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将乐县福建省科源新型材料新型轻金属材料技改扩建一工程竣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32376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将乐县福建省科源新型材料新型轻金属材料技改扩建一工程竣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将乐县福建省科源新型材料新型轻金属材料技改扩建一工程竣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将乐县福建省科源新型材料新型轻金属材料技改扩建一工程竣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将乐县福建省科源新型材料新型轻金属材料技改扩建一工程竣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将乐县福建省科源新型材料新型轻金属材料技改扩建一工程竣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将乐县福建省科源新型材料新型轻金属材料技改扩建一工程竣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将乐县福建省科源新型材料新型轻金属材料技改扩建一工程竣环评报告.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书将测验报字(2016)007号项目名称: 福建省科源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新型轻金属材料技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委托单位: 福建科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原名福建省科源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将乐县环境监测站二0一六年七月承 担 单 位:将乐县环境监测站站 长:张誉华技术负责人:张誉华项目负责人:王 宁审 核:审 定:现场监测负责人:张誉华参 加 人 员:(监测及分析参加人)张誉华、曾湘贵、王宁、郦珊将乐县环境监测站 电话:05982322313传真:05982260387 邮编:353300地址:将乐县金森大厦三楼 Email:jljcz1前言福建省科源新型材料有限

2、公司(现名福建科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型轻金属材料开发项目建于将乐经济开发区积善工业园,产品定位主要是对应福建省瑞奥麦特轻金属有限责任公司配套生产铝合金新材料。公司占地面积3.65hm2,已建厂房9600m2,办公生活楼2300 m2。现有职工40名,原有铝合金新材料半自动生产流水线一条,年产5000吨铝合金材料。该项目福建科源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新型轻金属材料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于2012年9月12日通过将乐县环境保护局的审批,并于2016年5月项目通过将乐县环保局的竣工环保验收。随着销售市场的不断拓展和产品新品种的不断增加,科源新型材料公司原有生产能力已无法满足发展空间,制约企业发展,为充

3、分发挥该公司资源优势,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形成更加稳固的产品发展基础和优势,促进产业化、规模化生产,该公司拟在现有厂房内,对原有工程进行技改扩能,并扩建2台反射炉,形成年产3万吨铝合金新材料能力,项目分两期建设,每期1.5万吨。 项目于2016年4月委托福建省冶金工业研究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于2016年7月通过三明市环保局批复。由于项目一期扩建的1台12t反射炉已于2016年2月建成运行,因此福建科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获得环保批复后于同月向将乐县环境保护局提出了福建省科源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新型轻金属材料技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受福建科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将乐

4、县环境监测站承担了该项目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监测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要求,我站于2016年7月13日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勘查、环境现状调查,并依据有关标准和资料编制了福建省科源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新型轻金属材料技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我站于2016年7月14日15日对该项目的环保设施和环境现状进行了竣工验收调查监测。2验收调查依据(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2)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环发200038号); (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

5、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环保总局令第13号);(4)福建省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规定;(5)福建省冶金工业研究所将福建省科源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新型轻金属材料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6)三明市环境保护局关于的批复(明环审201633号);(7)福建省科源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新型轻金属材料技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委托书;(8)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二级标准、表3标准限值及表4中二级标准;(9)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二级排放标准;(10)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中表1“城市绿化”标准

6、;(11)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4类区标准;(12)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13)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3、工程调查3.1工程基本情况福建省科源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拟投资6000万元在积善工业园科源公司现有厂房内进行技改扩建,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依托原有工程的厂房、办公生活设施、除尘设施及其它公用辅助设施,将原有10t反射炉生产制度一班制技改为两班制,扩大产能至7000吨/年;同时新增1台12t反射炉,新增产能8000吨/年,一期技改扩建形成年产1.5万吨铝合金新材料产能。二期工程在现有车

