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中田村小公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公告2577.doc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31995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中田村小公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公告2577.doc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中田村小公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公告2577.doc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中田村小公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公告2577.doc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中田村小公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公告2577.doc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中田村小公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公告2577.doc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中田村小公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公告2577.doc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中田村小公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公告2577.doc环评报告.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报告表编号 2015 年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中田村小公园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人民政府 编制日期: 2015年 9月21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

2、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项目名称: 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中田村小公园建设项目评价单位: 河源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公章)评价单位法人: 项目负责人: 评价人员情况姓 名从事专业职 称上岗证书号职 责签名陈金纯环境科学高级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登记证编号:B28250010300(环评)岗证字

3、第B28250009号审 核 李导玉环境科学高级工程师(环评)岗证字第B28250013号复 核黄世裕环境工程助理工程师(环评)岗证字第B28250015号编 写 赖 燕环境工程参 与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中田村小公园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人民政府法人代表罗中正联系人陈聪城通讯地址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中田村联系电话13827892585传 真邮政编码517000建设地点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中田村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公园(V169)占地面积(平方米)7020建筑面积(平方米)50总投资(万元)173.82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

4、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5.75%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年 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中田村小公园建设项目位于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中田村,该公园的建设旨在为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中田村民提供一个休闲放松、修身养性的好去处,同时进一步提升当地文化形象。项目的建设及投产后,均会对该地区自然和社会环境产生有利和不利、短期和长期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要求,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业主委托河源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业主委托后,评价单位对项目现场及周围进行

5、了实地踏勘和环境状况初步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并依据项目特性编制完成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2、项目位置项目位于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中田村。项目坐标:N:23 3301.38 ,E:1143714.36。项目周边情况如下:北面为散户居民点,东面为大简河,隔河为中田学校、田地及散户居民点,南面为田地,西面为田地及散户居民点。地理位置示意图及周边情况见附图。3、建设内容项目占地面积约7020m2,总投资173.82万元,拟建设一个可供村民休闲放松、修身养性的场所。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景观人行拱桥、四角凉亭、六角凉亭。主要建设内容及配套设施见下表:表1 公园项目及配套设施序号项目计量单位数量1景观人行拱桥个1

6、2四角凉亭个13六角凉亭个14广场砖地面m2211.355停车场C25混凝土地面m290.776铺设C25混凝土地面m2302.1272.4m透水砖人行道m2148.5981.2m透水砖人行道m2100.279芝麻灰花岗汀步小道m112.1810河边段护栏m377.2611大理石桌张512大理石靠背凳张174、给排水系统本项目用水由市政管网供给。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经收集后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道;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送往河源市源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5、供电规划本项目用电由市政电网供给。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位于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中田村。项目周

7、边情况如下:北面为散户居民点,东面为大简河,隔河为中田学校、田地及散户居民点,南面为田地,西面为田地及散户居民点。根据项目周围原有污染情况调查,项目主要受机动车噪声及尾气影响较为明显。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项目所在地河源市市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其范围在东经1141511450,北纬23402410之间,东接梅州市、汕尾市,南邻惠州市,西连韶关市、惠州市,北与江西交界。全市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河源市是京九入粤第一市,又是广东省拥有铁路最长的市;京九铁路、205国道、广梅汕铁路、105国

8、道、河惠高速公路构筑了河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粤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2、气候概况河源市位于北回归线北缘,广东省中部偏东,东江、新丰江纵贯全境,山地和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95%。这里长夏短冬,年平均气温21.2,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2.0,极端最低气温-3.8;7月-8月最热,平均气温28.2,极端最高气温39.0;全年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的日数平均为16.6天。年平均降雨量1965mm,86%集中在3月9月份,其中3月-6月雨量均在340mm以上,而11月、12月均不到37mm。全年月平均降水日数均在11天以上,其中5月、6月各为20天左右,11月最少,不到5天。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均可

