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泽州县志拓物资回收生万块煤球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泽州县志拓物资回收生万块煤球环评报告.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泽州县志拓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年生产100万块煤球项目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泽州县志拓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年生产100万块煤球项目建设单位泽州县志拓物资回收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燕朋联系人王燕朋通讯地址晋城市泽州县下村镇下村村联系电话18803568977传 真-邮政编码048021建设地点晋城市泽州县下村镇下村村立项审批部门泽州县发展和改革局批 准 文 号泽发改备201683号建 设 性 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煤制品制造C4120占地面积(m2)1800m2绿化面积(m2)总 投 资(万元)3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3.1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43.6%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
2、容及规模:一、 项目背景及评价任务由来 按照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减小以煤炭为燃料的生产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国家大力支持环保型煤燃料加工项目建设。燃料煤燃烧过程产生污染物多且热值不高,造成资源浪费,相对于末煤来说,燃用型煤后可达到节煤、降尘、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量的效果,不仅使低质的粉煤、泥煤、褐煤提高了其经济价值,而且在利用过程中可以给人们一个相对洁净的环境。因此泽州县志拓物资回收有限公司拟在泽州县下村镇下村村新建年产100万块煤球项目,生产型煤代替原来的燃料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
3、要求,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确定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泽州县志拓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委托山西省煤炭规划设计院为其编制“泽州县志拓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年生产100万块煤球项目”的报告表。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立即开展了详细的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在对区域环境现状和本工程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后,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相关要求编制本报告。现场调查时,本项目已建成并投产使用,本次属于补办环评。二、建设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泽州县志拓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年生产100万块煤球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建设单位:泽州县志拓物资回收有限公司4、建设规模:
4、年产100万块煤球5、产品方案:年产量100万块煤球6、项目周边环境:该项目位于泽州县下村镇下村村,西侧紧邻长河河道,南侧为下村村,北侧为荒地。详见项目附图一地理位置图、附图二四邻关系图。7、建设内容本项目为泽州县志拓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利用下村村空地新建一套年产100万块型煤的生产线,产品直径分别为120mm、140mm和220mm。占地面积约1800m2,建设内容包括生产车间全封闭厂房、原料库、变配电室等。厂区的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表1 建设项目主要组成内容一览表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备注主体工程生产车间:占地面积200m2,全封闭砖混结构。车间由西至东分别为生产区和产品存放区,生产区占地面积50m
5、2。已建原料库:占地面积200m2,半封闭砖混结构;辅助工程原料临时堆场占地面积100m2,位于主厂房外,露天堆放,绿网覆盖。已建维修车间占地面积20m2,位于厂区东南角,一层砖混结构。行政设施办公生活区位于厂区西侧,占地面积45m2。已建给水本项目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由自备水井提供已建排水本项目生产废水经收集后,回用于生产;初期雨水经收集后,回用生产。生活污水用于厂区洒水抑尘。未建沉淀池,雨水收集池供电本项目供电由下村统一接入,可满足用电需求已建供热本项目生产车间不供热,办公区采用电暖器已建环保工程煤尘生产粉尘生产车间全封闭,搅拌工序加水且位于全封闭生产车间。已建堆场扬尘原料堆场建设半封闭原料
