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1伊交通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101沟口采石场乌马河林业局伊敏林场145林班19小班伊交通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伊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2.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31831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1伊交通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101沟口采石场乌马河林业局伊敏林场145林班19小班伊交通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伊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1伊交通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101沟口采石场乌马河林业局伊敏林场145林班19小班伊交通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伊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1伊交通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101沟口采石场乌马河林业局伊敏林场145林班19小班伊交通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伊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1伊交通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101沟口采石场乌马河林业局伊敏林场145林班19小班伊交通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伊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1伊交通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101沟口采石场乌马河林业局伊敏林场145林班19小班伊交通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伊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1伊交通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101沟口采石场乌马河林业局伊敏林场145林班19小班伊交通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伊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1伊交通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101沟口采石场乌马河林业局伊敏林场145林班19小班伊交通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伊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2.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伊春交通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101沟口采石场建设单位伊春交通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 刘英武联系人刘艳红通讯地址 黑龙江省伊春市乌马河林业局伊敏林场联系电话13846648180传 真邮政编码153011建设地点乌马河林业局伊敏林场145林班19小班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采掘业B1012占地面积(km2)0.0552绿化面积(m2)总投资(万元)12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7.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6.0%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1.工程概况:伊春交通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101沟口采石场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东部乌马河林业局伊敏林场

2、145林班19小班,行政区划属于伊春市乌马河区管辖。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85626.64,北纬474220.93,直距伊春区火车站3.3公里,南侧0.9km有林业公路与鹤伊公路相通,交通便利。矿山距离最近的居民区约0.8km,中间有山林地相隔。矿区内无各类保护区、水源地等敏感区,附近没有工矿企业,没有工业三废排出,环境质量较好。矿区南侧约1.2km有红旗河,由西向东流入汤旺河,河宽10米左右,年平均流量为 1.9m3/s。2.采场规模和内容:该项目位于伊敏林场施业区145林班19小班内,工程总占地面积0.0552km2,森林分类类型为商用林,林地现状为无林地。本采石场于上世纪80年代末

3、就已经开采,后停产,留有掌子面一处。根据伊春交通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101沟口采石场资源/储量检测报告(伊春市地质勘查队,2012年9月4日)中确认的储量,目前剩余储量为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级)65.47万m3,可采深度为标高402-315m之间,年计划开采矿石10万m3,服务年限5.0年。此次改造内容:铺垫场区运输道路,维修办公用房,维护电力线路等,并进行开采活动。工程总投资120万元,全部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矿区由四个直角坐标拐点圈定:矿区拐点坐标为: 1、X1= 5285947.695, Y1=43955425.967;2、X2= 5285947.695, Y2=43955655

4、.967;3、X3=5285707.695, Y3=43495655.967;4、X4=5285707.695, Y4=43495425.967。露天采场终了底长60m,底宽40m。露天采矿场最高开采标高400m,最低开采标高310m,露天矿最大采深87m。矿山年产花岗岩矿石量为10万m3/a(松散体),依据其探明储量约65.47万m,开采服务期为5.0年。开采方式开采方式确定采用中深斜孔微差松动爆破工艺,分层台阶式露天开采,汽车运输,年用2#岩石炸药4吨,由公安部门押送。露天采场总出入沟口布置在露天采场的南侧,开拓采用汽车运输单壁路堑移动式开拓,采场内采用铲车运输。主要机械设备和工程主要原辅

5、材料见表1。表1 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作业类别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台)采矿设备凿岩机76551大块石破碎液压锤1装载机50型1空压机W2.8/5、V-7/7各1汽液联动潜孔钻机KD1001应急供电设备柴油发电机PF20GF25KVA20KW1其 它20t自卸汽车1洒水车1生产水箱10吨2水泵V=1t、H=30m1矿山采剥比推算约为0.131,剥离总量为1.3万m3。项目区域属低山丘陵地貌,地下水位较浅,根据多年土地复垦研究成果,确定项目占地后,除边缘裂缝密集处林灌植被生物量有一定的影响,绝大部分的生物量没有明显降低,其他林地内的林木单产减少量也在5-20%之间,对物种的多样性没有明显的影响。在其边

