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幼儿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教学融合教学设计案例《劳动狂想曲》.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3033656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幼儿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教学融合教学设计案例《劳动狂想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前教育幼儿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教学融合教学设计案例《劳动狂想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前教育幼儿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教学融合教学设计案例《劳动狂想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前教育幼儿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教学融合教学设计案例《劳动狂想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前教育幼儿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教学融合教学设计案例《劳动狂想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幼儿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教学融合教学设计案例《劳动狂想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幼儿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教学融合教学设计案例《劳动狂想曲》.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教育幼儿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教学融合教学设计案例劳动狂想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例姓名学科音乐信息技术应用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信息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幼儿教学是我国教育教学的重点工作,实现幼儿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能提高幼儿园音乐教学质量,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案例主题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劳动狂想曲教学融合案例案例背景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手段,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传统教育。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存储、传播和提取方式,导致了一场教育教学和课堂教学新的革命。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将给现代教学

2、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尤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影响和课堂带来的影响变化是毋庸置疑的。音乐对于幼儿来说是直接能够感知到的一种情绪体验。幼儿通过听、唱、说、表演等形式可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而音乐教学往往大都是以教师、课堂为中心这样的教育模式容易导致幼儿感受旋律、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受到抑制阻碍音乐技能的发展,音乐教育需要革新丰富多采的音乐教学形式才会更加吸引幼儿,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发展其音乐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步运用到各个幼儿教学活动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运用较多无论是音乐欣赏、歌曲演唱、韵律活动或是打击乐演奏等它都发挥着显著的作用能够使幼儿充分感受

3、到音乐之美体验到无穷的音乐乐趣。案例描述一、设计意图:纲要指出:音乐律动是根据音乐情绪的起伏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轻松愉快的感受节奏变化,用美的节奏性动作来表现音乐。劳动狂想曲这首曲子,取材于生活中幼儿熟悉的场景,如拖地,刷马桶,擦玻璃等。在趣味的情境创设和注入音乐元素后,能使幼儿在轻松的律动中感受音乐的美好与合作表演的乐趣,并将音乐与幼儿自身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形成了新的关键经验。二、活动目标:L在情境创设中,用动作表演区分音乐的ABC段。2 .学习用拖地、刷马桶、擦玻璃的动作表现音乐节奏快慢。3 .尝试合作表演音乐,体验参与律动的乐趣。三、活动重难点:用动作表演区分音乐的AB

4、C段。(能用准确的动作表达音乐)会用拖地、刷马桶、擦玻璃的动作表现音乐节奏的快慢(乐于与同伴合作完成音乐律动)四、活动准备:物质准备:PPT课件、入场音乐波浪舞、劳动狂想曲的A、B、C段、完整的歌曲劳动狂想曲。经验准备:幼儿听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五、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活动。 播放(波浪舞)音乐,幼儿跟随老师走进活动室,穿过树林一走过小桥一钻过山洞,来到森林小木屋(PPT展示森林小屋场景)。 师幼做敲门状。叮咚叮咚有人吗?“没有声音呀!可能小矮人们都去劳动了,我们去房子里面休息一会儿吧!”二、分段练习,熟悉音乐。LA段音乐,学习拖地板动作。 播放PPT,出示脏兮兮的地板图片(引发幼

5、儿思考,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且引导幼儿说出应该怎么办),幼儿跟着音乐自由创编拖地板的动作。 经验提升,引导幼儿学习拖地方法,强调要一下一下拖才能把地板拖干净。 集体合着音乐跟着节拍一边念儿歌一边表演拖地板动作,“一下一下,擦擦擦;一下一下,擦擦擦”。2.B段音乐,练习刷马桶动作。播放PPT,出示又脏又臭的马桶图片,让幼儿自由创编刷马桶的动作。 个别幼儿示范。 集体练习,一边念儿歌:“一圈一圈,刷刷刷“,一边表演食指朝下当马桶刷做快速旋转马桶动作。 教师小结:一圈一圈的刷马桶真是个不错的方法,现在马桶里的细菌终于被清除干净了。3.C段音乐,学习双面擦玻璃动作。播放PPT,出现脏脏的玻璃窗图片,幼儿

6、自由创编擦玻璃动作。经验提升,师幼边念儿歌边做擦玻璃的动作。“拿一个贴上去,拿一个贴上去,咕叽咕叽咕叽擦干净”。三、倾听音乐,完整表演。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拖地、刷马桶、擦玻璃,现在我们一起帮小矮人打扫卫生,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吧!”听音乐完整表演一遍,教师在一边协助指导幼儿表演。师小结:你们把小矮人的房间打扫的这么干净,今晚他们一定睡得特别香。四、合作表演,提升难度。PPT出现脏乱的客厅的画面,师:“现在就剩下客厅没打扫了,客厅里有一扇大大的窗,一个人没法擦,需要一起合作才能擦干净,谁愿意来和我试一试呢?”教师邀请一名幼儿和老师一起边念儿歌边示范合作表演擦玻璃。(双面擦)请幼儿合作结对,

7、试一试合作表演擦玻璃。听音乐,幼儿完整表演打扫客厅,教师提醒幼儿在第三段擦玻璃时需要两两合作,并适时给予语言提示。五、结束活动。出示PPT,师:“看,现在客厅打扫得好干净,小矮人们一定会喜欢的,听好像小矮人们回来了,让我们悄悄藏到凳子后面给他们一个惊喜好吗?”PPT出现小矮人动画语音,感谢小朋友帮忙打扫卫生,我们也要做一个爱劳动,爱干净,讲卫生的好孩子。延伸活动。老师看到我们的幼儿园这么漂亮,有的地方还需要再到打扫一下,你们愿意帮助老师一起去拖拖地,擦擦窗户吗?那我们一起出发吧,和客人老师说再见!案例结果纲要中的教育理念让我们越来越注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自主性的发挥,尽可能地在活动中创设条件,让

8、孩子能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自主想象、自主表达。只要是幼儿感兴趣、能自发参与的,都是在自主学习。活动目标定为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动作表演来区分音乐的ABC段。学习用拖地、刷马桶、擦玻璃的合作合拍的表现音乐。尝试合作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在活动过程中我增加激励性语言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用生活中常见的劳动动作贯穿整个律动。让孩子们感到音乐带来的的快乐,从而萌发出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活动下来,孩子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开心的感受到每段音乐的不同以及劳动带来的快乐。整个活动幼儿都在一个愉快的情境中感受、表现、创作,展现自己对音乐活动的理解,从而领略音乐活动的独特魅力。案例评析1、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的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C2、信心技术的运用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3、信息技术的运用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各个感官,提高学习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