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村教师队伍何日走出低质量徘徊的怪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农村教师队伍何日走出低质量徘徊的怪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北农村教师队伍何日走出低质量徘徊的怪圈(上)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10月01日电(记者顾玲、张目、黄会清)记者近日在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地就贫困地区教育现状进行调研时了解到,除了校舍严重不足外,师资力量不足也是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教师数量不足、学历不达标、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不高是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的伊克乌兰乡角什科村寄校,我们见到了刚下课的教务主任姚南。姚南年中专毕业后来到角什科村寄校,是来学校时间最长的老师。四年前他到学校时,学校只有多个学生,可现在,学生已经增加到人。学校设有五个年级,却只有名老师,姚南现在承担着一年级的数学课、藏文课,还有四年级的藏文
2、课。我平均每周要上节课姚南告诉我们,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老师每周应上至节课,现在我一个人干了三个人的工作。即使是这样,因为是寄宿制学校,姚南承担着的自习课和晚间辅导课还不包括在其中。姚南告诉我们,学校如果要普六,学生就要达到名,这样教师就更不够了。据刚察县教育局副局长尕玛才让介绍,全县的教师编制自年定了以后没有变过,在此期间新进的个本科生和个专科生,全是在有人退休、调走后才有编制的。虽然教师奇缺,但因为没有编制、财政困难,刚察县基本无力聘用教师。乌兰县教育局局长张鲁青告诉记者,全县的教师编制是年由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下的,只有人,这几年铁路、盐厂的学校移交到地方上,另外课改也增加了课程,还要实
3、行三语教学,教师肯定要增加,可就是因为编制不够,专业人才进不来。年,县上教师实在不够,只好咬着牙招了个,就按一人一月元的工资算,个人一个月就得,实在支付不了,只好不支付或少支付报酬,他无奈地说:我们也知道国家不允许这样,但实在没办法。记者采访时了解到,不仅青海许多地区的教师编制基本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核定的,近二十年间未曾增加,在甘肃、陕西等地也存在学生数量增加而教师编制奇缺的现象。甘肃省皋兰县的教师编制也是年确定的,据皋兰县教育局副局长陈延祥介绍,年来,全县的学生增长人,但教师编制只增加了人。按甘肃()号文件关于实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要求,皋兰县应有编制个,实际上现在
4、有个,缺编个,缺教师人。教师数量不足本就使学校教育捉襟见肘,大部分学校教师走多进少的现象更是让学校教育雪上加霜。据了解,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民族中学,由于共和县教师的职称工资几年来没有兑现,近四年中就有名汉文老师调走。学校到处想办法也只补充了一个汉文教师,这个老师还不是汉文专业毕业,而是后来进修的。海南藏族自治州教育局副局长樊尚明去年曾对海南州的教师作了问卷调查,结果名参加调查的教师中有的人表示愿意改行或调动。他忧虑地说:教师队伍现在也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如果不想办法确保这一块,将会对民族地区的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等的一些县、市虽然也想了一些办法,但是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仍然存在。
5、在陕西省吴旗县长官庙初级中学,名教师中只有名教师是正规的师范院校毕业,中专学历,其它的老师大部分是函授取得学历就成为初中学生的老师。吴旗县教育局副局长黄树琦介绍,全县有教师多名,其中有名是因为教师不够而从各个渠道招聘的代课老师。目前由于初中老师、高中老师奇缺,只有把小学的老师选拔到初中,再把初中的老师选拔到高中。他说:教师的数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困难。黄树琪说:全县每年初中要增加名教师,高中要增加名教师,可是师资来源少,从我们县考出去的本科毕业生基本都不回来,不要说在重点大学招收老师了,就是从延安大学毕业的学生,我们招他们回来当老师他们都不愿意。现在我们招老师只
6、有从宝鸡文理学院等学校招,而且本科生来得少,教高中的老师有时都达不到本科学历。年我们招收的老师中,本科生只占。英语专业别说本科了,连专科生都招不上,去年全县初中只招收了个英语老师。记者在近一个月的采访过程中了解到,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教师奇缺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乡村教师的素质也亟待提高。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教研室主任宋满林长期在教育战线工作,他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一次,我到海原县的一个乡村学校去听了一堂课,一名乡村老师给孩子们上了首古诗,句中讲错了句。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在讲到榆荚这个词时,老师把它解释为杨树上的杨花,实际这个词的意思是榆树的果实。课后这位老师很不好意思地对我说:不知道您
7、要来听课,要是知道的话,我昨天一定好好备一下课。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难道没有人来听课,教师就可以不顾是非曲直随意讲课?据统计,目前全国农村仍有几十万名代课教师。农村学校工作条件差,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机会少,致使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大量流向城市。而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西北地区尤甚。青海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全玮举了个例子,这几年,仅从青海省调到广东省顺德县的教师就达多人,教师流失严重。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教研室主任宋满林也说,固原市教师中的优秀人才流向银川及东南沿海的情况十分突出,外面的人进不来,本地的人又大量外流,导致本地人才支撑越来越弱。银川市近些年进来多
8、人,而流出去的人才可能要达到万。师资队伍的薄弱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质量的低下,拉大了城乡教育教学质量的鸿沟,出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教育怪胎。在西北贫困地区,近年越来越多的农民纷纷将正在上小学的孩子送到城里上学。由于这些孩子年龄太小生活无法自理,还得由家人陪同照顾衣食起居。固原市原州区东郊乡岁的小女孩张倩,从三年级就转到了原州区城关六小,现在读五年级。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张倩母亲长期住在每月花元租来的民房里,专门负责洗衣做饭并督促她学习。而她家所在地的薛庄村有村中心小学,步行最多也就十几分钟的路程。青海、甘肃、陕西等地,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农村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凸现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城乡教育
9、发展差距日益扩大,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公民享受教育公平的权利,加重了农民教育的负担,造成了落后地区学生失学的增加,导致了教育结构的畸形。今年月,宁夏西吉县西滩乡大岔村农民还强行封锁学校,要求县上为大岔村小学调派责任性强、素质高的教师,否则不让开课。西北各地大量农村中小学因教学水平低下,出现生源不足的问题。记者采访发现,尽管西海固地区农村小学的校舍大都改建成了砖瓦房,可是学校的老师主要还是以民办转公派教师,尤其是因缺乏高素质的专职教师,绝大多数学校都不开音乐、美术和体育课,更不用说让孩子们学英语、上电脑了。 固原市教研室主任宋满林说,农村孩子大量进城里上小学这一现象,一方面反映出山区农民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前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的教育水平还很落后,难以满足农民对优质教育的渴望。有教育专家称,基础教育的本质是公平的普及性的教育,不是选择性的等级性的教育;它是强迫性、义务性、公益性的教育,不是产业性的收费性的教育;它是关注生命价值与意义提升的教育,不是漠视生命的工具性的教育。但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使基础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严重违背基础根本规定性的现象,已对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