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岩布中路原江滨路布溪桥段道路工程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32351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岩布中路原江滨路布溪桥段道路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岩布中路原江滨路布溪桥段道路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岩布中路原江滨路布溪桥段道路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岩布中路原江滨路布溪桥段道路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岩布中路原江滨路布溪桥段道路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岩布中路原江滨路布溪桥段道路工程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岩布中路原江滨路布溪桥段道路工程环评报告.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 告 表(适用于生态型建设项目)项 目 名 称岩布中路(原江滨路布溪桥段)道路工程建设单位(盖章)三明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姜 长 华(盖章或签字)联系人陈 女 士联系电话15280595600邮政编码365004环保部门填写收到报告表日期编 号 福 建 省 环 境 保 护 局 制填 表 说 明 1、本表适用于可能对环境造成轻度影响的生态型建设项目。2、本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附件1 项目建议书批复附件2 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委托函附件3 其它与项目环评有关的文件、资料附件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比例尺1:50000,应反映行政区

2、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附图2 项目平面布置图3、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确定选择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噪声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专项评价专项评价工作应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4、本表一式七份,报送件不得复印,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分送有关单位。一、项目基本概况项目名称岩布中路(原江滨路布溪桥段)道路工程建设单位三明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海域)三明

3、市三元区岩前镇吉口新兴产业园内建设依据明发改投资【2010】183号主管部门三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性质新 建行业代码E4813 市政道路工程建筑建设规模总占地面积约15623.30m2,总长2543m,双车道,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道路为原江滨路段600m,按次干道标准,路宽18m,二期道路为1943m,按支路标准,路宽12m。总 规 模总占地面积约15623.30m2,总长2543m,双车道,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道路为原江滨路段600m,按次干道标准,路宽18m,二期道路为1943m,按支路标准,路宽12m。总 投 资建设项目总投资合计4925.19万元,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投资1531.

4、98万元,二期项目投资3393.21万元环保投资合计48.5万元,其中一期21.5万元;二期27.0万元二、项目由来三明台商投资区规划控制面积13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50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由“三个产业园”组成,即:吉口新兴产业园(岩前-吉口-瑶奢)27平方公里、贡川产业园(水东-水西)23平方公里、城南产业园(荆西工业园-小蕉工业园)18平方公里。三明经济开发区吉口新兴产业园是三明市重要组成部分,是三明市重点开发的区域。本项目的建设将极大的完善产业区以及与周边道路的连接,改善工业园区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推进工业园区的城市化建设,更好地形成工业园区的城市框架。同时,本项目为

5、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加强与城区的经济往来、减轻城市内部交通压力、保障城市交通的便捷快速发挥重要作用。近期国家对于基础设施的重视,各地都在认真贯彻落实。而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又是投资的重点之一。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落实国家增大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内需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53号,1998年)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规定,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因此,三明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广西钦天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委托书详见附件1)。本单位接受委托后即派技术人

6、员现场踏勘,经资料收集与调研后,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编制完成三明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岩布中路(原江滨路布溪桥段)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供建设单位上报环保部门审批。三、当地环境、社会及经济概况3.1自然环境3.1.1 地理位置三明市地处福建省中部偏西、沙溪流域中段的梅列盆地,下辖梅列和三元两区和永安、明溪、清流、宁化、大田、沙县、尤溪、将乐、建宁、泰宁等。地理坐标为北纬25292707,东经11622118 39。东接福州,南邻泉州,西连龙岩,北毗南平,西北靠江西。东西宽约230km,南北长约180km。三元区位于三明市区的西南部,与梅列区相连,西与明溪县毗邻,东与