9、出现降雪天气,但机会极少,年平均降雪日数仅为0.2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相对湿度年变化较大,3月-9月各月相对湿度为79-84%,其余各月均在69%-75%。风向季节变化明显,4月8月多南风,1月3月及9月-12月以北风为主,各月均以静风频率为最高,8月-10月为40%44%,其余各月均为31%37%,年平均风速为1.5m/s,各月风速变化不大,在1.2m/s1.7m/s之间。全年日照时数为1790h,3月日照最少,仅108.8h,7月-10月均超过200h。全年各月均可出现雾,年雾日为4天。雷暴终年可见,入夏后逐渐增多,8月达高峰,全年雷暴日数为83天,最多年达106天。其主要气候参数

10、如下:(1)年平均气压1009.0hPa夏季平均气压1001.0hPa冬季平均气压1016.4hPa(2)年平均地表温度21.2极端最高温度39.3极端最低温度-3.8(3)年平均相对湿度77%最热月月平均湿度81%最冷月月平均湿度70%(4)年平均降水量1965mm一日最大降水量399.3mm一小时最大降水量96.2mm(5)夏季主导风向南风冬季主导风向北风年平均风速1.5m/s三十年一遇最大风速22.6m/s(6)年平均大风日数2.1天年平均降雪日数0.2天年平均雷暴日数83天3、地形地貌河源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占53%,丘陵占36%,谷地和平原占11%。全市山势分别向东江、新

11、丰江倾斜,罗浮山脉呈现东北-西南方向斜贯本境,九连山脉由和平、连平向西南延伸至广州白云山。紫金东南部山地属莲花山支脉。连平县的黄牛石,海拔1340米,是全市最高峰。河源山地、丘陵大部分海拔较低,坡度在30以下,宜植面积90%以上。河源有三大台地平原:灯塔盆地,位于东源县中部,连平县东南部和和平县西南部,面积1941平方公里;川南盆地位于龙川县南部、东源县东北部,面积1000平方公里;源城盆地位于源城区及紫金县西北部,面积1230平方公里。丘陵主要分布在三大盆地四周。4、水文特征东江是河源市最大河流,发源于江西,由北向南,经和平、龙川、东源、市区入惠州。新丰江是东江最大支流,发源于新丰县,汇连平

12、水、大席水、忠信水、游溪水、锡场水、客家水等二级支流,在河源城区东部注入东江,全长163km,流域面积5813km2,水能理论蕴藏量131.71万千瓦,现已开发57.6万千瓦。境内尚有柏布河、七礤河、东埔河等一级支流和山区性河流,水力资源丰富。1960年建的新丰江水库,湖区总面积160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370平方公里,总库容为139亿m3;1973年在东江干流建的枫树坝水库汇水面积5151km2,水库水面面积112 km2,总库容19.4亿m3。新丰江是东江流域暴雨中心。46月份主要是峰面雨为主,79月份多为台风雨洪水,其特点是峰高量大,易涨易退。1964年龙川站实测最高洪水位为73.7

13、3m,洪峰流量为10200 m3/s。5、生态环境所在区域生态环境良好。土地肥沃,地势低平,水土资源丰富。6、生物资源(1)植物资源河源市境内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目前,植被多为疏松林,旱生性灌草丛、草丛和农业生态群落。主要植被为马尾松、湿地松、芒箕等,主要的农作物为水稻、甘蔗、荔枝、柑桔等。(2)动植资源主要的野生动物为野兔、狐、黄鼬、山鸡、乌鸦、喜鹊、斑鸠、麻雀、啄木鸟、猫头鹰等。(3)土壤项目所在地的主要土壤为赤红壤、紫色土、水稻土和潮湿沙泥土。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社会人口:2013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66.78万人。其中,年末常住人口30

14、3.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5万人,增长0.9%,城镇化人口比重40.65%。社会经济: 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快4.3和3.5个百分点,居全省各地级以上市第8位。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3.08亿元,增长6.2%,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37.11亿元,增长15.6%,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3%,拉动GDP增长8.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60.15亿元,增长8.9%,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6%,拉动GDP增长3.3个百分点,其中,现代服务员增加

