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玉门市红柳疙瘩井一带金矿普查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33206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玉门市红柳疙瘩井一带金矿普查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甘肃省玉门市红柳疙瘩井一带金矿普查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甘肃省玉门市红柳疙瘩井一带金矿普查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甘肃省玉门市红柳疙瘩井一带金矿普查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甘肃省玉门市红柳疙瘩井一带金矿普查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玉门市红柳疙瘩井一带金矿普查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玉门市红柳疙瘩井一带金矿普查设计.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 题目:甘 肃 省 玉 门 市红柳疙瘩井一带金矿普查设计二、 指导思想和目的:1.通过毕业设计,复习和巩固所学的各科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学会分析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熟悉其工作的一般程序、方法。2.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3.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所分担的设计任务。即让学生独立完成资料的收集,包括工作区地层、构造、水文、伴生矿产等内容;根据勘查规范进行堪查设计,包括钻孔设计,钻孔质量控制,采样数量、采样布置,储量计算等;根据需要完成相应图件的绘制。4.掌握地质勘探的基本方法。三、 设

2、计任务或主要技术指标:(一)堪查设计报告1.概述工作任务和工作目的;2.介绍区域地质背景(地层、构造、矿化特征等);3.开采技术条件分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4.工作部署和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5.总工程量和工作安排;6.资源量计算;7.技术经济评价;8.经费预算。(二)附图1. 甘肃省玉门市红柳疙瘩井一带金矿地质草图(附工作布置)2. 甘肃省玉门市红柳疙瘩井一带区域地质图 3. 红柳疙瘩井金矿0号、27号勘探线设计剖面图四、 设计进度与要求:1.收集资料阶段 2天2.区域地质情况分析 天3.开采技术条件分析 5天.工作部署和工作方法 天.工程量分布图 天.剖面线图 天.储量计算 天

3、.技术经济评价 2天打印装订及毕业答辩 5天五、 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1、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2、相关教材3、专业工作手册4、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412001)5、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6、地质勘查坑探工程规程(DZ/T0141-94)7、岩芯钻探规程(地工1982558号)六、成果设计报告A4打印纸编订成册,图纸根据比例尺及工作需要打印。专业班级: 矿山地质10-3班 学生: 余广东 指导教师: 李守平 2013年 4月 15 日教研室主任(签名): 系(部)主任(签名): 年 月 日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

4、)评定意见书设计(论文)题目: 甘肃省玉门市红柳疙瘩井一带金矿普查设计 专 题: 设 计 者:姓名 专业 矿山地质 班级 矿地10-3班 设计时间: 2013 年3 月 6 日 2013 年 4月 15日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单位 新疆工程学院 评 阅 人:姓名 职称 单位 评定意见:评定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评阅人(签名): 年 月 日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评定意见参考提纲1.学生完成的工作量与内容是否符合任务书的要求。2.设计或论文(说明书)的优缺点,包括:学生理论水平、独立实践工作能力、表现出的创造性和综合应用能力、勤勉态度等。3.设计或论文(说明书)

5、中较成功的部分。4.作毕业设计或论文(说明书)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目 录1 前言11.1 基本情况11.2 勘查目的和任务21.3勘查区地理位置、交通及社会经济状况22 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42.1 以往地质工作42.2 近期地质工作43 勘查区地质情况63.1 区域地质成矿背景63.2 勘查区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84 勘查工作部署124.1 总体工作部署124.2 年度工作安排135 主要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145.1 测量工作145.2 地质填图155.3 探矿工程175.4 样品的采集、加工与测试205.5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226 经费预算236.1 预算编制说明246.2 项目预算费

6、用297 预期成果328 保障措施328.1 组织管理及人员组成分工328.2 经费保障措施338.3 质量保障措施338.4 安全保障措施34附 图 目 录图号顺序号图 名比例尺0101甘肃省玉门市红柳疙瘩井一带区域地质图1:500000202甘肃省玉门市红柳疙瘩井一带金矿地质草图(附工作布置)1:100000303红柳疙瘩井金矿0号勘探线设计剖面图1:5000404红柳疙瘩井金矿27号勘探线设计剖面图1:5001. 前言1.1 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甘肃省玉门市红柳疙瘩井一带金矿普查2、探矿权申请人及基本情况:新疆振汇源矿业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4月3日,注册资金600万元,经营范围包

