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千伏赤水站扩建主变工程广东电网有限责任揭阳供电局普宁流沙西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32258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千伏赤水站扩建主变工程广东电网有限责任揭阳供电局普宁流沙西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千伏赤水站扩建主变工程广东电网有限责任揭阳供电局普宁流沙西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千伏赤水站扩建主变工程广东电网有限责任揭阳供电局普宁流沙西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千伏赤水站扩建主变工程广东电网有限责任揭阳供电局普宁流沙西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千伏赤水站扩建主变工程广东电网有限责任揭阳供电局普宁流沙西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千伏赤水站扩建主变工程广东电网有限责任揭阳供电局普宁流沙西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千伏赤水站扩建主变工程广东电网有限责任揭阳供电局普宁流沙西环评报告.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项目名称: 110千伏赤水站扩建2#主变工程 建设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揭阳供电局(盖章)编制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编制时间:2015年3月目录一、工程总体情况1二、调查范围、环境监测因子、敏感目标、调查重点2三、验收执行标准5四、工程概况6五、环境影响评价回顾11六、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16七、电磁环境、声环境监测(附监测点位图)19八、环境影响调查25九、环境管理状况及监测计划28十、公众意见调查31十一、竣工环保验收调查结论与建议34附件: 附件1 揭阳市环境保护局关于110千伏赤水站扩建2#主变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

2、揭市环审2011122号);附件2 揭阳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揭阳市110千伏崇文(甲埔)输变电等七项工程核准的批复(揭市发改交能201221号)附件3 110千伏赤水变电站土地证(普府国用2008第特01758号)附件4 广东电网公司关于揭阳110千伏口吴等五项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广电建2012136号);附件5 广东电网公司关于承诺输变电工程废物(液)回收处理的函;附件6 110千伏赤水站扩建2#主变工程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附件7 公众参与调查表;附图:附图1 110千伏赤水站扩建2#主变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2 110千伏赤水站扩建2#主变工程电气总平面布置图;附图3 110千伏赤

3、水站扩建2#主变工程验收监测布点示意图。附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登记表。一、工程总体情况建设项目名称110千伏赤水站扩建2#主变工程建设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揭阳供电局法人代表陈淡龙联系人王凯练通讯地址揭阳市榕城区天福东路揭阳供电局联系电话13925618855传真0663-8468413邮政编码522000建设地点广东省普宁市流沙西街道赤水村工程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D4420电力供应行业环境影响报告表名称110千伏赤水站扩建2#主变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初步设计单位揭阳明利电子设计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部门揭阳市环境保护局文号揭市环

4、审2011122号时间2011.12.27初步设计审批部门广东电网公司文号广电建2012136号时间2012.6.8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单位揭阳明利电子设计有限公司环境保护设施施工单位常德华网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环境保护设施监测单位深圳市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投资总概算(万元)1287环保投资(万元)13.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5%实际总投资(万元)1286.1环保投资(万元)13.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5%环评主体工程规模本期工程在110千伏赤水变电站内扩建2#主变,容量为50MVA,同时装设相应容量的无功补偿电容器及其它附属设备。工程开工日期2013年10月

5、实际主体工程规模本期工程在110千伏赤水变电站内扩建2#主变,容量为50MVA,同时装设相应容量的无功补偿电容器及其它附属设备。投入试运行日期2014年1月调查经费二、调查范围、环境监测因子、敏感目标、调查重点调查范围参照本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输变电工程(HJ705-2014)的要求核准本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范围,见下表1:表1 验收调查范围核准表 阶段类别环评阶段的调查范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规定的调查范围本次验收的调查范围生态环境/变电站站场围墙外500m变

6、电站站场围墙外500m工频电磁场变电站站址为中心半径500m的圆形区域变电站站界外30m变电站站界外30m无线电干扰变电站围墙向外延伸2000m范围区域不作调查不作调查声环境变电站围墙向外延伸100m范围区域变电站站界外30m变电站站界外30m水环境项目废水如何处理,是否设有排污口,并核实排放去向项目废水如何处理,是否设有排污口,并核实排放去向项目废水如何处理,是否设有排污口,并核实排放去向环境监测因子参照本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结合本项目的工程特点,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输变电工程(HJ705-2014)的要求,确定本