7、沙县、大田县交界,南侧为永安市。总面积803km2。三元区全区辖4个街道、2个镇、2个乡,城关街道、白沙街道、富兴堡街道、荆西街道、莩口镇、岩前镇、城东乡、中村乡。三元区岩前镇位于三明市城区西郊,与永安市,明溪县接壤,省道306线贯穿全境,境内村村通水泥路。镇中心距三明市区30km,距即将动工的“泉三”高速公路坂头互通口约10km,交通极为便利。三明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岩布中路(原江滨路布溪桥段)道路工程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吉口新兴产业园内,四周均为待开发工业用地。周边现状详见附图2 。3.1.2地形地貌三明市区位于闽中大谷地上段,境内群山起伏连绵,四周高山环抱。境内西北部为低山丘

8、陵区、占全市面积39.8%;东南部为山地丘陵区、占全市面积24.7%;中部为河谷盆地区,占全市面积35.5%。沙溪由西南流入城区,经城区中心向东北流去将市区分成东南、西北两部分。河流西岸丘陵广布,坡度较缓,其间嵌有岩前、吉口、碧溪等小盆地。东岸阶地狭窄,多高山或丘陵,地势向东急剧升高。市区东部多千米以上的山岭,其中以普禅山、莲花顶、罗拔顶的海拔最高,均在1500米以上,其主脊形成一条与沙溪走向相似的玳瑁山脉北段。三明市的地貌特点是:多山地、丘陵和盆谷,平原狭小;东南部多为8001500米的中、低山,群山连绵;地表切割强烈,河谷发育呈不对称的格子状水系;高、中、低阶地地貌明显。在总土地面积中,河

9、谷平原占1.9,低丘占6.4,高丘占35.38,低山谷占16.5,中山占15.4,山间盆谷占23.3,水面占0.6,岩溶地貌占0.1。3.1.3地质及土壤三明市区位于华夏系闽中复式拗陷带三明永安亚带的北段,往北东向沙县复式背斜的倾伏端过度,在层出露不全,火成岩多期多次侵入,花岗岩呈大片出露,断裂构造则以北东向为主。三明市区境内岩性复杂。侵入岩分布最广泛,主要是中村岩体,胡坊岩体,真峰顶和挂溪岩体以燕山早期侵入为主,呈酸性花岗岩、花岗岩、石英闪长岩等。其次燕山晚期,华夏西期和印支期,呈片麻状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闪长岩等。侵入岩占全区62%。余之沉积碎悄岩(包括火山碎悄岩),变质岩、第四系岩层。

10、主要分布在城关、莘口、岩前、吉口、楼源等地。呈块状单元分布,部分夹杂在侵入岩中。根据资料,三明市的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红壤占总土地面积的75.4,而黄壤则为9.7;河谷和盆地是粉田尘和沙土;市区水稻土质地稍重,多属中壤,土壤多偏酸性,肥力中等。旱地以灰红泥土、红泥土、黄泥土、菜园泥沙土为主,主要分布在低丘山地;水田以黄泥田和灰泥田占绝大多数,主要分布在低丘山坡、盆地、溪边。评价区土壤类型复杂多样。自然土壤随山地的高度,自上而下发育着红壤黄红壤黄壤草甸土;土壤多呈酸性,腐殖层厚度为13cm。旱地土壤以红泥土、灰红泥土为主,其次黄泥土,泥沙土等共十四种;水稻土壤,水田三个亚类,十个土属、以黄泥田

11、为主,其次灰泥田,冷烂田等土属。其分布大致是黄泥田大都分布在较高山坡上占35.2%、灰泥田分布在平原、溪边,占42.3%,冷烂田分布在山垄、低洼区,占15.3%。3.1.4气候气象三明市地处沿海内陆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温热湿润,冬季多雾,四季分明,冬短夏长。由于境内为山地丘陵地形,地面粗糙度大,风速小,静风频率高,稳定度以类为主。有山谷风环流产生,自净能力相对较小。气温:三明市区温度日较差和年较差小(根据历年气象资料统计结果),年均气温19.4;七月最热,平均气温达28.5;一月最冷,平均气温为9.4,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5.5。湿度:年平均相

