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度中央预算内投资漳浦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环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32455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6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度中央预算内投资漳浦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环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度中央预算内投资漳浦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环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度中央预算内投资漳浦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环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度中央预算内投资漳浦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环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度中央预算内投资漳浦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环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度中央预算内投资漳浦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环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度中央预算内投资漳浦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环环评报告.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 告 表(适用于生态型建设项目)项目名称2016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漳浦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单位漳浦县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盖章)法人代表 陈顺安(盖章或签字)联系人陈顺安联系电话13806916280邮政编码363200环保部门填写收到报告表日期编 号福 建 省 环 境 保 护 厅 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2016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漳浦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单位漳浦县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建设地点深土镇、霞美镇建设依据主管部门漳浦县水利局建设性质新建行业代码N77生态环保和环境治理业建设规模综合治理面积5000亩,其中修建土埂梯田4850亩

2、,修建石埂梯田150亩。配套修建机耕路8222m、生产便道4602m、排水沟12771m、蓄水池21口。在田埂和梯壁上套种百喜草290亩,机耕路两侧种植黄花槐2900株。设置标志牌5处。总规模综合治理面积5000亩,其中修建土埂梯田4850亩,修建石埂梯田150亩。配套修建机耕路8222m、生产便道4602m、排水沟12771m、蓄水池21口。在田埂和梯壁上套种百喜草290亩,机耕路两侧种植黄花槐2900株。设置标志牌5处。总投资1252.92万元环保投资13万元资源类型及年开发量二、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简述2.1项目由来漳浦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处闽南金三角,是一个人口大县、农业大县、海洋

3、大县。全县耕地面积375km2,其中坡耕地面积75km2,占耕地面积的20%。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之一,因地制宜地加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山丘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福建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试点县之一的漳浦县高度重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漳浦县水利、水保部门(组织机构代码见附件4)会同发改有关单位,根据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福建省专项建设方案(20132016年)的基础上,选定漳浦县深土镇、霞美镇为2016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漳浦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

4、理工程的建设地点。项目主建设内容:综合治理面积5000亩,其中修建土埂梯田4850亩,修建石埂梯田150亩。配套修建机耕路8222m、生产便道4602m、排水沟12771m、蓄水池21口。在田埂和梯壁上套种百喜草290亩,机耕路两侧种植黄花槐2900株。设置标志牌5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相关规定,该项目属于名录中“B8 农田改造项目涉及敏感区的”,需实行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管理。因此,建设单位委托河南源通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委托书见附件5)。环评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派技术人员踏勘现场和收集有关资料

5、,并按相关规定编写成报告表,供建设单位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及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的依据。2.2自然环境概况2.2.1地理位置2016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漳浦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涉及深土镇、霞美镇两个乡镇,涉及行政村3个,即塘头村、黄埔村和五社村。深土镇地处漳浦县东南沿海,北与湖西、赤土相接,西以浯江溪为界与旧镇相邻,东与赤湖镇接壤,南临竹屿盐场、六鳌镇。东南面为将,军湾海域,海岸线总长8.4km。土地总面积70km2,其中耕地24.62km2,园地7.78km2,林地11.25km2,交通用地1.43km2,水域6.71km2,其它土地10.87km2,森林覆盖率40.8%。霞美镇位于漳州

6、漳浦县东南部,东临台湾海峡,近海称浮头湾、后江港、旧镇港,隔旧镇港与六鳌半岛相望;西与杜浔镇接壤;南与下蔡林场毗邻;北与旧镇镇交界。省道漳东线公路贯穿全镇9公里,漳诏高速公路在漳云线西侧与之并行,贯穿镇境。镇境北临旧镇互通口,南临杜浔互通口。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项目卫星图与周边敏感目标位置关系图附图2。2.2.2地形地貌项目区属深土镇中部的丘陵间平原地带,地势相对平缓,丘陵相对高差约20多米;黄埔村属霞美镇中部丘陵地带,除东面,三侧为丘陵所环绕,丘陵相对高差2050m,五社村属霞美镇中部丘陵间平原地带,地势由西向东倾斜,丘陵相对高差3050m。2.2.3气候特征项目区所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

