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怀集县藤铁矿Ⅷ号矿体铁矿环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32477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怀集县藤铁矿Ⅷ号矿体铁矿环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怀集县藤铁矿Ⅷ号矿体铁矿环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怀集县藤铁矿Ⅷ号矿体铁矿环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怀集县藤铁矿Ⅷ号矿体铁矿环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怀集县藤铁矿Ⅷ号矿体铁矿环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怀集县藤铁矿Ⅷ号矿体铁矿环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怀集县藤铁矿Ⅷ号矿体铁矿环环评报告.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怀集县天骄矿业有限公司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藤铁矿区号矿体铁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怀集县天骄矿业有限公司编制单位: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一六年五月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41.1 项目背景41.2项目建设内容介绍61.2.1项目基本情况61.2.2 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61.2.3 开采范围71.2.4矿石储量、设计开采规模及服务年限71.2.5矿体特征81.2.6矿石特征81.2.6 总平面布置91.2.7 主要生产设备101.2.8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111.2.9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111.2.10公用工程111.2.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1.3 拟建工

2、程采矿生产工艺121.3.1采矿方法选择121.3.2开采顺序和首采地段131.3.3开拓运输方案131.3.4矿井通风141.3.5矿井排水系统141.4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的要求151.4.1 产业政策符合性151.4.2 选址的合理性16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及敏感目标162.1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状况162.1.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162.1.2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72.1.3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172.1.4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172.1.5 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72.1.6 河流底质环境质量现状172.1.7 农作物环境质量调查172.1.8 生态环境现状1

3、72.2环境敏感目标183建设项目污染源分析及环境影响预测183.1 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分析183.2 营运期主要污染源分析193.2.1废气污染源、污染物193.2.2废水污染源、污染物及其控制措施203.2.3固体废物污染源及其控制措施203.2.4噪声污染源及其控制措施213.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13.4.1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结论213.4.2 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结论224建设项目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244.1 水污染控制措施244.2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244.3 噪声污染控制措施254.4 固体废物控制措施254.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255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25

4、6环境管理与监测266.1环境管理266.2环境监理266.3环境监测267 综合结论278 联系方式271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藤铁矿区号矿体位于怀集县城12方向,直距24.5km处,地理坐标:东经11213171121400,北纬240640240700。矿区行政区划属怀集县中洲镇管辖。号矿体矿区为新设立的矿区,根据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划定矿区范围批复书(20090014号),划定的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约0.72km2,开采深度为+450+235m标高。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九三三队于2009年2月编制了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藤铁矿区号矿体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并于2009年4

5、月获得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藤铁矿区号矿体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评审备案证明(粤国土资储备字200922号)。怀集县国土资源局为采取招拍方式出让采矿权,于2009年4月曾委托广州瀚贤矿产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了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藤铁矿区号矿体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该方案已经审查、备案,2009年8月广东光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招拍竞投中取得了采矿权。根据当地人民政府的要求,于2010年7月在怀集县成立并注册登记了集团属下的全资子公司怀集县天骄矿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根据矿区资源储量和市场需求的分析,在矿区范围、矿区面积等不变的情况下,要求变更生产规模,并于2010年7月再次

6、委托广州瀚贤矿产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藤铁矿区号矿体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修改方案),于2010年9月获得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藤铁矿区号矿体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修改方案)审查备案证明(粤国土资开备字201025号)。本项目为新建矿山,怀集天骄矿业有限公司拟投资1220万元进行项目建设,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约0.72km2,开采深度为+450+235m标高。矿山开采规模为12万t/a,设计储量矿石量108.04万t,矿石平均品位TFe 42.38%,Cu 0.51%,总的服务年限为12年。矿山拟采用地下开采方式,采用平峒开拓系统,自流

7、排水,对角式通风系统,采矿方法为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矿山不设选厂,采出的合格含铜铁矿石直接运往附近的选矿厂进行选别加工。目前,本项目已编制完成开发利用方案、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等技术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该项目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怀集县天骄矿业有限公司委托,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任务后,评价单位组织人员深入现场踏勘并收集了相关资料,随后对工程进行了分析,并编制完成了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藤铁矿区号矿体铁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