12、对湿度为79%。一年中最大的相对湿度出现于春季梅雨季节(56月份),空气中的水蒸汽常达到饱和状态;最小相对湿度出现于干冷的冬季。降水:年降水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610.7mm。年平均降雨日为164d。一年中36月降雨量最频繁,其中56月降雨量最多,平均达540mm,占全年降水量的33.5%; 12月为枯水季节。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年平均蒸发量为1615.8mm。风况:市区年平均风速较小,年平均风速1.42.0m/s,且年、月变化都不大,静风和小风的频率高。全年静风率达36,市区常年以NNE为主导风向,频率为17.2,其次为NE,频率为14.4,西南风频率为7.3%。雾:三明市区常有雾日天气

13、,年均雾日55.8日,最多年雾日85日。春冬雨季雾日较多,夏季较少。气压:年平均气压为995.2Pa。一年中各月气压变化较大,冬季高于夏季,一月份气压最高,月平均达1003.3Pa;八月份气压最低,月平均为986.3Pa。3.1.5 水文三明市的主要河道和水源地是沙溪河。沙溪河是闽江的三大主干流之一,发源于建宁县均口乡布麓杉岭,流经宁化、清流、永安、三明、沙县至南平来舟与富屯溪汇合流入闽江。沙溪河全长328km,流域面积11793km2,平均坡降6。平均流量350.8m3/s。沙溪是流经三明市区的唯一流河。主干流从三元区溪口农场入境,从西南向东北穿过市区中部至梅列区洋口仔,流入沙县境内;河长4

14、9.1km,出口集水面积9874km2,河道坡降0.11%,其两岸注入的主要支流有湖源溪、溪源溪、渔塘溪、薯沙溪、台溪、东牙溪、黄沙溪、碧溪、小溪等,这9条支流呈树状分布,其中支流集水面积大于100km2以上的有6条,分别为溪源溪、渔塘溪、薯沙溪、台溪、东牙溪、碧溪。沙溪三明段河面宽阔,水量丰富。据历史资料,沙溪三明段平均年径流量为94.0亿m3,平均流量308m3/s,最大洪峰流量7230 m3/s,实测最小流量13.5 m3/s;四、 五、六月为丰水期,十一、十二、一月为枯水期,其它各月为平水期。根据沙溪开发规划,从永安至沙溪口将建设六个梯级水电站,其中斑竹电站位于三明市梯级下游8km处的

15、沙溪干流上,靠近斑竹溪与沙溪的汇合口处。斑竹电站为低水头径流式水电站,采用河床式布置,坝高31米。1997年,斑竹水电站1号机组正式发电;1999年1月23日,斑竹电站全面建成投产,装机容量为4.5万千瓦,每年可新增电能1.67亿千瓦小时。斑竹电站己于1997年5月下闸蓄水,正常蓄水位125.5m,回水至台江。斑竹电站总库容0.733亿m3,调节库容52万m3,库容系数仅0.007,丰、平水期水库基本无调蓄能力,仅在枯水期作日调节运行。沙溪及其支流流域特征见表3-1。表3-1 沙溪及其支流流域特性一览表河流名称源头主河道长度流域面积(km2)市区比降()多年平均径流量(m3/s)总长(km)市

16、内(km)沙溪建宁杉岭32849.1117931.1350溪源溪明溪益树坑38.033.01944.05.36渔塘溪明溪范厝77.030.57011.618.70台溪明溪紫云台30.012.31196.13.24沙阳溪(薯沙溪)永安上坪38.020.019010.55.18碧溪明溪际头33.023.31406.93.78东牙溪牛架山30.030.018718.25.05渔塘溪(梓口坊村上游河段称渔塘溪,汇入夏阳溪后称黄沙溪)属于沙溪流域的一级支流,全流域面积为701km2,多年平均径流量6.4548亿m3,多年平均径流量深920.8mm。黄沙溪发源于明溪县五顶嶂,流经雪峰、沙溪、三元区吉口、岩