7、括矿业技术开发与咨询、矿业投资、矿石加工与销售、矿产品的销售及园林绿化服务等。3、申请探矿权类型:延续 4、区块位置:甘肃省玉门市5、图幅号:K47E019007拐点坐标:、东经: 973000 北纬: 405630 、东经: 973130 北纬: 405630、东经: 973130 北纬: 405400、东经: 973100 北纬: 405400、东经: 973100 北纬: 405300、东经: 973000 北纬: 405300面积:12.34平方公里6、勘查矿种:金矿7、申请勘查期限:2011年2月3日至2013年12月3日8、证号:T01120080202000331普查区探矿权是2

8、011年2月3日经国土资源部审批设立;有效期为2011年2月3日至2013年12月3日。9、勘查单位:原勘查单位为北京西域纵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转为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10、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勘查资格证号:012008111007361.2 勘查目的和任务受新疆振汇源矿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承担了“甘肃省玉门市红柳疙瘩井一带金矿普查”项目,其目的任务如下: 1、收集本区及外围地、物、化、遥、科研成果等资料,运用新成矿理论进行综合研究,总结成矿规律,全面评价区内的资源前景。 2、对矿化集中区开展1:2000地质测量工作,

9、大致查明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矿化蚀变等分布特征及与金矿(化)体的关系。3、运用槽探等地表工程对岩屑异常进行揭露,以便圈定矿(化)体,同时对已知金矿(化)体沿走向运用槽探工程进行系统揭露,并对主矿体进行稀疏钻探工程验证,大致查明矿体规模、形态、产状、矿石品位及其变化情况。4、进行矿石选(冶)性能对比研究分析,对矿石的选冶、加工性能进行简单评价。5、预期成果:预提交(333+334)类金资源量0.5吨。1.3勘查区地理位置、交通及社会经济状况工作区行政区划隶属甘肃省玉门市管辖(见图1)。普查区范围: 东径: 973000973130北纬: 405300405630总面积12.34平方千米。普查

10、区位于玉门市以北直距130km,兰新铁路北侧,有简易公路自普查区西部经过,普查区内也可通行汽车,交通较为方便。普查区地处北山南带中段,地势相对平缓,海拔高度在1700m-1800m之间,属低山丘陵地貌。区内无常年性河流,发育有与季节性降水有密切关系的干涸河谷,期中偶见间歇性流水,流量与雷阵雨、暴雨降水量有密切关系。区内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多风、少雨,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蒸发量达3140毫米,植被稀少,基岩裸露良好。具有高温、严寒,冬长夏短的自然特点。春季狂风肆虐,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昼夜温差大。由于严酷的自然条件,工作区的野外工作只能在每年6月9月这段时间进行。区内及

11、附近地区人烟稀少,普查区内无居民点,仅冬春两季偶有牧民放牧。在工作区周边除边防驻军外,也无固定居民点。饮水及生活物资均需内地供给,最近的生活补给点玉门镇距离测区较远,生活补给十分困难。经济以牧业、采矿业为主,矿产开采以金、铁等为主,多为个体私营经济。工作区附近无电力网,生产和生活用电均需自行解决。但区内中、小型煤矿(马鬃山、牛圈子煤矿)较多,故生产、生活用煤完全可以就近解决。2. 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2.1 以往地质工作勘查区地质调查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有西北地质局(甘肃地质局)、新疆地质局、中科院兰州地质所、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华北地质科学研究所、地质部航空物探大队、冶金工业部

12、等单位相继进行了1:100万玉门幅区域地质测量、北山地区航空物探测量和红石山超基性岩及铬铁矿普查等勘查工作。8090年代开展了以矿产普查、化探扫面为主的地质调查和有关专题科研工作(具体见表2-1)。 测区地质研究程度表(区调、科研、物化探) 表2-1 序号工作时间工作单位与作者工作性质主要内容及成果119581960甘肃省地质区测队1:100万玉门幅区调地质图及说明书21967年905航测大队航空(磁)物探甘肃省北山地区航空(磁)物探结果报告31980年甘肃地矿局物探队1:50000岩石测量肃北黑山梁幅1:50000岩石测量报告2.2 近期地质工作本次工作受新疆振汇源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根据

