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KV崇文甲埔输变电工程广东电网揭阳供电局广东省揭阳市揭西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32082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KV崇文甲埔输变电工程广东电网揭阳供电局广东省揭阳市揭西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KV崇文甲埔输变电工程广东电网揭阳供电局广东省揭阳市揭西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KV崇文甲埔输变电工程广东电网揭阳供电局广东省揭阳市揭西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KV崇文甲埔输变电工程广东电网揭阳供电局广东省揭阳市揭西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KV崇文甲埔输变电工程广东电网揭阳供电局广东省揭阳市揭西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KV崇文甲埔输变电工程广东电网揭阳供电局广东省揭阳市揭西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KV崇文甲埔输变电工程广东电网揭阳供电局广东省揭阳市揭西环评报告.doc(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项目名称: 110kV崇文(甲埔)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揭阳供电局(盖章)编制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编制时间:2016年10月目 录 一、工程总体情况1二、调查范围、环境监测因子、敏感目标、调查重点2三、验收执行标准6四、工程概况7五、环境影响评价回顾13六、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18七、电磁环境、声环境监测(附监测点位图)23九、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37十、公众参与调查39十一、竣工环保验收调查结论与建议42附件:附件1 委托书附件2 揭阳市环境保护局关于110kV崇文(甲埔)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揭市环审

2、201195号);附件3 广东电网公司关于揭阳110kV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广电建201266号);附件4 110kV崇文(甲埔)输变电工程验收监测报告;附件5 110kV崇文(甲埔)变电站站址及配套线路路径意见的复函;附件6 广东电网公司关于承诺输变电工程废物(液)回收处理的函;附件7 公众参与意见表。附图:附图1 110kV崇文(甲埔)输变电工程地理位置图;附图2 110kV崇文(甲埔)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图;附图3 110kV崇文(甲埔)输变电工程线路路径及监测布点示意图。附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登记表。一、工程总体情况工程名称110kV崇文(甲埔)输变电工程建设单

3、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揭阳供电局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揭阳市榕城区天福东路揭阳供电局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东园镇联丰管区月眉山村(变电站)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D4420 电力供应行业环境影响报告表名称110kV崇文(甲埔)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初步设计单位揭阳明利电力设计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部门揭阳市环境保护局文号揭市环审201195号时间2011.10.31核准部门/文号/时间/初步设计审批部门广东电网公司文号广电建201266号时间2012.4.9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单位揭阳明利电力设计有限公司环境保护设施

4、施工单位广东省输变电工程公司、广东永基电业发展有限公司环境保护设施监测单位深圳市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投资总概算(万元)7166环保投资(万元)10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47%实际总投资(万元)8742.7环保投资(万元)118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35%设计生产能力 110kV崇文变电站,主变容量240MVA;110kV棉湖至崇文双回同塔线路(长度约27.5km); 110kV崇文至梧桐单回线路(长约16.4km)。工程开工日期2013年3月10日实际生产能力 110kV崇文变电站,主变容量240MVA;110kV棉湖至崇文双回同塔线路(长度约26.52km); 110

5、kV崇文至梧桐单回线路(长约15.571km)。投入试运行日期2014年11月7日二、调查范围、环境监测因子、敏感目标、调查重点调查范围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输变电工程(HJ705-2014)的要求,确定本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范围见表2-1,环境监测及调查因子见表2-2。根据2014年颁布的验收技术规范,无线电干扰不再作为输变电类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因子。表2-1 验收调查表序号类别环评阶段的调查范围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输变电工程(HJ705-2014)规定本次验收的调查范围1生态环境-变电站站界外500m范围内;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300m 变电站站界外

6、500m范围内;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300m 2工频电磁场变电所址为中心的半径500m范围内区域;以输电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变电站站界外30m;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两侧各30m变电站站界外30m;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3无线电干扰变电站墙外2000m范围内区域;输电线路走廊两侧2000m带状范围不要求调查不作调查4声环境变电站墙外50m范围,输电线路走廊两侧50m带状范围变电站站界外200m;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变电站站界外200m;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5水环境-项目废水如何处理,是否设有排污口,并核实排放去向项目废水如何处理,是否设有排污口,并核实排