6、库;临时堆场洒水抑尘、采用绿网覆盖。已建噪声治理生产设备减振、隔音、封闭已建固废治理设垃圾箱已建8、主要生产设备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2。表2 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装机功率(KW)1物料传送机210kg台12皮带输送机台13进料斗座14单轴搅拌机DLJ4525YZ-132M-4台37.5*15蜂窝煤球机120台16蜂窝煤球机140台17蜂窝煤球机220台18推土机台19、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及能耗本项目的原辅材料为末煤、煤泥,配合比例为1:3;根据实际生产的三种煤球重量,120型、140型和220型的产品重量分别为1kg、1.3kg和1.8kg。根据产品所占比例(5:3:
7、2)确定原辅材料用量。具体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见表3。主要构筑物一览表见表4。 表3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表名称单位年耗量来源末煤t312.5外购煤泥t937.5外购电力万KWh580.074下村水t274.5自备水井 表4 主要构筑物一览表序号构筑物基本情况1生产车间占地面积200m2 ,砖混全封闭结构2原料库半封闭式原料库,占地面积200m2 ,能存储10d 生产用原煤量、5d用煤泥量,即能存储10.42t原煤、15.63t煤泥3废水收集池一座5m3的废水收集池,位于生产车间,地下式4初期雨水收集池位于场地西南角设置一个40 m3的初期雨水收集池5办公生活房位于场地西侧,一层砖混结构,占地
8、面积45 m2 6维修车间位于场地东南角,一层砖混结构,占地面积20 m2 10、公用工程(1)给排水工程给水:本项目给水由厂内自备水井提供,完全可以满足项目需求。排水: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办公室生活污水用于原煤堆场洒水抑尘,不外排。(2)供热工程本项目生产车间不供热,办公室利用电暖器。(3)供电工程本项目供电由下村村接入。11、项目总平面布置泽州县志拓物资回收有限公司位于泽州县下村镇,厂区为矩形,整个厂区从北至南分别为:本项目生产车间位于厂区北侧,占地约200m2,呈线性布置:生产车间内由西至东分别布置为生产区、120型产品储存区、140型产品储存区和220型产品储存区。办公室位于项目西侧
9、,占地约45m2;设备维修间位于厂区南侧。办公室以北为半封闭原料库,占地约60m2;原料临时堆放区位于厂区东侧,占地约100m2。具体详见项目平面布置图。12、工程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30万元,项目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13、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本项目新增劳动定员3人,每班8小时,年工作200天。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状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位于泽州县下村镇下村村,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本项目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现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如下:1、 本项目厂区位实施硬化处理;2、 生产车间未设置污水收集池;3、 厂区未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和事故池。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
10、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泽州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脉南端,地理坐标为:北纬35123542,东径1123111314。县域环绕晋城市城区,南北长58.85km,东西宽62.75km,总面积约2023 km2,占晋城市总面积的21.3%。本项目厂址位于晋城市泽州县下村镇下村村。泽州县地处太行山东南端,晋城市中部,县境内东北与陵川县为邻;南和东南与河南省的修武、博爱、沁阳、济源等市、县交界;西与阳城县毗连;西北与沁水县相邻;北与高平市接壤;全县总面积2023km2,占晋城市总面积的21.3%。本项目位于泽州新下村镇下村村,项目具体位置详见附图一地理位置图
11、、附图二四邻关系图。 2、地形、地貌晋城市泽州县处于太行山背斜的西翼,沁水构造盆地的东南边缘,为太行山隆起及近期上升期,地貌特征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水文网诸多因素的影响,总的地势四周高,中间低,西北部石炭系、二叠系地层,为构造剥蚀的中低山区,山脉走向呈北北东向,地面标高一般在750-1200m,最高为1346.6m;东南部为奥陶系石炭岩分布区,在县境内部边缘因强烈切割而形成南北走向的支脉和沟谷,地面标高一般在500-1100m之间,最高达1289m,最低290m,呈侵蚀中高山区,且岩溶较发育。县境中部的盆地西缘地区,由于新华夏系隆起带的控制,山脉多为北北东走向呈狭长带状,形成剥蚀构造地形;中