6、缘的地带,降水资源的利用率,由于水土流失加剧而有所降低,但不会导致区域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和土地荒漠,工程影响范围内无自然历史遗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水源地保护区等。3. 辅助工程矿山附近有电力线路通过,根据负荷计算P30=15.36KW,S30=18.48KVA,可满足生产用电需要量,自备20KW、25KVA柴油发电机组一套,作为采矿用电设备和采场照明及生活附属设施的应急供电电源,预计年耗柴油0.02吨。矿山生活用水由山下运送,生产用水主要利用矿坑涌水。由于矿山规模小,用水量不大,仅为12m3/d(生活用水1.5m3/d,生产用水10.5m3/d),水量能满足要求。排水系统,因厂区在山上,

7、且生产废水中无主要污染环境的成分,所以厂区地表雨水采用明沟及自流的形式就地排水,生活废水沉淀后回用于采场。室外设旱厕,定期清掏用于农地堆肥。矿山需维修公共办公用房以及仓库用房约100m2,位于采场东南侧300米处。高位水池和消防水箱(各10吨容积)布置在采场西侧30米处。排土场位于矿区北侧50m处,剥离表土和废石全部存放在排土场。矿石堆场布置在采场南侧边界50m处。在采场西南部80米处设置避炮室,门面向东,毛石墙体,屋面原木支撑,上部铺设钢板,便于随掌子面的推进而移动。详见总平面布置图。项目投产后,采用间断工作制度,冬季不生产,生产时间为每年4-10月份,年生产180天,每天一班,每班8小时,

8、劳动定员为10人,其中:生产工人8人,服务管理人员2人。 4. 经济损益分析本项目总投资120万元,税后年净利润为70万元,投资回收期1.7年。项目环保投资7.2万元,占总投资的6.0%。可见,项目的建设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可以安排部分社会待业人员,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5.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原址为乌马河林业局伊敏林场林业施业区,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开采,现状遗留约1530米采坑掌子面,内见到裸岩、裸地,水土流失轻微。矿区原址森林分类类型为商品林,林地现状为无林地,林分类型是杂木林。因林区长期开发采伐,矿区内已经看不到高大树木,地

9、表绿色植被复盖率高,植物群落以灌木为主要群种,在评价区内基本无人为活动,无任何污染源等特点。主要环境问题是开采区有轻微水土流失现象。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 地理位置伊春交通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101沟口采石场,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中东部乌马河林业局伊敏林场145林班19小班。直距伊春区火车站3.3公里,南侧0.9km有林业公路与鹤伊公路相通,交通便利。乌马河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小兴安岭南部之东南坡,地理坐标为东径1283510-1291257,北纬471900-475710,东与美溪林业局相依;北与五营、上甘

10、岭、友好林业局毗连;西与翠峦、铁力林业局毗连;南与带岭、南岔林业局搭界。东西宽约48公里,南北长71公里,局周界长达264公里。2. 地形、地貌和地质(1)地形、地貌:矿区地貌属于小兴安岭南部低山丘陵地带,区域地势西北较高,东南稍低,平均海拔436.6米,一般坡度在5-20度之间,局部地区最大坡度达40-50度。矿区大地构造位于兴安岭-内蒙地槽褶皱区,伊春-延寿地槽褶皱系汤旺河-关松镇隆起的东北端。属于小兴安岭褶皱带的边缘部分,地质情况较为复杂,主要岩层有花岗岩、流纹岩、安山岩、闪长岩、石英砂岩等。土壤类型有温带的地带性土壤,暗棕壤和非地带性土壤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2)矿体围岩:矿体围岩

11、为安山玢及花岗闪长岩,与矿体的岩性相同。(3)矿体特征:氧化矿风化以后呈松散粒状,原生矿未见风化。矿体上部覆盖层从上至下为:腐殖土层,由褐色、黑褐色的腐殖土及根系组成,厚约0.5米,地质松散;残破积层,由黄色亚粘土、碎石、风化砂等组成,砂和碎石成分与下伏基岩相同,平均厚1.5米;风化基岩及碎裂花岗岩,位于矿体顶部,因风化较强,可视为覆盖层,厚度达1.5m。(4)矿石构造及成分:矿石为块状构造,全晶质中性深成岩。主要成分为:钾长石含量小于10%;石英含量小于20%;暗色矿物质含量在20-30%;浅色矿物质含量在65-75%。矿石化学成分:介于酸性、基岩性之间,二氧化硅含量为52-65%;氧化铁、