7、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但因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旱涝突出,台风暴雨等灾害出现频繁;多年平均气温21.0;全年无霜期330天左右,大于等于10有效积温7300,日照时数2119小时,平均相对湿度77.1%;年平均降雨量1524.7mm,降雨多集中在4到9月,约占全年降雨的80%,而10月到3月降雨较少,只占20%左右,降雨强度大致由西北向东南随地势降低而减弱;陆地年蒸发量大约700mm;风向主要为东北风次为西南风,一年四季风力可保持在34级,多年平均风速2.5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6m/s,69月为台风季节,台风频繁,频率45次/年,最大风速达40m/s以上。2.2.4水文特征漳浦县境内有鹿溪

8、、佛县溪(鸿儒江)、南溪、赤湖溪、浯江溪、杜浔溪等主要河流贯穿全镇。六条河流都发源于石屏山、梁山二山脉。流向东南或南,最终入海。项目区深土镇片区河流为浯江,浯江发源于长桥甘棠村赤尾寨山,向东南流入赤土境内,至埔阳、浯源二村之间,有源自长桥、赤土交界处开公石山的白石溪和卢厝溪汇入,流经赤土乡以下,有源自湖西、赤土2乡交界处胶丢尾山、温坪尖山的苦竹溪汇入,流经水头进入旧镇境内,又有源自湖西乡后洞、赤土水尾的溪流,流入眉力水库,调节后经溪东、东厝汇入浯江中游。在旧镇镇境内,有欧塘溪,流至桥仔头墟汇入浯江下游。又有源自岩山的乌石溪东流至岩埭以下汇入;有源自灶山的深土镇小境溪自东北来经赤文头汇入;有庙后

9、溪东来,经桥头至埔尾以下汇入,以下为出海口浮头湾。浯江主流长26.3公里,流域面积182.06平方公里。从前下游水深1米多,可通小船,后因上游水土流失,河沙淤积,枯水期部分河段断流。项目区霞美镇片区河流为霞美溪,霞美溪发源于岩顶山的东南麓,流经巷内、下河、西崎头,至霞美镇区汇入旧镇港,霞美溪流域面积17.86km2,河长8.71km,坡降8.60%。2.2.5土壤、植被项目区的土壤主要是赤红壤,据有关资料调查,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19.1-37.5,pH值5.05.5,全N含量0.87-1.58% ,全P含量0.61-0.64% ,全K含量13.1-24.2 %。范围内地带性森林植被为亚热带季雨

10、林,由于长期以来人为和自然的不断破坏,原始植被几乎为人工林所代替,栽培的主要果树有杨梅、青枣、龙眼、芭蕉、荔枝等;耕地的主要作物有水稻、蔬菜等。2.2.6场地稳定及地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设计时应按有关抗震要求防设。2.2.7水土流失现状根据统计,项目所在地霞美镇土地总面积76.39km2,水土流失面积8.05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0.54%,其中:轻度流失面积5.18hm2,占流失总面积的64.32%;中度流失面积2.54 hm2,占流失总面积的30.44%;强烈流失面积0.42 hm2,占流失总面积的5.15%

11、;极强烈流失面积0.01hm2,占流失总面积的0.08%;土壤侵蚀模数2390t/km2a。深土镇土地总面积70km2,水土流失面积8.43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2.04%,其中:轻度流失面积4.91hm2,占流失总面积的58.30%;中度流失面积1.75hm2,占流失总面积的20.80%;强烈流失面积1.02 hm2,占流失总面积的12.09%;极强烈流失面积0.75hm2,占流失总面积的8.88%;土壤侵蚀模数2410t/km2a。2.3社会环境概况项目区塘头村土地总面积4485亩,全村总人口2331人,其中从事农业2298人,总劳力1445人,其中从事农业1445人。人口密度780人/

