分,每批集料多次进行随机筛分,以平均值作为各档料的筛分结果,按颗粒组成进行计算,确定各种集料的组成比例。2)取工地使用的水泥,按不同水泥剂量分组试验(每组配比应做两次平行试验)。一般水泥剂量按3.0%5.5%范围,分别取

26、45种比例(以碎石质量为100)制备混合料(每组试件个数为:偏差系数10%15%时9个,偏差系数15%20%时13个),用重型击实法确定各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3)根据确定的最佳含水量,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按要求压实度(底基层97%,基层98%)制备昆合料试件,放入养护室进行养护。4)水泥稳定碎石在标准条件下养护6d,浸水1d后取出,做无侧限抗压强度,并计算抗压强度代表值。5)取符合强度要求的最佳配合比作为水泥稳定碎石的生产配合比。6)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且仅允许多0.5%,水泥的最小剂量不低于3%。7)通过试铺试验段实际施工情况的验证后可对配合比进行

27、适当调整。3、施工工艺流程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艺流程技术准备施工准备含水率控制机械准备水泥剂量控制混合料拌和材料准备级配控制下承层准备混合料运输平整度控制高程控制摊铺、碾压压实度控制宽度控制交通封闭养生养生成品验收4、试验路施工1)试验路拟于2010年3月底进行。试验路长度计划为500m左右。两台拌和楼拟各做一段试验路,其中位于19标的1#基层拌和站,其试验段地点拟选在K168+900K169+400处;位于22标的2#基层拌和站,其试验段地点拟选定在K184+700K185+700处。每一试验段拟制定23种试铺方案。2)通过试铺段主要决定如下内容(1)验证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调试拌合机,分别

28、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水泥、水的重量,评价其计量的准确性。检查混合料含水量、集料级配、水泥剂量、7d无侧限抗压强度。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2)确定一次铺筑合适的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混合料配比的控制。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梯队作业时摊铺机的间隔距离,一般5m8m)。含水量的调整和控制方法。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拌合、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5)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6)检验方法、频率和标准见表37,其中试铺段的检验频

29、率应是标37中规定的23倍。5、主要施工方法1)准备下承层。下承层应无杂物、无回弹、无翻浆、无松散等现象,表面洒水湿润。2)测量放线在验收合格的下承层上,恢复中线,中线间距10m(平曲线及竖曲线间距5m),并在对应断面边线外0.30.5m处设指示桩。在两侧指示桩上标出水泥稳定碎石层顶面的设计高程(含松铺系数),供架设高程控制传感器的基准线(钢丝线)使用。在摊铺过程中设专人负责复测基准线的高度,检查基准线(钢丝线)的松紧度,防止钢钎松动、连接的支杆滑动和钢丝线下垂。用于控制摊铺机摊铺厚度的控制线钢丝的拉力应不小于800N,高程误差3mm。3)松铺系数的确定松铺系数由试验段确定。在试验段测量放样时

30、应在放样的横断面上加密35个点,如离路基中线2m、4m、6m、8m、10m,并在下承层上打上钢钉。松铺前先测量这些点的高程,在水泥稳定碎石摊铺后,压路机碾压之前按钢钉位置测量水泥稳定碎石顶面松铺高程。压路机碾压完成后测量压实高程。4)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1)开始拌合前,拌合场的备料至少应能满足35d的摊铺用量。(2)拌和前对计量系统进行标定,确保精度满足要求。(3)每天开始搅拌前,应检查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施工配合比,外加水与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同时,在充分估计施工富余强度时要从缩小施工偏差入手,不得以提高水泥用量方式来保证混合料的强度。(4)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

31、前,必须先调试所有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原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5)每天开始搅拌之后,要取样检查是否符合设计的配合比,碎石在线抽检其配比、含水量是否满足要求。高温作业时,早晚与中午的含水量要根据温度变化及时调整。(6)在拌和过程中,应实时监测各个料仓(包括水泥仓和加水)的生产计量、料仓的使用量。当某档料的实际掺加量与设计要求相差超过10%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正常后方可继续生产。(7)装载机上料时应注意不应上得太满,以免发生窜料现象,否则料斗间用隔板分离。(8)试验室派专人对水泥剂量进行滴定试验,指导拌和站拌和。(9)设专人对各料仓进行监控,

