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当涂县大山夹芯板制造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32528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当涂县大山夹芯板制造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当涂县大山夹芯板制造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当涂县大山夹芯板制造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当涂县大山夹芯板制造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当涂县大山夹芯板制造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当涂县大山夹芯板制造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当涂县大山夹芯板制造环评报告.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产8万平方米新型防火保温材料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当涂县大山夹芯板制造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刘志兰联系人刘志兰通讯地址马鞍山当涂经济开发区205国道西侧联系电话13955586435传真-邮政编码243100建设地点马鞍山当涂经济开发区205国道西侧马鞍山市黄山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社区工业园1号标准化厂房东半部分厂房立项审批部门当涂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其他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C2259建筑面积(m2)1152绿化面积(m2)/总投资(万元)3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67%评价经费/投产日期已投产工程内容及规模1、企业概

2、况及项目由来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工业厂房等建筑设施与日俱增,市场对具有保温、隔音、防火等功能的建筑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使得彩钢建筑材料产业成为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当涂县大山夹芯板制造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投资300万元,在当涂县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8万平方米新型防火保温材料建设项目,项目地点位于当涂经济开发区205国道西侧,系租赁马鞍山市黄山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社区工业园1号标准化厂房东半部分厂房,租赁建筑面积1152平方米,购置彩钢夹芯板复合机、剪板机、折弯机等生产设备。项目产能为年产新型防火保温材料8万平方米。该项目已经于2016年4月26日获得了当涂县发展改

3、革委项目备案表(备案证号:当发改函【2016】149号),同意本项目建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需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手续,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有关规定,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当涂县大山夹芯板制造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单位承担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迅速进行了现场踏勘、调研,对建设工程进行了全面调查,确定本次环评目的是在了解建设项目厂址周围环境特点和污染物排放特征的基础上,分析预测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投入运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以及环境质量可能发生的变化;同时结合实际,依

4、据国家、安徽省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当地环境功能的要求,规定实行达标排放的污染防治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工程设计方案的确定以及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2、地理位置及周边关系本项目位于当涂经济开发区内,项目租赁马鞍山市黄山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社区工业园1#标准化厂房东半部分,本项目地块中心坐标为:东经1182833、北纬313519,本项目所在厂房东侧为205国道,南侧为求精机械公司,西侧以及北侧均为社区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马鞍山市黄山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社区工业园厂址东侧为205国道,隔路为黄山花园小区,南侧为求精机械公司,西侧为马鞍山东南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北侧为飞翔

5、制管公司。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周边环境情况见附图2、附图3。3、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1)工程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产8万平方米新型防火保温材料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当涂县大山夹芯板制造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其他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C2259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万元。建设地点:项目选址位于马鞍山市当涂经济开发区205国道西侧马鞍山市黄山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社区工业园内。(2)工程建设内容项目租赁马鞍山市黄山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社区工业园1#标准化厂房东半部分,租赁总建筑面积1152m2。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及规模见下表:表1 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工程名称单项工程名称

6、工程内容及规模主体工程生产车间生产车间建筑面积1152m2,布置有生产区、原料及成品堆场以及办公室,内设彩钢夹芯板复合机、折弯机以及剪板机等生产设备,新建彩钢夹芯板生产线一条,年产新型防火保温材料8万万平方米辅助工程办公用房位于车间内部东北角,面积为60m2储运工程原料库位于厂房内部东侧区域,主要用于堆放原料彩钢板、保温芯板以及AB胶水等。成品库位于厂房内部西侧区域,用于堆场产品(保温材料)公用工程供电电源引自当涂经济开发区供电网,依托马鞍山市黄山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社区工业园变配电设施供水水源来自当涂经济开发区给水管网供给,主要为生活用水,用水量为300t/a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废水主要为职工生