8、估版)。图1-1 项目地理位置及交通示意图1.2项目建设内容介绍1.2.1项目基本情况(1) 项目名称: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滕铁矿区号矿体铁矿项目;(2) 建设地点:广东省怀集县中洲镇;(3) 建设单位:怀集县天骄矿业有限公司;(4) 工程性质:新建;(5) 工程规模: 12万t/a;(6) 开采方式:地下开采;(7) 项目投资:1220万元;(8) 矿山工作制度:每年工作330天,每天3班,每班8小时;(9) 职工人数:78人;(10) 服务年限:12a。1.2.2 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本工程的项目组成及建设内容详见表1.2-1。表1.2-1 项目组成及建设内容一览表工程名称工程情况主体工程井巷

9、工程+260m平硐硐口坐标X=2668436,Y=37624284,长度360m,主要作用为进风、矿石、废石运输、安全出口+320m平硐运送设备和材料、安全出口+380m平硐运送设备和材料、安全出口中段巷道设置+260、+320、+380m三个中段,巷道总长度1650m 放矿溜井矿石由各中段经溜井溜放至主平硐废石溜井废石由各中段经溜井溜放至主平硐回风竖井井口标高+436m、坐标为X=2668741,Y=37625265,长度约56m,安装扇风机1台回风平硐井口标高+420m,长度为60m,安装扇风机1台+420m回风平巷长度约240m,主要作用回风、安装抽放管地面工程工业场地位于矿区范围D点东

10、北侧,占地约900m2,主要建构筑物包括变电所、空压机房、机修厂房、材料库房等废石场位于主平硐口西南侧约80m。废石场面积3000m2,堆高10m,分两层堆排,有效容量2.1万m3,现状为号矿体露天采坑矿石堆场位于主平硐西南侧约100m。矿石堆场面积2500m2,有效容量为1.6万m3,现状为号矿体露天采坑辅助工程机修厂房、材料库房、油库一层建筑,工业场地东侧变电所工业场地西侧,安装型号为S11-250/10型变压电一台矿区公路 矿区内已有简易公路相通空压机房工业场地中部,设有L-10/8型空压机三台(一台备用)矿部办公生活区占地300m2,位于工业场地南侧50m,三层建筑公用工程给水生活用水

11、取自山沟水,生产用水采用经沉淀处理的矿坑水,满足生产生活需求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供电利用原有供电设施,可满足改扩建生产要求环保工程废水废水处理站矿井涌水设沉淀池处理后部分回用于生产,其余排放生化池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绿化固废废石场设截排水沟,下游设淋溶水收集池(容积?m3)1.2.3 开采范围依据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划定矿区范围批复书(20090014号),划定的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约0.72km2,开采深度为+450+235m标高。其拐点坐标见表1.2-2。表1.2-2 矿区拐点坐标表拐点80西安坐标系54北京坐标系1X=2668741.20Y=37624135.58

12、X=2668800Y=376242002X=2668741.20Y=37625335.59X=2668800Y=376254003X=2668141.19Y=37625335.59X=2668200Y=376254004X=2668141.19Y=37424135.58X=2668200Y=376242001.2.4矿石储量、设计开采规模及服务年限全矿区的开采储量及出矿品位见表 1.2-3。 表1.2-3 矿区开采储量表矿体保有矿产资源储量(万t)设计利用的矿产资源储量确定开采储量(万t)资源利用率(%)采出矿石量(万t)出矿品位TFe(%)Cu(%)号矿体127.97108.04100.14

13、92.69106.831.790.38矿山开发利用方案中设计开采规模为12万t/a,计算的总的服务年限12年,其中基建期1年,投产至达产期1年,稳产期8年,减产期1年,闭坑整治期1年。1.2.5矿体特征号矿体位于藤铁矿区南段36号至68线一带。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F1逆断层下盘及花岗岩接触带或接触带附近,地表及浅部有6个工程见矿(52、56、60采样线及ML001及原Qj2、TC27),主体隐伏于地下。全长900m,最大斜深145m,最小28m,平均103m,最厚15.33m,最小1.31m,平均7.02m。矿体走向NE50,倾向SE、倾角4870,矿体赋存标高上端450m、下端235m