12、km2,人均土地1.92亩/人,耕地总面积3533亩,人均耕地1.51亩/人,农民平均纯收入9200元,粮食总产量947t,农业人均产粮406kg/人。项目区黄埔村,土地总面积7410亩,全村总人口1316人,其中从事农业人口1296人,总劳力742人,其中从事农业386人。人口密度266人/km2,人均土地5.63亩/人,耕地总面积3306亩,人均耕地2.51亩/人,农民平均纯收入11247元,粮食总产量442t,农业人均产粮336kg/人。项目区五社村,土地总面积8915.7亩,全村总人口3944人,其中从事农业人口3885人,总劳力1828人,其中从事农业950人。人口密度664人/km

13、2,人均土地2.26亩/人,耕地总面积4092亩,人均耕地1.04亩/人,农民平均纯收入10841元,粮食总产量1377t,农业人均产粮349kg/人。项目区土地生产力普遍较低,农业总产值高低占比参差不齐,农民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土地生产力低,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农业与副业;工程区坡耕地面积较大,但建设标准较低,田地不规整、顺坡种植现象普遍存在,长期的耕作及频繁换种植作物,使全面清耕或荒废耕地的情况时有发生。工程区的综合治理能有效防止坡耕地土壤流失,既能熟化土壤和培肥,又能稳定提高农业产品质量、效益;对于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将起重要作用。2.4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标准2.4.1环境功能区

14、划根据2000年2月29日(漳政2000综31号)的相关内容要求,该项目所在区域水、气、声环境功能区划情况如下:表2-1 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表编号项目环境功能区划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属二类大气环境功能区2声功能区农村地区,属1类声环境功能区3水环境功能区霞美溪主要功能为渔业、农业用水,环境功能区划为类浯江溪主要功能为渔业、工农业用水,环境功能区划为类2.4.2评价标(1)水环境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体为霞美溪和浯江溪,霞美溪主要功能为渔业、农业用水,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标准。深土片区附近水体浯江溪主要功能为渔业、工农业用水,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15、-2002)的类标准,见表2-2。(2)大气环境根据漳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及编制说明(漳政2000综31号),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为二类区。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见表2-2。(3)声环境本项目所在区域为农村,主要为居民住宅,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见表2-2。本项目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表1标准,见表2-2。表2-2 评价标准一览表类别标准名称评价对象类别标准限值参数名称浓度限值质量标准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霞美溪、浯江溪类pH(无量

16、纲)69COD20mg/LBOD54mg/L溶解氧5mg/L氨氮1mg/L大气环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二级SO224小时平均 150 g/m31小时平均500 g/m3NO224小时平均 80 g/m31小时平均200 g/m3PM10年平均 70 g/m324小时平均150 g/m3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区域声环境1类等效连续声级Leq昼间夜间55dB(A)45dB(A)排放标准噪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施工噪声表1等效连续声级Leq昼间夜间昼间70dB(A)55dB(A)废气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7、(GB16297-1996)施工区域空气环境表2二级颗粒物(无组织排放)1mg/m32.5环境质量现状2.5.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漳州市2014年环境状况统计公报,全市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均符合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市区环境空气API指数年均值为55,空气质量状况为良;全年环境空气达到或优于二级的天数363天。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负荷系数按大小排序依次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影响我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为尘类污染物。因此,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良好,能符合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2.5.2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地主要河流为霞美溪、浯

18、江溪。根据漳州市2014年环境状况统计公报,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基本符合漳州市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九龙江漳州段的水质达标率为93.6%,比去年上升1.3个百分点。云霄漳江、诏安东溪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与上年持平。漳州市区省控内河达标率为66.7%,与上年持平。近岸海域功能区达标率为100,与上年持平。因此,项目所在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良好,能够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标准。漳州市2014年环境状况统计公报见下图:图2-1 漳州市2014年环境状况统计公报2.5.3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地为农村地区,周边无生产企业,为了解项目周边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单位于2016

19、年1月15日,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有关规定进行噪声监测,测量仪器为噪声统计分析仪AWA6218B型,测量时间在昼间10:0012:00以及夜间22:0024:00,项目工程措施主要分布在黄埔村、五社村、塘头村,因此选取这三个村庄片区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本项目监测点噪声值如下表所示(噪声监测点位见附图2)。表2-3 噪声监测结果编号监测点位噪声值dB(A)达标程度执行标准仪器昼间夜间1黄埔村区黄埔村50.240.3 达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AWA6218B型多功能分声级计2黄埔51.34