12、部为堆积山间盆地,地面标高为700-800m,盆地及周围的边山区,为堆积剥蚀形黄土丘陵区,丘陵走向多为北西向,地面标高800-900m。下村镇地形呈两山夹一沟之势,地势西高东低,是典型的丘陵区。境内山岭纵横,连绵不断。 3、气候、地震烈度泽州县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根据晋城气象站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风速为2.0m/s,全年最多风向为SSE风;年平均气温为11.5,极端最高气温38.0,极端最低气温-19.0,气温总的分布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盆地由平地向山区递减;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2%,年平均降水量为573.8mm,最大日降水量为1
13、21.0mm,年均蒸发量为1695.2mm,降水量的区域分布总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山区多于平川、丘陵;南部和东南部山区大于北中部地区,降水量主要分布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历年最大冻土深度41cm,最大积雪深度22cm。根据国家地震和建设部发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1990年山西省抗震设防烈度区划图,项目区地震烈度为度区(50年超越概率为10%)。该项目工程按度设防。 4、水文、水系(1)地表水系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为长河,根据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14/67-2014),长河为沁河直流,属于沁河水系,介于张峰水库至槽河村河段,水体功能以工农业用水保护为主,水体功能为类功能
14、区。长河为常年性河流,发源于晋城市泽州县下村乡武神山南麓,由北向南流经晋城下村、大东沟、川底、周村、李寨5个乡镇流入沁河,全长54.7公里,落差大,河床宽约40米,流域面积421平方公里,长河水库以上为常流河。本项目厂址位于长河西侧紧邻长河,本项目周边水系图见附图4。(2)地下水晋城市阳城县润城至河南省五龙口一带,沿40km长的沁河河谷,形成岩溶泉群排泄带,泉群出露标高380485m,多年平均总流量为9.98m3/s(19531994年)。最大流量为16.8m3/s(1963年),最小流量6.2m3/s(1992年)。延河泉域即指沁河泉群排泄带的补、迳、排岩溶地下水系统。狭义延河泉又名马山泉,
15、是沁河泉群排泄带中最大的单泉,位于阳城县东冶乡延河村北1km的沁河西岸,高出河岸5m,沿马家沟组灰岩底部涌出,单泉多年平均流量3.1m3/s,泉水出露标高463.78m。泉水流量受降水影响大,不稳定系数为2.3。补、排关系:补给:本泉域的补给途经有两种。一种是南部沁河东西两侧裸露可溶岩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另一种是北部砂页岩区地表径流线状渗漏补给。此外,沁河干流作为外来水源,对区内岩溶水的渗漏补给有重要意义。排泄:岩溶水盆地中的地下水,由于边界及水动力条件的控制,地下水由东西两侧及北部向中部沁河河谷汇集,然后向南运动,受到走向东西,倾向北的隔水层、弱隔水层阻挡,形成地下壅水而出露地表,逐层排泄。
16、由上可见,上述诸泉成因为接触溢流泉,是全排型泉水。(3)延河泉域泉域范围:东部边界:南段以晋获褶断带与三姑泉域为界。该段晋获褶带由一组压扭性断:裂及侧转的背斜组成,呈南北走向与地形分水岭一致。自南向北为泽州五门南连氏甘润。北段:与丹河和沁河地表分水岭一致,地表主要出露石炭、二迭系地层,下伏中奥陶貌含水层相联通为一可移动的地下水分水怜,局部导水。自南向北由甘润中村武神山。南部边界:与地表分水岭一致。地面分布长城系及下寒武统隔水岩层,为一阻水边界。自东向西由衙道范洼双窝沟西交阳坡小河湾。西部边界:为沁河与汾河的分水岭,海拔2100m2300m,由于断层作用,使断层西侧长城系砂页岩与东侧寒武、奥陶系
17、含水层接触,形成阻水边界。自南向北为小河湾上峪中村东沟。北部边界:地表分布二叠、三叠系砂页岩,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埋深为380450m,岩溶地下水处于滞流或缓流状态。另外,由于沿寺头等两条断层形成的地堑,使煤系地层与奥陶系碳酸盐岩接触,起到了阻水作用,为阻水边界。自西向东为鹿台山西庄朝阳地神武山。以上划定延河泉域范围,包括阳城县及泽州县的西部和沁水县南部,面积2575km2、其中裸露可溶岩面积1357km2。(4)延河泉域重点保护范围延河泉水出露处保护区:以泉口为中心,周围1km2范围的河谷及山地。下河泉保护区:沿沁河河谷,北起润城、刘善村北,向潮沿沁河河谷经河头、下河、东庄北至阳城水轮泵站西
18、边河谷;沿芦苇河河谷向上游经八甲口、上孔至关泉南的河谷中。两处保护区面积共12.28km2。(5)本项目与延河泉域的关系本项目在延河泉域内,但不在泉域的重点保护区内,距离延河泉重点保护区约49.5km,本项目生产时所有废水均不外排,对延河泉域影响较小。延河泉域图见附图5。5、矿产资源泽州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以煤为主,其次有铁矿、硫铁矿、铝土矿、白云岩、石灰岩、水晶、萤石及铅锌矿等。境内含煤面积528.6km2,占总面积的26.1%,探明储量48.05亿吨,除国控区外,泽州县保有储量12.46亿吨。铁矿探明储量2575万吨,硫铁矿探明储量1324.6万吨,含锰菱铁矿探明储量615万吨,水泥灰岩和
19、铝土探明储量分别为6805万吨和264万吨。6、自然生态环境(1)自然植被泽州县自然植被可分为三部分:荒山植被区:该区自然植被属我国北部山区森林型和森林草原型。分布在丹河以东的磨齿山、玛螂山、紫金山、玲珑山、蟠山、珏山及南部天井关、黑石岭、横望岭、天水岭、大小口一带的高山上,为局部天然林,即针叶林、阔叶林(灌木林)和低山阔叶针叶复合群落。主要生长的林木是松、柏、栎、桷、桃、黄连、抱榆等木材松和柿子、核桃等果树。灌木和杂草主要有黄绿、石榆、姜木、荆条、黄花条、黄刺玖、酸刺、驴干抗、黄岭、无芒雀麦、菅、披碱草、升麻、紫胡、蒺藜、牡蒿、铁杆蒿、白羊草、野菊花、狼毒、苍术、山丹、大卫、马先蒿、莲子芳、