13、其在该区的工作目的任务,于2009年12月份编写了项目设计书,20102012年分阶段开展了野外生产工作。1、通过本次地质测量和以往地质勘查工作,大致查明了勘查区的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2、开展了1:1万岩屑测量工作,采集了岩屑样品2562件。3、通过对已知含金石英脉体的地表工程揭露,圈定金矿化体3条,并大致了解了地表矿(化)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品位变化、矿石物质组分等。4、完成实物工作量2010-2012年完成实物工作量见表2-2。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表2-2项 目单 位完成工作量备注2010年2011年2012年1:1万地质测量Km210.05.05.01:2千地质剖

14、面Km1.01.01.0土壤测量Km212.34槽 探M3400200200遥感地质测量Km215化 学 样件15土壤样品件25625、地质勘查投入2008-2010年这一勘查期内地质勘查投入总费用为62.63万元,其中,2008年占5.6万元,2009年占6.45万元,2010年占50.58万元。6、存在的主要问题(1)前人资料无法收集齐全,使本次工作资料局限性很大。(2)本次工作对普查区所开展的1:1万岩屑测量样品的化验分析工作相对滞后,从而影响了对普查区化探异常的圈定和解释推断。(3)普查区内对已知矿(化)体的工程控制程度低,现有地质工作程度并不系统。3 .勘查区地质情况3.1 区域地质

15、成矿背景该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塔里木板块东段北缘,“柳园-音凹峡-天仓”大陆边缘裂谷带中段,次级构造单元为晚古生代方头山-大奇山-白山堂裂谷。3.1.1 区域地质特征1、地层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白垩系、侏罗系、石炭系、奥陶-志留系和第四系等。现分别阐述如下:(1)奥陶-志留系下岩组(O S)a位于本区南部,其岩性主要由二云石英片岩夹柘榴阳起片岩、变粒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大理岩、混合岩等组成。由西向东厚度逐渐变小,出露厚度在3500米左右。(2)石炭系下统中亚组(C1l22)位于本区中-北东部,其岩性主要由绢云石英片岩、大理岩、片理化流纹斑岩等组成。由西向东厚度逐渐变大,出露厚度总体在1600米左右

16、。(3)侏罗系(J)中下统(J1-2)上亚群(J1-2ln2):位于本区中部, 其岩性主要由桔黄色含砾粗砂岩、砾岩、粉砂岩等组成。由北西-南东厚度变化不大,出露厚度总体在600米左右。上统(J3)赤金堡群(J3ch):位于本区中部, 其岩性主要由砖红色砂砾岩、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等组成。由北西-南东厚度变化不大,出露厚度总体在1800米左右。(4)白垩系下统(K1)新民堡群(K1xn):位于本区中部, 其岩性主要由棕黄色含砾粘土质粉砂岩、砾岩等组成。(5)第四系全新统(Q 4)(1)湖积层(Q 41):主要由淤泥、亚粘土、亚砂土等。(2)冲积洪积层(Q 4pl):主要由卵石、砂、亚砂土等。2、

17、构造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展布方向有北西向、北西西向、近东西向及南东向等六组,其力学性质主要为压性和压扭性。其中,北西向为一平移断层,其余均为逆断层,具有羽状分枝特点,均为高角度逆断层构成的断裂带,延伸均在2.2km以上,。北西向断裂在石英脉形成后又再度复活,造成了其间脉体的破碎。3、岩浆岩区域喷出岩极为发育,主要分布于区内北部、南部,为加里东期与华力西期中酸性岩体。加里东期发育有片麻状黑云母斜长花岗岩,分布于区域南部,呈近东西向展布,出露范围大。华力西早期发育钾长花岗岩、花岗岩、黑云母斜长花岗岩、黑云石英闪长岩、黑云母斜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及基性辉长岩等,主要分布于区域北部。华力西晚期仅发育