7、间内增加1台20t熔炼燃气反射炉,新增产能15000t/a,达产后全厂形成年产3万吨铝合金新材料产能,主要为园区下游企业提供铝合金水(ALSI8)及铝合金锭(A356、A354、AC8A)。技改扩建项目分两期建设,总建设周期为24个月,从2016年-2018年。目前一期工程原有10t反射炉扩能及新增12t反射炉已建成;二期工程待建,计划2018年2月投产。本次验收项目一期工程,至目前实际总投资5000万元,环保投资200万元,生产人员40人,年生产330天,生产采取两班制,每班8小时。项目位于将乐县积善工业园,项目东侧临204省道,西侧为将乐金溪,南侧为将乐金园大桥。项目平面布置图见图3-1。

8、 图3-1 厂区平面布置图项目组成详见表3-1,主要设备见表3-2,主要原辅材料见表3-3。表3-1 工程项目组成表项目组成原有工程原有设施一期工程技改扩建内容主体工程熔铸车间(1)车间间建筑面积5760m2;(2)1台10t反射炉,产能5000 t/a(3)5t/h铝锭机一台10吨反射炉生产制度由一班制技改成两班制,提高产能至7000t/a在现有车间内增加1台12t方型熔炼燃气反射炉,新增产能8000t/a公用设施给水生产、生活水源全部由园区自来水管连接供给依托原有工程排水(1)少量铝合金锭冷却水不定期外排金溪;(2)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排金溪铝合金锭冷却水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二级

9、生化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供电外部电源引至将乐县常口变电站,厂房内设置配电室,原有工程用电设备安装总容量约为1250kW依托原有工程供气本项目用气为天然气,由工业园区中北部的天成天然气供应站接管进入本公司项目生产线依托原有工程贮运工程(1)原料(边角料、A00铝锭、工业硅等)和产品不单独设库房,存放于厂房内规划的堆放区;(2)厂房西侧设有两间仓库,一间用于铝渣冷却,一间用于贮存固体废物;(3)铝水采用转运包盛装,并用汽车运送;(4)其余原料、产品均采用汽车运输。依托原有工程环保工程废水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外排金溪。铝合金锭冷却水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二级生化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

10、,并建设配套配水设施。废气熔炼烟气及铝渣废粉尘通过1套350m2布袋除尘系统除尘,尾气通过D=0.8m、H=15m排气筒排放。依托原有工程固废贮存设置150m2铝渣冷却间及50m2铝渣仓库。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2013年修订)相关规定设置危险废物暂存间办公及生活设施综合办公楼一座6层,建筑面积2300m2,其中包括:12层为办公层和食堂;35层为宿舍;6层为架空层。依托原有工程表3-2 一期工程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 备 名 称规格数量(台/套/座)合计原有工程一期扩建新增1圆形熔炼燃气反射炉1#)10t112方形熔炼燃气反射炉(2#)12t113除尘器1#套

11、114燃气烤包器个335转运包1t/个666行车5t和2.8t227流槽系统套118铝锭机5t/h119小车床LF250*5501110空压机7.5千瓦1111螺杆式空气压缩机37千瓦2212叉车1#3.5t1113叉车2#3t1114储气罐40L/罐2215汽车辆11表3-3 一期工程主要原辅材料、燃料用量表序号主要原料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A00铝锭t/a9767.452工业硅t/a763.553边脚料t/a4482.654铁添加剂t/a48.555打渣剂t/a225.56精炼剂t/a300.257微量金属元素t/a175.558氮气kg/a150009新水m3/a174910电万kWh/a5

12、6.2511天然气万m3/a153.12主要技术指标:以年生产330天计算,一期工程可生产主要产品铝合金新材料15000吨/年,其中铝合金水约12000吨/年,铝合金锭约3000吨/年;原材料铝锭用量9767吨/年,各类铝合金边脚料4483吨/年,工业硅764吨/年,氮气15000千克/年,用电约56万千瓦时/年,生产新鲜用水1749吨/年,天然气用量153万立方米/年,年销售收入15000万元。项目至目前环保投资约20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4.0,主要用于厂区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固废处置等的建设。环保投资详见表3-4。表3-4 环保投资一览表项目设施名称设施套数投资(万元)废气污染治理反射炉集