12、三氧化二铁、氧化镁各约3-5%;三氧化二铝约16-17%;氧化钠3%;氧化钾2%。(5)水文地质:矿区最低开采标高为310米,远高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260m)未来开采的矿坑将不会受到地表水的影响。矿区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纪坡积及冲积物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第四纪分布于矿区东部,水位埋深2.20m,涌水量4.5m/h,节理裂隙发育但含水微弱,各含水层水量均受大气降水补给的影响,水文地质较简单。水化学分析:无色、无味、无嗅、无可见物,pH值7.0,总硬度0.08g/l,矿化度0.15/l,水化学类型HCO3CL-CaNa型。(6)矿区工程、环境地质:矿床内围岩、矿石均为块状坚硬岩石,矿体上部为第四系

13、坡积层及岩石本身风化层,矿体下部为花岗岩基岩部分,节理裂隙不发育,矿石呈块状,矿体稳定、完整,设计的矿场边坡稳定。矿区范围内历史上无地震、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灾害记录,根据资料,当地地震烈度小于6级,不需设防。设计开采台阶控制在8-15米,边坡角控制在60以内。(7)、采技术指标:根据设计资料,该矿山矿石回采率大于85%,损失率小于5%,矿体开采剥采比0.131,贫化率可视为0。3. 气候和气象矿区位于寒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区,是小兴安岭寒冷多雨分区。具有冬季漫长干冷,夏季短而多雨,春季风大少雨易旱,秋季易涝低温,时常有霜害、冻害发生。年平均气温1,极端最高气温35.1,极端低温-43.1,年均

14、降水量500-650毫米,多集中在6-8月份,年蒸发量900-1057毫米。本区受冷、暖环流和小区域地形影响,全年风向、频率不尽相同:秋、冬两季为西北风,春、夏两季为西南风,全年主导风向W,年均风速1.9米/秒。年均日照时数2375.2小时。无霜期较短,平均为111天,结冰期平均235天,平均冻深2.42米,最大冻深2.9米。4. 水文区域属小兴安岭隆起褶皱带的侧翼,总的地势是南和东北部较高,中间较平缓,沿河谷地段有积水现象。全境属低山丘陵地区,有较多带片的草甸和沼泽地分布。境内河流有五条,以汤旺河最长,次为伊春河,东部伊敏河内的红旗河、北部伊东河。南部有乌敏河,此三条河最终均汇入汤旺河。项目

15、区域内附近主要水体为红旗河,由西向东流入汤旺河,河宽10米左右,年平均流量为 1.9m3/s。主要由山体地表径流和大气降水为补给。根据地质资料提供的有关数据,露天开采时涌水很少,未来露天采矿场主要充水来源为大气降水,大气降水直接补给冲击砾石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外含水层形式排泄,形成地表水排入河流。采场正常涌水量为106m/d,最大涌水量185.5m3/d。5. 植被及生物多样性本区属长白植物区系,小兴安岭亚区,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为针阔叶混交林带,林木蓄积量百万立方米以上,其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云冷杉、黄菠萝、胡桃秋、水曲柳及桦、榆、杨、椴等。山产品储量大,有党参、刺

16、五加、五味子、防风等百余种名贵药材,还有驰名中外、药用食用俱佳的蜂蜜、蕨菜、榆黄蘑、木耳等山特产品。本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查明的有磁铁、铅锌、钼水晶、溶剂灰岩、白云岩、锰、硼、镁等9种矿体,有提炼利用价值的伴生矿铜、硫、砷、银、镍、镉、铟、镓、硒、锑、铀、石英等12种,共5个矿产地,中小型5处,矿(化)点8处。该项目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乌马河林业局伊敏林场145林班19小班,地类为无林荒地,林分类型是商品林。该区域内及周围地区有国家二级保护兽类2种:黑熊、猞猁; 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6种:金雕、花尾榛鸡(飞龙)、鸳鸯、苍鹰、松雀鹰、普通鵟。有省级重点保护兽类3种:赤狐、狼、豹猫;省级重点保护