7、放去向环境监测因子表2-2 环境监测因子表序号类别环评阶段的监测因子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输变电工程(HJ705-2014)规定的监测因子本次验收监测因子1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2声环境昼间、夜间等效A声级(Leq(A)昼间、夜间等效A声级(Leq(A)昼间、夜间等效A声级(Leq(A)3水环境环境敏感目标根据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价范围内有3处环境保护目标,即崇文变电站西侧约30m处的养殖户、变电站北侧35m处的民居以及110kV棉湖至崇文线路西侧的洘溪村。经本次验收调查现场确认,变电站站址、线路走向与环评阶段一致。环评阶段变

8、电站西侧的养殖户与北侧的民居均已废弃,洘溪村距离线路约500m,已超出验收调查30m范围,因此不再列入环境保护目标。验收调查范围内新增4个环境保护目标,即变电站西侧32m处的民房(林锦荣家),棉湖至崇文线路南侧30m的东成农庄(黄家)和春松汽修,崇文至梧桐线路南侧30m的月眉山村(林家);以上民居列为电磁环境、声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不经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不占用基本农田,因此无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保护目标具体情况见表2-3,其现状见图2-1。表2-3 验收调查与评阶段环境保护对比表影响因子工程环境保护目标(最近住户)距项目的方位及最近距离保护目标特征(常住人口)备注环评验

9、收电磁环境与声环境110kV崇文(甲埔)输变电工程洘溪村棉崇线线路东侧250m棉崇线线路东侧约530m/ 不在本次验收调查范围内养殖户变电站西侧30m已废弃/ 民房变电站北侧35m已废弃/ 民房(林锦荣家)/变电站西侧32m1人验收新增东成农庄(黄家)/棉崇线线路南侧约31m,线高23m7人春松汽修/棉崇线线路南侧约30m,线高23m2人月眉山村(林家)/崇梧线线路南侧约30m,线高23m4人生态环境/无生态环境保护目标/32m110kV崇文变电站民房(林锦荣家)道路(1)民房(林锦荣家)(E116810.04,N233010.16)110kV崇文变电站与民房的位置关系110kV棉崇双回线路3

10、1m春松汽修(2)春松汽修(E116859.42,N232724.34)本工程线路与春松汽修的位置关系30m110kV棉崇双回线路东成农庄黄家(3)东成农庄(黄家)(E116854.08,N232715.61)本工程线路与东成农庄(黄家)的位置关系110kV棉崇双回线路月眉山村林家30m(4)月眉山村(林家)(E116741.38,N233012.56)本工程线路与月眉山村(林家)的位置关系图2-1 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现状图调查重点本次调查的重点是:工程内容及方案设计变更情况;工程运营期造成的电磁环境、声环境、水环境影响,以及工程施工期对施工工作区域造成的生态影响以及生态恢复情况;环境影响报告

11、表及其批复、设计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及其有效性;工程施工期和营运期实际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公众反映的环境问题;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三、验收执行标准电磁环境标准根据环评阶段的评价标准,对照2014年新颁布的标准,确定本次验收标准,具体见表3-1。表3-1 电磁环境验收标准标准时段标准名称标准号污染物名称标准值环评执行标准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工频电场4kV/m工频磁场0.1mT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无线电干扰46dB(V/m)2014年新颁布标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工

12、电场4000V/m工频磁场100T验收执行标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工频电场4000V/m工频磁场100T声环境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2014),有交通干线经过的村庄,可局部或全部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因此民房(林锦荣家)、春松汽修、东成农庄(黄家)、月眉山村(林家)均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具体见表3-2。表3-2 声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因子验收标准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及级别)等效A声级昼间60dB(A)夜间50dB(A)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2、排放标准根据环评批复,施工期噪

13、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90)标准,运营期噪声排放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2类标准,如表3-3所示:表3-3 噪声排放标准环境因子验收标准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及级别)等效A声级施工期:昼间70dB(A) 夜间55dB(A)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运行期:昼间60dB(A) 夜间50dB(A)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四、工程概况工程地理位置(附地理位置示意图)110kV崇文(甲埔)输变电工程位于揭阳市揭西县东园镇、棉湖镇、五经富镇、京溪园镇。其中110kV崇文变电站位于