20、0.9达标3蔡陂场50.640.8达标4五社村区五社村51.741.5达标5白沙52.141.9达标6竹仔林50.440.1达标7塘头村区塘头村52.841.9达标8坡东51.240.3达标9东银50.940.2达标10下曾50.540.1达标11山头余51.541.6达标12金塘52.642.0达标由上表可知,项目区域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限值为昼间55dB(A),夜间45dB(A),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2.5.4生态环境现状项目所在区域垦殖率高,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大部分土地受人为干扰强烈而被开垦为农耕地、人工林和果园地等,现有植被均为次生

21、植被和人工植被,植物多样性不大,群落结构较单调。人工植被在评价区占有较大的比例(人工植被以蜜柚林、毛竹林、巨尾桉树等为主),仅在农地分布有少量的次生植被(以灌丛和杂草为主)。项目区域分布和可能出现的动物包括普通刺猬、社鼠、黄毛鼠、青毛鼠、家燕、田鹨、八哥、普通蛇类、蜥蜴、壁虎等,项目区域受到较为明显的人类活动影响,未发现有保护动物分布。项目区的土壤主要是赤红壤,据有关资料调查,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19.1-37.5,pH值5.05.5,全N含量0.87-1.58% ,全P含量0.61-0.64% ,全K含量13.1-24.2 %。三、主要环境保护目标项目施工期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如下表所示:表3

22、-1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情况一览表序 号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名称方 位最近距离性 质保护级别1水环境霞美溪北800m水域GB3838-2002中类浯江溪西4000m水域2环境空气黄埔村区黄埔村周围20m居住区GB3095-2012二级黄埔南侧150m居住区蔡陂场南侧100m居住区五社村区五社村周围20m居住区白沙周围20m居住区竹仔林周围20m居住区塘头村区塘头村北侧200m居住区陂东东侧100m居住区东银东侧200m居住区下曾东侧60m居住区山头余南侧100m居住区金塘周围60m居住区3声环境黄埔村区黄埔村周围20m居住区GB3096-2008 中1类黄埔南侧150m居住区蔡陂场南侧100m居住

23、区五社村区五社村周围20m居住区白沙周围20m居住区竹仔林周围20m居住区塘头村区塘头村北侧200m居住区陂东东侧100m居住区东银东侧200m居住区下曾东侧60m居住区山头余南侧100m居住区金塘周围60m居住区四、工程分析4.1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2016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漳浦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2)建设单位:漳浦县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3)建设地点:深土镇、霞美镇,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4)项目性质:新建(5)综合治理面积:5000亩(6)总 投 资:1252.92万元,其中:初拟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1000万元,地方及群众投劳252.92万元(7)建设期限:2016.2

24、-2017.1,总工期12个月4.2建设任务与规模建设任务:本试点工程项目以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将坡耕地与作物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提高其生态和经济效益;把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与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提高果园综合生产能力相结合,促进项目区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发展。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坡耕地综合治理总体布局以水系、机耕路为骨架,建设集中连片的梯田,达到消除或减缓地面坡度,截短坡长,削减径流冲刷动力,强化降水就地入渗与分流拦蓄,保持水土,改善坡耕地生产条件,为作物的稳产、高产和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建设规模:以植被恢复工程为主,辅以小型

25、水利水保措施。综合治理面积5000亩,其中修建土埂梯田4850亩,修建石埂梯田150亩。配套修建机耕路8222m、生产便道4602m、排水沟12771m、蓄水池21口。在田埂和梯壁上套种百喜草290亩,机耕路两侧种植黄花槐2900株。设置标志牌5处。主要工程量汇总见表4-1。其中:1、深土镇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2518亩(修建土埂梯田2368亩、石埂梯田150亩),其中:塘头片2004亩(修建土埂梯田1854亩、石埂梯田150亩),坡东片修建土埂梯田514亩;配套修建机耕路4448m,生产便道1887m、排水沟6274m,蓄水池13口,在田埂和梯壁上套种百喜草146亩,机耕路两侧行道树种植黄