18、有基性辉长岩,在区内零星出露。区域脉岩较为发育,主要有基性、酸性类岩脉,以中酸性、酸性脉如石英脉、辉长岩脉最发育,其中有含金石英脉岩零星分布。脉岩展布以北西向及北东向为主。3.1.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北山地区Cu、Pb、Zn等金属元素在各时代蚀变火山岩中含量最高,在变质碎屑岩及含碳变质岩类中较高,在泥质及碳酸盐中含量普遍较低。区内Cu、Pb、Zn、Au等金属元素的富集成矿与火山活动及区域变质作用密切相关。不同地区不同期次的中、酸性侵入岩中,Cu、Pb、Zn、Au元素含量普遍较高,其中金异常浓度高,强度大,异常分带明显。另外,区域金属矿产地统计资料表明,区内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铜、铁矿床多与中酸性

19、侵入岩有关。3.1.3区域矿产分布该区地处北山南带“花牛山南金场沟白山堂”晚古生代铜、金对金属成矿带中段,区域性断裂构造带发育,形成一系列与主干断裂平等分布的“地堑地垒式”构造组合,表明该地区经历了多期(次)伸展裂陷推挤堆叠碰撞等陆内造山运动,火山岩和侵入岩的特征均显示具有“双模式”岩浆组合,热液活动及蚀变作用较普遍,对铜、铁、金及多金属矿的形成十分有利。成矿作用与海西中、晚期花岗岩类的岩浆热液作用有关,并具有一定的层控作用,其代表矿床为花牛山、金场沟等铜金矿点。3.2 勘查区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3.2.1地质特征1、地层普查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奥陶-志留系、石炭系、侏罗系及第四系等。现分别阐述如下

20、:(1) 奥陶-志留系下岩组(O S)a位于普查区南部,由西向东展布,规模大,出露厚度在3500米左右。其岩性主要由二云石英片岩夹柘榴阳起片岩、变粒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大理岩、混合岩等组成。主要岩性特征如下:二云石英片岩:(Sch):中粒粒状片柱状变晶结构、弱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由石英(5090%)、云母和斜长石。岩石节理、裂隙较为发育。局部夹柘榴阳起片岩等。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Gn0):暗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变显晶交织结构、显微花岗鳞片变晶结构、局部具角岩状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成为黑云母(10-15%)、斜长石(60%)、石英(20%)、白云母(2-3%),另有少量榍石和微量

21、磷灰石等,次生矿物为黝帘石、绿帘石和绿泥石。大理岩(Mb):灰白色 、淡黄色;变余隐晶质结构,薄层状构造;主要成分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岩石层理发育,节理、裂隙不发育;偶见褐铁矿化、硅化等蚀变。混合岩(Mi): 暗灰色-灰白色;眼球状构造;主变质岩基体为黑云斜长片麻岩,与花岗岩脉发生混合岩化或局部发生混合岩化。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黑云母等。(2)石炭系下统中亚组(C1l22)位于普查区北西部,出露厚度总体在900米左右。其岩性主要由绢云石英片岩、大理岩、片理化流纹斑岩等组成。主要岩性特征如下:绢云石英片岩(Schq):淡褐灰绿色,显微鳞片变晶结构,条带状、片状构造,矿物成分为石英(52%)、绢

22、云母(30%)、绿泥石(10%),并有少量碳酸盐、黄铁矿等。其中石英脉特别发育,区内的金矿体均产于该层内的石英脉中。大理岩(Mb):灰白色 、淡黄色;变余隐晶质结构,薄层状构造;主要成分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岩石层理发育,节理、裂隙不发育;偶见褐铁矿化、硅化等蚀变。流纹斑岩():呈深灰、暗褐色;斑状结构,基质具玻基交织结构,流纹构造;主要成分斜长石、石英及少量暗色矿物;岩石坚硬,节理裂隙不发育,未见任何金属矿化。(3)侏罗系(J)中下统(J1-2)上亚群(J1-2ln2):位于普查区中部, 由北西-南东厚度变化不大,出露厚度总体在600米左右。其岩性主要由桔黄色含砾粗砂岩、砾岩、粉砂岩等组成。上