13、气罩及废气收集管道260布袋除尘115m排气筒1铝渣冷却间集气罩及废气收集管道140其它车间排气扇或换气设施若干10废水污染治理二级生化处理设施110处理后生活污水蓄水池(25m3)及配水系统110绿化管网、排污管网130固废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暂存间110垃圾收集设施和储存设施15噪声污染治理设备降噪、减振措施15风机房、厂房隔声110其他配套绿化10合计200 3.2工艺流程一期工程的产品均为铝合金水和铝合金锭。其生产工艺为:将A00铝锭、边角料、工业硅等配成所需炉料。在开炉前先将配好后的A00铝锭装入反射炉中,然后进行熔化。溶化后加入边角料、工业硅、微量金属元素,待金属全部溶化后将表面熔渣彻

14、底扒出,经扒渣、搅拌、取样分析。待合金成份合格和温度符合要求后,通入一定压力的氮气将一定量的打渣剂和精炼剂加入铝液中,一定时间后进行扒渣工作,使铝合金水经过精炼后达到符合规定成分。部分铝合金水经铝锭机生产出所需规格的铝合金锭,部分铝合金水直接装入预先加热的转运包,运至所需工厂。主要污染源为反射炉烟气、扒渣粉尘,铸锭冷却水、设备噪声及炉渣、除尘灰等。工艺流程图见图3-2:图3-2 一期工程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4、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该项目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生活废水、反射炉烟气、设备噪声等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固体废物处置问题。 建设工程中“环评”和环评批复所提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详

15、见表4-1和表4-2。表4-1 项目“环评”要求及落实情况一览表环评要求实际建成运行情况2台反射炉烟气及炉门烟气、炉渣冷却间粉尘通过1套350m2布袋除尘器除尘,尾气通过1根H=15m、D=0.8m排气筒外排。在铝渣冷却间的扒渣冷却位置上方设置集气罩,并接入集气管;布袋除尘器卸灰口设置围挡、防雨设施;出口废气中烟尘排放执行GB9078-1996中表2标准(烟尘100mg/m3);SO2、氟化物执行表4标准(SO2 850mg/m3、氟化物6mg/m3);NOx参照执行GB16297-1996表2二级排放标准(NOx240mg/m3)。2台反射炉烟气及炉门烟气、炉渣冷却间粉尘通过布袋除尘器除尘,

16、尾气通过15m排气筒外排。在铝渣冷却间的扒渣冷却位置上方设置集气罩,并接入集气管;布袋除尘器卸灰口设置围挡、防雨设施;出口废气中各污染物经监测达标排放。生活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绿地灌溉水质GB/T25499-2010表1“城市绿化”标准后,用于厂区绿化;并设置可容纳一周水量的蓄水池(25m3)及配套配水设施,铝合金锭冷却水循环系统,生产废水零排放。生活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并设置可容纳一周水量的蓄水池(25m3)及配套配水设施,铝合金锭冷却水循环系统,生产废水零排放。鼓风机等高噪声设备拟安装减振垫、消声器等,东侧厂界噪声排放执行GB12348-2008中4类标准(昼

17、间70dB;夜间55dB),其余区域厂界噪声执行GB12348-2008中3类区标准(昼间65dB;夜间55dB)。鼓风机等高噪声设备有安装减振垫、消声器等,厂界噪声基本达标排放,除西侧厂界受除尘风机噪声影响,昼、夜噪声值超标,但因厂界西侧为金溪,无环境敏感目标,不会造成扰民。铝渣和除尘灰按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设暂存间,并外售综合利用。生活垃圾收集后,设垃圾桶或垃圾池,由工业园区环卫清运处理。机修废油按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2013年修订)相关规定设置贮存场所;转移应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铝渣和除尘灰按要求设暂存在

