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华电沽源西胡同风电场200MW工程受理情况的公示4727.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31727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华电沽源西胡同风电场200MW工程受理情况的公示472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华电沽源西胡同风电场200MW工程受理情况的公示472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华电沽源西胡同风电场200MW工程受理情况的公示472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华电沽源西胡同风电场200MW工程受理情况的公示472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华电沽源西胡同风电场200MW工程受理情况的公示472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华电沽源西胡同风电场200MW工程受理情况的公示472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华电沽源西胡同风电场200MW工程受理情况的公示4727.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华电沽源西胡同风电场200MW工程建设单位河北华电沽源风电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康金柱联系人孙黎联系电话15028403456传真邮政编码075000建设地点沽源县西南侧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D4419其他能源发电占地面积(k)111.28 绿化面积(hm2)30.18总投资(万元)160316.43环保投资(万元)240.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0.15评价经费预期投产日期2018(一)工程内容及规模河北华电沽源风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沽源风电”)于2009年6月19日在张家口市沽源县注册成立,与河北华电康保风电有限公司、国投张家口风电有限公司同属于华电国际

2、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三块牌子一套人马,总部位于张家口市区,是负责华电国际在张家口地区投资、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风力发电场的专业化大型风电企业。华电沽源西胡同风电场规划规模200MW,一次性建成。安装66台单机容量为3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和1台单机容量为2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规划总用地111.28km2。本项目相继完成了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土保持报告书及评审意见(张水审字20159号)。本项目在风场规划区范围内的具体位置见附图1。1、建设内容及规模风电场范围内的风力发电机组设备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塔架基础、升压设备及基础、集电线路、升压站等。本期工程总装机规

3、模200MW,共装设66台单机容量为3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和1台单机容量为2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新建一座220kV升压变电站。(1)风电场部分:本期建设200MW风电场。风电机组单台推荐容量为3MW机型和2MW机型混装。共装设3MW型风力发电机组66台,2MW型风力发电机组1台,每台风力发电机分别接一台3350kVA/2150kVA箱式变压器,将机端690V电压升至35kV并接入35kV集电线路,经9回35kV集电线路送至风电场220kV升压站。(2)升压站部分:风电场内建设一座220kV升压站,主变规划建设规模3x200MVA+1x100MVA,本期建设1台200MVA主变。工程设

4、计本期主变下35kV规划出线9回,本期建设35kV出线9回。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见表1-1。风电机组及箱式变压器基础工程量见表1-2。升压站主要构筑物工程量见表1-3。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风电场名称华电沽源西胡同风电场200MW工程风电机组单位造价元/kW4800建设地点河北省沽源县塔筒(架)单位造价元/t10000 设计单位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风电机组基础单价万元/座87.06 建设单位河北华电沽源风电有限公司变电所单位造价元/kW装机规模MW200 主要工程量土石方开挖万m376.42 单机容量MW2000土石方回填万m368.71 年发电量MWh476056.0 混凝土万m34

5、6013.43 年利用小时数h2380.28 钢筋t4238.20 静态投资万元161553塔筒(含基础环)t19600.00 工程动态总投资万元169703用地面积永久用地亩68.77 单位千瓦投资(静态)元/kW8078 临时用(租)地亩737.41 单位电量投资(静态)元/kWh3.39 计划工期第一台机组发电工期月9建设期利息万元8150总工期月30送出工程投资万元生产单位定员人30备注:永久用地为本风电场工程的占地面积,不包括220kV送出线路的占地面积。表1-2 风电机组及箱式变压器基础工程量表项目名称单位单台工程量合计工程量单机容量为3MW的风电机组(66台)基础混凝土(C35)

6、m364342438垫层混凝土(C15)m3362376基础钢筋(HRB400)t644224土方开挖m365643340石方开挖m3131386680土石方回填m3132187186预埋铁件t0.852.8单机容量为2MW的风电机组(1台)基础混凝土(C35)m3534534垫层混凝土(C15)m32929基础钢筋(HRB400)t5353土方开挖m3585585石方开挖m311701170土石方回填m312231223预埋铁件t0.80.8升压变压器(67台)基础混凝土(C30)m314938垫层混凝土(C15)m31.280.4土石方开挖m3604020土石方回填m3201340预埋铁件