20、灰菜等。丘陵植被区:该区自然植被除局部地方受孤立山影响外,基本属草原类型。分布于北部翁山、香山、固山、杨山,西部圣王山、司马山、岳神山、伊侯山等。在900m以上多群落与灌木杂草类。主要有酸枣、荆条、杜柳、野豌豆、苦参、远志、白草等。在900m以下则生长为山皂荚、白头翁、多花胡枝子、驴干抗、雀麦、菅、蒿草、刺苋等。平原植被区:该区由于地势平坦,基本被农田所占,残存自然植被仅散见于坟边、塄坡、渠旁、路边、河畔等处。主要品种是灰菜、芦苇、稗草、苦芳、铁钱莲、马齿苋、狗尾草年基本植物。本项目所在区域植物以农田为主。(2)野生动物境内野生动物主要有爬行类、水生类、鸟类和兽类等,约100余种。本项目所在区
21、域内无珍稀濒危动植物。(3)土壤环境泽州县土壤种类较多,主要类型有褐土、草甸褐土、红土三个类型。褐土所在地区地热较高,地下水位较深,其成土过程一般不受地下水的影响,土壤发育良好,具有明显的发育层次,粘化层和钙积层较清晰,土层深厚,全剖面石灰含量10%左右,呈微碱性,土质为轻壤土,自然肥力一般。草甸褐土是褐土和浅色草甸之间的过渡性土壤,零星分布于河谷与二级阶地的过渡带以及二级阶地的低平洼地,地势平坦,质地较轻,地下水位较浅,有灌溉条件,肥力较高。红土在古代形成时曾经经过强烈的风化和淋洗,钙磷含量较低,肥力较差。本项目所在区域土壤属于褐土性土,质地适中,种植范围广。水、肥、气、热比较协调,但土壤肥
22、力不足,有机质偏少,氮、磷偏低,钾不足。7、生态功能和生态经济区划根据泽州县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I城郊综合经济发展及生态保护生态功能小区”中的“IB长河流域西北局中起伏侵蚀中山土壤保持生态功能类单元”;另据泽州县生态经济区划,本项目属于“IV重点开发区”中的“IVA-1长河流域煤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区”。泽州县生态功能区划图见附图六。泽州县经济功能区划图见附图七。本项目为型煤加工项目,建成后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符合生态功能、生态经济区划的有关要求。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人口及行政区划泽州县土地面积2023平方公里,共辖14个镇、3个乡、633个行
23、政村。2012年全县总人口53.115万人,占晋城总人口的23.8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46。项目所在地位于下村镇下村村,全村现有人口2242人,720户,土地1400亩,人均耕地0.62亩。2、经济情况泽州县矿产资源丰富,地下乌金遍布,以煤、铁著称,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还有铝土矿、硫铁矿、银矿、铜矿、石灰岩、耐火粘土、等多种矿藏。依托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煤炭能源重化工,另外还有冶金、电力、机械、建材等产业,现已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地方工业体系。农业以种植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谷子、玉米、小麦、高粱、大豆和薯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蔬菜、麻类等。其它相关的林、牧等副业也兴旺发达,发展
24、迅速。2014年泽州县为煤企减负5933万元,稳定了煤炭产业;为中小企业协调解决资金7.4亿元,规避了金融风险;为各类企业争取上级资金2600万元,提升了发展动力;为24个重点工程解决用地2253亩,夯实了发展基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1.3亿元,同比增长26.1%;大力扶持实体经济,新创实体企业126家,发展“小巨人”企业3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3.4亿元,同比增长10.1%;外贸出口总额完成1964万美元,同比增长86.2%。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8.5亿元,同比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6.4亿元,同比增长11.4%;城镇常住
2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5662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57元。3、交通运输太焦铁路线纵贯泽州南北,依次设有北板桥、东元庆、晋城北、晋城、西武匠、东坡、孔庆7个站点。县境内主要公路有国道207(内蒙古锡林浩特-广东海安),省级干线晋韩公路、太洛公路、长晋二级公路,另有晋焦、长晋、晋阳等3条高速公路,山巴、巴马等县级公路也基本实现了等级化和网络化,交通条件优越。项目有S332、G5512以及乡间公路,交通便利。4、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泽州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761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职业高中2所,初中35所,小学719所),幼儿园116所;寄宿制学校84所;在校学生97411人,教职工