17、鸟类14种:绿翅鸭、绿头鸭、白眉鸭、雉鸡、鸢、黄脚三趾鹑、黑水鸡、赤翡翠、三宝鸟、黑啄木鸟、白背啄木鸟、灰山椒鸟、黑枕黄鹂、灰喜鹊;有省级重点保护蛙类3种:花背蟾蜍、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拟占用林地内,没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珍贵树种以及黑龙江省重点保护的野生药用植物。社会环境概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乌马河林业局是政企合一机构,局和区隶属伊春林业管理局和伊春市政府双重领导,局址设在乌马河镇,距伊春市七公里。本区自日伪时期就开展了对森林资源的开采,本区有三个林场和八个经营所,此外还有两个木材加工厂、刨花板厂、三个综合利用木器加工厂。在经济方面,改变过去单一生产木材,经济

18、难以发展的被动局面,确定了“以林为本、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以多致富,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全区现有可耕地1555公顷,可开垦荒地6872公顷。2011年全区粮豆薯总产量达2981吨;多种经营产值实现6151.7万元,年增长21%。2011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18亿元,财政收入实现1025万元,年均分别递增17.3%和16.5%,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全区林产工业产值实现6282万元,五年增长1.6倍。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实现了跨跃式发展,产值分别达745万元和4900万元,五年分别增长88.6%和16.4倍。全区非国有经济增加值实现6433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6%

19、。年居民人均收入2627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亿元,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14.6平方米。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乌马河区37098人,辖区面积121112公顷,其中林地面积约107474公顷。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环境空气:本区目前未开展环境空气质量例行监测。区域内绿化情况较好,植被覆盖率高,全年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地表水环境:红旗河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和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补充

20、标准(DB23/485-1998)类水体功能区要求。地下水环境:从卫生防疫部门的检测看来,该区水源地地下水水质较好,未受到污染,只有细菌指标超过生活饮用水标准,在进行消毒处理后可作为饮用水。声环境:项目所在地为山区,区域噪声可以达到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的要求。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保护附近地表水体功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保护当地的地下水不受污染,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2)控制本项目运行期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总量,保护项目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达到(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3)

21、控制本项目运行期噪声源的排放,保护项目区的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4)控制本项目运行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项目区域内生态环境的质量。(5)控制本项目运行期对林地的占用面积,在服务期满后,做好林地生态恢复工作,尽量减少水土流失。(6)控制本项目运营期的水土流失。评价适用标准环 境 质 量 标 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类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1类标准。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GB 123482008工业企业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1类标准。 GB162971996大气

22、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总 量 控 制 指 标该项目建设年排放工业粉尘0.18,因此,本项目建议工业粉尘总量指标为0.18t/a,由企业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划拨或通过污染物总量交易获得。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地表剥离扬尘、噪声、弃渣、植被破坏地面清理植被破坏服务区各类建筑基础开挖厂房道路建 设设备安装绿 化扬尘、噪声、废水、弃渣工艺流程简述(图示):主要污染工序:1.场区开采,改变原有自然生态环境,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2.对森林生态景观和功能的破坏。3.生产期放炮、凿岩、铲装产生粉尘、火药烟雾对周围环境空气造成影响。4.生产期各种机械设备工作产生噪声污染,以及开采产生的废石对环境

23、的影响。 图-1 施工期施工工艺产污环节凿岩爆破铲装堆场外运销售图-2 运营期工艺流程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 染 物名 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mg/m3)排放浓度及排放量(mg/m3)大气污染物爆破粉尘、炮烟在凿岩及爆破的瞬间产生的粉尘浓度经类比300-400mg/m3之间。类比同类企业得知,预测年产生工业粉尘3.43。采用湿式凿岩及水封炮眼等方式加以控制,可降低粉尘浓度95,预测工业粉尘排放量为0.18t/a。水污染物开采区径流生活废水悬浮物 COD氨氮SS受大气降水和开采深度限制,水量无法定量预测0.0216万t300(mg/l)35(mg/l)20