7、活污水,排放量为240t/a,污水依托租赁公司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进入当涂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环保工程噪声治理设备基础减振、厂房隔声废水依托租赁公司现有已建化粪池固废一般工业固废暂存场所,危废暂存库(10m2,防雨、防风、防腐、防渗等),垃圾收集桶。(3)总平面布置项目选址位于当涂经济开发区,项目租赁马鞍山市黄山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社区工业园1#标准化厂房东半部分。厂房内布置有生产区、原料区、成品区以及办公室,厂房内按照生产工序顺序进行布置,办公室位于车间内部东北角区域,原料区位于厂房内部东侧区域,靠近厂区主出入口,方便运输,厂房内部南侧区域按照生产工序由东至西布置有剪板机、折弯机以及

8、彩钢夹芯板复合机等生产设备,成品区布置车间内部西侧区域,紧邻生产区旁,车间内部布置较合理。马鞍山市黄山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社区工业园在205国道上设置有出入口,方便原辅料及产品运输。综上分析,项目平面布局合理。(4)产品方案表2 产品方案及规模一览表序号产品名称单位数量1岩棉彩钢夹芯板万m2/年62EPS彩钢夹芯板万m2/年2(5)项目主要生产设备 表3 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1彩钢夹芯板复合机FXF-型1台2彩钢夹芯板复合机XNF-型1台3剪板机QC12Y-6X6000型1台4折弯机WF87Y-160T/6000型1台(6)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表4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量一

9、览表 序号名 称单 位消耗量供应地及运输方式备注一主要原辅料材料1彩钢板(0.4mm)万m2/年24 外购马钢,汽运用于生产岩棉夹芯板以及EPS夹芯板2保温芯材(岩棉)万m2/年6外购宏达,汽运3保温芯材(EPS)万m2/年2外购宏达,汽运4聚氨酯粘结剂(AB胶)吨/年1.6外购,汽运二能源消耗1电度/年3.2万开发区供电系统2新鲜水吨/年300开发区供水管网原辅材料理化性质:聚氨酯粘结剂:由A、B组分组成。其中A组分主要为聚酯多元醇60%,聚醚多元醇40%;B组成主要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氨酯粘结剂为粘稠透明液体或白色蜡状,几乎无异味,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丙酮、甲乙酮、醇类、乙酸乙酯等有

10、机溶剂)和聚异氰酸酯(具有优异的耐候性、高强度的机械性能)。(7)公用工程供电项目供电由当涂经济开发区供电网供给,依托租赁公司(马鞍山市黄山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社区工业园)变配电设施,本项目年用电3.2万度。给水项目用水由当涂经济开发区给水管网供给,能够满足项目用水需要。用水量为300t/a。排水排水:建设项目排放废水仅为生活废水,生活废水依托马鞍山市黄山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社区工业园已建化粪池预处理后,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要求后,由现有规范化污水接管口,排入当涂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尾水达标排入襄城河。(8)总定员人数及工作制度劳动定员:项目定员20人,其中生产工

11、人18人,技术及管理人员2人,厂内不安排食宿。工作制度:年工作300天,实行单班、8小时工作制。(9)产业政策分析建设项目产品为彩钢夹芯板,其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和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的淘汰类或限制类,亦不属于其他法律法规要求淘汰和限制的产业。该项目已经于2016年4月26日获得了当涂县发展改革委项目备案表(备案证号:当发改函【2016】149号),同意本项目建设。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安徽相关产业政策。(10)规划选址相容性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当涂经济开发区内,项目厂房为租赁马鞍山市黄山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社区工业园标准化厂房进行建设

12、,根据马鞍山市黄山经济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土地证(见附件),其用地属工业用地,符合当涂经济开发区的用地规划。项目厂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配套设施正在完善,具有良好的投资和发展前景。项目选址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良好,没有大的污染源存在,而且本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很小,不会对环境质量造成大的改变。因此,项目选址合理。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和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项目地理位置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经济开发区内。马鞍山市