14、。矿体在延伸上,总的厚度变化较大。走向延伸呈串珠状,在56线处矿体变窄。沿倾斜方向有出现短距离内迅速尖灭的急变现象。矿体在倾斜方向上延深较小,形态变化较大。矿体产出标高中部最高,往西南及北东方向逐渐降低。1.2.6矿石特征(1)矿石的类型矿石的自然类型:号矿体处于接触带或接触带附近,顶底板分别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因此矿石类型较为复杂。常见为粒硅镁石磁铁矿型、硼镁石磁铁矿型,其次为金云母磁铁矿型、蛇纹石磁铁矿型。矿石的工业类型:炼铁用铁矿石及需选铁矿石在分布上并无很明显的规律,号矿体大致以52线为界,南部以炼铁用铁矿石为主,北部以需选铁矿石为主,就矿体的相对部位而言,上部及中部以炼铁用铁矿石为主

15、,下部则以需选铁矿石。(2)矿石的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号矿体矿物成分主要为磁铁矿,其次为黄铜矿、锡石、硼镁铁矿、赤铁矿;微量矿物有辉铋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褐铁矿、铜兰、孔雀石、兰(辉)铜矿、斑铜矿、自然铋、磁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粒硅镁石、透辉石、石榴石、金云母、硼镁石,其次为符山石、透闪石、蛇纹石、阳起石、绿帘石、绿泥石、滑石、石英、碳酸盐、菱铁矿;微量矿物有水镁石、镁橄榄石、磷灰石、榍石、钙沸石。矿石结构较简单。主要为他形晶粒状结构,其次为他形(半自形)晶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硼镁铁矿为纤状、放射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包括稠密、稀疏浸染)、斑点状、条带状。(3)矿石化学

16、成分项目矿石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2-4。表1.2-4 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组分TFeCuSnBiCaOMgOSiO2Al2O3含量(100%)42.360.510.0690.0560.416.53121.98(4)矿石中的有益成分矿石的有益组分除Fe外,还伴生有Cu、Sn、Bi,作为伴生矿综合利用还需进一步研究。(5)矿石中的有害成分号矿体的Cu、Sn、S、 P、As、Pb、Zn四个组份均未超过允许含量。经选矿处理后,有害杂质含量还将进一步降低。(6)矿石的可选性能号矿体与、号矿体同属于藤铁矿区,矿物组成大致相同,可参照藤铁矿区、号矿体选矿试验。该试验采用了浮选-磁选-氯化挥发-重选联

17、合流程。原矿通过浮选法选出铜精矿,再经磁选法选出磁铁矿粗精矿,进而采取氯化挥发去锡,使铁粗精矿中锡的品位降低至允许含量以内。最后处理磁选的尾矿,用重选法回收锡并最终获取含氧化镁较高的副产品。通过试验可获得铁精矿、铜精矿及锡精矿,精矿品位分别为TFe 67.40%、Cu 15.45%、Sn 42.77%;回收率为TFe 93.49%,Cu 62.02%,Sn 16.39%。在重选尾矿中,获得Mg品位29.32%、回收率82.40%。实验表明,铁、铜的回收率较高,符合要求,锡的回收率较低,大部分无法回收。矿石属易选矿石。1.2.6 总平面布置本项目地面设施主要有工业场地、矿石堆场、废石场、及矿部办

18、公生活区组成。(1)工业场地根据主平硐口地形条件,自东向西布置有机修厂房、材料库、空压机房和变电房,均设在主平硐附近平缓山坡上。(2)矿石堆场位于主平硐西南侧约100m。矿石堆场面积2500m2,有效容量为1.6万m3,现状为号矿体露天采坑。(3)废石场位于主平硐口西南侧约80m。废石场面积3000m2,堆高10m,分两层堆排,有效容量2.1万m3,现状为号矿体露天采坑。(4)矿部办公生活区占地300m2,位于工业场地南侧50m,三层建筑。1.2.7 主要生产设备矿山工程主要生产设备见表1.2-5。表1.2-5 矿山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凿岩机YG-80台62凿岩

19、机YSP-45台43空压机3L-10/8台3一台备用4主通风机K40-4N012台1配二台备用电动机5局扇JF-51台66局扇JF-52台67矿车0.7m3辆50侧卸式8矿车1.2m3辆30侧卸式9水泵2DA88台2供水泵10电机车XK-2.5型ZK3-6/250台3211变压器S7-250/10台112变压器KS7-50/10台113柴油发机组50KW台114电动液压铲运机WJ-1.5D台4斗容1.5m31.2.8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表1.2-6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览表材料名称单耗年耗来 源储运方式炸 药0.68kg/t81.6t外购汽车运输(不设储存,随用随运)导爆管0.15套/t