23、统(J3)赤金堡群(J3ch):位于普查区中部, 由北西-南东厚度变化不大,出露厚度总体在1800米左右。其岩性主要由砖红色砂砾岩、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等组成。(4)第四系(Q 41)第四系上更新统位于普查区中北部,主要由淤泥、亚粘土、亚砂土等组成的湖积层,厚度约为4米。呈松散半胶结状,分选性不好,成分复杂,分布于入沟谷中央。2、构造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展布方向有北西向和北西西向3条,其力学性质主要为压性和压扭性。现分别阐述如下:F1断层:位于普查区西北部,为一平移断层,产状为22580,该断层切割花岗岩体,在普查区延伸470m,体现为一高角度断层构成的断裂带,附近岩石极为破碎,发育有赤褐铁

24、矿化等蚀变。F2断层:位于普查区北东部,亦为北西向,与F1大致平行,产状为21570,在普查区延伸180m以上,为石炭系石英片岩与华力西晚期黑云母花岗岩体的接触带,为高角度逆断层构成的断裂带,附近岩石极为破碎,局部为断层泥,可见较强赤、褐铁矿化蚀变。F3断层:位于普查区南部,北西西向,产状为20565,为华力西晚期黑云母花岗岩体与奥陶-志留系地层的接触带,接触带附近发育有矽卡岩化、赤褐铁矿化等蚀变,该断裂由西向东呈直线延伸,亦为为高角度逆断层构成的断裂带,延伸约在1.5km。3、岩浆岩普查区喷出岩较为发育,主要为华力西早期中酸性岩体,呈近东西向展布,主要分布于普查区北部、南部。岩性发育钾长花岗

25、岩、花岗岩、黑云母斜长花岗岩及黑云石英闪长岩等。主要岩性特征如下:钾长花岗岩:灰白-肉红色;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斜长石、钾长石、石英等;岩石坚硬,节理、裂隙不发育,局部略具片理化;断裂破碎带附近受较强赤、褐铁矿化蚀变。黑云母斜长花岗岩:灰白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斜长石、石英及黑云母等;岩石坚硬,节理、裂隙不发育,局部略具片理化;断裂破碎带附近受较强赤、褐铁矿化蚀变。黑云石英闪长岩:灰白色-深灰色;自形-半自形中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斜长石、少量石英及黑云母等;岩石坚硬,节理、裂隙不发育,局部略具片理化;断裂破碎带附近受较强赤、褐铁矿化蚀变。普查区石英脉较

26、为发育,多数呈北西向展布,宽度多在0.51.5米之间,少数达38米,个别达数十数百米,其中有部分脉体为含金石英脉。石英脉主要沿层间断裂分布,近地表伴随有褐铁矿化蚀变,在普查区内是极为重要的找矿线索。3.2.2 矿(化)体特征通过地质测量及槽探揭露已知含金石英脉工作,在普查区内共圈出3条金矿(化)体。现别阐述如下:Au矿(化)体在地表由TC2单工程控制,呈整脉状展布,产状为20565,厚度为5.4米,平均品位为(Au)=0.5210-6;矿(化)体石英脉控制,与围岩界线清楚,赋矿岩石为石英脉,围岩为黑云母斜长花岗岩;主要蚀变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等。Au矿(化)体在地表由TC4单工程控制,呈透镜状

27、展布,产状为20062,厚度为4.5米,平均品位为(Au)=0.8410-6;矿(化)体受石英脉控制,与围岩界线清楚,赋矿岩石为石英脉,围岩为二云石英片岩;主要蚀变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等。Au矿(化)体在地表由TC5单工程控制,呈整脉状展布,产状为21570,厚度为9.3米,平均品位为(Au)=0.5610-6;矿(化)体受石英脉控制,围岩界线清楚,赋矿岩石为石英脉,围岩为二云石英片岩;主要蚀变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磁黄铁矿化等。4. 勘查工作部署4.1 总体工作部署4.1.1 工作部署原则在综合研究普查区地质矿产,物、化探异常特征的基础上,整体地质工作要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点到面(带),由表