26、花槐1460株。设置标志牌2处。2、霞美镇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2482亩(黄埔片1407亩,鹅埔片265亩,五社片810亩),修建土埂梯田2482亩,配套工程:机耕路3774m,生产便道2715m、排水沟6497m,蓄水池8口,在梯田土埂和梯壁上穴播种植百喜草144亩,机耕路两侧行道树种植黄花槐1440株。设置标志牌3处。表4-1项目主要工程特性表工程类型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主体工程1土埂梯田面积亩4850数据来源:项目实施方案(报批稿)人工挖土m3154612人工挖竹节沟m311115人工回填夯实土方m31657272石埂梯田面积亩150人工挖土m31732人工挖竹节沟m3997人工回填夯实土

27、方m32729石埂砌筑(空心砖)m32850定位桩根210000配套工程1机耕路m8222挖掘机挖土m325508人工倒运土m31415215cm水泥稳定碎石垫层m228777伸缩缝m55332蓄水池口21人工挖土方m3752人工回填夯实土方m3300人工倒运土m34523排水沟m12771人工挖沟槽m35366人工回填夯实土方m31350人工倒运土m34017伸缩缝m1574生产便道m4602人工回填夯实土方m31381泥结石路面厚10cmm2138015标志碑处5林草工程1黄花槐种植株29002穴播百喜草株31000004.3工程措施设计方案4.3.1梯田工程4.3.1.1梯田工程梯田工程

28、是坡地改造的重要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通过设计切断其坡面径流,降低流速,从而有效蓄水拦沙,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壤抗旱能力。根据现场踏勘,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面积5000亩,其中修建土埂梯田4850亩;修建石埂梯田150亩。深土镇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2518亩。其中修建土埂梯田2368亩,修建石埂梯田150亩。霞美镇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2482亩,即修建土埂梯田2482亩。修建土埂梯田,田埂总长度20788m,挖竹节沟土方量11115m3。典型片修建石埂梯田,石埂总长度7674.0m,竹节沟土方量997m3。4.3.1.2配套措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和果园管理的要求,设计主要以方便项目建设、运输

29、建筑材料、满足农业生产、肥料及农产品运输上的要求为原则,最大程度减少地表扰动,降低水土流失为目的,在各片梯田果园原有田间土路基础上配套修建机耕路、生产便道。霞美镇道路布置情况表见表4-2,深土镇道路布置情况表见表4-3。道路工程量表见表4-4。表4-2美镇道路布置情况表地块道路类型长度(m)面层类型路宽(m)黄埔片机耕路2322砼路面3.5生产便道1450泥结石3.0五社片机耕路1027砼路面3.5生产便道1265泥结石3.0鹅埔片机耕路425砼路面3.5小计机耕路3774砼路面3.5生产便道2715泥结石3.0合计道路6489表4-3深土镇道路布置情况表地块道路类型长度(m)面层类型路宽(m

30、)坡东片机耕路704砼路面3.5生产便道1417泥结石3.0塘头片机耕路L1L33441砼路面3.5机耕路L4 303砼路面4.5生产便道470泥结石3.5小计机耕路4448砼路面3.5或4.5生产便道1887泥结石3.0合计道路6335表4-4路工程量表编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深土镇霞美镇1机耕道m44483774挖掘机挖土m3780817700人工倒运土m37076707615cm水泥稳定碎石垫层m21556813209路面 混凝土 压实厚度18cmm21556813209伸缩缝m242131122生产便道m18872715人工回填夯实土方m3566815泥结石路面厚10cmm25661814

31、53M10浆砌条石挡土墙m35454C10砼垫层m366C20砼垫层m377C20砼板m32727模板m2110110钢筋制安t33300混凝土管m1717M5浆砌条石挡土墙m344人工回填夯实土方m3564.3.1.3小型蓄引排水工程(1)排水工程根据地形、降雨和水源条件,结合机耕路建设在坡面横向纵向设计排水沟,防止降雨对田块的冲刷。本项目共布设排水沟长12771m。排水沟布置一览表及工程量表如下。4-5排水沟布置及工程量一览表编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其中深土镇霞美镇地块排水沟长度1排水沟m62746497深土镇塘头片4152m2人工挖沟槽m3295224143人工回填夯实土方m3763587坡