20、22500套外购汽车运输新水0.28m3/t42000 m3矿坑水管道输送电20kwh/t3106 kwh电网电线1.2.9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矿山投产后,全矿定员78人,其中:采矿58人,辅助车间12人,管理人员8人。矿山采用间断工作制,年工作330天,井下每天工作3班,每班工作8小时。1.2.10公用工程(1)供水工程用水主要为生产用水及生活用水。矿山人数为87人,用水量按150L/人d计,生活用水量为13.1m3/d,排污系数按0.9计,生活污水量为11.7m3/d,生活用水水源为山沟水,设水泵用D50mm钢管送至生活水池,经沉淀过滤消毒后供使用。矿山生产用水量大概为65m3/d,生产用水

21、使用经沉淀处理矿坑涌水。(2)排水采场排水主要是矿坑涌水,根据项目开发利用方案,矿坑+260m水平的正常涌水量为2500m3/d,最大涌水量为6120 m3/d。由井下水仓收集后沉淀处理,约65m3/d抽排至高位水池,用于矿坑井下生产,剩余矿坑涌水经处理达标后排至龙坑涌溪。项目生活污水量约11.7m3/d,公司拟建生化池1座,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于绿化。(3)供电利用当地10kv线路“T”接入。矿区设变电所一座,安装型号为S11-250/10型变压电一台供矿山压风机、主扇、辅助生产及生活用电,在主平硐口设KS7-50/10型矿用变压电器一台,供井下通风机及井下照明使用。1.2.11主要技

22、术经济指标矿山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2-7。表1.2-7 矿山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矿石类型/磁铁矿2保有资源储量万t127.973设计利用资源储量万t108.044确定开采储量万t100.14TFe,31.79%5生产规模万t/a12.06开采方式地下开采7号矿体开拓方式平硐9号矿体采矿方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11号矿体回采率8013号矿体废石混入率2515设计采出矿量万t100.1416平均出矿品位31.7917矿山服务年限a121.3 拟建工程采矿生产工艺1.3.1采矿方法选择根据号矿体的赋存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矿岩物理力学性质和地形地貌特点以及

23、业主提出的开采规模要求,开发利用方案中推荐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简述如下:(1)矿块布置根据矿体的厚度,厚度大于10m,矿块垂直走向布置;厚度为510m的,矿块沿走向布置。(2)矿块构成要素阶段高度60m;矿块长度垂直走向布置时为矿体厚度、沿走向布置时为50m;矿块宽度为矿体厚度;分段高度为8、10m;回采进路间距610m。(3)采准切割根据铲运机的合理运距,在每两个相邻矿块中间布置一处矿石溜井和废石溜井。上下相邻的分段,回采进路呈菱形布置。为了形成切割槽,在回采进路的顶端,开凿切割平巷和切割天井。(4)回采回采顺序自上而下进行,同一分段内各回采工作面,尽量保持在一条回采线

24、上,上分段超前下分段不小于20m。回采是从分段平巷一端掘进切割横巷、切割井,形成补偿空间。炮孔按前倾布置,孔边角75,崩矿步距采用1.82.5m;采用YG80型导轨式凿岩机配备凿岩台架在分段平巷凿前倾扇形炮孔,炮孔的深度和角度应严格按设计施工以保证爆破效果;每次爆破2排孔,爆破采用硝铵炸药,装药器装药,非电导爆管索起爆系统,微差爆破;爆破下来的矿石采用WJ-1.5D电动液压铲运机装运至溜井卸矿。(5)采空区处理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矿块,随着开采,围岩自然冒落,即处理了采空区;当围岩不能自然冒落时,则采用强制崩落上部围岩对采空区进行处理。1.3.2开采顺序和首采地段(1)矿山井下各中段开采顺序