17、前,至黄沙口注入沙溪,长82.5公里。主要支流有夏阳溪、瀚仙溪、田丰垄溪。3.1.6生态状况(1)植被三明市区隶属南岭东部山地常绿类照叶林区,以莲花峰顶莘口为界,分两个小区,即东南部的戴云山鹫峰山常绿楮类照叶林和西北部的闽西博平岭山地常绿照叶林区。境内由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层湿润深厚,土壤肥沃,植被繁茂,森林资源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经济林以及中山灌丛草坡。(2)自然资源三明市区境内虽然不是富矿区,但矿产也有一定的分布,主要有灰石、铁矿、高岭土矿以及建筑所用的砂石等。据调查,石灰石主要分布于岩前,储量约2100万t;铁矿分布于城东,

18、储量约107万t。(3)动物资源三明境内茂密的森林、复杂的地质地貌为野生动物的生息繁衍提供了有利环境,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境内陆生脊椎动物约30目102科594种,其中两栖类2目8科44种;爬行类3目17科114种;鸟类17目51科335种;兽类8目26科101种;鱼类有156科59属109种。目前,三明市列入优先保护的野生动物共计142种,分别为兽纲10科26种,鸟纲27科99种,爬行纲2目6种,两栖纲2目3种,鱼纲3目4种,昆虫纲3目4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93种,国家一级保护的13种:即云豹、豹,华南虎、黑鹿、白鹳、黑麂、中华秋沙鸭、白肩鸟、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黾、蟒、金

19、斑喙凤蝶等。(4)农牧业资源粮食作物有稻谷、甘薯、马铃薯、玉米、绿豆、红小豆、大豆等。油料作物有花生、含油沙豆等;经济作物有甘蔗、烟叶、花卉、席草、茉莉花、木薯、青饲料、绿肥、茶叶、药材、蔬菜等。园林水果有梨、柑、桔、橙、柚、枇杷、青枣、桃、李、柿子、葡萄、柰等。食用菌有香菇、蘑菇、黑木耳、金针菇、平菇、草菇、杏鲍菇、茶薪菇、鸡腿菇等。三元区内的农场包括吉口农场、溪口农场、牛岭茶场和机关矿区。3.2社会经济概况3.2.1三元区社会经济概况三元区下辖4个街道、2个镇、2个乡,分别为城关街道、白沙街道、富兴堡街道、荆西街道、莘口镇、岩前镇、城东乡、中村乡。51个行政村,26个社区居委会。三元区是福

20、建省重点林区之一,全国南方林区综合改革试验区,拥有森林面积6.3万hm2,竹林1.9万hm2,林木总蓄积量550.8万m3,森林覆盖率达74%。拥有耕地面积4300hm2,可供养殖水域面积200hm2,形成竹木、水果、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建成食用菌、烟叶、畜禽和水产等十大农产品生产基地,构成城郊型农业特色。三元区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以机械加工、冶金、水电、轻纺、建材、化工为重点行业的发展格局。据2013年末的统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14亿元,农业总产值11.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3亿元,出口总额42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600万美元,地方财政一

21、般预算收入200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18元,城镇新增就业2594人。矿藏资源:境内有石灰石、萤石、煤、铁、稀土矿和地热等17种资源,矿床、矿点61处,已开发的矿产有13种,有各类矿山企业97家。矿产资源不仅品种繁多,而且贮量丰富,仅石灰石储量就达7000万吨。3.2.2岩前镇社会经济概况三元区岩前镇位于三明市城区西郊,与永安市,明溪县接壤,省道306线贯穿全境,境内村村通水泥路。镇中心距三明市区30km,距即将动工的“泉三”高速公路坂头互通口约10km,交通极为便利。岩前镇人口统计见表4。201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1.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2亿元,农业总产值3.7亿元;规模以

22、上工业产值达7.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5.8亿元,实现内联引资1.3亿元,全镇一般预算财政收入达47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46元。表3-2 岩前镇人口统计一览表序号各村庄名称人口(人)备注1岩前村2514外来人口数825,主要分布在岩前、乌龙、吉口、星桥等村多家企业台商投资区内居住区的人口数约2400多,主要分布在吉口农场(800多人)、吉口村(1300多人)、吉口采育场(150多人)、岩前布溪(150多人)2乌龙村12643吉口村18604星桥村35485下寨村9616白叶坑村5007横坑村3778增坊村17249富源村126310眉山村118011忠山村171112欧坑村91313