7、工程环境监测因子如下表2:表2 环境监测因子核准表类别环评阶段的监测因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规定的监测因子本次验收的监测因子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声环境昼间、夜间等效A声级(LeqA)昼间、夜间等效A声级(LeqA)昼间、夜间等效A声级(LeqA)水环境环境敏感目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以及输变电工程的特点,本次重点调查变电站站界外200m范围内;重点调查村庄、居民点和学校等环境保护目标受本工程电磁影响和噪声影响的情况。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中共列有2处环境敏感点,分别为夜间露天

8、茶座(距站址东边界50m)、在建商业街(距站址北边界80m)。据调查核实,夜间露天茶座已拆除,不再作为本次验收调查的环境保护目标。经本次验收调查现场确认,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共有2处:即距站址北边界约80m的在建商业街和站址南侧围墙外的养鸡场。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的具体情况见表3,环境保护目标现状见图1。表3 验收调查环境保护较环评阶段变化情况表序号工程环境保护目标距项目的方位及最近距离保护目标特征备注环评验收1110千伏赤水站扩建2#主变工程夜间露天茶座东面50m已拆除2在建商业街北面80m北面80m在建,无人居住,5层沿普宁大道的商铺3养鸡场紧邻站址,南侧围墙外养鸡场,约3人在建商业街80m1

9、10千伏赤水变电站普 宁 大 道养鸡场110kV赤水变电站北面80m处在建商业街110kV赤水变电站南面围墙外养鸡场本工程与在建商业街及养鸡场的位置关系图1 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现状图调查重点本次调查的重点是工程内容及方案设计变更情况,工程运行期造成的电磁环境、声环境、水环境影响,以及工程施工期对施工工作区域造成的生态影响以及生态恢复情况,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批复、设计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及其有效性,工程施工期和营运期实际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公众反映的环境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三、验收执行标准电磁环境标准2014年10月20日环境保护部批准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

10、电工程(HJ24-201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输变电工程(HJ705-2014)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根据新规范,无线电干扰不再作为输变电类项目环保竣工验收调查因子。项目各阶段所执行的电磁辐射标准对照详见表4。表4 各阶段所用电磁辐射标准对照标准时段标准名称(标准号)污染物名称标准值环评阶段执行标准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工频电场4kV/m工频磁场0.1mT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无线电干扰46dB(V/m)2014新颁布,2015年1月1日执行新标准电磁环境控

11、制限值(GB8702-20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输变电工程(HJ705-2014)验收阶段执行标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工频电场4000V/m工频磁场100T声环境质量标准110kV赤水变电站所在区域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功能区。根据环评批复,变电站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工程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标准限值详见表5。表5 验收调查执行标准限值污染物名称标准值标准来源施工期昼间6585dB(A),夜间55dB(A)建筑施工场界噪

12、声限值(GB12523-90)运营期变电站厂界噪声昼间:60dB(A夜间:50dB(A)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2类注:施工期场界噪声排放标准采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校核,标准值:昼间:70dB(A)、夜间:55dB(A)。四、工程概况工程地理位置110kV赤水变电站扩建2#主变工程位于广东省普宁市流沙西街道赤水村,中心地理坐标为E:1160915,N:231654。变电站北面普宁大道对面80m为在建商业街,南侧围墙外为养鸡场,西面为小山丘,东面为进站道路,交通较便利。本次增设2#主变工程在原站区围墙内的预留场地进行,不需

13、新征地。变电站四至图见图2,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主要工程内容及规模1、赤水变电站前期工程简述110kV赤水变电站位于广东省普宁市流沙西街道赤水村,赤水变电站占地面积6342m2,首期工程于2008年建成投产,主变压器1台(即#1主变),容量为50MVA;110kV出线3回。首期工程于2004年9月20日通过揭阳市环境保护局审批同意,并于2008年12月31日通过揭阳市环境保护局组织的环保验收。2、本工程建设过程简述工程的建设过程具体如下:2011年8月,揭阳明利电子设计有限公司完成了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12月,广东电网公司以关于揭阳市110千伏赤水站扩建2号主变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