25、采用自上而下的原则,矿体走向上采取后退式开采。(2)首采地段按照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确定首采地段为+380m中段垂直走向布置的矿块。1.3.3开拓运输方案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并结合地形特点、地表矿体出露情况,本项目开发利用方案推荐采用平硐开拓运输方案。主平硐位于矿体侧翼的西北面,其硐口坐标X=2668436,Y=37624284,H=260m。矿山开拓划分为+380m、+320m和+260m三个中段,中段高度60m。井下各中段出矿采用XK-2.5型(2.5t)蓄电池电机车牵引YCC0.7(6)型侧卸式矿车运输,主平硐采用ZK3-6/250型架线式电机车牵引YCC1.2(6)型侧卸式矿车运输。主平硐

26、上部中段采掘的矿石或废石,由溜井放至+260m中段运输平巷,经主平硐运输至地面,主平硐运出的矿石和废石在地面采用窄轨铁路运输,分别卸至矿石堆场和废石场,+380m水平和+320m水平的平硐口辅以公路相通,用以运输设备和材料。1.3.4矿井通风(1)开采+380m标高以上矿体时,新鲜风流从平硐进入,经阶段平巷、人行通风天井、经分段平巷进入采场清洗回采进路各工作面,污风由爆堆和崩落覆盖层的空隙排入上部+420m回风平巷、从回风平硐抽出地表;(2)开采+380m标高以下矿体时,封闭+420m回风平巷。新鲜风流从平硐进入,经各阶段平巷、人行通风天井、经分段平巷进入采场清洗回采进路各工作面,污风由爆堆和

27、覆盖层的空隙排入上部+380m阶段平巷、从回风井抽出地表。根据开发利用方案提供资料,矿井所需总风量为30.36m3/s,矿山井巷掘进和生产采矿工作面配用一台JF-51型局部扇风机,掘进巷道长度在超过100m以上时,应采取混合式通风即增加一台JF-52型局部扇风机。风简采用400mm或450mm的矿用阻燃风筒。1.3.5矿井排水系统项目矿井正常涌水量2500m3/d(173m3/h),最大涌水量6120m3/d(346m3/h)。由于矿井采用平硐开拓,井下涌水可以通过平巷的排水沟自流至主平硐排水沟排出地表。主平硐及其他平硐纵坡34,硐口附近设沉淀池,沉淀处理合格后排入龙坑涌溪。1.4项目符合产业

28、政策的要求1.4.1 产业政策符合性(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五条,国家对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实行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鼓励集体矿山企业开采国家指定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因此,国家是允许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开采矿产资源的,本项目采矿权人怀集天骄矿业有限公司为独立法人,项目符合相关要求。(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本项目为铁矿采选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项目不属于上述政策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淘汰

29、类”,项目采矿规模为每年12万吨,符合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中铁(地下开采)最低生产建设规模(3万吨/年)的要求。因此,本评价分析认为本项目符合当前产业政策。(3)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根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提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相关目标和要求: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内采矿;限制在生态共更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区)内开采矿产资源;限制在地质灾害容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生态脆弱区

30、开采矿产资源。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项目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要求。(4)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根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国家鼓励开采铁、优质锰、铬、铜、镍、铅、锌、岩金、银、铂族金属等矿产;禁止在城市规划区、主要交通道路沿线、海岸线直观可视范围内露天开采矿产资源,并严格控制地下开采;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的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采项目。本项目为铁矿开采,为规划中鼓励开采的矿产,矿区所在位置不在上述禁止内容范围内,符合全国矿产资源

31、规划(20082015年)。(5)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根据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国家鼓励大型钢铁企业进行铁矿等资源勘探开发,矿山必须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储量5000万t以上铁矿资源的开采建设项目必须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或审批,同时做好矿山规划、安全生产以及土地复垦、水土保持、地下矿井回填等环境保护工作,禁止乱采滥挖行为”。本项目储量在5000万t以下,无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本项目进行了必要的前期工作,为规范矿山合理开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符合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1.4.2 选址的合理性本项目矿区及场地均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点。项目所用土地不属于基本

32、农田、生态公益林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因此,项目选址合理。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及敏感目标2.1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状况2.1.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在龙坑涌溪和滕铁河上共布设4个监测断面,2015年12月23至25日采样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区域涉及的地表水体各监测断面各项监测因子的标准指数均小于1,表明区域地表水体水质总体良好,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域功能要求,有一定的地表水环境容量。2.1.2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评价共设置有3处地下水现状监测点,监测时间为2015年12月23日24日,根据监测结果,各监测因子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