26、5377名。中小学普遍达到了“一无两有三配套”,经省教委和国家教委验收,泽州县成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先进县。17个乡镇都建有乡镇成教中心,全县633个行政村建有农技校的达 80% ,其中东四义等10处村级农技校经验收达市重点农技校标准。同时积极推进实验教育、素质教育,加强校长和教师2支队伍的建设,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初中、小学入学率分别达到98.5%和100%,巩固率分别达到99%和100%,县一中高考本科达线率连续五年居全市第一。泽州县教育事业荣获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县称号,成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817个,其中县医院1个、县妇幼保健院1个,疾
27、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所1个,乡镇卫生院26个,村级卫生所632个,个体诊所152个。全县共有床位数1480张,卫生技术人员194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91人,注册护士526人。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达标率为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5、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文物保护单位项目厂址位于下村镇下村村,周边不存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和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目标。6、水源规划根据泽州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下村镇有1处集中水源地,有1眼供水井,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411.31,北纬353910.01。水井分布区位于延河岩溶泉域的东北部,岩溶地
28、层之上覆盖石炭二叠系地层,因此,属于埋芷型岩溶,静水位约335.7m井口标高860m,含水层埋深335.7,地下水类型属潜水型,不需要划分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为以取水井井口为中心,周边半径30米的圆形区域,保护区面积0.003km2,周长188m,本项目与水源井位置关系见附图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本项目厂址位于下村镇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东侧约0.29km,不在保护区范围内。7、环境敏感因素分析通过对项
29、目周围自然、社会环境状况的调查了解,本项目所在区域无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及重点保护的生物物种和濒危生物物种,且项目厂址不在下村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内,项目厂址不敏感。 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目未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根据现场勘察可知,项目周边有煤矿企业分布,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一般。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为长河,根据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14/67-2014),长河为沁河直流,属于沁河水系,介于张峰水库至槽河村河段,水体功能为类功能区。长河为常年性
30、河流,发源于晋城市泽州县下村乡武神山南麓,由北向南流经晋城下村、大东沟、川底、周村、李寨5个乡镇流入沁河,全长54.7公里,落差大,河床宽约40米,流域面积421平方公里。本地区除雨季外,大部分的河流和沟壑常年断流、杂草丛生。地下水现场向村民了解,他们均以村内水井为生活饮用水源,地下水水质良好。 3、声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位于农村地区,现场勘察,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 4、生态环境现状本项目厂址所在地形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自然植被覆盖较好。厂址所在地四周多为农田,主要种植农作物以小麦、豆类、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为主;自然植被主要分布在田间、地头,以灌木草丛为主,主要有荆条、酸枣、白