7、t0.213.4表1-3 升压变电站内主要建(构)筑物工程量一览表项目单位工程量备注1、综合楼1781二层框架结构2、35kV配电室1008单层框架结构3、SVG室115单层框架结构4、联合泵房72地上砖混,地下钢砼5、深井泵房24单层砖混砌体结构6、汽车库及材料备品库185单层砖混砌体结构7、污水处理装置组1地下钢筋混凝土箱式结构8、事故油池个1地下钢筋混凝土筒式结构9、电缆沟长度m11510、主变及无功补偿装置开挖量m3345回填量m3128混凝土量m319711、配电设备构筑物架构及支架混凝土量m342.6钢材(型钢)t7.02、风电机组选型和布置1)根据风电场风能资源、地形地貌等条件,

8、选择66台3MW+1台2MW的四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2)根据对不同机型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本次采用方案二(66台WTG2和1台WTG5)为推荐方案,其WTG2单机容量为3MW,风轮直径为119m,轮毂高度为90m,其WTG5单机容量为2MW,风轮直径为104m,轮毂高度为85m。风电场年上网电量为476056MWh/y,年等效利用小时数为2380小时,平均容量系数为0.272。3)由于本风电场为低山丘陵风电场,风速受地形的影响较大,具体某一机位的风机适用性情况应在下阶段由风机厂商进行详细的载荷试验确定。图1-1 机组布置方案(66台3MW+1台MW)3、并网方案本期新建一座220kV升压站

9、,主变终期规模1100MVA+3200MVA。本期建设1200MVA主变,主变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变比23081.25%/37kV,接线组别为YN/d11,阻抗电压取标准序列。业主同期规划建设小河子开关站,送出容量1000MW,初步规划开关站位于业主公司所属九龙泉风场附近,接入规划中白土窑500kV变电站。规划升压站以一回220kV送电线路接入小河子开关站,本期一次建成,线路型号选取2LGJ-630 m型号导线(最大输送容量792MW,T=35),长度约6km。最终接入系统方案以接入系统审查意见为准。4、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建设内容为风电机组及升压站建设项目,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

10、1年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改版,本项目不属于指导目录所规定的淘汰类和限制类,属于允许类项目,因此,本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5、场址选址合理性分析本工程中心位置距离沽源县城约13.7公里,风电场中心地理坐标为1153150.87东,413646.86北。总占地面积为111.28 k。风电场大致范围如下:北侧以贾家营子二龙山一线为界,西侧以贾家营子达连吐白土窑小沙坑一线为界,南侧以小沙坑罗家营一线为界,东侧以罗家营元宝山一线为界。2015年4月14日,沽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对华电沽源西胡同风电场200MW工程涉及文物情况予以说明,指出:“要求贵公司在开工

11、时避开地面文物遗址,施工时如发现地下文物遗存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及时保护现场,尽快通知我局妥善处理” (见附件)。沽源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于2015年4月15日在华电沽源西胡同风电场200MW工程项目选址意见中指出:“本项目符合所选风机点位全部位于荒山荒地,不影响规划实施,原则同意选址”(见附件)。沽源县国土资源局于2015年4月14日对华电沽源西胡同风电场200MW工程予以说明,指出:“该项目已列入沽源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清单,符合沽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见附件)。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北省沽源县人民武装部与2015年4月21日证明“场区无我部

12、管辖的军事设施,同意该项目建设”(见附件)。沽源县林业局于2015年4月15日在华电沽源西胡同风电场200MW工程项目选址意见(见附件)。另外,该项目不处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它特别需要保护的敏感目标,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运营期各工序污染源采取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后,均可实现达标排放,不会对区域环境产生明显影响。综上,项目选址可行。6、公用工程给排水给水:由1口自备井提供,用水主要为室内生活给水、消防给水及绿化用水。生活用水包括工作人员日常盥洗、排泄等污水,风电场职工25人,每人每天60L,用水量1.5m3/d,产物系数按照80%,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2m3/d,年