23、阳岩居委会76914吉口采育场15115吉口农场85716白叶坑采育场703.2.3吉口村概况吉口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西北部,与明溪县毗邻,素有三元区北大门之称,全村共有3个自然村480户人口1860人,总耕地面积2770亩,山林面积35万亩,果园面积2500亩,其中集体果园540亩。近年来,吉口村大力发展烟、粮、果、茶、竹等优质果基地,引进永林人造板厂、华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规模企业,先后办起了吉口机砖厂、吉口铸件厂、融港纸业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农民人均收入达7840元。3.3环境功能区划及应执行标准(1)水环境根据三明市地表水环境和环境空气质量功能类别区划方案(

24、明政2000文32号),该项目纳污水域渔塘溪段,现状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属于类水域,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 (2)大气环境根据三明市地表水环境和环境空气质量功能类别区划方案(明政2000文32号),项目周围区域属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3)声环境该项目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吉口,项目所在地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3.4环境质量现状(1)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三明市三元区环境监测站2015年二季度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渔塘溪水质符合GB3838-2002地

25、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I类标准。表3-3 2015年二季度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序号城市名称三元区标准类别断面名称台溪薯沙溪渔塘溪1水温()19.619.619.9/2pH7.256.947.39693溶解氧 (mg/L)8.827.248.3554高锰酸盐指数 (mg/L)3.93.04.165BOD5 (mg/L)3.83.93.546氨氮 (mg/L)0.9730.7200.6041.07总磷 (mg/L)0.1840.1910.1070.2(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引用三明市三元区宏鑫家庭农场生态养殖建设项目吉口国有林场监测数据(此监测点位距离该项目直线距离1.0公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优于G

26、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详见附件3)。(3)环境噪声现状声环境:根据现场调查,目前该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值基本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3.5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项目污染源及源强分析,并结合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现状,3-7中标准。表3-4 施工期污染物执行排放标准类型执行排放标准污染因子及排放控制施工期污水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一级CODBOD5SSNH3-N100mg/L20mg/L70mg/L15mg/L施工期噪声施工期场界噪声限值标准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70dB(A)、夜间55

27、dB(A)施工期废气施工期粉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即颗粒物无组织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表3-5 运营期执行排放标准一览表类型执行排放标准污染因子及排放控制噪声运营期车辆执行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GB1495-79)固废生活垃圾:一般固废处理处置执行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及2013年修改单内容有关规定; 3.6环境敏感目标根据现场调查,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的主要敏感目标见表3-5及图3-1。序号经纬度敏感目标名称距道路红线距离方位影响时段1/渔塘溪15m项目西侧施工期、运营期 渔塘溪 图3-1 项目

28、主要敏感目标四、工程概况三明经济开发区吉口新兴产业园岩布中路工程,总占地面积约15623.30m2,总长2543m,双车道,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道路为原江滨路段600m,按次干道标准,路宽18m,二期道路为1943m,按支路标准,路宽12m。道路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如下:表4-1 道路技术指标表(一期) 路段名称项目单位三明经济开发区吉口新兴产业园区岩布中路里程长度m600道路等级次干道设计速度km/h30车道数道2路基宽度m18车道宽度m12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241标准轴载BZZ-100路面结构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小桥涵设计洪水频率100年一遇表4-2道路技术指标表(二期) 路段名称项目单

29、位三明经济开发区吉口新兴产业园区岩布中路里程长度m1943道路等级支路设计速度km/h30车道数道2路基宽度m12车道宽度m7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144标准轴载BZZ-100路面结构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小桥涵设计洪水频率100年一遇4.1工程道路设计 4.1.1道路平面设计根据规划线形进行设计,设计高位道路中心线标高。坐标系统采用北京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表4-3 平面技术指标(一期)指标名称单位规范要求设计选用圆曲线最小半径m70141圆曲线最小长度m3564表4-4 平面技术指标(二期)指标名称单位规范要求设计选用圆曲线最小半径m70191圆曲线最小长度m3573