31、羊草等。区域内无大型野生动物,为典型农业生态系统。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所在区域内无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等特殊环境敏感目标,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点及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确定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周围村庄、长河和区域地下水,具体保护级别见下表:表5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保护对象方位距离(km)保护级别大气环境下村SW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中村N0.53地表水长河W紧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地下水区域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III类标准声环境本项目周边200m范围内声环境
32、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 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单位:g/Nm3) 项目取值时间NO2SO2TSPPM2.5PM10年平均4060200357024小时平均80150300751501小时平均200500/2、地表水环境:本项目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单位:mg/L)项目PHCODcrBOD5石油类NH3-N硫化物氰化物六价铬砷标准692040.051.00.050.20.050.053、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1993)中III类标准:(单位:
33、mg/L)类别pH总硬度NO3-N挥发酚氨氮NO2-N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标准值6.58.5450200.0020.20.023.0100噪声: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备注26050工业生产区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1)大气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标准,无组织周界排放浓度:1.0 mg/m3;2、噪声排放标准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总 量控 制本项目冬季车间不采暖,办公室采用电暖
34、器。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产生的生活污水用于原料堆场洒水抑尘。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介:成型成品库末煤库铲车G 料斗 煤泥库搅拌机 汽车运输铲车皮带机水GGZZG、ZGG、ZG:大气污染物 W:水污染物 Z:噪声 S :固体废物维修车间 生活区W、SS一、工艺流程(图示)S图2 工艺流程图 一、工艺流程介绍本项目原料为末煤(10mm,含水率为8%)、煤泥,通过运输车运至原料库,再通过铲车将末煤与煤泥按照1:3的比例加入料斗,再通过皮带机输送至搅拌机,搅拌后原料含水率为12%,再通过物料输送机输送至120型蜂窝煤球机、140型蜂窝煤球机和220型蜂窝煤球机,成型后的型煤通过码垛机存储在产品
35、区自然风干,风干后的型煤含水率为3%,破碎废料返回生产工序重新利用。本项目型煤干燥方式为自然风干。 二、水平衡分析本项目营运期用水环节为生产用水和厂区生活用水。用排水水量表见表6,水平衡图见图3。表6 用排水水量表用水项目用水定额数量用水量(m3/d)年用水量m3/a排放系数(%)排水量(m3/d)年排水量(m3/a)备注生活用水20L/人d3人0.0612800.0510200天生产用水5%1250t0.3162.5000200天地面冲洗水1m3/d200d1200800.8160200天总计1.37274.50.85170生活用水0.0120.048用于厂区洒水抑尘0.06 新鲜水 1.3
36、7生产用水地面冲洗水 产品带走0.310.3110.8污水收集池0.2 沉淀后回用于生产图3 项目水平衡分析(m3/d)主要污染工序: 1、大气污染源1)原料运输产生的道路扬尘;2)原料装卸、存储产生的扬(粉)尘;3)搅拌时产生的粉尘;4)皮带输送、转载、跌落时产生的粉尘; 2、水污染源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是职工的生活污水。 3、固体废弃物固体废物主要为碎煤球、污水沉淀池产生的煤泥、工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4、噪声主要为汽车运输、铲车、搅拌机、煤球机等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噪声级约70-90dB(A)。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37、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道路运输扬尘155t/a38.75 t/a原料装卸、存储粉尘0.28t/a0.25t/a搅拌粉尘0.83t/a-皮带输送、转载、跌落粉尘0.14 t/a-水污染物生活污水污水量10t/a用于原料堆场洒水抑尘,不外排固体废物成型-成品生产工序碎煤球25t/a返回生产工序重新利用沉淀池煤泥270kg/a返回生产工序重新利用生活区生活垃圾0.15t/a生活垃圾清运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噪声工艺设备噪声7090dB(A)达标排放主要生态影响:本项目为在下村镇下村村空地上新建型煤加工生产车间,施工量较小,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营运期生产车间实施全封闭,原料堆场建设半