15、值113.01亿元,增长11.2%,占GDP比重16.6%,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7:48.7:38.6调整为12.2:49.6:38.2,其中第一产业占比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上升0.9个百分点。2013年,河源市人均GDP为22499元,折算为3633美元。民生、社会保障:2013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3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783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2.13:1缩小至2.10:1(农民收入为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488。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9.44平方米,全年完成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22820户。年末全市参

16、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4.9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农民287.24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80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8.24万人。旅游:2013年接待游客1908.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国内游客1902.20万人次,增长15.6%;国际游客6.22万人次,增长7.9%。旅游总收入152.72亿元,比上年增长15.4%。2013年末,全市各类旅行社44家;改造了万绿湖等一批主要景区景点,开发了赵佗故城、林寨古村等一批新景区,引进了东江DD庄园、东江源温泉度假村、康泉18国际生态旅游城等一批大型旅游产业项目,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已评定星

17、级饭店21家,五星级饭店1家、四星级2家。交通:2013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346公里,比上年增加95公里。教育和科技: 2013年,全市新增15个教育强镇,连平县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县。全市共有幼儿园487所,在园幼儿12.33万人,学前教育幼儿毛入园率为87.6%,净入园率为78.3%;小学585所,撤并507所,在校学生24.76万人,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9.99%;普通中学152所,其中初级中学115所,高级中学16所,完全中学21所。初中在校学生12.24万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52%,高中在校学生7.33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9.11%,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3.7

18、0万人,技工学校在校生1.61万人,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287人,在校生12398人。文化:2013年末,全市共有群众文化事业机构107个,其中文化馆7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00个,全市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6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7个,馆藏量达61.99万册;博物馆、纪念馆8个,文物藏品5.75万件。卫生:年末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2094个(含农村卫生站及村级医疗点),其中医院、卫生院126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7个,妇幼保健院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6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0280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8171张。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2277人,其中执业医师2

19、798人,执业助理医师1729人,注册护士4416人。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项目所在地域环境功能属性如下表:编号项目内容1水环境功能区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和类水域功能区,执行类和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属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3声环境功能区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域,执行2类标准。4是否农田基本保护区否5是否自然保护区否6是否水库保护区否2、经实地调查监测,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为:A、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

20、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B、项目所在区域东江水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大简河水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C、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噪声符合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东面紧邻大简河,隔河为中田学校,周围有些散户居民,均是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点,因此,除保护好当地的大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等)外,还应加强对河流、学校以及居民点的保护,使本项目的建设和运行不会影响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水、气、声环境质量在项目投产后必须维持现

21、有水平。1、水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保护目标是使受纳水体的水质不因本项目的生产运行而受明显影响,保护该区域水环境质量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大简河水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是周围的生活环境在本项目生产运行中不受明显影响,保护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类标准。3、声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保护目标是确保项目周边区域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4、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统计表序号敏感点名称与项目相对位置主要环境

22、影响1散户居民点东面 50米噪声2散户居民点西面 60米噪声3散户居民点 北面 紧邻噪声4中田学校东面 隔河噪声5大简河东面 紧邻废水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根据标准要求并征得河源市环保局同意,环境质量执行如下标准:1、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2、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大简河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3、声环境:项目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污染物排放标准选用原则,并征得河源市环保局同意,项目污染物排放执行

23、如下标准:1、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2、水污染物排放:本项目的生活废水排放执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三级标准,达标后排入市政管网,最后纳入河源市源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最终出水水质达到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中A 标准较严者。3、噪声排放:评价区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总