28、及里,重点突破,循序渐进,全面展开的原则进行。在工作中应综合应用地质、化探等方法及槽探、钻探等勘查技术手段。4.1.2 总体工作部署1、全面收集工作区地质、矿产、物化探、遥感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指导普查区内地质找矿工作。2、开展1:2千地质测量工作,基本查明普查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构造蚀变带等地质特征及与金矿化体的关系。3、对2010年所开展的化探工作,圈定异常并优选异常强度较高、规模较大的异常布置地表槽探工程进行验证,缩小找矿靶区。4、对已知金矿(化)体沿走向以80160米工程间距的地表槽探工程进行揭露控制,同时对主矿体在倾向上要有稀疏钻探工程控制,其

29、最终目的是要大致查明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品位、厚度变化等情况,并探求金(333+334)资源量,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依据。5、结合矿体的开采工业价值,圈定出进一步开展工作的范围,全面总结控矿因素、找矿标志和成矿规律,对区内资源潜力进行总体评价。4.2 年度工作安排4.2.1具体工作部署1、2013年度具体工作(1)地质草测对矿区进行1:2000地质草测,基本查明普查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构造蚀变带等地质特征及与金矿化体的关系。(2)探矿工程对已知4条金矿化体进行大致的工程控制,采用80米80米的工程网度对Au、Au、Au矿(化)体进行地表及深部工程控制。具体为:探槽工程槽探工程用来揭露矿

30、(化)体、石英脉体及化探异常。用以发现新的金矿体或控制已知的金矿体。a在3线、4线、11线、19线、23线等勘探线上分别布置探槽TC16、TC17、TC15、TC14、TC19和TC18,用以大致查明Au、Au、Au矿(化)体在北西南东走向上的各自延伸变化情况。b对地质测量中所发现的已知含金石英脉体,布置TC10、TC11、TC12、TC13、TC20等槽探工程,进行初步揭露。c对2010年化探工作所圈定的异常,选择矿化线索较好的异常,布置相应的工程进行揭露验证,以期发现新金矿化体。钻探工程a对已知Au、Au矿化体,在0、27勘探线上,沿倾向分别布置ZK1、ZK2钻探工程,大致查明矿(化)体在

31、倾向上的变化情况。b对2010年化探工作所圈定的异常,在地表有工程大致控制矿(化)体的前提下可视实际情况布置相应的钻探工程。选择主矿体在倾向上要有稀疏钻探工程控制,其最终目的是要大致查明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品位、厚度变化等情况,并探求金(333+334)资源量。 (2)资料整理强化室内整理和综合研究,及时指导找矿工作。4.2.2设计工作量依据普查区现有工作程度及最终要达到普查程度的需要,设计具体实物工作量如表4-2。 设计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表4-2项目单位设计工作量备注2011年2012年总计工作量1:2千地质测量Km 25.05.0草测 1:5百实测地质剖面Km4.04.0草测1:5百勘

32、探线剖面Km5.05.010.0槽 探m350005000钻 探m90011002000工程点测量点55化学样件600300900岩石光谱样件100100200光、薄片样件1010化学全分析样件55组合样件55小体重样件3030选冶试验样件11内检样件504090外检样件2520455. 主要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5.1 测量工作要求采用1级(10)光电测距环形闭合导线作为首级控制。水平角方向观测采用DJ2型经纬仪,测回数2次,半测回归零差12,一测回中两倍照准差(2C)较差18,同一方向各测回间较差12;距离测量采用全站仪实测,总测回数2次,一测回读数较差10mm,单程测回较差15mm;导线

33、平差计算用南方测绘平差易平差软件采用严密平差法进行。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的方法进行,等级为四级,视距长度不得大于1km,垂直角测回数3次,垂直角不得超过15,垂直角较差7;内业计算时,垂直角度的取值精确至0.1,高程的取值精确到1mm。本次须开展如下两项测量工作:5.1.1勘探线剖面凡布施重型探矿工程的勘探线,均需要测量1:500勘探线剖面。勘探线剖面测量采用全站仪现场实测法,地形变换处、探槽、浅井、平硐、钻孔处都要立尺测量,测量长度根据地质人员的要求现场确定,勘探线两端、重要工程定位点都要埋设水泥桩。勘探线剖面图的绘制应采用专业制图软件制作,首先根据野外测量数据编制里程文件,再根