33、8-93)类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较好。2.1.3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2015年12月23日29日对拟建工业场地上风向及下方向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域2个监测点环境空气中的SO2、NO2、TSP、PM10均满足相应环境空气功能区二类标准限值要求。2.1.4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评价分别在工业场地四个场界布设声环境现状监测点。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昼、夜间噪声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项目区有一定的声环境容量。2.1.5 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评价共设置有3个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根据监测结果,根各土壤采样点的监测因子都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

34、1995)的三级标准。土壤中铁含量较高,是由于铁矿脉出露地表影响所致。2.1.6 河流底质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共设置有3个底泥环境现状监测点,根据监测结果,均满足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2.1.7 农作物环境质量调查评价对矿区旁蔬菜地、滕铁河岸边水稻进行了采样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监测因子均满足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标准。2.1.8 生态环境现状按国家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林地及裸地。评价范围动物区系相对简单,因为长期的人为活动,野生动物数量较少,大多为适应性强的种类。从现有工程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工程地面建设区域

35、及其采矿区域的生态环境受工程影响较大,其他未扰动区域生态环境基本无影响。调查期间未发现国家和广东省规定的野生重点保护动、植物物种,评价范围内无风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等人文景观。2.2环境敏感目标根据调查,评价区内无自然保护区及文物设施、无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评价区域用地性质目前主要是以林地及裸地为主。根据现场调查,矿井内现无居民点,矿区外3km范围内无居民点。评价范围环境敏感点分布详见表2.2-1。表2.2-1 项目区环境敏感点一览表敏感点名称相对位置敏感点特征受影响因素环境功能区划中洲镇运输道路沿线450户1500人运输噪声及扬尘影响GB3095-1996二级GB3096-2008

36、2类龙坑涌溪S流量0.050.18m3/s项目排水GB3838-2002类滕铁河SE流量0.32.3m3/s项目排水GB3838-2002类农田植被周边1km范围生态/3建设项目污染源分析及环境影响预测3.1 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分析施工过程中,由于土方开挖、物料输送、建筑施工、设备安装等均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污染物主要为粉尘、噪声及废土废石等。粉尘主要来自土方开挖、物料输送等过程,可通过洒水增湿来减少施工粉尘的逸散飞扬。施工期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是局部的、短期的,随着施工结束其影响也随之消失,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值约在90dB(A)105 dB(A)之间。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设备清洗废水和施

37、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固废主要是施工过程中的弃土(石)和建筑垃圾,以及少量的生活垃圾。3.2 营运期主要污染源分析3.2.1废气污染源、污染物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其主要来源有:有组织废气: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净化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无组织废气:井下凿岩、爆破、采装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爆破产生的含CO、NOx废气,均通过矿井通风系统排出地表;废石堆场扬尘;汽车运输产生的道路扬尘。(1)有组织排放废气项目建成后,设1个灶台。按照职工人数78人,每天2餐,年工作330d计算,年消耗食油约1.03t,油烟废气按食用油总量的3%计算,则本项目油烟的产生量约为0.031t/a。食堂油烟废气应经高

38、效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由专用的烟囱排烟管道引至屋顶排放,净化后的油烟排放量为0.005t/a。(2)无组织排放粉尘A、采矿粉尘根据查阅同类型矿山(棉花堡铁矿、弓长岭地区井下开采铁矿)通风排风情况,井下排放的废气中粉尘浓度为0.601.0mg/m3。本次环评从保守的角度考虑,确定本工程井下回风井排放的废气中粉尘平均浓度取1.0mg/m3,粉尘排放浓度远低于排放标准。项目矿井生产井下排风情况见表3.2-1。表3.2-1 项目采矿作业井下通风排风情况污染源风量(m3/s)粉尘浓度(mg/m3)粉尘排放量(kg/h)风井30.361.00.11B、装卸粉尘主平硐运出的矿石和废石在地面采用窄轨铁路运输,