24、量控制指标本项目建成后不产生新的国家控制污染物,因此本报告表不提出总量控制目标。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施工期:噪声、扬尘噪声、扬尘、土方竣工验收设备安装主体工程基础工程运营期:噪声、废水、废气、生活垃圾离 场市 民活动、休闲主要污染工序:一、建筑施工期间污染工序:1、施工队伍产生的生活污水; 2、施工搅拌、基坑开挖、雨水冲刷等原因产生的悬浮物废水;3、施工噪声,使用推土机、挖掘机、砂石粉碎、搅拌及装修等产生的噪声;4、施工队伍产生的生活垃圾;5、建筑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废料;6、施工期间地面开挖产生的废弃土;7、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8、车辆运输产生的尾气;9、施工人员厨房产生的餐饮废气

25、;二、项目建成后的主要污染源强:1、废水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因公园内不安排管理人员,不设公厕,因此无废水产生。2、废气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本身不产生大气污染物,废气主要为停车场车辆进出时产生的尾气,主要污染物为CO、NOx、THC等,排放源强与车型、车流量等有关。3、固体废物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因公园内不安排管理人员,因此固体废物主要为进出公园游客产生的生活垃圾。本项目投入使用后,每天最大客流量约为30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3kg/人d计算,年运行365天,则游客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2.85t/a。综上,项目营运期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为32.85t/a。4、噪声项目营运期噪声主要来自人群活动噪声

26、、进出车辆等的噪声,噪声值约在60-85分贝。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拆除建筑、运输扬尘一定量,无组织排放一定量,无组织排放机动车尾气COTHCNOx无组织排放,量少无组织排放,量少水污染物施工期人员生活污 水CODcrSSBODNH3-N动植物油一定量一定量施工工程废水SS、石油类一定量一定量雨水冲刷路面形成的地面径流SS、石油类少量少量固体废物建筑施工废料、废弃土一定量 一定量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少量少量游客32.85t/a32.85t/a噪声项目施工期产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中的

27、开挖、浇注混凝土、运输等工序产生的噪声,噪声值约在6595dB(A)左右;营运期主要来自人群活动噪声,进出车辆的噪声等,产生噪声值约在60-85分贝左右。其他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1、废水排放环境影响分析建设施工过程的废水主要来自暴雨的地表径流、建筑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建筑施工废水包括修建地基、道路开挖、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和冲洗废水,含有大量固体悬浮物;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的盥洗水、食堂用水和厕所冲洗水,其中包括各种固体悬浮物、含磷洗涤剂及动植物油类;暴雨地表径流不但可以带走挖方土壤、建筑砂石、水泥,还会带走部分垃圾,弃土等,包含各种油类、化学品等污

28、染物,因此施工中产生的废水应进行隔油、沉沙、化粪池等相关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可见,本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废水和污水如果处理不当,对周围环境会有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随工程的结束影响将消失。 2、水土流失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降雨、地表开挖和弃土填埋。项目所在地雨季(4月至9月)主要以暴雨形式出现,降雨量大且持续时间长,因此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3、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各种燃油动力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挖土、运土、填土、夯实和汽车运输过程的扬尘;施工过程使用的各种化学品的泄露等,都将会造成周围环境的大气污染。污染大气的主要因子

29、是NO2、CO、SO2、THC和粉尘,尤其粉尘污染最为严重,但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 4、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设备(如挖土机、推土机、空压机、打桩机、混凝土震捣棒、起重机等),大多为不连续噪声,参考类似项目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源强,见表4。表4 施工期主要设备产生的噪声源强设备名称源强dB(A)备 注挖土机90一米处推土机82-90一米处空压机85-95一米处混凝土震捣棒100一米处载重车89一米处施工期各种噪声源多为点源,按点源衰减规律计算施工机械噪声的距离衰减值,其公式为: L=L020Lg(r/r0)L式中:L距离声源r米处的声级值,dB(A);Lo距离声

30、源r0米处的声级值,dB(A);r衰减距离, m; r0距声源的初始距离,这里取1米。 L为其它衰减作用减噪声级dB(A) 施工期的噪声预测结果见表5。表5 施工期主要设备产生的噪声预测施工机械距离机械x米处声压级dB(A)噪声限值1102030昼间夜间挖土机907064617055推土机907064617055空压机907064617055混凝土震捣棒1008074717055载重车907064617055由表5中预测结果可知,施工期各主要噪声源所产生的噪声值在厂界昼间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l2523-2011)131dB(A),夜间超过标准143dB(A)。可见,本项目施工时所