13、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东部,地处北纬314642311726与东经11821381185244之间;下设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三个市辖区,管辖当涂县、和县、含山县三个县(和县、含山县原属巢湖市,2011年巢湖拆市,划归马鞍山管辖)。马鞍山至芜湖市区30公里;北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毗连,具有临江近海,紧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的优越地理位置。当涂县地处安徽东部、长江下游东岸,介于南京、芜湖之间,隶属钢城马鞍山,位居长三角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交汇处,拥有长江岸线20公里,与江苏省一区两县接壤,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沿边县、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当涂居中靠东、承东启西、区位

14、优越,是中国中部和东部的结合点。以当涂为圆心的市场半径覆盖了中国最活跃的区域,周边拥有3亿多人口的消费市场。当涂距南京市只有60公里,距合肥市只有120公里,距上海市只有270公里,长江黄金水道、沪皖赣铁路、205国道、314省道、沿江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4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2座机场、8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6座长江大桥,是水、陆、空立体交通的交汇点。随着马鞍山长江大桥、芜申运河和宁安城际铁路的建设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启动建设,当涂作为连接长三角和中西部的重要节点城市、枢纽城市和交汇城市的综合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2、地形、地貌当涂县在地质上位于宁芜断陷盆地的南段和中段,广泛分布着

15、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及因火山喷发沉积而成的铁矿床。现今的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历了海洋隆起成陆海水入浸地壳多次升降沉积火山喷发断陷侵入等复杂的内外应力作用过程才形成的。该区域地势东高西低,地貌类型由东部的丘陵岗地逐渐向西过渡为冲田。土壤类型也大致从东向西逐渐过渡,依次为粗骨土、黄棕壤、水稻田和潮土,交错镶嵌分布。区内大部分为水稻田;沿江及洲、圩为潮土,由长江冲击层发育而成;黄棕壤主要位于山丘中上部,土层约60cm,土壤结构不良;山脊上分布有粗骨土,处于土壤发育幼年期,土体浅薄,植被覆盖差,该类土所占比例极小。当涂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季

16、风明显、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冬、夏温差较显著。冬季受西伯利亚高压气团影响,盛行北风和西北风;夏季受太平洋副高压气团影响,盛行东风和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3.3m/s。初夏,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形成降水集中的梅雨期。由于冷暖气团活动路线和力量对比变率较大,造成年际降水变化不一,导致洪涝、干旱灾害发生。四季划分以候平均气温小于10C为冬季,大于22C为夏季,界于10C22C为春、秋季。一年之中春、秋季短,各约2个月,春略长于秋;夏、冬季长,各约4个月,夏较长于冬。春、夏、秋、冬起讫日和持续天数分别为;春季3月16日5月25日,计71天;夏季5月26日9月20日,计118天;秋季

17、9月21日11月20日,计61天;冬季11月21日3月15日,计115天。4、水文(1)地表水项目所在区域内主要地表水体为长江当涂段、姑溪河、襄城河、扁担河等。长江当涂段长江当涂段由南向北流经县境西部,从芜湖市横埂头附近入境,至和县养殖场南出境,为典型分叉型河床,主流在西侧,境内长18.6km,支流在东,长20.3km。长江当涂段,属感潮江段,每日两涨两落,涨潮时顶托江水,但不呈倒流。潮涨时内河水受到顶托涌水影响。枯水期潮差大,汛期潮差小,历史高潮水位9.5m。历年平均最高潮水位7.34m,历史平均最低潮水位0.54m,最大日潮差1.34m。长期以来,长江对于调节当涂县境内河、湖泊水位,发展农