14、揭阳市揭西县东园镇联丰管区月眉山村。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主要工程内容及规模:1、工程建设过程简述工程的建设过程具体如下:2011年10月,揭阳市环境保护局以关于110kV崇文(甲埔) 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揭市环审 201195号)文件对本项目环评报告予以批复(详见附件2);2012年4月,广东电网公司对项目初步设计进行审查,并出具了关于审查110 kV崇文(甲埔)等5项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广电建201266 号)文件,对本项目的初步设计规模进行确认(详见附件3);2013年3月,110kV崇文(甲埔)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并于2014年11月竣工投入试运行。2、工程建设内

15、容110 kV崇文输变电工程包括新建变电站和输电线路两部分。110kV崇文变电站位于揭西县东园镇联丰管区月眉山村附近,占地面积4992m2。110kV崇文变电站本期装设2台主变,容量240MVA,同时装设相应容量的无功补偿电容器,以及其他附属设备。本期工程新建3回110kV输电线路,分为2段线路。即新建110kV棉湖崇文双回线路,长24.52km,利用原110kV已建棉湖至凤江线路2.0km(已挂导线),双回线路全长26.52km;以及新建110kV崇文梧桐单回线路,采用单、双回混合架设,其中新建双回共塔线路长约111.5km(单边挂线),新建单回线路13.321km,另外利用梧桐站出线预留线

16、行加挂导线长约10.75km,单回线路累计长15.571km。项目具体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表4-1:表4-1 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项目指标名称本期验收规模110kV崇文变电站主变压器240MVA110kV出线间隔3回10kV出线间隔212回变电站围墙内占地面积4992m2事故油池容积28 m3绿化面积1420 m2110kV棉湖至崇文线路(双回)回数双回架设方式双回线路架空架设路径长度新建24.52km,利用已有线路22.0km导线类型单根LGJ-300/25型钢芯铝绞线杆塔数量17基杆塔类型直线塔、转角塔110kV崇文至梧桐线路(单回)回路数单回、双回架设方式单、双回线路架空架设路径长度新

17、建114.821km,利用已有线路10.75km导线类型单根LGJ-300/25型钢芯铝绞线杆塔数量44基杆塔类型直线塔、转角塔3、定员及工作制度110kV崇文变电站为无人值班变电站,安排1名保安值守。4、给排水给水:本工程生产不用水,生活及绿化用水由自来水供给。排水: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通过站内场地设置坡度散排至站外路边排水沟;生活污水排入地埋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站内绿化,不外排。事故油:当变压器发生故障时,通过排油管排入事故油池,防止变压器油流到地面造成污染或火灾。工程占地及总平面布置、输电线路路径(附总平面布置、输电线路路径示意图)(1)110kV崇文变电站工程占地及总平面布置110k

18、V崇文变电站围墙内总占地面积4992m2,站内种植了小草、绿树(约1420m2),其余空地均铺设水泥硬化。变电站采用户外形式布置,主变压器布设在户外,10kV配电装备设置于主控综合楼内。主控楼位于站区北侧,主控楼南侧(即变电站中心)为3台主变,呈“一”字型从西到东依次为#1主变、#2主变、#3主变(预留);站区南侧布设110kV配电装置,西侧布置电容器组;事故油池位于#1主变西侧,消防水池和水泵房位于警传室和电容器组之间;化粪池处理设施布设在警传室东南侧;四周设置围墙,站区大门位于变电站北侧,变电站的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2。站内电气设施、绿化、事故油池、消防及应急设施等和站址四周现状情况见图4

19、-1。主控楼#1主变#2主变站区绿化及道路硬化110kV配电装置区电容器组消防沙池消防水池事故油池警卫室变电站东侧围墙外变电站西侧围墙外变电站南侧围墙外变电站北侧围墙外图4-1 110kV崇文变电站站址四周及站内电气设备布置现状图(2)输电线路路径110kV棉湖至崇文双回线路路径:从棉湖变电站第3、4构架出线,向东北方向至铺下村(该段利用已建110kV棉凤线N1-N11预留回路),向西北方向至新厝坡村西部,再向西北洘溪新厝至后跨榕江,直至110kV崇文变电站。线路长度约为26.52km。线路路径见附图3。110kV崇文至梧桐线路路径:从崇文站第1/2构架出线,向东北方向至月眉山东部经沟围北侧向