24、0(mg/l)部分回用后排放回用不对外排放固体废物开采区采掘废石生活垃圾8000m0.15t/a回用不对外排放消毒后填埋噪声凿岩及放炮爆破瞬时噪声,经类比,噪声强度在65110分贝之间。其他无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见下页矿区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占用林荒地用地面积约为0.0552km2,造成天然植被和林木的丧失及岩石裸露及地层结构改变等一系列问题。该矿开采区以外区域树种为次生林,主要树种有杨木、桦木、柳树等,树龄在810年左右,无珍贵树种如黄菠萝、水曲柳等。开采区内占用土地为林荒地,均为上世纪50年代采伐过的林地。开采区土地使用类型在上世纪50年代末首次开采时就已发生了变化,现以逐步稳定

25、,与区域生态环境相融合,不会造成该地区生态结构改变和破坏,可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开采区野生动物种类很多,据调查主要有野猪、狍子、山鸡、野兔等,但由于林区开发50年,野生动物已不多见。矿山开采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打通动物迁移通道,教育职工严禁捕杀野生动物,尽量降低由于施工队伍进驻、机械设备的使用造成的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开采区由于已造成0.0552km2林地植被破坏,岩石裸露,地表腐植土在雨季和大风天易造成水蚀和风蚀的水土流失现象,企业应本着“边开采、边恢复”的原则,避免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堆石场应采取集中堆放,禁止随意扩大占地面积,以利于植物的生长,加速自然演替的进程。此外,废石堆集场地应

26、分片逐段使用,切忌大面积开挖,造成当地生态环境地无序破坏。本项目场区内不设住宿生活区,厕所为农村常见的旱厕,定期清掏堆肥,少量生活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采场,无生活污水排放。经现场勘察、走访调查分析,矿山生产区距最近居民区最近约0.8km,其爆破和铲装、运输噪声对居民区影响轻微。开采区与居民区有山林地相隔,且处于密林深处,均不在主要公路、铁路可视范围内。投产后不利影响最突出表现在矿石的运输,造成公路交通流量增加,运输噪声对附近居民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应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避免或减缓。该项目投产运行期和服务期结束后应采取的生态恢复措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包括防止生态环境破坏措施和防治污染两个方面。对可能

27、出现的生态影响应积极地采取保护和减缓措施,制定详细的保护计划,削减项目运行时对人群和生态系统的负面效应,可以从避免、减小、矫正、保护和补偿五个方面考虑。具体到该项目,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工作。(1) 合理设计,加强施工管理,把项目建设引起的难以避免的植被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注意对脆弱植被的保护和对环境条件恶劣的局部地区的植被的保护,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对采区周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使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2) 减少水土流失,严格控制目的性不强的地表剥离,加强项目完成后对破坏植被的恢复。(3) 加强建设项目废弃物的管理,在重视生产的同时,要做好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工程和职工劳动安全保障工

28、作,尽量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和职工自身健康的影响。 (4) 建全管理体制,由于生态系统影响往往具有跨部门、跨地区的特点,应当建立职责明确、便于协调的管理体制,以利生态资源的保护、管理。(5) 加强生态环境意识宣传,提高员工的生态环境保护素质,使其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并为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生态环境影响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环境影响分析1.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本建设项目建筑施工阶段的主要环境影响有扬尘、噪声、污水和固体废物。(1)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由于建设过程中涉及较大面积的地表裸露,将导致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现象,从而对相应的土壤结构等产生潜在的危害。这种土壤侵蚀、水土流

29、失现连雨季节和大风频发的季节会变得更为突出。对此,必须注意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问题,避免因大面积开挖而造成地表层破坏而导致水土流失。(2)施工扬尘的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建设期扬尘是一个重要的大气污染因素。建设施工过程中因挖填方、建材(砂石、水泥)运输装卸、堆放、搅拌浇砌等作业,均会产生一定量的扬尘。按起尘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对于施工中的扬尘可采取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但无法根除扬尘的发生。尘粒在空气中传播扩散与风速有关,也与尘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粒径较大的颗粒,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沉降,粒径较小的尘粒影响范围大一些。试验结果显示施工场地采用洒水抑尘,每天45次,车辆扬尘量可减少70,