30、4.1.2道路横断面根据道路规划断面,结合业主方相关要求及地区交通量、交通功能,现拟定道路红线一期宽度(原江滨路段)18m,二期宽度为12m,双车道。具体断面布置如下所示:3.0m(人行道)+6.0m(机动车道)+6.0m(机动车道)+)+3.0m(人行道)。其中人行道暂按3.0m设计,如需布设相关管线则压缩人行道,但需保证最小人行道宽度2m。二期道路2.5m(人行道)+3.5m(机动车道)+3.5m(机动车道)+)+2.5m(人行道)。其中人行道暂按2.5m设计,如需布设相关管线则压缩人行道,但需保证最小人行道宽度2m。4.1.3道路纵断面在纵断面设计中,通过分析规划高程、规划纵坡及地形地貌

31、,对道路的部分规划纵坡进行了调整,对个别交叉路口节点控制标高进行了微调。由于本工程为未开发区域内的新建道路,因此在纵断面拉坡设计时除结合规划标高外,还充分考虑了区域内的已建道路标高,综合确定道路纵坡和设计标高。 4.1.4路基设计方案(1)一般填方路基设计1)路基填料及压实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且应优先选取用砾类土、砂类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路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和料,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料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4-5 路基

32、填料最小CBR值和最大粒径要求项目分类路床表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CBR值(%)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路基上路床030810下路床3080510上路堤80150415下路堤150以下3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8103080510路基采用重型压实标准,其压实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4-6 路基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项目分类路床表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方路基上路床03096下路床308096上路堤8015094下路堤150以下93零填及路堑路床030963080962)填方路基边坡当路堤填筑高度6m时,则按高度68m分级并设置不小于1.5m宽的边坡平台,第一级边坡坡度采用1:1.5,

33、第二级边坡坡度采用1:1.75。 填筑高度大于20m的高填路基及斜坡、软基、受水淹没路段路堤按特殊路基设计,边坡通过稳定计算确定。3)基底处理路堤填筑前应清除腐质土及耕植土,清表厚度为0.5m,并采用路基填料予以回填和压实。经过水塘或水库、沟河地段的路堤应排水、清除地表淤泥并回填片(碎)石。经过水田地段的路堤清除地表耕植土后,应开沟排水,对过湿土层还应采取换填或设置片石排水沟等措施进行处理。地表自然横坡陡于1:5的斜坡地段路堤填筑前,开挖宽度不小于2.0m的反向台阶;当覆盖土层厚度小于2.5m时在岩石上开挖台阶,确保路基稳定。基底经处理后压实,压实度不应小于90%。(2)一般挖方路基设计挖方路

34、基边坡根据沿线地层构造、岩土性质,结合沿线道路边坡稳定情况综合拟定。挖方边坡坡度如表5-5所示。对于土质挖方边坡高度超过20m,岩石挖方边坡高度超过30m的边坡应通过稳定计算确定边坡坡度和分级。表4-7挖方边坡坡率表岩土类别边坡高度级挖方边坡级挖方边坡级挖方边坡分级高度(m)坡度平台宽度(m)分级高度(m)坡度平台宽度(m)坡度人工填筑土、冲洪积、坡洪积、坡残积层3061:11.51.5281:11.51.521:11.5泥岩及砂泥岩互层10101:0.751.521020101:0.751.52101:0.7512030101:0.751.52101:0.7512砂岩30151:0.30.5

35、1.52151:0.30.5(3)零填路基及土质路堑路基处理1)零填路基处理路基填筑高度小于1.5m时视为零填路基,对路床范围(即路面底面以下080cm)填料或表土必须认真处理,当土层最小强度CBR满足规范要求且含水量适度时,可采取翻挖后压实处理;当土层含水量较大时,可通过开挖排水、翻挖晾晒或换填砂砾石或掺入生石灰粉拌合均匀后压实。当土层最小强度CBR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换填或掺灰处理,生石灰掺入量不小于5%,处理后上、下路床压实度均不小于95%。零填路基若位于水田段,换填深度下的土层含水量仍然较大、较软时,采用换填合格土处理地基,再回填路基挖方作填料填筑。2)土质路堑土基处理当挖方路基路床