18、田灌溉和解决工业和人们生活用水,起了很大作用,但汛期(6-9月),雨量集中,江水猛增,易引起洪涝灾害。姑溪河姑溪河,古称姑孰溪,又名姑浦,为当涂县的母亲河,属长江支流。今姑溪河东起丹阳湖口小花津与运粮河相接,西至当涂城西金柱关注入长江。全长23.4公里。为当涂境内之重要河道;姑溪河目前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襄城河襄城河源于十里长山和黄梅山、龙王山,上游分两支,至银塘合为一河,再溪流注入长江,全长10km。入江口建中型闸一座,以防江水倒灌,闸内水位最高达10.8m(1983年7月6日)。襄城河主要功能为排涝和灌溉;襄城河目前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19、3838-2002)中类标准。扁担河扁担河,全长约30千米,河床平均宽约50米,南起永安桥泵站连接青弋江,东傍万春圩、一五圩,西靠东河圩、鸠江圩、流经军滩、罗渡、王拐、永镇、官陡、大桥、犁头尖、北到双摆渡进入长江,扁担河主要为内部排水河;扁担河目前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2)地下水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赋存于2及3层土中,水量一般,透水性不均。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影响。随季节性变化,地下水位埋深0.30-2.40m,地下水年变化幅度约0.50m,雨季上升约0.2m,旱季下降约0.3m。粉细砂层为主要含水层,为承压水,区域上承压

20、水位与潜水水位基本一致,赋存区域大,含水量丰富。5、土壤马鞍山市地势东高西低,地貌类型由东部的丘陵岗地逐渐向西过渡为冲田。土壤类型也大致从东向西逐渐过渡,依次为粗骨土、黄棕壤、水稻田和潮土,交错镶嵌分布。市区中、南部及郊区大部分为水稻田;沿江及洲、圩为潮土,由长江冲击层发育而成;黄棕壤主要位于山丘中上部,土层约60cm,土壤结构不良;山脊上分布有粗骨土,处于土壤发育幼年期,土体浅薄,植被覆盖差,该类土所占比例极小。项目场地地质基本情况如下: 场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冲击平原区,地貌上属长江级阶地,原为农田,已经填平,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一般为8.0m左右。场地内自上而下分布情况如下:第层:耕填土层,

21、呈稍湿、松散状态,含少量砖和粘性土,土质欠均一。第层:可塑状态粉质粘土层,属于中等偏高压缩性土,平均孔隙比为0.741,平均压缩系数为0.31MPa-1,平均压缩模量为6.06MPa,工程条件一般,厚度变化大。第层:粉砂层,呈湿饱和、松散稍密状态,平均孔隙比为0.854,平均压缩系数为0.28MPa-1,土质密实状态欠佳,属于中等压缩性土,本层层厚变化大,且分布稳定,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第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呈饱和很湿、流塑状态,局部软塑状态,属于高压缩性土,平均孔隙比1.039,平均压缩系数为0.61MPa-1,平均压缩模量为3.28MPa,厚度变化大且不稳定,工程地质条件很差。第层:可

22、塑状态粉质粘土,本分层一般厚度1m左右,常呈尖灭状态或缺失,虽然物理力学性质一般,但因分布不稳定,厚度变化不大,工程地质条件欠佳。第层:硬塑状态粘土层,平均含水量24.52%,平均孔隙比0.69,平均压缩模量为10.71MPa,静力触探平均值为3.32MPa,标准贯入试验平均值为13.05击,属中等偏低压缩性土层,且厚度大分布稳定,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良好,部分地段埋深较大,是良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埋藏较浅地段)和桩基桩端良好持力层(埋藏较深地段)。地下水情况:属于上层滞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位标高为7.2m左右。6、马鞍山市资源情况矿产资源:以铁矿为主,已探明储量16.846亿吨;硫铁矿地

23、质储量2亿吨;并伴有磷、矾、云母、石膏等。土地资源:市区面积354km2,已建成的城区面积约30km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约38%,马钢工业区分布于宁芜铁路以西。市郊共有耕地9.7万亩,林业用地8.9万亩,水面6.5万亩。生物资源:农业以稻、麦、油菜为主;林业以松木为主,还有毛竹等;渔业资源有“黄、白、青、草”四大家鱼,较珍贵的鱼有鲥、鳗、鳅等;长江为扬子鳄、名贵鱼种和珍稀动物的通道。7、森林与植被马鞍山市属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沿江沿湖植被区,在植被类型上为常绿与落叶交替的过度地带,由于长期人为活动的结果,典型的原始植被已经不复存在,一般为自然次生植被。社会环境简况(社会