30、施工场地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但建设期扬尘的产生还是无法根除的,故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短暂影响。对此,应加强建设期的环保管理,尽量减少扬尘的产生。(3)施工噪声的环境影响分析不同的施工阶段,使用不同的机械设备,因而产生不同施工阶段的噪声。不同施工设备产生的设备噪声如下(表2)。在多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各台设备的噪声互相叠加,但叠加后的噪声值也就增加35dBA,一般不会超过8dB。单台建筑机械作业时,可视为点声源,当距离增加1倍时噪声降低6dB,表3中r称干扰半径。建设期环境噪声评价标准,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标准执行。表2 主要施

31、工机械设备噪声强度序号施 工 机 械测量声级dB(A)测量距离m1挖 掘 机79152压 路 机73103铲 土 机75154自卸卡车7015表3 建筑机械干扰半径阶 段噪 声 源r55r60r65r70r75土石方挖 掘 机190120754022比较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和表6-2可见,一般情况下,白天施工场界噪声不会超标,白天施工可基本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但在夜间施工时可能会场界噪声超标。因矿区附近0.8公里内无噪声敏感点存在,有山体相隔且处于山林内,故对外环境影响较小。(4)施工期废水及固废影响分析废水影响分析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是本项目建设期主要

32、水污染源,施工人员按11人计,每天生活用水量按30升/人计,生活污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本项目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污染物排放如表4所示。表4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用水量(t/d)污水量(t/d)BOD5(kg/d)CODcr(kg/d)0.330.260.250.3若施工废水处理不当或直接任意排放,则会造成附近水体污染。故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的管理,可考虑设置临时化粪池或租用环卫部门的流动厕所。施工场地要硬化,场界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废水须经沉淀池沉淀处理,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固废影响分析建筑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弃土、建筑废弃物,若处置不当,遇暴雨、降水等会被冲刷流失,堵塞下

33、游河道。本项目挖方量较大,挖方产生的大量弃土除少量可用于场地现场回填外,其余大部分则须按有关部门要求运至指定地点综合利用或填埋处理,不得随意抛弃。同时,要求建设施工单位加强施工管理,规范运输,不得随路洒落,不得随意堆放弃土和建筑垃圾;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回收、清理多余或废弃的建筑材料或建筑垃圾。同时,在项目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也有少量生活垃圾(3.3kg/d)排放。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应及时收集,可纳入工地附近所设垃圾箱内,并统一掩埋处理。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由于占地面积较小,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总体上没有影响,但对占用林地小区域而言乔木总量有所减少。矿区采用露天开采方

34、式,破坏植被面积约为5.52公顷,造成天然植被的丧失,及岩石裸露及地层结构改变等一系列问题。矿区原址地类为商品林区,林分类型是无林地及次生幼龄针阔混林,下木为柞树,平均高1米,覆盖度1%,分布状况不均,下草为新月草等,覆盖度30%,分布状况不均。经现场走访踏查,该区域内没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和珍贵树种,及黑龙江省重点保护的野生要用植物。矿区采矿场被初步开采,地表已进行了剥离,所以矿场施工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基本无影响,不会造成该地区生态结构改变获破坏,可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开采区野生动物据调查有野猪、狍子、山鸡、野兔等,但由于林区开发60多年,野生动物已不多见,但矿山开采也应采取必要的保护

35、措施,打通动物迁移通道,教育职工严禁捕杀野生动物,尽量降低由于施工队伍进驻、机械设备的使用造成的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该地区地表植被覆盖较好,水土保持良好,开采前有轻微水土流失现象。由于矿山建设造成5.52公顷林地植被破坏,岩石裸露,地表腐植土在雨季和大风天易造成水蚀和风蚀的水土流失现象,企业应本着边开采边恢复的原则,避免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排土场和储料场,采取应集中堆放,禁止随意扩大占地面积,作业面边采边进行封场覆土,以利于植物的生长,加速自然演替的进程。此外,废土石堆集场地应分片逐段使用,切忌大面积开挖,造成当地生态环境地无序破坏。(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在爆破、开采、装卸、堆场等处会产生扬尘