14、批复(广电计201212号)对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予以批复;2011年11月,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完成本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表;2011年12月27日,揭阳市环境保护局以揭阳市环境保护局关于110千伏赤水站扩建2#主变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揭市环审2011122号)文件对本项目环评报告予以批复(详见附件1);2012年6月8日,广东电网公司以关于揭阳110千伏口吴等五项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广电建2012136号)文件对本项目的初步设计报告予以批复(详见附件4);2013年10月,110kV赤水变电站扩建2#主变工程开工建设,并于2014年1月竣工投入试运行。3、本工程建设内容本工程

15、主要建设内容为在现有110千伏赤水变电站预留场地内扩建2#主变,容量为50MVA,同时装设相应容量的无功补偿电容器及其它附属设备。具体工程内容如下:表6 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前期规模本期规模现有规模最终规模1主变压器150MVA(#1主变)150MVA(2#主变)250MVA350MVA2无功补偿电容器25010kVar25010kVar45010kVar65010kVar3110kV出线间隔3/33410kV出线间隔121224364、定员及工作制度110千伏赤水变电站为无人值班变电站,1名保安值守。5、给排水给水:本工程生产不用水,生活及绿化用水由自来水供给。排水:本工程排水

16、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通过站内场地设置坡度散排至站外路边排水沟;生活污水排入地埋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站内绿化,不外排入水体。事故油:当变压器发生故障时,通过排油管排入事故油池,防止变压器油流到地面造成污染或火灾。工程占地及总平面布置(附总平面布置图)110千伏赤水变电站占地面积6342m2;站内种植草皮绿化,面积约1900m2,其余空地均为水泥硬化地面。变电站采用户外形式布置,主变压器和110kV配电装置均布设在户外。主变布置在站区中部位置,事故油池紧靠1#主变,位于1#主变南侧;110kV配电装置位于站区西部,架空出线;站区主控楼位于站区东部;变电站大门设在站区东北侧,紧邻站区大门设置警传室,化

17、粪池位于警卫室西角;站区西北角设置消防水泵房和消防水池。变电站平面布置和站内电器设施布置详见图2及附图2。站内电气设施和站址四周现状情况见图3。本期前期图2 110千伏赤水变电站总平面布置示意图#1主变压器#2主变压器110kV户外配电装置区综合楼警传室水泵房变电站东侧围墙外变电站南侧围墙外变电站西侧围墙外变电站北围墙外图3 110千伏赤水变电站站址四周及站内设施现状图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本工程总投资为1286.1万元,实际环保投资13.5万元,占总投资的1.05%。工程环保投资主要用于施工期水土保持及临时环保措施、主变集油坑及排油管沟、站区绿化等方面,详见表7。表7 110千伏赤水站扩建2#主变

18、工程的环保投资表序号项目投资额(万元)1水土保持(包括临时排水)1.52施工期临时环保措施(包括临时沉淀池、喷洒设备、建筑垃圾等)4.532#主变减震基础及减震垫2.042#主变集油坑及排油管4.05站区绿化1.5合计13.5工程变更情况及变更原因通过查阅工程设计资料、施工资料和相关协议及现场调查情况,本工程实际已建成的规模与环评阶段规模对比情况详见表8。表8 110千伏赤水站扩建2#主变工程的经济及主要技术指标对比序号项目环评报告实际建成变化情况1主变压器容量150MVA150MVA 一致2110kV出线/一致310kV出线12回12回一致4无功补偿25010kVar25010kVar一致5