13、产生量438m3/a(按365天计)。生活污水经污水管道排入化粪池处理后,进入站内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能力1.0m3/h),处理后排至站外排水沟。排放水的水质应满足GB18918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中一级标准的B标准。升压站雨水按照自然散排考虑。供电由升压站自身提供。采暖冬季使用电暖器采暖,保证室内温度不低于5,防止冻坏设备。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沽源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隶属张家口市辖区的坝上地区,东与承德市丰宁县接壤,南分别与张家口市赤城县、崇礼县为邻,西分别与张家口市张北

14、县、康保县相毗邻,北分别与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正蓝旗交界。县境东西最大距离103公里,南北最大距离79公里,总面积3654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为东径11450381160409,北纬411433415655。县内最高海拔2211米,最低海拔1346米,平均海拔1536米。县境之地属内蒙古高原南缘的一部分,是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衔接点和过度区。阴山余脉横贯县境东西,南部与燕山山脉相接,地势复杂,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东南一带山高坡陡,属中低的地形;东部山低坡缓,山顶拱园,属低山丘陵地形;南部属沿坝地带,为垄状山脉;中、北部逐渐低缓,地势平坦,是典型的液状高原地形。县城驻地平定堡镇距张家口市176

15、公里,距北京市300公里。本工程中心位置距离沽源县城约13.7公里,风电场中心地理坐标为1153150.87东,413646.86北。总占地面积为111.28 k。风电场大致范围如下:北侧以贾家营子二龙山一线为界,西侧以贾家营子达连吐白土窑小沙坑一线为界,南侧以小沙坑罗家营一线为界,东侧以罗家营元宝山一线为界。风场总体规划图2,地理位置图见附图32、地形地貌沽源县地处内蒙古高原的东南边缘,阴山余脉横贯全县,南部与燕山山地相接,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东南坝头一带,山高坡陡,属中低山地形;中部山低坡缓,山顶拱圆,属于低山丘陵地形;北部低山残丘绵延,湖淖沼泽广布。平均海拔1536m,最高海拔221

16、1m。项目区位于沽源县西南方向,在平定堡镇、高山堡乡境内,中心位置距离沽源县城约13.7km,地貌上属于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不大,海拔高度1400m 左右;山体呈平缓浑圆状,坡度一般在10-25之间,山体两侧冲沟发育,切割深度一般在1.0-3.0m 之间。3、地质情况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60-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 年版),风电场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40属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无地震液化问题。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山体规模厚度巨大,覆盖层薄,多小于3m,为稳定的岩体,依

17、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 年版)有关规定,判定场地土类型为岩石或坚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山间洼地或河谷(滩)地带为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II 类。场址区域内基岩主要为中生界侏罗系张家口组(J3z)地层,岩性为凝灰岩;局部分布有侏罗系晚期粗面岩类(cr52(3)地层,岩性为粗面岩。山脚及沟谷多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组(Q3m)地层及全新统(Q4al+h)地层,地层岩性主要为黄土状粉土、粉土、粉细砂及卵砾石。场址区域山体局部存在次级小断裂,规模小,距离短,在山体上仅形成构造破碎带,对于场址稳定不构成影响。风机地基为强风化或中风化安山岩、凝灰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18、350kP,地基土力学性质较好,可采用天然地基方案。项目区土壤主要为栗钙土,山脊覆盖层较薄,覆盖层厚度0.20.4m;山坡覆盖层厚度也不大,阳坡多基岩裸露,阴坡覆盖层厚度0.82m。4、气候、气象场址区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暖温带亚湿润区,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多风,多年年平均气温2.2左右,多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4.5,极端最低气温为-39.9;10积温1960,无霜期90 天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02.5mm,主要集中在6-9 月间,年平均蒸发量约1700mm,最大冻土深度2.93m,多年平均冻土深度2.25m。全年风向以西北风为主,多年平均大风日数66 天,大风日多且持续时间长,年平均风速为3