20、西,经石船山转向西北经上鹿新村、上鹿山场、马头岭、半坑新寨、水桶河段为双回路线路建设(双回挂单边长11.5km,预留线行至规划五经富变电站)。然后,建单回路段向北经乌石头、再子苗圃场后接入梧桐线路双回预留线行处。线路全长为15.571km。线路路径见附图3。(3)线路占地110kV棉湖至崇文线路全线在揭西县棉湖镇和东园镇,沿线地貌主要为鱼塘、水田、小部分丘陵,地物主要是水稻和其他低矮农作物。110kV崇文至梧桐线路全线在揭西县五经富镇、京溪园镇和东园镇,沿线地貌均为丘陵山地,植被以竹、松杂树为主,间有果树、茶树和小片经济林。工程建成后已进行了植被绿化、硬化等恢复措施。根据现场踏勘,线路沿线植被

21、主要为道路绿化植被、松树林及茅草、低矮灌丛等,塔基下植被主要是自然恢复的植被,植被恢复良好。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本工程实际总投资为8742.7万元,实际环保投资总计118万元,占总投资的1.35%。主要用于施工期水土保持、临时环保措施、事故油池、污水管道及化粪池建设、站区和塔基植被恢复等方面,详见表4-2。表4-2 工程环保投资序号项目投资额(万元)1水土保持(修建排水沟、护坡等)48.02施工期临时环保措施(包括临时化粪池、沉淀池、喷洒设备、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处理等)19.03事故油池及管道建设5.54污水管道及化粪池建设13.05站区绿化20.06施工临时占地和塔基处,恢复植被或硬化台面的费

22、用12.5合计118工程变更情况及变更原因工程内容与实际建成情况比较见表4-3。表4-3 110kV崇文(甲埔)输变电工程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项目单位环评报告实际建成变化情况1主变压器容量MVA240MVA240MVA 一致2110kV出线回33一致310kV出线回212212一致4变电站占地面积m25017.24992减少25.2m25绿化面积m215061420减少86m26事故油池m34028减少12m37110kV棉湖至崇文线路线路长度km27.5km26.52km减少20.98km8架设方式-同塔双回架空架设同塔双回架空架设一致10杆塔数量基20基17基减少2基11110kV崇文至

23、梧桐线路线路长度km16.4km15.571km减少0.829k12架设方式-单、双回路架空架设单、双回路架空架设一致13杆塔数量基46基47基增加1基14工程总投资万元71668742.7增加1576.7万元15环保投资万元105118增加13万元1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47%1.35%减少0.12%(1)根据现场调查和相关资料, 110kV崇文变电站站址较环评阶段没有发生改变。变电站建成运行后,挂牌名称为110kV崇文变电站。变电站的主变容量、出线回路数等技术指标与环评阶段一致;110kV棉湖至崇文线路、110kV崇文至梧桐线路线路走向与环评阶段一致,架设方式与环评阶段一致。(2)变

24、电站占地面积、事故油池容积和绿化面积较设计阶段均略有减少,绿化面积有所减少的原因是崇文变电站为无人值守站,绿地在无人维护的情况下,绿化植被长势较快,对站内电力设施的运行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输电线路走向不变,经局部优化后单、双回线路长度分别减少了10.829km 、20.98km。根据上述分析,本工程线路长度为28.611km(15.571km+26.52km),长度减少2.789km(10.829km 、20.98km),占线路长度比例8.9%,远小于30%。参照环境保护部办公厅环办辐射【2016】84号文件,本项目建设不属于重大变更清单范围。五、环境影响评价回顾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环境影响预测

25、及结论(生态、电磁、声、水、固体废物等)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由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负责编制,主要评价结论如下:一、项目施工期间环境影响预测及环保措施1、环境空气工地扬尘的主要来源有:建筑装修材料的运输装卸过程、土建施工过程和工地杂物的清理过程等。工地飞扬的尘土对项目周围的环境会有影响,必须采取措施避免或减低尘土的影响程度。应在建筑物的周围,设置一定的围闭措施拦截尘土的飘散,在进行有可能产生尘土的施工工序时预先做好防范措施如喷洒水等,增加拦截粉尘的效果。另外工地禁烧建筑废料。2、声环境项目施工过程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同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使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

