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为师之道与为师之术读小原国芳《师道论》有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为师之道与为师之术读小原国芳《师道论》有感.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论为师之道与为师之术读小原国芳师道论有感论文摘要:以小原国芳的师道论为墓础,论述了“师道”与“师术”的关系,阐释了我国教师教育存在着重“术”而轻“道”,重“外铎”而轻“内化”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道”入手,从“内”着眼。 教师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古今中外有无数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如韩愈、夸美纽斯、第斯多惠、乌申斯基、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都对教师职业的应然状态作了大量的论述。而本文之所以就小原国芳的师道论来谈教师的修养,是因为“小原国芳的思想比西方教育思想家离现代中国的教育思想距离更近,他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只是重述了别人的观点,细读其著述可见他在吸收西方和中国文化的前提下
2、,立足于日本的现当代教育,有许多创造性的论述。因此,研究小原国芳的思想,有益于我国的教育现实。 一、小原国芳的师道论的内涵 小原国芳是日本著名教育家,也是世界知名教育家。他致力于教育实践工作、教育改革活动和教育理论研究,终身不离教坛,六十年如一日,走完了“教育一路”,对日本以及世界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对待教育工作兢兢业业,严格要求,有坚定不移的职业信念,并为此奋斗终身,真正言行一致地实现了自己的“想当老师的宏愿”,并成了全世界优秀教师的典范。小原国芳在总结前人对教师的看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有关“理想教师”的观点,其主要内容如下: 要想成为一名教师,必须象耶稣所说的“我就是道”那样,有
3、扎根于坚定信念的道。所谓师道,小原国芳认为就是斯宾诺沙所教导的“在永恒世界中”追求永远之道的意思,就是以坚定不移之心遵从理性启示。作为教师,一定要以道为本。教育者如果想到“要培育人”、“要提高对方”,就必须在自己心目中产生“更高的东西是什么?”这样一种不断前进的意欲,要不断恋慕、追求作为永恒创造者的宇宙大道。小原国芳引用我国唐代韩愈的话“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来说明师道的重要,因为教师的工作实际上是仅次于侍奉神抵的圣职,所以教师要有天下第一等人的自豪感。以“我是劳动者”自卑者,就不可能做好教育工作;以做学校教师而自卑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名人来。 小原国芳以其全人教育论为依据提出了师道的内容。他
4、认为教育内容必须具有人类文化的全部,因为理想的人必须是全人,故教育也必须是绝对的全人教育,即教育是人所追求的重要价值之和谐的体验,其所谓的“文化的全部”由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和生活这六个方面所组成。其中学问的价值是“真”;道德的价值是“善”;艺术的价值是“美”;宗教的价值是“圣”;身体的价值是“健”;生活的价值是“富”。全人教育就在于借助于健康的身体和富裕的生活使人达到真、善、美的境界,并最终实现人的最高价值“圣”。全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格,因此,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尊重儿童个性为核心,使儿童在真、善、美、圣、健、富这六个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既然教育是一种“全人”感化,培养“全人”的工
5、作,所以理想的教师也必须是“全人”,否则,教育不可能成功。他认为理想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十二方面的条件:热情,信念,使命感;理想主义者的欲望;诚心诚意地为孩子们祈祷;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个性教育;创造,研究,探求,发明,理想的追求;接近孩子,与孩子共同生活,共同游玩;应是烦恼的拯救者;需要取得信赖;懂得健康,风度,幽默的人;学问和技能;国际精神。 为了达到以上这些条件,小原国芳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全面修养,臻于“全人”。其实现途径首先是自我教育。他引用第斯多惠的“只有不断进步的教师,才有教人的权利”,以及斯普兰格尔教育之道中的“对于他来说,比什么都重要的是,不断地自我修炼。真正的教育者,根据对
6、自己完成的自我教育的尺度来生活,敢于而且能够提出主张。将自我教育之际所积累的能量和方法论这一资本,在教育他人时作为零钱付出去。”的话语来证明教师自我教育的重要。他认为:朝夕在感叹自己的不足,时刻致力于自己的修养的教师,他们会迸发出眼所看不见的火花,鼻所闻不到的芳香。那火花,那芳香,是人格的光辉,是教育的实现。所以,必须时时刻刻要有“高度的自我”,“思考的自我”。其次是学习大教育家的传记。他举例说,专攻物理学的学生首先要读阿基米德、伽利略、牛顿和爱迪生这些大科学家的传记,使他们受到莫大的启迪,然后再学习物理学本身,这样做收获莫大焉。再次是要经常与人格高尚的名师交往。这一点,小原国芳深有感触,他说