36、范围为土层、CBR强度不符合规范要求或路床含水量过大难以压实时,也必须对路面结构层以下土基进行处理,处理方式、压实度及填料最小强度要求与零填路基一致。对于地下水位高且丰富的路段,应对挖方边沟进行加深或在挖方边沟底部增设纵向渗沟,截断地下水源并将其引至路堤以外,使路基常处于干燥或中湿的稳定状态。(4)水塘及水库地段路基处理路基经过水塘地段,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路基受塘水的侵蚀、塘水渗漏及受路面水的污染。 填方边坡坡脚为水塘或水库时,一般于高于设计水位0.5m处设置宽度不小于2.0m的平台,平台以下范围路基填方利用路基挖方中的泥岩片块碎石透水性材料填筑,并对下边坡采用实体护坡及基础、渗水反滤设施,避

37、免路基受塘水的侵蚀。(5)改赔农耕道路地段路基处理 路线与沿线农耕道路平行发生干扰、路基占用农耕道路时,应在路基一侧对农耕道路进行改移赔偿处理。(6)改赔沟渠地段路基处理路线与沿线排水或灌溉沟渠平行发生干扰、路基占用沟渠时,应在路基一侧对沟渠进行改移赔偿处理。(7)高填深挖路基处理1)高填路堤对于填方高度1218m的填方路段,当高填路堤纵向长度短于80m时,宜按填高68m间距采用普夯补强;当高填路堤纵向长度大于80m时,按2m间距采用冲击碾压对路堤分层碾压至下路床顶面后作的补强压实处理。路堤材料同一般路堤,施工时应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并检测达到规范规定的压实度后,方可进行路床冲击碾压补强压实。

38、2)深挖路堑部分路段路线穿越山体和位于山体斜坡上,斜坡自然横坡较陡,受地形控制,路线局部挖方边坡高度较深,岩层多为泥岩。由于岩体倾角较为平缓,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但坡面易发生崩塌和掉块,且边坡开挖后泥岩易受风化剥落、软化,需及时进行坡面防护。 (8)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处理1)陡坡路堤位于地面横坡陡于1:5地段的填方路堤,根据斜坡路段的岩土性质、水文情况、横坡陡缓、填方高度等具体情况,采取措施进行处理。a、斜坡路段的填方路堤,在填筑前必须一律清除原坡面植物根茎,并开挖宽度2m且向内倾斜24%的台阶;地表覆盖土层厚度2.5m时,则必须清除表层覆土后在基岩上开挖反向台阶,以确保路基稳定。b、斜坡路堤

39、不稳定的坡脚及软弱土基时必须采取反压、插板、换填、挡墙、路堤(路肩)桩板墙等措施强化处理,斜坡路堤在其稳定性及工后残余沉降均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地表横坡陡于1:2.5且边坡高度大于8.0m时,为避免路堤不均匀沉降致使路面开裂,一般于路面底面以下铺设3层土工格栅,个别点视情况在路堤中部加铺3层土工格栅。土工格栅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或钢塑高强格栅,其技术要求为:抗拉强度50kN/m,断裂延伸率3%,格栅结点强度不得小于抗拉强度的80%。2)横向半挖半填路基处理为减少横向半挖半填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及路面结构的开裂,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横向半挖半填交界处过渡段路基进行处理。a、在填方区除对地表开挖宽大向内倾斜