24、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当涂县概况当涂县现仅辖8镇、2乡:姑孰镇、黄池镇、乌溪镇、姑孰镇、塘南镇、护河镇、太白镇、湖阳镇、大陇乡、江心乡,全县总面积995km2,户籍人口44.12万人。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截止2014末,全县全市户籍人口227.7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6.1 万人,非农业人口81.6 万人。据抽样调查,全市常住人口222.9 万人,人口出生率10.5,死亡率5.6,自然增长率4.9。(1)经济2013年,当涂再度跻身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县行列。含示范园区,2013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42亿元,增长16.2%;

25、固定资产投资280.9亿元,增长44.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亿元,增长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2亿元,增长16.4%;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年规模工业产值525.1亿元,增长21.9%;规模工业增加值123.9亿元,增长2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15.5亿元,增长50.2%。(2)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事业稳步推进。截止2013年末,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中小学校81所,在校学生4638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升学率为88.6%;高中升学率为82.5%。全县幼儿园数达62所,在园儿童数9780人。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专利申请2162件,较2012年增加665件。专利授

26、权1328件,较2012年增加76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3件。(3)文化和卫生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在护城河西岸新打造了群众文化园,设置了广场舞、戏曲、管乐合唱、当涂民歌四大功能区,每周都正常开展活动。先后成功举办了当涂县第九届农民灯会、2013中国马鞍山当涂(大青山)桃花节、当涂县第五届龙舟锦标赛、2013中国当涂姑孰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活动,全面展示和推介当涂县历史文化风采,提升了当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全县卫生机构数48个,卫生机构人员数2396人。其中,医院、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数1599人;全县医生563人;执业(助理)医师539人;注册护师、护士632人。(4)社会保障截

27、止2013末,全县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为16家,拥有床位3652张;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4.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4.5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8.5万人,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7.6万人,占应保人数95.2%。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505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3706人,农村五保供养2733人。(5)文物保护建设项目周边1000m范围内无文物保护单位。2、当涂经济开发区概括当涂经济开发区创建于2002年5月,于2010年1月1日纳入至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内,2013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9.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1亿元;实际利用内资

28、130.3亿元,利用外资1.22亿美元;完成财政收入10.7亿元。截止目前,已引进各类企业391家,合同利用境内外资金近500亿元。建成实体工业企业154家,其中,规上企业100家,上市公司11家。利洁时(桂龙)药业、雨润集团、华菱星马、大唐电力、红太阳集团、山鹰纸业、鼎泰新材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已经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三大主导产业。(一)当涂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位于当涂县城西北部,一期总体规划面积10km2,经省政府核定后,整个开发区最终保留面积为6km2,经国土资源部公告2006年第19号核定,开发区四至范围为:东至205国道、黄山村、宜杭铁路、竹山村、湖西

29、南路、襄城河、护城河、宜杭铁路,南至提署西路,西至焦家村、襄城河,北至银塘镇卸巷村。(1)开发区性质、产业定位及目标开发区性质以现代工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兼顾其他产业发展的现代工业园区。开发区产业定位主导产业定位为机械电子、金属材料和生物制药,兼顾绿色食品、纺织服装等,主导配套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延长相关企业产业链,膨胀产业集群。在发展现有产业的基础上,瞄准东部主要是苏、浙、沪等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趋势,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最终形成以支柱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并举的发展趋势。开发区目标建设一个空间层次丰富,具有时代感,环境优美,而又具有科技特性的优秀工业园区;建设

30、完善的管理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建设培养科技人才的各种教育设施和科研机构;建设现代化高性能的通信设施和协调的交通道路系统;建设高效能的上下水、清洁、能源供应、消防及垃圾回收等市政设施;加强绿化、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和树木;限制污染大的工业进入,防止二次污染。(2)开发区用地结构当涂经济开发区用地规划结构为“七区、一带、一中心”。“七区”即一类工业区、二类工业区、仓储物流区、一类居住区、二类居住区、休闲娱乐区、商贸中心区;“一带”即滨河带,为襄城河及两岸腹地50-100m地带;“一中心”即行政管理中心,位于黄山脚下。(3)开发区基础设施道路交通规划将205国道和314省道作为开