32、避免因缺料或下料口堵塞发生断料现象,影响混合料级配。5)混合料运输(1)运输车辆数量根据拌和站的拌和能力、运载能力、运距来合理安排,以在摊铺机前有3辆以上车等候卸料为宜,要确保摊铺能均匀不间断进行。卸料时须设专人指挥,自卸车应在摊铺机前0.20.3 m处停住,严禁撞击摊铺机。(2)装车时应控制出料口与车厢的高度尽量小些,同时运输车应前后中移动,分三次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3)如运输车辆中途出现故障,应尽快排除,如车内混合料不能在延迟时间内运到工地,或预计混合料到碾压完成最终的延迟时间超过水泥初凝时间,应予以废弃。6)混合料摊铺(1)摊铺前在两侧边线处立好模板。模板可采用钢模或方木,模板高度

33、与碾压成型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厚度相同。(2)摊铺前应将下承层浮灰及松散部分清除干净,适当洒水湿润。在下基层和上基层施工前,应分别在底基层顶面和下基层顶面,清除浮灰后应喷洒水泥净浆,按水泥质量计,宜不少于1.01.5/。水泥净浆稠度以能洒布均匀为度,洒布长度以不超过摊铺机前30m40m为宜。(3)在摊铺起点就位好摊铺机 ,按确定的松铺厚度、横坡垫好木板,调整好传感器与基准线的关系。(4)可在运输车辆车厢后门加装车载式防止混合料卸料离析装置,以避免混合料喂料过程的离析。(5)摊铺前及摊铺过程中应检查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而且每天坚持重复此项工作。(6)本项目主线摊铺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一前一后相

34、隔约510m同步摊铺混合料。开始摊铺后摊铺机应连续摊铺,不应出现停机待料现象,摊铺速度要与水稳拌和站产量相匹配。两台摊铺机应前后保持匀速,摊铺厚度、松铺系数、路拱坡度、摊铺平整度、振动频率均要一致,以确保两摊铺机间纵向接缝平整。(7)摊铺时,要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应该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8)在摊铺机铺不到的边角处,用人工进行整理。(9)现场技术人员应在路面横断面上及时检查,发现平整度超标的地方及时处理。7)压路机碾压(1)水泥稳定碎石厚度一般不超过20cm,每层最小压实厚度也不应小于10cm 。当采用能量较大的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压实厚度可根据试验

35、适当增加。若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规定时,则分层摊铺。如本项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36 cm,分两层摊铺,每层厚度为18 cm。(2)混合料摊铺整型后约有50m长时,即可开始碾压。碾压时按照稳压(静压)弱振强振最后稳压的工序进行压实,直至表面基本无轮迹。其中静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弱振和强振采用振动压路机,最后稳压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过程中,可用核子仪初查压实度,不合格时,重复再压。碾压完成后,用罐砂法检测压实度。(3)压路机行驶速度第12遍宜为1.51.7/h,以后各遍宜为1.82.2/h。(3)直线段和不设超过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

36、,应重叠1/2轮宽。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调头或急刹车,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层表面不受破坏。(4)碾压过程中,混合料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晾晒或加水拌和碾压。(5)碾压结束前要仔细检查平整度,发现缺陷及时处理。(6)摊铺到碾压结束,必须在水泥初凝前及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8)设置横缝(1)横缝位置混合料摊铺时,必须连续作业不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则应设横缝。每天收工后,第二天开工前的接头断面也要设横缝。每当通过桥涵(明涵),在其两边需要设置横缝。(2)横缝设置方法若有可能,基层的横缝宜与桥头搭板的尾端吻合,横缝应与路面车道中心线垂

37、直设置;人工将末端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弄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应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m长,其高度应高出方木几厘米;将混合料碾压密实;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或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顶面清扫干净;如摊铺中断后,未按上述方法处理横向接缝,而中断时间已超过2h,则应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与路中心线垂直并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9)养生(1)每层水泥稳定碎石碾压完成并检查合格后立即进行养生。养生采用土工布全封闭覆盖,用自动洒水车洒水。每天洒