18、一般固体废物存放仓库,并外售综合利用。生活垃圾收集后,设垃圾桶或垃圾池,由工业园区环卫清运处理。机修废油产生量较少,拟存放在除渣车间一角设置的危废仓库中。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严格控制各污染物的排放。有按要求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严格控制各污染物的排放。建立环保管理机构,配备环保管理人员,落实报告书的管理和监测计划,规范化排污口,建立环保台帐。环境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完善,有按要求设置规范化排污口。建立相关应急预案,将此次技改工程纳入应急预案中。应急预案应进一步完善。表4-2 建设工程落实“环评”批复要求情况三明市环保局对建设项目“环评”批复要求落实情况项目位于将乐经济开发区积善工业园区,在原

19、有厂房内技改扩建。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将原有工程一班制技改为两班制,扩大产能至7000吨/年,同时新增一台熔炼燃气反射炉,新增产能8000吨/年,一期技改扩建形成年产1.5万吨铝合金新材料产能。二期工程在现有车间内增加一台熔炼燃气反射炉,新增产能15000吨/年,达产后全厂形成年产3万吨铝合金新材料产能。项目总投资46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59万元。项目位于将乐经济开发区积善工业园区,在原有厂房内技改扩建。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未批先建,于2016年2月已建成投产,一期技改扩建形成年产1.5万吨铝合金新材料产能。二期工程预计2018年建成投产。目前实际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

20、00万元。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原则建设排水系统,铝合金锭冷却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近期,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待将乐经济开发区积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管网配管后,污水接入污水厂集中处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管网的废水不得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表4三级排放浓度,其中氨氮参照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1中B级标准限值,该项目不得建设直接排放外环境水体的排污口。有按要求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原则建设排水系统,铝合金锭冷却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生活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严格落实地下

21、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源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防止污水渗漏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从管道、设备、污废水、固体废物储存等方面采取措施,尽可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产生。有按要求防止污水渗漏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熔铸车间外延100米的区域,该区域现状无常住居民等敏感目标。该项目以天然气为燃料,反射炉熔炼烟气、炉门集气罩收集的烟气,以及铝渣冷却间收集的粉尘等经收集处理后通过2根15米高排气筒排放。废气排放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2、表4二级排放限值,其中氮氧化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

22、-1996)表2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执行表2中二级标准;无组织排放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3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其中氮氧化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监控浓度限值。有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该项目以天然气为燃料,一期两台反射炉熔炼烟气、炉门集气罩收集的烟气,以及铝渣冷却间收集的粉尘等经收集处理后通过1根15米高排气筒排放。经监测,废气排放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隔声、消声等降噪措施,并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厂界环境噪声应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

23、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3类功能区噪声限值要求,其中厂界东侧执行4类功能区噪声限值要求。有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隔声、消声等降噪措施,并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经监测,厂界环境噪声基本达标排放,除西侧厂界受除尘风机噪声影响,昼、夜噪声值超标,但因厂界西侧为金溪,无环境敏感目标,不会造成扰民。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收集贮存处置措施。按照有关规定,对固体废物实施分类处理、处置,做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对于废机油等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移必须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等规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应立足于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

24、最终处置量、不能回收利用的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妥善贮存处置,不得产生二次污染,一般工业固体贮存场地严格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要求建设。基本落实固体废物收集贮存处置措施。有按要求分别设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临时存放仓库,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基本外售综合利用,危废仓库建设和管理有待完善。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化学品和固废收集、贮存、运输的管理。落实试生产、非正常工况和停工检修期间污染防治措施,设计、布置和建设生产装置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环境风险投资,制定应急预案,并与当地政府、环保部

25、门、园区等应急预案做好衔接。定期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有效防范和应对环境风险。有按要求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有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施工期间环境管理,防止施工废水、施工扬尘、施工噪声和施工固体废物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加强施工管理,落实各项抑尘和防振降噪措施,确保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23-2011)要求。项目施工期较短,土石工程较少,对厂区生态环境破坏少,施工期间基本有按要求加强环境管理,目前一期工程已结束,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已结束。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的要求,在开工前、施工期和建成营运期,建立与公众信息沟通和意见反馈机