38、封闭原料库,并用滤网覆盖,可直接减少污染物向外环境的扩散,对周围生态环境基本无影响。 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已经投入使用,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还未进行场地硬化,未建设初期雨水收集池、事故池。这些建筑物的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扬尘和施工噪声,但其工程量小,持续时间短,对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局部的,采取一定的抑尘和降噪措施、妥善安排作业计划、做到文明施工,其影响程度将大大减轻并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一、大气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对策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是原料运输扬尘,装卸、储存、传送、搅拌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1、道路运输扬尘本项目所需原煤、煤泥及产品均为汽车运输,会
39、产生运输扬尘,本次评价主要分析乡道至项目所在地及厂区内的路段产生的运输扬尘,该路段为300米。计算公式如下: Qp=0.123(V/5)(M/6.8)0.85(P/0.5)0.72= QpLQ/M式中:道路扬尘量(kg/km辆);总扬尘量(kg/a); V 车辆速度(40km/h); M车辆载重(10t/辆); P路面灰尘覆盖量(0.3kg/m2); L运距(km);(300m); Q运输量(5500t/a);经上述公式计算出厂区附近道路扬尘量每年产生量为155t/a。根据实际调查,进入厂区道路为沥青路面,只有进入场内的50m道路为泥泞路,环评建议建设单位在做厂区内的地面硬化时,将此段泥泞路改
40、建为水泥路。并应加强对道路的维护,派专人打扫、洒水,在道路两侧植树种草,可选用对尘滞留能力强的树种。为减少运输过程对沿途村庄的影响,环评要求企业运输车辆加盖篷布,或采用箱式密闭货车运输,防止物料的散落;应限速行驶以减少运输起尘量;采取以上措施后,可减少汽车运输扬尘75%,排放量为38.75t/a。 2、物料装卸、储存扬(粉)尘本项目原辅料主要为末煤和煤泥。本项目原辅材料用量约2750t/a,堆放及装卸无组织扬(粉)尘按每吨0.1kg估算,年产生扬(粉)尘0.28t。由于本项目原料库为半封闭厂棚,故原料装卸、储存产生的粉尘对外环境影响较小,主要对厂区内空气质量有影响。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还设置了
41、一个临时原料堆场,露天堆放,覆盖绿网。评价要求:原料区应设置喷雾洒水装置,原料卸载时要缓慢卸载并洒水抑尘,可降低原煤起尘量,减轻其粉尘对厂区环境空气的影响。按环评要求采取措施后,无组织扬(粉)尘排放量可减少90%以上,无组织排放扬(粉)尘约0.25t/a。3、搅拌时产生的粉尘物料在搅拌是会产生粉尘,按每吨物料产生0.3kg估算,年产生粉尘0.83t。本项目物料在搅拌后含水率较高(12%)不易产生粉尘,且搅拌机置于生产厂房内,为全封闭构造,粉尘产生量很小,对外环境的影响很小。 4、皮带输送、转载、跌落时产生的粉尘 本项目皮带首先从原煤库将末煤、煤泥运至料斗,本阶段全部在半封闭原料库内进行,物料含
42、水率为8%,按每吨物料产生0.05kg估算,年产生粉尘0.14t,评价要求:设封闭皮带走廊,跌落地设洒水装置,减少输送粉尘。 本项目物料经双轴搅拌机搅拌后经皮带输送至生产车间内进入煤球机,本阶段物料含水率较大(12%),皮带输送时产生粉尘较少,对周围影响较小。评价要求:输送过程跌落的物料要及时清扫,防止干燥后产生二次起尘。 综上分析,本次采用物料装卸、堆场存储所产生的扬尘作为污染源,采用环境保护部评估中心实验室发布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程序计算,结果显示无超标点。因此,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可以做到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二、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对策(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43、供水工程本项目生产用水循环利用,无生产废水排放,废水主要是员工的生活污水及地面冲洗水。a.生活用水施工现场建有旱厕,粪便由附近村民定期清运施肥。本项目劳动定员3人,生活用水主要是员工洗手、洗脸等小量的日常用水,用水量按20L/d人计,则用水量为12t/a(0.06t/d)。 b.生产用水生产过程中按比例加入0.5%(0.31m3/d)的水,经过混合,水全部由产品带走,无废水产生。生产过程产生无组织排放粉尘,需每日对地面进行冲洗,按定额规定用水量为1m3/d计,则年用水量为200m3/a。排水工程a.车间冲洗水车间冲洗产生的污水进入废水收集池,按排水量为用水量的80%计,日排水量为0.8m3/d(160 m3/a)。经沉淀处理后,用于厂区洒水抑尘。b.职工生活污水污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污水量为10t/a(0.05t/d),产生的生活污水经沉淀池收集处理后用于厂区洒水抑尘。 c.初期雨水收集参照太原工业大学用数理统计法编制的太原市暴雨强度计算公式: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立升/秒公顷); T设计重现期(T=1); t降雨历时(分钟),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