26、至最低。虽然施工期间作业噪声不可避免,但为减轻其噪声影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按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执行。另外,建设单位应尽量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施工部门应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和施工场所,高噪声作业远离声环境敏感点等处,以减少噪声的影响。3、水环境工地污水含无机泥沙和悬浮物极高,直接排放会影响项目附近河流水质,工地内积水不及时排出,可能会孳生蚊虫,传播疾病。因此,施工单位应对工地污水妥善处理,在工地适当位置设置简易的污水沉淀池,经沉淀后回用于洒水抑尘、混凝土搅拌等,基本上不外排,不会对周围水体质量产生影响;另外,变电建设项目的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

27、污水通过修建临时化粪池收集处理,严禁工地污水乱排、乱流,做到文明施工。4、生态环境变电站所在区域植被为自然生长的杂草及灌木等,建设期间土地需要开挖,工程完成后,补种树木、花草使绿化率达30%,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恢复。5、固体废物工地生活垃圾要按指定地点单独堆放,对可回收的纸质、化纤、塑料、包装材料分开收集,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要委托环卫部门及时清理运走,堆放点进行消毒、杀灭害虫,以免散发恶臭、孳生蚊蝇。为减少工地施工余泥、渣土在堆放和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如下措施:按规定办理好余泥渣土排放手续,获得批准后方可在批准受纳地点弃土;车辆运输散体材料和废弃物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不得

28、沿途漏撒。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使工程建设产生的固体垃圾处于可控制状态。二、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及环保措施1、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影响评价根据类比工程揭阳市110kV普宁军埠变电站的类比监测结果,110kV崇文变电站建成运行后附近的工频电场强度为1kV/m2.010k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301.431T,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4kV/m、0.1mT)要求。经类比监测和模式预测,110kV线路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最高为174V/m,工频磁感应强度最高为0.368T。综上所述,本项目投产运行后,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能控制在标准限值内,不会对环境保护目标产生扰民影响。2、噪

29、声环境影响评价(1)110kV崇文变电站噪声本项目所用的变压器及冷却系统风机属低噪声设备,运行时变电器本体噪声及其冷却系统风机噪声一般在离主变器1m处噪声不大于65dB(A)。根据理论计算,在完全未考虑设备阻挡、空气吸收、围墙阻挡等引起的衰减的情况下,110kV崇文变电站建设后,其边界处噪声最高水平为昼间53.8dB(A),夜间44.4dB(A),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的排放限值:昼间噪声限值60dB(A),夜间噪声限值50dB(A)的要求。(2)输电线路声环境影响线路所产生的噪声是源于电晕放电,由于110kV的线路出现的电晕放电现象很

30、微弱,因此对环境造成噪声影响很小,可以忽略。综上所述,可以预测本项目输变电工程实际投产运行后,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能控制在标准限值内,不会对变电站周围和线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产生扰民影响。3、水环境影响评价110kV崇文变电站按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设计,营运期间变电站无职守人员,只有门岗和检修人员,而变电站内无生活设施,门岗和检修人员不在变电站内食宿,但有卫生间及淋浴设施,故营运期间年产生生活污水量极少。产生的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可回用于站内绿化浇灌;在事故期,产生的含油废水先储存于事故油池,再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31、处理。因此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影响。4、固体废物影响变电站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常规检修产生的废机油及废旧设备等,废旧设备可回收利用,废机油按照危险废物处理,由建设单位统一收集后,交有收储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理。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5、环境空气影响本项目没有大气污染源,营运期间没有废气排放,对周围大气环境不会造成影响。6、事故风险分析项目所使用的变压器油,具有较好的低温流动性,有利于发挥冷却散热功能,结构稳定,具有良好的电场析气性、氧化安定性、较好的热稳定性,无毒性,无挥发性气体的产生。因此,可以保证主变压器的正常运行。针对变压器箱体贮有变压器油。在变压器所在