40、台阶常规措施外,应严格要求采用路基挖方中的满足要求的土由下而上分层、分条、分幅填筑,逐层碾压密实和达到与原上基的密实结合,并在交界部位路面结构层下铺设3层土工格栅,格栅贯通铺设至填方区路基边缘弯折反包连接,对挖方区路床则进行超挖,使格栅伸入挖方区搭接长度不短于4m。岩易受风化剥落、软化,需及时进行坡面防护。b、当坡脚伸入到地面遇软弱地基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后,方可由下而上填筑。3)纵向填挖交界过渡段处理为避免纵向填挖交界处路基不均匀沉降过大造成路面拉裂破坏,应采取有效措施对纵向填挖交界过渡段进行处理。a、填方区过渡段长度采用10m,宜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砂岩、灰岩

41、片碎石填筑,可利用路基挖方中的片碎石按填石路基填筑压实;b、挖方区过渡段长度不小于4m,当为土质时路床范围应采用砂砾石或片碎石换填;c、当地表坡度陡于1:5时,要求在原地表开挖成向内倾斜24%的反向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3.0m;d、当地表坡度陡于1:2.5且路堤边坡高度大于8.0m时,还应在路面底面以下路床范围内铺设3层土工格栅,格栅伸入挖方区长度不小于4m,伸入填方区长度不小于10m。(9)软弱路基处治路线经过区域的软土多为水田或鱼塘,大多为浅层软弱地基,地基承载力低,含水量高,抗剪强度小,填方路堤稳定性差,沉降不能满足要求。设计采用清淤换填泥岩片碎石或砂砾石等进行处治。路基边缘经过水塘、

42、鱼塘处采用培筑围堰并设置浆砌护坡及护脚来进行处理。(10)防护工程路基边坡主要采用植物生态防护、挂三维网喷播植草防护、挡墙四种形式。防护应尽可能采取植物生态防护及绿化,以恢复自然植被、掩盖人工痕迹,达到道路路容美观、环境优美及与沿线自然环境与景观协调。植物生态防护:当填方边坡高度6.0m或边坡每级坡度均缓于1:1.5时,边坡采用直接喷播植草防护和绿化。挂三维网喷播植草防护:填土边坡或较缓土质挖方边坡,且高度6mH20m部分,骨架方格内喷播草籽。拱形骨架防护:边坡缓于1:0.75的土质或风化岩石的挖方边坡路段。1)填方边坡防护当填方边坡高度不大于2.0m时,采用喷播植草防护;当填方边坡高度大于2

43、.0m时,采用拱形护坡防护,拱形护坡圆弧段设凸起拱眉与骨架泄水槽边缘相接,使路面水不至于直接冲刷填方坡面,在拱形护坡骨架间的填土坡面上进行植草防护。2)挖方边坡防护根据实际的地形、地质情况,分级设置边坡平台,坡面采用护面墙防护、网格防护及植被绿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护。3)路堤挡墙当坡脚与构造物、河渠发生干扰或有利于路基与构造物的顺适衔接时,设置挡土墙,以收缩坡脚,防止冲刷并加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4)路堑挡墙当挖方边坡陡峻或位于地质不良路段或与构造物发生干扰时,在路堑边坡适当位置设置路堑墙,以减少边坡开挖、降低边坡高度、避免路堑边坡失稳。4.1.5路面设计方案(1) 路面设计原则路面设计根据交通

44、量及其组成和使用要求,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条件,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有利于机械化及工厂化施工的路面结构方案。(2)路面结构方案砼路面具有噪声低、震动小、无反光、行车舒适性好等优点,近年来已在各条公路主干线、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上得到应用。道路及其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气候因素的影响。考虑到三明市的自然气候条件及已建成路面的使用情况,该项目道路采用砼路面。交通等级按重型交通设计。路面结构方案如下:1)车行道结构 a、面层:30cm混凝土C30。 b、基层:30cm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c、底基层:20cm 级配砂砾石垫层。面层与基层之间设置下封层。 2)人行道结构5cmC30砼彩色方块砖;2cmM7.5砂浆垫层;15cm 透水混凝土C15;15cm 级配碎石。如景观设计对人行道铺装有专项设计,则人行道铺装按景观设计图纸执行。4.1.6排水工程设计方案依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