32、东片2122m4人工倒运土m3208619315M5浆砌块石挡墙m38980霞美镇黄埔片3762m6C20砼排水沟m31509729鹅埔片428m7伸缩缝m8473五社片2302m(2)蓄水工程根据坡面地形条件,按比例在坡面配置蓄水池,充分和合理利用天然降雨蓄积至蓄水池,以利旱期供水和农时施肥、喷药。项目区内布设蓄水池21口,布置情况一览表和工程量表如下。表4-6 蓄水池布置情况一览表项目容量(m3)结构数量(个)备注蓄水池10砖砌10塘头片深土镇10砖砌3坡东片10砖砌4黄埔片霞美镇10砖砌1鹅埔片10砖砌3五社片合计21表4-7蓄水池工程量表编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深土镇霞美镇1蓄水池(10m

33、3)口138人工挖土方m3465287人工回填夯实土方m3186115人工倒运土m3280172C25砼底板m32716钢筋制安t75模板m23420M7.5浆砌块石台阶m374M7.5浆砌砖墙m37973M7.5浆砌砖底板m375M7.5砌体砂浆抹面m252332150排水管m3924警示标志处138镀锌钢管网罩个1384.3.2林草措施4.3.2.1原则林草措施的设计主要为了增加地表覆盖,完善林网,防治水土流失,同时改善工程区现状土壤及水肥条件,提高工程区的土地生产力和持续增产能力。4.3.2.2补植本项目工程量表如下。表4-8林草工程量表编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深土镇霞美镇1黄花槐株1460

34、14402百喜草株15611601538840穴播种植百喜草亩1461444.4工程分析4.4.1工程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本项目主要工程为:梯田、道路、排水沟、蓄水池、林草措施等。评价重点分析本工程建设施工过程,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详见下图:施工准备清理表土扬尘、噪声、弃土、弃渣附属工程(道路、蓄水池、排水)碎石、土料工程竣工工程建设修建梯田石料、土料图4-1工程施工工艺及产污环节图(2)施工工艺简述一、梯田工程田坎清基:以各台梯田施工线为中心,上下划出5060cm,作为清基线,将清基线内的地面翻松约10cm,清理杂物,整平,夯实。埂坎修筑:田坎用生土填筑,修筑时分层夯实,修筑每道埂坎应全

35、面均匀地同时升高,并根据设计的田坎坡度,逐层向内收缩,将埂后填实,使田面与田埂紧密结合。表土处理:梯田由下往上修,先将第二台拟修梯田田面的表土取起,平整到第一台田面上,均匀铺好。以此类推。田面平整:将田面分成下挖上填与上挖下填两部分,田坎线上下各1.5m 范围,采取下挖上填法,从田坎下方取土,填到田坎上方。其余田面采取上挖下填法,从田面中心线以上取土,填到中心线以下。石埂梯田(水泥空心砖筑埂):修筑水泥空心砖埂时,先整平并夯实埂位,再按设计尺寸位置挂线,水平整齐摆放并固定水泥空心砖位置,(长宽高=381919cm),将空心砖埋深10cm,用40cm长定位桩,在空心砖孔对角线位置,打桩入土深20

36、cm,人工压实四周松土,空心砖衬叠2层,出露地面高度28cm;为保证水泥空心砖平行稳定,每块空心砖之间连接完好,高度、宽度整齐一致,并利用开挖竹节沟的土方填入空心砖之中,进行培土,孔内种植百喜草。二、道路工程先做好地面排水、清除表土、压路机压实,路堤填筑、养护等。三、排水沟施工放样、沟槽开挖、砼浇筑、伸缩缝的设置、养护等。四、蓄水池采用人工开挖、铺设碎石垫层、压实后进行基础、池体施工、四周设置铁网维档。五、林草措施对覆盖表土范围的地表面,进行深翻、回填,将土块打碎成为均匀的种植土,对不能打碎的土块、碎石、树根、树桩和其他垃圾及时清除,通过翻松、加填或挖除以保持地表的平整。在梯田的梯壁处穴播植草