19、.3m/s。4、河流水系沽源县境内河流发育,有滦河、潮白河、内陆河三个水系,包括大小河流15 条,总流域面积3646k,总长365km。滦河发源于河北省丰宁县,至乐亭县流入渤海,长888km,流域总面积54400k,上游称闪电河,闪电河入沽源县后,在三旗镇西南左纳五女河再向西北2.5km,入闪电河水库,闪电河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2890k,总库容4250 万m3;潮白河始于北京密云水库以下潮、白两河汇流处,至宁河县入海,长275km,流域面积19354k,其中白河发源于河北省沽源县九龙泉,在河北境内长141.9km,流域面积4048k;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内陆河流域,包括张北、康保、沽源县和尚义县坝

20、上部分,总面积11656k,其中沽源县有淖12 个,水面面积4626.7h,均为咸水淖,较大的是葫芦河。本项目场址区属内陆河流域,无常年性河流,水网不发育,仅有几条季节性河流。场址区内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沟谷地段的第四系地层中,风机一般布置在地势较高的山体顶部,地下水埋藏较深,故可不考虑地下水位对地基基础的影响。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沽源县位于河北省北部,隶属张家口地区,北与内蒙古接壤,南与张北、崇礼两县毗邻,西接康保县,东临承德丰宁县。地形东西狭长,分处坝上高原和坝下山区。辖4镇11乡1区,总人口22万。沽源县矿产资源丰富,初步探明矿藏种类达20多种,除褐煤外,铅

21、锌矿储量280万吨,沸石3160万吨,黑耀岩3亿立方米以上,铀钼矿120万吨以上,具有广泛的开发利用价值。农业上形成了蔬菜、以奶牛为重点的畜牧业、亚麻三大特色主导产业,错季蔬菜、纤用亚麻、脱毒薯等高效经济作物和饲草作物逐年增加;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9万亩;奶牛4万头,小尾寒羊29万只;纤用亚麻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普通亚麻8.6万亩,实现产值1600万元。2014年,全县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9447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9905万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7824万元,同比增长10.7%,居全市第1位;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22、106748万元,同比增长8.4%,居全市第3位。2014年人均生产总值初步推算为23016元,同比增长1.89%。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27569万元,同比增长18.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6956万元,同比增长12.6%。环境质量现状(一)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建项目所区域周边无重大污染源存在。根据调查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分别评述如下:评价区内的TSP、SO2和NO2不存在超标问题,该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好,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评价区内无大的河流,地下水水质良好,氨

23、氮、亚硝酸盐氮、总大肠菌等各项目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的要求。拟建项目所处地段人烟稀少,只有零星居民居住,声环境较好,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域标准。拟建项目所属区域为坝上高原,低山、丘陵地貌;土壤以草甸土和栗钙土为主;项目区植被属于欧亚大陆草原区系,林草植被覆盖率20%左右。主要为草本及灌木,无林地;评价区内有少量啮齿类、鸟类动物,无珍稀濒危动植物。该区存在着草原植被退化、草场沙化、草地生产力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拟建地距离居民区较远(500m),根据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和周围环境状况,主要

24、环境保护目标确定如下: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控制施工期临时占地与植被破坏,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施工期扬尘,保证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使评价区范围内居民不受影响。加强施工期间噪声和运营期风电机组的管理,确保评价区范围内居民不受本项目风机噪声影响。保护区域草地等生态系统。采取必要的生态补偿和生态恢复措施,避免项目建设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加强对电磁场的环境管理,确保电磁场辐射不对附近居民产生影响。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25、3096-2008)2类区域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环境施工期扬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二级标准。2噪声施工期间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运营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3、电磁辐射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磁场限值为0.1mT。总量控制指标COD:0t/a,氨氮:0t/a,SO2:0t/a,氮氧化物:0t/a。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26、):本工程中心位置距离沽源县城约13.7公里,风电场中心地理坐标为1153150.87东,413646.86北。总占地面积为111.28 k。总装机容量200MW。为了满足运输要求,首先要修建道路、平整场地,然后进行风电机组安装,同时还要建一些临时性工程。本期工程总装机规模200MW,共装设66台单机容量为3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和1台单机容量为2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新建一座220kV升压变电站。风电场施工过程见图4-1。修路平整场地修建变电所风机安装建临时性工程风电升压占输电生态破坏、施工噪声、扬尘等生态破坏、施工扬尘、水土流失 图4-1 拟建风电场施工过程示意图(二)主要污染工序:

27、1、施工期本项目的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工程施工期,在施工过程中,风机运输、安装等动用大量机械设备,须平整场地、动用土石方、混凝土搅拌和运输及配套建设临时道路等,将产生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废水、施工垃圾等,尤其是施工过程中将占用大量临时占地,并且由于地表土壤的扰动,将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加重当地的水土流失。2、运营期运营期无工艺废气产生,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排水管道进入化粪池处理后,进入站内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8-2002)表1中一级B标准,经处理后的水排入站外排水沟。在风机运行时,将产生噪声,经类比调查同类项目,单机噪声值

28、在92dB(A)之间。运营期站内职工产生生活垃圾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期:运输车辆、施工车辆、土方开挖NO2、SO2、扬尘少量少量水污染物本项目(污水量438m3/a)COD平均浓度:300mg/l/产生量: 0.131t/a/BOD5平均浓度:200mg/l/产生量:0.088t/a/SS平均浓度:150mg/l/产生量: 0.066t/a/氨氮平均浓度:35mg/l/产生量: 0.015 t/a/固体废物站内职工生活垃圾4.5t/a0噪声风电机组噪声92 dB(A)主

29、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是当地主要的生态问题。施工期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壤扰动后,地表植被破坏,可能造成土壤的侵蚀及水土流失;施工噪声还会对附近的野生动物栖息环境产生影响。生产运行期由于占用土地,会造成当地生物量的减少环境影响分析一.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本项目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施工期需新建场内公路、改建场外公路,塔架基础等涉及土方填挖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对大气环境产生短时限的不良影响,扬尘量大小主要取决于风速及地表干湿状况。若在春季施工,风速较大,地表干燥,扬尘量必然很大,将对风场区及周围(特别是下风向)大气环境中TSP产生

30、严重污染。夏季施工,因风速小,加之地表较湿,不易产生扬尘,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另外,运输车队、施工机械(推土机、搅拌机、吊车等)等机动车辆运行时会排放尾气,由于拟建项目所在地为较开阔平坦,空气流通较好,汽车排放的废气能够较快地扩散,不会对当地的空气环境产生较大影响,但项目建设过程中仍应控制施工车辆的数量,使空气环境质量受到的影响降至最低。施工扬尘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中粉状物料堆放、土方的临时堆存以及车辆运输扬尘等过程。为减少施工扬尘对空气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如下防治措施:尽量不在大风天气条件下施工作业,尤其是引起地面扰动的作业;限制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场地内的行车速度不易超过15

31、km/h;尽量减少临时占地,严禁破坏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外的植被;施工期应对风机基座开挖的土方回填后剩余的土应及时运走,尽快恢复植被,减少风蚀强度。运输石灰、中砂、水泥等粉状材料的车辆应覆盖蓬布,以减少撒落和飞灰。此外,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产生的尾气对局部大气环境会造成不良影响,但是暂时性的,随着施工的完成,这些影响也将消失,因此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水有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人员地租用当地民房,无水冲式厕所和洗浴设施,生活用水主要用于职工日常洗漱,洗漱用水泼洒,不外排。施工废水上清液可直接用于绿化或者厂区道路的降尘洒水,沉淀的泥浆可与施工垃圾一起处理。噪声环境影

32、响分析.源强预测产生噪声的施工项目,主要为风机基础土方开挖和回填、基础浇筑、机组设备运输安装等。施工期噪声对外界影响很小,受噪声影响人群主要为施工人员。但尽管施工区对周围影响较小,工程开工后仍应严格执行有关的条例、规定,使施工场地边界处的噪声值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有关标准。另外,施工运输卡车也将增大道路的交通噪声,卡车进场声级达90dB(A)以上,虽然车辆运输利用现有公路,对附近居民的影响不大,但仍应对车辆行驶时间、行驶路线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注意避开噪声敏感区域和噪声敏感时段,文明行车。本工程施工作业均安排在昼间。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施工机械设备运行噪