34、据里程文件由软件自动绘制勘探线剖面图,重要的地质工程都要反映到剖面图上。测量精度满足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412001)要求。5.1.2工程联测地质勘查工程放样和联测的测量方法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实测。测量人员在室内先熟悉各个工程具体位置,编制地质勘查工程坐标表。此项工作必须由两名测量员独立编制,再经相互检查一致后,方能转入下一步工作。选定最近的测量控制点,采用极坐标法放样,水平角测量一测回、距离测量一测回,并在点位附近测设控制桩,待所有工程完工后,用全站仪测量它们的最终坐标,精度要求满足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412001)要求。5.2 地质填图普查区已完成1:1万地

35、质测量工作,本次须在普查区内找矿靶开展12千地质草测工作,其填图方法及要求如下:1、方法及要求以矿区实测1:2千地形图为底图。主要目的是完全查明矿区内地质构造、岩浆岩、矿化特征及分布情况。填图路线间距20-50米,在矿带部位一般为20米,其精度要求一般情况下大于2m的地质体都必须圈定出来,小于2米重要地质体,需放大表示出来。填图前需按规范要求的数量、比例尺精度、目的进行1:5百剖面测制。所有定点都以实测地形图为准标定地质点及地质体,以追索法与穿越法相结合。点线密度在露头区用202040m,覆盖区放稀一倍。岩性(相)分界线、构造线(带)必须有点控制,特定层位和岩相、特定构造、矿化地段应加密控制,

36、通常情况下,每平方公里约110-170个地质点。2、1:500地质剖面测制为了研究矿区地层、岩体、构造及矿体的基本特征,划分填图单元,统一技术要求,在地质填图前都要进行剖面的测制剖面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和地层厚度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剖面线方向应尽量垂直地质体走向。实测剖面时,在规定的表格中进行测量数据记录和厚度计算;逐步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观察描述;系统采集代表性标本和薄片、光片。每一层都要采集岩石光谱样,不同的层要采集标本薄片样。利用获得资料,系统划分地层单元。凡在剖面图上宽度大于1mm的地质体均应划分和表示,对具重要意义的地质体,

37、如标志层、化石层、矿化层、火山岩中的沉积夹层,厚度达不到图上1mm的,应放大表示。测制组一般由34人组成,包括组长、前后测手及作图员。组长由地质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含地质工程师)担任,全面负责剖面测制技术工作。具体担任地质观察、分层、布样和地质记录;前后测手及绘图员,由技术员或地质工担任,主要负责测量剖面导线方位、长度、坡度、标注导线点、打桩、测量岩层产状、采样(标本)、绘制自然剖面图和剖面导线平面图。主干剖面(指完整的地质剖面)测制时,矿区所有技术人员都应参加。用半仪器法测制,GPS定端点,罗盘定方位,测绳量距离。重点在岩石蚀变矿化分带的研究。地质观测记录和制图按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38、(DZ/T007893)执行。5.3 探矿工程5.3.1 槽探工程质量按地质勘查坑探工程规程(DZ/T0141-94)执行。槽探在施工过程中具体工作方法和施工要求如下:1、槽探布置基本垂直矿(化)体的延伸方向或垂直异常长轴方向,工作前期槽探间距可适当放稀,以对矿(化)体的宏观控制为目的,随工作进展,槽探间距可加密至080m,小于40m的金矿(化)体原则上至少有一个探槽控制。2、槽探施工深度一般不大于3m,底宽不小于0.5m,槽口宽可视实际情况决定,但最宽不能超过3m。掘进深度要求进入新鲜基岩0.30.5m,槽壁坡度不大于80,土石渣与槽沿应留0.30.5m,槽底、槽壁要求平整,总之,以便于地质

39、编录和保证安全为准。3、槽探长度要求以完全揭露矿(化)体和蚀变围岩为准,两端至少进入围岩12m。探槽原始地质编录在现场实地完成,要求作到真实、及时、系统、整洁,具体要求如下:a 探槽编录前由编录人员实地验收,未达到要求的探槽可拒绝验收和编录,探槽量方不容有虚方,探槽量方、编号、位置等均要认真填写在探槽验收表中。b 探槽素描图比例尺一般为1100,绘一壁一底,在素描图上其厚度大于或等于1mm的地质体均应分出,对小于1mm但具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应酌情放大表示。c探槽原始地质编录文字记录在正文前应注明工程位置、施工是否达到地质目的,人员分工、素描方向、坡度、方位、素描长度、工作量等,记录必须说明层位

