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永定信奉“达济天下”办公益事不惜一掷千金.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35727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骆永定信奉“达济天下”办公益事不惜一掷千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骆永定信奉“达济天下”办公益事不惜一掷千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骆永定信奉“达济天下”办公益事不惜一掷千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骆永定信奉“达济天下”办公益事不惜一掷千金.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骆永定信奉“达济天下”办公益事不惜一掷千金一九九四的九月三十日,对香港贸易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骆永定先生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天晚上,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庆招待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乔石、李瑞环、朱镕基、李铁映、荣毅仁等分别与这位港澳知名人士祝酒、谈话并合影留念。这是祖国对他“达济天下,情系桑梓”的赤子之心的回报。一九三四年,骆永定出生在惠安县涂寨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骆文质是一位乐善好施的泥水名匠。在父亲的感染下,少年永定常常以花生、地瓜接济比他更穷苦的同学。由于过度操劳,父亲很早就离开了人世。临终前,他给儿子留下了这样的教诲:“要好好地做人做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九七八年,骆永

2、定赴港定居,做石板材进出口贸易,后专门做房地产开发。在几十年的风雨人生中,骆永定始终铭记父亲的遗嘱,他生活简朴,从不奢侈,而对他人、对社会却慷慨大度,从不吝啬。早在五十年代,尽管他的收入仅能勉强糊口,却仍然坚持每年从菲薄的工薪中挤出钱来接济三名贫病交加的老人和二名无力娶亲的青年人。一九五七年除夕,骆永定从家人的谈话中获悉村里一位孤寡老人骆金狗住院无人照管,他连一年一度的团圆饭都顾不上吃,带上食品到医院看望他,并为他一次付清住院费用。老人去世后,他又包下了丧事的所有费用。不仅仅是在惠安,在其他地区,也经常得到骆永定那“及时雨”般的资助。七十年代,深圳特区成立,福建人纷纷涌入深圳,有的找不到工作,

3、有的连吃饭都没钱。骆永定看到家乡人流离失所,便开办一个“福建人招待所”,吃住不要钱,要住下的帮忙找工作,要回家的发给路费。为了家乡的公益事业,骆先生每每不惜一掷千金,家乡各地无不留下他的心血和足迹。他出巨资帮助家乡三百多名青年学生到湖南一所中专就读,还开办一所占地二十五亩的全寄宿“骆永定私立小学”。骆永定先生还特别关心家乡的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者。一九九三年底,出资三十万元设立“骆永定新闻基金”。.骆先生的“达济天下”精神,更体现在他的建筑事业上。他视建筑工程的“优质、按期、安全”为自己回报社会的重要指标。在泉州、石狮、厦门、潭平、漳州、深圳、广州,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骆永定建筑的无数高楼大厦,全部荣获“优质工程”。在深圳,他被誉为“建筑大王”。几十年间,从未出现一起违期工程,从未发生一起事故。骆永定先生取之社会、回报社会的“达则兼济天下”的事迹被编入由李鹏总理题名的奋斗者的足迹一书,“骆永定”这个名字被载入了中华国际名人录。(刊登于1994年11月30日香港商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