26、制,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定期发布项目环境信心,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于公众反映的建设项目有关环境问题,给予妥善解决。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有待加强。强化污染源管理工作,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设置规范的污染物排放口,并设立标志牌。项目基本有按要求设置规范的污染物排放口,并设立标志牌。通过表4-1和表4-2可见,项目基本有按环评及批复要求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其中措施未落实或不一致处主要是:一、项目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二期工程预计2018年建成投产,本次验收监测仅对一期工程进行验收;二、项目环境管理、日常监测等环节较为薄弱,环保制度、应急预案、环保台账等均有待加强完善;三、项目西侧厂界

27、受除尘风机噪声影响,昼、夜噪声值超标,但因厂界西侧为金溪,无环境敏感目标,不会造成扰民;四、项目危废仓库建设和管理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相关要求尚有差距,需进一步加强完善。5、生态影响调查该技改扩建项目在现有厂房内技改扩建,无需新建车间,仅增加部分生产设备及设施。项目一期工程增加的1台12吨反射炉已经完成设备安装。一期工程给排水、供电、供天然气等公用设施均依托现有工程。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的少量生活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对外造成的影响。由于项目施工期较短,基本无土建工程,工程量较小,对周边环境总体影响不大。6、污染源影响调查6.1水环境影响调查一期工程生产废水为铝

28、合金锭冷却水,一天工作2h,需补充新鲜用水量为4.0 m3/d,冷却水直接喷在铝合金锭上,水份大量蒸发,仅剩余约1m3/d的冷却水,主要污染物SS约150mg/L。少量铝合金锭冷却废水使用后,进10m3冷却循环水池,冷却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生活污水为办公楼、倒班宿舍及食堂用水产生的废水。本项目一期工程改扩建未增加职工人员,生活污水量仍为2.64 m3/d。生活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达到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中表1“城市绿化”标准后,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由于项目生活污水量较少,不外排,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经类比,生活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后基本能达到再生水利用

29、要求,因此本次验收未对生活废水进行监测,仅做一般性评价。6.2大气环境影响调查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有反射炉熔炼烟气(燃烧天然气),从炉口加料、搅拌、扒渣产生的外逸烟气,铝渣冷却过程产生的粉尘,以及转运包预热烘烤废气。其中有组织废气主要是反射炉熔炼烟气,以天然气为燃料,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烟尘、氮氧化物及少量二氧化硫和氟化物(气氟和固氟);炉门散逸的烟气及铝渣冷却间废气主要污染物为粉尘。2台反射炉熔炼烟气及炉门集气罩收集的烟气、铝渣冷却间收集含尘废气一起进入350m2布袋除尘系统净化处理,最后通过一根H=15m,D=0.8m排气筒排放。经现场监测,烟气中各项污染物排放能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无组织

30、废气主要是炉门外逸的烟气、铝渣冷却间未被捕集气,以及转运包燃烧天然气预热烘烤废气。根据环评分析:按照2016年6月福建省冶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一期工程车间的无组织烟气监测数据(2台反射炉同时生产),车间门、天窗口的无组织烟(粉)尘浓度为0.850.94mg/m3,排放浓度符合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3中无组织排放烟(粉)尘最高允许浓度限值(烟/粉尘25.0mg/m3)。一期工程预热转运包天然气用量均为30m3/h(15.84万m3/a),根据煤、天然气燃烧的污染物产生系数可知,一期工程转运包烘烤无组织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为:烟尘0.0380t/a,NOx0.10t

31、/a,SO20.002t/a。由于项目无组织废气排放量较小,外排废气中各污染物浓度较低,经车间墙体和门窗阻隔后对车间外环境影响甚微,且环评监测期间生产工况与本次验收监测期间生产工况接近,因此本次验收监测不再对无组织废气进行监测,均依据环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6.3声环境影响调查一期工程主要噪声源有气压缩机、铝锭机、除尘风机、行车、叉车等设备,噪声声级在8090dB之间。除除尘风机外均安置在厂房车间内。经现场监测,厂界环境噪声基本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仅西侧厂界受除尘风机噪声影响,昼、夜噪声值分别为67.7、59.7dB(A),超过GB12348-2008中3类标准,但因厂界西侧为金溪,无环境敏感目