33、声,主要噪声源是手风钻和混凝土搅拌机。根据对有关作业场所噪声源强的监测资料,小型混凝土搅拌车为91102dB(A),手风钻在露天作业时为90100dB(A)。施工噪声的衰减计算采用处于无指向性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公式:LA(r)=LA(r0)20lg(r/r0) 根据上式对两种主要施工设备的噪声衰减进行计算,预测结果见表7-1:表7-1 施工机械噪声衰减计算结果(单位:dB(A))距声源距r(m)150100150200250300350400LA(r)混凝土搅拌机1026862585654525150手风钻1006660565452504948从表中可以看出,距声源250m处,噪声即降至55

34、dB以下,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夜间噪声限值的要求。200m范围内不存在居民点,因此,故施工期不存在噪声扰民现象,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小。此外,由于施工车辆的增加将增大道路交通噪声,施工单位应采取措施对施工运输车辆行驶时间、行驶路线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注意避开噪声敏感区域和噪声敏感时段,尽量避免对车辆行驶路线两侧居民产生影响。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和施工垃圾。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为施工工人的废弃物,要求集中堆放,定期清理。建筑垃圾主要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建筑材料,如水泥块、废料和工程土等,要求其集中堆放,及时清运,防止露天堆

35、放产生二次污染。生态影响分析施工期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壤扰动后,地表植被破坏,可能造成土壤的侵蚀及水土流失;施工噪声还会对附近的野生动物栖息环境产生影响。生产运行期由于占用土地,会造成当地生物量的减少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本工程建设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发电机基础开挖、升压站场地开挖平整、临时施工设施区域(风力发电机安装场地及临时施工用地)场地平整、场内公路土石方开挖回填以及整个工程弃渣等环节中。其中场内道路施工和工程弃渣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生环节。本项目既有点状工程,又有线形工程,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要求,划分为风机区防治区、升压站防治区、道路区防治区、集电线路防治区、施工生产

36、生活区防治区五个一级分区,分别进行水土保持措施评价和防治措施布设。一、风机区防治区:(1)风机及箱变基础工程措施:表土剥离2.49h。(2)吊装场地工程措施:表土剥离5.36h,表土回铺7.85h,土地整治13.40h,挡水土埂2200m,干砌石护坡650m;植物措施:种草13.40h,抚育13.40h;临时措施:临时遮盖9700,临时拦挡900m。二、升压站防治区工程措施:表土剥离0.21h,表土回铺0.21h,浆砌石排水沟590m;植物措施:绿化美化0.21h;临时措施:临时遮盖1990。三、道路区防治区(1)施工检修道路工程措施:表土剥离13.87h,表土回铺13.87h,浆砌石排水沟1

37、100m,浆砌石截流沟600m,干砌石护坡1200m;植物措施:草皮剥离0.99h,草皮移植0.99h,种草13.87h,抚育13.87h,生态袋护坡400;临时措施:临时遮盖12042;(2)进站道路工程措施:浆砌石排水沟150m;植物措施:种草0.01h,植树165 株。四、集电线路防治区(1)杆塔基础工程措施:表土剥离0.22h,表土回铺0.22h;植物措施:种草0.22h,抚育0.22h。(2)施工区工程措施:土地整治1.79h;植物措施:种草1.79h,抚育1.79h。五、施工生产生活区工程措施:表土剥离1.20h,表土回铺1.20h;植物措施:种草1.20h,抚育1.20h。临时措

38、施:土质排水沟450m,土质沉淀池1 座,临时遮盖1200。.生态恢复措施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将进行土石方的填挖,包括风电机组轮毂地基的施工、主控室等设施的施工等工程,不仅需要动用土石方,而且有大量的施工机械及人员活动。施工期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壤扰动后,地表植被破坏,可能造成土壤的侵蚀及水土流失等。由于拟建场区均为耐旱、耐恶劣环境的沙地植被,故原有生物量较小,且没有珍稀植物,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植物的总体影响并不大。按永久占地面积采取异地植草的方式进行生态补偿,因此本项目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施工结束后,仍有部分土壤不可恢复而成为永久占地,主要为风电机组基础等,占地

