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故道 历史资料.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33571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岭故道 历史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秦岭故道 历史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秦岭故道 历史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秦岭故道 历史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岭故道 历史资料.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秦岭故道 历史资料秦岭故道(历史资料)/2009-04-16 16:30:01秦岭故道秦岭是中国的代表性山脉,和黄河一样,因为长期以来孕育着中华文化的发详地,也因为与十三朝故都紧密相连,形成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元素。出于对外联系,互通有无的需要,从远古时起人们就逢山开路,遇水叠桥,把物资,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基于此,关中就有了南方的水果,北方的牛羊,东方的海盐,西方的珠玉。与走出关中,穿越秦岭完成沟通与交流相辅相成为,也就是历朝历代是秦岭山中开成的故道。秦岭故道因为到达的地域不同可分为东线中线与西线三组,东线大致可以总结成从关中去河南,其中除了出潼关的道路不翻越秦岭以外,东线有名的当属

2、蓝武道:唐时出长安城到商州(今商州市)又名商山路。传说蓝武道开辟于商周时间,自长安出发,过灞河桥后向东南折行,过蓝田县坡底村上七盘岭,绕芦山,过蓝桥,途经蓝田关(今牧护关),翻越秦岭,顺七盘河下至黑龙口,过麻街,经商州丹凤县后出武关,过商南县富水镇出陕西省,经西峡县、内乡县至南阳。古代文献上也有叫武关道的,大致如此。周秦汉唐以来,南方才子到长安科举,南方税赋交到北方府库,基本上就走这条路。中线故道大致上是由长安向南到金州(安康市)的,到安康后顺汉江河直下到湖广地区。此路由于水路或其地区经济原因,相对不发达,但也有由所经山谷命名的库谷道、义谷道、锡谷道等。这几条道路开辟天隋唐时期,但都是山间小路

3、,宋元后才有正式驿道记载,三个谷口都是长安东南近蓝田地区的几个山谷,库谷道是产河支流库峪河流出秦岭的山谷,走向为东出长安,经引镇回折南入库峪,溯流而上翻越秦岭,过十八里小岭,阴沟口,阎王沟,黄家店,石湾铺,拦马河,表德铺至镇安县,循乾佑河而下,经长哨,东坪,青铜至两河关进入旬水谷地,又经赵湾,甘溪至旬阳县,折西沿汉江北到金州。义谷道,锡谷道是到达镇安前的另两条驿道,到镇安后与库谷道汇合。相对于东西二线,中线是最不发达的驿路.西线是通往汉中乃至四川的重要通道,无数的历史典故,人文遗迹让西线更具神秘色彩,西线故道首推子午道:自古长安南下,经今西安南郊杜城村,入今长安县子午镇附近子午谷,溯谷而上至土

4、地梁,越梁沿沣水支流至喂子坪附近沣水河谷,溯谷南行至子午关;过子午关后南行,越秦岭主脊到宁陕县沙沟街,循汉江支流旬河而下,经高关场、江口镇、沙坪街、大西沟,翻越月河梁至月河坪,南渡月河顺腰竹沟行,于古桑墩附近越腰竹岭进入汉江另一支流池河沿,循池河南下,经营盘、胭脂坝、新矿、龙王街、铁炉镇入石泉县境,经梧桐寺、迎风街、石佛寺、筷子铺、后营至池河镇,过马岭关绕汉江北侧九里十三湾至石泉县城;自石泉县城向西北,经古堰、绕峰街至西乡县子午镇,过子午河入洋县境,复经金水镇、酉水镇、龙亭进入汉江平原,过洋县、城固县城到达汉中。这一道路起于北子午镇,前期经过子午谷,穿子午关,大致与子午线相平行,南出南子午谷,

5、经南子午镇,古时一直叫子午道。三国时魏延与诸葛亮反目,就说如果是他领兵,从子午道出兵,入坐长安久矣。这一道路也可向东南进入安康.西线的另一要道当数骆傥道,因发于秦岭山的西骆峪所以也叫骆谷道,也因岭南为胥水谷地也叫骆胥道,骆谷道于三国时期始见历史记载,其经行路线大致为:自古长安西南行,经户县至周至,西南行30里从西骆谷入秦岭,越骆谷关,逆黑河支流陈家河上游翻越老君岭,沿八斗河、大蟒河谷上行,溯黑河西源越秦岭至后畛子,老县城,都督门,进入汉江支流胥河上源,再向西南翻越兴隆山至酉河上游的洋县华阳镇,沿酉河经茅坪过八里关,又越贯岭梁经白草驿,出傥谷口,循傥水河谷至洋县,沿汉江北岸渡胥水,经流王城、城固

6、县城、柳林镇到达汉中。西线最平坦的一条驿道当属褒斜道。因沿渭水支流斜水与汉水支流褒水两条河谷而行,北入口在眉县斜谷,南出口在汉中褒谷,故称褒斜道。此道历史最为悠远,华阳国志引蜀志称其始通于三皇五帝,读史方舆记要称:褒斜之道,夏禹发之,是秦汉时期咸阳、长安通往陕南、四川的主要驿路。史记称关中南往巴蜀,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其经行路线大致为:自古长安经户县折西过周至、眉县,由斜谷口入秦岭,沿斜水东侧南行,经鹦鹉嘴、下寺湾,越老爷岭入桃川谷,西过灵丹庙、杜家坪,登五里坡,进入褒水上源之一的红岩河上游(今太白县城所在地嘴头镇),再折向西南行,经两河口、关山街、古迹街、西江口镇、孔雀台、马

7、道镇、褒姒铺,穿石门或越七盘岭出褒谷口,经褒城到达汉中。西线驿道名气最大的当属陈仓道。因必须穿越大散关因而又叫散关道。此道开辟于先秦时期,秦末汉初已成为沟通关中与巴蜀的惯行路线,刘项相争时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即由此道北伐关中。唐代辟为驿道,逐渐替代其他栈道,成为长安通往巴蜀的主要驿道。其经行路线大致为:自长安循陇关道西行,至凤翔折南至陈仓(今宝鸡东),西南行入秦岭至玉女潭,穿越散关翻越黄牛岭至黄花川,沿故道水行至凤县,入故道川,经马岭寨、两当县、固镇、河池县、长举县至兴州治所顺政县,复东南行经兴城关、分水岭后渡沮水至西县(今勉县西),折西南经百牢关至金牛县(今宁强县金牛镇),再沿金牛道入蜀或经褒城至汉中。诗仙李白的一首行路难更让这千年陈仓故道名扬海内外。古代的驿道,栈道是中国古代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栈道的修建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路桥史上最伟大的财富,如今的各条故道已经失去了交通的功能,但沉积多年的栈道文化必将成为现代人旅游,探险等的理想去处。本帖最后由太平洋于2009-4-16 16:26编辑47279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