19、变电站占地面积6342m26342m2一致6绿化面积1900m21900m2一致7事故油池47.73m347.73m3一致8工程总投资1287万元1286.1万元-0.9万元9环保投资13.5万元13.5万元一致1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5%1.05%一致根据现场调查和设计资料,110千伏赤水站扩建2#主变工程实际建成的主变容量、110kV出线回路数、占地面积和事故油池等技术指标与环评阶段一致,仅工程总投资比环评阶段略小。总体上,110千伏赤水站扩建2#主变工程实际建成与环评阶段基本一致。五、环境影响评价回顾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环境影响预测及结论(生态、电磁、声、水、固体废物等)一、项目施工

20、期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结论工地扬尘的主要来源有: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过程、土建施工过程和工地杂物的清理过程等。工地飞扬的尘土对项目周围的环境会有影响,必须采取措施避免或减低尘土的影响程度。应在建筑物的周围,设置一定的围闭措施拦截尘土的飘散,在进行有可能产生尘土的施工工序时预先做好防范措施如喷洒水等,增加拦截粉尘的效果。工地污水含无机泥沙和悬浮物极高,直接排放会影响项目附近河流水质,工地内积水不及时排出,可能孳生蚊虫,传播疾病。因此,施工单位应对工地污水妥善处理,在工地适当位置设置简易的污水沉淀池,经沉淀后回用与洒水抑尘、混凝土搅拌等,基本上不外排,不会对周围水体质量产生影响;另外,此类变电站扩建

21、项目的施工人员约有20人,工地每天的生活污水按0.15吨/人.日计,每天的产生量约为3吨,通过变电站原有化粪池收集处理后回用于站内绿化灌溉,严禁工地污水乱排、乱流,做到文明施工。此类变电站扩建项目的施工人员约有20人,工地生活垃圾按0.5公斤/人.日计,每天的产生量约为10公斤。工地生活垃圾要按指定地点单独堆放,对可回收的纸质、化纤、塑料、包装材料分开收集,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要委托环卫部门及时清理运走,堆放点进行消毒、杀灭害虫,以免散发恶臭、孳生蚊蝇。虽然施工期间作业噪声不可避免,但为减轻其噪声影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按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执行。尽量选用

22、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施工部门应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和施工场所,高噪声作业远离声环境敏感点等处,以减少噪声的影响;在有市电的情况下,项目工地禁止使用柴油发电机发电,减轻项目施工期噪声的影响。变电站原有植被为人工种植的乔木、灌木、草地,施工期间部分地面需要开挖,工程完成后,补种树木、花草使站内绿化率达30%,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恢复。二、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结论1、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按照类似工程的建设规模、电压等级、容量、使用条件和周围电磁环境等原则,现以已运行的广州市110kV赤岗变电站作类比,110kV广州赤岗变电站的类比测量结果为:站内电场强度为150V/m296V/m,磁感

23、应强度为0.56T9.48T;站址边界电场强度为1V/m323V/m,磁感应强度为0.02T0.64T。从测量结果来看,工频点磁场强度随着测量点离变电站围墙或110kV出线距离增加而迅速衰减。在距离围墙25m处,工频电磁场已衰减至背景水平。以最大值进行预测的结果可知,赤水站扩建后,预测变电站边界及周围各敏感点的电场强度最高为545V/m,磁感应强度最高为1518nT。均低于国家标准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的推荐性限值:电场强度4000V/m,磁感应强度0.1mT。2、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所用的变压器属低噪声变压器,运行时一般在离主变压

24、器1m处变电器本体噪声及其冷却系统风机噪声不大于65dB(A)。根据预测,在完全未考虑设备阻挡、空气吸收、围墙阻挡等引起的衰减的情况下,该变电站建设后,其边界处噪音最高水平为昼间55.2dB(A),夜间47.4dB(A),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的排放限值:昼间噪声限值60dB(A),夜间噪声限值50dB(A)的要求。3、水环境影响评价110kV赤水变电站扩建后为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站,营运期间变电站无职守人员,只设1名门岗,产生的生活废水约为0.1m3/d,由于废水产生量较少,拟经化粪池处理后回用作站内绿化灌溉,不外排,变电站内

