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翩跹为谁来——慢读侧面描写.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3035731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蝴蝶翩跹为谁来——慢读侧面描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蝴蝶翩跹为谁来——慢读侧面描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蝴蝶翩跹为谁来——慢读侧面描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蝴蝶翩跹为谁来——慢读侧面描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蝴蝶翩跹为谁来——慢读侧面描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蝴蝶翩跹为谁来——慢读侧面描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蝴蝶翩跹为谁来——慢读侧面描写.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蝴蝶翩朋为谁来一慢读侧面描写QQ流传着一个热搜视频:演员张译照顾植物人女友十年,直到她去世,张译仍照顾前女友父母。在他获奖时一只蝴蝶飞到他的领结上,挥动着翅膀迟迟不愿离去。这传得有点神吧,有点像戏曲梁山泊与祝英台大结局时的那两只翩翩缠绵的蝴蝶,但这只蝴蝶确实很好地衬出了张译的痴情与德馨。难怪感动了网友,我从此对张译印象深刻。一、踏花归去马蹄香这让我想起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故事:宋徽宗赵佶喜欢绘画,他本身也是一个善于画花鸟的能手。他绘画特别注意构图的立意和意境,所以在朝廷招考画家的时候常常以诗句为题,让应考的画家按题作画择优录用。有一回招考的画题是“踏花归去马蹄香“。许多画家都从正面着眼,画了

2、满地的落花,再画一个骑马扬鞭的人,但这些画都没有把“香”字传达出来。有一个画家画了一匹马,再在马蹄旁加上几只飞舞的蝴蝶,此外没有别的东西了。大家公认,这幅画是成功的作品。这幅画为什么能成功呢?妙就妙在它运用了写作中的侧面描写技巧,把“香”字传出来,为观众提供了思考的天地,调动了欣赏者的思维积极性,诱导欣赏者在艺术欣赏的美感中自由飞翔。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就是不直接描写要写的对象,而是描写周围与其有关的人和事物,间接含蓄地表现对象的描写方法。正如张译领奖时的那只翩翩蝴蝶,画者笔下的那只飞舞的蝴蝶都是为体现主角而来的。侧面描写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写乙事物通过写甲事物来衬托。写风而不写风,

3、通过写树来表现风的特征;写月而不写月,往往以描写水光荡漾来反映月色的皎洁。这幅画的成功之处就是就采用了这种表现形式。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段文字表面上写鱼,其实更写了潭水清澈一一水清,潭中鱼方可历历可数,日光才能直射潭底,在石上留下清晰地鱼影;水清,潭中鱼才如游于真空之中,无所依凭。只见鱼不见水,正表明了潭水清澈无比。再如郦道元的三峡一文中描写夏水时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是以船行速度之快,侧面表现水流速度之快,比直接交代水的流速更生动、更感人。

4、二、犹抱琵琶半遮面侧面描写常见的另一表现形式是对有关人物的描写,通过对与主要人物有联系的其他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心理等进行描写,以衬托主要人物的品质。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之美。我们客家人有个有趣的赞语:啊靓妹,十八岁,十人看了九(狗)都爱。虾公看了乱拱背,猪妈看了乱嗒拽(嘴),她说她也爱!这是民间对美女的盛赞,狗、嘴是客家话的谐音梗。它不直接描写美女的五官,而是通过描写猪、狗、虾的反应从侧面刻画出美人。想想连动物都欣赏成这样,更何况人呢!多么通俗易懂啊。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写的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的美。相传西施在溪边浣纱

5、时,水中的鱼儿觉得西施太美丽了,都自行惭愧地沉到水底不敢出来;相传昭君出塞,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扇动翅膀,跌落地下;相传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连月亮都比不过貂蝉的美,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啊;传说杨玉环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宫女们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这里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侧面描写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颜的容颜,更能激发人的无限想象。让现代人都在猜测、神往四大美人的美。运用侧面描写人物最受人们称

6、赞的要数乐府诗集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通过路人看到罗敷以后无不倾倒的种种表现,生动而巧妙地烘托了罗敷的美貌,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天地,无论认为罗敷怎样的美,也是不过分的。在这里,侧面描写因激活了人们的想象力,从而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三、睹影知竿侧面描写的第三种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对他人言论、行为表现的描写(或通过别人识别能力和议论评价)来表现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品质和事情的意义。大有睹影知竿之美。林嗣环的口技中对于技表演者的高超艺术的渲染,就是用了这种艺术。在正面描写各种声音“一时齐发,众妙毕备”之后,借助听众的反应,侧面

7、表现“口技”的精妙:“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J以及口技音响效果的惊心动魄:“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J通过听众的动作、神色、情感、心理等,来表现“口技”逼真惊人的效果,令人拍案叫绝。如鲁迅的孔乙己;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由别人之口交代了孔乙己的经历,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己贫困潦倒、好喝懒做,善良而又无能,可怜而又可气,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突出了主题、使人物形象更生动完整,也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作铺垫。侧面描写的手法还有很多,以上是常见的几种。要想真正掌握侧面描写这种别具魅力的手法,还须在大量的阅读、写作实践中,不断的积累探索。如果说想象力是写作飞翔的翅膀,那么侧面描写就是引发写作飞翔的一个有力的动力,她就像蝴蝶翩趾而来,是为了更好地突出要描写的对象,更好地突出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