32、标,不会造成扰民。噪声排放总体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6.4固体废物影响调查一期工程的主要固体废物主要有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包括反射炉扒出的铝渣和布袋除尘系统的除尘灰,以及少量机修废油。一期工程铝渣产生量约为750t/a,冷却后,装袋外售。一期工程除尘灰产生量为6.4t/a,均外售,综合利用。项目铝渣及除尘灰用塑料袋包装好,存在铝渣仓库,铝渣仓库三面密闭,有顶棚防雨,为室内库,已配置一般工业固废标识牌,基本符合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 一期工程生产过程中设备检修等会产生少量废机油,产生量约为0.02t/a,属于危险废物。机修废油产生量较少,拟存

33、放在除渣车间一角设置的危废仓库中。项目危废仓库建设和管理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相关要求尚有差距,需进一步加强完善,危险废物转移处置时应按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执行。一期工程改扩建未增加职工,职工人数仍为4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3.2 t/a,收集后由园区环卫部门清运处置。6.5环境风险影响调查根据环评分析,技改扩建项目的主要风险物质为天然气,主要风险设施为天然气管道。天然气爆炸最大可信事故风险值为1.310-6人死亡/a,风险水平均可以接受。当发生天然气爆炸事故时,厂区周边居民的死亡风险值趋于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对天然气进行监控和管理。只要建设单位加强管理,认真落实各项安

34、全防范措施,将事故影响范围基本控制在厂区内,则项目事故环境风险影响水平是可以接受的。6.6施工期环境影响调查该技改扩建项目在现有厂房内技改扩建,无需新建车间,仅增加部分生产设备及设施。项目一期工程增加1台12吨反射炉已经完成设备安装。一期工程给排水、供电、供天然气等公用设施均依托现有工程。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的少量生活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对外造成的影响。由于项目施工期较短,基本无土建工程,工程量较小,施工期对周边环境总体影响不大。7、验收监测评价标准根据将乐县环境功能区划,该厂所处区域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熔炼废气及铝渣

35、冷却废气排放的污染物烟/粉尘、SO2、氟化物排放执行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二级标准、表3标准限值及表4中二级标准;由于NOx 在GB9078-1996中未限定,因此,废气中的NOx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二级排放标准。生活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达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中表1“城市绿化”标准,用于厂区绿化。待工业园区配套的污水管网建成并投入使用后,项目的外排生活污水可纳入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外排生活污水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三级标准。运营期厂界东侧(临204省道)噪声排放仍执行G

36、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4类区标准(昼间70dB;夜间55dB),其余厂界区域噪声排放执行GB12348-2008中3类标准(昼间65dB;夜间55dB)。项目所产生的含铝废渣及除尘灰属于一般工业固废,其临时贮存及处置执行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项目机修废油属于危险废物,其临时贮存及处置执行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2013年修订)要求。转移应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各污染物排放浓度按环评批复要求,详见表7-1。表7-1 项目验收评价标准污染物名称排放浓度限值排放速率限值烟尘100mg/m

37、3/二氧化硫850mg/m3/氟及其化合物6mg/m3/氮氧化物240mg/m30.77kg/h无组织排放氮氧化物0.12mg/m3/无组织排放烟(粉)尘25mg/m3/厂界噪声厂区东侧昼间70dB(A),其余昼间65dB(A),夜间55dB(A)8、污染源监测8.1质量保证工作8.1.1本次竣工验收监测严格按照关于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0)38号)、福建省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规定和将乐县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手册的要求实施。将乐县环境监测站系有省级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资质单位;参加监测的人员均持有省环保局颁发的项目上岗合格证;监测分析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