25、绿化面积为1900m2,完全可消纳门岗产生的生活废水,因此项目产生的生活废水对周围地表水环境无明显影响;在事故期,产生的含油废水经油水分离处理达标后,根据国内同项目变电站的运营经验,可回用于站内绿化浇灌,分离出来的变压器油进行回收利用,因此对周围水环境不会造成影响。4、固体废物影响变电站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常规检修产生的废机油、废油抹布及废旧设备等,废旧设备可回收利用,废机油、废油抹布按照危险废物处理,由建设单位统一收集后,交有收储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理。变电站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每天0.5公斤/人.日计。生活垃圾指定地点堆放,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

26、周围环境产生影响。三、综合结论本建设项目对于加快地区电网建设, 具有积极的意义。建设单位只要按本报告中所述的各项控制污染的防治措施加以严格实施,并确保各项污染控制设施日后的正常运行,则本建设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后,其所产生的各类环境污染物对项目四周环境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从环保角度而言是可行的。项目建成后须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揭阳市环境保护局于2011年12月27日对环境影响报告表予以批复(揭市环审2011122号),批复内容如下:一、110kV赤水变电站位于揭阳普宁市流沙西街道赤水村。变电站总占地面积为6432平方米,设计最终主变建设规模为

27、350MVA,110千伏终期出线3回;首期工程于2008年建成投运。现有规模为:主变压器1台(即1#主变),容量为50MVA,110千伏终期出线3回。本期工程扩建2#主变,容量为50MVA,同时装设相应容量的无功补偿电容器及其它附属设备。扩建项目总投资1287万元。根据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对该项目的评价结论及揭阳市环境科学学会对该项目报告表的技术评估意见,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原则同意该项目在110千伏赤水变电站内进行扩建。二、建设单位必须认真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进一步优化变电站平面布局,合理布设主变压器,尽量远离敏感目标。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有效的消声

28、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标排放。站内生活废水经处理达标后综合利用,不得外排。(二)应落实有效的防电磁辐射和防无线电干扰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电磁辐射和无线电干扰对站址周边环境及公众等敏感目标的影响。进一步优化路径方案,线路尽量避开城镇规划区、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目标。(三)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事故应急处置体系;选用具有较好低温流动性的变压器油;进一步完善集油沟及足够容积的事故贮油池,并进行防渗漏处理,杜绝事故性排放。(四)项目营运过程产生的废变压器油、废抹油布等应收集并委托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置,并按照要求办理转移联单手续。(五)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落实各项生态保

29、护和有效的扬尘、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优化布置施工场地,采用先进的施工手段,合理安排施工时问防止施工扰民。三、根据报告表要求,项目应以变电站围墙外5米作为防护距离,你局应协调当地规划等部做好该范围内用地的规划控制和整治工作,严禁建设学校、医院、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建筑。四、根据项目选址的环境功能区要求,该项目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如下标准:(一)电磁辐射执行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 1998)),项目运行过程工频电场强度不得大于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不得大于0.1mT。频率为0.5MHz时,无线电干扰水平不得大于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 1

30、5707-1995)要求的46dB(V/m)。(二)施工期噪声排放应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各施工阶段噪声限值。运营期噪声排放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l2348-2008)的2类标准。五、项目建设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保“三同时”制度。项目建成后,环保设施须按规定报经我局检查同意后,主体工程方可投入试运行,并在3个月内向我局申请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项目分期建设,应分期向我局办理试运行和验收手续。六、项目日常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由揭阳市环境监察分局负责。六、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项目阶段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审批文件中要求

31、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措施的执行效果及未采取措施的原因设计阶段污染影响进一步优化变电站平面布局,合理布设主变压器,尽量远离敏感目标。优化了站区布置,扩建2#主变布置于变电站中部,尽可能的远离了四周敏感点。落实。有效减轻变电站运行产生的噪声和电磁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有效的消声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标排放。设计时已选用低噪声设备,并设计了变压器的减震基础。落实。监测结果表明:厂界噪声达标排放。施工期污染影响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落实有效的扬尘、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优化布置施工场地,采用先进的施工手段,合理安排施工时问防止施工扰民。施工期加强了环境保护管理,并切实落实