31、发区对外主要交通干道,沿长江岸堤在开发区设置两个码头,开发区内部结合现状道路、地形条件和建设用地的功能分区,形成方格网加环路的道路形式。目前,开发区内部道路已经完善,交通便捷。燃气工程规划规划期内工业与民用以液化气和局部区域管道液化气为主,居民生活气化率达到85%以上。给水工程规划规划在长江沿岸江堤路的外围设置一水厂,采用树状与环状相结合的布置方式,管道供水能力为3.5万t/d,目前实际向开发区供水的为首创公司,供水能力为2.5万吨/天。排水工程规划开发区排水体系采用雨、污分流制。区内设污水处理厂2座(即当涂县污水处理厂、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当涂县污水处理厂位于工业大道东侧,太白路与襄城河

32、之间,分两期建设。该污水处理厂规划年限分别为2007-2010年、2011年-2020年。远期服务范围为开发区原规划的10km2范围,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规模均为3万m3/d;目前,当涂县污水处理厂实际总占地4.86公顷(72.9亩),总设计规模为日处理6万m3,总投资7450万元,是国家在当涂县投资的重点民生工程。该工程一期处理规模为日处理3万m3,现已投产运营,二期工程正在建设,预计2015年底投入使用。现阶段实际处理废水量1.8万m3/d,剩余能力为1.2万m3/d。收水服务区域为当涂县城和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位于当涂经济开发区南区秦河村,占地约60

33、亩,总投资5022.38万元,其中近期投资3176.55万元;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为3.0万m3/d,共分两期建设,其中近期(2012年)规划处理规模为1.5万m3/d,至远期(2020年)达到3.0万m3/d的处理规模;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接管范围为:当涂经济开发区南区和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范围内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已正式投入运行;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主体工艺主要采用“厌氧处理+水解酸化等处理工艺”。供电规划规划建设变电站,以满足企业用电需求,随着企业的入驻,开发区内企业用电需求不断增大,目前当涂经济开发区内的35kV城西变电站、220kv阳湖变电站、220千伏花园变电

34、站及110千伏秦河变电站等变电站,可满足园区所有企业用电需求。(二)当涂经济开发区扩区总体规划规划规模:位于当涂县总体规划范围内,当涂经济开发区现有面积为10平方公里,此次规划扩至63.3平方公里。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当涂经济开发区着力培育壮大能源化工、服装纺织、仓储物流、机械加工等产业。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显著壮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形成1-2个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规划发展目标:充分发挥马鞍山市及其南部产业区交通区位优越、要素成本低廉、后发优势明显等突出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部署为总揽,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

35、代服务业的发展为核心,着力打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创新创业基地、新型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品牌园区”,成为马鞍山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高平台、新型战略性产业的集中地、和谐发展的新城区。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大气环境质量为了解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本评价采用当涂县环境保护监测站提供的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监测项目为PM10、SO2、NO2三项,监测时间为2015年8月14日至8月20日,监测结果见下表:表7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 单位:ug/m3测点时间PM10SO2NO2当涂县空气

36、自动监测站2015年8月14日3427312015年8月15日3123242015年8月16日3910272015年8月17日348252015年8月18日298242015年8月19日362222015年8月20日34321(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24小时均值15015080由上表可知,项目所在区域监测点处PM10、SO2及NO2 24小时均值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2、地表水环境质量地表水监测点位分别位于当涂县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口入襄城河上游500m、下游500m、下游1500m,监测项目为pH值、COD、NH3-N、石油类以及悬浮物,监