38、法;监测仪器通过计量检定;所有监测数据经过三级审核。8.1.2监测工况监测期间生产工况记录由建设单位提供并经本站技术人员核实,详见表8-1。生产记录表明,项目实际生产能力为年产铝合金新材料15000吨,监测期间生产负荷为83.6,符合竣工验收监测工况要求。表8-1 监测期间生产工况的记录表 监测日期实际产量(吨)设计能力(吨)生产负荷率(%)2016年7月14日生产铝合金新材料37.5吨年产铝合金新材料15000吨82.52016年7月15日生产铝合金新材料38.6吨84.98.1.3 在参加本次监测的技术人员中,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1名,助理工程师2人,具备较丰富的环境监测专业知识和工作经

39、验,能够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在本次监测过程中对实验室项目分析采取了密码平行样、质控样等质控措施。9.验收监测内容9.1废气废气监测点位、项目、分析方法、采样频次见表9-1。表9-1 废气监测点位、项目、方法、频次监测点位项目分析方法采样频次处理设施出口烟尘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处理设施出口1个点位,共分两个周期,每个周期采样三次二氧化硫HJ/T57-2000定电位电解法氮氧化物HJ 6932014 电位电解法氟化物HJ/T67-2001选择电极法9.2噪声厂界噪声选择在厂区东、南、西、北共布设6个监测点位,分昼间、夜间各进行一

40、次监测。10.监测结果及评价10.1监测结果废气监测结果见表10-1。噪声监测结果见表10-2,噪声点位布置见图10-1。表10-1 废气污染源监测结果 排放口监测项目监测结果排放速率(kg/h)标准值(mg/m3)123456均值布袋除尘排放口排气量(m3/h)8190111321362913524139071298412228/烟尘实测浓度(mg/m3)22.814.916.113.916.011.415.8/烟尘排放浓度(mg/m3)/38.60.19100SO2实测浓度(mg/m3)1010101010105/SO2排放浓度(mg/m3)/120.061850NOX实测浓度(mg/m3

41、)46515048423646/NOX排放浓度(mg/m3)/1120.56240氟化物实测浓度(mg/m3)0.901.141.001.121.171.261.10/氟化物排放浓度(mg/m3)/2.610.0136含氧量(%)16.516.516.515.215.315.215.8/注:未检出项目已检出限一半参与计算。表10-2 厂界噪声监测结果测点编号测点位置监测时间主要声源实际值dB(A)执行标准dB(A)达标情况1#厂区东侧昼间机械、交通61.570达标2#厂区东侧昼间机械、交通58.570达标3#厂区北侧昼间交通、采沙场53.265达标4#厂区西侧昼间除尘风机56.165达标5#厂

42、区西侧昼间除尘风机67.765超标6#厂区南侧昼间交通55.465达标1#厂区东侧夜间机械、交通46.155达标2#厂区东侧夜间机械、交通50.255达标3#厂区北侧夜间交通45.855达标4#厂区西侧夜间除尘风机52.055达标5#厂区西侧夜间除尘风机59.755超标6#厂区南侧夜间交通48.155达标 图10-1 噪声点位布置图10.2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该项目锅炉烟气排放量为12228m3/h,烟尘实测浓度在11.422.8 mg/m3之间,平均值为15.8mg/m3,烟尘排放浓度为38.6mg/m3,符合100mg/m3的排放标准要求,烟尘排放速率为0.19kg/h;二氧化硫实测浓度未检

43、出,以检出限一半计算,平均值为5mg/m3,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12mg/m3,符合850mg/m3的排放标准要求,排放速率为0.061kg/h;氮氧化物实测浓度在4251 mg/m3之间,平均值为46mg/m3,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112mg/m3,符合240mg/m3的排放标准要求,排放速率0.56kg/h,符合0.77kg/h的排放标准要求;氟化物实测浓度在0.901.26mg/m3之间,平均值为1.10mg/m3,氟化物排放浓度为2.61mg/m3,符合6mg/m3的排放标准要求,排放速率为0.013kg/h。以年生产330天,每天生产16小时计算,烟尘年排放量为1.0吨/年,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为0.32吨/年,氮氧化物年排放量为2.96吨/年,氟化物年排放量0.069吨/年。项目厂界噪声监测结果基本达到标准要求,西侧厂界受除尘风机噪声影响,昼、夜噪声值分别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