36、和粉尘,据类比调查,扬尘点均为无组织排放,其中爆破过程还有炸药的爆炸废气产生。据类比调查分析,矿山产生的扬尘没有一个切合实际的模式进行估算,该部分粉尘需要及时采取洒水等措施防止高浓度扩散。类比同类企业,预测年产生工业粉尘3.43,采用湿式凿岩及水封炮眼等方式加以控制,可降低粉尘浓度95,预测排放量为0.18t/a。该项目爆破过程还有少量NO2和其它气态污染物产生,由于该矿区地处距居民较远的山坡,四周大气扩散条件较好,且爆破次数较少,产生的废气量也较小,因此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3)废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所产生的废水有抑尘水、采矿场地排水和生活污水。抑尘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排入大气,基本不产生废水

37、。采场排水为基本无污染水,经沉淀后外排或浇洒林地。本项目生活用水为270t/a,生活污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共产生污水216t/a,全部回用于场区内抑尘或绿化。场区内厕所为农村常见的旱厕,定期清掏,堆肥处理。(4)噪声环境影响分析5矿区开采噪声源是放炮、挖掘机、运输矿石的汽车。爆破在年生产期内进行2次,瞬时噪声严重超标。因矿区距最近居住地0.8公里,中间有山林地相隔,且处于山林内,故对外环境影响较小;挖掘机声级值在80分贝左右,又在矿坑内作业,矿坑地表以下,厂界噪声可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运输汽车属流动源,只是瞬时影响周围环境。(5)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该项目固废主要来自剥离等生产

38、过程中产生的废土石及少量生活垃圾,整个运营期内产生量为0.8万3,表层腐殖土和其它废土石需分开,可暂存于排土场内,用于项目服务期满后回填废采坑。排土场东侧上游外围修建排水沟,西侧下游建挡土墙,底部设置排水孔,以防止雨季汇流水冲刷排土场而引起水土流失。建设单位必须加强固体废物的存放管理等工作;严禁随意扩大堆石场面积、废土石乱堆乱放,造成固体废物污染周围环境。生活垃圾采用垃圾箱集中分类收集,消毒后填埋。(6)安全防护措施(1)对边坡岩体进行详细勘察分析,合理选择露天边坡参数,设计阶段高度10米、边坡角(40度,最大60度)、安全清扫平台(6米),符合安全规程有关要求。(2)在最终边坡附近爆破采用微

39、差控制爆破和预裂减震措施,严禁采用大爆破,以免边坡失稳。设置爆破飞石警戒区300米,专人看护,设警示标识。(3)邻近最终边坡的采掘作业按设计确定宽度留设安全、运输平台,保持安全坡面坡度,不得超挖坡底;每个阶段采掘结束时,平台上的疏松岩土及坡面浮石进行清理并组织验收。(4)建立健全边坡管理和检查制度,配备专职人员对边坡进行定期定点观测,并及时提供边坡稳定性分析资料,发现潜在滑坡危险地段及时加固;采场工作帮每季度检查一次,不稳定区段在暴雨过后及时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对运输和行人的非工作帮,定期进行安全稳定性检查,发现坍塌或滑落征兆,及时处理,并上报主管部门;发现边坡有大规模坍塌征兆时及时撤

40、出坑内作业人员和设备。(7)爆炸物品运输使用风险分析本工程不单设爆炸物品的储存库房,按当地公安部门要求,由公安部门批准的专业车辆和人员按每1-2天需要量送货到石场,不在场区存放.运送车辆因撞车、翻车等交通事故可引起爆炸、危及沿途居民和路人的突发事故,因此,运输中要科学管理,严禁炸药与导爆器材混运,加强对司机和押运人员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知识教育,建立健全爆破器材装、卸、运、使用的安全规程、运输交接清单等风险防范措施,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规定执行。爆破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批准的爆破作业设计说明书进行作业;爆破现场必须按标准设置避炮室,并设置警戒线、明显的爆破警示信号、警示旗

41、及人员站岗拦截等措施;大风、雷雨天禁止爆破作业;工人要佩带安全防护及劳动保护用品,避免爆炸风险事件的发生所引起的不良环境影响。根据本项目安全评价报告,爆破警戒范围采场南侧下山坡方向为300m,其余方向为200m。3.服役期满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项目开采期满后,由于开采及废弃物堆放等对环境还存在一些潜在的影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1)由于项目地处山区,局部的地表岩移和垮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地表岩土侵蚀速度,增加边坡泻溜、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危险性,所以开采完成后采空区的影响应引起注意。(2)本建设项目属小型矿山采区,如有废弃物堆未加设挡护墙,在些高危边坡区,可能会有小型泻溜和泥石流发生。有挡护