38、水次数视气候而定,保持基层处于湿润状态。养生时间不小于7d。养生结束后必须将覆盖物清除干净。养生期间要限制重车通行,其他车辆通行的车速不应超过30km/h,并不得紧急制动。(2)上基层水泥稳定碎石碾压完成后宜立即施工透层和下封层进行保湿养生。(3)基层养生结束后不宜长期暴露,如长期暴露应洒水养生。10)裂缝的处理(1)对于基层裂缝,若是纵缝,应引起高度重视并调查产生的原因,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应返工。(2)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下层横向裂缝,严重裂缝路段应返工,其余路段可不处理。(3)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层横向裂缝,扬中裂缝路段和一般裂缝路段应返工,其余路段在喷洒透层沥青之前,按以

39、下方式处理:玻纤格栅材料技术要求指标内容指标要求测试温度()抗拉强度(KN/m)8020+2最大负荷延伸率(%)320+2网孔尺寸(mmmm)1616网孔形状矩形把基层表面清扫干净,查清裂缝的位置、长度、缝宽等情况,作上标记。在裂缝处采用1.5m宽,16mm16mm玻璃纤维网对裂缝进行覆盖,格栅应有一定的张力,玻璃网张拉后用直径6mm长8cm-10m的铆钉固定,铆钉间距15-30cm。应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对清理干净的开口缝隙进行滴灌,防止水分浸入结构层。(4)无论是纵缝还是横缝,返工的长度为沿路线走向长度10m的倍数,宽度为半幅路基,上述各项裂缝处理应在监理工程师指导下进行。6、质量管理及检

40、查验收(1)质量管理包括所用原材料和混合料的试验、铺筑试铺段、工序检查、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检查。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过程中质量标准和检查频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标准检查项目质量要求检查规定要求值或容许误差质量要求频率方法压实度(%)不小于98(97)符合技术 规范要求2处/200m/车道每处每车道测一点,用灌砂法检查,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平整度(mm)不大于8(12)平整、无起伏2处/200m每处3m直尺连续量10尺,每尺取最大间隙纵横高程(mm)+5,-10(+5,-10)平整顺适1断面/20m每断面3-5点,水准仪测量厚度(mm)代表值-8(-10)均

41、匀一致1处/200m/车道每处3点,挖坑丈量合格值-15(-25)宽度(mm)不小于设计边缘线整齐、顺适、无曲折1处/40m皮尺丈量横坡度(%)0.33断面/100m水准仪测量水泥剂量(%)0.5每20006个以上样品EDTA滴定及总量校核级配符合规范范围每20001次水洗筛分强度(Mpa)代表值不小于设计值每2000/每天(上、下午各1组)7d浸水抗压强度含水量(%)1最佳含水量每20001次烘干法外观要求表面均匀、凭证、密实,无浮石、弹簧现象。无明显压路机轮迹注:1)检测频率除注明者外,系指双车道单幅;2)压实度应在碾压结束后立即进行。(2)水泥剂量的测定应在拌合后取样,并立即(一般不得大

42、于10min)送到工地实验室进行滴定试验。(3)除按要求用滴定法检测水泥剂量之外,还应进行总量控制检测,记录每天的实际水泥用量、集料用量和实际工程量,计算对比水泥剂量检测的准确性。(4)混合料集料级配检验和抗压强度检验应在拌合场按规定方法取样,配合水泥剂量测定进行水洗法筛分,在与基层碾压的同时制备抗压强度试件。(5)压实度检查应在碾压结束后立即进行,对于小于规定值的测点应立即进行处理,直到全部测点符合要求为止。(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7d龄期应能取出完整的芯样,在上一层施工前应对下层取芯,如不能取出完整芯样,应确定出不合格段落,进行返工处理。二、透层、粘层、桥面防水层及下封层1、一般规定1)施工透层、粘层、防水粘结层、稀浆下封层之前,必须按相关验收要求,全面检查确认下承层的质量和桥面水泥混泥土的质量,应将表面的松散颗粒、泥土、杂物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