40、、分层顺序号、分层米距、地质描述、样品及编号等,对刻槽化学样应注明刻槽方位、坡度及其长度。d文字记录要求用词恰当、准确、精练,作到文图相符,样品整理及时。e探槽编录时用油漆实地标注探槽编号、采样位置及样品编号,并按实际分布情况将探槽标绘于实际材料图上。5.3.2 机械岩芯钻探机械岩芯钻探工程执行岩芯钻探规程(地工1982558号)规定。1、具体技术指标要求:钻探工程质量按六大指标要求执行。(1)岩矿芯采取率:要求岩芯分层采取率不低于75%,矿体及其顶、底35米的围岩采取率不低于80%,其中回次采取率次低于80%的连续长度不能超过5米,否则,需及时采取补救措施。(2)钻孔弯曲度测量:凡施工的钻孔

41、,均需系统测量弯曲度。每钻进50米要求测一次,下套管前和终孔时各加测一次。测量结果应及时通知编录人员,要求斜孔每100米钻孔与设计顶角误差不超过3。随孔深增加,误差可累计计算。钻孔方位的最大误差,在矿层部位和终孔时,偏离勘探线的距离不超过25米。(3)孔深校正:要求每100米校正一次,进出主矿体各校正一次,下套管和终孔时也要校正孔深,允许误差为千分之一。孔深误差率1/1000不修正报表,1/1000时要修正报表。(4)简易水文观测:要求施工的钻孔都要作水位观测和冲洗消耗观测,若用泥浆为冲洗液时可不进行水位观测。每次提钻后,下钻前各测一次水位,间隔时间不大于5分钟,每班至少观测一次。停钻超过4小

42、时,每小时观测一次,直至稳定为止;下钻到底和提钻关水泵时,各测一次冲洗液消耗量。钻进过程中遇到涌水、漏水、坍塌、掉块、溶洞、变径、逸气及钻具陷落等现象应准确记录其位置。(5)原始报表:原始报表包括班报表、岩芯牌、岩芯整理及装箱编号等,要求真实反映生产情况,做到及时、准确、详细、整洁。钻孔竣工后,在未搬迁前,地质分队和施工单位应及时做出质量鉴定和验收。(6)封孔:一般要求用浓泥浆灌封,若见多金属矿层时,上下各5米用水泥封孔,孔口竖立水泥桩作固定标志,注明勘探线及孔号,以砂砾、水泥加以固定。2、钻探岩芯编录(1)钻孔施工前,按设计孔位及测线剖面图编制钻孔地质指导书,核对孔口坐标,主轴方位、斜度及岩

43、矿芯箱等。 编录之前首先检查原始班报表是否填写齐全,数据是否准确可靠,检查回次进尺,岩、矿芯长度,是否有残留岩芯等,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机台纠正。检查岩矿芯是否清洗干净,是否按规定进行编号,有无岩芯倒置及乱放现象,检查岩、矿芯长度和班报表、岩芯牌的填写是否一致。岩芯出现碎块时要求进行压缩到口径一致后丈量岩矿芯,出现误差应以实际测量长度为准,并改正班报表和岩芯牌,各项检查无误时,方可进行编录。 (2)编录进度要自上而下对岩矿芯进行认真观察,分层记录描述,并计算回次采取率和岩层分层采取率。最小分层距离20cm,小于20cm的岩层一般不单独分层,可按岩性组合分层。分层距离很大时,可按一定回次进尺分段描述。描述时除作岩芯的基本描述外,要着重对矿化、蚀变现象、构造特征等进行详细观察描述,要记录矿化、蚀变矿物的种类、相对含量、粒度、分布特点等,必要时附一定的岩芯素描图,换算记录分层深度,编写单孔小结。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编录,并编制钻孔柱状图,成图比例尺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