42、墙的废石堆,也存在着经不住特大暴雨、山洪冲击而形成大规模泥石流的潜在危险。废土堆不但破坏了植被、生态景观,而且存在着泻溜、滑坡,并构成发生大规模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危险。为减少对项目附近生态环境的影响,协调好开发和保护关系,资源的开发方法、工艺,如果做到科学合理,不仅可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能对矿山环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所以选择好环境影响最小的资源利用最充分的资源开发方案,坚持在“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基本方针,基本可做到保护资源和环境的作用,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补偿”的原则,落实排污费征收、矿山恢复和土地复垦保证金制度(由采

43、矿许可证颁发机并收取,专款专用)。项目管理人员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力求采矿、环保、水保综合治理同步进行,采石破坏了植被,引发了水土流失,台阶式开采要求为防治水土流失创造条件,水土保持既防治了水土流失,也为安全、卫生、文明生产创造良好环境。矿山服役期满后,必须制订复垦计划,利用废石场的表层土、废石回填露天采坑,组建专门队伍,配备专项资金,加强矿区绿化工作,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因此,通过以上措施,项目对项目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污染防治对策该项目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施工期为0.5年,开采服务期5年。1.施工期的污染与防治本项目施工期为内,主要完成建筑物和道路施工,以及地表剥离,地

44、表建筑物包括库房、办公室、修理间等。上述工程施工中将有废水、废气、粉尘、废弃物,破坏植被等环境问题。施工中污染防治措施如下:(1)废水:施工中主要疏干矿坑涌水和天然降水,其水质主要为泥砂、SS,分别排入简易沉淀池,经沉淀后上清液经排水明渠外排,排水水质符合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沉淀池沉淀污泥定期清理后送排土场堆存。设防渗旱厕,定期清淘用于积肥。职工洗漱水用于采场、道路抑尘。(2)废气:施工中废气主要来自柴油机组、挖掘机,露天剥离、运输扬尘等,其主要成分为粉尘、SO2、H2S等。露天开采由于受大气降水、当地风速及矿体本身的性状等因素影响,其施工粉尘产生量难以定量。(3)固体废弃物:

45、施工期新产生固体废弃物0.06万吨,统一堆放在排石场内,露天矿采完后,其未风化、高强度废石可加工分级后,用于地面建筑、修路用石,其余用于服务期满后填充露天矿坑。剥离和占地的采伐林木的桠枝和树根集中堆放晒干后做炊事燃料。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经消毒后就地填埋,防止污染环境。(4)噪声污染:主要来自爆破、挖掘机、柴油发电机、运输车辆等,因距矿区附近0.8公里内无噪声敏感点存在,有山林地相隔,且处于山林内,故对外环境影响较小。(5)生态环境影响:施工占地面积5.52公顷林地,均为中龄林。施工中严格按批准的占地界限文明施工,不得砍伐和破坏计划外林木和植被。2.营运期污染与防治本项目开采规模为10万m/a,

46、服务期5年,其污染与防治分述如下:(1)废水污染与防治本项目所产生的废水有抑尘水、采矿场排水和生活污水。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有采场涌水和天然降水,其水质主要为泥砂、SS,分别排入简易沉淀池,经沉淀2小时后上清液部分用于生产用水,其余部分经排水明渠外排,排水水质符合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沉淀池底泥定期清理后送排土场堆存。采区上边沿设置拦水坝、截洪沟,周围设引水沟,以防止外围地表积水进入采坑。因为生活污水量较小,可将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入沉淀池,经沉淀后用于场地及路面洒水抑尘。矿山不建浴池,职工按规定发放洗浴津贴。矿区设防渗旱厕,定期清淘积肥。(2)废气污染与防治营运期主要大气污染物是爆破、挖掘、装车、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挖掘机、应急柴油发电机、汽车产生的烟尘、SO2、NO2,本评价提出以下防治措施:作业面湿式凿岩、水封炮眼、洒水降尘。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