32、四周设置封闭环绕的集油沟,并设事故油池,防止出现漏油事故或检修设备时污染环境。三、综合结论综上所述,本项目110kV崇文(甲埔)输变电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位于揭阳市揭西县东园镇地区,符合用地规划要求,环境保护措施有效可行,可达标排放,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只要建设单位加强管理,认真贯彻“三同时”制度,落实评价所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实施跟踪监测,从环境保护角度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揭阳市环境保护局于2011年10月31日对环境影响报告表予以批复(揭市环审 201195号),批复内容如下:一、110kV崇文(甲埔)输变电工程包括新建变电站和输电线路两

33、部分,项目总投资7166万元。变电站位于揭阳市揭西县东园镇联丰管区月眉山村,本期主变建设规模为240MVA ,同时装设相应容量的无功补偿电容器及其他附属设备。输电线路工程部分包括:110kV终期出线4回,本期出线3回,其中新建110kV棉湖崇文双回线路,长度27.5km;新建110kV崇文梧桐线路1回,采用单、双回路架空架设方式,线路全长16.4km。根据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对该项目的评价结论、揭阳市环境科学学会对该项目报告表的技术评估意见,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我局原则同意110kV崇文(甲埔)输变电工程建设。 二、项目建设和运行应重点做好的工作(一)落实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恢复措施。尽量减少土

34、地占用和对植物的破坏。及时做好临时施工占地的生态恢复工作。加强施工管理,优化布置施工场地,采用先进的施工手段,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落实各项的扬尘、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防治施工扰民。物料堆放、运输通道应远离学校、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点。施工场地、物料堆场等应采取洒水、防风遮盖等防扬尘措施。施工物料运输过程必须密闭、包扎、覆盖、不得超载、沿途撒漏污染环境,散落的泥土要及时清扫。建筑垃圾杂土应及时清运至合法弃渣场,禁止弃土弃渣抛入水体。(二)优化变电站平面布局,合理布设主变压器,尽量远离环境敏感目标。选用低噪声设备及采取有效的消声降噪措施,确保场界噪声达标排放。站内生活废水经处理达标后综合利用,不得外排。

35、(三)应落实有效的防电磁辐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电磁辐射对站址、沿线周围环境及公众等敏感目标的影响。优化路径方案,线路尽量避开城镇规划区、居民区、学校、医院、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重要军事及通讯设施等环境敏感目标。(四)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事故应急处置体系;选用具有较好低温流动性的变压器油;设置集油沟及足够容积的事故贮油池,并进行防渗漏处理,杜绝事故性排放。(五)项目营运过程产生的废变压器油、废抹油布等危险废物,应交由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置,并按照要求办理转移联单手续。三、根据报告表要求,项目应以变电站围墙外5米和线路两侧10米作为防护距离,相关部门应

36、做好该范围内用地的规划工作,严禁建设学校、医院、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建筑。四、项目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按以下要求执行:(一)电磁辐射执行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项目运行过程工频电场强度不得大于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限值为0.1mT。(二)施工期噪声排放应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各施工阶段噪声限值。运营期噪声排放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2类标准。六、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项目阶段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审批文件中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未采取措施的原因设

37、计阶段污染影响环评报告要求:对产生工频电磁场主要来源的变压器、断流器、电流电压互感器等电气设备适当进行屏蔽,可使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已落实。断流器、电流电压互感器等电气设备等全部布置于主控楼内,并进行了相应屏蔽,有效降低工频电磁场;主变位于站区中央,增大主变与四周距离,有效减少了工频电磁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可使变电站产生的电磁场能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环评报告要求:应在建筑物的周围,设置一定的围闭措施拦截尘土的飘散,在进行有可能产生尘土的施工工序时预先做好防范措施如喷洒水等,增加拦截粉尘的效果。另外工地禁烧建筑废料。已落实。项目施工期使用商业预拌混凝土,避免因混凝土搅拌