32、了污染防治措施,采取了洒水降尘措施,午间和夜间不进行高噪声设备施工,施工车辆途经居民点时,限时、限速行驶、不高音鸣号等;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施工过程采用噪声水平低的机械设备。落实。有效减轻了施工扬尘和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未造成噪声扰民现象,无相关环保投诉情况。生态影响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落实各项生态保护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小施工活动范围,对集中堆放的弃土进行遮盖等措施,施工结束后及时对破坏的地表植被进行恢复。落实。有效减轻了施工期的生态影响。运行期污染影响站内生活废水经处理达标后综合利用,不得外排。变电站内设化粪池,值守人员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由环卫部门吸粪车拉走处理,不排入外环境水体。

33、落实。对周边水环境无影响。应落实有效的防电磁辐射和防无线电干扰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电磁辐射和无线电干扰对站址周边环境及公众等敏感目标的影响。变电站选用了具有抗干扰能力的设备,设置了防雷接地保护装置,采取了相应的电磁屏蔽措施,减少对变电站周边环境及公众的影响。落实。监测结果表明:变电站围墙外工频电磁场满足相应标准。选用具有较好低温流动性的变压器油;进一步完善集油沟及足够容积的事故贮油池,并进行防渗漏处理,杜绝事故性排放。变压器采用了较好较低温流动性的环烷基变压器油,并完善了2#变压器事故油管道的建设,前期工程建设容积为47.38m3的事故油池,满足工程最终规模的需要并对事故油池进行了防渗处理,有

34、效杜绝发生事故时,变压器油的随意排放。落实。有效预防了事故性排油对环境的影响,变电站运行至今尚未发生事故性排油现象。运行期污染影响项目营运过程产生的废变压器油、废抹油布等应收集并委托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置,并按照要求办理转移联单手续。根据变电站运行管理制度,当事故排油时,废变压器油和废抹油布将交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负责收集、处理(见附件4)。落实。杜绝了危险废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社会影响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事故应急处置体系。建设部门高度重视输变电工程的环境风险管理,并制定了变电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对变电站发生事故而造成社会影响起到了防微杜渐的作用。

35、小结:综上所述,110kV赤水变电站扩建2#主变工程基本按照设计资料、环境影响报告表和审批文件要求,落实了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做到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基本落实了环保“三同时”制度。事故油池化粪池站区绿化站区硬化路面消防水池消防设施安全警示牌安全警示标志图4 变电站内绿化、环保设施及安全警示现场照片七、电磁环境、声环境监测(附监测点位图)电磁环境监测电磁环境监测电磁环境监测电磁环境监测监测因子及监测频次(1)监测因子:离地面1.5m高度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2)监测频次:各监测点位监测一次选择在输变电工程正常运行时间内进行监测,每个监测点连续测5次,每次监

36、测时间不小于15秒,并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若仪器读数起伏较大时,适当延长监测时间。求出每个监测位置的5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监测结果。监测方法及监测布点1)监测方法表8 监测方法及标准号监测因子监测方法方法标准号工频电磁场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2)监测布点 根据本工程建设内容及对变电站的踏勘调查,在距站址北边界约80m的在建商业街和南侧围墙外的养鸡场各设1个监测点;在变电站东、西、北厂界外各设1个监测点,在东侧围墙外设1个监测断面。本次验收共计6个监测点,1个监测断面,详细点位见表9;监测布点图见附图3。

37、表9 监测点位项目监测点位备注110千伏赤水变电站站址四周变电站东侧围墙外5m处、西侧围墙外2m处、北侧围墙外1m变电站西侧和北侧为树林和陡坡,分别只能测到围墙外2m和1m;变电站南侧外为养鸡场,不便设置监测点监测断面以变电站东侧围墙外1m为起点垂直围墙进行衰减断面的监测,测点间距在5m内为1m,在5m外为5m,依次测至监测起点外25m处。变电站西侧和北侧为树林和陡坡,南侧围墙外紧邻养鸡场,均不具备监测条件,因此变电站监测断面选择在变电站东侧,但东侧围墙外25m外植被生长茂盛,无法继续布点监测。环境保护目标在建商业街站址北边界隔普宁大道约80m 养鸡场站址南侧围墙外监测单位、监测时间、监测环境