7、道,他有幸与许多尊贵的大恩人相会,对其恩惠和教益是不能用感激之情言表的。这些交往给了他很大的教育。他认为“师”不是片段的知识和手头的技术,而是以全人格的“志”来感化人。所以说,做教师的,必须成为一个值得弟子和子孙称赞的“真是难得的”、令人感激不尽的优秀教师、老先生和人。 二、“师道”与“师术”的关系 读小原国芳的师道论,宛如亲身聆听一睿智的学者给你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地诱诱讲述为师之理,真是受益匪浅,尤其对他所强调的“教师要以道为本”感受颇深。要理解教师为什么要以道为本,我们必须搞清“师道”与“师术”的关系。 所谓“道”,就是宇宙的大法,法理;而“术”就是技术,技巧z0“为师之道”简称“师道”,
8、小原国芳认为师道就是以坚定不移的教师信念来遵从理性的启示,永远追寻为师的道理;而“为师之术”,也就是“师术”,只不过是教书的技术与技巧而已。正如柔道与柔术,剑道与剑术,武士道与武术等一样,师道与师术的区别首先在于它们是属于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师道的层面要比师术高。师术是只讲教书的技巧与技术的,而师道则是除了具有这种技巧与技术之外,还必须懂得教师这一行的法理,并且具有坚定不移的教师信念,也就是说,“师道”除了知道在教育中怎样做之外,还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且具有一种高尚的精神和人格。作为教师,其“术”无论有多高,但如果没有得“道”,那么充其量不过是“教书匠”,他是不能担负起育人的重任的。教师职业
9、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平凡和辛苦,从事教育的人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念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言,当教师的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其次,二者的区别还在于,“师术”可以通过模仿和训练而获得,“师道”则要通过自身的长期修炼才能养成,例如,一个人可以通过模仿和训练而练就一口好嗓音,获得发音与演唱的技巧与技术而成为一名歌手,但要成为一名歌唱家还需要精通乐理,需要这一行的职业道德以及为歌唱艺术献身的精神,而这些必须通过自身的修炼才能达成。 “师道”与“师术”虽然处于不同层面,并且各有其不同的形成途径,然而他们又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术”者不一定有“道”,但有“道”者却一定有
10、“术”,这说明“师术”只不过是“师道”的必要条件,而“师道”则是“师术”的充要条件。“师道”所体现的是当教师的一种责任感,一种献身精神,一种坚定信念,一种高尚人格,因此“师道”的逐渐养成能够促进“师术”的发展,“师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进一步加强“师道”。所以真正的教师应该是“师道”与“师术”为一体,合二为一的。“师者,志也”,“志者,尽人之道也”川。那种把教师仅看成是教书的,教师就是教书先生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我国现代教育家徐特立有一段名言:“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人师就是教行为,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经师就是教学问的,就是说,除了教学问外,学生的品质,学生的作风,学生的生
11、活,学生的习惯,他是不管的。人师则是这些东西他都管。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两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书不教人的现象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即使教师没有专门教学生怎样做人,但教师本人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热爱与关切等,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品德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 正因为如此,小原国芳才认为“教师的工作不可堕落到光传授知识”,教师一定要以道为本,“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从师道论看我国教师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读了小原国芳的师道论,就
12、其主要精神来反思我国的教师教育现状,认为至少存在两大主要问题。 一是重“术”而轻“道”。“术”与“道”的关系问题的实质反映在现实的教师教育中表现为教师的“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如前所述,为师有“术”,只是成为一名教师的必要条件,而为师有“道”才是充要条件。然而在现实中,这一点却没有被充分重视。新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故在实施新课程中对教师进行大面积的培训,但培训中过于强调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虽然人们都意识到教师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劳动,教师专业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方面,那种认为“学者即良师”的观点是不对的,但往往把教育与教学混为一谈,并由此推演出教师既应该是学科方面的专家,又应该是
13、学科教学方面的专家,所以需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广阔的学问视野、不断更新的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青少年发展的规律、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这一切无非都是强调为师必须有“术”。重“师术”的结果是在现实的教师教育中,培训计划的制定与课程的设置基本上请专家学者讲述前沿知识以开阔学术视野,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以及请教学论专家讲解新课程的新教法。这样的做法将使广大教师成为好一个“经师”了得!即使认为教师还有“人师”的一面,恐怕也只把其理解为“教”学生怎样做人,而不是用教师自身的“道”去感染学生怎样做人,所以忽视教师对“道”的修炼。 我们还可以从当前实行教师资格证