31、产生的噪声对施工场地附近50米的范围将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夜间施工时的影响更为严重。建议改为:表5 施工期主要设备产生的噪声预测施工机械距离机械x米处声压级dB(A)噪声限值1510203050昼间夜间挖土机9076706461567055推土机907670646156平地机907670646156打桩机1008680747166混凝土震捣棒1008680747166载重车907670646156由表5可知,施工期各主要噪声源所产生的噪声值在50m处基本能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标准,夜间禁止施工,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影响。本项目位于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

32、中田村,周边分布着较多的居民点,因此需采取一定的噪声防治措施,防止噪声扰民。5、固体废弃物:施工时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废物集中堆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对环境影响不大。施工期间施工场地会产生大量渣土、地表开挖余泥、施工剩余废物等。对产生的施工垃圾应遵循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原则,能回收或综合利用的尽量分类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应妥善处置,不得造成二次污染。项目的施工垃圾应根据河源市区建筑垃圾处置管理暂行办法进行处置,及时清运和处理施工弃土,将其运至指定地方。运输车辆应采用封闭式,在运输过程中,杜绝沿途撒落,可避免施工弃土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产生的其他固体废物,如废弃材料、苗木、塑料薄膜

33、及时送垃圾场和废品站处理;工程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及时组织人力和物力,尽快将施工场地内的渣土和余泥处置干净。本项目施工弃土和固体废弃物经妥善、及时处置后不会产生影响。项目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集中密闭堆放,及时送垃圾场处理,对环境影响不大。综上所述,拟建项目在建设期间,对周围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建设单位应该要求施工单位通过加强管理、文明施工的手段来减少建设期间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只要落实上述建议措施,可以把建设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允许的程度。针对上述分析,建议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以下治理措施:(1) 建议施工人员租用附近居民楼房,利用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生活污水。搅拌场所要设置围栏防止搅拌废

34、水横流,并在搅拌场所最低处设置砂、石废水沉淀池、隔油池,废水经过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 (2)施工期间,应设置洗车平台对进出车辆轮胎及车身进行冲洗,洗车平台周围应设置防溢座防止洗车废水溢出工地。(3)在有市电供给的情况下禁止使用柴油发电机组;(4)加强回填土方堆放场的管理,要制定土方表面压实、定期喷水、覆盖等措施;不需要的泥土,建筑材料弃渣应及时运走,不宜长时间堆积;(5) 项目工程材料、土方或废弃物应及时运走,如来不及运走,应采取覆盖防尘布等,防止风蚀起尘。(6) 进出运输车辆装载的物料、垃圾、渣土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用苫布遮盖或采取密闭车斗。若用苫布遮盖,苫布边缘至

35、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车辆应按批准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垃圾的运输。(7)天气预报4级风以上天气应停止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例如土方工程等;(8)施工期间,施工工地内车行道路,应采取铺设钢板、铺设用礁渣、细石或其它功能相当的材料等措施之一,防止机动车扬尘。(9)在施工段洒水降尘,每天洒水3-5次,保持地面和空气一定的湿度,减少扬尘的产生;(10)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应有序分类堆放,不得随意丢弃,及时送往城市垃圾处理场处理。同时还有运输车辆散落的固体废物,应及时清理。(11)严格按国家颁布的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l2523-2011)的标准作业,合理安排施工时

36、间,禁止在夜间(22:00-6:00)和午间(12:00-14:30)施工作业,如需要连续高强度作业时,应事先向当地的环境主管部门提供申请;(12)施工机械应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13)施工部门应合理安排好施工布局,高噪声作业区尽可能远离声环境敏感区,以减少噪声的影响;(14)施工场地的机械在闲置时应关闭马达,一切机动设备均应适时检修,以减少不良部件松动设备的震动或消音部件的损坏而产生很强的噪声。(15)自卸汽车在运输过程中应严格按交通部门规定的路线和限速行车,车辆进施工场区以后,车速限制于10km/h以下;(16)在工地周边设置1.8m高以上围栏或围墙,围栏间无缝隙,围栏