39、分别卸至矿石堆场和废石场。卸矿过程中由于有高差,将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项目拟在卸载处设置喷淋洒水设施,经洒水措施后可削减80%以上的粉尘。C、废石场扬尘本项目废石的颗粒较大、刚性较强,颗粒沉降速度较快,而且废石场本身为露天开采坑,即使在大风条件下,废石场面源扬尘也不严重。对于废石场扬尘,除采用洒水加湿的方法抑制粉尘,还拟在四周种植树木,以阻止废石场的粉尘扩散,并且服务期满后将对废弃的废石场及时进行覆土绿化,届时废石场风面源扬尘影响将消失。D、汽车运输扬尘本项目运输扬尘主要是矿石、材料运输所经过路面的汽车运输扬尘,主要影响范围在公路两侧50m范围内,汽车运输需加盖篷布减少对环境空气及沿线居民的影

40、响。3.2.2废水污染源、污染物及其控制措施本工程的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矿坑涌水和生活污水。(1)矿坑涌水本次环评期间已委托谱尼测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2015年12月23日12月24日对矿坑涌水进行了水质监测,监测因子均满足相应标准要求。矿坑涌水自流经主平硐排出,经沉淀处理后一部分抽排至高位水池用于地面生产用水(65m3),剩余不能被利用的矿井水(2435m3/d)经处理达标后外排至龙坑涌溪。根据目前本矿山所测矿坑涌水水质情况,在不投加絮凝剂的情况下通过沉淀处理即可满足矿井涌水达标排放。(2)废石淋溶水废石受雨水淋洗、冲刷会产生淋溶废水。项目建成后,拟在废石场四周设截水沟,下游设沉淀池,淋溶水沉

41、淀之后达标排放(3)生活污水 项目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为11.7m3/d,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排入生化池处理达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后,全部回用于绿化。3.2.3固体废物污染源及其控制措施本工程固体废物主要是采矿废石和工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根据开发利用方案,服务期内采矿废石产生量约3.52万t。采矿产生的废石优先用于充填采空区,剩余部分堆存于废石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4.4t/a,集中放置垃圾箱,定期清运。3.2.4噪声污染源及其控制措施采矿生产过程中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凿岩、爆破作业和空压机、通风机、运输车辆等设备运行过程,其中采矿作业噪声位于井下,凿岩、爆破作

42、业对地面声环境影响甚微;运矿过程产生交通噪声。项目各生产设备源强见表3.2-5。表3.2-5 项目各产噪设备源强序号污染源数量源强dB(A)备注1井下采矿爆破作业/110地下作业凿岩机3375地下作业2压缩空气站空气压缩机485地面作业,建筑隔声、基础减震3风井场地风机1804运矿运输车575限速限载,敏感目标处禁止鸣笛等3.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4.1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结论(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工程施工期对空气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粉尘。工程建设中土方开挖、建筑施工、设备安装和物料运输等环节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扬尘,对施工工地空气环境有一定影响。为减少施工期扬尘对评价区空气

43、环境的影响,在施工期间应采取以下空气污染防治措施:文明施工,严格管理,施工设备及运输车辆要搞好外部清洁,及时清洗;对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定期洒水抑尘;加强物料运输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废气对评价区空气环境影响较小。(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机械设备清洗废水,污染物则以COD为主。为避免施工期废水对地表水体产生大的影响,项目拟对该类施工废水沉淀后回用于扬尘洒水不外排,因此,对外环境影响小。(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施工期噪声主要是各类施工机械的设备噪声,渣土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等。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地表设施建设的施工噪声影响。施工机械噪声

44、强度约在90105 dB(A)之间,但本项目施工期主要为井下巷道的掘进,产噪设备对地面声环境影响较小。同时,施工期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是局部的、短期的,随着施工结束其影响也随之消失。(4)固废影响分析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井下掘进废石,项目施工期废石全部用于原有民采露天开采坑充填,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乡镇环卫部门统一处置。经妥善处置的固废对外环境影响较小。3.4.2 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结论(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项目外排废气经相应措施治理后,均能达标排放。根据估算模式计算结果,在正常排放情况下,评价范围内各污染物的叠加浓度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未出现超标区域,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及环境敏感点产生明显不良影响。(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评价项目矿井涌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部分回用作生产用水,剩余部分经处理达标后排入龙坑涌溪,流经300m后汇入滕铁河,对外环境影响小;矿区拟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1套,经处理达标后排放的生活污水对外环境的影响程度有限。(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项目扩建后,根据噪声预测结果,项目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矿区附近3km无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