14、制度的具体形式看重“术”而轻“道”到了何等地步!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证制度,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这本来是一件大好事,然而教师资格证的授予过程整个就是一强调“术”的过程:先看他是否有相应的学历,再看他普通话、信息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与技能是否达标,然后对其进行教学能力测试,这一切如果全部通过了就授予教师资格证。教师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这种简单的做法是欠妥的,教师职业毕竟不同于国家机关公务员,不同于医生、律师和会计等,教师的“道”并非在教育学、心理学的考试中达到了60分以上就能获得,无怪乎每每看到或听到有关教师中的败类的报道,其中绝大部分是未经过正规的师范训练者。 二是重“外烁”而轻“内化”。
15、教师教育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重外部塑造而轻教师自身的内心感悟,有人认为好教师是后天训练出来的,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术”可以通过模仿和训练而提高,但“道”却要靠自身的修炼与感悟。师道既然是对教师价值的永恒追求,是一种信念、精神与人格,那么,它就必须通过内化才能得以形成。美国的克拉斯沃尔和布鲁姆等人提出了价值内化的五级水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通过外烁,教师的“道”永远只能达到接受与反应的低等水平,只有通过不断地感悟,教师才能得“道”。教师是心灵的塑造者,塑造人的心灵不是样板的机械复制,教学不是机器,学生也不是加工的零件,故教师不同于建筑家与工程师。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20世纪30年代曾
16、认为,教育未来儿童的整个工作,可以在教育研究生院里预先精心设计、制作和装配,使之图式化,用来适应于一切儿童。他曾预测,到1950年,一个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毕业生给予中小学生的东西,将胜过所罗门、苏格拉底和富兰克林的总和。但后来他自己承认其观点是不正确的。这种观点之所以不正确,我想正是因为他忽视了“师道”的作用,没有看到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教师自身的精神、信念与人格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仅仅通过外部的机械训练就能够造就优秀教师的话,那么我们就不需要教师而只需要教学的机器了。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般的学校都普遍引进并使用了电脑、闭路电视、录像、激光视盘等,似乎应用电脑的“人机对话”
17、可以全部取代教师的工作,然而这种“人机对话”的教学程序,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固然不失其重要价值,但决不能取代整个教师的教学。电脑的教学依靠的是“外在的操作性奖励与惩罚”,这种动力是“机械的”、“脆弱的”、“有限的”,它至多只能补充、加强和丰富教师的职能,育人的工作离不开“人的内在动力”,包括人的思想意识,以及情感、兴趣、意志等,这种内在动力的启发、培养、形成都离不开人际影响,对儿童来说,尤其如此圈。但是,教师教育的现状依然是把教师象机器一样地从外进行调试,而不注意激发教师的内部动机。对于学生来说,“要我学”和“我要学”,二者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同理,对于教师,“要我教”和“我要教”也存在着天壤之
18、别。试想,一个内心无坚定信念,没有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精神的教师,他如何能够操伟业,承重负,淡名利,做好育人的工作呢? 要解决上述问题,一是要从“道”人手。小原国芳认为“只教以取胜,而忘却了道,可哀可悲”。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教师的人格这是施教的关键”,“理想、原则、信念、观点、兴趣、趣味、好恶、道德、审美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的言行上如能达到和谐一致,那就可以点燃青少年心灵中的火花,成为青少年行动的灯塔”。乌申斯基也曾断言:“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仅仅来自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其二是要从“内”着眼。如前所述,“道”的获得不能单靠训练与灌输,更重要的是靠自身的反省与修炼,毕竟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小原国芳正是由于自小就在其祖父的影响之下有了发自内心的“要成为一名教师的宏愿”,后来,又受许多名师感染,更加坚定其信念,对师道不懈追求,才能在教坛耕耘60年,成为世界名师。因此教师教育不能急功近利,职前应鼓励有志于教师职业的优秀青少年接受师范训练,教师资格证的授予不能只讲结果而不求过程,职后培训应由“术”向“道”转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支合格而稳定的教师队伍,也才能够涌现出无数的教育儿童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