37、测时间为2014年1月3日,各监测断面处各监测因子的监测数据见表8。表8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 单位:mg/L,pH值为无量纲断面项目襄城河标准值当涂县污水处理厂排口上游500米当涂县污水处理厂排口下游500米当涂县污水处理厂排口下游1500米类pH值 8.017.727.9069COD27292930氨氮0.9421.140.9621.5石油类0.370.470.400.05悬浮物91211-由上表可知,襄城河监测断面处监测因子的监测值分别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要求。3、声环境质量根据当涂县环境保护监测站提供的环境现状监测数据,项目厂界设置2个监测点

38、,监测时间为2015年9月22日,具体监测数据见表9。表9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 单位:dB(A)测点编号测点位置主要声源监测结果标准(2015年9月22日昼)N1项目边界南现状54.2昼间:65GB3096-2008中3类标准N2项目边界西51.7N3项目边界北53.1由上表可知,项目所在地厂界噪声监测点处噪声昼间监测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良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评价范围500m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点和文物古迹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对象。不会因本项目的实施而改变区域环境现有功能。其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如下

39、:(1)保护项目襄城河水体水环境功能不被降低;(2)保护项目区域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不被降低;(3)保护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噪声达到3类标准,敏感点满足2类标准。表10 建设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方位距厂界距离规模环境功能大气环境黄山花园小区E160m1000余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黄山村(待拆迁)NE22020户声环境黄山花园小区E160m1000余户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厂界四周1m-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水环境襄城河SW1.3km小型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体

40、长江当涂段W1.3km大型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详见表9。表9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标准来源SO2年平均6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单位:ug/m24小时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NO2年平均4024小时平均801小时平均200TSP年平均20024小时平均300PM10年平均7024小时平均1502、地表水环境质量项目所在区域主要地表水体为襄城河、长江,分别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

41、02)中的类、类水质标准。具体数据见表10。表1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为无量纲序号污染物名称地表水标准来源类类1pH 6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COD30203BOD5644NH3-N1.51.05石油类0.50.053、声环境质量标准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详见表11。表11 环境噪声标准限值 单位:dB(A)标准级(类)别标准限值昼间夜间3类6555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生产过程产生的工艺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标准值如下: 表12 大气污染物

42、综合排放标准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依据非甲烷总烃4.0mg/m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相关标准2、废水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根据当涂县排水规划,项目所在区域污水属于当涂县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项目污水排入当涂县污水处理厂。 项目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经当涂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后,排入襄城河。具体见表13。表13 废水排放标准 单位:mg/L,pH值除外污染物名称GB8978-1996三级GB18918-2002一级B标pH值6969COD50060BOD530020SS4002

43、0氨氮83、噪声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表14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限值 单位:dB(A)时段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昼间夜间3类65554、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中的要求;危险废物处理执行GB 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2013年修改单。总量控制指标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总量控制污染物共四项: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项目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项目产生的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经市政污水管

44、网进入当涂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其COD、氨氮排放总量纳入到污水处理厂总量控制指标内,故不再申请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生产工艺流程夹芯板生产工艺流程简述(图示)彩钢卷吊装复合压合成型成品保温芯板N自动涂胶G自动切割NN、S1注:G有机废气;N噪声; S1边角料。图1 夹芯板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工艺流程简述:项目产品为岩棉和EPS彩钢夹芯板,其生产方法为常温下涂胶压制成型。彩钢卷吊装:将彩钢卷装上放料架装机待用;涂胶:将A、B胶水均匀涂在彩钢卷反面,准备开机;装保温芯材:将保温芯板准备好,随时送入复合机内,准备开机。复合成型:开机后,底层钢卷先进入机组,经匀胶机涂胶后,并同时送入保温芯板进行复合,泡沫板表面匀胶后,紧跟着上层钢卷进入机组进行复合,上下钢卷复合的同时,进行压合,按照设计尺寸切割后,夹芯板成型。本项目所用胶黏剂为聚氨酯胶黏剂,其是一种环保型的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使用过程中需将聚氨酯胶黏剂的A、B组分按照一定的比例(约为1:5)混合。聚氨酯胶黏剂的粘接原理主要是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