38、条件(1)监测单位:深圳市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2)监测时间:2015年3月16日(3)监测环境条件:天气:多云;温度:24;湿度:62%。监测仪器及工况(1)监测仪器:表10 环境质量监测方法及仪器检测项目仪器名称及型号检测范围校准单位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强度测试仪HI-36041V/m199kV/m、0.1mG20G检定单位: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工频磁场(2)监测工况监测期间变电站主变与线路运行工况见表11。本次验收监测是在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条件下进行的,符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输变电工程(HJ705-2014)的工况要求。表11 监测期间工

39、程工况负荷情况(2015-3)序号名称电压(kV)电流(A)有功功率(MW)无功功率(Mvar)1110kV赤水站#1主变112.928.75.611.622110kV赤水站#2主变112.328.35.511.43监测结果分析(1)监测结果本次电磁环境监测结果见表12。表12 110千伏赤水站扩建2#主变工程电磁场监测结果序号测量点位电场强度(V/m)磁感应强度(T)备注(一)110kV赤水变电站场界周围监测结果1#110kV赤水变电站东侧(距围墙5m)37.80.043大门侧2#110kV赤水变电站西侧(距围墙2m)3270.115110kV出线侧3#110kV赤水变电站北侧(距围墙1m)

40、7.130.029(二)环境敏感目标监测结果4#养鸡场(站址南侧围墙外)42.60.0455#在建商业街(距站址北边界约80m)32.10.073(三)110kV赤水变电站场界衰减断面监测结果NF1110kV赤水变电站东侧断面(距围墙1m)82.20.066110kV赤水变电站东侧断面(距围墙2m)80.60.061110kV赤水变电站东侧断面(距围墙3m)78.50.059110kV赤水变电站东侧断面(距围墙4m)56.30.050110kV赤水变电站东侧断面(距围墙5m)37.80.042110kV赤水变电站东侧断面(距围墙10m)18.70.034110kV赤水变电站东侧断面(距围墙15

41、m)10.50.026110kV赤水变电站东侧断面(距围墙20m)7.580.017110kV赤水变电站东侧断面(距围墙25m)2.390.008图5 变电站东侧围墙外工频电场强度衰减断面变化曲线图图6 变电站东侧围墙外工频磁场衰减断面变化曲线图(2)监测结果评价从表12和图5图6的监测结果可以看出,110kV赤水变电站围墙外5m处工频电场强度在7.13327V/m之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290.115T之间。变电站东侧围墙外衰减断面工频电场强度在2.3982.2V/m之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080.066T之间。110kV赤水变电站四周及变电站衰减断面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

42、分别满足相应的4000V/m、100T的评价标准限值要求。从表12可知,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为32.142.6V/m,工频磁感应强度0.0450.073T,环境保护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相应的4000V/m、100T的评价标准限值要求。综上所述,本工程验收调查范围内的工频电磁场能达到相应标准评价限值要求。因此,本工程运行时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对周边电磁环境影响较小,满足环评及环评批复文件的相应要求。声环境监测监测因子及监测频次(1)监测因子:连续等效A声级(2)监测一天,昼、夜各测一次,每次监测时间为20min。监测方法及监测布点(1)监测方法本次噪声监测方法见下表13。表13 监测方法及标准号检测项目监测方法方法标准号连续等效A声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监测布点在110kV赤水变电站四侧围墙外1m处、环境保护目标靠近变电站处各设1个监测点,监测点位详见附图3。监测单位、监测时间、监测环境条件(1)监测单位:深圳市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2)监测时间:2015年3月16日(3)监测环境条件:天气:多云;温度:24;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