37、的方式种植水土保持效益较好的百喜草,株行距25cm;在石埂的空心砖孔内种植百喜草,利用开挖竹节沟的土方填入空心砖,进行培土种植。(3)产污环节拟建项目施工期、运营期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见下表:表4-9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时期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施工期水施工期的废水主要包括等生产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包括砂石料污水、施工机械、车辆冲洗污水,各类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放,将对区域内的地表水体产生一定影响大气施工过程产生粉尘主要来自土方开挖、填筑和运输,水泥及土石料装卸,混凝土拌和等活动;扬尘主要来自各种材料机械车辆的运输。各类施工机械燃油产生的废气污染物;各类废气的产生对周围的环境空气产

38、生一定的影响声各种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噪声对周围声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固废施工期废材料、清障的杂草树木及卵石沙子,以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生态环境施工期的生态影响表现在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的影响;机械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碾压破坏了地表植被,扬尘飘落在植物的叶面上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施工过程可能会诱发水土流失;施工期作业对野生动物、水生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营运期水本项目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建成后运营期无废水产生大气运营过程中无废气产生声运营过程中无噪声产生固废运营过程中无固废产生生态环境本项目建成后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有利影响,主要来自坡田改梯田、林草及排水设施等,减少水土流失量,

39、提高林地覆盖率,美化村庄、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4.4.2施工方案(1)施工条件施工交通:本工程各地块施工交通较为方便,建筑材料等物资可通过县、乡、村道路运输到项目施工场地。建材供应:工程所需的块石、片石、砂、碎石、水泥、汽油、柴油等主要建筑材料均可由县建材市场购得,不足部分由周边地区采购。施工用水:施工用水从周边村庄引流或就近抽取山涧水或河水。施工用电:由县电网供应,就近架设临时线路,以满足施工要求。(2)项目征地拆迁情况本项目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项目,不涉及征地拆迁。项目所在地所涉及行政村土地利用现状见下表,本项目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000亩,项目区坡耕地总面积7156亩,项目

40、区内坡耕地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表4-10目区涉及行政村土地利用现状表所涉及行政村合计 (km2)耕地(亩)园地林地草地其它小计水田、水浇地旱平地梯田坡耕地沟坝地坝坪地塘头村2.99 3533.00 308.00 24.00 160.00 3041.00 143.00 771.00 5.00 33.00 五社村5.94 4092.00 1820.00 148.00 326.00 1798.00 586.00 1069.00 112.00 3057.00 黄埔村4.94 3306.00 620.00 125.00 244.00 2317.00 840.00 1771.00 74.00 1415

41、.00 (3)土石方平衡项目建设涉及的土石方主要为拟建坡改梯挖方、排水沟、蓄水池、道路。根据以上工程量表,项目挖方为200082m3,回填量为190108m3,余方9974m3,主要为一些泥沙卵石、垃圾杂物和杂草树木等进行清除,运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泥沙卵石用于机耕道的填方。4.5污染源分析4.5.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施工期污染源主要为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污废水、固体废物等。4.5.1.1施工期扬尘(1)施工扬尘:土方的挖掘扬尘、现场堆放扬尘、混凝土及砂石料拌合扬尘、施工材料的装卸、运输过程中有大量扬尘散逸到周围大气中。(2)运输扬尘:运送施工材料、设备的车辆等施工机械的运行会产生一定量的扬尘。4.5.1.2施工期噪声本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噪声影响范围大约在施工现场200m以内,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主要有挖掘机、装载机等)作业时产生的噪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值在80-90dB(A)之间。施工机械噪声测试值一览表见表4-11:表4-11工机械噪声测试值一览表序号机械类型测点距机械距离(m)最大声级dB(A)1轮胎式液压挖掘机5852推土机5843载重机5904搅拌机5885混凝土振捣机5836压路机5854.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