38、产生扬尘;对土石方运输车辆密闭并加盖篷布,减少扬尘污染;对施工场地四周设置施工围栏,对裸露场地及时进行洒水抑尘;运输车辆经过居民点时控制车速,减少扬尘。工地禁烧建筑废料,建筑垃圾均运至城管部门指定的余泥渣土填埋场处理。环评批复要求:优化变电站平面布局,合理布设主变压器,尽量远离环境敏感目标;优化路径方案,线路尽量避开城镇规划区、居民区、学校、医院、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重要军事及通讯设施等环境敏感目标。已落实。变电站布局及线路路径设计符合当地规划的要求。线路不经过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重要军事等地,变电站围墙外5m和线路两侧10m内均无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建筑。施工期污染影

39、响环评报告要求:工地生活垃圾要按指定地点单独堆放,对可回收的纸质、化纤、塑料、包装材料分开收集,回收利用。不可回收的要委托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已落实。施工期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别集中堆放。建筑垃圾在回收其中有用的模板、木材和钢筋后由施工方运往市政府部门指定的垃圾填埋场处理;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统一处理。环评报告要求:建设单位应尽量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施工部门应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和施工场所,高噪声作业远离声环境敏感点等处,以减少噪声的影响。已落实。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施工过程采用噪声水平低的机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午间和夜间不进行高噪声设备施工,施工车辆途经居民点时,限时、限速

40、行驶、不高音鸣号等。环评报告要求:施工单位应对工地污水妥善处理,在工地适当位置设置简易的污水沉淀池,经沉淀后回用于洒水抑尘、混凝土搅拌等;输变电建设项目的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修建临时化粪池收集处理,严禁工地污水乱排、乱流,做到文明施工。已落实。在施工现场设置一定容量的沉淀池,把施工泥浆废水汇集入沉淀池充分沉淀后,上清水用于施工场地及施工道路洒水、喷淋,淤泥已妥善堆放。变电站施工人员在附近村庄租住,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回用于站内绿化灌溉或由当地农民挑走作为农用肥,不排入周边水体。施工期生态影响环评批复要求:加强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管理。严格控制土方开挖量和施工作业面,

41、尽可能保护好施工场内的植被。已落实。对基坑开挖的土石方集中堆放,雨季覆盖塑料布;对容易流失的建筑材料集中堆放、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土方开挖量和施工作业面,减少了土地占用和对植被的破坏。 环评报告要求:工程弃土应及时进行妥善处理,裸露土地要及时进行绿化覆盖,尽可能减轻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已落实。本项目不设临时取土场。塔基施工弃渣集中堆放,施工结束后牵张场、施工道路及场地已进行平整或采用当地植被恢复,有效的防止了弃土扩散与水土流失,减少树木砍伐。线路沿线生态恢复情况详见图6-2。运行期污染影响环评批复要求:落实项目电磁辐射防护措施。选取有利于减少输、变电系统电磁辐射的线路接入方式及路径,采

42、取三相组合设备和屏蔽等措施,减轻项目电磁辐射对周边环境影响。对变电站的运行设备和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输、变电系统电磁辐射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已落实。项目主变位于站区中央,增大主变与四周距离;变电站选用了具有抗干扰能力的设备,设置了防雷接地保护装置;变电站四周设置围墙,断流器、电流电压互感器等电气设备进行了相应屏蔽;采取低噪声三相双圈有载调压油浸自冷户外式变压器,GIS半户内设置等措施,减轻项目电磁辐射对周边环境影响。环评报告要求:运行期生活污水要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尽量回用于绿化灌溉。已落实。项目变电站工程采用雨污分流制,设有雨水、污水管道;变电站内设化粪池,值班人员、保安的

43、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站区绿化,不外排。环评报告要求:值守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已落实。生活垃圾通过垃圾箱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环评批复要求:设备机修产生的含油废物须按危险废物有关规定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妥善处置。已落实。在变电站内设置事故油池,容积为28m3。根据变电站运行管理制度,当事故排油时,废变压器油和将交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负责收集、处理。环评批复要求:重点做好变电站噪声防治工作。通过优化设备选型、合理布置高噪设备和采取减振、隔音墙、屏蔽及绿化等措施,减少噪声对周边居民点的影响。已落实。项目采用新型低噪声双圈有载调压油浸自冷户外式变压器,主变设置在户外,布置在变电站中部,主变三面均设置围墙阻隔,变电站站址四周也设置了围墙阻隔,变压器基础垫衬减振材料;其余配电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