37、底设置防溢座,围栏使用的材料要求整齐、美观,色彩跟周围相协调。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营运期间因公园内不安排管理人员,不设公厕,所以无废水产生。因此,本项目对周围水环境不会产生影响。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为了保证大气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建设单位拟采取如下措施:本项目停车设施与机动车入停车设施的车道是汽车尾气排放较集中的地方,建议采用合理布置通道、停车设施、增加出车库入口绿化、加强管理等手段来减少塞车,尽量减少汽车低速进出停车设施所排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此外,还应加强周边地区绿化。由于空气流动畅通,污染物扩散迅速,以及通过绿化净化,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38、3、固体废物影响分析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来源于游客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从垃圾的减量化和回收利用方面考虑,建议对其进行分类收集,对废纸、塑料等可回收的垃圾由指定部门统一回收,对花草、灰土等可填埋的垃圾交环卫部门定期收集,统一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对垃圾堆放点应进行消毒,杀灭害虫,以免散发恶臭,滋生蚊蝇。在采取上述有效措施的基础上,本项目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轻微。4、环境影响分析项目运营期的噪声主要来自人群活动噪声,进出车辆的噪声等,产生噪声值约在60-85分贝左右。项目东面隔河的中田学校及周围的散户居民点为环境噪声敏感点,需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项目噪声对目标的

39、影响,对进出车辆应采取控制车速、禁止鸣笛等措施,使噪声排放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减轻项目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满足上述条件基础上,项目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5、合理合法性分析项目用地已获得河源市政府批准(见附件),在对“三废”进行达标治理,并保证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确保达标排放,不影响周围环境,不降低环境质量的条件下,本项目的选址可行。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及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鼓励类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

40、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拆除建筑、车辆运输扬尘洒水、遮盖、抑尘可减轻此类影响汽车尾气COTHCNOx加强停放管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 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水污染物施工期生活污 水COD悬浮物BOD氨氮设置砂、石废水沉淀池、隔油池,废水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最终出水水质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中A 标准较严者施工人员生活废水CODCr、SS租用附近房屋作为临时驻地雨水冲

41、刷路面形成的地面径流SS、石油类加强管理,排入配套雨水管道固体废物建筑施工废料、废弃土回填和交环卫部门处理达到环保有关要求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游客噪声施工期间,项目应采用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技术、加强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加装隔音围挡等降低噪声方法减轻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项目营运期间应对进出车辆应采取控制车速、禁止鸣笛等措施等降低噪声方法减轻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其他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结论与建议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中田村小公园位于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中田村,项目占地面积7020m2,拟建设一个可供村民休闲放松、修身养性的场所。项目总投资约173.82万元。一、结论

42、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本项目从监测资料来看,项目所在地区现状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水环境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和类水质;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2、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废水:项目营运期间因公园内不安排管理人员,不设公厕,所以无废水产生。因此,本项目对周围水环境不会产生影响。(2)固体废物:项目营运期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应集中堆放,并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进行相应处置。在采取上述有效措施的基础上,本项目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3)废气: 项

43、目建成后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为停车场车辆进出时产生的尾气,量小,无组织排放,应加强对进出机动车的控制,尽量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在采取以上有效措施的基础上,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4)噪声:项目运营期的噪声主要来自人群活动噪声,进出车辆的噪声等,产生噪声值约在60-85分贝左右。项目隔河的中田学校以及周围的居民点为环境噪声敏感点,需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项目噪声对目标的影响。项目对进出车辆应采取控制车速、禁止鸣笛等措施,使噪声排放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减轻项目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满足上述条件基础上,项目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5)项目合理合法性:项目用地已获得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镇政府批准(见附件),在对“三废”进行达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