39、为水泥硬覆盖,不会再发生土壤的侵蚀。施工结束后可恢复植草的面积为30.18hm2,在采取种植耐旱草种等恢复措施后,将高于原有土壤植被覆盖率,使土壤侵蚀量大大减小。风电场建成后,66台风机组成一个非常美观、独特的人文景观,这种景观具有群体性、可观赏性,虽与自然景观有明显差异,但可以反映人与自然结合的完美性,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之场区按规划有计划地实施植被恢复,将使场区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的生态环境,不仅可以大大改变原来较脆弱、抗御自然能力差的自然环境,而且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示范推广的作用,使风场区生态环境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可将场区开发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二、营运期

40、环境影响分析: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分析在采取必要的生态保护措施和水土保护措施情况下,运营期基本不会产生二次扬尘和废气,办公楼取暖采用电暖器取暖,不存在大气污染源,不产生大气污染物,因此对环境空气质量无影响。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源强预测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来自于叶片扫风产生的噪声和机组内部的机械运转产生的噪声,其中以风力发电机组内部的机械噪声为主。经类比调查可知,风机转动噪声的源强为92dB(A),故评价噪声源强按92dB(A)计算。预测模式本工程风力发电机组采用1500KW风力发电机组,噪声源强为92dB(A),轮毂距地面65m。由于风力发电机组相距较远,每个风机可视为一个点声源,因此本

41、评价将利用点声源距离衰减公式和多声源叠加公式对营运期噪声影响进行预测,具体计算公式如下:、点声源声压级距离衰减公式Lp=LPo20Log(r/rO)A式中:Lp距声源r(m)处声压级, dB(A); Lpo距声源ro(m)处声压级, dB(A); A环境因素衰减常数,其中包括障碍物、空气、植物等因素造成的衰减。、多声源在某一点声压级的叠加公式式中:n个噪声源叠加后的总声压级,dB(A) 第i个噪声源对该点的声压级,dB(A)预测结果考虑多个声源叠加情况下,声源最大影响预测结果见表7-3。表7-3 风力发电机组噪声随距离衰减情况统计表距声源距离(m)10305010015020030040060

42、0声级值(dB(A))8272.568.062.058.556.048.244.542.3由上表可知,在考虑多个声源叠加情况下,昼间150m外、夜间300m外噪声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区昼间60dB(A)、夜间50dB(A)的标准要求。本项目拟建风电机组周围300m范围内无居民、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因此本项目运营期不会出现噪声扰民问题。卫生防护距离由于国家目前尚无风力发电项目的噪声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但为了保护良好的声环境质量及不影响风电场周围居民的生活,本评价以噪声叠加达标距离为环境卫生防护距离依据,建议风电机组周边500m为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

43、经调查,本项目拟建风电机组周围500m范围内无居民、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但为了保障良好的声环境质量及不影响风电场周围居民的生活,本次声环境卫生防护距离以噪声源叠加达标距离为依据,建议为场界周边500m,即场界周边500m范围内不得再新建村庄及迁入居民。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用水由为生活用水,生活用水主要是站内职工日常生活的盥洗、冲厕。本项目年生活用水量547.5m3(按365个工作日/年计),预测本项目废水排放量为438m3/a(按照用水量的80%计),项目外排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及SS等。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站内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排至站外排水沟。根据同

44、类废水统计数据可知,水污染物不经处理产生情况为:表7-4 水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项 目CODCr氨氮BOD5SS动植物油平均产生浓度(mg/l)3003520015010产生量(t/a)0.1310.0150.0880.0660.004排放浓度(mg/l)601520203废水量(m3/a)438本建设项目所产生的废水,经过隔油池和化粪池处理后排入站内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各污染物排放浓度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8-2002)表1中一级B标准,完全可以达标排放。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运营过程中将产生一定数量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于站内职工的生活垃圾本项目建成后约有25人在此工作办公,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日计,则日产生活垃圾为12.5Kg,年产量约为4.5吨(按365个工作日/年计)。在该楼内设分散的垃圾存放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然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做到日产日清。则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根据某220kV变电所电磁辐射环境污染水平现状监测数据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